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桂林市有哪些镇
截止2019年年底,桂林市有82个镇:
雁山区(2个镇):柘木镇、雁山镇;
临桂区(9个镇):临桂镇、南边山镇、会仙镇、六塘镇、四塘镇、两江镇、茶洞镇、五通镇、中庸镇;
阳朔县(6个镇):阳朔镇、白沙镇、福利镇、兴坪镇、葡萄镇、高田镇;
灵川县(7个镇):灵川镇、大圩镇、定江镇、三街镇、潭下镇、九屋镇、灵田镇;
全州县(14个镇):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枧塘镇、咸水镇、凤凰镇、安和镇、两河镇;
兴安县(6个镇):兴安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严关镇、溶江镇;
永福县(6个镇)百寿镇、堡里镇、罗锦镇、苏桥镇、永福镇、三皇镇;
灌阳县(5个镇):灌阳镇、黄关镇、新街镇、文市镇、新圩镇;
龙胜各族自治县(5个镇):龙胜镇、瓢里镇、三门镇、龙脊镇、平等镇;
资源县(1个镇):资源镇;
平乐县(6个镇):平乐镇、沙子镇、二塘镇、张家镇、同安镇、源头镇;
荔浦市(10个镇):荔城镇、东昌镇、新坪镇、杜莫镇、青山镇、修仁镇、大塘镇、花箦镇、双江镇、马岭镇;
恭城瑶族自治县(5个镇):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嘉会镇、西岭镇;
截至2019年底,桂林市辖秀峰、叠彩、象山、七星、雁山、临桂6个区,1个荔浦县级市,及阳朔、灵川、全州、兴安、永福、灌阳、龙胜、资源、平乐、恭城10个县(自治县)。区县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82个镇、48个乡其中有15个民族乡。
‘贰’ 广西茶城在哪里
茶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茶城是古时候的地名,就是现在的恭城县,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的东南部,东边是和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边和钟山县、平乐县毗邻,西和阳朔县、灵川县相接,北临灌阳县。
茶城的历史悠久,在秦始皇时期就设立了桂林郡,恭城就属于桂林郡,在汉武帝时期,设立苍梧郡,辖临贺、富川、荔浦、谢沐等10县,如今恭城的大部分属于苍梧郡富川县。
三国时,吴末帝设立始安郡,富川县又改为平乐县,恭城属平乐县,隋大业十四年,分平乐地,置茶城县,因为盛产油茶所以叫“茶城”,唐武德四年,又改名为“恭城县”,元大德五年,升昭州为平乐府,恭城属平乐府辖。
明成化十三年,迁至黄牛岗即今址,民国二年,恭城县隶属漓江道,次年的时候改属桂林道,民国十年废道制,恭城县直属广西省政府。后置平乐行政督察区,属平乐区。
1949年12月11日,恭城解放,属平乐专区,1958年撤平乐专区,改属桂林专区,1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1998年桂林市与桂林地区合并,恭城瑶族自治县属桂林市管辖。
恭城瑶族自治县下辖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嘉会镇、西岭镇5个镇和平安乡、三江乡、观音乡、龙虎乡4个乡。
恭城县的动植物资源十分的丰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着名的景点有横山瑶寨、北洞源景区、周渭祠、恭城文庙、恭城武庙、红岩生态旅游新村、大岭山万亩桃花园、湖南会馆等着名景区。
‘叁’ 恭城县有几个乡镇
恭城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6个乡: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三江乡、嘉会乡、西岭乡、观音乡、龙虎乡。
‘肆’ 去桂林玩买什么特产/纪念品给同事
特色纪念品: 到桂林,最普遍的旅游纪念品就是中国的山水画。由于山水画除了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外,更具有艺术品的特征,因此对这类纪念品进行商业定价十分困难——她的价格与作者、艺术水平、艺术价值、及购买者愿意出价的水平直接相关,还与是否原作或者仿制品有关。 除了山水画,在桂林旅行还可遇见的旅游纪念品有傩面具(傩是古代中国一种广泛流行的祈祷活动,旨在消除被认为附着在人体上的凶兆)、壮族绣球、苗绣、工艺蜡染、壮锦、工艺纸伞、木雕等。除工艺木雕及壮锦外,其它类纪念品价格从10元~400元/个不等(取决于手工艺技术、材质、包装与造型艺术价值)。壮锦、工艺木雕由于更多揉入了艺术元素,因此价格也很难明确。 特产: 桂林三宝,现在市面上各种品种的三宝都有,不过都没有以前的味道好。如果自己吃千万不要图省事买那些所谓的组合装、礼品装,里面的味道简直差太远了,有辱桂林三宝的名声。为了保证品质,最好到大型的超市去购买。满大街的土特产商店里面的价格可能比超市便宜,但很难保证品质! a 桂林三花酒,桂林三花股份出品,18元-100元。仿冒的很少,最好买10年以上的成酿,瓷瓶、水晶瓶、磨沙瓶的三花都不错。最新的产品“老桂林”口感很好,39度不到50元,52度不到80元。 b 桂林豆腐乳,桂林腐乳厂出品的花桥牌最好,其中又以特酿五香的味道由佳。 c 桂林辣椒酱,桂林酱料厂出品的花桥牌最好。 还有其他的沙田柚、罗汉果、马蹄、白果、柿饼、金桔等
‘伍’ 广西恭城县栗木镇有多少村公所
栗木镇辖:栗木街居委会;苔塘、上枧、马路桥、大营、石头、上宅、栗木、大合、大枧、高岭、五福、建安、六岭、良溪、常家、上灌、泉会17个行政村。
‘陆’ 栗木镇的风景名胜
在栗木镇五福村,非常平整的一片土地上生长着占地300余亩的原始生态林,林园中有多种珍贵的树种,常年郁郁葱葱,非常茂盛,开发建设后成为人们休闲避暑的森林乐园。用地范围8平方公里。
栗木镇常家村常家屯位于湘桂古水道(今恭城河,古名乐川水,又名茶江)上。距离S201省道2公里,背靠寨子岭,前有龙虎河,右边是栗木河,两河在村前往南百米处交汇,村后是一大片肥沃的良田。当水势急流而下的龙虎河在常家遇到寨子岭以后,水流速度减缓,从而形成了常家村前一大片冲积平地,也造就了村前水位的深度,为大型货船通行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成就了常家的繁华。村中古建筑大部分属清朝时期所建,属青砖结构古建筑,已有千年历史、文化厚重。建筑范围1.5平方公里。
石头村位于栗木镇栗观公路(栗木镇-观音乡)边,距镇政府驻地约6公里,全屯55户共267人,以田氏家族,曾在清朝出过两名举人而闻名,至今村中仍保存着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的凉亭与古民居及栓马石柱,反映着当时田氏家族显赫的地位。该村自然生态优越,四季林木郁郁葱葱,流水潺潺,一道清渠绕村而过,是一个山环水绕的风水宝地。用地范围6平方公里。
‘柒’ 恭城的由来与历史沿革
恭城建于隋末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至今已有1385年的历史。
据恭城县志载,恭城建县之前,在秦代属桂林郡之临贺县(今贺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临贺县分置为临贺、富川、荔浦三县。城属于苍梧郡之富川县。
三国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始安郡,富川县又分出平乐县,恭城属始安郡之平乐县。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肖铣起兵巴蜀,占据粤境,称梁帝,置桂州(即桂林),始置茶城,县治设在凤凰山麓。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肖铣,置乐州,辖平乐、永丰、恭城、沙亭四县,茶城被改名为恭城。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乐州为昭州。五代、宋沿袭唐制。
宋代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恭城县治迁至北乡龙渚市,即如今的栗木镇上宅村大源头。宋代景定五年(公元l264年),县治由北乡龙渚市回迁凤凰山。
元大德五年(公元l30]年),升昭州为平乐府,辖平乐、恭城、立山、龙平四县。明、清沿袭元制。
明代永乐八年(公元]410年),建孔庙于凤凰山麓。明成化十三年(公元l477年),县城与孔庙迁至黄牛岗,即现在的恭城县政府所在地…一恭城镇。
民国元年(公元l911年),废府制设道制,恭城属于桂林道。民国十年(公元l921年),废道制,恭城属广西省,后置平乐行政督察区,恭城属平乐区。
1949年12月1l El,恭城解放,隶属平乐专区。
1958年,撤平乐区,改属桂林专区(桂林地区)。
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原恭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1998年底,桂林地市合并,恭城瑶族自治县为桂林市辖县。
恭城现有三镇六乡:即恭城镇、栗木镇、莲花镇、平安乡、三江乡、嘉会乡、西岭乡、观音乡、龙虎乡。
从唐代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起,“茶城”这个名字就被改为了“恭城”,一直沿用至今。恭城为何当初却叫“茶城”呢?有人说是因为恭城有条着名的茶江,茶城名字由此江而来。还有一说,说自古以来恭城这个地方的人,家家都很喜欢打油茶,打出的油茶又好喝有营养,所以叫茶城。这都是民间说法,无法证实。
至于茶城为何改名恭城,民间有两种传说,聊做饭后茶余的谈资。
一说是唐朝当时恭城的县令是个酒鬼,经常是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做糊涂事。有次喝酒喝多了,审案的时候没有问上三句话,就投下签大声喝道:“给我重重地打!”衙役问他:“打多少(板子)?”他说:“打,打打三斤!”。忍得堂上的人们笑也不敢笑,哭也哭不出。又有一次,他喝酒之后,把那个茶城的“茶”多写了一点,手下的人怯怯地说:“老爷,这个茶字好像写错了。”县令怒道:“大胆!老爷我读的是孔子圣贤书,如何错得?”后来他就索性将错就错,把茶城写成恭城了。这种说法近似于戏说了,因为即使县官写错了县名,还得州官和皇上恩准才行。乱改地名的事情,非同小可。
另一种说法是恭城人、官居监察御史的周渭,见到“茶城”这个名字使得并不出产茶叶的此地老百姓赋税加重,苦不堪言,于是上奏皇上,建议把“茶城”改成了“恭城”。周渭奏请朝廷减免恭城百姓的赋税确有其事,旧《恭城县志》虽有周渭改茶城为恭城的记载:“昭州(今平乐一带)属之旧茶城,催盐茶,周渭请愿还所赐诰命,请除盐茶之禁,更别邑名,遂易茶城为恭城,乡民德之。”但改城名之事,不属史实。
唐朝肖铣时就已改“茶城”为“恭城”了。据清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日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此文将“茶城”改为“恭城”一事说得非常详细,应属可信之列。那么,根据史实,改县名是在公元621年,是唐朝的事情,而周渭那时尚未出生。民间的传言,其实是表达了当地百姓对清官周渭的一种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