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图片 » 安顺蛋糕冷柜图片
扩展阅读
qq里的蛋糕为什么能变大 2025-02-02 09:34:01
超大千层蛋糕做法大全 2025-02-02 09:13:58

安顺蛋糕冷柜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3 06:55:42

㈠ 安顺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1、带吆喝的小吃——麻辣豆腐脑、豆腐皮

还没看到小贩就能就听到的叫卖声,“麻辣豆腐脑,麻辣豆腐皮~~”
熟悉的伙伴们都知道,这个就是豆腐脑的小摊了。
从装满豆腐的桶里盛出一勺热乎乎、白嫩嫩的豆腐放在塑料碗里,然后依次放上酱汁、折耳根、大头菜、酸萝卜、洒上葱花,最后放盐、辣椒。重要的是,花椒一定不能少,麻辣的味道伴着豆腐脑的嫩滑,一勺接着一勺的送入嘴巴里。那个味道,是小安童年里最香的回忆。
豆腐皮通常都是一层一层的堆叠在盛满辣椒的盆里,想吃的时候就让老板给你卷上一个,老板夹上事先拌好的豆芽、海带丝放在豆腐皮上,然后在放上辣椒,洒上黄豆,一口一个脆爽,一口一段香辣。
2、会变身的小吃——油炸鸡蛋糕
小十字公交站台的后面,有这么一个小巷子,不起眼,看起来也不整洁,但是大家都知道,这里藏着无数老安顺人“魂牵梦绕”的油炸鸡蛋糕最正宗的味道。
模具里放上面糊、放上肉沫,再在肉末上盖上一层面糊,放到油锅里一炸,还平平扁扁的鸡蛋糕就膨胀起来,颜色也由雪白变成金黄。炸好的鸡蛋糕外酥里嫩,吃的时候淋上特制的酱汁,再给里面塞满折耳根,满口的香酥脆爽让人留恋忘返。
3、最安静的小吃——黄记糕点
有些东西的存在安安静静,与世无争,十多年了,时光依旧流走,但仿佛在黄记糕点这里,一切都没改变过。
红色的软糕,小安想念的是那柔软的口感,糕体裹白糖入口时的沙沙叽叽;当天做好的沙琪玛,小安想念的是浓浓的蛋香味,还有香糯黏牙的味道;还有软软白白的芸片糕,在小安小时候,每年过年,奶奶就一定会去买。
4、可以忆苦思甜的小吃——泡橄榄
一张板车,上面放着各种盆和罐,今天你可能在这里遇到它们,明天又不知道去哪里了。从小安记事开始,这些瓶瓶罐罐,就是最原始的安顺味道。
这一罐罐用自家容器泡着的,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橄榄吃起可就不一般了:入口的酸涩让你前一秒眼睛都睁不开,酸脆的橄榄吞下肚后,没过几秒钟,一股甘甜就从喉部涌上来,瞬间充满整个口腔。
5、最甜蜜的小吃——冲冲糕
在安顺话里,“冲”有用水“兑”的意思,冲冲糕也因此得名。用糯米粉做成的一个个冲冲糕,放在沸腾的特制水壶上用蒸汽蒸软蒸松,然后放入调制好藕粉里。
香糯的糕被压入口感香甜滑腻的藕粉里搅拌,然后放上花生碎、玫瑰糖,受热瞬间玫瑰糖的香郁就充满整个鼻腔,无论是冬天吃上一碗还是夏天来上一口,香甜的味道从不会改变。
6、最有招牌的小吃——“甜糕伯伯”
从小安的初中时代开始,这个“甜糕伯伯”仿佛就从来没有变老过。那时的实验学校门口、二中门口,一到放学,老伯的小车边上都围满了“饥肠辘辘”的学生。学生放假的时候,老伯就会推着车到街上来卖。今天能遇见,也算是小安好运。
甜糕分为两种,一种是薄片的,口感顺滑细腻,小安比较喜欢这种,一口下去能吃到上面的芝麻,那种甜而不腻的感觉让人美滋滋的;另外一种口感绵柔,一口下去满嘴飘香、充满嚼劲。
7、最抢手的小吃——糯米糕
每次来都会断货的小吃一定就属它了——糯米糕。糯米糕分为白糯米和黑芝麻味两种,小安我偏爱黑芝麻味。
糯米糕切成方块,整整齐齐的放在案板,你需要多少,老板就会一排一排的给你放在袋子里。糯米糕用糯米做成,香糯的口感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黑芝麻特殊的香郁气息,入口有些粘牙,但绵糯的口感是你不能拒绝它的理由。
在西西弗书店楼下,隐藏着一排神秘的街边小吃,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里“人满为患”的原因了。
8、最有分量的小吃——炸魔芋、炸薯仔
堆得高高的,事先就已经炸好的魔芋、薯仔、火腿肠在等待着每一位客人的到来。3块钱一块的魔芋可不小,再加上个洋芋,用烧烤辣椒面和折耳根、酸萝卜拌在一起,一碗的分量让你吃得满意而归。
9、最文艺的小吃——裹卷
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胖子”整整齐齐的躺在盒子里,红红绿绿的馅隐隐可见。用手拿起一个放在嘴巴里,辣酱的香和各种拌菜的脆融合在一起,香辣爽口。
顾府街恒远百货前面的这条小巷子,一直以来也都是熙熙攘攘,这里又都藏着什么样的街边美食呢?
10、最有格调的小吃——炸洋芋泥
安顺人对于薯仔的热爱,从几十种不同的薯仔做法上就能看得出来,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香酥洋芋泥了。
已经碾碎,用糯米纸团成形的薯仔泥里,拌上了少许香葱,外面再裹上面包屑,放入高温的油锅里一炸,薯仔泥瞬间变成金黄色。最吸引人的是,炸过的薯仔泥外面香酥可口,里面的薯仔却仍然细腻鲜香。在红艳艳的烧烤辣椒面里裹上一圈,吃的就是这个香辣酥脆。
11、菜品最丰富的小吃——卤粉
吃一碗卤粉,可以顺带着加上薯仔、海带、魔芋、豆腐、鸡蛋、火腿肠,恐怕没有比这个更丰富的小吃了吧。
卤粉的汤汁是它好吃与否的关键,拌上佐料的卤粉还要让店家给舀上一勺汤,把辣椒的香烫出来、把香菜和折耳根的鲜泡出来。卤粉顺滑的口感是小安百吃不厌的味道。
12、最有季节性的小吃——清明粑
糯食一直都是安顺人热爱的味道,各种各样的粑粑数不胜数,而清明粑一定是最具有季节性的了,因为清明粑里所需要的清明菜只有在清明时节前后才能采摘得到。
一个个团得圆鼓鼓的清明粑在铁锅上烙着,直到外皮烙出锅巴、变成金黄,到里面各种口味馅的香味渗入粑粑里。各种各样的馅里,小安偏爱槽辣椒豆腐馅的,一口咬开,粑粑香糯Q弹,里面的馅鲜辣美味。
13、最大众的小吃——洋芋粑
之前说到的薯仔和粑粑,在洋芋粑这里可是得到了一个综合,它也是用压碎了的薯仔泥团成饼状,然后放入油里炸,最后吃的就是薯仔原味里的那股香气,口感里锅巴带来的酥。
14、会“骄傲”的小吃——烤豆腐
烤豆腐也算是安顺街边上常见的小吃之一了,四四方方的白豆腐放在专门的炉盘上一烤,外皮就开始“膨胀”起来。烤好了的豆腐鼓得像个气球一般,这个时候让老板用刀划开,里面放上折耳根,细腻香嫩的豆腐瞬间让你欲罢不能。
15、最传统的小吃——碗耳糕
用大米做出来的碗耳糕是老安顺人小时候的最爱, 因为形状像一个碗,又用“碗耳糖”制作而成,因得此名。
每逢过年,几毛钱买上一块碗耳糕那就是一件让人十分高兴的事情。碗耳糕口感Q弹香糯,清香甘甜,百吃不腻。但是现在买碗耳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如果在街上遇到了,就一定不要错过。
16、最管饱的小吃——糯米饭
去到外地的安顺人一定想念的小吃非糯米饭莫属了。说是小吃,但糯米饭其实作为小安的“正餐”也都已经陪伴多年。
奇怪的是,小安永远觉得糯米饭就要吃街上的,用大甑子蒸出来味道才正宗,里面放上薯仔、槽辣肉末、折耳根、油辣椒等,用手隔着塑料袋一揉,捧起来就吃。从小时候到现在,从来没有吃厌过。
17、最红火的小吃——盐酸
安顺几乎所有不甜的小吃都一定要有辣椒,但是要数这里面最“红火”的,那就非盐酸莫属了。看着这红彤彤的辣椒,口水都不知不觉的流下来。
盐酸里主要的菜有大头菜、萝卜条、腌蒜头还有豇豆,这盐酸好不好吃,就主要看着自家的辣椒做得香不香。
大头菜、萝卜香辣爽口,豇豆柔软入味,一般一个人买个5块钱的吃下来,已经辣的满头大汗了,但是却依旧想念,欲罢不能。
(来源:网络综合)

㈡ 安顺哪家生日蛋糕做得好

安顺出名的本土糕点店是新兴面包城。其他还有惠城和沁园。都是还凑合的店吧。至于元祖这种档次的……安顺肯定没有……以前专门寻觅过的 新兴面包城 ..

㈢ 在安顺学做生日蛋糕烘焙开烘焙店赚钱吗

选培训学校的话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不一定要看学校硬件设备是否好。

  • 要看这个学校的师资如何,好的老师才能让你学得更多更好。

  • 要看学校的学习氛围,好的学习氛围是很有必要的条件

  • 要看学校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制度可以然你更好的去学习,并且能够养成很好的习惯

㈣ 贵州安顺油炸鸡蛋糕的秘方及做法

做法
镇宁油炸鸡蛋糕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磨成浆,装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调味肉馅,复装浆至满,炸成金黄色取出压破即可。出锅后的鸡蛋糕可单独食用,但在当地人的饮食习惯中要将其放入碗中压碎,加入特制的辣椒酱、凉拌折耳根,然后配上一杯新鲜豆浆一起食用,味道酥脆可口。

㈤ 贵州安顺有哪些地方特色

LZ你好,
安顺小吃都是比较出名的,比如丝娃娃,荞凉粉,裹卷,小锅凉粉,冰粉,夺夺粉等。
民俗的话安顺市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节日期间,苗族人民尤其是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跳花坡。女子将历年精心制作的蜡染刺绣背扇扇面层层叠放,十几层乃至几十层,均露出顶端细密的刺绣图案,由新婚夫婿或未婚夫背到花场展示,暂时未找到对象的女子由兄弟代替背赴。跳花开始,男子吹笙舞蹈,女子摇铃执帕起舞附合,围绕花树翩翩起舞。集体舞蹈数周之后,花树下继续分散表演的芦笙舞多姿多彩。花场上人流如潮,气氛热烈。有的地方还举行爬花杆、射弩比赛、武术表演、倒牛斗牛等文体活动。 跳花节历史悠久,流行于川黔滇苗族村寨,尤以安顺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是安顺屯堡村寨为祭典汪公的诞辰而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汪公崇拜流行于安顺吉昌屯、狗场屯、中所、鲍家屯等屯堡村寨,是屯堡人对历史人物神化并寄以美好愿望的特出形式。农历正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庄重地把汪公菩萨塑像从神台上抬下放入木制轿中,走出汪公大殿。在激烈的鞭炮和锣鼓声中,腰鼓队、秧歌队、花灯队、地戏队、彩车队陆续跟在后面,形成长长队伍,涌动在田野山水之间。在田坝中举行完仪式后,抬汪公的亭子在仪仗队的护拥下,穿行于村寨街巷,施福于众村民,赐百姓予平安吉祥、丰衣足食,直至下午四点钟才返汪公庙,让汪公塑像回归神位。安顺的抬亭子民俗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端午这天,人们走出家门,父母都要带上小孩去“游百病”,或郊游或爬山或逛街,意在把一年可能染上的疾病全部抛掉,让百病远离自己的身体。这一天,百草都是药,安顺城周边乡镇村寨的农民会把从山上采来的各种草药带到城里,供人们逛街时购买,无论城乡,端午采药购药均成习俗,人们将适合自己与家人需要的草药带回,以治病防病。过去销售草药的地摊能从城区小十字摆到西门顶,现在主要集中在市西路一带。安顺城街头弥漫着透人心肺的药材清香,久久不散。
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
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方圆约600平方公里的深山里,以镇宁县革利乡为中心,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分布在11个乡(镇),68个村,162个自然寨,人口约25000余人。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千百年来,他们敬奉祖宗竹王,笃信夜郎竹王就是自己的祖先。竹王成了维系族群的精神依附。男性成年后都要举行仪式供奉竹王偶像,之后一生奉祀,直到死时用供奉的竹片陪葬。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㈥ 贵州安顺,如何在小吃摊上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贵州是什么味道?
如何定义“贵州味道”,是个难题,因为它远不止大家熟知的“酸”和“辣”。
从地理上看,贵州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与中央政权遥遥相对的“化外之地”,这里世居的也多是非汉族群,所以把黔味道的底色说成是少数民族风味,并不为过。 贵州味道丰富又独特,却并未以“黔菜”之名扬名,除了它的菜色深受周边省份的影响,更是因为贵州菜没有发展出独一无二的烹饪技艺。“菜系”的核心和灵魂,是处理食材的烹饪方式。
位于西南边陲之地的贵州,虽然本是烹调之技贫乏的地方,却恰被几个菜系大省环绕,川菜的麻辣鲜香、湘菜的烧腊劲爽、粤菜的清烹淡调,随着阡陌交通在黔地形成了口味的交汇。同时,贵州作为移民大省,不同时期的移民潮相互作用从根本上造就了“黔菜”的特质——融合,这是一种美味不问出处,口味海纳百川的特质。
如果想体验“黔之味”这种生于阡陌交通的特质,那么位于黔中的安顺,或许是你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1.自带商业光环的安顺小吃
安顺商贸发达,当地的小吃因此繁复多样。安顺建城于明朝,地理位置处于“扼锁滇黔”,是滇黔主要通道的要塞之地,安顺逐渐成为贵州全省的重要商端口,被称为“贸易之冠”。清人吴其濬在《滇行纪程》描绘了当年的图景——“安顺府城围九里……贾人远集,远胜贵阳”。
等到民国,贵州开放烟禁,倡种鸦片,为此,川、湘、粤、桂等贩烟大商云集安顺,安顺一跃成为了大型物资集散地,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四通八达,商贾辐辏,纱罗绸缎,光怪陆离;洋货足头,争奇斗艳;商业之盛,甲于全省。”
商业的活跃推动了安顺商圈格局的形成,“自城门至大十字钟鼓楼,街长里余,宽三丈余”,往北三处,“一通蒋衙街,二通望春台,三通儒林路”,往南四口,“一通曹家街,二通碧漾湾、三通顾府街,四通同知巷”,安顺小吃就在商圈内生发、兴盛和传播,这些小吃点心,其实是食客无数张挑剔的嘴试验出来的。
2.“贵阳的穿着,安顺的吃喝”
安顺小吃之密集,连省会贵阳都要礼让三分。顾府街头看似低调的几家粉面摊,说起来个个都有几代人的传承,每一家都算得老字号。
走遍安顺城的最好方式就是:吃过去。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每个来到安顺旧城的游人,都想试试“过街调”,从街这头吃到街那头,从这条街吃到那条街,逍遥又自由。
裹卷是安顺的经典冷食小吃,食客可自选四种秘制辣椒酱。番茄肉沫酱入口时,先是粉皮爽口的凉,继而是馅,被裹起来的酸萝卜、绿豆芽、酥黄豆都是极为爽脆的食材,甜辣里还有一点酸,唇齿之间都觉得轻松爽快。更辣几分的泡椒风味裹卷,整体口味延续了清爽的味道,辣椒酱浓郁的香辣略带霸道地转悠了一圈,让人必须接连吃好几个,才能罢手。
裹卷以一口就能吃进嘴里的大小为宜,但也随着市场需求,出现更能饱腹的大尺寸裹卷,也可以自己搭配米皮的配菜和酱料。
在路边不起眼的角落里,总有一汪油锅烧得正沸腾。鸡蛋糕被炸得个个金黄酥脆,让人忍不住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糕,就想直接往嘴里送。但是这鸡蛋糕,需淋上辣酱和折耳根食用,才算是吃对了。
油炸鸡蛋糕原产于镇宁,制作起来像是“三明治”:先是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粉丝末,然后捣磨成浆,装入金属六边形模具,填入馅,再装浆后,炸至金黄后取出,脆壳金黄,内瓤雪白。
安顺小吃走的一贯是富油重辣的路数,却毫无上火、粘牙之气。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即便是最冷的一月,安顺最低温也维持在4摄氏度。冬无严冬,夏无酷夏的环境,塑造了安顺小吃冷、热兼具的格局,热食聚而食之,大汗淋漓,冷食鲜腴爽口,痛快至极。
3.米和辣的花样结合
安顺小吃有两大灵魂——辣椒与米。
在外地无法复制安顺小吃的原味,有一大原因是辣椒的新鲜度受损。在安顺,若是辣椒做不好,小吃牌子也立不牢。
以辣椒为食材衍生的各种佐餐调料,是安顺小吃的灵魂所在。可以说,每一家老字号的辣椒酱都是独家秘方,味道各有千秋。自酿辣椒,对于安顺人来说并不是难事。每年八九月份,赶上朝天椒、野青椒上市,城内家家户户就开始用最传统的方法制作“糟辣椒”。
“糟辣椒”,是贵州“剁椒”的叫法,取来新鲜辣椒,加生姜、蒜瓣、生花椒等辅料手工剁碎,再放入盐、糖、白酒调味,放入坛子里腌制。经过半年的静置发酵,到了年底,坛子内的糟辣椒释放出了一丝酸辣的香气,就算是成功了。
安顺人对面食的兴趣总是差了几分,研究各种米食倒是兴致勃勃。无论是米浆,还是米粉,讲求的都是一个新鲜,当地历来发达的食品轻工业,昼夜不息地运转,为城内每一张挑剔的嘴源源不断地供应食材。安顺有碾米业、米粉业、豆粉业、豆腐业等数十种,碾米业使用礌石把稻谷碾制成米,或借助水力碾米,养活了全城千余米工。米粉业以米磨制成米粉,所制的粉条细匀精洁,最适应小食。
糍粑是贵州最常见的食物,原料都是糯米,大致可以分为现吃、火烤、油炸三类,现吃,就是把糯米饭舂成糍粑后,放在带温度的铁锅里,揪成小团,包上甜咸馅,一边揪一边吃。火烤的有白片糍粑,不包馅,切片后烤熟,敷上黄豆面即可食用;豆沙粑,顾名思义,内包豆沙馅儿,呈扁圆形;油炸的糍粑,有片糍粑、片糕粑、豆炒粑。
清明粑是当地人对清明草和米面的高级发挥,师傅取来糯米面和粳稻米面,加上清明草、水开始和面,两种米的结合,中和了过度糯粘,又带着一丝女子的温柔。我吃的清明粑是豆沙馅,咬下去半口,豆沙的气味飘出来,吃得急了,香气蔓延到鼻腔,直直地甜到人心底,是一种平实又带着点活泼的甜味。西南人更喜咸馅,用糟辣椒搭配肉末豆腐干。
还有一道富有创意的晨间小吃,叫做“油炸粑稀饭”,将米和油艺术性地混煮,再加上一勺黔中特产“引子”,粘稠浓郁的稀饭与掺了米香味的热油,安慰了一大早空虚的肠胃,油炸粑则保持了它的酥脆香浓。
4.安顺人的生活,从餐桌上开始
消费生活让安顺的食物一点一点金贵起来,也养出了安顺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热情。清末民初时,安顺的餐饮业开始飞速发展,《续修安顺府志》载:“市场繁荣,大异往昔。商人获利颇丰,生活日趋奢靡;以筵席论,过去不过盘盘菜、八大碗、蹄筋头,今则为海参席、鱼翅席、烧烤席。”
不论哪个阶层,但凡愿意讲究的人家,女主人都有一身好厨艺。一年四季,皆制应节小食,三月三做清明粑,四月八吃糯米饭,九月重阳打糍粑,腊月初八又该熬腊八粥,食之有味,清欢无限。
戴明贤曾在《一个人的安顺》中提到安顺小城的市井之声,“三更前后,市声俱寂,独有‘炒米糖开——’的叫卖声”,此外也有零星的几家面馆营业,在长夜中安静地吐露出白汽,等到天稍亮一些,“卖甜酒——”,“印拓粑混糖粑!”,“热——糕粑——啦!”伴随着一声声叫卖,天际变成青白色,日光逐渐晃眼,安顺旧城越发热闹起来,溜达到东大街一带,寻着声和味,便可找到绝好的早餐馆子。
安顺人还有一套逗趣儿的早餐“行话”,多放食油称“漫子足”,不要辣、葱叫“免红”、“免青”,汤多叫“汤宽”,连汤匙和筷子都有别称——“鸭子”和“蒿杆”。
安顺的早餐也有明显的融合特质。破酥包是云南点心,但在安顺也遍地开花。只有赶早才能买到刚出炉的包子,趁着热乎劲儿咬开一口,能看到一层层酥皮,配合猪肉咸馅,入口即化,口齿生香。裹卷也是在安顺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一般论盒卖,回家路上随手买上一盒,带回家老少咸宜。
每天清晨,到儒林路吃早饭总是不错的选择。老街上的青石路面,被时间磨得圆滑可鉴。只要有琳琅小吃的日子,小城就永远保持着气定神闲,古朴平和的姿态,一如岁月本身。
原文取自《地道风物·贵州》有增减、改动

㈦ 安顺特色美食

腊肉血豆腐是安顺代表菜。

腊肉:新鲜猪肉改刀后,加盐、料酒、花椒等、冰糖腌渍。将猪肉与调料混合先腌制7至10天,再把新鲜的嫩豆腐捣碎,加上猪血、特制的调料拌匀用菜叶包裹起来,把腌好的猪肉和豆腐先用松枝小火先熏烤2天,再放到通风处风干。这样制成的腊肉、血豆腐不仅充分的吸收了调料的香味,还带着松枝的清香。将腊肉和血豆腐洗净切片,只需最简单的蒸熟,便香气四溢。透亮的腊肉、香软的血豆腐、还伴着淡淡的松枝熏香味,仅仅是看到、闻到都让人垂涎欲滴。

荞凉粉,贵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荞凉粉,但以贵州省安顺地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荞凉粉最具特色。荞凉粉是用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

食用时翻倒出来放在案板上,用特制的刮子把荞凉粉刮成细长条装在盘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芜荽、葱花、红油、麻油、花椒油、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荞凉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是贵州居民必不可少的驱暑小食。

安顺裹卷是贵州省安顺市的有名小吃,它起源于90年代,现在的店铺已遍布安顺各个地方.它有独特的多种口味,在安顺这样的小吃到处可见,它是安顺人的一种习惯,无论是小孩、年轻人还是老人,都特别喜欢吃。因为它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非常美味,欢迎广大朋友来到贵州,去到安顺品尝安顺裹卷!

油炸鸡蛋糕,贵州安顺、镇宁一带特色小吃。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磨成浆,装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调味肉馅,复装浆至满,炸成金黄色取出压破,淋上辣酱或折耳根即食。形似蛋糕,外脆内软,味美色鲜。

油炸鸡蛋糕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鸡蛋糕点心。是当地人在长期的饮食文化中独自研制出的特色小吃,其中以镇宁鸡蛋糕最为有名,两个鸡蛋糕配上一碗豆浆,已成为几十年来当地人早餐的最佳选择,老少皆宜。

锅渣(或称锅炸)安顺独有的甜食珍品,不同于川味玫瑰锅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荠粉层入油锅炸成,外壳酥,内瓤嫩如鱼脑,浇上白糖后上席,食时须以筷压破,搅拌白糖。

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见丝毫热气,其内滚烫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亲友。食前必须压破搅拌。

冲冲糕安顺传统小吃,又名松糕卜粉。这里的“卜”,应为“荸”的别称,因为所谓卜粉,实乃荸荠粉的别名。松糕需用粘、糯搭配的米面做成。米经发泡、虑干,打磨成粉,再撒水调作细细的颗粒,复装入腰鼓形的木制模具,蒸熟后自然成型,两头大而中间小,有如旧时缝纫机上绕线的小轱辘。卜粉用荸荠制成。安顺荸荠粉向来有名,其中又以镇宁所产之荸荠制作为最佳。上好的荸荠粉,颗粒均匀,莹白泛绿。一勺入碗,用瓷汤匙轻加研磨,加入少量清水调匀,就着灶上滚烫的水壶一冲,汤匙翻滚之间,顿成满满一碗清爽透亮,稠得起丝的卜粉糊糊。此时再将热汽蒸腾的松糕放入,加上捣碎的花生、核桃、芝麻、葵花籽,以及白糖、玫瑰糖等等,拌匀即可食用。其味香甜松软,老少皆宜。

㈧ 贵州安顺特产食品有哪些(图片也要)

安顺裹卷
裹卷外形酷似春卷,主要材料是卷粉皮、辣椒酱、绿豆芽、海带丝、泡菜、凉面等。做法很简单:将辣椒酱涂抹在粉皮上,再依次把各种蔬菜、调味品放入其中,包裹起来即可食用。

安顺荞凉粉
安顺荞凉粉是贵州省安顺市的特色小吃。安顺荞凉粉用甜荞米磨浆熬制冷却改刀成型,配红油、腐乳等调料拌制,成品细软、滑爽,微辣鲜香。

旧州鸡辣子
旧州鸡辣子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的特色美食。旧州鸡辣子不但色泽好看,而且味道鲜美,麻、辣并兼, 鸡肉肥而不腻,加上红艳艳的辣椒那绝对是冬季的助暖食。

平坝牛干巴
平坝牛品种纯,全为天然放牧,所制成的牛干巴,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宴席上的上佳荣肴,又可作为休闲小吃。

安顺金刺梨
安顺无籽刺梨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商品价值和安顺独有,被安顺人称之为“安顺金刺梨”。生长在西秀区老落坡一带,属保存较好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本地特有野生刺梨资源。

㈨ 安顺油炸鸡蛋糕做法

摘要 镇宁油炸鸡蛋糕用大米、黄豆涨发后掺入米饭,磨成浆,装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调味肉馅,复装浆至满,炸成金黄色取出压破即可。

㈩ 安顺这一座城市,为何被称为是贵州最好吃的小城

民以食为天,要说一座城市最能让人感受到烟火气息,那当地的美食肯定是当仁不让的了。而安顺被人们称为是贵州最好吃的一座小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座小城是如何靠着美食得到这个称号的。

贵州当地有句话说得好,“玩在贵阳,吃在安顺”,可见安顺这座以好吃出名的小城,已经得到公认的了。贵州本就以美食出名,而安顺更是美食宝地的重中之重。在安顺的街头每走几步,都能够见到几代传承的老字号,从街头吃到街尾,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裹卷是安顺的经典小吃,近乎透明的薄薄的米皮裹着绿豆芽、酸萝卜等材料,再加上辣椒酱,又酸又辣又甜。炎热的夏天来上一块,冰凉爽快,简直太棒了。

都说没有吃过冰浆就不算是来过安顺。糯米和冰块再加上水果白糖混合搅拌成浆,上面撒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冰凉甜爽塞进嘴里,足以消除炎夏带来的烦闷。

安顺牛肉粉,汤色红亮,香辣爽口。将烫好的密封,加上新鲜牛肉炖出来的原汤,整齐放好牛肉,撒上葱花、芫荽,即可食用。安顺人喜欢吃辣,既想喝汤又放不下辣味,所以就用清炖再加上辣椒就能够两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