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日蛋糕 » 哪个朝代风蛋糕成功过
扩展阅读
做蛋糕蛋卷的配方和做法 2025-02-05 05:00:58
一斤鸡蛋糕多少蛋黄粉 2025-02-05 04:46:55
十堰哪里有diy蛋糕店 2025-02-05 04:45:27

哪个朝代风蛋糕成功过

发布时间: 2022-06-08 07:25:46

❶ 古诗 《风》李峤 谁知道《风》的作者李峤的朝代!

风 李峤 朝代: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简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❷ 月饼谁发明的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并未记载是谁发明的。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秋吃月饼是在明代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2)哪个朝代风蛋糕成功过扩展阅读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❸ 中国的24朝代都是什么(按顺序一个一个)

依次为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辽国、金国、西夏、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

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余年。

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前207年,秦亡。

2、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3、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称帝之前,在基层政权机构干过一些年,有一定的从政经验,对齐末的腐朽统治耳闻目睹。故即位后,所实行的政策大都对梁的政治的安定,经济的复苏发展有益。

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战火使南朝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随后南梁皇室为争帝位又纷纷招引北齐和西魏为援,使这两朝趁虚攻夺了南梁大片土地,南朝实力大为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强的局势。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

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取消其帝号。

4、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5、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朝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❹ 哪个朝代复兴过

夏朝
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夏朝的第三代孙太康当了夏王后,生活荒淫,不理朝政,沉溺于女色和打猎。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灭了泰康王朝,自立为君,史称“太康失国”。
后裔夺得夏王朝政权后,“恃其善射”(“后羿射日”:传说原来天上有十个太阳,被后羿射了九个),亦不理民事,荒于淫兽”《左传·襄公四年》.后来他的亲信寒浊收买后羿家奴,杀死后羿自立为王。夏王朝因此中断了四十年。在夏朝中断期间,还留一支根苗叫少康,他是夏禹第五代任王相的遗腹子。他父被寒浊杀死时,他正孕在他母亲的腹中,他母亲逃命到外祖母家,生下了他,取名少康。长大后做牧正(牧官),寒浊知道后,为了斩草除根,派人去刺杀他,他逃到虞侯虞思那里。虞思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并把女儿二姚嫁给他,帮助他训练军队,扩大队伍,积极复国,在虞思的支持下,终于在过城(今山东掖县)击败了有穷军,杀死寒浊的儿子推翻有穷氏政权,少康返回夏邑,复禹旧都,这就是虞思佐夏中兴的历史。虞思处在国不维艰之际,克忠克谋,恢复夏初,功勋之书,永垂竹帛。
东汉,刘秀复国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王莽代汉建新之后,新帝王莽先后颁布了“王田令”、“私属令”等一系列新政,力图缓解西汉中期之后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然而,王莽改制触动了大豪强与许多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与排斥,加之改革措施过激过快,终于使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王莽改制不但没能缓解西汉中后期以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得这种矛盾空前激化,加之新朝末年水旱灾害不断,终于在新莽天凤年间爆发了着名的绿林与赤眉大起义。一时间,四方相应,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昆阳城下,面对新朝号称百万(实为42万左右)的围剿大军,西汉皇族后裔出身的刘秀沉着冷静、奋力死战,终于在其他绿林军的配合下,一举摧垮新莽42万大军。昆阳之战,标志着新王朝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力量基本上消耗殆尽。同年,绿林军攻破长安,王莽死于变民之手,新朝灭亡。新朝灭亡之后,曾与绿林军并肩作战的刘秀北渡黄河,与绿林军彻底决裂,从而开始了他占有河北,逐鹿中原,进而兼并天下的霸业。公元25年,即东汉建武元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因刘秀系西汉皇族的后裔,故国号仍为“汉”,刘秀就是汉世祖光武皇帝。因刘秀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洛阳,刘邦所建立的汉王朝首都在长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后世称刘邦所建汉朝为西汉,刘秀所建汉朝为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之后,不断对四方用兵,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立地称王的隗嚣与在西蜀称帝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12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东汉建武十二年即公元37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经历了自新莽末年长达近二十年的纷争混战,古老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

❺ 我国烤制的蛋糕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点心是糕点之类的食品。相传东晋时期一大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延用至今。
唐宋

“点心”的名字,有关烹调资料记载,例如,宋人吴曾撰的《能致斋漫录》中有如下的一段描述:
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结,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同一时代,并其成书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人郑修一事有按有据,应当足信。
清朝

清顾张思的《土风录》卷六,“点心”条下云:小食曰点心,见《吴曾漫录》。唐郑傪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谓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由文中可知点心古时亦指晨馔。
同书又引周辉《北辕录》云:“洗漱冠柿毕,点心已至。”后文说明点心为馒头、馄饨、包子等,在唐朝已有此名了。
而茶食一名,据《土风录》云:“干点心曰茶食,见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婿先期拜门,以酒撰往,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又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❻ 月饼起源于哪个朝代

月饼的起源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❼ 中国最辉煌的朝代是哪一个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 唐朝,建朝于公元六百一十八年,灭于公元九百零七年,中间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仍被异国人称作唐人,世界各地也都建有华人街,亦被称为唐人街。其影响可见一斑。在唐朝崛起的同时,世界上也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这两个帝国的存在。但就其发展水平而言,是全然的落后于唐朝。唐朝在那时,可以说是屹立在世界的民族之颠的。而同样的,唐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和突出的。他上承隋朝之乱世,下启之后数千年的文化变革。可以说它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期。这一点从好几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据。而唐朝,不过分的讲,它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与之后都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像唐朝这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颠的。首先从经济体制方面来说。在经济上,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纯粹的自然经济向一定的商品经济过渡的时期。在唐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都是重农抑商的。这一点从赋税制度上可以看出来。像在秦朝,赋税采用的是人口税的制度,一般而言大致要收取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占了人民收入的一大半。并且秦始皇还采用了极其强硬的措施打击非生产性活动,也就是经商。而唐朝,则改变了赋税制度。唐朝时将前朝的均田制改为了庄田制,租庸制也调变成为了两税制。在唐高祖武德七年更是明文规定了均田法和租庸调法为赋税制度,也就是说土地开始收归国有,人民可以交部分实物抵充服役。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稍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从历史也可以看出,唐朝的前期兴旺在于农业,中后期的兴盛则与商业的繁荣脱不了干系。因为唐朝最初定制的时候,政权归士族掌管,其余人等都不得入仕。由于政权集中在小部分士族手里,他们必然会在温饱后追求奢华的生活,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奢侈品以供其消费,以便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身份和权势。所以以商人为首的工商业在唐朝的中后期开始飞速发展,这和农业逐渐衰萎的情况相反。也可看作是唐朝与前朝不同之处。并且在当时,地租的征收也由实物征收变为了货币征收。这些都是商品经济的萌芽征兆。由此,唐朝在经济体制方面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时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了。再来是政治体制方面。八百年前从秦朝流传下来的三公九卿制度被抛弃了。因为这套制度是国、家不分的。这样的公私不分明,从各个角度来说,都不利于一个新的朝代的发展。唐朝所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并且在尚书省下面设置六部,分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个部,而皇家事务则交由专门的九寺管理,一个极小的机构。这样的设立虽然繁复,但确实做到了国、家分离。而这套制度至今日本还在使用,可见其优秀程度。如此一来,唐朝的政治体制在根本上和前朝历代都不一样了,是一种全新的体制。也可以说,国、家分制是从隋唐开始的标志,它标志着中国的政治体制走向了成熟。而在政治主体上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唐朝之前,封建割据的情况非常严重。世袭制的政策容易使掌权者的继承人产生骄逸心理,无法很好的管理各自的封邑。这样一来也容易产生战乱的情况。而唐朝的时候,注意从民间选拔新血,将原本贵族化的统治状况转向平民化、官僚化的统治。科举制度是唐朝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历来都是血缘继承一切的沉寂状况,从而使得统治阶层可以得到新鲜的没有陈旧思想的最好的人才。现代的公务员制度也可以说其原型一部分是来源于科举选拔制度。科举制从人才选拔方面纠正了历朝历代以来一直存在的弊端,为唐朝开辟了新的政治局面。当然,其后世的变化以及导致八股文的出现,与此并无太大瓜葛。通过这些史实的比较可以看出来,唐朝的政治体制方面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它是政治体制走向成熟的开端,是一个分水岭。再者,就是从学术文化方面来看待唐朝的地位。唐朝的思想界相当活跃,儒学、佛学和道学三家并立,皆有发展。唐太宗更是制定了三教并用的政策,核心思想是:用佛教来整治人心,用道教来修身养性从而健康长寿,用儒家思想来治世,处理人际关系。这样的思想发展必然的呈现出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文化局面。它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又比战国时期的思想更容易控制。因为这是统治阶层所使用的治世思想。它在自己的容许范围内兼容各家思想,取其可用之处,弃其弊端。多元的文化层面的展现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使得唐朝的文化博大精深、昂扬激越、辉煌绚丽。而且与魏晋玄学不同,唐朝儒学的发展以经学为主。在唐朝,唐人从儒家经学中得到了义理,注重的是实用主义。这和唐太宗的三教并立的政策的潜在思想暗合。而但凡奉行实用主义政治的国家都极易进入高度的文明发展阶段。如此一来,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颠的原因也就不难看出了。并且美是可以用文字来表达的。在唐朝的文化发展中,呈现的流派众多,先后出现过李白、杜甫等大诗人。诗词、诗话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文学是人学。唯美的文字表现出的是人性的善化。总而言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❽ 糕点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芙蓉糕由萨其玛转化而来,因形态与色调如芙蓉花,故有此称。本品为长方形状,金黄色。内部紧密并有匀称孔隙,风味特点与萨其玛相同。食之有松、软、甜、香之感。清代的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名慎字用修,新都人,生于1488年,卒于1559年)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擀、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

糕点大多再明清时期出现,也是高峰时期

❾ 你认为哪个朝代的变法是成功的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几十次改朝换代,变法革新却鲜有成功的,以至于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崇善暴力革命,不善于自我的改革变良运动。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是有三次成功的变法改革。

变法改革和国家内外的环境和压力有很大关系,先秦之前的几次改革都是比较成功的。从最早的管仲变法,李悝、吴起到最成功的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代的变法改革是外部压力引起的。“变法图强”是战国时期各国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必须进行步骤。魏文侯启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成了第一个称霸战国的诸侯,楚国用吴起变法以后也迅速变强。

申不害在韩国,公仲连与赵武灵王在赵国,邹忌在齐国,乐毅在燕国,战国七雄每一次的变法改革都让国家强大起来。只是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山东六国的变法引起了旧贵族势力的不满,变法都半途而废。唯独当时文化上最落后,经济几乎崩溃边缘的秦国,由于旧贵族势力没有那么强大,在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下秦国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变革。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让中国人对待变法的态度日见保守,祖宗之法不可变成了政治家的坚守。如果不是遇到“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也许会继续沉寂在天朝上国,孔孟之道的自我麻痹之中。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国家形势下,中国的政治家们终于从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误区中走出,摸索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后来的“戊戌变法”,“立宪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引来了辛亥革命,革命以后实行宪政政治被破坏,又有了新文化运动,改良运动,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的许多年中国都在摸索发展的方向。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让中国人对待变法的态度日见保守,祖宗之法不可变成了政治家的坚守。如果不是遇到“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也许会继续沉寂在天朝上国,孔孟之道的自我麻痹之中。在落后就要挨打的国家形势下,中国的政治家们终于从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误区中走出,摸索着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到后来的“戊戌变法”,“立宪运动”。

这些变法运动无法执行的情况下,引来了辛亥革命,革命以后实行宪政政治被破坏,又有了新文化运动,改良运动,直到解放战争结束后的许多年中国都在摸索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是一系列变革摸索出来的发展轨迹,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有效的变法改革成功。它将给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时间来沉淀,无论你对改革开放有什么意见,但是强国富民,实现中国复兴是做到了。未来还需要在摸索中走出,迎来伟大复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