❶ 蛋糕面糊填充量如何影响蛋糕的质量
如果蛋糕面糊在模具中的填充量过少,会影响蛋糕制品的松软度,容易造成蛋糕成品干燥、坚硬,失去油脂蛋糕的风味和特点。
下面来看一道蛋糕的做法:
材料
奶油芝士 80克,牛奶 60毫升,鸡蛋 2只,糖 30克,糖 60克,低筋面粉 3汤匙,玉米粉 1.5汤匙,塔塔粉 1/4茶匙
做法:
1: 预热焗炉至摄氐180度,焗炉内于下层放好焗盘。奶油芝士/忌廉芝士应先置为室温软身,蛋糕模先薄薄涂一层油,再铺上烘焙纸,外围包两层锡纸备用
2: 面粉及玉米粉拌匀一同过筛去除粉粒。奶油芝士切粒,加入牛奶,隔水拌至溶化及混合成芝士浆,放凉备用。
3: 鸡蛋分开蛋黄及蛋白,蛋白先放进一个无油无水干干净净的大碗内备用。蛋黄加入30克糖,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约 3 分钟至变淡黄色
4: 确定芝士浆不烫热,否则会把蛋黄烫熟。把芝士浆加入蛋黄内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约 1 分钟至混合滑身。
5: 加入已经过筛之面粉及玉米粉混合物,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打不多于 1 分钟至混合及干粉粒消失,备用。
6: 打蛋器洗净抹干,确定无油无水。塔塔粉加进蛋白,先用电动打蛋器高速打约 1 分钟至发泡,再将 60 克糖分成三次,每次加入 20 克糖,用高速打大约 30 秒再加另一次糖,重复三次,蛋白继续打至比软性发泡。
7: 蛋白继续打至比软性发泡,硬一点,即提起打蛋器后蛋白形成的尖端成弯状,不是一直下垂亦不是指向上,把大约1/4已打起的蛋白加进蛋。
8: 把大约1/4已打起的蛋白加进蛋黄浆,用切拌法先拌匀,然后可以一次过将蛋白加入蛋黄浆。
9: 然后可以一次过将蛋白加入蛋黄浆内,用切拌法拌匀,拌好的蛋糕浆倒入已铺好牛油纸。
10: 拌好的蛋糕浆倒入已铺好牛油纸及己包好锡纸的蛋糕模,放入焗炉的焗盘上面,焗盘倒刚刚煮滚的热水,用摄氐180度焗约15分钟,然后调到150度多焗20分钟,时间够之后先不要打开焗炉,多等大约 15 分钟左右,好吃的日式芝士蛋糕就做好了。
❷ 戚风蛋糕做不好是因为什么
3.戚风蛋糕烘烤时在炉中会膨起又降下Q:食谱上说160-170的温度烤25分左右因为烤箱的问题我将温度调查为130度时间20分但是在8分钟左右蛋糕澎的很漂亮10分钟左右就完全塌陷了第一次也是如此15分钟时就烤焦了我后来有用锡箔纸稍为遮一下怎么办?A:蛋糕会在炉内塌陷,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烤温太低。你可先以建议的160-170的温度放下层来烘烤,假如没有边缘膨胀不良,中央一直突起的情况,表示你的火温并没有太高。这时你只要注意当表面上色得差不多时,盖上铝箔纸就不会使表面烧焦而能烘烤至熟了.蛋糕在烘培过程中收缩:蛋糕在炉内受到震动(克按:最常见因素之一)配方内糖用量太多蛋不新鲜面粉用量不够面粉品质不对炉温太低(克按:最常见因素之一)配方中使用过多的发粉蛋在搅拌时拌打过发 (克按:最常见因素之一)蛋糕突然遇到冷空气有时也会(打开炉门太久)烤圆模戚风的温度大约要170-180度C,20-30min左右.除非你的烤箱温差很大,表面不到10min就上色(正常大约快10min左右上色), 你就用这样的温度烤到熟.假如表面颜色太深,就用锡箔纸盖上,不要降低火温.这样的方式往往可成功的烤好蛋糕.此外,提醒你,烤任何装模的蛋糕底下最好还是要垫烤盘,这样底部受热较平均也比较不会太直接,不容易焦掉. 此外,我的经验是,假如你碰到蛋糕真的在烤炉内收缩.还是要处变不惊.将温度稍微调高(虽然这样往往还是凹陷的,不过可尽可能避免继续凹陷).继续烤到全熟才出炉.由于戚风蛋糕有模子壁抓住,经过倒扣后,并不会影响成品太多.
14. 蛋糕表面膨松但底部似发糕其实你的蛋糕已经沉淀了.表示你所拌入的油脂和水分都沉在底下.若是如此,记得在拌入油和水(奶水,果汁..)时要多拌至完全均匀才可以,但是一拌匀即停止,才不过过度搅拌而蛋白消泡.假如你的蛋糕切开,里面组织都很均匀,只是中央部分还湿湿的没熟,那就只要再多烤一阵子就全熟了!七寸圆模型蛋糕烤时,只要用170-180左右,放下层烘烤至熟.并不需刻意去改变温度. 您的溶化奶油,没有拌开,全沉在中心底部了.记得拌时,要从底部翻上,拌!但追究底您的蛋糊,打的不够发,泡泡不够细腻,导致油沉入底部,不易拌开,多做几次就行了.
四、贝抬“猫手青青”谈经验:我烤戚风有好一段时间了,现在也有些经验了。按烤八寸的蛋糕,长帝25B的烤箱,来谈谈经验吧:
1、第一阶段:预热阶段。在开始打蛋白时即开始预热,上下管一起开,温度设在180度至190度之间。
2、第二阶段(第1-28分):初烤及上色阶段。蛋糕入炉,置于倒数第二层烤架上(烤箱中下层的位置),继续用185度左右的温度,上下管烤;大约15分钟后,可以闻到蛋糕的香味,这时就开始上色了;大约20分钟后,可以看到蛋糕的高度已开始超过模子,颜色已基本均匀,这时是浅浅的黄;26-28分钟后,蛋糕的颜色就上好了(颜色的衡量标准是:比最终烤好的要浅一点),这时拿一个用锡纸做成的“小帐篷”轻轻笼罩在蛋糕之上,要注意,这个“小帐篷”不要盖严实,要在周围留空,同时,温度调到160度左右。特别提醒,这个阶段只开一次炉门,放小帐篷时动作要快,别耽搁久了。
3、第三阶段(第28-37分钟):继续烤发阶段。透过小帐篷底部留出的空,可以看到蛋糕还在往上长。大约在37、38分钟时,可以打开六、 炉门,把小帐篷拿掉,温度调到156度左右。这时拍蛋糕表面一定是“沙沙第四阶段(第37-45分钟):大约在42分钟左右,可以发现,原来高出模子的蛋糕慢慢收平了。大约第45分钟时,打开炉门,把烤架拉出一部分,轻拍蛋糕表面,如无沙沙声,且以筷子插入蛋糕,筷身及筷底无蛋糕屑时,就证明蛋糕熟了。一般来说,表面未收平(可以允许蛋糕中心略拱)时,蛋糕一定还未熟。如果还未熟,就再加5分钟左右,但这时要密切注意蛋糕在炉内的变化了,免得烤过了。我烤蛋糕基本上都是这么操作的,烤出来的蛋糕皮很薄,颜色也漂亮,当然,裂缝还是有的,但是不深,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你试试如何?
戚风蛋糕的原料以及配方制定时的平衡戚风蛋糕的原料以及配方制定时的平衡
一. 原料选用
1.面粉——戚风蛋糕因面糊中水份含量较其它蛋糕的比例高出许多,因此面粉的性质必须新鲜和良好,以使在搅拌和烘烤过程中不但能容纳面糊内的水份,而且要能支持蛋糕膨胀,不使出炉后蛋糕出现收缩。所以应用新鲜度良好的普通低筋面粉,如果陈旧或生虫、霉腐的面粉,其面筋的的性质已遭损害,无法融合面糊内其它的原料一齐在炉内的膨胀,致使出炉后的蛋糕发生收缩和下塌。因此,面粉的选用是作戚风蛋糕最重要的事项。中筋和高筋面粉不适宜制作戚风蛋糕。
2.糖——普通精制细砂糖适合于做各类蛋糕使用,但是制作干果等戚风蛋糕时,可使用一部份红糖或蜂蜜等来代替细砂糖的使用,以获取特殊的香味。促砂糖不易溶解于面糊,所以做戚风蛋糕时不适合用粗砂糖。
3.食盐——盐在戚风蛋糕中的功能是促使配方中其它原料发挥应有的香味,面糊中添加盐可增加蛋糕的甜度,但不会使人生腻,如果做蛋糕时不用盐,则烤出来的蛋糕会甜甜的平淡无味,同时会使人食后生腻,所以建议大家,要做好的蛋糕一定要放一点盐来调味。
4.泡打粉——戚风蛋糕是由面糊类和乳沫类两种面糊调配而成,在面糊的配方中是靠泡打粉来作为膨大的原料。
5.鸡蛋——选用新鲜鸡蛋做戚风蛋糕是最主要的条件。在本类蛋糕中需将蛋白蛋黄各自分出,把蛋白用在乳沫类部份(也就是蛋白糊部份),而蛋黄用在面糊类部份(也就是蛋黄糊部份)。夏天鸡蛋的韧性较差,蛋黄极为柔软,易致破散,如在分蛋白时不慎将蛋黄掉了进去,污染到蛋白,则蛋白就无法再搅拌起来。所以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鸡蛋最好是先放入冰箱冷藏一两小时后再来操作。
6.油——戚风蛋糕的面糊内所含的水份较其它类蛋糕多,面糊在搅拌时如水份少很快地就能拌和均匀,但水份多时就不易拌和均匀,搅拌不均匀是戚风蛋糕遭致失败的最大原因之一。因此在戚风蛋糕中为了使面糊容易拌和均匀,应该使用液体油,以色拉油为最好,因其无色无味,不会影响蛋糕原有的风味。
7.水(奶水、果汁)——水是调节配方内水份和口味时选用的。
8.塔塔粉——塔塔粉是用在蛋白部份来中和蛋白的碱性,并增强蛋白的韧性。
二.配方平衡戚风蛋糕是乳沫类和面糊类两种不同的面糊分别调制再混合而成,因此配方的平衡不但顾虑到这两种面糊本身的平衡,而且需顾虑到混合后的平衡。
首先决定面糊类和乳沫类两者之间的平衡,面糊类以面粉100%为准,油的用量等于蛋或少于蛋的10%,泡打粉2.5~5%,总水量包括奶水,果汁等(不包括蛋黄)须视所做产品的种类来决定,一般较大较厚的 蛋糕使用水份65%左右,而体积较小和用空心模具所做的 产品水份用量在75%左右。因为大家所采用的都是新鲜带壳的鸡蛋,所以在使用时为了配合蛋白和蛋黄能多适合于同一的配方中,不使在同一的配方中有剩余蛋白或蛋黄的情形,以免造成浪费。
所以原则上乳沫类中蛋白如果是100%,则在称量蛋白时按需要的蛋白数量称出,剩下的蛋黄就作为面糊部份的用量,不必再斤斤计较于蛋黄的多寡,因为一般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比例为2:1,即使会有差别,但不会太多,不像面糊类蛋糕般地每样材料都要精确。
乳沫类部分通常都以蛋白100%标准,但最高可用到200%,在戚风蛋糕配方中,乳沫类部份只有蛋白、糖和塔塔粉三种原料,一般蛋白如定为100%,糖则应定为66%,因为蛋白在搅拌时配以其本身重量三分之二的糖,这样则打出来的蛋白韧性和膨胀性最佳,另外再配以0.5%的塔塔粉,则就完成了戚风蛋糕乳沫类部份的配方平衡。
依照以上面糊类和乳沫类的个别配方再予混合使成为单一的配方,我们可算出配方中总蛋量为150%,而面糊部份的糖应定为70%左右,因为在海绵蛋糕配方中糖的用量最多应等于蛋,或可少于蛋30%以下,无一定的标准用量,应视实际需要而定。
根据经验,除了巧克力戚风蛋糕总糖量应用到170%左右外(也就是乳沫类部份66%,面糊类部份104%),其余的各种戚风都可用到135%(也就是乳沫类部份66%,面糊类部份69%),面粉和油则列在面糊类部份。这样就完成了戚风蛋糕初步的配方平衡。戚风蛋糕的种类很多,市面上有许多的戚风蛋糕,除了巧克力戚风在配方平衡上应注意可可粉的使用必须调整配方中的糖量和水份外,如其余各种水果味戚风只需依照标准配方视所采用水果的酸度,在水部分来增减其果汁的用量,这样就可做出不同的水果戚风蛋糕
❸ 蛋糕制作工艺之蛋糕质量分析
如何鉴定一个蛋糕的好与坏呢,有什么鉴定的方法,下面是关于蛋糕制作工艺之蛋糕质量分析,欢迎参考!
一、蛋糕质量要求
蛋糕质量鉴定主要从色泽、外形、内部组织和口感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标准质量蛋糕应达到的要求如下。
(1)色泽:标准的蛋糕表面呈金黄色,内部为乳黄色(特殊风味除外),色泽要均匀,无斑点。
(2)外形:蛋糕成品形态要规范,厚薄一致,无塌陷和隆起,不歪斜。
(3)内部组织:组织细密,气孔大小均匀,无大孔洞,无生粉、糖粒、蛋等疙瘩,无生心,富有弹性,膨松柔软。
(4)口感:人口绵软甜香,松软可口,有纯正的蛋香(奶油香味),无异味。
(5)卫生:制品内外无杂质、无污染、无异味。
二、蛋糕质量问题分析
蛋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蛋糕产品,必须掌握造成蛋糕质量下降的各种原因及改善、提高蛋糕质量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本节中列出了蛋糕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若干质量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蛋糕外观质量问题及原因
1. 表皮颜色太深
原因:①配方内糖的用量过多或水分用量太少;②烤炉温度过高,尤其是面火太强。
解决方法:①检查配方中糖的用量与总水量是否适当;②降低烤炉面火温度。
2. 体积膨胀不够
原因:①配方中柔性原料太多;②鸡蛋不新鲜;③油脂可塑性、融合性不佳;④面糊搅拌不当;⑤油脂添加时机与方法不当,造成蛋泡面糊消泡;⑥面糊搅拌后停放时间过长;⑦面糊装盘数量太少;⑧烤炉温度过高。
解决方法:①检查配方是否平衡;②检查使用原料是否新鲜与适当;③注意面糊搅拌数量及搅拌方法;④面糊搅拌后应马上烘烤。
3. 蛋糕表皮太厚
原因:①烤炉温度太低,蛋糕烘烤时间过长;②配方内糖的用量过多或水分不足;③面粉筋度太低。
解决方法:①使用正确的烘烤炉温与时间,原则上蛋糕的成熟与上色同步;②注意配方平衡与使用适当的原料。
4. 蛋糕在烘烤过程中下陷
原因:①面粉筋度不足;②配方中水分太多;③面糊中柔性原料如糖、油用量过多:④烘烤炉温太低;⑤烘烤过程中还未成熟定型而受震;⑥发粉用量太多;⑦面糊密度过低,拌人的空气过多。
解决方法:①注意配方平衡,选用性能适当的原料;②注意烘烤炉温及蛋糕进炉或焙烤过程中的移动应小心。
5. 蛋糕表面有斑点
原因:①搅拌不当,部分原料未能完全搅拌均匀;②糖的`颗粒太粗;③发粉末与面粉拌和均匀;④面糊内水分不足。
解决方法:①搅拌过程中随时注意缸底和缸壁未被搅拌到的原料,及时刮缸搅匀;②注意配方平衡与原料选择。
(二)蛋糕内部质量问题及原因
1. 组织粗糙,质地不均匀
原因:①搅拌不当;②贴附在搅拌缸底或缸壁原料未搅匀;③发粉与面粉末拌匀;④配方内柔性原料如糖、油量过多;⑤配方内水分用量不足,面糊太干;⑥发粉原料过多;⑦烘烤炉温太低;⑧糖的颗粒太粗。
解决方法:①注意搅拌时的投料顺序和搅拌过程的工艺要求;注意配方平衡;③蛋糕面糊内的用量尽量选择细砂糖;④调整好烤炉温度。
2. 韧性太强,组织过于紧密
原因:①面粉筋度过大;②面粉用量过多;③面糊拌粉时搅拌时间过长或速度过快,造成面粉起筋;④配方中糖和油的用量太少;⑤配方中化学膨松剂用量不足;⑥所用发粉属于快速反应发酵粉,面糊入炉后膨胀后劲不足;⑦油脂蛋糕配方中蛋量超过油量太多。
解决方法:①注意配方平衡,并选择适当原料;②注意搅拌程序及工艺要求;③油脂蛋糕中蛋量不超过油量的10%。
3. 蛋糕风味及口感不良
原因:①面粉、盐、糖、牛奶储存不良;②油脂的品质不良;③香料调配不当或使用超量;④原材料内掺杂其他的不良物品;⑤使用不良的装饰材料;⑥配方比例不平衡;⑦烤盘或烤模不清洁;⑧蛋糕表皮烤焦;⑨烤炉内部不干净;⑩蛋糕烘烤不足;⑾蛋糕未冷却至适当温度即包装;⑿蛋糕冷却的环境不卫生;⒀切片及包装设备不干净;⒁展示储放产品的橱柜不干净;⒂由冷藏设备污染了不良气味。
解决方法:①选择品质优良、新鲜原料;②注意配方平衡,香料按规定使用;③掌握正确的冷却与包装方法;④注意烤盘、冷却包装设备、存放设备器具卫生。
❹ 影响面糊类蛋糕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原因有很多的,比如说打发的不好,温度掌控的不好,还有原材料也是有关系的。
❺ 烘焙出来的蛋糕颜色没有变深是什么原因
面糊类蛋糕的烘烤过程
面糊类蛋糕如操作过程正常,配方及材料使用适当,蛋糕在烤箱内十分钟后就膨胀至模具的边缘,中央部分微微下陷,表面也尚未产生烘焙色,入烤箱18-20分钟后中央部分也胀满整个模具,表面逐渐产生烘焙色,继续烘焙22-25分钟,蛋糕表面已完全产生焦黄的颜色,中央部分稍微隆起,这时,蛋糕已基本烤熟,待中央隆起的部分稍微下陷,用手轻轻触摸有坚实的感觉时蛋糕就完成烘焙可以出炉了。
如果蛋糕进烤箱后,其膨胀的情形与上述的情况不符,则配方中使用的原料与配方平衡就出现了问题,应视烘焙的情形与蛋糕组织找出原因并予以校正。
正常的蛋糕外面式样正确,体积与模具同样大小,中央部分平坦或者稍微隆起,表皮松软而颜色均匀,其内部组织细密,颗粒细小,无不规则的气孔或空穴,颜色正常均匀,香味良好,口味正常。
2.水分用量多少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面糊类蛋糕配方中总水量的设定很难维持一定的标准,因为原料的吸水性常有不规则的变动,连带影响 配方中水分的用量。配方中水分不够,蛋糕入烤箱后膨大的情形与化学膨大剂用量过多相似,蛋糕先从 四 周膨大至模具的边缘,然后再是中央部分进行膨胀至模具的高度,到烘焙的最后阶段中央部分就渐渐 开始下陷,用手触摸会有一层表皮,结皮下有空空的感觉,因为蛋糕的水分少,面糊比重较轻,在烤箱 内受热快,而糖的浓度较高,所以表皮厚并且颜色深,同时也会有白色未溶解的糖粒的斑点,蛋糕内部 组织粗糙,颗粒大,颜色深,甜味较浓。
配方内水分不够与膨大剂多所烤出来的蛋糕形状和内部组织相似,但也可区别开来,主要看以下几点:
a. 表皮部分——水分少的蛋糕表皮光滑有白色未溶解糖粒的斑点,而如果是膨大剂用量多的蛋糕,蛋 糕表皮粗糙,无白色糖粒斑点,尤其是四周边缘部分会产生破裂而不整齐。
b. 蛋糕内部——水分少的蛋糕内部颜色较正常蛋糕深但均匀一致,而膨大剂用量多的蛋糕下半部呈焦 黄色,与上半部分的颜色不一致。
c. 味道——水分少的蛋糕放在口中品尝时会感觉略甜,但没有其他不良气味;膨大剂用量多的蛋糕有 浓重的碱性气味,放在口中咀嚼时感到碱味。
配方中水分太多时,蛋糕进烤箱后膨胀的时间较长,从四周的面糊开始膨胀到中央部分不断地膨胀,尤 其在烘焙的后阶段蛋糕中央隆起非常高,整个烘焙时间较正常蛋糕延长5-10分钟,因为中央部分隆起 太高太过接近上方加热管,所以表皮中央的一圈颜色较外圈更深,蛋糕出炉后又会马上回缩,体积比正 常蛋糕小,但内部组织紧密,底部或中心部分有深色的水线,此类蛋糕不易烤熟,食用时也会黏牙。
3.配方内糖用量多少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糖为柔性材料,对蛋糕表皮颜色和内部组织的影响较大。糖的用量过多,蛋糕柔性太大,容易碎裂,表皮部分因浓度过多无法溶解,结成一层很厚的硬质并龟裂。蛋糕内部因受焦化和柔性的影响颜色深而过分松软,颗粒粗大。
糖的用量过少,蛋糕韧性较强,烘焙时边缘的面糊无法达到模具高度,中央部分则向上膨胀超过四周的高度而形成小丘,表皮因缺少糖的关系焦化作用较差,因此颜色浅淡而较细柔,内部组织因偏重韧性,故较细密,颗粒均匀而呈开放性,用刀切割时容易掉落,如糖的用量少至一定程度,内部会有上下直穿的空穴。
4.配方内油用量多少对蛋糕品质的影响
油与糖一样都是柔性材料,影响蛋糕的组织和颗粒,配方中如使用过量的油,蛋糕体积较正常的减少很多,形状平整而表面细柔,用手触摸时能使手上沾上很多的油腻,表面颜色形成内外两圈,外圈色浅而内圈色深,内部组织松软,颗粒粗糙。
油量少时蛋糕韧性较大,边侧部分易碎裂,表皮颜色浅淡,用手触摸时有沙粒般粗糙的感觉。蛋糕内部细密,颗粒幼细,四周部分多小圆形的气孔,蛋糕自横断面切开时很明显地在外圈部分看到许多整齐的小圆气孔。
❻ 影响蛋糕质量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通过关键控制点进行品质控制
原料、温度(操作温度和产品温度)、操作过程
❼ 请问怎样评价蛋糕的好坏
蛋糕的配料好坏的重要性,蛋糕的配料的好坏是很重要的,是决定了一个蛋糕的好吃还是不好吃
❽ 影响蛋糕色,香,味,形的因素及对蛋糕的感官评定!
烘焙食品中的色、香、味、形是构成食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烘焙食品的熟制过程是烘焙食品中各种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物易于被人体吸收,还会发生色泽、香气、滋味和形态的变化。
一、食品中的色泽
食品中的色泽是鉴定食品质量的重要感观指标。食品色泽的成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食物中原有的天然色素,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配用的合成色素。
1.食品的着色料——食品的着色料依据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1)天然色素——食用天然色素都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其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新鲜原料中眼睛能看到的有色物质,另一种是食品原料本来是无色的,但在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由于化学反应而呈现出有颜色的食品。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姜黄素、甜菜红、红曲色素、虫胶色素及焦糖色等。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安全,不受剂量限制,是着色料的发展方向。
(2)人工合成色素——目前食品生产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比较普遍。人工合成色素较天然色素色彩鲜艳,坚牢度大,性质稳定,着色力强,可以任意调色。但合成色素多以煤焦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而得,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因此,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对使用人工合成色素有严格要求,目前,允许使用的色素只有5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靛蓝和日落黄。
2.食品在加工和熟制过程中色泽的变化——食品在熟制过程中的色泽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它与食品的组成成分、加热介质的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褐变——褐变是食品比较普通的一种变色现象。当食品原料进行加工、贮存、受到机械损伤后,易使原料原来的色泽变暗,或变成褐色,这种现象称为褐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些食品需要利用褐变现象,如面包、糕点等在烘烤过程中生成的金黄色。但有些 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褐变,不仅影响外观,还降低了营养价值,如水果、蔬菜等原料。
褐变作用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酶促褐变及非酶褐变两大类。
酶引起的褐变多发生在较浅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如苹果、香蕉、薯仔等。当它们的组织被碰伤、切开、削皮而遭受病害或处在不食物的酶促褐变,在实际工作中,可采用热处理法、酸处理法和与空气隔绝等方法防止食物的褐变。因为酶在45%以上、pH值在3.0以下以及经加工的原料浸泡在清水中、糖水中或盐水中都能防止酶促褐变的形成。
非酶褐变是不需要酶的作用而能产生的褐变作用,它主要包括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
焦糖化反应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使含糖食品产生糖的焦化作用,从而使食品着色。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根据工艺要求添加适量糖有利于产品的着色。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在实际工作中,若需要控制非酶引起的褐变,可采用降温、亚硫酸处理、降低pH值、降低成品浓度或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等方法,控制非酶褐变。
(2)淀粉水解——淀粉很容易水解,当它与水一起加热时,即可引起部分分子的裂解。在淀粉不完全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糊精,糊精在高温下由于焦化作用生成焦糊精,食品在烘烤或炸制过程中便可产生黄色或棕红色。
(3)食品本身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类色素、花黄素及植物性鞣质等,在一定条件下可使食品产生或改变其色泽。
(4)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或熟制的添加适量色素,以改变或突出某些产品的色泽。
二、食品中的香气
香是食品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气是由多种挥发性的香味物质组成,各种香味的发生与食品中存在的挥发性物质的某些基因有密切关系。
食品中的香气有:果香、肉香、焙烤香、乳香、清香和甜香等。
1.香味形成的途径——食品中的香气有的是食物本身含有的,有的是通过生物或化学的途径或降解成气味物质而产生的。形成的途径大体分为生物合成、直接酶的作用、间接酶的作用以及高温分解作用。
(1)生物合成——是指食品中的香气,由天然原料在生长成熟过程中天然合成的,或在后熟过程中形成的。如香蕉在生长期或收获时并不显现香气,而在后期才逐渐显现出来。
(2)直接酶作用——是指食品原料中所含有的酶或加入的酶被活化,使食品原料中的气味前驱物直接形成香气物质而生香,如葱、蒜等香气的产生就是属于这种作用机制。
(3)间接酶的作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酶的作用形成一些中间物,并作用于香气前驱物而形成香气,如红茶浓郁香气的形成就是间接酶作用的典型。
(4)高温分解的作用——多数食品在加热时都会产生诱人的香气,这主要是发生了羰氨反应,如花生、芝麻、面包等。此处,油脂的热解反应也能生成各种特有的香气。
2.食品中重要的生香物质——在食品加工、熟制过程中,重要的生香物质有水果类香型、牛乳的香气、奶油的香气、芝麻的香气、面包的香气等。
三、食品中的味
1.味觉的概念——食品中的味是判断食品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从广义上讲,味觉是从看到食品到食品从口腔进入消化道所引起的一系列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心理味觉、物理味觉和化学味觉。
心理味觉是指在进食前和进食当中,从心理上对食物产生的种种感觉,它包括进食时的环境及食品的色泽、光泽和形状等给进餐者的感觉。
物理味觉是指食品的物理性状对口腔触觉器官的刺激,通常称作“口感”,如口腔感觉到食品的软硬度、冷热、粘度等都是物理味觉。
化学味觉是指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刺激味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进餐时感受到食品的咸味、甜味、酸味、苦味等都是化学味觉。
食品中的味是指非常丰富的,我国习惯上把味归为5种:即甜味、苦味、酸味、咸味和辣味。事实上,味的种类远远不止5 种,仅味觉神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的味还有鲜味、清凉味、涩等。
2.食品中味的形成——食品中的味是因食品的可溶性物质溶于唾液或液体食品刺激舌面味蕾而产生的。不同食品的味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味感,但构成这种味的物质并不完全相同。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只有当各种呈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产生味道,通常把衡量味觉敏感性的标准称阀值,阀值越低,其感受性越高。
人们对味觉的感受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浓度、温度、溶解度、生理现象等。例如:由于食品温度不同,人们对味的感受程度也不同,最能刺激味觉的温度在10~40℃之间,其中30℃时最敏锐,低于10℃或高于40℃多种味觉都会减弱。又如:食品中各种呈味物质溶解度越高味感越充分,否则,食品的味感受影响。
四、食品中的形
食品中的形同样是构成食品感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食品的色、香、味、形四美并存时,其食品才能称之为优质食品。
食品中形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加工工艺过程中成型,它包括借助模具成型、手工成型、机械成型等方法;另一种是在食品成熟后,通过艺术构思,使成品成型。此种成型方式,可根据食品的需求而形成图案式、几何式、象形式、点缀装饰式等不同形状的食品。
蛋糕的评价标准:
──────────────────────────────────
要 求
项 目 ─────────────────────────────── 烤 蛋 糕 蒸 蛋 糕
─────────────────────────────────
外形完整;块形整齐,大小一致;表面略鼓,底面平整;无破损,无粘 形 态
连,无塌陷,无收缩
──────────────── ────────────────
色 泽 外形金黄至棕红色, 无 外表浅黄,剖面浅黄带白色,色
焦斑,剖面淡黄,色泽均匀 泽均匀
────────────────── ────────────────
组 织 松软有弹性;剖面蜂窝状小气孔分布较均匀;带馅类的馅料分布适
中;无糖粒,无粉块,无杂质
──────────────────────────────────
滋味气味 爽口,甜度适中;有蛋香味及该品种应有的风味;无异味
──────────────────────────────────
杂 质 外表和内部均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❾ 鸡蛋对蛋糕品质有什么影响
鸡蛋的品质对蛋糕有什么影响?
如果鸡蛋品质不好,不新鲜,甚至出现散黄等现象。那么就容易出现这些影响:
1、针对“上光、增加色泽”这一点
不新鲜的鸡蛋液浑浊不清爽,涂抹在烘焙制品表面,烘烤出来可能色泽就没有那么美。
2、针对“提高烘焙制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风味”这一点
鸡蛋经过长期放置,营养价值肯定有所下降,而且蛋腥味会变重,做出来的烘焙产品会有比较大的“腥气”,而缺失了新鲜鸡蛋的“蛋香味”。
3、针对“发泡性,通过打发增加产品的蓬松感,使其口感更细腻柔软”这一点
不新鲜的鸡蛋,首先蛋白、蛋黄分离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蛋白中混入蛋黄,造成打发的困难甚至以失败告终。
其次,不新鲜的鸡蛋打发起来没有新鲜鸡蛋容易起泡,也不容易获得稳定细密的气泡,容易造成蛋糕组织蓬松度不够、长不高、口感粗糙不细腻等情况的出现。
4、针对“乳化性”这一点
不新鲜、品质不好的鸡蛋,蛋黄的乳化性能也会降低;这个就和鸡蛋的风味、口感、营养价值一样,随着存放时间越长,品质下降,乳化性能也一并降低。比如针对戚风蛋糕的蛋黄糊,乳化没有做好,也对蛋糕组织的细腻程度和蓬松程度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经过对比发现,蛋黄糊的乳化作业做的好,比乳化作业不完全的戚风蛋糕烘烤出来的高度会更高一些。
❿ 蛋糕好不好吃在于那些因素
关键是在打法上:
八大打法
戚风打法-即分蛋打法,蛋白加糖打发之蛋白糖与另蛋黄加其它液态材料及粉类材料拌匀之面糊拌合。
海绵打法-即全蛋打法,蛋白加蛋黄加糖一起搅拌至浓稠状,呈乳白色且勾起乳沫约2秒才滴下,再加入其它液态材料及粉类拌合。
法式海绵打法-分蛋法而蛋白加1/2糖打发与另蛋黄加1/2糖打发至乳白色,两者拌合后再加入其它粉类材料及液态材料拌合。
天使蛋糕法-蛋白加塔塔粉打发泡再分次加入1/2糖搅拌至湿性发泡(不可搅至干性),面粉加1/2糖过筛后加入拌合至吸收即可。
糖油拌合法-油类先打软后加糖或糖粉搅拌至松软绒毛状,再加蛋拌匀,最后加入粉类材料拌合。例:饼干类、重奶油蛋糕。
粉油拌合法-油类先打软加面粉打至膨松后加糖再打发呈绒毛状,加蛋搅拌至光滑,适用于油量60%以上之配方。例:水果蛋糕。
湿性发泡-蛋白或鲜奶油打起泡后加糖搅拌至有纹路且雪白光滑状,勾起时有弹性挺立但尾端稍弯曲。
干性发泡-蛋白或鲜奶油打起泡后加糖搅拌至纹路明显且雪白光滑,勾起时有弹性而尾端挺直。
烘烤温度也是制作蛋糕的关键。烘烤前必须让烤箱预热。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会对烘烤温度和时间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温度应当相应降低,时间相应延长;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温度则需相应升高,时间相对缩短。一般来说,厚坯的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炉温应为上火200℃、下火为170℃,烘烤时间以35~45分钟为宜。
蛋糕成熟与否可用手指去轻按表面测试,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觉里面仍柔软浮动,那就是未熟;若感觉有弹性则是熟了。蛋糕出炉后,应立即从烤盘内取出,否则会引起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