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谓精致
最近不知怎的,忽想起一个词----“精致”。
记得曾有一次跟朋友聊到一生要花多少钱,我说我要是能有两、三百万应该就足够了。她说“我不够,我要活的精致”。话置于此让我对“精致“产生了一些思考。
说到精致,大众的印象应该是:美丽的妆容、华丽的衣衫、好看的头发、美甲、高跟鞋、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豪车等等等等。
物质层面可能大体是这样,至少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在以上外在的包裹下若匹配一个粗鄙的灵魂,那这是真正的精致吗?
《上海的金枝玉叶》中的郭婉莹,解放前上海永安百货四小姐,真正的大家闺秀。出身于资本家的家庭,从小金尊玉贵衫消空,生活优渥。那时的她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那时的她不可能不精致。
解放后那段动荡时期,郭婉莹作为资本家被下方到农村劳改。此时的她清洗过女厕所、住过鸭棚、挖过鱼塘......此时的她应该算得上落魄吧?但她骨子里的气质不允许她低下高傲的头。
刷厕所时她依然要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穿着旗袍洗马桶。没有蒸锅,即使用铝饭盒也要蒸蛋或瞎糕。没有烤箱,就用铁丝烤土司。没有茶具,用搪瓷缸子,她也要每天煮下午茶。
别人不理解,她静静地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她用行为告诉这个世界:富贵或贫苦,并不是区分一个人是否高贵的关键。
言至于些,并不是美化贫穷与苦难。只是想说,所谓的精致,不仅限于外在。内心的充盈、豁达,品格的高贵,行事的得体、从容才是最高规格的精致。
到高档场所用名贵的陶瓷杯喝卡布奇诺叫精致,用玻璃杯喝杯白开水就不精致了?镶了钻的美甲叫精致,干干净净修剪得一丝不苟的素手就不精致了?用LV、Chanel、Gucci、Diro名牌包叫精致,用没有牌子的民间手工皮包,甚至帆布包就不精致了?
只能说,肤浅!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出生命中的十大奢侈品,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却没有一样与物质有关:1、生命的觉悟。2、一颗自由喜悦充满爱的心。3、走遍天下的气魄。4、回归自然和与大自桥哪然连接的能力。5、安稳平和的睡眠。6、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7、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8、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自己的人。9、身体健康、内心富有。10、能感染他人并点燃他人希望。
平静下来,我们不防向内求。
有多久没好好读一本书了?有多久没好好锻炼一下身体了,一口气爬五楼费劲吗?小时候的爱好现在还在坚持吗?曾经的梦想实现了多少,是否付出过行动?是否在过人云亦云的日子,大脑还能独立思考吗......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外在的美固然有吸引力,但内在的美才是最另人着迷且弥足珍贵的,不是吗!
❷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文:我是素颜
刚刚看完作家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喜欢她的观点:理想是一个人心上的太阳,能照亮他生活的每一步。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
理想的生活永远与钱财无关,就是活着的人生态度。佘华的《活着》里曾经贵为公主少爷的地主儿子富贵,从出门脚不沾地,长工背着走路,到后来父亲去世,房产地产变卖还了赌债,再到后来母亲、儿子、妻子、女婿、外孙一个个离他而去,他与一条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坐在田间地头,他与“我”讲述着他的一生,目光深邃平和,语气平静,生动形象地讲福贵的故事,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一般自如。
虽然这只是一本书中作家编撰的一个人物,但又何尝不是活着的一种人生态度。深刻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问题: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父母吗?为了儿女吗?为了钱财吗?为了学业吗?为了权益吗?为了爱人吗?作家就做了这么一个残酷的实验,让曾经掉入“福圪洞”的福贵失去原本拥有的富贵,变得一无所有,一文钱也不剩,一个亲人也不留。他依然得活着,一个人坐在夕阳下,叨着旱烟袋,或者回忆过往,或者羡慕周围成双成对走过的邻居,或者什么都不想,只盯着地上的蚂蚁,看它们打架、搬家、觅食。
去了的已经去了,活着的还继续活着。
活着为了谁?不为谁。
活着为了什么?不为什么。
活着就是活着,好好活着,努力活着。
看到一位读者在我的某一篇文章后面留言:“我的老师说:活在当下的女人,谁敢素面朝我!我对老师说:活在当下的人有几个敢说:我不为钱活着?老师说:好文人都敢说。”
看后太不敢苟同,大概这位读者和他的老师都是大城市的讲究人,和韩国女人一样,素颜不敢出来见人,像我们这样小县城的女人们,大多数出门的时候脸上只会补水增白加防晒。化装了才出门的有,数量并不众,且不会因为谁化了装就高看一眼,谁黄脸婆就低看一眼,谁看谁都挺正常。
这位读者口中的老师嘲弄只有文人们敢说不为钱活着,其他人都是围绕着钱活着。听闻此言后更觉刺耳。钱谁也需要,穿衣吃饭买房买车,处外都要用钱来买,我们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必定要努力打拼生活,为我们生活的好,生活的有质量,好好努力一把,尽可能地去多赚取一点钱,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让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的孩子生活条件能好一点,再好一点。
可我们能说自己是为了钱活着吗?钱是我们活着的唯一目标,这种宿命还是留给某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好了,但别轻易自称为师,把这么偏颇的观念灌输给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这种教育理念是误人子弟,会把孩子带上了歧途。
钱是除却空气、水、食物生存之外顶重要的一项必须品,买一个打火机也得用钱,我们得付出辛勤的汗水,用我们的身体干体力活,用我们的智慧干脑力活,凭自身的条件赚取相应的工资报酬,满足生活正常所需。誉笑赚钱多一点的,生活富贵些,赚钱少一点的,生活贫困一点。钱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但钱的比例仅仅占生活的一丁点,也只能占一丁点。
除却钱之外,我们可拥有可追逐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我喜欢乔叶的这句话: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深山里有一位农民养了十几头黑羊,慢慢扩张养了几百头,一年二三十万元的收入。他娶了女人,每天白天放羊,晚上和女人睡觉,生了好些儿女。偶然进山的人问农民:生这么多儿女,将来准备让他们干什么。农民豪气冲天地说:我把羊群分了,让儿子们每个人占一座山头,放更多的羊,赚更多的钱。女儿们嫁给放羊的,放更多的羊,赚更多的钱。
多么质朴的想法,简单的有些一根筋。农民有很多很多的钱,除了有了钱可以买更多的羊之外,他再没有别的想法,他不链虚册知道外面有比养羊更精彩的世界,他不知道除了养再多的羊之外,他还可以拥有更多的理想。
我们却不能嘲笑农民的无知,有时我们还会不由自主羡慕这一种简单无压力的生活模式。理想是一个人心上的太阳,能照亮他生活的每一步。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地方是荒凉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充实和丰富自己。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棚宏。农民有钱无处花的生活是火热的。没钱还精致地过日子的人,生活也是火热的。
上海最后一位名媛郭婉莹,是上海有名的“永安百货”创始人郭标的四女儿,她也被誉为是“上海滩最后的名媛”。
文革期间,她郭氏小姐的身份,为她带来无尽的迫害。她戴上了“资本家”的帽子,被强制劳动改造。修路、挖鱼塘、挑河泥,两手布满茧子,结满血痂。就是在这种生活条件里,她可以用饭盒蒸蛋糕,用铁板烤饼干,用碗喝下午茶。
朋友不理解:都活成这个样子了,还穷讲究什么。
郭宛莹回答: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最难时,人们批判她,唾沫唾她,筿帚打她,罚她扫厕所,她也不抱怨,反而打扮得大方得体,穿着旗袍就去了,她以苦作乐:这些劳动,有利于我身材苗条。
生活给我一巴掌,我回报生活一个血色的微笑。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有理想的人的精神高度,与金钱这个俗气的家伙没半毛钱的关系。没有多余的钱买鲜花,野地里摘一把野花装典家里,何尝不是一种有理想好人的积极生活态度。忘记在哪一位作家的书中看到这样的故事。在穷困的日子里,母亲大汗淋漓推着一车柴回来,一进门就高声叫我的名字,然后把柴扒开,露出里面藏着的一束野花。母女二人欢天喜地地四处找瓶子弄水插花,摆在炕几上。肚子里饿着,眼睛里是饱的,与钱不钱的有屁关系。
活着,就活一个精气神,活一个奔头,大大小小小层出不穷的理想,就是我们活着的日子,就是我们过活的火热的生活。再咋拉扯,都与钱这个俗物扯不上关系。
❸ 最后一位名媛:为爱下嫁穷小子,家产被没收,她如何活成传奇
绚丽奇诡的民国时代虽然已经过了上百年,但在那个时代涌现出的传奇人物,直至现在都让人难以忘怀。
林徽因、陆小曼等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媛闺秀都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
论长相,她们或许不如现代宛如流水线批量生产出的“名媛们”。可在那新旧轮回交替,中西融合的特殊环境下的经历,以及经过时间磨砺出的气质,却将她们打造成了极为独特的存在。
即便是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她们身上的光辉也难以掩盖。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郭婉莹的故事,她被称为民国最后一位名媛,她跌宕起伏的精彩一生完全不比林徽因等人创下的传奇差一分半点。
(郭婉莹一家四口)
可任谁都知道,赌博是个无底洞,就这样,原本还锦衣玉食的一家人很快就沦落到连房租都付不起了,无奈之下,郭婉莹只好带着全家搬回娘家去住。
但郭婉莹也知道,这并非是长久之计,所以除了经营服装店之外,她又找了一份替报纸拉广告的工作。
在苦难日子的磨练下,吴毓骧幡然醒悟,他重新开了一家公司,和德国做医疗器械的生意,随着生意渐有起色,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郭氏举家移居海外,郭父本想要带着郭婉莹一起走,但却被她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只是将自己的子女送去了国外。
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她后半生的轨迹。
(五十年代郭氏最后一张全家福)
1957年,吴毓骧被关进了监狱,家中财产悉数充公,连郭婉莹的婚纱都上缴了。1960年,郭婉莹等来了吴毓骧病死狱中的消息,最后她只看到了一具形容枯槁的尸体。
自此之后,厄运接踵而至,郭婉莹不仅需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还需要替丈夫还债,而又因为她是资本家的女儿,所以被强制送去劳动改造。
她本是金枝玉叶的娇小姐,但却不得不得拿起锤子修筑道路,不得不去菜市场处理冻坏的大白菜,一双从未沾过阳春水的手被冻得满目疮痍。她还被安排去挖鱼塘,被送到农场喂猪,刷粪桶,甚至还要睡在鸭棚中,和数十人挤在一起。
生活虽然如此困苦,但郭婉莹却依然乐观向上,甚至依旧维持着自己的精致形象,在菜市场卖东西的时候,她会穿着旗袍和皮鞋,即便是提着菜篮子,也是风头两无的大美人。刷粪桶的时候,她也穿着自己心爱的旗袍,一点都没有被这些生活磨难所压垮。
不仅如此,她还会用煤球炉子充当烤箱,蒸圣彼得堡风味的蛋糕。
没有上等茶具和优质的茶叶,她就用搪瓷缸子,喝自制下午茶。
甚至连看书的时候,都要准备一个小镊子,方便翻书。
无论世界多么变幻,她都能不卑不亢,把日子过成好。这不仅是因为她的骨子流淌着的富贵人家的血统,更是因为,她的乐观向上的性子和对生活的诚挚热爱。
再遇爱情,专注事业
1971年,郭婉莹离开崇明岛农场,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当时的郭婉莹被派到外贸职工业余大学教英语,在那里她认识了同事汪孟立,两人很快坠入爱河,还结了婚。
汪孟立毕业于牛津大学,学识渊博,谈吐幽默,是郭婉莹喜欢的那一类,两人他们非常聊得来,还时常结伴旅行,与老朋友聚会。
汪孟立患癌病逝后,远在国外的子女们怕郭婉莹老年孤单寂寞,便想将她接到国外居住,或者回国照顾她,但郭婉莹却谢绝了他们的好意,选择独自生活。
虽猜不透郭婉莹的想法,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实,自己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有声有色。
之后她又进入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继续自己之前的事业——教英语。
(郭婉莹1982年在上海教英语)
那时候的郭婉莹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她依然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并且坚持只要接待客人必须化妆换衣服。
哪怕那时候她的头发几近花白,可仍然被她打理的一丝不苟,没有一丝杂乱。
1998年,89岁的郭婉莹也许是预感到了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所以在上完卫生间后,她将自己梳洗干净,然后躺到了床上,闭上了双眼,在睡梦之中平静的结束了一生。
她在遗嘱中表示,自己会无偿将遗体给捐献上海红字会并且不留骨灰。
结语
从郭婉莹的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旧时女子的温柔体贴,又能看到,在自由开放思想冲击下诞生的新时代女性的身影。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她始终保持优雅高贵,不向坎坷的命运低头。
不得不说,郭婉莹,她配得上“民国最后一位名媛”的称号。
❹ 能弹琴会画画就一定懂得美吗真正懂得美的人到底赢在哪里
孩子在幼年时,应该侧重 体育 与美育,原则是“单纯”,由此培养“节制”。这个时期,要使孩子明白“正确的信念”,稍后再探讨知识。 ——柏拉图
1
能弹琴会画画就一定懂得美吗?
现在中国的父母是越来越重视美育了,让孩子学乐器的,学画画的,身边都挺多的。 就说乐器吧,我自己看过去,我周围的家庭,10家里差不多就有7到8家让孩子学一门乐器的,最多的当然就是钢琴了。我家儿子不会任何乐器,就显得非常小众,搞得其他家长都认为,我儿子一定学了什么更高深的东西。
只是,我想问一个问题:会弹琴会画画就是懂艺术有美学修养吗?
现在大致有两类家长:
一类家长呢,让孩子学艺术,主要是作为一个升学的敲门砖,学音乐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考级;学绘画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得奖。这样就可以通过特长去到比较理想的学校。 这么一来,如果音乐、绘画类的特长和升学不再相关,他们就会认为是浪费时间,很快放弃。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很多小孩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上了很多兴趣班,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然后到了中学,课业压力加大,基本上这些兴趣和特长都泡汤了。
另一部分家长可能就没这么实用主义,他们觉得孩子学习艺术,在忙完正事后,还能弹个琴、画个画、写个字、自娱自乐,是一项对身心有益的爱好或消遣,让人感觉高雅、有修养,作为生活的点缀,是件很好的事情汪碰。
大家可能会觉得第二类家长不像第一类家长这么实用主义,或者说那么功利,出发点是培养兴趣,这才是真正的美育。
其实,美育既不是升学的工具,也不仅仅是生活的点缀和消遣。 美育,又称美困神谈感教育,是培养我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所以说呢,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对孩子进行美育,但是美育不仅仅只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技能训练。
民国的蔡元培先生说: 美育可以代替宗教,美育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家里再砸钱砸时间让孩子学艺术,孩子可能都不是在接受真正的美育。真正的美育靠的不是烧钱,靠的是真真切切爱美的人生态度。
2
我的童年没有兴趣班,却有好的美育
我小学6年级前都住在上海外婆家,那会儿还没有兴趣班这个概念,学艺术的孩子也寥寥无几,我没有上过绘画班,也没有学过乐器。 但是家里还是有美育的氛围的,是怎么样的氛围呢?就是我外婆和舅舅都很喜欢种花,我经常跟着他们做一些浇花、修枝、换盆、施肥这样的工作。养的海棠开花了,我就会搬着小凳子到花盆前面坐着,用草稿纸和木头铅笔,还有蜡笔把花画下来。为什么不是拍照呢?那时不要说没数码相机了,连胶片相机,也是一件稀罕的物件。
我外婆平时也爱带我去公园,虽然上海的风景区不如杭州,但是绿地和公园还是挺多的。我小时候几乎游遍了上海的公园,到复兴公园去骑木马,到中山公园坐滑梯,到城隍庙豫园去喂鱼。一边玩呢,一边也在和花草树木亲密接触,感受到季节和天气的细微变化,所以对自然界的美非常敏感。
以前我们家长没有双休日,只有单休,等我后来回到杭州父母家里,虽然他们周日很忙,但是每到杭州春天,樱花和桃花开放的时候,他们做完家务,一有空就会带我和妹妹骑着自行车出去赏花。 我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习惯,每到鲜花盛开,就心里痒痒的,玉兰,樱花,桃花,荷花,桂花,梅花,一轮一轮看,如果错过某一个花期,还会觉得这一年缺少了什么。
家庭经常一起出游还有个好处,就是在出去爬山、春游或者旅行的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气氛也特别融洽,一些平时不会和家长说的话也就很自然说出口了。
另外呢,如果瞎让自己有什么烦恼,看看大自然,压力会减轻,心胸也变得开阔。
从欣赏自然回到艺术,我现在也很爱看画展,去各地旅行去看动物,看大自然。庄子有句话: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大自然就是一种最好的美育。我的家庭虽然没有教给我艺术技能,但是从小教给我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习惯。
还有,我之所以能进行专业写作,也并非因为我的表达和创造能力真的比别人强很多,而是我对日常的细节更敏锐,更能体察到生活之美。
就是我和别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比如说北京和杭州,或者去了和别人同样的地方,比如说日本啊、意大利啊,我总能发现一些美好的地方,注意到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会说,我怎么就没看到呢?或者说,我们去的是不是一个地方啊?
能够从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里发现美并愿意分享美,这就是美育一个很重要的根基——也就是对生命的关心和生活的热爱。
有个着名的才女叫做林曦,也叫林糊糊,她都没正经上过中学,却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成为职业画家的同时,她还创造了“山林曦照”的古典美学品牌,她的书画课私塾里除了京城名流,也有像我同事那样的外企高管。
像这样一个有美学造诣的人, 人家问起她小时候她受到的最震撼的美育是什么?
有意思的是,她的回答不是说她听了一场什么样的音乐会,也不是看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展,或者读了一本什么书……而是一次很普通的旅行——去武夷山,而且还不是第一次去。
那是她11岁的时候,在初冬的一天她妈妈说,明天我们去武夷山吧。那时候从她家所在地重庆到武夷山很不方便,只是为了妈妈一句话:
武夷山下雪了,你以前去过武夷山,武夷山上的风景加上雪会特别美。
于是她和妈妈就马上开始收拾行李,先坐飞机到了厦门,从厦门坐火车到了南平,然后从南平坐了好几个小时的 汽车 到了武夷山,已经是晚上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林曦看见所有的树上都是白雪,然后她们去了永乐禅庙,去了桃源洞。桃源洞是一个道观,要走很久的路,看到一个小小的洞门,进去之后是一片亭子,她们和道长吃饭,聊天,很开心。
林曦小时候也经常出去旅行,但这次旅行对她来说很不一样,是一次她童年里最震撼的美感教育。就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文人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兴之所致,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她说:因为我体验过那样的时刻,可能就是忽然看见树上的白雪,看到了花上一滴滴落下来的雪化成了水,那一刻明白了人生可以这样过。
3
真正懂得美的人,到底赢在哪里?
美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是帮助升学,培养爱好,而是对整个人生的助力非常大的。 其实人生很大程度是一种主观感受。可以说,懂得美的人,和不懂美的人,即使他们同处一个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对人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真正懂得美的孩子,到底会赢在哪里?
(1)懂得美的人,会活得更幸福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了以后,并没有觉得幸福如期而至?因为还缺少了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
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不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能力,还要拥有“能够体验幸福感受”的素质。 而美育,包括审美和创造两大方面,而审美是创造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缺乏“体验幸福感”的素质,他就不懂得享受生活,也很难体会到生活带来的美感和快乐。相反呢,懂得美的孩子,具有强大感知能力。 就比如说,我和你同样生活在北京,你觉得干燥风大出行不便利除了着名景点故宫长城玩得还累死其他就没什么好玩的;我却觉得北京总是晴朗阳光灿烂很大气有古典的美也有现代的美。那么,我们即使都住在北京,我们的人生也是不一样的,我会开心很多,因为我是被美围绕着的。
如果一个人懂得审美,还能把那些真正打动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就形成了一种影响力和创造力。
这种表达可以是用艺术教育里学到的弹乐器,绘画,写字、等等。即使不擅长这些,说得俗一点,你至少还会用手机拍照吧,至少还会发朋友圈吧。 这种具备艺术修养和才华、热情和快乐的人也往往会更受人欢迎,这在人际关系上就又是一种正向的加持,能收获更多幸福。
(2)懂得美的人更有定力,会有心灵安顿之处
刚才说的人生的快乐,或者说幸福感,如果依赖外界或他人的给予,那么就会非常脆弱,因为一旦外界条件变了,别人不给你了,那么是不是就不幸福,不快乐了吗? 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他一直需要你给他安排和提供快乐,如果他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很多肯定,过多地依赖他人的陪伴、外界的物质环境,那么他一旦一个人的时候,或者是遇上一些困难,是不是就比较容易进入低谷一蹶不振呢?
这时候,一个人从小美学教育在对抗人生困境时会发挥作用。
老上海着名的永安百货郭氏家族四小姐郭婉莹,含着金汤勺出生,从小锦衣玉食,同时接受着最好的审美教育。
但是时代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都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被羞辱打骂,一贫如洗……
可贵的是,在艰难中,郭婉莹却凭着自幼获得的爱美的人生态度,保持了生活的兴致和优雅。
没有烤箱,她就用铁丝烤土司,用铝制饭盒在炉火上蒸蛋糕;没有茶具,用搪瓷缸子,她也要每天自己煮下午茶;没有德国名犬,她就给儿子买一只小鸡仔,并叮嘱他要好好养着。
别人不理解,她只是笑笑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房子、首饰被充公,她带着孩子搬到一间不足7平米的小屋居住。屋里没有暖气,寒风刮得屋顶咔咔作响。冬天早晨醒来,人脸上都会结霜。 可她却说:“晴天的时候,阳光会从破洞里照下来,好美。 ”
那些看起来虚无缥缈的审美教育,才是人经历困苦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变化很快的,很多人包括家长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也有很多焦虑。 不安全感来源于不确定,但是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即使拿到一份好的学历,获得一份好工作,这也不是一生的保障。
那么,什么东西是比较确定的?其实就是庄子说的“艺道的专精”,也就是说手艺人会活得比较踏实。比起金钱、人际关系,自己的才华和一技之长是谁也夺不走的,能给人更大的安全感。
而一旦有技艺傍身,你有就会找到心灵安顿之处,能够从自己做的事情里获得满足,自得其乐,更少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 对于很多名声在外的人来说,别人对他的尊重所带来的快乐,远远比不上他们在工作中自给自足的快乐。这种快乐就像优秀的舞者在跳舞中获得的快乐。
此外,美育的过程,也是对秩序和定力的训练,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每天都要刻苦练习。 不管是素描,书法还是古典音乐,都有严苛的规矩。这种训练不仅能让人静心,还能培养出一个宝贵的东西叫定力,从容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懂得美的人,在未来更容易成功
现在我想从最“功利”的角度,来谈一下,美育有什么用? 懂得美的人,在未来更容易成功。
就说赚钱吧,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国产产品,和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比起来,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差距:外观难看、工艺粗糙,使用不人性化。
一个东西的质量由两方面构成:
比如说喝水吧,一次性的塑料杯子能用来喝水,作为一个水杯功能就算满足人们需要了。当然,一次性塑料杯太low了,拿来喝咖啡也不像样,那么就用普通的中国产的白瓷杯吧。
你们看看上面这个杯子要多少钱?上面还有花纹呢,看上去质量还可以,但是因为缺乏设计,淘宝上一个只卖5元8角人民币。
同样是一个杯子,为什么刚才说的白瓷杯只卖5块8,而无印良品的一个白瓷杯,上面还没花,却要卖到82元,是刚才的14倍。这还不算过分,同样喝水、喝咖啡,这是一个德国着名陶瓷品牌叫唯宝,它的一个亚马逊系列的马克杯。
这个杯子多少钱一个呢?620元,是国产白瓷杯的106倍,是MUJI的7.6倍。
这中间当然有点材料和工艺的差距,比如说陶瓷质量什么的,但是最主要的差距,大家看起来表面上是品牌的差距,但说到本质还是审美的差距。
因为不管是品牌建设,还是人们对品牌的认可,也是一个审美累计的结果。
从一个能喝水的普通白瓷杯到一个优雅的品牌马克杯,在这过程中,提升的都不是功能质量,而是都是审美的质量。在功能满足基础上,人们对体验的追求,导致产品价值相差数十倍甚至百倍。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国内一些传统的企业家,由于自己的美学修养不够,审美要求也低,一到产品该升级换代的时候,就老在功能上下工夫,而忽视了审美价值提升,最后还是卖不出价格去,赚不到钱。
这就像中国很多景区,现在流行一句话不叫审美,叫审丑 旅游 ,这也和我们的审美素质缺乏有关。还有“土味整容”,不是修旧如旧,而是把本来很优雅的佛像等文物修复成了大红大绿、喜气洋洋的雕塑,把原来美的东西都糟蹋完了,实在太可惜。
木心有句话是: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当一个民族的美学教育,跟不上物质充盈的步伐,不仅各种喜剧、闹剧频出,悲剧也会接踵而来。
而我们中国现在开始全面进入小康时代,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产品功能的提升和性价比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美买单。
所以,一个人具有审美能力,对事业的开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因为,未来的中国,是一个“雅者为王”的时代,人们对美的关注不亚于对实用的关注,不懂美的人,就像没有知识一样没有市场。
那么有人会问了,我又不做企业,也不当产品经理,也不会做设计师,是不是审美就和我没关了?
其实审美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事业都息息相关。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懂一点穿衣搭配,会让自己更体面好看,如果我们懂一点家居布置,会让生活的环境更美好舒适;
在事业上,我们设计个简历,做个PPT,或者像我这样做个公众号,有美感就比没有美感的更容易胜出,职业道路上也会更顺利。
美育到底是什么?
它和金钱无关,也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懂得美的人即使不会弹钢琴、画不好画他也会对一切美好都很敏感,会追求美,也能在生活中通过别的方式创造美好。
美育的本质是一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能够感知并创造美好的人生态度。
而真正懂得美的孩子,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我的新书《不完美,更幸福——跳出家庭与事业平衡的陷阱》目前正在当当、京东和天猫店热销中。
❺ 郭婉莹的丈夫不赚钱,不养家,她为什么无一句怨言
民国最后的贵族—郭婉莹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曾经看过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老慎什么特别的缘故,只是在书架中匆匆一瞥便被她的书名所惊艳—遇见一些人流泪。我已不记得当时那本书中是否有令我读来流泪的人物,但是我想把这句话用在另一个人身上,那个真正让我读之泣容的女子—郭婉莹。
郭婉莹又名黛西,是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民国名媛,被后人称为“民国最后的贵族”。郭婉莹1909年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优越的出生使郭婉莹在澳大利亚度过了她幸福的童年。随后她跟随父亲回国,在中国开始了她的学业,她先后进入中西女塾、贵族学校、燕京大学学习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此时的她可以用一句诗形容:腹有诗书气自华。
25岁大学毕业后,郭婉莹嫁给了清华大学毕业的吴毓骧,在她看来她和吴毓骧对爱情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解,所以他们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但事实证明仅凭着一腔对爱情的向往是过不好婚姻生活的,婚后的郭婉莹过得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美好,她的波荡人生也从此拉开序幕。
在她眼里,一个女人的精致和高贵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绝不会被外界环境操控。我不知道能用什么词语形容郭婉莹,因为你会发现当你把任何一个美好的词放在她身上时,这些词都会变得黯然失色。我想任何美好的词都不能形容她,但任何美好的词都可以放在她的身上。
女作家陈丹燕写过一部书,叫做《上海的金枝玉叶》,书中的主人公就是郭婉莹,我也曾读过此书,看完后感慨万千:我感谢有这样一本书让我能深入的了解这个人;我更感谢有这样一个女子,告诉了我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贵。每个灰暗的时代都会有蜡烛般的人物,我想郭婉莹于我就是那样女子。
❻ 怎样才算见过世面
所谓见过世面,大概就是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大概就是读过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但也知道,自己也就多读了几本书而已,不会与人锋脊中谈话时堆砌休莫、萨特、波伏娃,不因文化自傲自得。就是走过很多路、去过很多地方,但也知道,自己只是见识过更多风景而已,当回归日常生活,也不会一再向周围谈及旅途见闻。
见过世面,不过就是这样的清醒的自知,他知道,若是命运待自己不薄,那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鄙夷那些过得不如自己的人。若是日子艰难,那也不必因此自轻自银山贱、愤世嫉俗,继续过自己的日子而已。
所以,上海永安百货的四小姐郭婉莹即使被抄野神家后,贫困到不得不靠挖河泥、挑水泥、洗马桶生活的地步,依旧有闲情逸致在煤球炉上用铝锅蒸蛋糕,用铁丝烤面包片,这就是见过世面。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是个货真价实的白富美,爷爷是大学教授、父亲经营着一家纳税额上千万的企业,她旅行过很多地方、住着别墅、但待人朴实真诚,言谈之间从不涉及关于车房、关于自己生活如何“与众不同”的话题。与她认识很久之后,知道她优越的家庭条件时,我特别震惊。她就是典型的见过世面吧。
认识一个男性同事,家庭条件一般,在一众土豪同事(好吧,我同事确实都比较有钱)中算穷人了。但这位同事对待任何人都特别暖,会顾及到每个人的感受,是个典型的暖男,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同事聚餐、集体活动什么的都由他组织,因为他号召力强呀。我觉得,这也是见过世面。
总之,见过世面,不是说你多有钱,你认识多少品牌,你消费层次多高级,你到过多少地方,你身处农村城市还是海外,而是一种心态和处世态度吧。是不自骄、不自馁、自尊自重也尊重他人的一种品行吧。
❼ 人格魅力观言行,始终如一永恒心,出处
有一种人神模,他们和颜悦色,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真诚而温柔地对待他人。
这样的人总是很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让人感到舒服,身上散发出一种如沐春风般的美好。
一个人的言行,正是赋予生活的样子,请记住:没有人有义务通过连自己都不在意的言行,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着名的讽刺作家马克·吐温遇见了一位富翁和他的夫人,出于礼貌,马克·吐温恭维富翁的夫人道:“夫人,你真漂亮!”
没想到富翁的夫人瞥了一眼马克·吐温,很傲慢地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
头脑非常机敏、言辞一项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答道:“没关系,您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帕斯卡说:“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要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开门,关门;敬酒,递水;坐,站,行,走,立……
这些待人接物的姿势里,众生百态,修养立见。
我们观察判断一个人,通常从他的言行开始,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的言行,是用内在的气质和涵养,在岁月的沉淀下逐渐打磨而成的。
曹雪芹写多愁多病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善良懦弱的迎春是“肌肤微丰,温柔沉默”,写精明强干的探春则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忧郁的人眉头紧蹙,宽厚的人眼神温和,自信的人自然嘴角上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整个人的体态、外表、内心。
一个自持修养,精致律己的人,他的言行不会恶劣,生活不会痛苦。
被称为“上海最后的贵族女子”郭婉莹郭四小姐,后来沦落去扫厕所,即使在那样的岁月里,她依然细心打理容貌,于煤球炉上蒸蛋糕,看书的时候用镊子翻书,她的言行仍然透露着着从容和优雅。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人:穿金戴银,大牌服饰包包,液瞎尺却仗着财大气粗,便对人颐指气使,毫无礼仪,言行不善。人格魅力重要性的名言 与人格魅力相关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
OPPO帐号退出登录的操作方法:
1、进入游戏中心--我--点击OPPO帐号上方的头像--退出帐号--输入登录密码即可退出帐号;
2、进入软件商店--我的--点击OPPO帐号上方的头像--退出帐号--输入登录密码即可退出帐号;
3、进入主题商店--我--点击OPPO帐号上方的头像--退出帐号--输入登录密码即可退出帐号;
4、进入OPPO会员--点击OPPO帐号上方的头像--退出帐号--输入登录密码即可退出帐号
你登陆社区使用的账号和密码。一般就是你注册使用的手机号码。可用于登录游戏中心、软件商店、主题商店、OPPO官网等平台。
一、注册OPPO账号
1、通过桌面的【OPPO会员】进入,然后点击本机号码登录即可完成注册。
2、如果前期是使用邮箱注册的,现在还是可以正常登录使用的。
温馨提醒:为了你的账号安全,建议绑定手机号,完成实名认证后再继续使用。
二、修改用户名
1、在登录的账号界面,点击“头像部分”就可以查看到“帐号信息”,点击“用户名”。
2、输入想要设置的名字闹高,点击保存即可。
温馨提醒:名字只能改一次,想好再改。
三、忘记OPPO帐号的解决方法:
1、OPPO帐号绑定了手机或邮箱,可通过手机或邮箱作为帐号进行登陆;
2、未绑定信息或绑定信息被修改,通过申诉找回OPPO帐号。
❽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5篇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以及在当下社会,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还是对演讲稿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篇1
每个人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修养,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年龄大小,无论你身份高低贵贱,只要你愿意做出努力,你就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相反,即使你有着尊贵的社会地位,即使你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不见得你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因为,修养并不等于金钱、地位、才智、荣誉。那么,怎样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呢?
第一,要有爱心。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亲人、爱老师、爱朋友,甚至是爱那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当你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爱心,而由此你获得了心境的开阔和精神的愉悦时,你才能体会出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第二,要有责任心。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代贤人士大夫责任心的典范表现;周恩来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我们当代伟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心声。对于我们而言,同样也应该具有这种胸怀天下、放眼未来的豪情壮志,以及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想承担起大的责任,我们必须有能力承担起小的责任,我们敢不敢说“学校兴亡,我的责任”、“班风好坏,我的责任”、“教室卫生没搞好,我的责任”,如果对这些你不管不问,我们凭什么相信你有崇高的思想;如果连这些小的责任你都不能负,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能担负得起大任呢?
第三,要有宽容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责备会有过火之处;老师的批评也不见得每次都公平;就是同学之间也少不了磨擦误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那太阳,有时脸上也会出现黑点,不是吗?问题是当这一切出现在你面前时,你的处理态度怎样。去和父母争吵吗,去和老师顶撞吗,去对同学口出污言甚而是拳脚相向吗?你是否知道,一旦这些事情来发生,留给你的决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所以,以宽容的心来处理生活中的事,不仅仅,是给别人送去了一份谅解,更是送给自己的一份厚礼。我们应该知道,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这里,我顺便把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第四,要有感恩之心。有一个故事流传了上千年:一只乌鸦生了几只蛋,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孵出三只小乌鸦。在尔后的日子里,老乌鸦早出晚归,飞进飞出,又历经九九八十一天,小乌鸦终于可以飞翔了,但老乌鸦却累倒了,眼睛也累瞎了,再也无法去觅食了。于是小乌鸦们分了工,每天由一只在窝里照看老乌鸦,另外两只外出觅食喂养娘亲,搏笑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这就是着名的“乌鸦反哺”的故事。事实上,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是离不开别人的关爱与帮助的。我想,你不可能认为,没有了老乌鸦,那几只乌鸦蛋可以自己蹦到天上,然后就成了呱呱直叫、满天乱飞的乌鸦。所以,你也不应该认为,你的成长成人成材是与别人毫无关系的。对于一个有修养的人来说,凡是有恩于己的人,都要对他们心怀感激,尤其是那些在你失意时并未离你而去的朋友,在你痛苦时和你一起流泪的人,在你陷入困境时拉了你一把的路人,在你的成绩一直处于低迷时却始终对你不离不弃的亲人、老师,你们是否意识到,他们,都是我们今生今世不能忘记的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站在这儿,面对国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很高修养的人,因为我们沐浴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因为我们都是国家未来的主人!
关于修养基森主题演讲稿范文篇2
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说,我时刻努力以一个教师的真诚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学生,用爱铸师魂。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每位学生的感情基础。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曾遇到这样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他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从此一蹶不振,上课经常开小差,甚至打瞌睡,更令人痛心的是迷恋上了虚幻的网络游戏。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没有大声呵斥,而是细心地为其开导,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爱,唤醒了他那颗因为缺失父母的爱而干涸的心灵。现在,他的成绩稳步上升。看到学升迅生们取得的优异成绩,我感到非常欣慰。
是啊,在教师这片原野上,是爱点燃了前行的灯盏,是爱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是爱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师德师魂的崇高与伟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刻铭记着:爱心,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新时期师德师魂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当然,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的爱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只有那些在最危难时期,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诠释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的人,才是新时代最伟大最崇高的师德师魂。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时28分,汶川发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这样一位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学生的生命,他就是谭千秋老师。
当地震发生时,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冰雹般的砖瓦,水泥板坠落在他的身上,热血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那张开的双臂成为了永恒。
是啊,大爱无声铸师魂。谭千秋老师为了学生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爱与责任挽救了四个家庭的幸福,他誓死保护学生的形象,是我们一生也忘不掉的。
我们虽然离汶川较远,但是,当余震一次次袭来时,为了学生安全,让学生以宿舍撤离出来的操场上过夜时,作为班主任,我一直坚持着,再累再苦也要陪着学生,是谭千秋老师的形象在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想说:我的选择是光荣的,是无怨无悔的。是啊!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用爱心与责任去关心每个学生,铸就崇高的师德师魂,用我们的爱在教育的原野上塑造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
谢谢!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篇3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将就这次讨论会的主题“衣食与修养”分享我的观点:善修养,远淫逸。
首先,衣食需要,是拥有修养的保证和前提。修养是人们在食足衣暖后,在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位饱受饥饿之苦的人是不会认为乞讨是件丢人的事的,同样一位学生也绝不会以捡废品来增加零花钱的收入。所以,若想善修养,那么首先应做到衣食足。
其次,衣食虽足,但绝不可生攀比之心,行奢侈之风。我们应恪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传统,坚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美德,尊奉“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的古训。在这个奢侈品攀比之风盛行的社会,守住本心,善修养,远淫逸。例如我们在选择鞋子时,不能只将目光落到品牌与名气上,更不能“惟价高者好也”,而是应该看鞋子的舒适度,保暖度等综合评价。请大家记住,穿着名牌鞋并不能使别人高看你一眼,真正能使别人敬仰你的,是你的内在,是你的修养。所以切记:善修养,远淫逸。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修养可以保持一生,切记不要装“有修养”。父亲曾是上海滩最大的百货商之一的郭婉莹,在20世纪60年代被送到乡下改造。当生活夺走了她拥有过的富足,在贫民窟的煤球路上,她用铁丝在煤火上烤出恰到火候的金黄的吐司面包来,用被煤烟熏得乌黑的铝锅蒸出彼得堡风味的蛋糕来。后来,郭婉莹被下放到去养猪,饱受身心的双重折磨,可是她却展现了不一般的修养,穿着旗袍刷马桶,踩着皮鞋在菜市场卖咸鸡蛋,用弹钢琴的手指挖泥……郭婉莹所展现出的修养,才是真的修养,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修养。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在衣食物欲之间,擦亮双眼,善修养,远淫逸。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篇4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网络工程师的广阔前景”。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就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
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软件部分,也包括硬件部分。
网络布线、数据链路方面的工程师也是网络工程师的一种。
网络工程师的分类有很多标准,常见的标准有:
从路线上分:路由交换型、无线型、布线型等;从认证上分:思科、华为、华三、神州数码等属于厂商认证,软考、劳动保障部、北大青鸟等属于机构认证;从网络平台发展阶段上分:网络平台架构师、信息技术工程师、网站运营工程师、网站商务工程师、电子商务工程师、项目工程师 等等。
作为未来网络工程师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技术知识呢?我们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1、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如何工作。
2、网络中最核心的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
3、网络管理、网站维护和网络安全知识。
4、一个网络应用的建设过程。
5、配置和管理公司的计算机系统。
6、能够设计一个完整的IT系统。
7、具备网络工程师的职业道德。
关于修养主题演讲稿范文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教师一生,与花相伴》。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叶的事业,教师的一生,与花相伴。与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诗意而美好。
当我的演讲稿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师节晚会上让我热泪盈眶的一个平民英雄教师——殷雪梅老师。殷老师是江苏金坛市城南小学女教师,20__年3月31日,殷老师为了拯救身后的她的学生稚嫩的生命,张开双臂,用身躯阻挡着卤莽而来的小轿车……25米,整整25米……小车把殷老师撞出去25米……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生活、热爱、奋斗、奉献了的……殷老师52年的生命历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师的追悼会上,10万名各界群众挥泪送别,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他们深深地在呼唤:“殷老师,您快回来啊”,“殷老师,我们想您了”,“殷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殷老师唯一的爱好就是养养花,但是她实在太忙了,即使是养花,也是挑选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兰、君子兰之类。
殷老师最喜欢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师节晚会上,当这首歌响起时,电视机前的我仿佛看见在一片花丛中笑脸绽放美丽异常的殷老师:“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
❾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
作者:羽扇清风(富书签约作者)
懂得审美,活得贵气
你也许没听过冯唐,但是肯定听过“油腻中年”,这个词就是他首次使用。
他总是劝别人不要活得太油腻,多学点审美趣味,把美好的时光用在一日茶,一夜酒,一个美好的器物,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上。
做麦肯锡合伙人的时候,他每天的日程基本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只要有时间,都会待在自己雅致的书房里,用建盏徐徐品茶,执笔挥墨,把玩钧窑罐和玉印,通过文艺的方式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给自己一个休憩的空间。
这些看似无用之学,却能锻造出非凡的审美力,让人拥有宽阔、优雅、美丽而自由的心灵。
我们总说生活乏味,其实头顶的蓝天白云、迎风盛开的花朵、路边精美的招牌,处处届是美。
着名的文学大家木心,活了半辈子,突遇姿纳变故,被关进满是积水的防空洞,受尽折磨。
但是他和别人不同,举手投足间他仍然保留着世家大族的那种贵气和体面,别人都是爬进爬出的,只有他是端坐着的。
坐牢也要缝补整齐,出狱那天,他穿着笔挺的棕色大衣,头戴黑色礼帽,脸上保持微笑,根本不像一个刚出狱的人,倒像长途 旅游 归来。
人们惊奇地发现,坐牢期间,木心“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
他用那些偷偷截留下来的纸张写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还画着手绘毕御钢琴的黑白琴键,给他一张纸,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莫扎特和巴赫的协奏曲,每天自得其乐。
对于富有审美趣味的人来说,暗淡的时光也可以活出滋味来,心灵的自由与外界无关。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名媛郭婉莹,知书达理,有大家闺秀之风。
和木心一样,遭遇家道中落,满目疮痍的时候,她依然选择把生活料理得如诗迹数没如画,让人着实佩服。
采路边的野花回家做装饰,在煤球炉子上用铝锅蒸蛋糕,用铁丝烤松脆的面包片,穿着旗袍刷马桶,眼前的困苦都抵不住她对美的执着。
对美的感知力,就像烙刻在我们身上的印记,终归会显现出它的力量。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些东西也许不能带来实质的财富,但是却能带来快乐和趣味。
能发现美的世界和缺乏审美的世界,一定会有所不同,可能只是非常非常细微的不同,但这正是活过的证明。
真正有趣的人具备的第一个特质,就是懂得审美,活得贵气。
看得通透,活得睿智
李诞是当红的脱口秀明星。
因《吐槽大会》爆红,整天嘻嘻哈哈,善于接梗,爆出不少广为流传的金句,招牌语录是:“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他是那种聊天时能接住你的梗并且机智反弹、逗得你哈哈大笑的暖场高手,豁达松弛的样子让周围的人都感到舒服。
但是鲜有人知的是,曾经的他并不是今天这个模样,内心深处充满对世界的鄙夷和不满,各种不合时宜,活脱脱的理想主义愤青。
可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李诞逐渐明白,没有人能够豁免于 社会 的眼光,所有人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活出自我,不如在自我与俗世中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于是,他不再整天颓然,而是积极入世,试着在虚无中找到美,收下尖锐愤青的那一面,将才华转化成 娱乐 大众的笑话段子,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坐标。
有趣的人身上,有种让你欲罢不能的气质,那是思想浸染过后的通透,打通任督二脉后的达观,因为他们看得明白,所以活得精彩。
大冰是我很喜欢的主持人,他还有很多个人“标签”,油画科班、资深拉漂、酒吧老板、业余鼓手、银匠皮匠、野生作家......不同身份之间随意切换,丰富的体验让他与众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
他倡导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的价值观。
走过万里路,阅过无数人之后,他蓦然发现,这世界上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有首惊世骇俗的歌等着他。
我很喜欢他写的一段话:
有时候你需要亲自去撞南墙,别人的经验与你的人生无关,同理,我笔下的故事桥段,与你脚下的人生也无关,自己去尝试,自己去选择吧,先尝试,再选择。不要怕,大胆迈出第一步就好,没必要按着别人的脚印走,也没必要跑给别人看,走给自己看就好。
有趣的本质,其实就是看待世界的角度。
为什么那些生活充实、思想饱满的人更加有趣?
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阅历中萃取出思想精华,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跟体会这个世界,提出耳目一新的想法,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真正有趣的人具备的第二个特质,就是看得通透,活得睿智。
敢于自嘲,活得洒脱
大科学家霍金说:
我没拿过诺贝尔奖,不过没事,我上过美国最火的动画片《辛普森的一家》。
其俏皮的语言与严肃的科学形成巨大的反差,逗乐不少观众。
能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意味着发自内心的不在乎。
即使是像霍金一样超高智商的神人,都会有不能如愿的时候。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这些无法改变的事情,有趣的人会选择吐槽自己,用云淡风轻的态度与内心和解,还自己洒脱,乐趣就产生在吐槽的化学反应中。
所以现在吐槽已经成为年轻人中最流行的沟通方式,不痛快的时候就开启吐槽模式,自娱自乐。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着名星女郎张雨绮,曾在节目中吐槽自己看男人的眼光确实不行,但是自己又美又有钱,真的没关系。
所谓前任的伤害是不存在的,没有谁能撼动自己的快乐,现在过得很开心,自由自在。
她坦言:“男方是暖的还是渣的,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在,这个过程里面,享受过,痛苦过或者开心过,哪怕你疯狂过。”
敢于吐槽自己,就是放弃存量思维,拥抱增量思维。
我很欣赏张雨绮这种态度,过往不恋,未来不迎,静静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和着眼于可以改变的现在,每一天都活得多姿多彩。
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所说:“当人们学会自嘲,能够嘲笑自己的愚蠢和所做的错事时,他就在开始改变了。”
真正有趣的人具备的第三个特质,就是敢于自嘲,活得洒脱。
保持好奇,活得精神
一个人对世界有多好奇,他就活得多有趣。
蔡澜经常以 美食 家的身份出现在观众面前,其实他的主业是电影监制,在这个行业做了几十年。
他有个特点,喜欢在业余时间到处走,到处学习取经,以求满足自己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
哪怕只是一棵植物,他都会百般琢磨。
就拿浮萍来说,如果他喜欢,肯定会去深入研究世上的浮萍有多少种类,再延伸到其他植物甚至大树,最后不断地观察树的苍老枯萎。
研究的过程中还会看很多参考书,从前人那里得到宝贵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
他不承认玩物丧志,反而认为是玩物养志,看似浪费时间的好奇心,其实是给未来创造惊喜。
据介绍,当蔡澜在澳洲拍片时,他会抽空跑去酒厂参观研究,品味不同木桶酿出的酒的风味;
遇见冯康候、丁雄泉等艺术家,就向他们学习绘画、篆刻之道,每日一有闲情,就拿出刻刀画笔,写写画画。
正是他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在很多方面都颇有造诣,所以当蔡澜退出电影行业时,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玩着玩着就找到寻找全球 美食 的工作。
哪怕现在已经77岁了,蔡澜依然斜挎着一个黄色袋子,身穿一身黑色唐装满世界跑,还会带着倪匡开直播,现场教人泡妞,代言、开网店,俨然一个翩翩少年。
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的表情,无论谁和他聊天,都会被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风趣的表达方式所折服。
如果说这世上有永葆青春和变得有趣的奥秘,那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快乐的源泉,能刺激大脑分泌出源源不断的多巴胺,让整个人从头到尾焕然一新。
真正有趣的人具备的第四个特质,就是保持好奇,活得精神。
王小波说:“趣味是感受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愿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有趣人生
人生一路不平坦,
历经酸甜苦辣咸。
风雨过后见彩虹,
平安幸福家温暖。
扬帆启程终生乐
人生的职责就是一场终生的服务。不论从事何种行业或工作,都要文明理智,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苦与乐中挖掘出人生的趣味,这种趣味会让你永远乐观向上,伴你美好的一生。要寻找生活的趣味,读书是重中之重,是人生必修课,只有读的书多了,获取知识多了,生活幸福的大门就敞开了,此时,你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实际的事去做,例如用写诗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用唱歌来表达自己浪漫敀激情,用写作可着书立说,或写个人的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用舞蹈彰显新时代人的新生活,是清洁工把环境搞的舒适即可,是做省意的,活跃好市场经济。总之,人生的路千百条,只要你肯诚心付出,只要你爱自己的职业,相信,生活处处有阳光,生活时时有乐趣。
扬帆启程永为乐,耕耘收获永是福!
❿ 为什么有的人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其实我更想说:“为什么我们没有活成我们希望的喜欢的样子?”
小时候,因为淘气被妈妈揍了,那个时候心里就想,长大了我有孩子了一定不打他,我会好好和他讲道理,陪他一起玩。长大了有了孩子,孩子一淘气,手头还有一堆工作没有完成的我心头一紧,随手就打了孩子一巴掌,在他哇哇的哭声中,我发现我成了小时候眼中妈妈的样子。
小时候,隔壁的小辉告诉我,他爸爸每次喝多酒回来就打他打妈妈,每次他看到爸爸喝了酒回来,就战战兢兢的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不敢说话不敢做任何事,他说他讨厌爸爸。后来长大了,我听说小辉因为喝酒打他妻子离婚了,自己一个人独居,还是经常喝酒。这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那么深刻又魔性。
很多人都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工作使然,又或许是那个讨厌的形象太过于深刻,深入到了骨髓,最后反倒变成了最能影响自己的魔力。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我们自己喜欢的样子,阳光、开朗、心胸开阔,努力上进……
应该说大部分人活成了自已讨厌的样子,小时候的理想梦想有几个人能去实现,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自已曾经有过什么梦想。
小时候看过一本书《上海的金枝玉叶》提到了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郭婉莹,一位真正的贵族女孩。当然环境好的时候,应有尽有的精致。最令人惊奇的是后来,百货公司被收回她被送去乡下劳改,养猪 ,干着脏活累活,条件特别艰苦。她也能用铁丝煤球烤吐司,用铝锅蒸蛋糕当下午茶,看来内心精致才是真正的精致。
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就想着以后自已也要活着精致,温文尔雅,最起码的书卷气息还是要有的。现在却是被生活所改变,变的世俗、唠叨。终究变成了自已曾经最讨厌的人。
对不起,我也没有活漏手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还在努力中。
一个人为什么会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我想应该是有 某些方面的欲望对自己的吸引力太厉害 ,导致自己 把其他的底线全部打破 才接近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方面,这样自然就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举个例子,大家看过甄嬛传没,甄嬛一开始进宫,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有自己的底线,不害人,不逾矩,后来因为后宫争斗郑梁,在身家性命都快没了的情况下,虽然有些事情是她以前不会做的,但是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人,她必须用尽所有的计谋和手段,才能武装自己,得到自己所要的,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牺牲了很多,再也不是以前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个人怎么才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呢?
第一: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努力改变自己的缺点。
第二:要有自己的梦想,守住自己的初心。
第三: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
第四:做事情有计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达成。
这样即便成不了自己最喜欢的样子,也一定对得起自己,不会是最讨厌的样子。
在生活中我们总自已为是,后来发现我们什么都不是。甚至把生活活得一团糟。
生活所迫吧,有很多事情是你非常不想去做但是又不得不去做的,那才是讨厌的你!最简单的:职场喝酒陪客户,有些人酒量是真的不行(我酒量就特差)所以他不喜欢喝酒,就是平常开心的事情稍微喝一点,但是吧,如果你有个很好的机遇,让你去陪客户谈合同,那你能怎么办,一个老总,你得给他敬酒吧..一来二去,还有就是那种见不得光的行业,她们如果很富有,生活满足,她们能够作贱自己去做那种事情嘛?没有人是愿意的,说白了,钱的问题,生活所迫。相信很多人看过一喊搜运个感人的视频,一个人违规了被交警逮到,那个人下车真的哭的很伤心,很真实,也很感触,自己生活不易,每个月都要换房贷车贷,自己多余的钱都没有,这大概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吧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如果你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趁现在好好努力吧
我们心中都有各自的标准
小孩有小孩的标准,大人有大人的标准。男人有男人的标准, 女人有女人的标准。
婆婆又婆婆的标准,媳妇有媳妇的标准。顾客有顾客的标准,商家有商家的标准等等
各种标准参差不齐,各种标准出发点不一样
总之, 从自己出发,做好自己。
很荣幸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变了,有的人变成了喜欢的模样,有的人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改变的原因也千篇一律:
迫于现实的压力
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它充满了很多未知数。而这些未知因素会让一个人开始变得无助。
而想要开始适应这个 社会 ,就不得不开始发生改变,有些人为了生存,会失去初心,有些人厌烦了尔虞我诈,会开始享受孤独。
似乎这个世界在告诉我们,是时候改变了,而有些人为了适应这个世界,不得不变成曾经讨厌的模样,比如开始学会讨好别人,委曲求全。
对未来的定义过于草率
这世界车水马龙,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也无法知道下一秒的我们会是怎样的。
或许因为当初的那份无知,过早的定义了未来,自以为人生就一定会朝着原有的方向走,自己也会变成想象中的自己。
但现实并非如此,太多因素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有时候你会发现,曾经讨厌的那个人,到后来也没有那么讨厌了,而你会慢慢的开始接受这些变化。
使得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朝着原本不喜欢的方向发展,也开始变得成熟,慢慢成长。
无法真正的面对自己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变了,而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逃避自己。
一个真正强大而优秀的人,会做到对自己负责,无论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都可以坦然面对且不忘初心。有些人变成了讨厌的人,也是输给了自己。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我在一次分享中有提及过。
首先,我们在生活中,是主动的去迎合着整个 社会 ,而非坐等整个环境来迎合我们。
曾经有一本书叫秘密,里面提及了一个词叫吸引力。我们越是在潜意识中不断暗示自己,我们就越加容易得到自己潜意识中的暗示。
所以,我们并非是变成了最讨厌的那个自己,而是在我们生活的圈子,环境中,我们在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是在暗示着自己,变成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安全,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所以我们到现在成为了什么样,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有没有避免方法呢,肯定有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各种鸡汤,各种正能量,其实就是在不断的灌输我们思维,让我们去改善自己潜意识中的想法,提升认知,通过阅读的力量可以让我们认知更加广阔。
对万事万物怀揣着敬畏之心,无论何时何地勿忘初心!
人人都想活成自己,却往往成了别人和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在中国,大多数普通孩子3岁以后,上了幼儿园就不再拥有自由和自我,我这么说想必反对的人应该不多吧。
上了幼儿园就要接受老师的管教和父母各种启蒙教育的灌输,送进各种“一切为了你好”的兴趣班里了,仅仅为了不知道哪个专家论证的“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从那时开始就没有了自己的“标签”,在努力做别人眼中的优秀的自己,没有了自我,也不是自己的心之所想。于是我们慢慢被磨掉个性,却又做不到所谓的“标准”和“优秀”,渐渐地越来越不像自己,也渐渐地越来越违背自己的意愿,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或许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就是“折射效应”吧,失去了真我的反射往往都是扭曲畸形的。
所以,还是努力做个真实的自己吧。
[捂脸][捂脸]生活的不断碾压和压榨
就像甘蔗被啃的只剩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