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培训 » 乍浦哪里有私房蛋糕店
扩展阅读
烘焙梅花蛋糕的做法 2025-04-04 15:54:36
发粉蒸蛋糕要发多久 2025-04-04 15:51:24

乍浦哪里有私房蛋糕店

发布时间: 2025-04-03 17:34:04

❶ 上海着名的小吃一条街就是

乍浦路是上海最早崛起的“美食街”,生意好到日日高朋满卒,天天堵车。前国脚柳海光的“海光阁”招牌在四川路口就可以远远望见了。乍浦路的小菜,价廉物美,比较可人的是“醉虾”――鲜活的河虾的白酒里醉了,蘸作料生吃。酱乳鸽也不错。皮蛋拌豆腐也盛行过一时,最后要吃“泡饭”,以及“刀切小馒头”。外滩靠黄浦江堤岸旁的,有很多各色的小店,火锅生意很好。

外滩对面是一些金融机构,周围零星有些饭店,最最抢眼的是肯德基。在东风饭店,可吃到上海的传统风味。穿过人民路,就是“老城隍庙”了。城隍庙的小吃是一大特色。外围的“老饭店”是吃正宗上海菜的,里面的宁波烫手团、南翔小笼、双档、蟹壳黄等等。“绿波阆”的菜星上海菜里最好的,主要是它的点心,像眉毛酥什么的,非常好吃。但是绿波廊必须预定,下午吃点心要好些;否则很难有现成的座位。

说“吃”,南京路是最大的一块了。从外滩开始数起,最老的饭店之一“和平饭店”就在外滩和南京路口。市百一店南京店楼上有小吃街;河南路的拐角卖哈根达斯。往前是一家国营点心店――卖上海馄饨和烧卖,好吃又便宜。最着名的吃蟹的老店就是在旁边,叫“王宝和”――那里的师傅调料和煮蟹都是有技巧的,九雌十雄,到了秋风刮过,蟹脚硬了,很多港客和台湾客都会慕名来上海啖蟹。路对面有最着名的老饭店之一“莫有财”――就是莫氏三兄弟开的扬州饭店。扬帮菜在上海也算是一霸,蟹粉狮子头、煮干丝,都是扬帮的看家菜“先施公司”是香港人开的。楼下是新加坡“圣淘沙”,经营新加坡小食。再往前,就是着名的“挂炉鸭”,粤菜一直在上海称霸。所以燕云楼也一直经营得很好。

往前是上海食品公司,当然是“吃”的。话梅、橄榄等等应有尽有。食品公司过云的“大三园”也是永远人山人海,那里小吃、面条非常不错。华联和市百一店都有小吃街,但是那是给顾客们果腹的。旁边的“七重天“也是大店,是以前的”华侨饭店”。

在九江路上有两家店比较惹人注目,其中一家是老店“老半斋”,是扬帮菜。大家对广式早茶可能比较熟悉,其实扬州早茶更为细致,水晶包、干菜包、翡翠包都是让你不忍不筷的“杰作”—皮是半透时的,可以看到馅。

到了地铁人民公园站,出来就是88总会,很气派。那里的小吃也不错。楼下有冰激凌,好吃的香蕉船。整个总会有六层楼,各色的菜系都有。这一带,连着两家大饭店:国际饭店和金门饭店。金门是旧上海数一数二的大饭店。

往前就是上海的一条着名小吃街—--黄河路。如果喜欢吃素开采 。上海最有名的素菜馆“功德林”就是长江对面。鸡鸭鱼肉,在这里都是素的。黄河路的菜系也算“上海家常菜”,比如咸菜炒毛豆什么;墨鱼大考也是很典型的菜。这里还有一家较着名的餐馆叫“人丁盛”,据说是由姓丁和姓盛的两个老板开的。这里经营不是上海菜,而是杭州菜。其招处牌菜扔:糖醋板栗、黄泥螺、黄头炒圈子(这是上海菜—--大肠头用草头辅佐,肥而不腻)、横空出世(这道菜很有意思,是用膏蟹和鸡蛋炖,分几次炖,最后吃鸡蛋,所有的蟹味道全在里面了)、东坡肉(这是地道的功夫菜,要选上好的条肉,隔夜炖6小时以上,然后取出来在小盅里隔火蒸热----那时候一块肉就卖5元,可见其功夫之深)。

在上海图书馆对面,有一家着名面店----两面黄面店,那里卖广东两面黄,浇头是现炒的。鸡鸭血汤算是很典型的上海小吃,好的鸡鸭血汤都是由高汤熬成的。另外上海很好吃的一种汤,叫做“千张包子”。“千张”应该是扬州特色的?就是和百叶差不多的。千张包了里面都是切碎的各种“丁”,香菇、火腿、笋等等,拌肉末。

往西是“王家沙”,王家沙是老上海推崇的地方,应该卖正宗的上海点心的。对面是“红甜心”,也是老店。再往前,就是“绿扬村”了。绿扬村的午茶比较出名,也是各色的小点心。在这里有家西式店,卖比萨、通心粉及各色冰激凌,很多顾客喜欢那里的气氛,吵吵的音乐,自由自在的人。“凯司令”里有“栗子蛋糕”----蛋糕的“芯”是用栗子粉麿成的,外面是纯奶油。“凯司令”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梅龙镇”了。梅龙镇的雕廊门楣气派、古典又高雅。梅龙镇的“干菜色”和门口的“叉烧包”都是受食客青睐----让人奇怪的是怎么会把握扬式和广式的点心放在一起了呢?不过生意一直好倒是真的。梅龙镇在美国也开了分店,不仅在马路对面开了自己的分店,而且将老店扩建了地下室。梅龙镇旁边是“珠边”,是粤菜馆,那里的烟熏鲳鱼很好,蘸卡夫酱味道好得很。

泰康食品店就在平安大戏院的对面,上海人对泰康饼干与大白兔奶糖一样熟悉。在泰康的对面,就是上海最好吃的“生煎馒头”。生煎馒头加咖喱牛肉汤,是上海点心的杰作。隔条马路可以看到“延中”,它是上海最早的“汉堡包”店。

再过云就要到静安寺了。静安公园周围的快餐店多得叫您眼花缭乱。有家店卖的薯条是山芋干烤的。很多人喜欢静安寺的素面,每天下午这里都有很多的市民。面筋面是最好吃的。

说到水饺,上海人最熟悉的当然是“长安饺子楼”了。“长安”在上海第一大食街云南路的路口。远远的“108”的招牌就可以看见----108种的饺子宴,不是唬人的。他们的饺子皮是人工的,馅也是秘方,薄而透明的皮子里面,依稀可见各色馅。最 人惊叹的,是小得像指甲一样的“袖珍饺”。

上海“三黄鸡”是“小绍兴”的特产,吃来吃云,就数它好吃。首先是鸡的品种不同,必须是浦东“三黄鸡”,由于三黄鸡产量有限,所以正宗的“三黄鸡”还得云“小绍兴”吃。其次,“小绍兴”的做法是不同的,他们用开水烫鸡。据说好的白斩鸡皮和肉之间应该有冻,骨头里有血丝,这样才算“正宗”。有人喜欢喝“鸡粥”。鸡粥没什么秘密,就是高汤调的,放葱姜,味道很好。“小绍兴”在浦东和沪东都开了分店,但是总店的生意还是很好。上楼一般都要排队,所以建议不妨去“大世界”天桥楼下的那家,三黄鸡做得也正宗,调料也好。和“小绍兴”相对的,是“金陵盐水鸭”。“鸭肫干”更几乎所有上海女孩喜欢的小食。

吃完“鸡鸭”,你也许想用甜点。不远就是“宁波汤团”店----酒酿小园子。宁波汤团用的是水麿粉,上好的糯米。

云南路最好吃的是“过桥米线”。那家“过桥米线”店只有五十平方米左右,门口支一口大锅在熬高汤。 兰州拉面也好吃----看师傅在那里拉呀,拉呀,一会面条就由粗变细了。云南路上还有一家四川火锅店,总是传出麻麻辣辣的味道。四川火锅在申城风靡一时。喜欢“麻辣烫”的朋友,介绍您去个好地方,在老城隍庙的附近,四川中路上,有家四川小伙子开的“火锅城”。在云南路的另一头是“银丝面馆“,看招牌就想吃。离云南路不远的福州路上,有着名的“吴宫大酒店”,富丽堂皇的样子。

在延安路上有最着名的“上海火锅”和吃涮羊肉的“洪长兴”。上海展览馆里面也有一些各色的餐厅。延安路到少年宫这段比较热闹,也是着名的宾馆区,贵都、上海和静安希尔顿都在这里。这里街边的小食馆也多,上海本帮菜尤甚。在乌鲁木齐路的拐角处,有个大店叫“金色年华。这里吃西餐的,牛排做得很不错。

淮海路上的“吃“不比南京路上的少。淮海路以前是法租界,所以比较洋气。说淮路,我们要从金陵路八仙桥西藏路这一带说起。在西藏路口,有一种很好吃的小吃:“鲜得来排骨年糕”,炸得松脆极了。进入淮海路,就是“世界食品博览中心”。和南京路不同,淮海路的“小吃”多是“西式快餐”,有法国人开的店:红房子。“红房子这是他们的“看家菜”。现在“红房子”搬到了淮海路上----市口是好了,可惜没有原来的红墙红屋顶做标记了。

淮海路上的“吃”其实不如它旁边小路上的多。在复兴路上,有家“沈记靓汤”,据说煲了百种的汤,喜欢品汤的朋友不妨去尝尝广东靓汤----有些都要隔夜预定,据说老板要早一天为您炖制。在瑞金路上,有着名的“红磨坊”,“世界之窗”餐厅也是久负盛名的。对面的“小天鹅“是工薪族喜欢的地方“瑞金”对面是“名都”。从出租车里就可以看见:吃蟹到名都坐落在乌鲁木齐路附近的,有家韩国餐馆,地方虽然小些,菜是地道的韩国菜。

❷ 上海有什么小吃街浦西的…

上海美食街大全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新疆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乍浦路:虹口着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上海小吃 南翔小笼、香菇素菜包、鸽蛋圆子、擂沙团、油氽排骨年糕、蟹壳黄、凤尾烧卖、生煎馒头、桂花糖藕、鸡粥、薄荷糕、绿豆糕、千层油糕、太白拉糕、油条、大饼、豆浆、粢饭、鲜肉锅贴、咖口厘牛肉汤、虾肉小馄饨、百果馅酒酿园子、油墩子、油炸臭豆腐、烘山竽、开洋葱油拌面、枣泥酥饼、萝卜丝酥饼、白糖莲心粥、牛筋百叶汤、桂花红豆汤、三丝眉毛酥、五香茶叶蛋、醪糟汤圆、五丁包、八宝饭、油氽馒头、炒年糕、血糯火羹、冷面、粉丝鸡血油豆腐汤、三鲜豆皮、阳春面、素鸡、红豆沙、海带绿豆沙 上海小吃-以食为主 南翔小笼馒头:豫园 蟹黄小笼包、汤包:南翔小笼、松月楼、老松盛(豫园内) 蟹粉小笼:王家沙、鼎泰丰 素菜包子:春风得意楼(豫园附近)、神州豆浆店、新亚大包 鸽蛋圆子:桂花厅点心店(豫园) 擂沙团:乔加栅点心店 枣泥酥饼:绿波廊 猪油百果松糕:五芳斋 排骨年糕:小常州点心店、鲜得来 鸡鸭血汤:松盛点心店(城隍庙大门边) 蟹壳黄:萝春阁、大壶春、吴苑点心店 开洋葱油面:湖滨点心店(豫园附近) 凤尾烧卖:绿波廊餐厅(豫园) 虾肉烧卖:沈大成 饺子:大娘水饺、大清花水饺 生煎馒头:神州豆浆店、丰裕生煎、萝春阁、小杨生煎(吴江路) 桂花糖藕:五芳斋点心店 小绍兴鸡粥:“小绍兴”鸡粥店 油条:神州豆浆店、永和豆浆店 鲜肉锅贴:大壶春(近大世界) 五香茶叶蛋:绿波廊 素点:龙华寺、静安寺、豫园(春风松月楼)、功德林、 上海小吃-以地点为主: 豫园:八宝饭、如意糕、松糕、重油酥饼、生煎、大饼、油条、葱油饼、荤素大包、粢饭、排迹键骨年糕、虾饺等。 绿波廊:葫芦腰米酥、蟹肉小笼 乔家栅:鲜肉猫耳朵 顺角轩饺子店:饺子(黄兴路1616号) 老城隍庙:五仁梅花酥、笋肉青菜饺、冬菜粢毛团、排骨年糕 云南路、吴江路 、古北区:鹿港小镇(台湾小吃)、半亩园(抓饼)、鼎泰丰(蟹粉小笼43元/笼) 我认为上海最好吃的小食品 1.阿尔贝多爸爸的泡芙工房の泡芙 乃是本人吃过最美味的泡芙,外层酥皮香香的软软的,内里蛋奶拦州拍滑滑冰冰的,奶香浓郁,很有些冰淇淋的风味.咬一口酥皮,内馅软软得好象快要流出来.让你禁不住迅速消灭它.最多一次,吃了三个... 发现地:太平洋百货地下(徐汇,淮海),来福士地下 2.季诺面包坊の墨西哥面包 面包我一向爱吃.很多家的很多品种都喜欢,不胜枚举.这一个,是一旦看到新鲜出炉.就必要买上几个,除之而后快的.外面的面包有蛋糕和面包的双重口感,即不特别绵软,边边角上又有些硬硬的,内里的奶酥相当浓郁美味.如果是刚出炉的,里面的馅热热的感觉能流动一样.回味ING... 发现地:季诺面包坊.(正大地下那家个人觉得做得最美味) 3.面包新语(breadtalk) 因为喜欢吃面包,所以从最早在来福士一简羡楼看到它,就在三天内把它家所有品种全吃了个遍....很新鲜美味,而且用料和做法很特别,不同与普通面包.最喜欢:蕉点(香蕉味的,不知道为什么,常常买不到,555),(南/北)印度饼(好奇怪,面包点里怎么卖饼呢,而且也分不清这北和南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好吃,里面是咖喱馅的,非常浓郁,外皮是软软的.挺大一个).它家的CHEESECAKE也很美味~ 发现地:来福士广场一楼.美罗城 4.飞龙生煎の蟹粉酸辣汤 说了很多甜的,说个咸的吧.本来是去吃生煎的,结果却发现了这个极品美味...特别浓厚的汤,酸酸辣辣的,里面东东也很多,还有蟹黄呢.中汤碗一盆,喝下去,又鲜又爽...真是妙不可言.它家的生煎也很不错,是底朝上煎的那种,煎过的部分也非常酥一点不硬.肉肉又鲜又紧实.(小声说一句,比那天天排长队的小杨生煎好吃多多了,那东东不过是卖个名气,人云亦云.其实味道真不咋样.起码比它好吃的多的是.我吃过一次,再不想吃) 发现地:南京路步行街,靠近置地广场 友情提示:2客生煎,一碗酸辣汤.一碗蟹粉小馄饨.两个人吃的话,正正好. 5.第五街咖啡の珍珠奶茶 好象是个连锁企业吧?反正别地我没喝过.始终喝的是同济里面的那家,很好喝的珍珠奶茶,茶和奶的比例很合适,甜度也刚好.珍珠不软不硬特别有韧性.让阿姨放一些些咖啡粉更好喝.比避风塘和仙踪林的好喝. 发现地:同济本部大操场旁第五街咖啡屋 友情提示:可以要求放咖啡粉,不加价哦~(PS:品质稳定,好味道始终如一) 6.来福士美食广场の红豆牛奶冰 来福士6楼的美食广场,和其他小吃广场一样,基本没什么值得好吃的.只有那家卖冰的铺子.真的很是到位.它家的冰用特殊的机器压榨,真的好象洁白的雪一样,而且很细腻很细腻,入口即化,不象有些冰沙,吃进去好象塞了满嘴沙子,极其粗糙.红豆煮得很酥烂,吃上去沙沙的,很甘甜.而且很大很大一盘子,只要10元. 发现地:来福士6楼美食广场 友情提示:所谓牛奶冰,是放炼乳的,你可以和制作人员讲一下,少放一些炼乳,这样不会很甜,但绝不影响口味. 7.糖潮の椰芒奶昔 糖潮是家吃广东菜的餐厅.点心甜品也做的好,和许留山是一类型的。它家的椰芒奶昔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吃的到的芒果粒,很新鲜很香.还有小小的西米混合在椰汁里,QQ里的.不甜,非常清爽可口. 发现地:南京西路糖潮食府淮海中路东南亚餐厅 8.荔园の双皮奶 广东人开的以潮州小食和甜品为主的小店,却是真喜欢.店不起眼,但是他家的东西却不含糊,尤其是双皮奶,一街之隔也有更加出名的"甜蜜蜜",双皮奶却没有荔园的好吃.奶香浓郁,放在冰柜里的,吃起来冰冰的,好象吃布丁一样,口感很Q,喜欢喝牛奶或者吃布丁的女孩子一定喜欢.据说这东东是很需要手艺,做法烦琐的传统美食呢. 发现地:吴江路荔园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新鲜和品质,它家每天限量供应,卖完就没了,所以想吃就要趁早哦.~它家的粥也很有水准.很鲜美,煮又糯又稠.有段时间爱上了,天天去喝

❸ 上海比较着名的几家小吃店在哪里

上海的各种美食街颇受各地游客欢迎,其中着名的有云南路美食街、黄河路小吃街、乍浦路美食街、吴江路美食街、天钥桥路餐饮街、仙霞路休闲小吃街等。

随着上海与周边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在通向江浙两省的318国道上,崛起一条4公里长的“海鲜一条街”,金粤渔村、云都海鲜城、天天渔港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餐馆饭店,每天都吸引着各方来客。

云南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要数云南路了。不仅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日渐兴隆,并且弄口过街楼下也开始设摊供应宵夜,成为沪上闻名的美食街。云南路上最有名的当属北京烤鸭和小金陵盐水鸭。还有“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山东水饺,“老四川”火锅等,当然最让人“牵肠挂肚”的要数“新疆烤羊肉”了,老远就能闻到羊肉的香味,2元钱买上一串,让你离开云南路的时候都有些恋恋不舍。于是有人戏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
交通:220、575、781、782、783路淮海东路终点站,途经云南路在延安东路上设站的有01、127、202、775、980路,隧道三、五、六线。在金陵东路设站的有42、123、126、503、926路(东向),在淮海东路设站的有42、126、920、926路(西向)。

黄河路:从南京路拐进,你会感觉进入了一条森林之路,高大密集的餐馆门牌在向你频频招手。你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
交通:地铁二号线人民公园站、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或新闸路站、136路黄河路终点站、210路北京西路终点站、途经黄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设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设站的有15、21、64、801、939路。

乍浦路:虹口着名的美食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汇聚着各地特色菜肴的饭馆、酒楼,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交通:100、848路乍浦路终点站、63、563路吴淞路终点站,61路天潼路终点站,途经乍浦路,在海宁路上设站的有6、13、14、17、25、147、220、223、510、922路。在天潼路上设站的有19、65、928路。

吴江路的小杨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头,上海滩的生煎馒头店少说也有几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壮观多了。甚至听上海的朋友讲过这样一段话,“阿拉等情人超过五分钟,就要发几句牢骚了,但等生煎馒头就没问题。”可见这小小生煎对于上海人是怎样的重要。小杨生煎是家有着7年历史的生煎店,个大汤多是特色,每一只都像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金灿灿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肉馅是用剁碎的猪肉,加上酱油、葱姜末、花椒面、香油调制成的。
地址:吴江路54号、60号
避风塘的九肚鱼
避风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点心,九肚鱼是一种海鱼,潮汕人称“豆腐鱼”,“造型”特别,像大个儿的泥鳅,肉质有点灰白色,而且绵软少骨,用筷子夹,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尸”了。油炸时加上面粉拖,形状美观,色泽金黄,口味咸、鲜、香,口感外焦里嫩,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汤汁和肉质吸满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过现在外面 “大兴”的避风塘太多了,吃九肚鱼一定要认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长乐路175号
打浦路1号金玉兰广场
南京西路1333号
张杨路501号第一八佰伴
海宁路358号国际商厦
吴中路1258号(合川路口)
四海游龙的锅贴
锅贴是四海游龙的特色,锅贴的样子也比较反传统,是条状的,长长扁扁的,乍一看有点像北京的褡裢火烧,又感觉更像日本蒸饺。吃这样的锅贴觉得比较特别,没有本地锅贴那么油腻,味道不错。
地址:龙川路121号
田林东路456号
茅台路670号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生煎馒头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用半发酵面包馅,排放平底锅内,用油煎,喷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
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蒸拌冷面
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7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4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点心店采取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的办法加工冷面,获得成功。不仅符合卫生要求,且加工后的面条硬韧滑爽,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阳春面
又称光面。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百果馅酒酿圆子
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氽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着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鲜肉猫耳朵
传统的猫耳朵是用凉水和面制成猫耳朵形疙瘩,用鸡丁、肉丁等作配料,带汤食用。上海乔家栅的猫耳朵独创一格,用手□面皮,包入肉馅或豆沙,油氽而成,风味特异。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
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红等药材和白砂糖一起经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绿色蚕豆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盐、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制而成。其特点是微带甜味,清醇可口、色泽光洁,回味久长,又能生津开胃。
猴银鱼
枫泾丁蹄
十四种上海经典传统风味小吃
城隍庙梨膏糖
阳春面
蒸拌冷面
蟹壳黄
海棠糕
条头糕薄荷糕

❹ 上海小吃一条街有哪些

上海城隍庙

上海城隍庙美食街一带,甚至可称得上是小吃的王国,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松云楼的八宝饭、南翔小笼、宁波汤团和酒酿圆子等,都是游上海不可错过的美味小点。

交通:上海城隍庙位于黄浦区邑城路1号。人民广场(步行450米)——人民广场广东路站(乘坐980路公交,2站)——河南南路福佑路站(步行610米)——城隍庙;上海火车站(步行60米)——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乘坐929或306路公交,8站)——河南南路复兴东路站(步行650米)——城隍庙;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乘坐地铁2号线徐泾东方向,14站)——世纪大道站(步行100米)——张杨路东方路站(乘坐机场六线,1站)——复兴东路河南南路站(步行690米)——城隍庙。

(4)乍浦哪里有私房蛋糕店扩展阅读:

一座城市,无论他有多现代化,总要有这样一个地方保留些历史的回忆,城隍庙便是这样一个地方。区内旧式的茶楼、餐馆以及百货商店等,经营各种日用百货和上海风味小吃,湖心亭和九曲桥更是老城厢文化的代表建筑。

走在静谧的衡山路上,想象着当年的张爱玲也会常常行走在这样有浓密法国梧桐的幽静通道上;思南公馆拥有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游走其中如同身处风情万种的历史建筑群。在新出炉的特色商业街中,除了大家熟悉的衡山路、新天地、思南公馆、城隍庙外,一些代表新的上海海派特色的特色街也已入选。

如今的“老码头”是曾经的十六铺,这里的临江堂、老式石库门群落里流传着上海滩大亨的故事,昔日里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经过多年的保护性开发,门窗廊柱保持了最富上海韵味的建筑特点,同时巧妙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的玻璃、钢结构,部分建筑经过巧妙设计,原本看似平淡的空间变得精巧、典雅、别具匠心。闲坐屋顶的欧式露台,喝着茶,吹着江风,看黄浦江江水滔滔,老码头的砖墙仓库和浦江对岸的标志性建筑群尽收眼底。每当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时的景致更是摄人心魄,勾勒着整个繁华都会的摩登外形,由此也成为了时尚休闲的新地标。

梦里水乡。朱家角的“尚都里”的建筑汇聚了张永和、马清运、登琨艳及柳亦春四位建筑界华人的翘楚,这里被誉为“看古镇落日最美的地方”。随着“上海三联书店——旅行者书房”、“思班瓷立场”、“麻椒不是火锅店”等特色商户的落户,让这里已成为朱家角这座特色小镇的标杆。“尚都里”还开设了“尚课”,大人可以做做瑜伽SPA,小孩则可以参加陶艺课程,在这个“开满鲜花的小镇”里感受到不同的生活节奏。

海派中的创新活力

上海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成立后,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整合资源,交流成果,打造出“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经营有道、品牌有名的上海特色商业街区群体,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理事长史立辉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商业街,在凸显上海海派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上海的创新和活力。

作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愚园路,其沿线弄巷空间丰富,建筑类型多样,景观丰富多变,既有风格各异的花园住宅、新式里弄等居住寓所,亦有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如着名的西园大厦、宏业花园、沪西别墅、长宁区少年宫等。通过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跨界生活美学为导向,创建宜文、宜商、旅游相结合的跨界生活美学街区。同时,聚合文创设计师品牌,建设线下文创展示平台,投资孵化并帮扶初创艺术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常有常新的“生活美学街区”。如今,愚园路已成为科创、文创兼备的,独特“街区”形态的创意园区。

老码头、ART愚园生活美学街区总经理黄志伟认为,“百年的梧桐树,深深的弄堂,这是网络、电商提供不了的。商业街区的发展,必须与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休闲体验相结合。不一定一味追求‘买买买’,我们正在探索把精致的居所、新型的办公融入体验式商业街区。”

坐落于衡山路、天平路交会处的衡山坊,由11幢独立花园洋房及两排典型上海新式里弄住宅组成。北部新里集合了创意办公、艺术空间及异国美食,南部花园洋房主要以精品零售店为主。经过修缮,集合了艺术画廊、时尚精品店、特色餐厅酒吧、创意办公等多种业态。

其划分出“艺术与创意办公”、“精品商业”、“精致生活”、“极致美食”四大板块,多入口的口袋式广场根据里弄街巷的特点布局,表现融洽邻里生活方式的公共空间。同时还引入异国特色餐厅、知名艺术画廊、创意办公等。

夜市,上海另一张脸

说起夜市,大家一定想起我国台湾的台北士林夜市、鹿港小吃夜市、六合路夜市等,逛夜市是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对于上海而言,夜市是上海的另一张面孔。在夜色的衬托下,它透着神秘,透着生动。

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透露,上海夜市从以往的小摊小贩,到如今以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把夜市的元素装进去,消费者既要吃得好,也要吃得安全。在上海的67条特色商业街中,已涌现出以吴江路、大学路、昌里路为代表的特色夜市。

不管吴江路怎么变迁,它都是小吃天堂。特别是夜里,从茶餐厅到四川菜,从本帮蹄髈到生烤海鲜,你的嘴巴总是能在这里得到各种新的味觉体验。华灯初上,昌里路成为小吃天堂,路口边的炭火冒出滚滚浓烟,把烤肉的香味直接飘送进人们的鼻中;在仙霞路,粤菜、川菜、日韩料理,四方美味汇聚于此;大学路上汇聚了各种餐厅、甜品店、创意小店、这里独特的清新范儿吸引了一些影视剧组,包括《男人帮》、《大好时光》等。

离沪前的最后一买

在今年的最新名单中,新增了上海迪士尼小镇和奕欧来上海购物村,加上之前入选的佛罗伦萨小镇,由此形成了一个迪士尼购物区,让游客离沪前还能最后买买买。

由唯泰集团投资的奕欧来上海购物村,占地55000平方米,由三栋面湖而立的新月形建筑构成,彷佛一个奢华的欧式度假园区。穿越林荫道,人们就能够欣赏到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遍布于纽约、巴黎、米兰、维也纳及上海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这里每一条街道都以一位装饰艺术主义领袖的名字命名。贯穿全年的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将实现艺术、时尚与创新设计的跨界结合。整个购物村汇集全球200个知名品牌。

佛罗伦萨小镇是意大利风格的大型高端名品折扣购物中心,吸引了百余家海内外知名品牌入驻。“小镇”通过露天建筑群、广场、石板路、游廊拱廊、喷泉、纪念性建筑物等意大利经典元素,将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一一呈现。因此除了购物之外,这里也是一大自拍胜地。

毗邻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迪士尼小镇”拥有“小镇市集”、“迪士尼小镇湖畔”、“百食香街”、“百老汇大道”与“百老汇广场”。

❺ 寓意兴旺发达的蛋糕店名称

蛋糕店取名常用字推荐

1、可用【】字,寓意英敏有才,子孙兴旺,名利双收,中年吉祥,晚年昌隆。比如百乐面包蛋糕店、横溪常乐蛋糕店、状元快乐蛋糕店。

2、可用【】字,寓意向上,上升,提高,升华,升腾。取名用,象征崇高,不平凡的人。比如大矸众升蛋糕店、周巷东升蛋糕店。

3、可用【广】字,寓意宽阔,面广,扩大,范围大,多才多艺,晚年吉祥。取名用,象征开阔,博大。比如广陈金都蛋糕店。

4、可用【】字,寓意取名用象征男子汉,强壮,强大,光宗耀祖。义利分明,荣贵隆昌,老年吉祥。比如宗汉龙祥蛋糕店、小梁蛋糕汉堡、宗汉群益蛋糕店。

5、可用【】字,寓意多才巧智,智勇双全,晚年吉祥,取名象征去旧迎新,有创造精神。比如融城新明蛋糕店、江新凯蛋糕店、新优美蛋糕分。

寓意兴旺发达的蛋糕店名称(两个字)

1、方氏蛋糕店、爱淇蛋糕店
2、新鲜蛋糕店、瑞芝蛋糕店
3、金鑫蛋糕店、芝芬蛋糕店
4、志鹏蛋糕店、华濮蛋糕店
5、连英蛋糕店、姐妹蛋糕店
6、真真蛋糕店、照林蛋糕店
7、珍珠蛋糕店、印象蛋糕店
8、龙福蛋糕店、嘉诚蛋糕店
9、钟记蛋糕店、彼得蛋糕店

寓意兴旺发达的蛋糕店名称(三个字)

1、喜宝来蛋糕店、阿尔祖蛋糕店
2、湖勇杰蛋糕店、城口福蛋糕店
3、维明园蛋糕店、流星雨蛋糕店
4、七里香蛋糕店、好运来蛋糕店
5、冉地琼蛋糕店、河晶美蛋糕店
6、金小丑蛋糕店、乡华盛蛋糕店
7、麦咔滋蛋糕店、禄皇冠蛋糕店
8、麦香来蛋糕店、凯瑟琳蛋糕店
9、喵先生蛋糕店、琦语园蛋糕店

寓意兴旺发达的蛋糕店名称(四个字)

1、胜山细梅蛋糕店、美品甜心蛋糕店
2、骆驼金麦蛋糕店、初壹古早蛋糕店
3、百乐面包蛋糕店、缇恩贝客蛋糕店
4、茶山似锦蛋糕店、三七惠丽蛋糕店
5、鳌江方威蛋糕店、茅山田松蛋糕店
6、塘栖红珍蛋糕店、时光味道蛋糕店
7、状元快乐蛋糕店、简约时光蛋糕店
8、邱隘磊琦蛋糕店、闫什国振蛋糕店
9、郭溪洪强蛋糕店、仓前礼仙蛋糕店

寓意兴旺发达的蛋糕店名称(更多推荐)

[01] 七里伟干蛋糕店
[02] 顶呱呱蛋糕房
[03] 郭溪康福蛋糕店
[04] 家嘉乐蛋糕坊
[05] 蜂蜜蛋糕店
[06] 一口香蛋糕店
[07] 蛋糕先生食品
[08] 白峰阿三蛋糕店
[09] 佳春蛋糕房
[10] 兄弟蛋糕屋
[11] 嘉利来蛋糕屋
[12] 乍浦欢欢蛋糕店
[13] 江文蛋糕房
[14] 三七小明蛋糕店
[15] 康麦斯蛋糕店
[16] 瑶溪星星蛋糕店
[17] 志彪蛋糕房
[18] 濮院良胜蛋糕店
[19] 兰堡蛋糕制作
[20] 高飞蛋糕店

以上蛋糕店名字大全精选自真实企业名称数据库,仅供起名参考。建议您选好蛋糕店名字之后,可以进行公司测名打分,运用我国古代周易学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对店铺、公司名字笔画进行五行数理分析,揭示其所蕴含的吉凶信息。

❻ 上海哪里小吃最多,在什么路上

1、城隍庙一条街。地址:上海黄浦区福佑路。

2、七宝老街。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

3、吴江路小吃街。地址:卢湾区吴江路。

4、岭路小吃一条街。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牯岭路。

5、云南南路小吃街。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云南南路。

拓展资料:

1、城隍庙一条街:虽然这里小吃众多,但和所有旅游景区一样,美食的口碑早已沦陷,甚至排入最坑的美食街,比如这已经得到米其林推荐的南翔馒头店创始于光绪二十六年,这里小笼包曾是上海人爱的传统小吃之一,以皮薄、馅丰、汁多、味鲜、形美着称,还规定在收口处打16个以上的褶等,可惜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以至于店里也分了很多的价格档位,一楼外卖排队要两小时;二楼排队时间一个小时,堂吃最低消费50元~80元。

5、云南南路小吃街:云南南路美食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南起金陵东路,北迄延安东路,全长250米。它创建于1991年9月第一届黄浦旅游节筹办之际,原名“大世界美食街”,1992年改名“上海美食街”,1998年9月更名为“云南南路美食街”。1999年9月,上海市首次市级商业特色街评选中云南南路美食街被命名为首批(10条)上海商业专业特色街之一。云南南路美食街有“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的美誉。

❼ 上海城隍庙有哪些小吃(越全越好)

1、蟹壳黄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 “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该品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