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蛋糕做法 » 洋人蛋糕的做法
扩展阅读
蛋糕蒸好后如何放置 2025-02-20 01:24:08
如何加盟香蕉蛋糕 2025-02-20 01:16:55

洋人蛋糕的做法

发布时间: 2025-02-19 22:40:07

⑴ 简单制作好吃薯仔泥的好方法

材料:薯仔500g、黑胡椒粉少许、玫瑰花酱少许、沙拉酱半勺薯仔泥制作方法: 1、准备好所需的食材 2、薯仔去皮后,切小块 3、放蒸锅中蒸10分钟左右 4、蒸熟的薯仔装料理机杯中 5、料理杯装入料理机上,接通电源,1分钟左右就打出特别细腻的薯仔泥,吃的时候加上配料调味

⑵ 西餐 在中国的

如今回想,我在世纪之交吞下的人生中第一口牛排,味道早已难辨,那近 50 元的“不菲”要价倒是顽固地留在了脑海里。
1999 年,对于一个生活在南方四线小城的孩子来说,肯德基是“时髦”“高档”的代名词,必胜客是摩登洋气的上海人才能光顾的场所,而以刀叉为餐具、以面包为主食,在形式上跟中餐截然不同的西式牛排,理应只存在于电视荧幕中。
所以当我坐在豪客来 —— 一个由中国台湾人在厦门开创的连锁牛排餐厅,双手极为生涩地握着锃亮的刀叉,面前铁板吱吱作响,一块颜色暗沉但香味猛烈的肉排被一小坨沾满番茄酱的螺丝状意面和半熟煎蛋围拢在中央,我几乎感觉不到饿意,只剩兴奋和紧张在身体里冲撞。
那是我的西餐启蒙,也是生活中一个充满诱惑的分岔。
不少饮食研究专家认为,西餐最早在 17 世纪跟随传教士进入中国。据相关资料记载,顺治年间一位名叫汤若望的日耳曼传教士,曾用西餐招待北京官员。若按照这样的传播路径推算,西餐进入中国的时间可能应从 16 世纪葡萄牙强租中国澳门伊始。彼时,传教士往往先经停中国澳门,再辗转进入内地传教,除此之外,十三行(指清朝沿用明朝之习惯称呼广州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的洋商也往来于两地之间,而与中国澳门承接的广州,顺理成章成为了中国西餐的桥头堡。
太平馆在广州永汉路的第一间分店(1927 年)。? Wikipedia
中国第一家由华人经营的西餐厅“太平馆”开设于咸丰 10 年(1860 年),位置在当时极尽繁华的广州太平沙。在此之前,广州专门针对外国人经营的西餐厅价格昂贵,难以实现普及,直到在洋行从事帮厨的广东人带着一身西餐技艺沿街摆摊煎起牛扒,这股西餐之风才算有了真正的涌动之势。
太平馆的创始人徐老高曾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算得上是国内第一批西厨。自立门户后,他没有完全照搬西餐技法,而是结合现实情况,以广州人熟悉的酱料调味,用价格实惠的牛肉、猪肉、鸡肉代替进口肉排,虽然在形式上保留了西式的摆盘和分餐制,实际上已经创造出了一种带有浓郁中餐色彩的融合西餐,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豉油西餐”。
太平馆招牌之一烧乳鸽。? CNN
太平馆掀起的豉油西餐之风盛行于广州,后又传入中国香港。由徐家第五代经营的中国香港太平馆,一度被评选为西餐业之首席。当时太平馆首创的中式西餐名菜名点有很多,首屈一指的要属“西式煎牛扒”,据说比西餐馆做得还要出色,以至于外国记者来到广州都要慕名去打卡;还有用甜味酱汁(Sweet Sauce)制作的“瑞士鸡翼”,这道菜原本跟瑞士毫无关系,只因将甜味“Sweet”错译成瑞士“Swiss”而得名,因为“瑞士汁”深受广州食客喜欢,后来还衍生出一系列“瑞士”菜式;同样流行的还有“烧乳鸽”,现在在粤菜馆子里的习惯用名是“红烧乳鸽”,这张粤菜名片,乍看是一道彻头彻尾的中式菜品,实则曾是西餐厅的招牌,当年周恩来、蒋介石等政要前往广州,都会指定到太平馆用餐,所点菜目里必然少不了烧乳鸽。
作为第一家中国西餐厅,太平馆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与中国近代史的对照,从更加实际的层面上来看,它首开的中式西餐之技艺,跟“食在岭南”这一观念的崛起也同步相应。1940 年代穹楼先生在《论中国菜馆》里就有表示:“广东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吸收外来的文化,而放弃其成见......广东菜馆里,有时很容易吃到各地方的菜,而且还有西方的烹调;从真正中国的烹调艺术上讲,这是退化,但也是根据这一点,广东菜能够普及,而吸引大量食客。”
豉油西餐仿佛一根引线,点燃了粤厨在技法上走向融合的热情。
要论西餐馆与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映照,不得不提开设于 1861 年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
这是国内第一家涉外餐厅,创始人殷森德是一名英国牧师。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曾先后将领事馆设于饭店中,中国近代史上数个重要的外交活动曾在此落地。利顺德因此又被称为“外交酒店”,同时也是现今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专属博物馆的豪华酒店。
1902 年的利顺德饭店和天津英国俱乐部。? Wikipedia
由于英、法两国在天津老城外设立租界的时间较早,天津早期的西餐有着明显的英式、法式风格。北京人赵珩在《中国西餐的嬗变》中描述道:“英国人好吃炸薯仔条、炸鱼,于是许多蘸面包糠的油炸鸡、鱼、肉就都冠以英式;法国人喜欢各种沙司,于是西餐馆就发明了一种以番茄酱、胡萝卜丁、口蘑丁、豌豆和葡萄干为主要原料的自制沙司,红红绿绿,味道酸甜,只要浇在炸猪排、炸鱼或肉饼上,就可以冠以法式。”这些看上去单调乏味的西式餐食,在 20 世纪之前受到溥仪、袁世凯等众多名流的追随。
但对更为广大的天津群众来说,他们的西餐启蒙可不是利顺德的炸鱼薯条,而是再晚 40 年出现的位于老天津英租界维多利亚道南端的“小白楼”起士林西餐馆。
如今的起士林西餐馆,历经迁址与经营权更替,已与原貌有较大变化。? Wikipedia
20 世纪初期,八国并租,政局紊乱,开端口后的天津成为军政显贵们的聚集之地,他们惯常的消遣方式就是去番菜馆(西餐厅)吃西餐。这一形势下,起士林西餐馆应运而生。
根据赵连成《西餐在中国》一文所述,起士林的老板阿尔伯特 · 起士林曾在德国兵营的伙房中任职,李鸿章访问德国期间他亲手为其做过西餐,后来直隶总督袁世凯请洋人吃西餐时,担任大厨的也是他。有了这样的经历做背书,起士林西餐馆一经开业便风头无两。餐厅经营初期供应德式、法式大菜,以及自制糖果和面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一款裱花蛋糕,原料中的巧克力来自瑞士,黄油来自新西兰,就连面粉也使用欧美原产,烘焙上则采用从德国传来的先进技术。
1902 年,起士林西餐馆所处的小白楼街区由原先的美租界变更为英美并租,后经由英商先农房产公司的不断发开,这片占地仅 130 多亩的地块上涌现出各式酒吧、舞厅和商店,政客商贾集结于此,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起士林的生意也水涨船高,座无虚席。
罐焖牛肉是一道经典的俄式西餐菜肴。? 介似天津卫
变化发生在 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大量白俄移民离开俄国,他们当中的一部分辗转来到天津,在小白楼附近经营起俄式饭店、商店、酒吧、食品店。民国时期,小白楼一度被称作“俄国城”。当时英租界开滦胡同上的维格多利餐厅(原名义顺和)供应正宗俄式大餐及糖果、糕点,早先在东北积累的名气,加之在进入天津后由名厨坐镇,维格多利后来居上,成为起士林最大的劲敌。
1940 年 6 月,维格多利又开新店,并推出“经济套餐”,一菜(烤鱼或烤肉)一汤(红菜汤)仅需 6 角 5 分钱,外加一杯咖啡,面包免费供应。这套物美价廉的俄餐,就是许多天津人的西餐初体验。
其中有一道罐焖牛肉,正宗做法是在罐子上盖一层黄油酥皮,烤好之后酥松膨胀,上桌后用勺背轻轻磕开,拌着底下的牛肉一起吃。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天津后来开设的不少西餐厅都简化了这一步骤,要么取消酥皮,直接用罐子盛装牛肉上桌;要么用山东风味的烙大饼取而代之 —— 这是物资匮乏年代里平民饮食的智慧。
再后来,起士林与维格多利、来宝饭店、义顺合等西餐厅合并,形成俄、德、英、法、意五国风味兼营的新起士林西餐厅,延续下来。至今,这些落地生花的老味西餐,仍在不断塑造着天津的饮食文化。
同样是开端口城市,西餐进入上海之后被接纳和改良的路径又大不相同。
1843 年之后,受外国侨民和洋行白领的影响,西餐在上海有了盛行之势。上海人对于西餐的态度大体分为两个阵营,一边将西餐称为“番菜”,裹挟歧视意味;另一边则用“大菜”为西餐冠名。当时的西餐馆消费昂贵,礼仪繁多,是有钱人才有资格出入的场所,所以将吃西餐叫作“吃大菜”。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里就有过这样的表述:“……内地到上海来游玩的人,有两件事必须做到,是吃大菜和坐马车。”
1930 年代,上海街景。? Missuya
1930 年代,外滩金融区和霞飞路上涌现出一大批西餐厅,当时最为出名的有三家:红房子(当时还叫罗威餐厅),以法餐为主;天鹅阁,擅长意大利菜;德大,主营德式大菜。三者之中又以红房子声名最显。当时的霞飞路,上海人称其为“罗宋大马路”,按吴语发音,“Russia”即被“罗宋”,白俄侨民更亲切地称霞飞路为“东方的涅瓦大街”。也是在这个时期,罗宋汤和炸猪排以一种意趣盎然的方式,走入了上海寻常百姓家。
主妇的智慧从来不会囿于物质条件的限制。没有红菜头,就用新鲜番茄和番茄酱代替,买不起牛肉,退而求其次的红肠也可以,再加入卷心菜,既能丰富口感,还能平衡营养,口味上也更贴合上海人熟悉的酸甜;炸猪排也能在自家厨房实现,从菜场买来新鲜的猪排,用刀背细细敲断肉筋,一块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猪排被拍成将近两倍大,裹上面包粉,没有就用饼干碎替代,放进油锅,一阵“噼里啪啦”之后,饭桌上就多了一道独具特色的菜式。
炸猪排蘸辣酱油,是上海独一无二的特色吃法。? Curatedkitchenware.com
在德大餐厅,吃炸猪排固定搭配越橘果酱,在上海人家里,吃炸猪排也有固定蘸料 —— 辣酱油。据说上海当年的辣酱油就是英国的伍斯特酱汁,时隔数年,口味变迁,如今二者滋味早就分道扬镳,家喻户晓的泰康牌辣酱油已经成为上海人味觉体系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与西菜同时出现的还有西点。据上海地方志记载,当时许多西点店的点心师傅都是中国人,他们师承外国甜品师,又在制作点心时稍加改良,比如红宝石的奶油小方会比西式点心更加轻盈、蓬松,栗子蛋糕则是用栗蓉直接代替面粉制成蛋糕胚,上面再覆盖一层白脱奶油,虽然现今上海西点店里的栗子蛋糕又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归根结底,仍包含着浓度极高的本地特色。
红宝石的奶油小方至今仍在上海点心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什么值得买
1951 年后,随着外资外侨的逐渐撤离,上海的西餐厅陆续关停,但炸猪排、薯仔色拉和罗宋汤这“海派老三样”,以及蝴蝶酥、奶油小方、栗子蛋糕之类的海派点心却顽固地留存下来,成为浓缩着这座城市历史演义的鲜明符号。
哈尔滨的西餐启蒙要晚于广州、上海和天津。
甲午战争之后,沙俄人以修建中东铁路为借口,直接挺进中国内地进行贸易往来,后又辗转去哈尔滨,意图长期独占一方。现在,红肠、大列巴、格瓦斯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食品常被冠以哈尔滨特产之名,究本溯源,它们都是俄国人在此定居的产物。
俄国独占哈尔滨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日俄战争结束,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哈尔滨被当作筹码交换,此后,哈尔滨面向英、法、德、美、加等各国开放,随着资本一起涌入的是各式各样的餐厅、酒吧、食品店。
华梅西餐厅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是哈尔滨最早的西餐厅之一,提供各种正宗俄罗斯菜肴。? Food-touring.com
这段历史,基本与华梅西餐厅的经营历史合辙一致。开设于 1925 年的华梅西餐厅,所有权经俄国人、德国人、波兰人、捷克人之手,直至 1960 年代初,才回到中国人手中。
历史的巨变,总能在饭桌上找到痕迹,就如华梅西餐厅的东北溜肉段旁总会搭配一截俄国软煎马哈鱼,茶餐厅里的鸳鸯奶茶也能跟星洲炒米粉一齐上桌。
西餐在中国,既是一种舶来文化,也在打造一种融合文化。当一种食物在另一片土地上被“去领域化”之后,它所进行的一切本地化再生产,都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动力,成为历史最生动的注脚。

⑶ 牛油果的做法有什么

牛油果的做法有:牛孙宏数油果烤蛋,牛油果奶则首昔,牛油果布丁,牛油果沙拉,牛油果蛋糕。

牛油果沙拉的做法:

1、小番茄和苦菊菜洗净待用。

⑷ 可以给猫吃奶酪吗(就是香港人叫的芝士和洋人叫的cheese)

可以给猫适量吃点奶酪。奶酪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乳酸菌、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是很好的营养物质来源,猫咪适量食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只要猫咪在食用奶酪后没有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猫咪主人就无需过于担心。当猫达到7岁以上时,重要的是喂给它们低脂肪低能量的食物,帮它们维持正常体重。

此外,还应保证食物中纤维素的含量来保证肠胃的健康,减少镁和磷的含量维持泌尿系统和肾脏的健康。另外,应尽量为它们易于消化的食物。

(4)洋人蛋糕的做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猫的食盘要固定使用,不能随便更换。猫对食盘的变换很敏感,有时因换了食盘而拒食。要保持食盘的清洁。食盘底下可垫上报纸或塑料纸等,防止食盘滑动时的声响,而且也易于清扫。每次猫吃剩的食物要倒掉或收起来,待下次喂食时和新鲜食物混合煮熟后喂给。

喂食要定时定点。猫“开饭”的生物钟一旦形成,就比较固定,不应随意变更。放猫食的地方要固定,猫不喜欢在嘈杂声中和强光照射的地方吃食,如果有客人来访,不要在猫吃食时让客人看你的猫,陌生人的出现,会大大降低猫的食欲。

⑸ 好吃的芝士类零食,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温热类水果有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包装礼盒的设计简朴,打开是一股浓郁的可可香, 裹满可可粉的生巧克力滋味醇厚饱满,外层松软的可可粉布满舌尖,特浓巧克力口味,甜中带点微苦,吃起来不腻!最近发现一个咸蛋黄+鱼皮口味的零食,是真的鱼皮沾上了蛋黄粉,非常的酥脆。而且这个鱼皮还蛮大块的,没有鱼腥味,营养也很丰富,再加上咸蛋黄的味道真的一口一个停不下来!据说4条巴沙鱼才能做一袋鱼皮,再加上香香脆脆的口感,太良心了~

⑹ 圣诞大餐:家庭过圣诞,配个菜谱

圣诞大餐做法
诱人香蔬烤鸡腿
原料:
4只鸡腿、 2个甜红椒(Bellpepper)、 1个青椒、 2颗洋葱、 2大匙橄榄油、 1小匙干的百里香(Thyme) 半杯不甜的白酒、盐与胡椒适量。
制作过程:
1. 烤箱预热至摄氏230度(华氏450度左右)。
2. 鸡腿一只分切成两块,用纸巾拭干表面;青、红椒分切成约1吋宽的长条;洋葱切片。
3. 在可直接受热的大烤盘中置鸡腿、青红椒与洋葱,洒橄榄油、百里香、盐与胡椒,混合至鸡块与蔬菜皆均匀沾到油与调味料。
4. 把鸡块与蔬菜在烤盘上尽量铺平,鸡皮朝上;入烤箱中烤约30分钟左右;或至鸡呈金黄色并已熟透即可。
5. 将烤好的鸡与蔬菜置于大碗中,加白酒至烤盘中,与鸡汁、余油混合,以中火加热搅拌1分钟成酱汁。将酱汁倒入碗中鸡块上,略微搅拌后即成。
水果鸡尾酒
材料:(6-8人份):
草莓12颗、葡萄柚1个、奇异果2个、白酒一杯半、苏打水(汽水)一杯半、砂糖3大匙、冰块适量。
1、葡萄柚剥皮切成小块备用,草莓洗净切半,奇异果也去皮切成小块备用。
2、用2大匙热水把砂糖先溶化,在鸡尾酒的容器内放入糖水、酒、苏打水(汽水)及切好的水果搅解剖学,再放入适量的冰块即可。
奶香薯仔泥
薯仔250克、鸡蛋1个,面粉50克、细葱末15克、植物油100克、盐、胡椒面各适量、黄油少许。
1.将薯仔洗净去皮,放入锅中加适量水,上火煮约40分钟,煮到软烂,滗出水,把薯仔捣碎成泥。放上鸡蛋,盐、胡椒面,面粉25克,并混合均匀。
2.将葱切成末,放在黄油里炒黄,倒入薯仔泥中,再混合均匀。
3.在一面板上撒上面粉,把薯仔泥分成三份,全滚上面粉,用刀按成两头尖,中间宽的椭圆饼形,用刀在中间按一条约,在边上再交替的安几个短纹;呈树叶状。
4.将煎盘上火,放入少许植物油烧热,把薯仔饼下入,煎成金黄色即可。然后码放在一个煎盘里、入炉烤几分钟,薯仔饼豉起、铲入盘中,即成。食用时可淋上酸奶油或少许黄油。
金沙包
材料:
A:面团:低筋面粉250g,糖50g,泡打粉7.5g,酵母2.5g,温水75g,红萝卜一条(榨汁)
B:馅料:咸蛋黄3个(蒸熟),奶油50g,糖50g,粟粉35g,奶粉25g
做法:
一,A材料:1.把糖和酵母放入温水中融化倒入已筛的面粉和泡打粉中搅拌均匀加入红 萝卜汁,再搓至表面光滑.发酵二个小时.
二,B材料:奶油打发,熟咸蛋黄压烂,把B材料全部拌匀后放入冰箱冷藏.
三,把面团搓成长条后分成小份,把小面团压扁包入馅料,再静置30分钟蒸10分钟.
圣诞蛋白饼干
原料:黄油100克、白糖100克、鸡蛋2个、面粉200克。
制作方法:
1.蛋白掺白糖打起待用。
2.将烧热的糖水加入步骤1中备好的材料,搅拌均匀。
3.将步骤2中备好的材料用油纸包起来,挤到烤盘上,放入烤箱低温烘烤(约90℃)40分钟左右即可。
圣诞布丁
原料:方面包8片、红糖100克、柠檬1粒、鸡蛋4个、葡萄干3两、白糖100克、郎姆酒100克、生面粉100克、黄油1两、干果、果仁若干。
制作方法:
1.将面包撕成指甲盖大小的小块儿,与一个柠檬的柠檬皮,3两葡萄干,100克朗姆酒和100克左右的红糖搅拌在一起待用。
2.将4个生鸡蛋 和100克白糖朝一个方向混合搅拌待用。
3.将100克面粉与第1、2步骤中待用的材料混合搅拌至均匀。
4.模子内侧刷上黄油,并在表面均匀撒上一层白糖。
5.将步骤3中准备好的材料倒入模子压紧,放入蒸锅用大火蒸1小时后出笼即可。可以用新鲜可口的干果、果仁装饰表面,待凉透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