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糕点都有哪些
1、老式鸡蛋糕
小时候,加工鸡蛋糕风靡一时,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加工这种老式鸡蛋糕的小作坊,自带鸡蛋、面粉等食材,只需要给店家付一些加工费即可,刚制作出来的鸡蛋糕香甜松软,很是美味。
2、蜜三刀
以前在农村的集会上,有卖各种甜点的摊位,其中蜜三刀就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老式甜点,色泽金黄、口感酥脆,而且它的表面带有芝麻,咬一口,夹杂着浓郁的芝麻香味,很是美味,不过现在想买一些尝尝的话,就只能去一些专卖老式糕点的店里碰碰运气了。
3、江米条
江米条是一种特色小食,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以算得上最喜爱的甜点之一,一根根金灿灿江米条,表面裹满白糖,色泽十分诱人,集香、甜、脆于一身,而且它还有一个别名“金箍条”,大概它与孙悟空的金箍棒有些相似,因此而得名。
4、蜜角
这种老果子一种传统老式糕点,叫蜜角或者果子,曾经是河南过年走亲戚必备的礼品,它口感很香甜,咬一口,蜜糖瞬间充满口腔,而且可以拉丝,不过现在市面上很难买到了。
5、芝麻酥
芝麻酥分为两种,一种表面沾满黑芝麻,另一种是白芝麻,两种芝麻酥的口感没有什么不同,芝麻酥的酥脆口感如其名,咬一口,酥脆掉渣很好吃,现在芝麻酥还是比较好买的,一般的老式甜品店都有卖。
6、贵妃酥
贵妃酥很像老婆饼、酥皮月饼,馅料一般为豆沙馅,但是不是我们常见的油豆沙,贵妃酥的豆沙馅比较干爽,吃起来的口感很沙不腻,而且表皮很多层,每一层外皮都很薄很酥,轻轻一碰就掉渣。
7、桃酥
桃酥跟芝麻酥制作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桃酥表面撒的是桃仁或者少量的芝麻,不过现在市面上卖的桃酥一般中间撒上一点芝麻,很少撒桃仁,口感与芝麻酥一样酥脆、香甜。
‘贰’ 上海哪里有能自己DIY蛋糕的地方啊
大鸭烘焙蛋糕、DIYSWEET凌茏、美诗美芙DIY蛋糕甜点
大鸭烘焙蛋糕、DIYSWEET凌茏、美诗美芙DIY蛋糕甜点这三个地方都可以自己DIY蛋糕,里面还有老师教学,其中大鸭烘焙蛋糕DIY上海站地点在上海申乐大厦。
这几家店蛋糕、饼干、巧克力都可以DIY,有很多模具可供选择。老师会指导怎么搅拌、制作、裱花,还会为客人拍照留念。选用的都是进口材料,蛋糕上的图案可以自己设计。
(2)小西作访有哪些蛋糕扩展阅读:
上海DIY店已经超过一千多家。除了蛋糕DIY,还有油画DIY、皮具DIY甚至扎染块布等。其中,烘焙、陶艺与花艺是传统三大类,店铺数量较多。画坊DIY是近两年发展比较迅猛的门类。
DIY店铺在客流活跃的市中心更多,但郊区一些新兴宜居板块也有不少。店铺集中度最高板块是松江新城,DIY店数量相对较多(29家)、客流量(1249)也排在最高。
手作物件从皮具、木工、陶艺到花艺、烘焙、画画,乃至女红、饰品等制作。细化到消费水平,一般制作手工皂、软陶等小工艺品收费在60元左右,丙烯画一般130元,烹饪料理则一次要二三百元。
‘叁’ 西式糕点中小点心类主要有哪些
西式糕点,简称为“西点”,多以乳品、蛋品、糖类、油脂、面粉、干鲜水果等为常用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而且味道香甜而不腻口、式样美观又精致,西式糕点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分小点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气古这五大类。
小点心类是以黄油、白糖、鸡蛋、富强粉为主料和一些其它辅料而制成的一类形状小、式样多、口味酥脆香甜的西点,如腊耳朵、沙式饼干、杜梅酥等。
蛋糕类是西点中块形较大的一类,其配料中鸡蛋、黄油含量高,因而营养丰富,且具有口感松软、香甜适口、装饰美观等特点,如生日蛋糕、小蛋糕。
起酥类/混酥类起酥类的主要原料是面和油,式样美观大方,如冰花酥、奶卷如意酥等;混酥类是糖油面、鸡蛋混合制成,绵软酥脆,如椰子圈、杏仁饼等。
气古类一般分为有绵软性气古和艮酥性气古两种。绵软性气古,其表实里虚,膨胀起鼓,口味绵软香甜;艮酥性气古,其口味酥脆,中间没有空隙。粮油米蔬
‘肆’ 西式糕点都有哪些种类
蛋糕、面包和点心三大类。
包括
慕司——是英文MOUSSE的译音,又译成木司、莫司、毛士等。是将鸡蛋、奶油分别打发充气后,与其它调味品调合而成或将打发的奶油拌入馅料和明胶水制成的松软形甜食。
泡芙——是英文PUFF的译音,又译成卜乎,也称空心饼、气鼓等。是以水或牛奶加黄油煮沸后烫制面粉,再搅入鸡蛋,通过挤糊、烘烤、填馅料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点心。
曲奇——是英文COOKITS的译音。是以黄油、面粉加糖等主料经搅拌、挤制、烘烤而成的一种酥松的饼干。
布丁——是英文PUDDING的译音。是以黄油、鸡蛋、白糖、牛奶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通过蒸或烤制而成的一类柔软的点心。
派——是英文PIE的译音,又译成排、批等。是一种油酥面饼,内含水果或馅料,常用原形模具做坯模。按口味分有甜咸两种,按外形分有单层皮派和双层皮派。
挞——是英文TART的译音,又译成塔。是以油酥面团为坯料,借助模具,通过制坯、烘烤、装饰等工艺而制成的内盛水果或馅料的一类较小型的点心,其形状可因模具的变化而变化。
沙勿来——是英文SOUFFLE的译音,又译成苏夫利、梳乎厘等。有冷食和热食两种。热的以蛋白为主,冷的以蛋黄和奶油为主要原料,是一种充气量大,口感松软的点心。
巴非——是英文PARFAIR的译音。它是一种以鸡蛋和奶油为主要原料的冷冻甜食。
果冻——是用糖、水和啫喱粉,按一定的比例调制而成的冷冻甜食。
‘伍’ 金凤成祥小西天店 法式黑森林蛋糕(20cm )多少钱
8寸180 她们家的蛋糕一般要提前三天订哟~不然只能买现成的了
‘陆’ 蛋糕品牌都有哪些哪个口味最佳
蛋糕品牌都有好利来、元祖、哈根达斯、米旗、诺心,比较好吃的有好利来、元祖和哈根达斯。
3、哈根达斯
虽然他家的冰淇淋很有名,但是冰淇淋蛋糕同样值得一试。哈根达斯创意冰淇淋蛋糕的设计者JeanFranciosArnaud来自于法国声名卓着的甜品世家,多年的丰富经验加上对甜品制作的非凡热情,让心怀一颗追求完美的“匠心”的他成就了如此出色的作品。
‘柒’ 西点烘焙都有什么
去专业正规的院校的话有系统的课程,像一些甜品,塔,派,慕斯,饼干,裱花,翻糖,常温面包等等都是会学的,去专业正规的院校学习的会比较精细,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多了解一下。
‘捌’ 西式甜点名称有哪些
提拉米苏代表“带我走”
芝士蛋糕:含义是“甜蜜的爱情”。
卡布奇诺:等待
玛奇朵:印记 拿破仑蛋糕 < Napoleon cake >拿破仑蛋糕跟拿破仑其实没有关系,说法之一是由于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实是Napolitain的误传,指一种来自意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写作Napoleon而已。我倒觉得它比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饼便应声裂开,发出清脆的声音,每吃一口,都像敲响一个音符。
拿破仑蛋糕的法文名为Mille feuille,即有一百万层酥皮的意思,所以它又被称为千层酥,它由三层啡色的千层酥皮,夹两层吉士酱制成,材料虽然简单,但酥皮的制作过程却极繁复,师傅要把搓好的面皮不断重复对摺,这样焗出来的酥皮才够松化。
拿破仑蛋糕配上鲜果是最理想的组合,不少师傅爱在酥皮之间加上新鲜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令味道更加丰富而清甜,甚至有人会用忌廉代替吉士酱,口感同样不俗。
吉士蛋糕
Cheesecake
吉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点的一种。有着柔软的上层,混合了特殊的吉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它的配料,如鸡蛋、奶油和水果等。吉士蛋糕通常都以饼干做为底层,有固定的几种口味,如香草吉士蛋糕,巧克力吉士蛋糕等,至于表层加上的装饰,常常是草莓或蓝莓。
有时吉士蛋糕看起来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较像派的一种。
简史
吉士蛋糕据知是源于古早的希腊,在前 776 年时,为了供应雅典奥运所做出来的甜点。接着由罗马人将吉士蛋糕从希腊传播到整个欧洲。在 19 世纪跟着移民们,传到了美洲。
名店
在美国纽约市,公认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于布鲁克林。在台湾台北市,公认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则位于天母“吃吃看”。
另一种吉士蛋糕
在英语中,cheesecake也常用来形容清凉的海报女郎(pin-up girls)。
黑森林蛋糕
其实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若翻译成“黑森林樱桃奶油蛋糕”应该是较恰当吧。因为德文全名里的Schwarzwaelder即为黑森林,而Kirschtorte也就是樱桃奶油蛋糕的意思。仔细研究研究,黑森林说穿了,真的只是一种“没有巧克力的樱桃奶油蛋糕”。
相传古早以前,每当黑森林区的樱桃丰收时,农妇们除了将过剩的樱桃制成果酱外,在做蛋糕时,也会非常大方地将樱桃塞在蛋糕的夹层里,或是一颗颗细心地装饰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鲜奶油时,更会加入不少樱桃汁~而这种以樱桃与鲜奶油为主的蛋糕,从黑森林传到外地后,也就变成所谓的“黑森林蛋糕”了!
虽然目前德国大部份的糕饼师傅在制做黑森林时,也会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过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还是那鲜美丰富的樱桃哦!以前德国曾出现消费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樱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国政府对这种国宝级黑森林,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鲜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樱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词喔!黑森林是位于德国西南的一个山区,从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来堡Freiburg这带,都属黑森林区。今天即使来到黑森林,并不见得到处都能幸运地尝到没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过有机会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时,不妨细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樱桃,让自己重新认识黑森林外,别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于味蕾深处的新鲜感哦!
蛋挞
Egg Tart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软;中世纪做蛋挞是既没有蛋挞模又没有齿轮切割器,蛋挞皮要用手捏起来,所以蛋挞皮发得很硬,吃中世纪的蛋挞其实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做蛋挞皮要放不少糖,中世纪糖很贵,所以有糖也只是加到蛋汁里,至于外面的壳则给穷人和乞丐吃或者扔掉。
中国人知道蛋挞这个东西是在香港被割让后,英国人的蛋挞传到了香港,香港人便开始仿制,甚至比英国人做得更好。蛋挞店除了蛋挞外还卖另外两样东西:奶茶和咖啡。那时候的蛋挞要比现在的蛋挞大两三倍,甚至有一段时间,一个大蛋挞一杯咖啡或奶茶成了香港人标准早餐。六十年代香港逐渐富裕起来,香港人开始在蛋挞里加燕窝鲍鱼之类,“大补”;但过了几年这种蛋挞又没有了。有人说蛋挞可以反映香港的经济。按照英国传统做法,蛋挞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似乎不大喜欢吃这种有点辛辣味的蛋挞,所以现在香港茶楼里蛋挞都比较清淡。
蛋挞皮有两种:一种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是一种一咬下去面渣四溅的蛋挞皮;另外一种便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要加很多黄油,因此有一种曲奇的味道。一开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后来泰昌饼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挞店)用曲奇面团做蛋挞皮,大成功。现在香港做蛋挞做得好的,一家就是泰昌饼店,一家是檀岛饼店。泰昌主要做牛油皮,而檀岛主要做酥皮。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特别青睐泰昌蛋挞,所以泰昌蛋挞又被叫做肥彭蛋挞。檀岛蛋挞皮有水皮和油皮之分:水皮以鸡蛋为主,油皮则以牛油和猪油为主,蛋挞皮用两层水皮包一层油皮呈一块三明治,这样烘焙起来更有层次。水皮油皮是香港人发明的。香港人做蛋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只用中国蛋不用美国蛋,他们认为美国蛋没有中国蛋蛋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