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图片 » 董卓蛋糕图片
扩展阅读
元祖雪蛋糕是什么 2024-11-17 02:17:15
送爸爸生日蛋糕抖音同款 2024-11-17 02:13:10

董卓蛋糕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26 21:22:59

‘壹’ 董卓有四位大将,吕布第一华雄第四,那其他人呢

汉末大乱,雄杰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董郡,众动万计,叱咤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华阳国志》

之后曹操不断声名鹊起,郭汜和李傕一样最终也成为了曹操成名路上的垫脚石,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董卓手下的这四个大将,最终的结果都很惨。

说完了这四个人,我们还得再说下这个排名问题,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这四人对于董卓而言,远没有牛辅重要,所以这个排名并不具备权威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董卓本就被贴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他手下的大将排名自然也不重要。

‘贰’ 董卓死后,剩下的西凉军结局如何

董卓死后,其家属全部被杀。西凉军群龙无首。董卓有一女婿牛辅在陕州驻扎,幸免于难。本来他可能统领西凉军。可是,牛辅知道董卓被杀,自己胆小如鼠,直接丢弃军队跑了,后来被他的跟随因财杀了。

原本在牛辅下面的李催,郭汜,张济几人也要分赃散伙。这时贾诩出来说话了,他说不如大家一起招揽董卓旧部杀进长安,或成大事。李催郭汜张济以及董卓的部下樊裯都积极响应。于是,李催郭汜等人聚集十万之众犯长安。

只有张济驻扎在外,却也因为粮草问题跑到了南阳一代,后在抢掠粮草时战死。张济死后,他的侄儿张绣带这部下投了刘表驻守宛城(今南阳),后来张绣投了曹操。这些西凉的军兵归了曹操了。

西凉军的土崩瓦解,意味着东汉末年又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那就是曹操励精图治统一北方的时期!

‘叁’ 三国演义中十五个主要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

  1. 诸葛亮

    外貌特征: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头戴纶巾,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

    性格特点: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

    ‘肆’ 董卓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人人都怕的诸侯的

    三国的开始离不开一个人,董卓,这个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心胸狭窄,多疑残暴的“平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的中心,又是怎样一路挖坑将自己坑害的呢?

    图片:董卓被诛杀剧照

    不得不说董卓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是时代赋予了他机遇,一个有勇无谋,残暴专权的地方豪门,居然能够控制东汉朝廷,不得不说,这也怪东汉末年朝廷统治太失败了。

    ‘伍’ 汉末三国时期以董卓开始的关中地区势力,最后被谁终结了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黄巾起义"的爆发和陆续四起的黄巾余党导致权力下移到地方,而董卓进入洛阳,真正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联系的完全失控。在地方形成各个军阀的统治,中央也经历了难以言喻的内耗和摧残,首当其冲就是关中三辅地区。关中三辅地区的动乱从东汉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到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二十一年的时间,从董卓始,从曹操终。

    关东联军兴起,董卓迁都长安

    曹操进攻汉中,要求从关中地区行军,这是一个"假道灭虢"的计策,当然如果关中军阀不让,这也就成为一个阳谋,逼反关中军阀继而消灭。关中军阀果然不允许曹操经过,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支军阀组成联军抵抗曹操,被称为"关中十将"。曹操与"关中十将"展开激烈的战争,主要地点在潼关、渭南一带,被称为"潼关之战"。曹操一举击溃"关中十将",继而派遣夏侯渊等人扫平在关中的各个残余势力,最终控制了关中地区,后来也成为与蜀汉对抗的主要军事基地,最终从关中出兵消灭了蜀汉。

    ‘陆’ 李儒究竟是什么人作为董卓手下第一谋士,他的计谋怎样

    大家好。说到顾问,很多《三国演义》的粉丝可能会立即想到一系列的人物。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法正....。等等。那么谁是最好的战术家呢?可能,没有什么比郭嘉、贾诩、法正更好了。诸葛亮,司马懿,更是统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第一条策略:上表晋京秦王


    谏官李儒说:"我虽在诏书中,却有许多影子。何不遣人上表,有理有据,大事可图。" 卓然大喜,遂上表。其人微悦。"窃闻天下所以乱者多矣,皆由黄门常士章让而故辱日常理。吾闻扬汤止沸,为薪;痈疽之痛,甚于毒。敢于鼓吹入洛阳,除让,请。国家有福了! 天下有福!"


    御史郑泰提醒说:"董卓者,狼也。他领兵进京,就会吃人。"


    鲁智深提醒说:"智素了解董卓的为人。他面目慈祥,内心无情。你进了禁宫,就会有麻烦。最好不要来,以免引起混乱。"


    这很了不起,因为奉旨是指皇帝的书面命令。还是被动的,皇帝叫你出兵,你才出兵呢,就算你带兵进京,还是有多少人怀疑,但 "表 "就不一样了,表是指古代朝臣向君主递交奏章的一种形式,但与后来的题目不一样,内容要求更规范。这是向朝廷正式宣布自己的意图。是你主动帮助皇室铲除乱党,而你主动向朝廷 "露面",更能得到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使你的进京游行有了所谓的合法性。从这个角度看,李儒确实不简单,考虑问题很周到。


    他是董卓的第一参谋,六次出谋划策。他被称为 "三国第一毒师"。


    第二条计划:胁迫皇帝命令皇子们


    董卓秘密告诉李儒:"我想让皇帝退位,立《陈留王》。为什么不呢?"


    李儒说:"政府没有主人。如果它现在不行动,以后就会改变。次日于温明园,召诸官,诰命以废;不从者斩,而专制游于今矣。"


    董卓想废汉帝,立陈留王,但他不敢下决心。于是他又问李儒。李儒不仅肯定了董卓的想法,而且还详细解释了这样做的好处。李儒的第二个建议可以说极大地推动了《三国演义》的历史发展。


    第三个计划。吕布杀丁原


    在丁原和董卓的战斗中,董卓很喜欢吕布的勇敢,甚至说:"我觉得吕布很诚实。我若有此人,何愁天下不乱!" 这时,他的部将李肃提出用金银珠宝,特别是红兔和宝马来贿赂吕布。听到这里,董卓立即问李儒:"是这样吗?" 李儒回答得简单而精彩。"主公想夺取天下。

    ‘柒’ 为什么十八路诸侯没能除掉董卓,还让董卓的手下挟持了汉献帝呢

    在动荡的东汉末年,当时的局势动荡,在朝廷外面有很多的诸侯,但是他们都没能解决朝廷的危机,当时的黄巾猖獗,有一位道士叫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因为有一定道行的妖邪之术,愚弄了大量的百姓,所以那些人都失去了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跟随张角一起组织了“黄巾起义”。

    当时朝廷内有以王司徒为首的朝廷末代忠臣,对董卓敢怒不敢言。在朝廷外有十八阵诸侯。而这十八镇诸侯虽然组成了以袁绍为首的反动联盟军,但是都是为了保存实力,在天下太平以后拥有更多的地盘,来势汹汹的十八镇诸侯真正为天下苍生着想,出门袭击董卓的只有曹操和孙坚。他们把董卓打的不得已迁都,而此时还是只有曹操和孙坚在攻打董卓,曹操在追击董卓的时候在荥阳中了吕布的埋伏,差点死在吕布手上,而孙坚带领了几万步兵到了东都洛阳,无意间拿到了传国玉玺,他想回江东自立为王,最后死在了刘表的手上。

    ‘捌’ 《三国演义》中所有人物的简介(完整)!

    1、刘备(161-223),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照烈皇帝,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时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207),徐庶荐举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岁。

    2、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3、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4、张飞(?-221),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5、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6、袁术,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7、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8、汉献帝刘协,汉灵帝的儿子。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公元一九○年至二二 ○年在位。董卓废少帝刘辩后上台,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连环计杀害董卓后,被李劫走。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被曹操迎到许都,成为曹操的傀儡。在位时天下大乱,战火四起。曹操死后,曹丕称帝,献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阳公。

    9、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一四二年,死于公元二○八年。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武成侯。刘备的同宗兄弟,生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病死后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

    10、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11、赵云: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12、典韦:典韦(?-公元197年),陈留己吾县(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13、黄忠:忠早年为刘表帐下中郎将,后随刘表之子刘琮降曹,镇守长沙.老将军以70高龄位列“五虎上将”,实至名归。

    14、刘禅,生于公元二○七年,死于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于成都,称帝时十七岁。在位期间,由丞相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炎兴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15、王允,生于公元一三七年,死于公元一九二年。东汉末年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少年时有大志,勤于学习练武。后任豫州刺史,时值大将军何进准备诛杀张让等宦官,而参与谋事。历任从事中郎、河南尹、太仆、尚书令、司徒。曾用连环计与吕布诛杀董卓,后被董卓部将李、郭汜所杀。

    16、田丰,河北名士,袁绍的谋士。多谋善断,曾为袁绍出过不少奇谋,但袁绍不用。官渡之战前,他劝袁绍不要攻曹操,袁绍反将其关入监狱。袁绍战败后杀害了他。

    17、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18、何进,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八九年。东汉大臣。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人。因妹妹被选入宫中,后来做了太后,才由一个杀猪的屠夫变成了大将军。汉灵帝死后,将妹妹何太后生的儿子刘辩扶为皇帝,把持朝政。光熹元年(公元一八九年)与袁绍、曹操密谋诛杀宦官,后被宦官张让等十常侍杀死。

    19、法正,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 年,刘备的谋士。字孝直,右扶风(今陕西省眉县)人。建安初年,他与同乡人孟达入川投效刘璋。后献计劝刘备攻取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再献计劝刘备攻取汉中,帮助黄忠用计斩了曹操名将夏侯渊,刘备立他为汉中王、尚书令、护军将军。

    马良,生于公元一八七年,死于二二二年,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20、城)人。刘备领荆州时任从事,刘备称帝后为侍中。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刘备兵败,他也遇害。

    21、徐庶,字符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22、郭嘉,生于公元一七○年,死于公元二○七年,曹操的重要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最初投于袁绍,见袁绍不重用而离去,经荀 (Yu)推荐为曹操所用。多谋善断,为曹操打败袁绍、袁谭、袁尚,出了许多奇计,封洧阳亭侯。随军征讨乌桓时,因病死于大漠,年方三十八岁。

    23、张昭,生于公元一五六年,死于公元二三六年,三国时吴国大臣。字子布,鼓城(今江苏徐州)人。孙策创业时,封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极受信任。后任孙权的军师绥远将军,封由拳侯。孙权称帝后任辅吴将,封娄侯。

    24、许攸,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中曾几次向袁绍献计,袁绍不听,反认为许攸与曹操私通。许攸无奈投降了曹操,献计让曹操袭击袁绍粮库乌巢,使袁绍兵大败。后因言语张狂被曹操大将许褚所杀。

    25、荀攸,生于公元一五七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为曹操的谋士。字公达,颍川颍阳(今河南省许昌)人,出身士族家庭。先任汝南太守,后为曹操参赞军事。曾向曹操献计打败吕布、袁绍等。后任尚书令。随曹操攻孙权时,病死途中。

    26、荀或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27、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阿(今山东兖州)人。为人多计谋,懂兵法。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后,程昱又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军。曾用计将徐庶从蜀国骗来曹魏。赤壁之战时曾提醒曹操防东吴火攻,曹操不听,终致大败。

    28、费袆,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五三年,三国时蜀国大臣。字文伟,江夏胝(今河南省罗山)人。刘禅即位时,任黄门侍郎、侍中。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时任参军、中护军、司马。诸葛亮死后任军师,不久代蒋琬任尚书令、大将军、尚书。后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29、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李、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30、董卓,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二年。东汉末年将领,后任太师。字仲颍,陇西临泺(今甘肃省岷县)人,性情刚猛,有谋略。在剿灭黄巾军时曾被黄巾军打败。昭宁元年(公元一八九年)响应何进号召,以保护皇帝为名率兵进入东京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袁绍等率八路诸侯讨伐时,放火烧了洛阳城迁都长安,自称太师。后被王允与貂蝉所设的连环计所杀。

    31、诸葛瑾,生于公元一七四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吴国大臣。字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孙权的主要谋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国为使,向刘备索讨荆州。孙权称帝后拜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32、诸葛恪,生于公元二○三年,死于公元二五三年。字符逊,诸葛瑾的儿子,从小就因聪明而知名。孙权很器重,曾任丹阳太守,封都乡侯。孙权死后由他辅立孙亮,任大将军,太子太傅。后因领兵攻魏失败,被孙峻所杀。

    33、审配,袁绍谋士。会用兵,善打仗,曾协助袁绍军多次打败曹操。袁绍死后,帮助袁绍儿子袁尚守冀州城,曹操几次破城都无功而还。后城破誓死不降曹操,被曹操所杀。

    34、蒋琬,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四六年,蜀国大臣。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人。刘备自任汉中王时,他为尚书郎。后在诸葛亮丞相府任长史,诸葛亮死后代其执政,为益州刺史、大将军、尚书,封字亭侯,大司马。

    35、谯周,生于公元二○一年,死于公元二七○ 年,蜀国大臣。刘禅在位时任散中大夫、光禄大夫。通晓天文,善写书文。邓艾兵至成都时,竭力劝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在晋国任骑都尉、散骑常侍。

    36、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37、阚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四三年,吴国大臣。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小时好学,因家穷无钱上学,便替人抄书。孙权称帝时,任尚书、中书令、侍中。公元二四二年任太子太傅兼中书令,极有口才。赤壁交战前,替黄忠前去曹营献诈降书,骗过曹操。

    38、丁奉,吴国名将。智勇双全,武艺高强,身经百战,功绩卓着。晚年,吴王孙休为帝,孙琳图谋不轨,丁奉设计在腊日大会上诛杀了孙琳。

    39、于禁,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将。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弓马熟39练,武艺出众。初在鲍信手下剿灭黄巾军,后归附曹操。参加过攻打吕布、张绣、袁绍的战事,因战功拜虎威将军、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公元二一九年),助曹仁守樊城,不听庞德的进言,适遇大雨,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投降关羽。孙权夺取荆州后,被送还魏国,不久病死。

    40、太史慈,东吴名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与曹魏交战时战死。

    41、文丑,袁绍上将,河北名将。与曹军交战时连败张辽、徐晃,后被关羽所杀。甘宁,吴国大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起初跟随刘表、黄祖。黄祖兵败被杀后,归降孙权。为着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立战功无数。曹军进军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夜袭曹营,大胜而还,未伤一人。刘备伐吴时,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

    42、吕布,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八年,东汉末年董卓部将。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人。素以勇武着称,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军”,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武将。原为荆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后投靠董卓为义子。王允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蝉。公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杀。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43、吕蒙,生于公元一七八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44、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

    45、姜维:三国猛将中最有智谋的一位.姜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天水郡军事. 甘宁:甘宁甘兴霸,东吴第一猛将.水贼出身,使一口牙刀,有气力,号游侠。

    46、卫继:继敏达夙成,学识通博,进仕州郡,历职清显.忠笃信厚,为众所敬。

    47、曹丕: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他更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残害手足之人.刘禅:后主刘禅是一个无才无德、昏庸孱弱的庸人.他只知道享乐,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不辨是非,听信谗言,最后落得一个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陆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治国安邦有方,深得百姓爱戴。

    (8)董卓蛋糕图片扩展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着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玖’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手下为何不出战打败董卓

    东汉末年,董卓因战功卓越而备受器重,不久便大权在握。然而,董卓其人有虎狼之心,他不仅弑杀少帝及太后,还专断朝政。董卓的所作所为很快激起群愤,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在《三国演义》中,董卓麾下有一悍将名为华雄,他接连斩杀许多诸侯手下的将领,让讨伐一度陷入僵局,为何曹操却按兵不动呢?

    华雄实力不容小觑,曹操怕损兵折将。华雄作为董卓帐下都督,是一员虎将。他偷袭孙坚营寨,并且斩杀其部将祖茂,然后全身而退。经此一役后,诸侯都对他有所忌惮。后来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前去应战,竟然不足三个回合便被华雄所斩杀。而韩馥部下潘凤更是不足一合便被杀。华雄如此气势,曹操也不敢托大。他本就在养精蓄锐中,若是得意将领被斩杀,无异于失去臂膀。

    曹操作壁上观,也有试探其他将领和诸侯实力的意思。当时的关羽名不见经传,却挺身而出,温酒斩华雄。这让曹操对关羽刮目相看,也让后来他一心想要收服关羽。曹操一向工于心计。此时不出手,是为了看出诸侯手下到底有多少可用之才,以便能日后知己知彼攻克对方或是收为己用。刘备此时虽然声名不显,但能让关羽为其鞍前马后。这一点也是让曹操不敢轻视刘备的原因。

    曹操虽然为人奸诈多疑,却对贤能之辈极为看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手下已有夏侯惇等悍将。他们并非不能与华雄一战,之所以不出战,很有可能是曹操授意。由此可以看出,曹操确实心机深沉又考虑长远,堪做帝王。

    ‘拾’ 董卓迁都的历史原因是因为害怕三国名将孙坚吗

    董卓擅自废立皇帝,篡逆之心显露无疑,这引起了关东诸侯的反对,于是联合起来讨伐。但是这些诸侯们却是各怀心思,只想着扩队伍,捞地盘,对于讨伐董卓之事却并不是真心真力。因此,这些诸侯们虽然一个个来头不小,但真正让董卓放在心上的也只有袁绍、袁术、刘表、孙坚四人。那么,官职不过长沙太守,地盘又在很远的孙坚,为什么会成为董卓畏惧的人呢?

    孙坚的能战还来自于董卓对他的了解。早年边章、韩遂联合羌人叛乱时,董卓、孙坚都曾经跟随张温作战。用董卓自己的话说,当年平叛所以没有取得成功,就在于主帅没有听取他和孙坚的计策。董卓在此虽有自夸之嫌,但说明他对孙坚还是了解的,正因为如此,董卓才会说:“关东诸侯军数次失败了,都非常害怕我,他们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只有孙坚这个小愣头青(小戆),他还能用人,应当告诉诸位将军,要特别注意此人。”可见董卓对孙坚是多么的畏惧。

    董卓悖逆而行,千夫所指,走到哪里都注定不会成功。但仅仅从军事上来说,他迁都长安,还真就避免了和诸侯们的直接对抗,因为他这样一走,剩下的就是诸侯们相互征战残杀了。不过,反过来也可以证明,如果诸侯们真是为了国家,剿灭董卓并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