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工制作 » 如何画三角龙生日蛋糕
扩展阅读
翻糖蛋糕的桃花怎么做 2024-10-06 20:22:38
犟生日蛋糕 2024-10-06 20:18:51

如何画三角龙生日蛋糕

发布时间: 2022-01-12 05:20:32

㈠ 三角龙吃什么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
位于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
保护现状
灭绝(化石)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Dinosauria
目:鸟臀目Ornithischia
下目:角龙下目Ceratopia
科:角龙科Ceratopsdae
亚科:角龙亚科Ceratopsinae
属:三角龙属Triceratops
Marsh, 1889

*恐怖三角龙T. horris (模式种)
* T. prorsus Marsh, 1890
异名
* Sterrholophus Marsh, 1891
* ?碎嘴龙Claorhynchus Cope, 1892
*陋龙Ugrosaurus Cobabe & Fastovsky, 1987
编辑本段简介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垂克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9公尺,臀部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虽然没有发现过三角龙的完整骨骸,它们仍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大量部份骨骸标本而着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古生物学家们还不确定三角龙在角龙科的正确位置。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
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虽然三角龙与暴龙居住在同一陆地上,但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过电影与儿童读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编辑本段叙述
三角龙个体的身长被估计有7.9到9公尺长,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三角龙最显着的特征是它们的大型头颅,是所有陆地动物中最大之一。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2公尺,可以达到整个动物身长的1/3。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跟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可长达1公尺。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大多数其他有角盾恐龙的头盾上有大型洞孔,但三角龙的头盾则是明显地坚硬。
三角龙各种有结实的体型、强壮的四肢、前脚掌有五个短蹄状脚趾、后脚掌则有四个短蹄状脚趾。虽然三角龙确定是四足动物,它们的姿势长久以来处于争论中。三角龙的前肢起初被认为是从胸部往两侧伸展,以助于承担头部的重量。这种站立方式可见于查尔斯·耐特(Charles R. Knight)与鲁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的绘画中。然而,角龙类的足迹化石证据,以及近期的骨骸重建,显示三角龙在正常行走时保持者直立姿势,但肘部稍微弯曲,居于完全直立与完全伸展(现代犀牛)两种说法的中间。但这种结论无法排除三角龙抵抗或进食时会采伸展姿态。
编辑本段分类
三角龙是角龙科中最着名的一属,角龙科是群大型北美洲角龙类恐龙。多年以来,三角龙于角龙下目中的位置处于争论中。混淆来自于三角龙的短、坚硬头盾类似尖角龙亚科,而长的额角类似角龙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在第一个对于角龙类的研究中,理察·史旺·鲁尔(Richard Swann Lull)提出出两个支系,一个往三角龙发展的支系包括独角龙、尖角龙,另一个支系包括角龙、牛角龙,这个假设使三角龙属于尖角龙亚科。较晚的研究支持这个观点,并将这个短头盾支系正式命名为尖角龙亚科(包含三角龙),另一长头盾支系为开角龙亚科。
在1949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首次对这假设提出质疑,并基于头颅与角的特征,而认为三角龙与无鼻角龙、开角龙关系较近,使得三角龙属为三角龙亚科(尖角龙亚科)。然而,斯腾伯格的分类与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大卫·诺曼(David Norman)将三角龙置于尖角龙亚科不同。
后来的发现与研究支持了斯腾伯格的观点,Lehman在1990年为两个亚科定义,并基于数个形态上的特征,而将三角龙归于角龙亚科。事实上,除了短头盾以外,三角龙相当符合角龙亚科的特征。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在1990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与1993年的形态学研究,加强三角龙归类为角龙亚科的论点。
编辑本段种系发生学
在种系发生学的分类中,三角龙通常作为恐龙定义中的一个参考点;恐龙被定义为三角龙与新鸟亚纲(现代鸟类)与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而鸟臀目的定义为:所有亲缘关系与三角龙接近,而离现代鸟类较远的拥有共同祖先之物种。
编辑本段起源
很多年来三角龙的起源非常不明确。在1922年,新发现的原角龙被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然而,近年来发现数种与三角龙祖先有关系的物种。发现于90年代晚期的祖尼角龙,是角龙下目中已知最早有额角的恐龙。而2005年发现的隐龙,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侏罗纪角龙下目恐龙。
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并描绘出角龙类恐龙的起源,它们起源于侏罗纪的亚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龙类出现在晚白垩纪之初。三角龙越来越常被认为是角龙亚科的一个成员,三角龙的祖先可能外表类似开角龙,开角龙生存时间早于三角龙约500万年。
编辑本段发现与种
第一个被命名为三角龙的标本,是在1887年发现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附近,由一个头颅骨顶部,与附着在上面的一对额角所构成。这个标本被交给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他认为该化石的所处地层年代为上新世,而该化石属于一种特别大的北美野牛,因此将它们命名为长角北美野牛(Bison alticornis)。第二年,马什根据一些破碎的化石,发现了有角恐龙的存在,因此建立了角龙属;但他仍认为长角北美野牛是种上新世的哺乳类。直到第三个更完整的角龙类头颅骨,才改变他的想法。这个由约翰·贝尔·海彻尔(John Bell Hatcher)在1888年于怀俄明州兰斯组发现的标本,起初被叙述成角龙属的另外一个种,但马什经过熟虑之后,他将这个标本命名为三角龙(Triceratops),并将原本的长角北美野牛改归类于角龙的一个种(后来也成为三角龙的一种)。三角龙的结实头颅骨使得许多头颅骨被保存下来,允许科学家们研究不同种与个体间的变化。除了科罗拉多州与怀俄明州之外,随后在美国的蒙大拿州与南达科他州、加拿大的亚伯达省与萨克其万省也发现了三角龙的化石。
种:
在三角龙第一次被命名的前十年内,发现了不同的头颅骨,这些骨骸与马什最初命名的恐怖三角龙(T. horris)头颅骨有或多或少的不同;恐怖三角龙的种名horris在拉丁语中其实意为“凹凸不平的”,意指原型标本的凹凸不平表面,该标本后来被确认为老年个体。这些头颅骨的差异可归类出三种不同尺寸,这些差异来自于不同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以及化石化过程中的不同程度或压力方向。这些不同头颅骨被命名为个别的种(可见于以下列表),并形成数个系统发生学研究。
鲁尔发现这些种可分为两个生物群,但他并没有说明如何分辨它们;其中一群由恐怖三角龙、T. prorsus、短角三角龙(T. brevicornus)所构成,另一群由T . elatus、T. calicornis所构成。锯齿三角龙(T. serratus)与扇形三角龙(T. flabellatus)则不属于这两个生物群。在1933年,鲁尔将之前他与海彻尔、马什先后完成的角龙下目专题论文重新出版,他维持原本的两个生物群与两个未定种的分类法,并增加了第三个支系,由钝头三角龙(T. obtusus)与海氏三角龙(T. hatcheri)所构成,特征是非常小的鼻角。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以及短角三角龙所构成的生物群,此时被认为是最传统的支系,头颅骨较大,鼻角较小。而T. elatus、T. calicornis所构成的第二个生物群,有大型额角与小型鼻角。查尔斯·斯腾伯格作了些调整,他将宽头三角龙(T. eurycephalus)视为第二与第三个生物群之间的连结,而非恐怖三角龙所属的第一生物群。这个分类法持续用到80年代与90年代。
不同角龙类的头颅骨代表者单一种(或两个种)之内的个体变化,这个论点在近年来逐渐普及。在1986年,奥斯特伦姆与彼得·沃尔赫费尔(Peter Wellnhofer)公布一份研究,他们宣称三角龙属只有一个种,恐怖三角龙。其中一个理由是在一个地区中,通常只存在者单一或两个大型动物群;例如现代非洲的非洲象与长颈鹿。 Lehman在鲁尔与斯腾伯格的支系研究中,加进两性异形与年龄变化,他认为由恐怖三角龙、T. prorsus、短角三角龙所构成的第一个生物群是雌性个体,而T. elatus、T. calicornis所构成的第二个生物群是雄性个体,而钝头三角龙与海氏三角龙所构成的第三个生物群是年老的雄性个体。他的理由是雄性个体的体型较高、头角较直、头颅骨较大,而雌性个体的头颅骨较小、头角较短。
数年后,凯萨琳·佛斯特(Catherine Forster)对奥斯特伦姆与沃尔赫费尔的研究提出质疑,佛斯特对三角龙的化石材料做了更广泛的研究,并认为三角龙只有两个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而海氏三角龙因拥有独特头颅骨,足以成立新的属,目前已改为海氏双角龙(Diceratops hatcheri)。她发现数个种其实属于恐怖三角龙,而T. prorsus与短角三角龙是同一个种;因为有许多种被分类于第一个生物群,佛斯特提出前两个生物群其实分别代表恐怖三角龙与T. prorsus。但在这个新分类法之下,这两个种仍有可能是两性异形的结果。
已确定种:
*恐怖三角龙(T. horris):奥思尼尔·马什1889 (模式种)
* T. prorsus:马什1890
可疑种:
*亚伯达三角龙(T. albertensis):斯腾伯格1949
*长角三角龙(T. alticornis):马什1887
*宽头三角龙(T. eurycephalus):施赖克耶尔1935
* T. galeus:马什1889
*硕大三角龙(T. ingens):鲁尔1915
*大三角龙(T. maximus):布朗1933
* T. sulcatus:马什1890
错误归类种:
*短角三角龙(T. brevicornis):海彻尔1905 ( = T. prorsus)
* T. calicornus:马什1898 ( =恐怖三角龙)
* T. elatus:马什1891 ( =恐怖三角龙)
*扇形三角龙(T. flabellatus):马什1889 ( =恐怖三角龙)
*海氏三角龙(T. hatcheri):鲁尔1907 ( =海氏双角龙)
* T. mortuarius:爱德华·科普1874 ( =大师龙,疑名)
*钝头三角龙(T. obtusus):马什1898 ( =恐怖三角龙)
*锯齿三角龙(T. serratus):马什1890 ( =恐怖三角龙)
*森林三角龙(T. sylvestris):科普1872 ( =森林奇迹龙,疑名)
编辑本段古生物学
虽然三角龙常被描述成群居动物,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它们为群居动物。但有些角龙类恐龙的发现地点常有数十或数百个个体。明尼苏达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Bruce Erickson宣称在蒙大拿州海尔河组发现了200个T. prorsus的标本。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则宣称在该处发现了超过500个头颅骨。因为在北美洲西部的兰斯组(晚马斯垂克阶,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发现了丰富的三角龙牙齿、角状物碎片、头盾碎片、以及其他的破碎头颅骨,因此三角龙被认为是该时代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之一。在1986年,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估计在白垩纪末,三角龙的数量占了兰斯组动物群的5/6。三角龙的头骨较常被发现,而非身体部份,与大部分动物不同。
三角龙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之前最后出现的角龙类之一。三角龙的近亲双角龙与牛角龙、以及远亲纤角龙也生存在同一时期,但它们的化石较少被发现。
编辑本段齿列与食性
三角龙是草食性动物,因为它们的头部低矮,所以它们可能主要以低高度植被为食,但它们也可能使用头角、喙状嘴、以身体来撞倒较高的植被来食用。三角龙的颚部前端具有长、狭窄的喙状嘴,被认为较适合抓取、拉扯,而非咬合。
三角龙的牙齿排列成齿系(Tooth batteries),每列由36到40个牙齿群所构成,上下颚两侧各有3到5列牙齿群,牙齿群的牙齿数量依照动物体型而改变。三角龙总共拥有432到 800颗牙齿,其中只有少部份正在使用,而三角龙的牙齿是不断地生长并取代。这些牙齿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来切割食物。三角龙的众多牙齿,显示它们以体积大的有纤维植物为食,其中可能包含棕榈科与苏铁,而其他人员则认为包含草原上的蕨类。
编辑本段角与头盾
关于三角龙头部装饰物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假设,其中两个主要的理论为战斗与求偶时的展示物,而后者现在被认为极可能是主要功能。
在早期历史中,鲁尔假设这些头盾是作为颚部肌肉附着点使用,可增加肌肉的大小与力量,以协助咀嚼。这个理论被其他研究人员接受了一段时间,但后来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头盾上有大型肌肉附着点的证据。
长久以来,三角龙被认为可能使用角与头盾,以与类似暴龙的掠食者战斗;这个构念首先由查尔斯·斯腾伯格在1917年所提出,而在70年后再度由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提出。有证据显示曾有暴龙以三角龙为食,一个三角龙的骨盆上曾发现暴龙的齿痕,以及痊愈的迹象,显示这个伤口是在该动物存活时留下的。
在2005年,BBC的电视节目《恐龙凶面目》(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之中,节目单位测试三角龙将如何抵抗大型掠食者如暴龙的攻击。为了了解三角龙是否如同现代犀牛般冲撞敌人,节目单位制作了一个人工的三角龙头颅,并以每小时24公里的时速撞向模拟的暴龙皮肤。三角龙的额角刺穿的模拟皮肤,但是额角与喙状嘴则无法刺穿,而且头颅的前段断裂。结论是三角龙无法利用冲撞敌人来自我防卫,如果它们遭到攻击时,应该会采取坚守策略,当敌人接近时,使用它们的角来牴刺敌人。
除了将头角用于抵抗掠食者以外,三角龙可能会使用头角互相碰撞。研究显示这种互相碰撞的行为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没有证据显示三角龙拥有这种行为。三角龙与其他角龙科的头颅骨上的疮孔、洞孔、损害、以及其他伤口,常被认为是以头角互相战斗造成的伤痕。一个最近的研究则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些伤痕是因为打斗而留下的,也没有感染或痊愈的证据。而骨质流失、或不明的骨头疾病,是这些伤痕的来源。
三角龙的大型头盾可能用来增加身体的表面积,以协助调节体温。剑龙的骨板也被推测拥有类似的功能,但这个理论无法解释角龙科不同成员的头盾形状变化。由此显示这些头盾可能具有基本的求偶功能。
头盾与角是两性异形特征的理论,是由Davitashvili在1961年首次提出,并且逐渐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头盾与角在求偶以及其他社会行为上,被视为重要的视觉辨认物;这个理论可从不同角龙类恐龙拥有不同的装饰物而得到证实。而现代现代拥有角状物或装饰物的动物,也将它们作为视觉辨识物使用。最近,一对于最小型三角龙头颅骨的研究,确定该头颅骨属于一个幼年体,并显示头盾与角是在年纪非常小的时期开始发展,早于性发育;因此三角龙的头盾与角可能作为视觉辨认物使用。而该幼体化石的大型眼睛与较短的头盾与角,也显示三角龙的亲代具有亲代养育的行为。

㈡ 霸王龙,棘龙,风神翼龙,三角龙怎么

《附身成鹰》 张离藤不幸穿越在一只死亡的风雷之鹰身上,从此整个大陆上最恐怖的魔兽森林发生了改变..

《万古蛇妖》 传说蛇百年为虺,千年为蛟,万年为龙!龙百年为虬,千年为应,万年为天龙!这是一个仙侠世界,群妖乱舞,百怪陆离,无尽玄奥。逆无限时空,窃天地命运。纵万劫加身,我依旧不磨!握干坤起源,掌创始造化。亿万时空腐朽,我万古不灭!

《幼龙》 龙,一横一撇一竖弯钩一撇一点,金钩银划于九天之上!
紫晶龙、梦幻龙、尸龙、黄铜龙、仙女龙、萝莉龙、虹彩龙、永罚龙、憎恨龙!
青眼三头龙、炎戈龙、哈克龙、光与暗之龙、真红眼黑龙、奥西里斯天空龙!
千余种奇特巨龙生活在失落位面,遵循着丛林法则,称霸天下。
亘古悠悠,一颗沉寂万载的龙蛋,带着人类苏辰的记忆,破壳而出……
一头光明巨龙的史诗神话!

《重生霸王龙》陆豪身为古武世家弟子,中了敌人的埋伏,死亡重生在一个奇怪的修真星球。霸王龙,恐龙世界食物链金字塔的最顶端,陆豪重生为一只霸王龙。恐龙世界,肉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速度奇快无比的迅猛龙、群体掠食者火盗龙、草原残忍无情的恐爪龙、恐怖嗜血的霸王龙、空中最强的风神翼龙,还有跃龙、暴龙、蛇颈龙、棘龙、鱼龙、三角龙、剑龙霸王龙,暴龙科的一种,顶级掠食性和腐食性恐龙,身长12米左右,体重到吨之间,拥有立体视觉(优于现代的鹰眼),高度发达的嗅觉器官,拥有所有恐龙中最恐怖的咬合力4吨,甚至更强。庞大的头颅,恐怖的咬合力,一只成年三角龙,只要被咬中,肌肉连同骨骼一起咬碎。

《洪荒之大地苍熊》 只本不该在洪荒出现的熊从地下爬出来了.抬头看看不周山?算了,咱不跟他比。回头看看昆仑山,恩,也比我高不了多少嘛。脚下就是洪荒大地,自己却该何去何从?看一个宅男的洪荒生活。

《吸血蚊成长记》 猪脚语:“好吧,我承认我是想穿越。你没有把我弄去我向往的三国而是把我弄到不是我熟悉的异界我可以不计较,但好歹也可以给我弄个平民的身份吧。即使是没有把我安排到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把我弄到这种鸟不拉屎的雨林里我也凑合,给我一个土着人当当也不是很难吧。好吧,即使是做不成人,你给我当个兽人,地精,矮人什么的也行吧。但是你也不用把我穿越成一只,一只蚊子吧”

《蟒生异界》 龚明华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由于不小心出了车祸,然后就附生到了蟒蛇身上,后来又穿越到了异界,开始了他不一般的蟒蛇生活

《比蒙传奇》 一位老魔头穿越到异界,成为比蒙和娜加的混血儿,在异世大陆,混得风生水起,霸气凛然~

《熊霸天下》“那怕是要我做为一头熊,生活在这个异世界,我也要让一切变的多姿多彩!”一段与众不同的异世传说,即将……

《异世之东方黑龙》师傅:魏炀啊,为师希望你能成为世上最伟大的神龙魏炀:是的,尊敬的师傅师傅: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变成和我一样的杂种黑鲤鱼魏炀:不…………黑暗龙神:孙儿啊,我儿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怪胎呢?魏炀:看清楚,我哪里怪了,这可是上古大神应龙的模样,酷吧黑暗龙神:应龙大神是谁,我怎么没听说过魏炀:你当然没听说,想知道啊,和我一样穿越啊!

《重林巨蜥》此处巨蜥出没,注意安全讲述一个从小修炼金钟罩的特种兵陈南,重生为一只丛林巨蜥。因为修炼金钟罩激发了它体内的巨龙基因,慢慢的成为伟大的巨龙。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各种探险故事。此书将会给您一步步讲述丛林的神秘:食人鱼,森林大火,雷暴,蚁潮,神秘生物,食人部落,远古神庙,诡异漩涡等等的冒险故事。

《会升级的魔兽》管你剑圣、法神、圣兽、巨龙在外有多风光,在我眼中,你们不过是一群送经验的‘怪’。

《异界兽吼》法神

㈢ 三角龙的资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褶皱三角龙、究竟三角龙,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

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3)如何画三角龙生日蛋糕扩展阅读:

三角龙的外形特征: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四肢短,前脚掌有五个短脚趾、后脚掌则有四个短脚趾。

全长6—10米、高2.4-2.8米、重5—10吨。他们有非常大的头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

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

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

㈣ 三角龙怎么画的画的

你是要画平面图形
还是要有立体感呢
平面的就是参照书上三角龙的图案
给出基本的轮廓就行了
画立体的就比较难了

㈤ 我想知道3种恐龙的生活年代 形状 食物和本领。请大家帮个忙

中文名称( Chinese) 霸王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Tyrann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tye-RAN-uh-SAWR-us
含义( Meaning)属名:暴君蜥蜴(残暴的蜥蜴之王)
种名:霸王龙
域(总界):真核域(总界)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属: 暴龙属 Tyrannosaurus
Osborn, 1905

雷克斯暴龙 T. rex (模式种)
Osborn, 1905
异名
Manospondylus
Cope, 1892
Dynamosaurus
Osborn, 1905
矮暴龙 Nanotyrannus
Bakker, Williams & Currie, 1988
暗脉龙 Stygivenator
Olshevsky, 1995
恐暴龙 Dinotyrannus
Olshevsky, 1995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
Tetanurae 坚尾龙类
Avetheropoda 鸟兽脚类
Coelurosauria 虚骨龙类
Maniraptorifromes 手盗龙形类
Tyrannosauroidea 暴龙超科
科( Family)→ Tyrannosauridae 暴龙科
亚科( Subfamily)→ Tyrannosaurinae 暴龙亚科
族( Tribe)→ Tyrannosaurini 暴龙族
属( Genus)→ Tyrannosaurus 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T. rex 霸王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T. amplus= Aublysodon amplus
T. bataar= 特暴龙T. bataar
T. efremovi= 特暴龙T. efremovi
T. gigantus= T. rex
T. imperiosus= T. rex
T. lancensis= T. rex
T. lancinator=特暴龙T. bataar
T. lanpingensis= 特暴龙T. lanpingensis
T. luanchuanensis= 栾川特暴龙
特暴龙
中文名称( Chinese) 霸王龙

拉丁文学名( Name) Tyranno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tye-RAN-uh-SAWR-us
含义( Meaning)属名:暴君蜥蜴(残暴的蜥蜴之王)
种名:霸王龙
域(总界):真核域(总界)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属: 暴龙属 Tyrannosaurus
Osborn, 1905

雷克斯暴龙 T. rex (模式种)
Osborn, 1905
异名
Manospondylus
Cope, 1892
Dynamosaurus
Osborn, 1905
矮暴龙 Nanotyrannus
Bakker, Williams & Currie, 1988
暗脉龙 Stygivenator
Olshevsky, 1995
恐暴龙 Dinotyrannus
Olshevsky, 1995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Theropoda 兽脚亚目
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
Tetanurae 坚尾龙类
Avetheropoda 鸟兽脚类
Coelurosauria 虚骨龙类
Maniraptorifromes 手盗龙形类
Tyrannosauroidea 暴龙超科
科( Family)→ Tyrannosauridae 暴龙科
亚科( Subfamily)→ Tyrannosaurinae 暴龙亚科
族( Tribe)→ Tyrannosaurini 暴龙族
属( Genus)→ Tyrannosaurus 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T. rex 霸王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T. amplus= Aublysodon amplus
T. bataar= 特暴龙T. bataar
T. efremovi= 特暴龙T. efremovi
T. gigantus= T. rex
T. imperiosus= T. rex
T. lancensis= T. rex
T. lancinator=特暴龙T. bataar
T. lanpingensis= 特暴龙T. lanpingensis
T. luanchuanensis= 栾川特暴龙
特暴龙

化石时期:晚白垩纪
位于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
保护现状
灭绝(化石)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Eukarya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恐龙总目Dinosauria

目:鸟臀目Ornithischia
下目:角龙下目Ceratopia
科:角龙科Ceratopsdae
亚科:角龙亚科Ceratopsinae
属:三角龙属Triceratops
Marsh, 1889

*恐怖三角龙T. horris (模式种)
* T. prorsus Marsh, 1890
异名

三角龙与人比例图

* Sterrholophus Marsh, 1891
* ?碎嘴龙Claorhynchus Cope, 1892
*陋龙Ugrosaurus Cobabe & Fastovsky, 1987
[编辑本段]简介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垂克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大约有7.9到9公尺,臀部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虽然没有发现过三角龙的完整骨骸,它们仍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大量部份骨骸标本而着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古生物学家们还不确定三角龙在角龙科的正确位置。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
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虽然三角龙与暴龙居住在同一陆地上,但不确定它们之间是否有过电影与儿童读物里所描述的打斗。
[编辑本段]叙述
三角龙个体的身长被估计有7.9到9公尺长,高度为2.9到3公尺,重达6.1到12吨。三角龙最显着的特征是它们的大型头颅,是所有陆地动物中最大之一。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2公尺,可以达到整个动物身长的1/3。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跟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可长达1公尺。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大多数其他有角盾恐龙的头盾上有大型洞孔,但三角龙的头盾则是明显地坚硬。
三角龙各种有结实的体型、强壮的四肢、前脚掌有五个短蹄状脚趾、后脚掌则有四个短蹄状脚趾。虽然三角龙确定是四足动物,它们的姿势长久以来处于争论中。三角龙的前肢起初被认为是从胸部往两侧伸展,以助于承担头部的重量。这种站立方式可见于查尔斯·耐特(Charles R. Knight)与鲁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的绘画中。然而,角龙类的足迹化石证据,以及近期的骨骸重建,显示三角龙在正常行走时保持者直立姿势,但肘部稍微弯曲,居于完全直立与完全伸展(现代犀牛)两种说法的中间。但这种结论无法排除三角龙抵抗或进食时会采伸展姿态。
[编辑本段]分类

三角龙的分布
三角龙是角龙科中最着名的一属,角龙科是群大型北美洲角龙类恐龙。多年以来,三角龙于角龙下目中的位置处于争论中。混淆来自于三角龙的短、坚硬头盾类似尖角龙亚科,而长的额角类似角龙科(或称开角龙亚科)。在第一个对于角龙类的研究中,理察·史旺·鲁尔(Richard Swann Lull)提出出两个支系,一个往三角龙发展的支系包括独角龙、尖角龙,另一个支系包括角龙、牛角龙,这个假设使三角龙属于尖角龙亚科。较晚的研究支持这个观点,并将这个短头盾支系正式命名为尖角龙亚科(包含三角龙),另一长头盾支系为开角龙亚科。
在1949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ortram Sternberg)首次对这假设提出质疑,并基于头颅与角的特征,而认为三角龙与无鼻角龙、开角龙关系较近,使得三角龙属为三角龙亚科(尖角龙亚科)。然而,斯腾伯格的分类与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大卫·诺曼(David Norman)将三角龙置于尖角龙亚科不同。
后来的发现与研究支持了斯腾伯格的观点,Lehman在1990年为两个亚科定义,并基于数个形态上的特征,而将三角龙归于角龙亚科。事实上,除了短头盾以外,三角龙相当符合角龙亚科的特征。彼得·达德森(Peter Dodson)在1990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与1993年的形态学研究,加强三角龙归类为角龙亚科的论点。
[编辑本段]种系发生学
在种系发生学的分类中,三角龙通常作为恐龙定义中的一个参考点;恐龙被定义为三角龙与新鸟亚纲(现代鸟类)与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而鸟臀目的定义为:所有亲缘关系与三角龙接近,而离现代鸟类较远的拥有共同祖先之物种。
[编辑本段]起源
很多年来三角龙的起源非常不明确。在1922年,新发现的原角龙被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然而,近年来发现数种与三角龙祖先有关系的物种。发现于90年代晚期的祖尼角龙,是角龙下目中已知最早有额角的恐龙。而2005年发现的隐龙,是目前已知唯一的侏罗纪角龙下目恐龙。
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并描绘出角龙类恐龙的起源,它们起源于侏罗纪的亚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龙类出现在晚白垩纪之初。三角龙越来越常被认为是角龙亚科的一个成员,三角龙的祖先可能外表类似开角龙,开角龙生存时间早于三角龙约500万年。

恐龙名称: 梁龙(大陆)双棘龙(港台)
拉丁文名: diplodocus


恐龙体长: 27米 身高:12米
恐龙体重: 10吨
恐龙食物: 草食
生存年代: 1亿4500万-1亿5500万年前,晚侏罗纪
生存地点: 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蒙大拿州,犹他州和怀俄明州
辨认要决: 尾巴特别长
恐龙种类: 蜥臀目·蜥脚类
[编辑本段]来 历
根据数据最长的恐龙应是地震龙,长达42.67米,不是梁龙,但是部分科学家认为已发现的地震龙化石属于一只长得过大的梁龙。
[编辑本段]简介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它的属名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于1877年所命名,是以从古希腊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双”)及“δοκός”(意即“横梁”)衍生的新拉丁语而来。 这是因它在尾巴底下有双叉形的人字骨。这些骨头最初被认为是梁龙独有的特征,但是其后从在其他梁龙科及非梁龙科(如马门溪龙)中亦有出现。
梁龙是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它是在莫里逊组上层最为普遍的化石之一,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即启莫里阶至提通阶。根据化石纪录,莫里逊组当时曾存活者数种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如圆顶龙、重龙、迷惑龙及腕龙。
梁龙是最容易确认的恐龙之一,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很多年来它都被认为是最长的恐龙。它的体型足以阻吓于同一地层发现的(有可能是同时代的)异特龙及角鼻龙等猎食动物
梁龙是有史以来陆地上最长的动物之一,比雷龙、腕龙都要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身体很短,因此体重并不重,梁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梁龙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腕龙、雷龙、梁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脖子最长的恐龙是马门溪龙,尾巴最长的恐龙一定就是梁龙了。
梁龙全长27米,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由于背部骨骼较轻,使得它的身躯瘦小,只有十几吨重,体重远不如马门溪龙。它的牙齿只长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细小,这样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可以想象得出,梁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在不断抽打的情形。梁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它脖子长7.8米,尾巴13.5米。尽管梁龙体型巨大,梁龙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
梁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聪明。梁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梁龙.如果让20位10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梁龙的体长差不多。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梁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稍,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我们称其为脊椎骨。它的脖子是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梁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梁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人,迫使进攻者后退;或者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梁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梁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㈥ 如何画三角龙


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和暴龙生活在一个时期,同一个地方,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2个有效种:恐怖三角龙、T. prorsus,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着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㈦ 三角龙长什么模样

三角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四足恐龙,全长7—9米、高2.4-2.8米、重5.5—10吨。他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令人联想起现代犀牛。他们因大量从1887年起发现的部份骨骸标本而着名。长久以来,关于它们三根角以及头盾的功能处于争论中。

传统上这些结构被认为是用来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最近的理论认为这些结构可能用在求偶,以及展示支配地位,如同现代驯鹿、山羊、独角仙的角状物。

三角龙最显着的特征是它们的角和颈盾。它们的头盾可长至超过1.5米。三角龙的口鼻部鼻孔上方有一根角状物;以及一对位在眼睛上方的角状物,超过80公分。头颅后方则是相对短的骨质头盾。

三角龙的物种起源

很多年来三角龙的起源非常不明确。在1922年,新发现的原角龙被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认为是三角龙的祖先。

然而,如今发现数种与三角龙祖先有关系的物种。发现于90年代晚期的祖先角龙,是角龙下目中已知最早有额角的恐龙。而2005年发现的隐龙,是已知唯一的侏罗纪角龙下目恐龙。

这些新发现非常重要,并描绘出角龙类恐龙的起源,它们起源于侏罗纪的亚洲,而真正有角的角龙类出现在晚白垩纪之初。三角龙越来越常被认为是角龙亚科的一个成员,三角龙的祖先可能外表类似开角龙,开角龙生存时间早于三角龙约500万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