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做过什么手工
做手工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耐心与细心毅力的方式。我个人非常喜欢做手工,我做过很多样的手工,从最简单的折纸到串珠、纸雕、滴胶、橡皮章还有玲珑筛子等等。
下面我来具体说一下吧。首先从折纸开始。不要小看折纸,折纸可大可小。小的有千纸鹤、宝塔、气球等等,这些可以给孩子启蒙兴趣。大的可以做玫瑰花、绣球甚至可以这中国龙。这些东西这出来栩栩如生,非常漂亮,而且你折出来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然后是串珠。串珠也非常有趣,可以串各种东西。我做过的最简单的是球,只是简单的五珠一圈循环往复就可以了。复杂的有小白兔、龙,这些更加难弄,需要其他的手法,但是做好的话会更加好看。
纸雕和滴胶我做的都不多,主要做的是滴胶。滴胶工具网上有卖的,也不贵。做的时候只要把握好加入的胶的量,排好加入的干花或亮片之类的,就可以做出漂亮的滴胶饰品,晶莹剔透,非常好看。就像玻璃制品,而且不怕摔。我个人很喜欢滴胶饰品,但是滴胶毕竟是化工原料制作,我认为可能带着不太好,所以做出来摆放出来就好。
至于橡皮章和玲珑筛子则更加需要耐心,成品也是非常漂亮。橡皮章可以刻出你所想要的东西的形象,然后可以印刻出来。橡皮章嘛,顾名思义就是橡皮刻的印章。另外,玲珑筛子可以送给你的那个他或她,是一个不错的礼物。
手工真的非常锻炼人,而且非常有趣。
⑵ 女友过生日送什么礼物
1、象征爱情的礼物:
女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玫瑰花,巧克力等,送一些象征爱情的礼物,当然不能单单送这些,送这些小礼物的时候,要在两个人吃饭的时候,在比较浪漫的时刻送出去,才有点意义。
2、女朋友曾经想得到的东西:
在女朋友生日的时候,可以想想女朋友曾经和自己一块出去逛街,购物的时候,女朋友有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比如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一个背包挎包等,只是当时的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心里有一丝遗憾,自己能在女友生日的时候,送上她曾经想得到的这个东西,就会很开心的。
8、整天的陪伴:
在女友生日的时候,最好的礼物其实就是自己的陪伴,平时两个人也许都很忙,忙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在一块逛公园,购物,看电影,吃饭等,女友最渴望的是男友的陪伴,在生日的这一天一定要抛开一切,哪怕是请一天的假,也要好好陪伴一下女友,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⑶ 我喜欢女孩今天生日,我想送礼物
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女生,但是还没有确定恋爱关系,那么推荐几款创意但是价格又不贵的礼物供选择:
云朵闹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概念渗透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充分地利用好时间才能让自己人生发挥最大的价值。
云朵闹钟作为一款闹钟,可以让我们掌握准确的时间工作、学习、生活,除了基本功能还提供日历、计温等其他的功能,并且它可爱的外形设计更是可以俘获不少女生的心。
⑷ 郑州有什么民俗
河南中原民间民俗艺术展演团,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各种通俗的传统艺术以及具有民间色彩的技术与艺能的团体,是河南民间民俗艺人展示技艺、传承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一个平台,自从成立以来,已经承办了很多大型活动,多达几十个民俗项目,省内外二百多个民间艺术家参加展演,活动单位有房地产、幼儿园、汽车经销商、旅游景点、文化下乡、商业庆典,项目有面人、糖人、糖画、泥人、糖人、泥塑、木雕、影雕、、剪纸、剪影、木偶、布艺、玻璃拉丝、葫芦烙花、串珠工艺、纸雕、蛋雕、花鸟字画、木版年画、民间玩具、纸雕、豆艺、香包、草编、中国结、布贴画、丝网花、铜艺自行车、篆刻、魔术气球、现场蛋糕、现场拉面、盘鼓队、……。宗旨是发扬民间民俗文化,传承非物质项目。承接开业庆典、商业演出、文化公益活动、景点宣传。愿意结交各界朋友。搜河南中原民间民俗展演团就行
⑸ 女朋友过生日我想亲手做个东西送给她,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嘛做一两个月都没关系😊
蛋糕啊
⑹ 爸爸生日礼物送什么,要自己做的
纸雕灯吧 半夜上卫生间可以打开 自己亲手做的
⑺ 男朋友的生日快到了,女生应该送什么样的礼物比较好呢,动手做的礼物最好,围巾除外
自己动手做个蛋糕。有爱有行动。
⑻ 女孩子过生日应该送什么礼物
生日是大家一年中过得比较重要的一个日子,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送一件生日礼物也是促进感情的好方式,那么女孩子生日送什么礼物好呢?下面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1、项链
一般追求时尚和美丽的女生都喜欢佩戴一些好看的饰品来装点自己,项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款好看的项链不仅看起来非常耀眼,还能衬托女生白皙的肌肤。可以在一些潮流品牌的线下店铺或者官网旗舰店里给女生买一条项链,收到礼物的女孩子绝对会很开心。
2、香水
女孩子都比较喜欢香香的东西,比如花朵和香水,而且当女生出席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参与一些饭局和聚会的时候,身上如果有香水味,也会给别人带来一些好感,也是大方得体的表现,送给女孩子名牌香水作为生日礼物能让她在生日聚会上很有面子,对你的好感度也会大大增加。
蔻驰(COACH)女士香水礼盒套装
查看
3、神仙水
对女孩子们来说,护肤品就是她们最在乎的礼物之一,而护肤品中有一款叫作神仙水的护肤品,堪称是护肤品界的神器,能帮助女生肌肤更加嫩滑,并且有美白的功效,很受女孩子们追捧,如果大家可以送给女孩子一套神仙水套装作为礼物,女生一定会非常开心。
SK-II神仙水230ml 精华液护肤品套装化妆品礼盒
查看
4、包包
女孩子在出门逛街的时候一般都会挎上一个好看的包包,用来装自己平时补妆用的化妆品和纸巾,而且女生们也都非常在意自己挎的包包的样式和品牌,可以在旗舰店里给女生买一个好看的大牌的包包当作生日礼物,女生一定会觉得颇感惊喜,也会非常喜欢。
5、小裙子
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穿上美美的衣服然后去逛街,而如果不知道女生穿什么尺码的衣服的话,可以送给她一条小裙子,女生对好看的小裙子都没有什么抵抗力的,有的女孩子还有收集小裙子的爱好,在网上提前订购或者在二手平台上买那些绝版的小裙子送给女生绝对是一个好选择!
6、粉底液
粉底是女孩子化妆品大军中的主力军,一般女生在出门前都需要涂上粉底来遮盖面部的瑕疵,如果粉底质量不好可能会浮粉,导致面部看起来很不好看,可以给女孩子买一个比较大牌的粉底,这样也能讨女生欢心。但注意粉底是要根据肤色来选的,可以把女生的照片给客服看一下,让她们帮忙参考选择色号
⑼ 河南郑州都有什么民俗啊
郑州的民俗
摇篮边上的祝福
中国人向来热爱生灵,赞美生命,对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人们都报以真诚的礼赞和祝福。千百年来,郑州地区也形成了古老的婴儿诞生礼俗,说起来倒饶有趣味。
郑州的农村群众将生儿育女称为“得喜”,男孩儿为“大喜”,女孩儿为“小喜”。孕妇将要临盆时,旧时先请接生婆到家做好准备,让产妇坐在小板凳上,下置瓦盆或木盆接衣胞,盆内盛有温水,并放一只鸡蛋和一把锁。婴儿降生后,接生婆用温水给婴儿洗身,让产妇吃盆内的鸡蛋,说是可以再生子,锁则取出来挂在门口,意为锁住婴儿的性命。如果是生了男孩,衣胞埋在大门口,寓意男孩子将来能支撑门户;如果是生了女孩,衣胞则埋在院中树下,意为一朵花。
婴儿出生后,第二天其父要去告知岳母及亲友,称之为“报喜”。报喜时要带上礼品,礼品中包含着报喜的信息。礼品送到岳母家,岳母一看就明白女儿已经生了,并能悟出是男孩还是女孩。生男孩要带烧饼作为礼物,生女孩要带麻糖,有的则是生男孩抱只公鸡,生女孩抱只母鸡。婴儿出生第三天,当事人要向周围邻居赠送喜面条,岳母则拿着鸡蛋、挂面、红糖、大米四色礼物到女儿家“瞧三天”。
旧法接生,因接生婆使用不消毒的剪刀剪脐带,极易感染破伤风,婴儿死亡率很高。在婴儿出生第九天,因为可能感染破伤风的时间已经过去,所以要“祝九”,也有在第十二天庆祝的。这天,亲戚朋友及街坊邻里都来祝贺,主家设宴招待来客。接生婆特别受尊重,要请来并坐上席。姥姥家要送米面、红糖、鸡蛋、小孩衣服等礼物,亲友则给婴儿见面礼。酒席的最后少不了一碗喜面条,客人走时,主家要送些煮熟后染红的鸡蛋“回篮”,称为“喜蛋”,这个习惯已延续多年。
在郑州市郊及农村,解放前还流行婴儿“碰姓”起名的风俗,也有人称之为“闯姓”。婴儿出生后的头天清晨,婴儿的父亲出门后碰见第一个人,不管是男是女,便跪地磕头,让其给婴儿起名,这便是碰姓。最喜欢碰见姓刘、姓程的,因“刘”与“留”同音,认为可以留住孩子的性命,“程”与“成”谐音,认为可以使孩子长大成人。
婴儿满月后,姥姥家要来“叫客”,产妇母子同往小住数日后送回,也叫走满月,此俗相传已久,至今郑州城乡仍很流行。离家时,产妇头上扎根红布条,婴儿头上顶块红布,说是可以避邪。婴儿脸上由姑姑抹上一道黑锅灰,到姥姥家由姨擦掉;返回时,姨要在婴儿脸上抹一道白,寓意婴儿长寿。
婴儿满月后有剃胎发的习俗,又叫“绞发”、“落胎发”,是满月礼中重要的一项。《东京梦华录》记载:“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剃满月头要保护囟门,不能把头发全剃光,称为留胎毛。有道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下的胎毛不会扔掉,有的父母将其收藏,有的缝在婴儿的枕头上,有的做成胎毛笔,作为永久的纪念。
此后,每年到了孩子生日这天,父母都会在早上给孩子煮鸡蛋吃并染红,因鸡蛋为圆型,寓意孩子一切圆满,农村还有孩子生日吃鸡蛋“骨碌骨碌运气”的说法。中午则给孩子做面条吃,称为“长寿面”,但生日这天忌吃玉米粥,因为郑州土语称玉米粥为“糊涂”,寓意不让孩子犯糊涂。
生子不易,养子更难,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能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避免灾祸。为了使孩子平安成长,人们便想出各种办法消灾祈福。
郑州城乡都有认干亲的习俗,称为“认干爹干妈”。有的农村婴儿认碰了姓之人为干亲,有的认子女众多之人为干亲,城里人多是找亲戚朋友中相好的人家认干亲。行认干亲礼时要给干亲送面条、点心,给干娘做一条不缝裆的大腰裤。认干娘时,把婴儿放在大裤子里,从裤裆里漏出,意为干娘所生。干娘要给婴儿脖子上挂一个刻有“长命百岁”的长命锁,等其长到12周岁时,再由干娘打开。
除了认干亲外,还有给小孩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习俗,寓意小孩吃了百家饭、穿了百家衣像卑微的乞儿,容易养活。
婴儿出生后,特别是数世单传之家,孩子的奶奶、爷爷向左邻右舍报告喜讯时,会向人家要块布,拼成百家衣。特别是姓“刘”、“陈”、“程”者,这些姓氏的谐音都是吉利之语,所以这些人家的一块旧布头,老人们会高兴地收下。布块的大小花色不讲究,但以蓝色为好,因“蓝”谐音“拦”,寓意有蓝色的布块,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缝百家衣的讲究也很多,像布纹的走向、拼图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衣服不能在胸前开口,要做成偏开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这种衣服常在底襟处留个口子,称藏魂处,待孩子满月后,由母亲缝住,寓意孩子的魂灵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了。
郑州民间还有给孩子吃百家饭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一,长辈抱着婴儿,手拿破碗,佯装乞丐沿街乞讨。乞讨的人家以100家为宜,然后将讨来的馍、菜、米烩在一起,煮成稀饭,让孩子吃下,寓意这样孩子就受到百家的庇护,免除灾难。吃过百家饭后,长辈要蒸100个铜钱大小的麦面馍,用篮子挎上,沿村庄或街道行走,遇到小孩,就送一个馍。馍发完后,灾难也就让别人嚼完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平安长大成人,俗称“嚼灾”。
为老人祝寿的习俗由来已久,根据老人年龄的不同,祝寿的名目也不同。
古时按甲子、乙丑、丙寅纪年,60年一个花甲,人活到60岁,称为花甲之年。河南人习惯把60岁作为正式祝寿的起点,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60岁之后的每五年称作“小寿”,每十年称为“大寿”。
祝寿多按虚岁提前一年,59岁做60大寿,69岁做70大寿。做过寿后,往后就不能间断,平常小庆,整十岁大庆。旧时风俗,有做99寿者,谓之“白”寿,意为百岁缺一。百岁老人往往不言百岁,而只言99岁,取“九十九,活不够”之意。
一般家庭在老人每年的生日都要庆寿,但规模比较小,一般是后辈们聚在一起,摆上酒席庆贺一下,出嫁的闺女购置寿糕、将馒头蒸成桃形的寿桃回来孝敬老人。如今,农村地区也接受了新兴的祝寿形式,给老人送生日蛋糕,但很多人避讳“吹灯拔蜡”这类不吉利的词,不在生日蛋糕上点蜡烛。不过,给老人祝寿时,“长寿面”一直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子女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向老人碗中添一些,谓之“添寿”。
从老人60岁时开始,有些家庭会举办规模较大的庆贺活动,称为“大庆”。大庆时,有的儿女还请来专业剧团唱戏、演电影、请人说书助兴。
有些地方的祝寿仪式在早晨,有些地方则在中午。这天,亲戚朋友要来祝贺,主人设宴招待来客。为老人祝寿,客人亲友均要馈赠礼品,所送之礼叫“寿礼”,如果是挂面称为“寿面”,鸡蛋称为“寿蛋”,红糖称为“寿糖”。贺寿人有送寿幛、寿匾者,但切忌送钟表,因送钟与“送终”谐音。
寿日这天,屋内张灯结彩,中间摆上方桌,桌上点燃两支红蜡烛,摆满寿果、寿酒、寿鱼等,墙上挂着寿星图、红色寿幛和上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寿联。祝寿前要鸣放鞭炮,老人穿戴整齐,坐在上首。晚辈们均整其衣冠,依次给老人磕头,恭敬地向老人献上寿果和寿蛋,老人则把这些食品分给众人同吃,参加寿宴时吃东西俗说是替老人“嚼灾”。然后人们祝酒、品菜,共享天伦之乐,欢声笑语溢满寿堂。
老人到了66、73、84的年龄,晚辈给父母做的寿就比较特殊了。
/ 按旧俗,有些人做寿不从60岁开始,而是从66岁开始。庆祝66岁大寿,是寿俗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因为这个年龄,占了两个6字,象征着“六六大顺”,老人和晚辈一般对此都很重视。
“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这种习俗由来已久。父母66岁生日那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给父母拜寿,寿礼少不了一块肉。这块肉,意味着女儿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女儿长大了,趁父母生日之时,买肉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是买的肉,也象征着是割自己身上的肉。买肉时不能计较肉的多少,须一刀割下来,以示儿女对老人的敬意。有的儿女则购六斤六两肉为父母祝寿,还要蒸小馒头66个,请老人食之,别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民间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有的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情比较紧张。做儿女的趁父母生日时,买条活鲤鱼让老人吃。鲤鱼善“蹿”,寓意这一“蹿”,老人就过了难关。这天的早餐,老人一定要吃鸡蛋。鸡蛋煮熟后,女儿在天还未亮时,将鸡蛋拿到麦场上,骨碌几圈后,回家让父母躲在门后吃掉,称为“骨碌运气”,说是吃了这鸡蛋,可以交好运。
祝寿作为一种古老的习俗,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增进了长辈与晚辈的感情,体现出浓浓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郑州地区的礼仪、风俗,与中原各地的习惯大体相近或相同,但在很多细节上又有明显不同。同类事情的办事习惯、方法、程序,即使在同一地方,甚至同一村庄中也存在差异,形成了“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的有趣现象。
就说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过年吧,过年在郑州是个比较大的概念,有的地方特指除夕腊月三十,有的特指新年正月初一,农村所说的过年则是指农历腊月下旬到正月上旬这段时间的统称。
这样,在过年的时间上就形成了明显的“分水岭”———除夕这天,大部分农村人就开始忙着过年了,很多地方的规矩,是除夕饭吃得越早越好,越早越有福。而城里人仍在正常上班,他们是从正月初一才正式开始过年的。
“吃罢祭灶饭、就把年来办”,农村的传统,腊月二十三祭过灶就着手准备过年了。过年之前这段时间的日程如何安排,多年来也形成了古老的习俗,各个地方流传的有关此类习俗的顺口溜有多个版本,如一些地方流传的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杀肥猪;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豆腐,二十八,剃傻瓜(指理发);二十九,门对(指春联)有;年三十儿,吃扁食儿(指饺子);年初一儿,撅起屁股乱作揖儿(指互相拜年)”。一些地方流传的顺口溜则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宰只鸭;二十九,买坛酒;年三十儿,贴门神儿”……
过年时贴春联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就已将春联贴上,有的是在除夕这天贴春联,有人则是在正月初一才贴。很多地方春联一般只贴门窗、厨房、猪舍羊圈等地方,但有的农村除了门窗外,在水缸、衣箱衣柜、车辆甚至连织布机、桌椅板凳上也要贴上春联。
拜年的习俗在郑州也有差别,大多数地方的人们是口头互致新年的问候和祝贺,有些地方则为鞠躬拜年,有些讲究传统习俗的地方采用的是磕头、作揖的礼仪,给长辈拜年时,男孩磕头、女孩作揖,称为“磕头礼”。
除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郑州一些农村还曾经时兴“青龙节”、“乞巧节”、“牲口节”、六月过小年等不常见的习俗。
农历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怕动刀剪伤了龙体。太阳未出来前,农民用草木灰撒成圆形粮囤,中间放上小麦、大豆、花生、芝麻等,口中念诵“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丰收增产,还用双手拿瓦片,边碰撞边念叨:“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祈求神灵保佑,使蝎子、蚰蜒、蜈蚣等毒虫不来侵袭。中午饭都是吃捞面条,称为龙须面,祈求捞住富贵和健康。这天人们还做些炒制食品,如炒花生、炒黄豆、爆米花等,有“二月二、吃炒豆”之说。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在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7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7样瓜果,烙7张油馍或糖烙馍,包7碗小饺子,做7碗面条汤,还要单独包7个大饺子,饺子馅由7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7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7样东西,要能代表7位姑娘的心愿。晚上,7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姑娘们分吃水果和小饺子,然后把油饼和大饺子放在竹篮内,挂在树上。夜晚,7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篮子,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7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篮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农历七月十五,农家称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供奉在案桌上,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农家这天都要停止役使牲口,把供奉后的羊羔馍给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精饲料的,晚上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民谣曰:“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农历六月初一,民间有过小年的说法。这时,麦子刚打下不久,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桃、李等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着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人们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大人们在麦场里猜拳行令,孩子们嬉戏打闹,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⑽ 怎么手工制作立体蛋糕的贺卡详细附图~!
立体的很简单,,生日蛋糕会做吗,,拿彩色卡纸来做,做纸浮雕懂吗?
就是把形状剪好后叠加,用海绵胶可增加立体感.,
分工把蜡烛做好,在完成的背景后在其上粘贴蜡烛即可.
最后一步放在卡片上就好.
注:海绵胶是很好帮住呈现立体效果的.
假如看不懂的,那只能过来跟我学了,呵呵,,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