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教: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结婚风俗
是不是要去看丈母娘拉?
不应该只单单了解结婚风俗呀,那样去了显的太死扳,我认为应该附加的什么都了解一些,这样去了遇到什么以外的事情,你处理起来才会显的游刃有余,别人才会看好你!!
漯河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较快,外来人口较多,加之漯河人的现代意识较强,城市现代气息较浓,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较快,但对传统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摈弃,部分仍沿袭至今。老传统新习俗相互渗透融合,是一个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又接受新生事物的现代新兴城市。
【婚姻习俗】
八十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复存在,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在城市主要是自由恋爱,朋友介绍,婚介中心牵线和自登征婚启示等形式;在农村,以通过街坊邻居、亲朋介绍为主。经介绍后牵线人不再介入,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女性多注重对方的相貌、性格、职业、年龄、家庭;男性一般侧重女方的相貌、性格、年龄和品行。部分还存在父母左右或干涉男女婚姻自由或讲“门当户对”等现象。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彼此没有意见,经双方家长同意后,由各自户口所在地出具证明到当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成为合法夫妻,但仍不能在一起生活,必须择定吉日男方上门迎娶,女方陪送嫁妆进门后方共同生活。根据男方所送彩礼的多少和女方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嫁妆品种、数量不等,一般是小件日用品、电视机、洗衣机,部分家庭有电冰箱、摩托车等,家俱一般由男方置备。择定日期农村一般选在春节前的腊月逢双日,城市多选择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迎娶队伍不断壮大。迎娶车辆都是轿车、面包车或农用三轮摩托车,少者三、五辆,多者二、三十辆。城市新娘多穿婚纱,到美容店美容化妆。婚前拍婚纱照,婚期搞摄影,录像以作纪念。新娘接回去后,由伴娘陪同下车,燃放鞭炮,举行结婚仪式,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主持下,以鞠躬的形式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然后由新郎背着、客人簇拥着进入新房。中午,男方大摆宴席招待客人,亲朋好友送红包表示庆贺,少者50元,多者三、五百元不等。
新娘三天回门的习俗沿用至今。新婚第三天,新郎新娘走第一趟娘家,叫“回门”,但有“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之说,当天如遇“七、八”日期,则往后顺延一天。“回门”后,结婚仪式全部结束,夫妻开始新的生活。
九十年代,旅游结婚比较盛行,团市委和部分企业举办集体婚礼。但婚礼大操大办、比阔气、讲排场、铺张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家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家庭组合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四世同堂、三世同堂几乎不复存在。尤其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深得人心,传统的多子多福意识逐渐淡薄,家庭开始向小型化、两代化演变。城市以三口之家居多,农村基本保持四口之家。由于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老人不愿意同结婚成家后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子女成家后也乐意 独立生活,逢星期天或节假日相互团聚。也有因住房紧张或家庭关系融洽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的。
【生日习俗】
一般叫“过生日”,对老年人叫“祝寿”。在城市,给老人过生日祝寿,大多摆宴席,有的在家里自备酒席,自已一家人团聚祝贺。家庭条件好的或子女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多在酒店设宴招待客人,参加者主要是子女、近亲属和朋友,他们带着生日蛋糕、酒、水果、饮料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滋补品,也有不乏送红包者。个别有大肆挥霍、铺张浪费现象,也有极少数借祝寿之机敛财者。给儿童过生日较普遍,生日当天,父母定做生日蛋糕,并讲究几周岁蛋糕上插几支蜡烛。照生日照以作纪念。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姑姑、舅舅等参加的,还要摆酒席招待,祝贺者都给孩子买有礼物,主要是蛋糕、衣服、书包、食品等。年龄大点的在校学生,也有邀请同学给自已过生日的,同学送一些纪念品,本人或在家或在饭店设宴招待,有的干脆买些食品带着同学出去玩一圈。九十年代初期,盛行亲朋好友、父母、子女、夫妇在电台或电视台点播戏曲或歌曲,表示对亲属、朋友生日的祝贺。
【丧葬习俗】
1987年市政府发文,要求城市干部职工死后一律实行火化,丧事从简。从此开始城市居民死后进行火化。灵堂一般设在殡仪馆,也有设在自已家里的,亲朋好友前往吊唁,赠送花圈、挽帐以示哀悼,九十年代后期大多送钱,少者50元,多者几百元不等。尸体火化前进行整容,开追悼会,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等,参加吊唁者佩带黑纱或白花。骨灰有的暂放骨灰堂,稍后选址进行安葬,有的直接选址安葬在公墓。子女在亡者“五七”、“百天”、“周年”等祭日前去祭奠,烧纸或送鲜花以示悼念。
农村仍实行土葬,办事程序、习俗基本没有改变。
【节日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普遍受到人们重视。进入上一年的腊月,人们就开始为过年作准备,尤其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又称“小年下”),人们更是忙碌着购新衣,办年货。有些单位还给职工发大米、面粉、食用油等之类的食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货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品种增多,花样翻新。在农村,春节期间,一改原来的单一吃饺子、蒸馒头、炸油条,也是准备一些丰盛的酒菜庆贺新春。城市更是菜样品种齐全,应有尽有。正月初一,人们早晨起五更,穿新衣,燃放鞭炮,挂鞭少者5000头,多者上万头,响声一直延续到上午8点左右。早餐吃饺子和丰盛的菜肴,饺子内预包一枚硬币,预示着食者本年吉祥。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农村一般10元,城市少者50元,多者上百元。朋友路遇,相互问候“新年好”。市有关领导深入基层和部分居民家庭给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居民以节日问候。节日期间,人们都要走亲访友,礼品多是水果、饮料、糕点、酒类等。城市由于机关放假7天,除了串亲访友之外,经济条件好的部分家族选择外出旅游过春节,去处国内一般选择海南,国外主要以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为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讯设备的发达,人们的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节日期间不能团聚的亲朋好友,用电话、传呼和手机等方式相互问候新年好,给对方以节日的祝贺。农村习惯,一般过了初五就算新年过完,开始从事田间劳动或其他活动,有的开始外出打工。城市则是从初八正式上班开始一切恢复正常。
元宵节,又叫灯节。漯河有吃元宵、观灯展、玩故事的习惯,并且形成自已独特的“十九会”。从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九,市里要组织举办大型灯展活动,展灯上万只,千只百态,五花八门,吸引着市区及周边农村数十万人前往观展。农村民间艺术团体活跃在城乡街头、机关大院,表演龙舞、狮子、高跷、旱船等,演后被封赏烟、酒、点心等。为了活跃节日气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节日期间,市里还组织举办民间艺术表演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以示鼓励。九十年代末,市委、市政府投资数十万元,购置礼花,于正月十五日晚上分两个地点在市区燃放,时间长达近一个小时,使周边和市区群众大开眼界。
“三八”妇女节,为提高妇女综合素质,欢庆妇女自已的节日,以市妇联牵头,动员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妇女参加,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跳绳、短跑、自行车比赛等,有时还举办歌曲、戏曲比赛。
“五一”国际劳动节,一般由市总工会牵头,组织举办篮球运动会、乒乓球运动会、交谊舞比赛、职工美术书法展览等。市里召开会议,表彰工人队伍中的先进模范人物。
【生活习俗】
服饰。在城镇,家庭条件较好的男性冬季多穿毛呢大衣、皮西装、皮夹克、风衣、鸭绒袄、羽绒服、棉休闲衣、棉衬衣、保暖内衣、编织毛衣、羊毛衫等。一般家庭则穿普通棉衣、毛衣等。夏季侧重短袖衬衫、短袖T恤衫、衬衣、长裤或西式裤头等,条件好的讲究面料、款式,一般多在乎凉爽而已。春秋季一般穿西装、长袖T恤衫、夹克衫、休闲装、运动装等,机关工作人员或讲究的男青年多打领带。布料多追求毛料或棉织品,款式讲究新颖、大方、得体。穿鞋除夏季穿皮凉鞋外,其他季节主要穿皮鞋、休闲鞋或旅游鞋,部分男性冬季穿棉皮鞋。老年人多穿布鞋,中小学生除夏季穿凉鞋,其他时间多穿旅游鞋。农村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男性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年四季都是买成衣或订做,春秋季也大都穿西装、夹克衫或休闲装,只是档次较低,不讲品牌。大多数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也以穿皮鞋为主。女性服装花色品种较多,款式更新较快。女性冬季多穿各式大衣、鸭绒袄裤、皮衣、毛衣、保暖内衣、棉衣裙等。夏季多穿套裙、连衣裙、T恤衫、百褶裙、马裤、背心、休闲衫、短裙或短裤等。春秋季主要穿西装、夹克衫、羊毛衫、长套裙、大摆裙、健美裤、筒裤、牛仔裤等。穿鞋多穿高跟皮鞋、皮凉鞋、长筒靴等,颜色亮丽、款式多样。部分企业和服务行业着专用制服。学生都有校服,有重大活动或重大节日期间穿,平时多穿运动服或休闲服。
饮食,漯河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城市居民早餐多食稀饭、豆浆、牛奶、荷包蛋、油条、胡辣汤、肉盒、油饼、小笼包子、豆沫等。午餐以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大米饭、卤面、饺子等为主,吃大米饭时,多是炒几道菜配以鸡或鱼等供食。晚餐习惯上仍是稀饭、馍、菜,但菜的品种增多,质量提高。消费结构变化较大,面食大幅度下降,副食增长较快,平时基本不断肉、鸡、鱼、禽蛋等,以追求营养化、多样化和美味化,以至于逢年过节居民不知道还吃啥,戏说"天天都是过年"。粗粮玉米面、豆面、红薯面、小米等成了城市居民的热销食品,用以调节味口和增加多种营养。城市一般是在家围桌吃饭的习惯,除早餐外,多是边吃边看电视,或议论国际国内形势和当地新闻。农村饮食仍以主食为主,全是细粮。早餐多食稀饭、蒸馍,菜以时令菜为主,搭配咸菜,部分条件好的家庭也喝豆浆,吃油条。午餐主要吃汤面条或捞面条,有时也吃卤面、大米和饺子,一般都是来客人或过节。晚上仍是以稀饭、馍和简单的菜为主。农村习惯吃饭时,多端着饭菜拿着馍到街上或荫凉处串饭场,边吃边聊,谈古论今。
居住,九十年代之前,城市居民住房以平房为主,有部分楼房,多为公房。进入九十年代,楼房逐步取代平房,居民住房以单位分房免费居住为主,楼层多为五层、六层,结构多为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面积多在60-90平方米之间。1995年以后,全部取消公房,住房实行商品化,住房面积也逐步扩大,以100-160平方米者居多,结构也由原来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发展到四室一厅、三室两厅、四室两厅,并出现双卫生间、半复式、复式等结构。条件好的居民家庭多选择自已购地盖别墅,独家小院,居住面积少者100多平方米,多者达300平方米以上,最低两层,多者高达四层。装修越来越豪华,部分家庭装修费用甚至超过购房款。农村住房都是自已盖的独家小院,有平房、瓦房和部分楼房,少者三间,多者五、六间,配以厨房,楼房一般都是两层。每家都垒有院墙,安装大门。结构多追求美观、宽敞,室内也分有卧室、客厅、套间、储藏室等。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材料多选择砖、水泥、预制板、铁窗或铝合金门窗等。室内也讲究简单装修,用涂料粉墙,水泥铺地,部分用地板砖,外墙多为水泥墙面。
出行,城市居民外出或上下班一般以骑自行车、摩托车、坐公交车、出租车为主,自行车以24型斜梁车为主,摩托车以125型踏板车为主,也有少数家庭购买有小轿车、面包车。出远门多选择乘坐火车或汽车,条件好的坐飞机的也越来越多。农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四轮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出远门则选择坐汽车和火车。
用,城市居民家庭基本都用上了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取暖采用电暖气、空调、小锅炉或单位集中供暖,制冷以电风扇、空调为主。寻呼机曾一度普及,后随着手机的上市又逐步被淘汰,手机已成为上班族和商界的主要通讯工具。家用电话基本普及。电脑已进入寻常居民家中,大多上有互联网。厨房炊具基本实现电气化,电饭锅、高压锅、微波炉等已成为常用厨具。农村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手机、电脑等也已进入部分农民家庭。
娱乐,老年人娱乐活动多选择在公园、广场练气功、打太极拳、练剑、打门球、打扑克、玩麻将、跳健美操、下象棋等,或养鸟、种花、钓鱼等,颐养天年。中青年和中小学生的娱乐活动主要是进舞厅跳舞、进恋歌房唱卡拉OK、进录像厅看录像、进电子游戏厅玩游戏、进网吧聊天、打桌球等。1987年夏,全市出现第一家歌舞厅,随后各种娱乐场所相继开业。截止到2000年底,全市共有歌舞厅、恋歌房40家,电子游戏厅30家,桌(台)球室40 ,家,录像放映厅14家,出租、零售音像店30家,网吧242家。
【称谓】
八十年代,“同志”称谓比较盛行,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同志相称,只有工厂企业称呼职格老的同志为师傅。在机关,下级称呼领导直呼其职务,同行之间年轻人称呼老同志为老师,老同志叫年轻人直呼其名。进入九十年代,称呼“同志”的越来越少,尤其九十年代末期,几乎没有人再称呼“同志”,对男性称“先生”,对结过婚以上的女性称“女士”,对未婚女青年称“小姐”。大多数企业和部分机关团体称呼单位一把手为“老板”。对男出租车司机称“的哥”,对女出租车司机称“的姐”,称在网上聊天的朋友为“网友”,称上网者为“网虫”。
㈡ 漯河名吃
漯河名吃一部分 详情可以上www.lhcyw.com 看看
01、 信阳菜馆,黄山路和辽河路交叉口,推荐:红烧鱼杂、狗肉炖粉条、韭菜炒豆腐渣、清炖土鸡
02、 武汉夏记餐馆,解放路与双汇路交叉口,推荐:红烧武昌鱼、炒香干、羊肉锅仔、麻辣豆腐、鱿鱼干子红烧肉
03、 信阳菜馆,泰山路实验中学附近,推荐:炖鱼卷、炖鸡杂
04、 信阳野生鱼馆,黄山路和辽河路交叉口,推荐:鱼头火锅
05、 晨光粥棚,长江路与嵩山路交叉口,推荐:酥肉粉条
06、 李老七担担面,泰山路中段,推荐:鸡头鸡爪
07、 上蔡手工面馆,泰山路中段,推荐:鸡蛋炒唧唧菜、烙馍
08、 孟记粉浆面条,泰山路中段,推荐:粉浆面条
09、 荃菜炖鸡,泰山路中段,豆面条好喝
10、 小扬州菜馆,泰山路南头,推荐:狮子头
11、 小扬州菜馆,人民路光明路市场对面,挺便宜的
12、 粤桂楼的鸡汤好喝,有营养,防感冒(目前据说换师傅了)
13、 老丁水饺,建设路与五一路交叉口,推荐:羊肉、牛肉、素的这三种馅的水饺都不错
14、 老黑煨汤面馆,建设路与五一路交叉口,推荐:羊肉面片,鸡肉煨汤面。
15、 哥俩烧烤城,建设路与文化路交叉口,装修后很不错,生意好人多,一年净赚60万
16、 文化路夜市的信阳烤鱼,还可以。
17、 马路街王二毛门口的牛肉很香,对面的眼睛羊肉串不错
18、 老五、老李野味餐馆,文化路南段,推荐:野兔肉、船丁
19、 京福华,味道不用说了,环境很好
20、 福顺肥牛,也很不错,不贵
21、 小天鹅,太贵了
22、 重庆德庄,德庄汤味道不错
23、 老扁砂锅地摊,闫庄,环境不好、生意不错、想吃肉的可以过去尝尝
24、 海河火锅城、柳江路的重庆麻婆婆、受降路的阿莲麻辣烫,这些廉价火锅生意很好,都不卫生,如果吃清锅,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牛油味,恶心,因为我见过牛油是怎么造出来的,那真是更恶心
25、 青山羊肉串,海河路和泰山路交叉口,羊腰烤的不错
26、 铁东、107、泰山路北头这三家元鱼店的元鱼面片都差不多,滋补
27、 洛阳涮牛肚,海河路和舟山路交叉口,去年吃过几次,一般
28、 驻马店芝麻叶面条,海河路和黄山路交叉口路北那家,鸡头鸡爪挺辣
29、 金鹰卤肉店的卤肉、羊肉面片还行
30、 西平炖鸡店,人民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物美价廉,环境不错,风味独特。推荐:西平炖鸡,大盘鸡,鸡杂。
31、 五一路南头的小花盆,生意很好
32、 彩虹桥北的宫廷粥棚,地方小,粥好喝,羊肉包子不错
33、 彩虹桥北的付记砂锅,生意很好,还不卖小菜
34、 彩虹桥北的丁记烧鸡的羊肉泡馍吃着不错,有西安的味道,不过比正宗的西安还差些。
35、 凯旋宫、报苑、金凯旋、鸽子宴、四合院、香沉湾等等这些大都是公款吃喝的高档地方,都那回事,我最喜欢的菜是临走时喝碗酸汤面叶
36、 上岛咖啡的咖喱饭,牛排吃不惯,傻贵
37、 北岸咖啡的牛排,味道不敢恭维
38、 建设路北京、滨河路小天地、长江路京都的涮羊肉都不错,清汤其实比麻辣火锅好得多
39、 黄山路南头快到河堤的早餐摊点好吃的东西不少,本人最爱其中有一家的豆馍、芝麻叶豆腐脑、油卷、小油馍、阳春面、鸡蛋饼(就是比沙南贵5毛)。。。。
40、 糊辣汤是东方大市场门口闪记、五一路北舞渡、老街响八县、双龙建材门口、黄山路南头的都不错,海河路上的“五味香”味道比较正
41、 热干面是3515、解放路桂花、黄河广场杨老二的、丁湾的信阳热干面都不错
42、 漯河的拉面水平不高,相对不错的有人民路丁记、文化路王记、3515斜对面音像店旁边兰州拉面,海河路快至三院路口的兰州牛肉拉面,新疆人开的,老丁家拉面失踪后的候补,就是没老丁家的酱牛肉。
43、 漯河的刀削面,八食堂、文化宫门口、文萃江南、郾城的那家生意都很好。
44、 漯河的羊肉汤,食客甚多,生意特好,顾客盈门的有马路街黑蛋及对面王记、公园门口丈地、泰山路马革命、海河路灵宝、文萃江南附近的三义春。
45、 郑州三合会面,泰山路中段,凑合
46、 郾城一高东边的会面、手工面面馆,汤不错
47、 郾城公安局对面的手工面,同学说不错
48、 裴城的羊肉做的好吃,特别是扒羊肉
49、 十五里店的卤猪蹄,挺香,春天去还能看桃花
50、酸梅汤,文化路漯河一高门家属院门口,喝着还算不错,夏日可看过往美女
51、蜀王砂锅,文化路漯河一高门家属院门口一家,万宝手机城对面一家,生意很好,菜味可以,平价。
52、生氽丸子汤蒸饺,文化路南段,民主路均有,感觉文化路的大不如前了。
53、上蔡家常菜手工面馆,沙北海河路。推荐鸡蛋炒凉粉,懒豆腐,酱豆,南瓜粥、粉酱面条。
54、五谷丰登,沙北崂山路。推荐大丰收、巧碗、小昏香煎鱼、烧酒等特色菜
55、徐州鲫鱼面片屋,解放路与双汇路交叉口。推荐鲫鱼面片,生意爆好,人多,便宜实惠。
56、小孬烧烤,光明南路,推荐自助烧烤,烤蔬菜等,老板很帅
57、西平贾红兔肉店,柳江路柳江东苑对面西100米,推荐炖兔肉要辣,吃完以后下面条。想吃再好一点的兔肉,直接去西平总店,贺宇和贾红都很性
58、欧麦尔饭庄,泰山路路西,小巷内。推荐羊腿。
59、空冢郭闷面,漯舞路口向西5公里。推荐闷面,卫生条件一般。
60、阴阳赵乡野生鱼,阴阳赵乡302公路路北。推荐:野生鱼。非常的不错,生意爆好,常有市领导在此吃饭。
61、一品香,民主路和泰山路交叉口往东50米路北,推荐:天麻羊脑,牛肉,黑木耳,酸辣绿豆芽,个个经典
62、鞭煲汤捞面条,海河路路北,味道非常不错,就是火气太大。
63、邢记擀面皮,胖德红旁边。很多MM的最爱
64、豪享来,小胖统领一楼,推荐:黑胡椒牛排,蒸蛋,比较便宜,24小时营业。
65、饸烙面,文化宫,吃着不错,肉很好,环境较差。
66、东盛私房菜馆,沙北舟山路与海河路交叉口向南200米。全鱼宴里有几个不错,私房菜的确可以.爱吃他家的金玉随便,好吃。老板娘漂亮。
67、手擀面,八食堂,王二毛大不如前,不如对门的老代三,吃的话吃细面条。
68、八食堂亚克西,推荐:揪片,拉条,牛奶荷泡,混沌。
69、班记砂锅,马路街与五一路交叉口西30米,N多人都喜欢去那里吃,虽然我不喜欢,但总有其被喜欢的道理吧。
70、阿瓦山寨,五一路与湘江路交叉口北50米路西,推荐:鱼
71、鸭脖,泰山路,N多MM的最爱。
72、薯仔粉,漯河分布数十家,生意最好的在文化宫门口西10米处。
73、老范猪头肉,交通路与老街交叉口西南角,人真多。
74、百年老妈火锅店。滨河路沙河宾馆东邻,味道不错。
75、竹苑,下老大桥沿北河堤向西200米。环境很好,味道也可以
76、家庭菜馆,沙北金地翠园门口一处住家户,全是家常菜,非常不错,一般不点菜,告诉老板娘拼憝几荤几素即可,饭桌反过来还可以打牌。就是没发票。
77、文化路北段中间处地摊,芝麻叶豆腐脑、鸡蛋灌饼、白饥馍、月蒸肉、豌豆凉粉、小白条鱼汤、油茶、土家烧冰、鸡柳、臭干子等各具特色。
78、永和豆浆,豆浆、油条不错、雪菜肉丝面,其他没吃过。
79、狗肉店,五里庙,很地道的说。
80、老山东牛杂,文化宫隔壁 ,麻辣酱吃着不错。
81、金山路石油公司对面有小胡同,里面专卖散酒和双汇的卤肉,推荐肉皮和排骨,便宜,不过门口有个栓个疯子。
82、辣婆婆水煮鱼,滨河路德庄西100米路北,味道不错,吃剩下的辣椒可以炸炸拿回家,还送个小罐子。
83、阳春面,黄山路南头,很不错。
84、广东化州酒店,海河路,吃粤菜去那里,味道不错。
85、巴楚惊鸿,海河路,吃川菜去那里,味道不错,就是傻贵。
86、巴将军火锅,移动大厅旁边,五一路路东,味道不错
87、临颍豆腐脑,滨河路,味道不错。
88、砂锅,友爱街口的小眼,受降路老扁旁边的清真沙锅,海河路上的杨林沙锅都不错。
89、叫化鸡,解放路6中旁边的菜集,20多一只,很不错。
90、蒸豆腐脑,漯河市实验中学对面。不错。
91、云南过桥米线,泰山路西侧。
92、3515宛记,推荐:卤菜,鸡肠,鸡肝。
93、天苑,嵩山路桥北路西,店不大,两层,做的菜是漯河第一流的,色香味具佳。一般人订不住房间。
94、茄汁面馆,双汇路与人东一巷交叉口路北,推荐:茄汗面、炒山野菜
95、肉盒,民主路与五一路口,5毛钱一个,个人认为是全市最好吃的肉盒,特点:热情的老板娘,自己动手找零钱。。。。 卖肉盒对面的豆沫,味道也是一绝。
96、一品炒鸡,泰山南路,味道不错,价格不贵挺实惠。
97、乌江鱼,滨河路党校东邻,这个漯河人都知道。
98、北京涮羊肉,建设路武装部对面,味道不错,老板专门去北京学过
99、羊肉炖锅,建设路老黑东邻, 很不错,20,30,50 能让几个朋友吃好喝好
100、老丁饺子馆,建设路老黑西邻,很不错,素的比肉的好吃些。
101、包子,文化宫永康大包及其东邻的小包子,建设路大兵包子店,都吃着不错。
102、老五酒店,文化路南段,野味不错,菜也上佳,我最爱那里的酸汤饺子,very good
103、牛家百粮,人民路体委,丹尼斯对面,漯河多年来唯一存活的自助餐,每位25,还可以。
104、月桂楼,泰山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北30米路东,清真,菜可以,素饺子好吃
105、大唐食府,泰山路南头休闲名吃一条街第一家,菜味还可以,就是傻贵!
106、香牌坊火锅,泰山路北头,好吃便宜。
107、海底捞火锅,据朋友推荐不错,就是贵了点。
108、烩面,五一路的薄记和丁记,相对来说丁记的面好吃些,薄记大不如十年前了,不过还可以。薄记在漯河有多个分店,味道有别,不过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