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图片 » 农民工做蛋糕图片
扩展阅读
番茄蛋糕烤箱做法大全 2024-06-29 09:26:32

农民工做蛋糕图片

发布时间: 2024-06-23 19:42:04

⑴ 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怎么

建议先跟公司协商,看看公司拖欠工资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先发放部分工资;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让他们介入协调,如果还是协调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追讨,裁决生效之后公司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锋判拍行。
也可以公司拖欠工资为由单方离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每工作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但是满半年的,也是补偿一个银羡月的工资,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工资。
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照确定的工资支付周期足额支付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克扣。实行月、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小时确定冲竖。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务计发工资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计件或者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约定,但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每月支付工资。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每月支付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届满时应当结算并付清工资。

⑵ 求一篇采访农民工后的新闻稿,100~200字

文化村,农民工
这是西市街最好的地理位置,有非常方便的交通和购物、健身设施,这里的名字也取得很好,叫做文化村。而据我们的了解,这里的住户,却大部分是在西大打工的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为自己的理想和孩子的未来奋斗不止。西大是一座美丽的校园,我就是因此慕名而来,在这里有优秀的同学卓越的老师,有美丽如画的校园风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潜力和魅力。然而,我作为一个学生,住在一年住宿费才一千二的两人间宿舍里,享受着低收费的网络、水电、书籍等资源,而他们呢?周姐以前在工厂里上班,但是车间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噪音非常大所以她说话的时候要非常大声,时间久了就得了声带息肉,动了两次大手术,花了很多钱。身体都受不了,没有办法,所以只好放弃了这份工作,离开家乡来到重庆,她现在在沁园蛋糕房上班,而丈夫则在外面跑摩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谋生手段,所以只有用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来换取稍微宽裕的生活。至于孩子,他们没有太多要求。周姐提到儿子的时候,有说不完的话,总是带着开心的笑容,反反复复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调皮的很”。而她丈夫则更是没有要求过孩子的学习,他说|“别人的孩子只知道学习,小孩儿都学傻了,我们的儿子调皮反而比他们聪明”。所以儿子在学校打架,他们也没有特别引起重视,只是每次打到要请家长他们才会教训他。在周姐的描述中,我听得出来她并不反对儿子打架,甚至有时候明明是儿子欺负别人,她也觉得儿子很调皮很可爱很聪明。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可能真的好动的孩子特别聪明,但是打架伤人是不是就过了呢?一个孩子聪明当然是好事,但是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放任他并不是可取的选择。如果这样随他任性下去,难免将来孩子会受到不良习惯的影响,到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其实第一眼看到周姐的时候,我有一种惊异的感觉。他家的小屋大约只有十来平米,住了四个人,她和丈夫、儿子及一个侄女儿。这间十来平米的小屋摆了一张双人床,隔着一个大立柜又摆了一个架子床。这边靠墙摆着沙发,沙发的旁边是一个搁着电视的柜子,所以如果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要扭着头看,不牛头看则要坐在床上看。这个小家四口人生活在十来平米中,所以显得非常拥挤,但是看得出来周姐是一个非常会收拾的人。家里的东西都摆放的井井有条,地板也是干干净净的,在这拥挤不堪的小屋里甚至还摆着两盆小植物,为这个黑褐色调的家增添了几许绿意。而且周姐本人也没有之前采访的四十多岁的农民工妇女一样,啦啦踏踏不打扮自己,他三十来岁,长长地直头发披散下来,一件简单的针织衫陪黑丝袜和长靴,显得时尚又很低调。可能是年纪的缘故吧,三十岁和四十岁之间有一道鸿沟,到了四十岁自然条件急剧下降,如果物质条件跟不上再会打扮也没有用。而眼前这位大姐,却给我的感觉很好,她传达的意思是:虽然我为生活奔波劳苦,但是我也热爱并享受生活,我不是生活的奴隶。可能是性别和个人价值取向不同吧,我对生活的理解也还相当肤浅,但是今天面对这位时尚的年轻妈妈,我不得不发此感叹。人生的机遇和挫折无法预料,不知道我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如果我不幸被生活所困,是否我能有周姐这样勇气和能力把生活经营的有滋有味。
周姐和他丈夫平常都要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一般回家都十点了。所以可能平时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要多一些,而在于人交流上则要少一些。虽然来这里这么多年,但是周姐说自己在这里没有什么朋友,希望我们能常常去他家里玩。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感觉周姐并不是一个难于与人相处的人,她说话客气性格温柔,但是却没有朋友,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一个方面。他们生活在城市,过着城市人的生活,却始终融入不到城市里来,没有朋友没有归属感,总是感觉自己还是农村人。而实际上,他们也不是纯粹的农村人了,在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们回到农村就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吗?边缘人,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却不知道二者究竟相隔多远。城市的生活融不进,农村的生活回不去,只好在边缘游荡。或许只是为了生活,但是人总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要努力用行动来达到,就这样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又去哪里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呢?周姐是如此,她的孩子和丈夫也是如此。周姐的儿子每天上学要坐车去,这个文化村除了他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一个学校,所以他每天都是自己一个人上学放学。回到家里,没有同学和他玩,只好和其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孩玩。但是他们家非常小,实在没有小孩玩耍的地方,可能是因为这个吧,儿子也从来不带小朋友回家来玩。只是他自己去有电脑的朋友家里上网,和他们一起在西大校园里玩耍。他十二岁了,渐渐就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和别人家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可能会越来越敏感。他经常一起玩的玩伴只有两三个,在学校就不太清楚了,妈妈只知道在街上有他的同学叫他他都不理人家。儿子还说过一句话,说“我觉得我的妈妈比其他人的妈妈好一些,不像人家的妈妈那样”。其实是这小孩发现自己妈妈比别人妈妈漂亮,他因此而骄傲。当然肯定也有不好的地方,只是可能孩子不会说,周姐也没有和我熟到愿意告诉我们的地步。他会发现自己和城里孩子的区别的,他将怎样面对这一切?她还会为妈妈的漂亮而骄傲吗?他还会和其他小孩一起快乐的玩耍吗?我不知道,只是有一种担心在心里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