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日蛋糕 » 安妮宝贝10寸生日蛋糕
扩展阅读
陈皮炒蛋糕的做法 2025-01-28 10:01:05
韩国做蛋糕视频大全 2025-01-28 09:55:15

安妮宝贝10寸生日蛋糕

发布时间: 2022-09-25 18:41:10

A. 安妮宝贝怎么固定在蛋糕上

可以利用奶茶吸管将其固定。
具体方法是:吸管口剪四条一样长的口子,然后掰开成十字,挤上融化的蜡烛胶,贴在玩偶底下,按牢,玻璃纸剪一块稍大于玩偶底座的形状,不用太精细,对折剪一个小口,再对折剪一下,呈一个十字,轻松套在吸管上,这样就把胶水隔开,比较卫生,然后用吸管量一下蛋糕体,这个步骤比较重要,吸管长度要与蛋糕体齐平,这样玩偶的重量才会在吸管上,有一个支撑力,加上其他装饰就可以了。
蛋糕是一种古老的西点,一般是由烤箱制作的,蛋糕是用鸡蛋、白糖、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为辅料。经过搅拌、调制、烘烤后制成一种像海绵的点心。

B. 请问谁又安妮宝贝的《把天空还给你》《魔法蛋糕店》《蝴蝶过期居留》

《魔法蛋糕店》

链接:

提取码:gah3

内容:那年我大概五岁吧。生日的那天,爸爸妈妈买了一个蛋糕给我。小小的蛋糕上,装饰着两朵粉红色的奶油玫瑰,插着一支蜡烛。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时光飞逝,我吃过无数更美味和更漂亮的蛋糕。然而,童年时的那两朵奶油玫瑰,却在我记忆里长存。

蛋糕总是让人联想到快乐。伤心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要吃蛋糕。爱情不也是这样吗?

开始的时候,总是甜蜜的。以后,就有了厌倦、习惯、背弃、寂寞、绝望和冷笑。

C. 李碧华、亦舒、安妮宝贝现在都多少岁了

哇 都是我的最爱 光辉个性的女子

李碧华 英文名字 Pik Wah Li
别名昵称 李白(原名)
出生日期或生日 1959年
出生地点 广东台山
国家或地区 香港
中国香港女影视编剧。生于广东台山,定居香港。1976年高中毕业后任记者、电视电影编剧、教师、专栏作者等。为台湾受欢迎的文学作家。写有电影文学小说《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秦俑》、《川岛芳子》、《诱僧》等。创作改编的电影有《父子情》Father and Son 1981 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奖。《秦俑》A Terra�Cotta Warrior 1989获法国巴黎奇情动作片大奖。第1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作品提名,《川岛芳子》The Last Princess of Manchuria Kawashima Yoshiko 1990,获第三十五届亚太影展最佳美术指导奖。她将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达15部之多。其中1985年与剧作家邱戴安平合作的《胭脂扣》Rouge获第八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93年创作剧本《诱僧》获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着剧本奖提名。她曾于1981年为导演罗启锐写过《霸王别姬》电视剧剧本,并于1985年改写成小说出版。1993年再次为陈凯歌改编成电影剧本,《霸王别姬》Farewell to My Concubine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主要文学作品还有:《白开水》、《青红皂白》、《纠缠》等。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于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五岁时来港定居,中学毕业后,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1973年,亦舒赴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后进入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也曾当过电视台编剧。现为专业作家,并已移居加拿大。她美丽而豪爽,“有着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说充满幻想色彩——虚无飘渺,却又执着而不肯放弃。她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 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 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
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七十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等。

安妮宝贝 原名:励婕
出生年月:1974.7.11

星座:巨蟹座。
祖籍:浙江宁波象山人
曾任职:中国银行,广告公司,网络公司,出版社,杂志社
曾从事职业:金融、广告、编辑
目前职业:网络编辑,自由专栏撰稿和写作者
喜欢:爱尔兰音乐,长途旅行,鸢尾,电影,散步

安妮宝贝,是一个冷静、清醒得少见的清瘦女子。她人淡如菊,内心波澜不惊,文字冰冷而高蹈。看似灰暗的叙述,却总能牵动你心底最细的一丝弦。语言的简洁和结构的迂回,会让心在丝缕的揉搓中痛楚。
这位 隐匿而漫游的写作者,始终保持低调而不妥协的边缘写作方式。鲜少炒作,并拒绝进入任何文学圈子。热衷隐居和旅行。漂泊不定且神秘色彩浓厚的生活一如她笔下的人生。

现居北京。
1998年10月开始发表小说,因作品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所有作品均持续进入书店系统畅销排行榜,并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题材多围绕宿命,自由,漂泊等命题思考,创作工业化大城市中游离者的生活,他们在爱和幻觉中的决然出行,及对自我的追寻。作品中的人物多为灵魂飘荡者,外表冷漠、内心狂野、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挣扎的痛苦。 相同的是都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驱使,从而一再踏上孤独的路途。
玛格丽特·杜拉斯
国籍:法国
年代:1914-1996
职位:法国当代最着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汉族,浙江省定海县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懋”是族谱上属她那一辈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父亲期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耳,这么弄下来,父亲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一九八一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一九八四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一九九一年一月四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着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笔名,从三毛的《闹学记》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又是什么玄机,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喜欢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后拜为干爹);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D. 安妮宝贝的出版的小说有共有几本名字分别是什么

2000年1月:小说结集《告别薇安》出版 告别薇安2001年1月:散文及短篇小说集《八月未央》出版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 2002年9月:摄影散文集《蔷薇岛屿》出版 2004年1月:长篇小说《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摄影图文集《清醒纪》出版 2005年5月:《蔷薇岛屿》新版本 2005年8月:《八月未央》新版本 2006年3月:长篇小说《莲花》 2007年9月:随笔集《素年锦时》 2009年1月:中篇小说《月》 译作2010年3月:儿童文学绘本《白雪晶晶》(作者:阿尔文·崔塞特[美]) 2010年4月:儿童文学绘本《有一天》(作者:艾莉森·麦基[美]) 随笔列表主要分类: 安妮宝贝《八月未央》(散文部分)(老版本,新版本删去了差不多一半的散文) 安妮宝贝《蔷薇岛屿》 安妮宝贝《清醒纪》 安妮宝贝《素年锦时》(大部分,除《月棠记》外) 安妮宝贝在城市画报专栏上发表的随笔 安妮宝贝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随笔 《八月未央》老版本全部散文: (新版本对很多散文进行了删除,对前两个分类进行了合并,在此不写出) 序:永远有多远 一、2000年的夏天,我的写作和生活 七月生日 简单生活 我在上海 伤寒天空 城市情结 冷眼看烟花 看话剧的晚上 城市摇滚 冬日百合 海底的鱼 天在下雨 行走 网络上的陌生人 二、生命是蝴蝶,盲目而华丽 沧海蝴蝶 玻璃之城 爱情理想 她比烟花寂寞 暗地的孩子 心动 物质生活 最孤独的人 画漫画的男人 爱尔兰音乐 安妮宝贝三、冬日,去北方看海 生活在别处 人淡如菊 漂亮女孩 暗香 山中岁月 戒指 南方八月 小乖 午夜的裙子 温暖线索 少年樱花 如风 北方旅途 安妮宝贝自述 《蔷薇岛屿》所有散文: 自序 unit 1行走,行走 再见,时光 旅行夜车 蔷薇岛屿 栀子 消失 赤道往北21度 在西贡 照片 危险的美感 少年事 《清醒记》一天 独自醒来 想起来的爱情 日落 世俗生活 河岸 香港记 unit 2关于爱 一场上海烟花 《清醒纪》 所有散文: 一日。日光照耀 栀子海啸朋友诗句蝴蝶做梦疑问醒来关系阅读北京手表空谷幽兰吸烟及小电影拥抱出现Stay自省日光照耀贝蒂的生活拍照说话春耻Judy的鞋子爱人抚摸弟弟电视文森特夜色唱片
又一日。醒来 旅馆大雨盛放男子传记未完成各自稀少的夜晚出走无关跑步礼物眼睛照片小镇睡着烟缸简单观看孤独清晨大雪死囚漫步假话唱歌流深快乐写作演出地铁

再一日。记得 询问东京面条单纯素食爱情天分宛若情人自私一次对话合适方言气味她生日老去香港替代决定可能玩具写信叙旧搬家晚餐空虚烟花会意愿原则情书记得失踪
So..如此 三里屯质感他她
《素年锦时》所有散文: 自序:自谈 冬 世间,情分。相持。 之一南方 大宅。一条河。食物。人情。消失。池塘。游戏。 之二村庄 兰花。童年。清风桥。祠堂。 之三日影飞去 图书馆。旧物。锦衣。祖母。客观性。寺庙。记忆。 之四女童 疆域。大门。 秋 白茶,清欢。无别事。 猫。危险性。回顾。布匹。朋友。占有。单纯。老虎。存在。恋情。花瓶。她。男子。花市。笃定。植物女子。相信。善良。控制。一期一会。孩子。首饰。名词。种子。女性气质。检验。气味。物品。肉体。昌盛。文身。距离。余地。青蟹。过路客。重复。烟花。家。越南。叙旧。捉迷藏。谈话。寂寞。疼痛。自由。表达。凋谢。煤炭。表白。等待。 夏 大端,两忘。捕风捉影。 写作。书写。筛选。困顿。戏子。讨论。话题。房屋。摄影师。咖啡店。话。孤立。战刀。潮流。梵�6�1高。姿势。清朗。蔷薇岛屿。短句。交际。对谈。电影院,秘密。自闭。洁净。交流。需要。爱河。天性。车站。担当。阅读。缺陷。拍摄。奢侈。细节。底牌。夏天。静物。选择。规律。标记。克制。评论家。诗人。非喜剧。风格。静静生活。游戏。真相。 (“春”部分为小说) 城市画报专栏目录在最后的网络最后一部分中,新浪博客目录不再显示。 以及一部分零碎为收入作品文章: 《重读杜拉斯》 《城市画报》专访《音乐如水》 《隐忍的方式》 《抽烟,伤口以及纪念》 《阳光的温度》 《上海生活》 《香水》 《手心空洞》 《身体和灵魂的距离》 《三毛》 《乔和我的情人节》 《锦衣夜行》 《不要去找,要等》 《边走边唱》 《暗香如风》 《爱到逃离》 《安妮走四方——前言》 《安妮走四方——南京》 《安妮走四方——武汉》 《安妮走四方——大连》 《安妮走四方——西安》 《我读亦舒》 《安妮读书——苏童》 《为你心动》 《爱已如风》 《瓶中信》 《坐在对面的陌生人》 小说安妮宝贝长篇小说《彼岸花》 安妮宝贝长篇小说《二三事》 安妮宝贝长篇小说《莲花》 安妮宝贝中篇小说《月》 安妮宝贝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 告别薇安 七年 暖暖 《莲花》最后约期 小镇生活 无处告别 下坠 午夜飞行 疼 杀 呼吸 空城 伤口 生命是幻觉 一个夜晚 如风 交换 七月和安生 烟火夜 安妮宝贝短篇小说+散文集《八月未央》(短篇小说部分)(新版新加5篇短篇) 八月末央 瞬间空白 一个游戏 观望幻觉 末世爱情 电梯事件 邂逅巨蟹座女子 知不知道 夏天幻灭事件 12小时 晚安,乔 七个月零九天 安妮宝贝《蔷薇岛屿》(增加的小说) 水仙与彗星 安妮宝贝《素年锦时》(小说部分) “春”部分《月棠记》 零碎小说: 《选择之道》(合写,安妮的小说为《选择之道》) 《表演》(城市画报中的小说) 诗歌《手心上的洁白花朵》 《一个春天的晚上》 《安妮的六月诗句》 《平静的约定》 《风中的烟火》 安妮宝贝《爱已成风》 《凌晨三点》 《暖昧》 《杀戮》 《无常》 《诗句》 其他《素年锦时》一个人对自己的清谈 《素年锦时》:安妮宝贝倾诉前世今生 安妮宝贝与王朔宝贝关于《莲花》及其他 访谈录:它如同深海 手心上的洁白花朵

E. 安妮宝贝到底是个什么

是中国小说家
安妮宝贝 ,浙江宁波人,原名励婕,1974年7月11日出生.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现在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因其写作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 与其文字相同她的摄影同样有沉淀时光的阴郁力量,受到各类主流及非主流的好评。所有作品均持续登上书店系统销售排行榜,并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十名。作品在众多读者中深具影响。并已介入香港,台湾,日本,德国等地区。
喜欢:爱尔兰音乐,长途旅行,鸢尾,电影,散步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离家,开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拥有广泛读者群。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说结集出版。《告别薇安》风行一时,出现大量盗版。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5月:长篇写作完毕。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2002年9月摄影集《蔷薇岛屿》

2004年1月《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都市心情笔记《清醒纪》

2006年3月1日长篇小说《莲花》,同年举办个人摄影展。

2007年9月9日随笔集 《素年锦时》
http://ke..com/view/13678.html?wtp=tt

F. 安妮宝贝写过一个关于她自己生日的文章。

孤独和年龄没有关系.只要你活着,就会是孤独.
没有归宿.

常常我都会觉得寂寞,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
我们爱一 个人,也许是爱着自己在爱情里面的样子.

我的生活经常丧失一切出路.但那依旧是我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举动都有自己的饿理由,并且这些理由貌似明确清晰.

奇异的痛感.

他一直在用某种否定和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明天卸落他的面具.
只能不断地说些假话.

让我感激你,赠我空欢喜.

菲式唱腔,一贯的懒洋洋,丝毫不费力,却可以轻易地就渗入心里去.

林夕是高手,轻描淡写,也伤人三分,让人关照到某时某地的情绪与感怀.小小欢喜,隐约荒芜,刊头一些世间真相,所以不欲多言.

位置若到了某一个高度,就可以有持无恐.

一首歌.一本书.或者一个人.都是如此,喜欢过就很好.因喜欢其实并不容易.它是这样挑剔.很直接深刻,也很无根底.并且在遇见的第一个五分钟里,预感就已决定一切.有刹那的电光照耀存在.那么此后即使错过或失落,也是应该.

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就会显得淡薄.

真实而真后的感情绝对不会有一个热闹的表象.

素来不喜混任何圈,因自觉缺乏长买内功夫,只愿意用真实性情与人交往.

在一贯一次性消费的时代,人的感情是否也能坚韧到足够支撑多次的短暂消费.
人与人之间的这份郑重而留恋的对待,也许已经是奢侈的事,但值得追寻.

快乐.那仿佛是不可能的事.

她说,就是这样的.一阵一阵的.给我几分钟.很快就好的.不要看我的眼睛.

对内心的记录,就是对时间最真实的记录.

像恰如其分的感情方式,自信,因此有舒缓的优雅.

生活在每个人的背面,都是一个深渊.

怜悯也许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但却不能轻易改变生活.

我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我需要控制我自己.过几天就在心里确定一下,如你离开.最起码我要让自己不难过,这样就需要控制投入.

相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给予温柔的誓言,即使不能天长地久.

心里有爱,所以会有忧有惧,让人变得脆弱.

即使离开.也是要记挂着彼此的好.时时想念.

如果我们来得及,在城市沦陷为海洋之前逃离.但我一定会先看清楚拟订饿脸.即使模糊而微黄.

安之若素.

你怎么能够这样,自私.

他是想说话还是仅仅是想找个人在他的身边,那种即使在彼此之间没有距离的时候,依旧不得交会的东西,也许就是寂寞.

寂寞使人保持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距离.

喜欢比爱困难.爱很容易发生,只是一种撒娇.喜欢里面有敬畏.

其实我很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想找点话说.

当爱得以成立,一切变得恰如其分.

爱的前提,就是要有欢乐喜悦在里面,是一种广泛的大前提的感情,不像喜欢,可能带有自私的倾向.

难过是惟一的心理描述.

我与你很"要好",是感情的深度.这个"要好"仿佛是一个指向,要一直好好地彼此对待.而这个好字,便也涵盖了一切感情内容.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矛盾重重的力量支配.挣扎是来自于你跟随向上的力量还是向下的力量.但你必须要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愉悦与坚定,而不管外界环境如何.

从来不和许多人一起闹哄哄地过生日.觉得生日不值得庆祝,也总觉得这是与别人不相干的事情.它更像只是一个用来静静的,宠爱自己的日子.

不要独自过漫漫长夜要好.还能要怎么样.如果这一刻,我依旧留在你的身边.

很多事情是可以被替代的.即使你贪恋.

忘记之后剩余的,就是所得.

试图倾诉内心存余的感情.不能如愿又如何.

死去活来黯然心碎最后无迅而终烟消云散.

无可否认,我们的耐心和珍惜都变得很少.
不愿再有勉强.宁可保持独自,也要获得坚定.互相取暖,那是不可控的事情.

对你最后的选择.放弃,哦从来都是最轻易的决定.

精神化活动不足成为男女之间的强有力的支撑.

但我相信:爱,是与婚姻,与年龄,与身份,与个性......任何一种社会性的配置都无关的东西.

不能像占有一个玩具一样找有彼此.不能在彼此的记忆里留下历史.

你的好看,越看越还看,非常耐看.

凌晨两点半,想写一封信给你.但我不写也不寄.以此,这个瞬间就是一个纪念.
你若收不到这样封信,你便也就不知道,你便可以完整.
如此,我也是完整的.

那种见到你就心里欢喜的感觉,依旧这样强烈.只是以前快乐的时光,都回不来了.

渴望与之相伴的,最终只会是一两人.

一直单身的女子,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力量.

不用想起.哪怕是一闪而过的记得.任何一个人,失去了另一个人,都会活得一如既往.黯然酸楚是属于怀念的事情.但是遗忘更轻省.

不是你想的那样.真切的感情,从来都不会是坚韧的.

意愿与企图不同.

喜欢瘦的手指修长的手.
越是看起来略带字比的沉默的手指,越是值得期待.

恶作剧是典型的内向少年表达感情的方式.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把爱当做信仰来追问和找寻.它需要的耐心和容量太大.以至很多人没有信心.

真实的感情最终是和一切盛大无关的事.

寂寞地眷恋和想念一个人,就像留恋我们无可言喻的生之欢喜和苍凉.

她突然就明白过来,自己始终在爱着,过去,以及即将爱着的,都只是一个不可能性的男人.

有人说,喜欢看戏,是心已经变老的一个重要标记.

年轻女子的性感,有时候是来自内心的激越.静静地,也能在暗中发出光来.

懒人实质上是内心坚定的.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一旦决定,就贯彻到底.

感情若珍贵,也是自己收藏着最为妥当.

我们都在难过,依旧挥手说再见.

G. 安妮宝贝具体生日是几年几月几日

安妮宝贝 ,浙江宁波人,原名励婕,1975年6月22日出生.今年33嵗!!!!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是2000年国内风头最健的网络文学作者。职业曾经历金融、编辑、广告,现在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因其写作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 与其文字相同她的摄影同样有沉淀时光的阴郁力量,受到各类主流及非主流的好评。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 1999年:不喜欢银行的工作,准备辞职。家里反对,无法办妥手续。离家,开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暂居留,从事广告。期间写作大量中短篇小说,陆续发布于互联网。拥有广泛读者群。网上有固定专栏和作品集。被称为具备偶像效应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进入网络公司,任职内容制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说结集出版。《告别薇安》风行一时,出现大量盗版。 2000年5月:终于办妥银行辞职手续。在网络公司策划主编电子杂志,制作独立频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杂志上开设时尚专栏。 2001年2月:离开网络公司。开始写作长篇小说。 2001年5月:长篇写作完毕。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离开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长篇小说《彼岸花》出版。《告别薇安》在香港,台湾出版。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及内容制作。任职出版社编辑。 2002年9月摄影集《蔷薇岛屿》 2004年1月《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都市心情笔记《清醒记》 2006年3月1日长篇小说《莲花》,同年举办个人摄影展。2007年9月9日随笔集 《素年锦时》博客安的夜游园 - 安妮宝贝 - 新浪BLOG http://blog.sina.com.cn/babe 安妮宝贝文集〈平静的约定〉〈 手心上的洁白花朵〉 〈风中的烟火〉〈 彼岸花〉 〈八月未央〉〈 空城 〉〈电梯事件〉〈 观望幻觉〉 〈七月和安生〉〈 瞬间空白〉〈末世爱情〉〈 上海冬天〉 〈交换〉〈 北方往事〉 〈一个夜晚〉〈 如风〉〈小镇生活〉〈疼〉〈杀〉〈 最后约期〉 〈无处告别 〉〈下坠 〉〈七年 〉〈暖暖〉〈告别薇安〉〈 生命是幻觉〉〈午夜飞行〉〈 伤口〉 〈呼吸〉〈 南方八月〉 〈永远有多远 〉〈漂亮女孩 〉〈蔷薇岛屿 〉〈安妮走四方〉 〈边走边唱 〉〈不要去找,要等 〉〈香水 〉〈沧海蝴蝶 〉〈风中樱花 〉〈画漫画的男人 〉〈身体和灵魂的距离 〉〈乔和我的情人节〉 〈如烟花寂寞 〉〈三毛〉〈山中岁月〉〈 少年往事 〉〈阳光的温度 〉〈音乐如水〉 〈锦衣夜行〉〈 爱到逃离〉〈午夜的裙子 〉〈杀戮 〉〈无常〉〈 重读杜拉斯 〉〈一个春天的晚上 〉〈爱已如风 〉〈暧昧〉
满意请采纳

H. 哪些国外的大众品牌到中国成了奢侈品

一个朋友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曾经读到过安妮宝贝的一段文字。她买了一盒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

出租车里,小心翼翼的捧着,然后不停的流泪,悲伤的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那个爱我

的人到哪儿去了?剩我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

彼时,我是一个靠家里供钱读书的穷学生,出租车都很少打,更不要说去买哈根达斯那样 " 昂贵

而美丽 " 的食物。但我的头盖骨下充满了对于小资生活的仰慕与渴望。于是我觉得这篇东西写的

凄美伤感摧人五内,字里行间都有饱含了那个阶层的华丽与绝望。她那如同捧着十世单传的婴儿

或人血馒头的姿态深深地印在了我无邪的心灵上。

若许年后,我辗转到了美国,站在食品店的冷藏柜前发呆。原来哈根达斯在这里卖得如此便宜,

三块多一大桶,买俩桶的话还有优惠。即使换算成人民币,它也称不上昂贵。既然不昂贵,姿色

也就大减。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的冰淇淋推推搡搡的挤在橱窗后面,在我的

眼中如同遭遇战乱流过风尘的宫女。而陪我购物的美国友人的一句话粉碎了我这最后的幻想:"

哈根达斯?那是什么东西?我从不吃这个牌子。"

当然,我还是买了两盒促销装的哈根达斯来满足我当年心底隐秘的愿望。平心而
论,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当某些东西变得太容易的时候,实在没有什么趣味。

我在这种若有所失的感伤情绪中展开了在美国的生活,逐步接受了一连串的新的打击。比如,有

朋友托我买 CK的内衣。然后我发现CK在这里大约只相当于班尼路在国内的地位。不,准确地说,

GAP才是班尼路,CK的品稍为高那么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再比如,有朋友托我买倩碧的黄油。

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果然,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

你看,我们用来作为生活品质的标志的东西,其实都很廉价。”

我脆弱的心灵在倍受打击之后终于痛定思痛。于是,我开始在键盘上敲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

其实,无关与自我反省或小资批判。我想说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即,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

这样低?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成本究竟有多低。根据今年劳动节时(当然是美国的劳动节,

9月4号)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美国劳动者(注意不是全体国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万美元(没有我

想象的高,我本来以为会有10万)。除去极少数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

生,一个小时的工资一般在 15块(注意,咱探讨的是最一般的情况。 MBA或者PHD当然不会是一

个小时15块)。那么,他一个月的工资就是 15*8*7*4=3360块。美国的税打得相当厉害,个人所

得税加上社会保险,一般要打掉40%,所以拿到手的只有3360*60%=2016块。当然,如果你给教堂

或慈善组织捐钱,是可以得到退税的。那么,把这些技术性问题考虑进来,他最后的收入大约可

以在3000块。在北京,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无论在公司还是在机关,月薪大概也就是3000块,

也许还要少,而且,是人民币。

那么,同样的收入水平,在不同的国家,可以维持什么样的生活?

首先来看食物。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我昨天的购物清单,是芒果、苹果、香
蕉、生菜、小萝卜、酸奶、麦片、番茄酱、大米,一共是21块美金(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买得

还没吃光,所以这次的购物单里没有)。假如是 21块人民币,你在北京的超市里可以买到什么?

也许只有两个芒果。

我询问过很多朋友,单身或者夫妇二人的家庭,一个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 200

多块。这只占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家乐福出来,恐怕就得200多块。

其次看衣服。这一点更让人气愤。同样的牌子,居然在发达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
贵,究竟孰富孰贫还真令人困惑。就以CK为例,一件白衬衣,大约 40块就买得到,即使折成人民

币,也比国内便宜许多,再同他们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没话说。而且彼酋之商场酷爱打折,

动辄 40%off,令人惊骇。一个国内来的MM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国内时逛一次街买一次衣服就要

1000多块;在美国,除非你买LV或ARMANI这样一线的牌子,否则,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

花掉一千多块还真是不容易。

至于球鞋、化妆品、下馆子、买机票之类,我就懒得再举例。当然他们的房子还是很贵的。大家

的花销,基本都用在养车和供房子上。

而我们的收入,在我们只有三千块月薪的时候,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我们现在就要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生活成本那么低?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马恩对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淋淋的描述:资本主义的发

展,是建立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掳掠之上的。当然,现在我们要用一个比较温情的名字,叫作

,全球化。

什么叫做全球化?从弗里德曼到,每个学科都会给出自己的定义。不过这些宛若天书的术语都咱

们小老百姓没有多大意义。咱们看到的,只是美帝的人民花了更少的钱过了更好的生活。而这更

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兄弟姐妹的血汗付出之上的。

还以衣为例。 CK、DKNY之流,全都不是美国生产的。当然也别以为这些都是"MADE IN CHINA"。

服装领域,中国的竞争对手多着呢。 CK是香港造的。DKNY很多来自菲律宾。内衣,如JOCKEY,是

拉美的撮尔小国如洪都拉斯之类生产。中国制造的,当然也相当多,而且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更

便宜。一些小有名气的牌子,除了MADE IN CHINA,你还会发现大批的MADE IN VIANAM或者 MADE

IN INDIA或者MADE IN TAILAND;但一些乱七八糟的价格较低的大众成衣,基本都是我方出品了。

谁叫我们人多呢?谁叫我们的人工费比这些国家更经济呢?这大约也是美国政府死咬着纺织品贸

易协定跟我们过不去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美国人就不造衣服。当我克制不住自己残留的爱慕虚荣的小资遗毒在纽约第五大道

东跑西逛上窜下跳的时候,还真发现了标有" MADE IN USA"标签的衣服。BUBBERY。一件衬衣200

多美金,大约是同档次品牌但产自发展中国家的衬衣的三到四倍。这样的衣服当然也是有人买的

,但已远非普通美国百姓所能接受。甚至于,当我询问一位明显属于高薪阶层的公司CEO是否对这

样的衣服有偏好时,他吃惊的说,"Do YOU THINK I'M CRAZY?"

美国物价 VS 中国物价

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我都住过,我都呆过,我都挣过钱,我都花过钱。咱不拿比率说事

,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 Holiday Inn(四星宾馆),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 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最被中国人误读的33个消费符号

Backpackers 背包旅行
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有人把它当成了炫耀的资本,更奇怪的是,在国外背包客都是穷人,参

加旅行团的是有钱人;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Bohemia 波希米亚风
人们常常把"一切看上去疯疯癫癫的打扮"称为波希米亚风。在中国,波希米亚这个概念被无限放

大,就连房地产商都在叫卖"波希米亚建筑风格",令人汗颜。

Bordeaux 法国葡萄酒(波尔多)
在国外,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葡萄酒的刺激,而大多数的人只能喝啤酒。在国内,有着无数的文

人墨客赞美葡萄洒的雍容华贵。

Broadway 百老汇
因而情节极其简单,场面极其华丽,表演非常夸张,假唱无所不在,在纽约或伦敦取得成功后,

便开始全球走穴,大赚其钱,这一点又和《同一首歌》何其相像。

Che Guevara 切·格瓦拉
以贩卖纪念品为生的切·格瓦拉和那个理想主义的战斗者切·格瓦拉未必是同一个人,前者是流

行旗帜,后者是精神导师。

Chivas 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

Christmas、Valentine"s day 圣诞节,情人节
圣诞节到底是什么?是圣洁?信仰?欢乐?家庭?爱?毫无疑问,首先是消费。

Cigar 雪茄:是享受,不是做秀
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Credit card 信用卡
中国人支付着全世界最高的信用卡贷款利息(年利率高达18%),却浑然不知危险正在来临。

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 EMBA
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这背后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的热
爱,对学而优则仕的推崇。

Evian 依云水(一种产自法国的矿泉水,中国是50元一瓶.新加坡6-7新币一瓶)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

优越感。

Golf 高尔夫
高尔夫既不是贵族运动,也不是平民运动,它是一种健康运动,是一种礼仪,一种素质和一种审

美、生活准则。

Haagen-Dazs 哈根达斯
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

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

IKEA 宜家
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

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

Lisa Ono 小野丽莎
她不是爵士女伶中最大牌的,但无疑是最具群众基础的,她是小众爵士圈里的"大众歌手",是一

道献给大众的"心灵鸡汤"。

Marketplace 大卖场
便宜、甩卖、方便、快捷,大卖场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相信了,但实际上我们感

受到了吗?

NM 纳米
纳米是高科技,你不懂科学,就只能相信科学的无所不能。

Olympics 奥运
奥运精神叫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现在,已经被叫卖声淹没了。

无处不在的Paris 巴黎
巴黎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艺术,是享受生活,是阳光普照的下午,是优雅的生活模板,其实在我

们这里,依然是消费。

Pasta 意粉
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

Resort 度假酒店
一个入住了三亚希尔顿酒店的人,第一感觉是"奢华到令人窒息",而不是度假酒店应有的"轻松和

舒适"。

Sex Toy 情趣玩具
情趣玩具是十恶不赦、放荡与色情的淫具吗?在西方,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在用
它,有时有人反而会因此认为你是个很注重品质的人。

中国人崇尚Skyscraper 摩天大楼
中国人崇尚摩天大楼,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子问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觉到,摩天大楼并不经济



Snooker 斯诺克
在英国,斯诺克是一项需要西装革履打领结的绅士运动,但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是光

着膀子在街边打台球。斯诺克的中国特色。

SPA
中国大街小巷里的SPA已经没有等级之分了,云南悦榕庄酒店里的高级水疗被称作SPA,巷子口五

金店旁边的美容院也挂个"SPA"的牌子。好像只要躺在漂着花瓣的木制澡盆里,谁都成了杨贵妃。

SOHO
全称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指小型家庭办公室,也指在家里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

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

Starbucks 星巴客:卖咖啡到卖情调
星巴客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国,却成了时尚、优

雅情调的元素之一。

Surburbs 郊区生活
家在郊区的好处是,新鲜空气,远离喧闹,但是想在中国过郊区生活,还请做好以下准备:交通

、购物,医疗设施等。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
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不厌其烦地提起《世界是平的》,何以一本书会受到如此多商界领袖人物的推

荐和欣赏?"因为他说出了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不能或不便说出的'心里话'。

USA美国
百威啤酒在美国的宣传一直是将百威作为美国男性工人创造的英雄产品,将产品与美国工人的形

象及美国传统美德统一在一起。但是在中国,百威是都市泡吧族的最爱,他们大多刚刚从格子间

里出来,连西装都来不及换。

Vitamin 维生素
美国人热衷的维E,500粒一瓶价格不到10美元,算下来一天只要人民币1角6分钱,便宜得像白送

。虽然国内药房里也有几十元一瓶的维生素,但人们推崇的始终是平均每瓶在300元以上的国外品



Whiskey in Green Tea 威士忌兑绿茶
苏格兰人发明了威士忌,中国人发明了威士忌兑绿茶。一位苏格兰记者报道说:"威士忌酒商做梦

也没想到,他们的酒会被人这么饮用。"

Yoga 瑜珈
70%的印度人练瑜珈,却很少人去瑜珈馆,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以为可以用钱来

消费健康追随时尚.

I. 安妮宝贝对生日看法在哪本书里

安妮宝贝对生日看法在《素年锦时》这本书里。
《素年锦时》是当代作家安妮宝贝创作的散文小说集,首次出版于2007年9月。
该书以春夏秋冬四季分章,散文与小说并存,谈论作者对身世、家庭、童年以及对自然、生命、社会等方面话题的感悟与杂想。作者以文字描述素年里的烟火人间,并探索自我与外在环境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以及与之保持的疏离感。《素年锦时》自2007年出版后,两年间突破一百万册销量。

J. 航空件很反感

很久以前,我曾经读到过安妮宝贝的一段文字。她买了一盒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出租车里,小心翼翼的捧着,然后不停的流泪,悲伤的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剩我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

彼时,我是一个靠家里供钱读书的穷学生,出租车都很少打,更不要说去买哈根达斯那样 " 昂贵而美丽 " 的食物。但我的头盖骨下充满了对于小资生活的仰慕与渴望。于是我觉得这篇东西写的凄美伤感摧人五内,字里行间都有饱含了那个阶层的华丽与绝望。她那如同捧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或人血馒头的姿态深深地印在了我无邪的心灵上。

若许年后,我辗转到了美国,站在食品店的冷藏柜前发呆。原来哈根达斯在这里卖得如此便宜,三块多一大桶,买俩桶的话还有优惠。即使换算**民币,天龙私服,它也称不上昂贵。既然不昂贵,天龙八部2私服,姿色也就大减。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的冰淇淋推推搡搡的挤在橱窗后面,在我的眼中如同遭遇战乱流过风尘的宫女。而陪我购物的美国友人的一句话粉碎了我这最后的幻想:"哈根达斯?那是什么东西?我从不吃这个牌子。"

当然,我还是买了两盒促销装的哈根达斯来满足我当年心底隐秘的愿望。平心而论,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当某些东西变得太容易的时候,实在没有什么趣味。

我在这种若有所失的感伤情绪中展开了在美国的生活,逐步接受了一连串的新的打击。比如,有朋友托我买 CK的内衣。然后我发现CK在这里大约只相当于班尼路在国内的地位。不,准确地说,GAP才是班尼路,CK的品稍为高那么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再比如,有朋友托我买倩碧的黄油。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果然,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你看,我们用来作为生活品质的标志的东西,其实都很廉价。”我脆弱的心灵在倍受打击之后终于痛定思痛。于是,我开始在键盘上敲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其实,无关与自我反省或小资批判。我想说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即,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这样低?

首先来看食物。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我昨天的购物清单,是芒果、苹果、香

蕉、生菜、小萝卜、酸奶、麦片、番茄酱、大米,一共是21块美金(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买得还没吃光,所以这次的购物单里没有)。假如是 21块人民币,你在北京的超市里可以买到什么?也许只有两个芒果。

我询问过很多朋友,单身或者夫妇二人的家庭,私服天龙,一个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 200多块。这只占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家乐福出来,恐怕就得200多块。

其次看衣服。这一点更让人气愤。同样的牌子,居然在发达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

贵,究竟孰富孰贫还真令人困惑。就以CK为例,一件白衬衣,大约 40块就买得到,即使折**民币,也比国内便宜许多,再同他们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没话说。而且彼酋之商场酷爱打折,动辄 40%off,令人惊骇。一个国内来的MM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国内时逛一次街买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块;在美国,除非你买LV或ARMANI这样一线的牌子,否则,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块还真是不容易。

至于球鞋、化妆品、下馆子、买机票之类,我就懒得再举例。当然他们的房子还是很贵的。大家的花销,基本都用在养车和供房子上。

而我们的收入,在我们只有三千块月薪的时候,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我们现在就要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生活成本那么低?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天龙八部私服,我首先想到的是马恩对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淋淋的描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掳掠之上的。当然,现在我们要用一个比较温情的名字,叫作,全球化。

什么叫做全球化?从弗里德曼到,每个学科都会给出自己的定义。不过这些宛若天书的术语都咱们小老百姓没有多大意义。咱们看到的,只是美帝的人民花了更少的钱过了更好的生活。而这更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兄弟姐妹的血汗付出之上的。

还以衣为例。 CK、DKNY之流,全都不是美国生产的。当然也别以为这些都是"MADE IN CHINA"。

服装领域,中国的竞争对手多着呢。 CK是香港造的。DKNY很多来自菲律宾。内衣,如JOCKEY,是拉美的撮尔小国如洪都拉斯之类生产。中国制造的,当然也相当多,而且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更便宜。一些小有名气的牌子,除了MADE IN CHINA,你还会发现大批的MADE IN VIANAM或者 MADEIN INDIA或者MADE IN TAILAND;但一些乱七八糟的价格较低的大众成衣,基本都是我方出品了。

谁叫我们人多呢?谁叫我们的人工费比这些国家更经济呢?这大约也是美国go-vern-ment死咬着纺织品贸易协定跟我们过不去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美国人就不造衣服。当我克制不住自己残留的爱慕虚荣的小资遗毒在纽约第五大道东跑西逛上窜下跳的时候,还真发现了标有" MADE IN USA"标签的衣服。BUBBERY。一件衬衣200多美金,大约是同档次品牌但产自发展中国家的衬衣的三到四倍。这样的衣服当然也是有人买的,但已远非普通美国百姓所能接受。甚至于,当我询问一位明显属于高薪阶层的公司CEO是否对这样的衣服有偏好时,他吃惊的说,"Do YOU THINK I’M CRAZY?"

美国物价 VS 中国物价

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我都住过,我都呆过,我都挣过钱,我都花过钱。咱不拿比率说事,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 Holiday Inn(四星宾馆),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sf天龙,1240 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