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过去庆祝春节的方式
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庚寅年新年贺图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过春节,燃放爆竹,在门窗上张贴字画祈福、装点居所,是这个节日最普遍的习俗。
2. 积极健康,带有幽默性的小品
1、《我就这么个人》
《我就这么个人》是由冯巩、曹随风、蒋诗萌表演的小品。该作品通过由出版社职员在给领导送礼过程中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讽刺了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不正之风。
2、《你摊上事儿了》
《你摊上事儿了》是由孙涛、秦海璐、王茜华、方清平主演的小品,该小品讲述了大厦保安和赵总经理,因为一张进门证件,发生了冲突的故事。
3、《如此包装》
《如此包装》是由由二群执导,石林、沈永年创作,赵丽蓉、巩汉林、孟薇等表演的小品,该作品讲述了赵丽蓉来到一家包装公司拍摄了评戏的MTV,结果拍摄出了说唱版的评戏《花为媒-报花名》,最后赵丽蓉认为这是糟蹋了好东西,于是不满地离开的故事。
4、《打工奇遇》
《打工奇遇》是由由二群导演,石林、沈永年创作,赵丽蓉、巩汉林、金珠表演的小品,该小品讲述了单纯想打工学本事的淳朴老太太碰上了哄抬物价赚黑心钱的狡猾老板,最终老太太遵从内心的真实选择向物价局打电话告发实情的故事。
5、《王爷与邮差》
《王爷与邮差》是由王宝社、朱时茂、陈佩斯编剧,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该作品改编自阎肃创作的剧本《万国运动会》。
讲述了王爷奉慈禧的旨令,与邮差参加由洋人举办的万国运动会,本来是让邮差当洋人的陪衬,可最后邮差在跑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他却赢得了洋人的掌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