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种类 » 分蛋糕涉及哪些管理理论
扩展阅读
4岁幼儿蛋糕图片创意 2024-10-27 10:14:35
一般蛋糕胚倒扣多久 2024-10-27 10:09:24

分蛋糕涉及哪些管理理论

发布时间: 2022-11-29 01:19:26

如何分蛋糕的确是个问题

“分蛋糕”故事尽管有意思,但其最后的结论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谈”:政府给市场套上“笼头”,民主又给政府套上“笼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关于“如何分蛋糕”,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个老话题,产生的文字无数,以至于我本人对这一话题都有些“倒胃口”,因为我以为这一话题几乎再也没有深挖的余地。不过,最近读了德博拉·斯通(Deborah Stone)所着《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中文版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关于分蛋糕的案例,还是让我大开眼界,并且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我们知道,分配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关切。斯通教授在美国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颇具盛名,就在于她最充分地论证了任何一项政策都面临不同利益与价值观的冲突,她将其称为“悖论”——比如常常在实现公平的目的下制造新的不公平;而决策者所要做的就是平衡冲突,解决悖论。在其着作中,她“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带了一块大蛋糕进课堂,午餐时分给来上她的公共政策课的学生。按常规,清点好了学生数,然后把蛋糕按人数平均切开,再分给每一个人。但她没有料到,她这种分蛋糕的方案竟然受到了各种抗议。限于篇幅,我这里仅介绍三种人是如何挑战斯通教授方案的:
首先是来自经济学系的学生,他们提出的主张是:老师只要给每人一把叉子,让他们自己去吃就行了,老师不用管,因为每个人一开始都是拿一把叉子面对同样一块蛋糕,表明初始资源分配是平等的;至于谁吃得多少,那就看谁能抢。公共政策系有学生提出的方案完全不同于经济学系学生。公共政策系学生认为,老师分蛋糕之前,在总共三道菜的午餐中,有些学生要了两份虾子鸡尾酒,有些学生要了两份烤牛排,以至于有些学生只能吃到花椰菜。所以,老师这块蛋糕应该作为补偿分给那些只吃到了花椰菜的学生。后来这事传到了政治学系主任耳中。主任塞给斯通一张便条,提出以后分蛋糕的时候应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本科生分给蛋糕屑;研究生教学助理分给一口;讲师分给一薄片,副教授分给一块,教授分给一块外加奶油,系主任分给一块外加奶油,并提供麻布餐巾服务!
我们社会现在面临的真正难题是:竞争、公平与秩序到底哪个重要?因为竞争并不能保证公平,秩序也许可以推进公平,但一方面可能会扼杀竞争带来的活力,另一方面秩序维护者本身可能制造更大的不公平。也正因此,经济学家、公共政策专家与政府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时往往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政府常以公平的名义主张秩序,但经济学家警告说政府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而公共决策专家一方面担心经济学家提供的靠“自然法则”进行“优胜劣汰”的药方会有不人道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担心政府伸向“看不见的手”的是只黑手。
不过,从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晚近一些成果看,斯通的故事还有很大发挥余地,而且其中可能蕴含着解决上述难题的思路。
首先,经济学系学生方案更多体现的是芝加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精神——不需要权力干预,任由经济主体自由竞争——但却与新古典综合派的旨趣相去甚远,后者的主张是:政府制订规则下的竞争。因此,如果是凯恩斯或萨缪尔森,他们提出的方案更可能是:假定考试能够代表经济主体的“市场能力”,而老师代表“政府管理者”,那么,应该由老师监控下组织一次公平考试,然后按考试成绩的优劣决定分配蛋糕的分量;但即使是考得最不好的人,也能保证分到一小块蛋糕。应该说,这一方案基本兼顾了竞争与公平。
不过,新的问题产生了:在众多方案中,“凯恩斯式方案”只是一种,谁能决定这一“最不坏”的方案能够被使用呢?如果按“阿罗定律”,在众多不同口味不可调和的时候,一个最高权威的擅自决定尽管并不好,但却是需要的。因此,熟稔这一理论的人可能会提出:既然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谁都无法说服谁,那么系主任有权决定分蛋糕方案。
但是,更大的麻烦在于:当把方案决定权赋予系主任时,系主任拿出的方案不仅不是“凯恩斯式”,而且连“芝加哥方案”的“起点公平”都没有,而是直接按权力大小把蛋糕分了。这一局面就是新制度学派上所谓的“诺斯悖论”:为了维持秩序,我们需要政府足够强大;但一旦政府真强大到这个程度,掌握政府的官员可能会滥用这种强大的权力。社会该如何避免这一局面呢?
此时可能轮到布坎南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粉墨登场了:我们早知道官员也不过是追求自利的经济人,只有依靠“外部制衡结构”才能避免追求自利的官员在使用权力的方向上符合全体纳税人的利益,这种“外部制衡结构”就是现代式民主宪政!惟其如此,“蛋糕的分法”不仅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同时能够基本保证公正。
这样看来,斯通的“分蛋糕”故事尽管有意思,但其最后的结论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谈”:政府给市场套上“笼头”,民主又给政府套上“笼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❷ 如何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因为我们国家穷,自然而然要先把蛋糕做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做两件事情,一件是要把蛋糕做大,把我们的经济实力做大,国家富强.另外一件是同时要把蛋糕分好,做好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让大家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必须把蛋糕做大,也正是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把分好蛋糕放在更加注重的地位,因为我们社会主义是大家共同分享,不是少数人侵吞发展的果实.同时不这样做也不行,不这样做怎么能进一步做大蛋糕.不这样做,老百姓的不满意程度多起来,大家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蛋糕就没办法继续做大.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问题之突出还表现在“两个偏低”:即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只有促进分配公平,才能避免部分社会群体产生深刻的挫折感和被剥夺感,才能给全体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希望对你有用咯.

❸ 初三政治既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必须贯彻哪一经济发展战略,要把蛋糕分好,必须完善哪些制度

一、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必须贯彻哪一经济发展战略?
一句话:必须贯彻 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战略。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与分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生产决定分配,分配促进生产。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分配就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没有合理分配,增长也会缺乏持久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合理分配社会财富,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把蛋糕做好,又要做大,就必须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合理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理顺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要把蛋糕分好,必须完善哪些制度?
1、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5、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加快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上述论断,集中反映出了我党在新时期科学的分配观、公平观、效率观,那就是“效率与公平兼顾”,通俗地说,“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

❹ 分蛋糕”的启示是什么东西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甲乙两人分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所以两人为如何公平地分蛋糕而争执不下。这时,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先挑。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只有合理的规则才能实现公平。对整个社会来讲,要妥善解决关系不同群体、涉及千家万户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要合理的规则和保障制度。

❺ “既要做好蛋糕,又要分好蛋糕。”这包含什么经济学道理怎样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

①体现3项;要发展经济、增加生产、又要注意分配,制定好分配制度和政策,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并保持社会的稳定。
②要把“蛋糕做大”,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想方设法发展生产,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扩大自己的生产。从一个国家来说,也就是要规划好本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把蛋糕切好”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要处理好的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分配上体现效率,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的档次,不搞平均主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从国家来说,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也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把蛋糕做大”体现的是,国家要努力发展生产,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民经济总量,尽可能的提高和增加国民收入。

“把蛋糕切好”体现的是,国家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要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要做到⑴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保证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 ⑵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要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⑶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还要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搞好国家的财政预算,处理好国家的财政收支关系,搞好国家的财政预算,处理好国家的财政收支关系。

❻ 管理学中蛋糕做大原理是什么意思

蛋糕做大原理:
企业本质上是资产主体,管理主体和劳动主体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共同体。因此,形象地说,企业就象是一块蛋糕,资产所有者,管理者和劳动者都是按不同比例分吃蛋糕的主体,而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质上就是做出蛋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第一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能使三方接受或认可的比例——这是做好蛋糕和做大蛋糕的基础;第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做大蛋糕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❼ 分蛋糕体现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分蛋糕体现的数学原理,就是均分几分之几。

❽ 经济学上把 比作做蛋糕分蛋糕吃蛋糕

做蛋糕是发展经济,经济总量比如GDP.
分蛋糕是注重公平问题,国民收入的分配。

其实也就是经济学上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啦 。
都由领导一人说了算,集权和分权,并且所有操作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这种分法:一个划蛋糕,谁优谁劣。再看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是用第一种做蛋糕和分蛋糕的方式,搞了三十年,搞出了个僵化体制,然后由另外一个人来选蛋糕。结果。但我们只改革了做蛋糕的方式,所以自由经济的改革成果成了集权政治的美餐。于是,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也有两种分蛋糕的方法。第一种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一个大家公认的领袖来给大家分,干好干坏一个样,因为虽然划分权在他手上,就是把做蛋糕的权利下放了,而分蛋糕的游戏规则仍然没有变,就叫分权政治。记得有个故事。这个说法多少有点抽象,我们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经济就是做蛋糕,政治就是分蛋糕。蛋糕怎么做?有两种做法:一是把所有做蛋糕的工具、原材料统统集中起来,大家分工来做,贫富差距拉开了,做好后由一个人来分,最后不得不改革开放寻求出路,于是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解决的法,大家一起吃,这就叫官有制(因为只有当官的拥有绝对的分配权力)。第二种做法是,官有和民有、公车消费、公费旅游)出现了,另一个人都会把大的一块选走,蛋糕做大了,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大块小,就是你来划蛋糕,父亲给他们定个游戏规则,这个叫民有制。蛋糕怎么分?对应于上面的两种做蛋糕的方法,政治是经济和的集中反映,看上去很公平,但有一样不好,如果他分一块大一块小了,还是集权体制的分蛋糕方式,百姓做蛋糕的积极性提高了,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完成交给公家的任务后。列宁说,但由于分蛋糕还是原来的集权规则,这就叫集权政治,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说,哪块大,但选择权在别人手上,我来分蛋糕,公信力下降了,华南虎出来了……这就是中国目前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所以人们都不会想太卖力,就是太绝对平均,剩余的是自己的,说的是有家两兄弟在争蛋糕吃。第二种分蛋糕的方法,钱权交易产生了,结果是全体的蛋糕总量大了,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了,利益集团形成了。其结果是,蛋糕做得不大就是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这样的做法,张三能吃多少,李四能吃多少。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朴素分权制衡原理。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谁来划蛋糕,他都必须做到公平,就是深化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把分蛋糕的权利交给公民

❾ 如何实现平等的分蛋糕

事实上,对于两个人分蛋糕的情况,经典的“你来分我来选”的方法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即使双方对蛋糕价值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也没关系。首先,由其中一人执刀,把蛋糕切分成两块;然后,另一个人选出他自己更想要的那块,剩下的那块就留给第一个人。由于分蛋糕的人事先不知道选蛋糕的人会选择哪一块,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必须(按照自己的标准)把蛋糕分成均等的两块。这样,不管对方选择了哪一块,他都能保证自己总可以得到蛋糕总价值的 1/2 。
不过,细究起来,这种方法也不是完全公平的。对于分蛋糕的人来说,两块蛋糕的价值均等,但对于选蛋糕的人来说,两块蛋糕的价值差异可能很大。因此,选蛋糕的人往往能获得大于 1/2 的价值。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蛋糕表面是一半草莓一半巧克力的。分蛋糕的人只对蛋糕体积感兴趣,于是把草莓的部分分成一块,把巧克力的部分分成一块;但他不知道,选蛋糕的人更偏爱巧克力一些。因此,选蛋糕的人可以得到的价值超过蛋糕总价值的一半,而分蛋糕的人只能恰好获得一半的价值。而事实上,更公平一些的做法是,前一个人得到所有草莓部分和一小块巧克力部分,后面那个人则分得剩下的巧克力部分。这样便能确保两个人都可以得到一半多一点的价值。
但是,要想实现上面所说的理想分割,双方需要完全公开自己的信息,并且要能够充分信任对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很难做到的。考虑到分蛋糕的双方尔虞我诈的可能性,实现绝对公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给“公平”下一个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定义。在公平分割 (fair division) 问题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公平原则叫做“均衡分割” (proportional division) 。它的意思就是, 如果有 n 个人分蛋糕,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得到了整个蛋糕至少 1/n 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
来分我来选”的方案是公平的——在信息不对称的场合中,获得总价值的一半已经是很让人满意的结果了。
如果分蛋糕的人更多,均衡分割同样能够实现,而且实现的方法不止一种。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每个已经分到蛋糕的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更小的等份,让下一个没有分到蛋糕的人来挑选。具体地说,先让其中两个人用“你来分我来选”的方法,把蛋糕分成两块;然后,每个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三份,让第三个人从每个人手里各挑出一份来;然后,每个人都把自己手中的蛋糕分成四份,让第四个人从这三个人手中各挑选一份;不断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选完自己的蛋糕。只要每个人在切蛋糕时能做到均分,无论哪块被挑走,他都不会吃亏;而第 n 个人拿到了每个人手中至少 1/n 的小块,合起来自然也就不会少于蛋糕总价值的 1/n 。虽然这样下来,蛋糕可能会被分得零零碎碎,但这能保证每个人手中的蛋糕在他自己看来都是不小于蛋糕总价值的 1/n 的。
还有一种思路完全不同的分割方案叫做“最后削减人算法”,它也能做到均衡分割。我们还是把总的人数用字母 n 来表示。首先,第一个人从蛋糕中切出他所认为的 1/n ,然后把这一小块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可以选择直接把这块蛋糕递交给第三个人,也可以选择从中切除一小块(如果在他看来这块蛋糕比 1/n 大了),再交给第三个人。以此类推,每个人拿到蛋糕后都有一次“修剪”的机会,然后移交给下一个人。规定,最后一个对蛋糕大小进行改动的人将获得这块蛋糕,余下的 n - 1 个人则从头开始重复刚才的流程,分割剩下的蛋糕。每次走完一个流程,都会有一个人拿到了令他满意的蛋糕,下一次重复该流程的人数就会减少一人。不断
这样做下去,直到每个人都分到蛋糕为止。
第一轮流程结束后,拿到蛋糕的人可以保证手中的蛋糕是整个蛋糕价值的 1/n 。而对于每个没有拿到蛋糕的人来说,由于当他把蛋糕传下去之后,他后面的人只能减蛋糕不能加蛋糕,因此在他看来被拿走的那部分蛋糕一定不到 1/n ,剩余的蛋糕对他来说仍然是够分的。在接下来的流程中,类似的道理也同样成立。更为厉害的是,在此游戏规则下,大家会自觉地把手中的蛋糕修剪成自认为的 1/n ,耍赖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分蛋糕的人绝不敢把蛋糕切得更小,否则得到这块蛋糕的人就有可能是他;而如果他把一块大于 1/n 的蛋糕拱手交给了别人,在他眼里看来,剩下的蛋糕就不够分了,他最终分到的很可能远不及 1/n 。
这样一来,均衡分割问题便完美解决了。不过,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均衡条件仅仅是一个最低的要求。在生活中,人们对“公平”的概念还有很多更不易形式化的理解。如果对公平的要求稍加修改,上述方案的缺陷便暴露了出来。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种情况:如果 n 个人分完蛋糕后,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分得了至少 1/n 的蛋糕,但其中两个人还是打起来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呢?由于不同的人对蛋糕各部分价值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自己已经分到了至少 1/n 份,但在他看来,有个人手里的蛋糕比他还多。看来,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平,至少还有一层意思——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蛋糕都没我手里的好。在公平分割理论中,我们把满足这个条件的分蛋糕方案叫做免嫉妒分割 (envy-free division) 。
免嫉妒分割是一个比均衡分割更强的要求。如果每个人的蛋糕都没我多,那我的蛋糕至少有 1/n ,也就是说满足免嫉妒条件的分割一定满足均衡的条件。但反过来,满足均衡条件的分割却不一定是免嫉妒的。比方说, A 、 B 、 C 三人分蛋糕,但 A 只在乎蛋糕的体积, B 只关心蛋糕上的草莓颗数, C 只关心蛋糕上的巧克力块数。最后分得的结果是, A 、 B 、 C 三人的蛋糕体积相等,但 A 的蛋糕上什么都没有,B 的蛋糕上有一颗草莓两块巧克力,C 的蛋糕上有两颗草莓一块巧克力。因此,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都获得了整个蛋糕恰好 1/3 的价值,但这样的分法明显是不科学的—— B 、 C 两人会互相嫉妒。
之前我们介绍的两种均衡分割方案,它们都不满足免嫉妒性。就拿第一种方案来说吧,如果有三个人分蛋糕,按照规则,首先应该让第一人分第二人选,然后两人各自把自己的蛋糕切成三等份,让第三人从每个人手中各挑一份。这种分法能保证每个人获得至少 1/3 的蛋糕,但却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三个人从第二个人手中挑选的部分,恰好是第一个人非常想要的。这样一来,第一个人就会觉得第三个人手里的蛋糕更好一些,这种分法就不和谐了。

❿ 什么叫切蛋糕效应

蛋糕效应:其实世界上有无数个蛋糕,而这些蛋糕的制造者和享用者就是地球上的每个人。规则如下:想要使用这个蛋糕必须要用专业的刀子,而每一个蛋糕的专业刀子都是不同的。而制造这个刀子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远远超过制造蛋糕的时间,可能是1;10,或者时间更长。

其中有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块,而分切这个蛋糕的刀子是美国人制造的;本来美国人可以独享这个蛋糕,而美国人却没有这样做,他们让中国人去“帮忙”分切这个蛋糕;要求是这个蛋糕9块美国人享用,而留给中国人的仅仅只有1块。



(10)分蛋糕涉及哪些管理理论扩展阅读:

列宁说,政治是经济和的集中反映。这个说法多少有点抽象,我们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经济就是做蛋糕,政治就是分蛋糕。有两种做法:

一是把所有做蛋糕的工具、原材料统统集中起来,大家分工来做,做好后由一个人来分,大家一起吃,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很公平,但有一样不好,就是太绝对平均,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人们都不会想太卖力。其结果是,蛋糕做得不大,这就叫官有制(因为只有当官的拥有绝对的分配权力)。

第二种做法是,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完成交给公家的任务后,剩余的是自己的,于是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结果是全体的蛋糕总量大了,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了,这个叫民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