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把固体奶油制成奶油
你是想要蛋糕上的白色奶油吧?你买的是黄油,黄油也可以叫奶油,里面大部分是牛奶里提取出来的油,而蛋糕上的奶油是打发的淡奶油,液体的,因为里面的油成分比黄油少,只有35%。这两个在叫法上经常混淆,所以在菜谱上看到奶油时一定要搞清楚了。
而且,黄油是不能变成奶油的!就算加牛奶一起打也不可能!你只能去买淡奶油打发了,家乐福沃尔玛都有
㈡ 做面包水加多了会怎么样
做面包水量都有一定配比,一不小心放多了的话,会粘手到拿不起来,出来的吐司口感粗糙,无法下咽。
高粉280克、水182克、盐5克、即时酵母3克、脱脂奶粉14克、细砂糖11克、牛奶56克、无盐奶油17克、打碎的芝麻35克
做法:
1、按先液体后固体的顺序,将材料放入搅拌缸,液体量不要一下子放完
2、启动中低档速,用刮刀将面粉刮起
3、打至面团至有弹性
4、加入软化的黄油和黑芝麻粉
5、打至完全阶段,即可拉开大片不易破裂的膜
6、滚圆后盖上保鲜膜进行发酵
7、发至两倍大,用手戳洞不回缩
8、排气至发酵前大小
9、分成三份,滚圆松弛10分钟
10、轻轻擀开成椭圆形
11、翻面后从上往下卷起,松弛10分钟
12、轻轻擀成成长条状,与吐司盒同宽,压薄底边
13、轻轻卷起,卷紧一点
14、依次放入吐司盒中
15、与一碗热水一起入烤箱,打发发酵档
16、发至8分满,取出刷蛋液
17、入预热180度烤箱烤40分钟左右,中途上色到合适的程度后可加盖锡纸
面包发酵粉放多了怎么办:
建议重新做,酵母放多了本就对身体无益处,那个本来就是起到松软的作用,太多会影响面包本身的味道。
面包水和面的比例是多少:
面粉一定是高筋的,吸水性较强,一般200克水就是420-450克的面粉为宜,不同的面粉吸水效果也不同,1:2的比例再加一点就可以了。
面粉跟水的比例并不是绝对的,一定要灵活掌握,这面包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在不同的情况下,例如面粉的种类,牌子,或是气温,湿度等都会影响水的实际用量,总之记住要略偏湿.加水或干粉都不要太急,因为两者被主面团吸收都要花点时间,所以应该多揉几下,看准了才再作决定.如果水加少了就多加些,加多了就再添些面粉.
不行就按下面比例:
土司:1000g面粉,水600g。
㈢ 烘培知识
配方平衡各类西点都有一定的配方,但西点的配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条件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随意的,须遵循一定的配方平衡原则。
配方平衡是对西点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质量分析、配方调整或修改、以及新配方设计的依据。
配方平衡原则建立在原料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原料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组:
1.干性原料:面粉、奶粉、泡打粉、可哥粉等。
2.湿性原料:蛋类、牛奶、水等。
3.强性原料:面粉、蛋、牛奶。
4.弱性原料:糖、油脂、泡打粉。
配方平衡原则的基础是:在一个合理的配方中应该满足干性原料与湿性原料之间的平衡;强性原料与弱性原料之间的平衡。
一、干湿平衡
蛋糕液体的主要来源是蛋液,蛋液与面粉的基本比例是1:1,由于海绵类蛋糕主要表现是泡沫体系,而气泡可以增加浆料的硬度,所以海绵蛋糕在基本比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较多的蛋液。
而油脂蛋糕主要表现是乳化体系,水太多不利于油水乳化且浆料过稀,故蛋液加入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
各类主要液体基本量比例如下:(对面粉百分比)
1.海绵蛋糕:加蛋量100%~200%或更多。(相当于加水量的75%~150%或更多)
2.油脂蛋糕:加水量75%。(蛋液量100%)
此外,干湿平衡的调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作低档蛋糕时,蛋液减少可用水或牛奶来补充液体量,但兑水量不宜超过面粉量。
2.根据油糖对吸水作用的影响,当配方中的油、糖增加时加水量则相对减少,一般每加1%的油脂,应降低1%的别水量。另外配方中如增加液体如蛋液、糖浆、果汁等,加水量也应相对减少。
3.配方中的总液体量大于用糖量时有利于糖的溶解。
4.由于各种液体的含水量不同,故它们之间的换算不是等量关系,蛋液含水量约75%,牛奶含水量约87.5%。
5.在制作可可型蛋糕时,加入量不低于面粉量的4%,由于可可粉比面粉具有更强的吸水性,去掉等量的面粉应增加等量的牛奶或适量的水来调节干性平衡。如配方中面粉为1000g,加可可粉40g,调整后面粉应为960g,牛奶40g,泡打2g,其它原料不变。
二、强弱平衡
(一)强弱平衡主要考虑是油脂和糖对面粉的平衡。
油脂蛋糕的油脂越多,起酥性越好,但油脂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否则会酥散不成型。非酥性制品如海绵蛋糕,油脂量较少,否则会影响气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制品的弹性,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根据甜味需要可适当调节糖用量。
各类主要制品的油脂和糖用量基本比例如下:(对面粉比)
1.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0。
2.奶油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10%~50%。
3.油脂蛋糕:糖25%~50%,油脂40%~70%。
调节强弱平衡的基本规律是:当配方中增加强性原料时,应相对增加弱性原料来平衡。反之亦然。例如油脂蛋糕中的油脂增加,在面、糖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增加蛋量平衡,而蛋量增加,糖量也要适当增加。可可粉和巧克力都含有一定量的可可脂,而可可脂起酥性约为固体油脂的一半,因此根据可可粉、巧克力的加入量可适当减少配方中的油脂量。
(二)泡打的比例
泡打是一种化学膨松剂,协助或部分代替蛋的发泡或油脂的酥松作用,因而在下述情况下应补充泡打粉:
1.蛋糕配方中的蛋量减少;油脂蛋糕中的油脂或糖量减少时;牛奶加入时,都应补充泡打粉。
2.一般而言,蛋粉比超过150%时可不加泡打粉,高中档蛋糕配方泡打用量约为面粉量的0.5%~1.5%较低档蛋糕(蛋量低于面粉量)的泡打量约为面粉量的2%~4%,以上原则亦适用于油脂较多的酥性制品如油脂蛋糕。油脂减少越多,泡打增加越多。
3.牛奶具有使制品收缩的作用,需要用具有相反作用的糖或泡打来平衡。
三、高比蛋糕平衡
高比蛋糕即高糖、高液蛋糕。配方中的糖量和总液体量往往超过面粉量,甚至可高达面粉量的120%~140%(糖量)和140%~160%(液体量),在高比蛋糕配方中,太多的糖会加大对制品结构的散开作用。可由拉加有收缩作用的牛奶来平衡。此外,针对过多的液体,应采用吸水性强的高比面粉和乳化性强的高比油脂。
四、配方失衡对制品质量产生的影响
1.液体大多会使蛋糕最终呈“×”形状,形成“湿带”,制品体积缩小甚至部分糕体随之坍塌。液体量不足则会使制品紧缩,内部粗糙、质地发干。
2.糖和泡打过多,会使蛋糕结构体积变弱,造成顶部塌陷,导致呈“M”形。糖加多口感太甜且发粘,泡打多制品底部发黑。糖和泡打不足会使糕体质地紧缩、不疏松,顶部突起太高,甚至破裂。
3.油脂太多亦能弱化制品结构、顶部下陷,糕心油亮且口感油腻,油脂不足则糕体发紧、顶部突起甚至裂开。
㈣ 淡奶油打发加多少糖合适
淡奶油200ml加30克糖合适,下面介绍奶油和糖的比例以及打发的做法:
准备材料:奶油200ml、细砂糖30克
制作步骤:
1、准备好奶油
㈤ 我做的戚风蛋糕怎么总塌到底是要加多少水用牛奶代替 用多少量呢
戚风蛋糕总是塌主要影响原因有三个,第一就是蛋白没有干性发泡,第二就是加热的火候不足,第三就是蛋黄和蛋白没有搅拌均匀引起的。
戚风蛋糕加水根据蛋糕材料的多少决定,一般是水和面粉的比例是4:3.用牛奶代替也是同样的比例。
戚风蛋糕严格按照食谱制作不容易失败。
用料
低筋面粉80克
鸡蛋4个
辅料
白砂糖60克
玉米油50克
柠檬汁数滴
奶粉10克
纯牛奶60克
戚风蛋糕的做法
1.准备好所有材料,鸡蛋蛋黄和蛋清分离,蛋清一定不能沾上水、油、蛋黄。
2.倒约15克的白砂糖倒蛋黄里打散蛋黄,然后分别加入年奶和油搅拌均匀,最后加入面粉和奶粉搅拌均匀值至没有干粉颗粒。
3.蛋清加入数滴柠檬汁,分三次加入剩下的白砂糖,打发至干性发酵,就是提起打蛋器蛋白成90度直角。
4.打发好蛋白倒约4分1倒蛋黄糊里上下翻动拌均匀,然后将蛋黄糊全倒进蛋白里也是上下翻动搅拌均匀。
5.150度预热烤箱5分钟,在模具底部扫一层薄油再将搅拌好蛋黄糊倒进,放进烤箱上下火烤50~60分钟,考的过程会闻到满屋飘香。
6.烤好取出晾凉,用牙签沿蛋糕的四周缓缓划一圈,使蛋糕与模具分离,然后倒扣出来。
烹饪技巧
1、蛋黄蛋清一定要分开打发,柠檬汁可加可不加,加了容易打发蛋白。如果蛋清里沾有水、油、蛋黄不是说不能打发蛋清,是很困难要用时间长很多。
2、烘烤时要注意看火,看着色的深浅随时调温。
㈥ 蛋糕粉怎么调配
蛋糕粉的配方比较简单,一般是通过混合不同的成分得到的,常见的配方有以下几种:
低粉:50%;白砂糖:30%;蛋液:20%
低粉:50%;白晌并侍砂糖:25%;玉米淀粉:25%;蛋液:20%
低粉:40%;白砂糖:30%;玉米淀粉:20%;奶油:10%;鸡蛋:20%
不同的配方会影响蛋糕的口感和质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要求进行蔽蚂选择。
在调宴吵配过程中,一般将低粉、白砂糖、玉米淀粉等固体材料混合均匀,加入蛋液、奶油等液体材料,并搅拌均匀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蛋糕粉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配方方面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㈦ 请问有谁知道什么是高比蛋糕啊
西点大多含有油脂,因此都要涉及到油和水的分散即乳化。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形成高度分散体系的过程称为乳化。西点制品中不相溶的两相一般为油和水。乳化所得到的分散体系称为乳胶或乳状液(简称乳液)。乳液分为水包油型(油分散在水中)和油包水型(水分散在油中)两种类型,如牛奶是水包油型乳液,固体奶油、麦淇林是油包水乳液。
油脂蛋糕浆料的糖、油浆调制法是乳化最典型的例子。首先,油脂和糖一起打发膨松,然后再加入蛋液,此时蛋液中的大量水分与油脂在搅拌下即发生乳化。同时,乳液可以从原来的油包水型转变为水包油型。在烘焙初期,当温度达到40℃时,油脂中的气泡会转移到水相中。海绵蛋糕浆料所含油脂较少,属于水包油型乳液。实际上,很多西点制品(如面包、蛋糕、奶油膏等)都具有乳液和泡沫的双重结构。
同泡沫一样,乳液因有很大的界面也是不稳定的,欲使其稳定就需要乳化剂。乳化剂的分子结构特点与发泡剂一样,既有亲水基,又有疏水基,它在油水界面上吸附时,其亲水基朝水相,疏水基朝油相,在油滴(或水滴)周围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维持了乳液的稳定。
蛋糕发泡,乳化剂(蛋糕油)是一类由多种乳化剂(或发泡剂)组成的复合制品。从整体上看,这类制品具有稳定泡沫和稳定乳液的双重功能。由于海绵蛋糕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泡沫体系,所以蛋糕油在海绵蛋糕制作中应用时,主要是利用它的发泡作用,即稳定泡沫的功能;而油脂蛋糕的配方中含有较多的奶油或人造黄油(麦祺林),其结构主要表现为乳液体系,所以蛋糕油在油脂蛋糕制作中应用时,主要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即稳定乳液的功能。
乳化对西点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配方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刊登!)
各类西点的配方是根据条件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这种变动并非随意的,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配方平衡原则。各种原辅料应有适当的比例,以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配方平衡原则建立在原料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原料按其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组:
(1)干性原料 面粉、奶粉、泡打粉、可可粉。
(2)湿性原料 鸡蛋、牛奶、水。
(3)强性原料 面粉、鸡蛋、牛奶。
(4)弱性原料 糖、油、泡打粉。
干性原料需要一定量的湿性原料润湿,才能调制成面团和浆料。强性原料含有高分子的蛋白质,特别是面粉中的面筋蛋白质,它们具有形成及强化制品结构的作用。弱性原料是低分子成分,它们不能成为制品结构的骨架,相反,具有减弱或分散制品结构的作用,同时需要强性原料的携带。
配方平衡原则的基本点是:在一个合理的配方中应该满足干性原料和湿性原料之间的平衡,强性原料和弱性原料之间的平衡。
1、干湿平衡
不同品种在调制浆料或面团时所需的液体量不同。总的来说,浆料的含水量大于面团的含水量,调制时需要更多的液体。按液体比例从多到少可将浆料和面团作如下分类:稀浆(如海绵蛋糕)、浓浆(如油脂蛋糕)、软面团(如面包)、硬面团(如酥点心)。
蛋糕液体的主要来源是蛋液,蛋液与面粉的基本比例为1∶1,即面粉约需等量的蛋液来润湿。由于海绵蛋糕主要表现为泡沫体系,而气泡可以增加浆料的硬度。此外,鸡蛋蛋白质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也可以平衡因液体增加对结构和成型的不利作用,所以海绵蛋糕在上述蛋、粉基本比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较多的蛋液。而油脂蛋糕则主要表现为乳化体系,水太多不利于油、水乳化且使浆料过稀,故蛋液的加入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
面包面团形成时,面筋需要充分吸水膨润和扩展,故加水量较多,相当于面筋蛋白质及淀粉吸水量的总和。而酥点心面团吸水因受到油脂限制,且需要减少面筋的生成,所以加水量较少。
各类主要制品液体量的基本比例(对面粉百分比)如下:
(1)海绵蛋糕 加蛋量100%~200%或更多(相当于加水量75%~150%或更多)。
(2)油脂蛋糕 加蛋量约100%(相当于加水量75%)。
(3)面包 加水量50%左右。
(4)松酥点心 加水量10%~15%。
此外,干湿平衡的调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制作低档蛋糕时,蛋量的减少可用水或牛奶来补充液体量,但总加水量不应超过面粉量。
②根据油、糖对吸水作用的影响,当配方中的油和糖增加时,加水量则相应减少。一般每增加1%的油脂,应降低1%的加水量。另外,配方中如增加了其它液体如鸡蛋、糖浆、果汁等,加水量亦相应减少。
③配方中的总液体量大于糖量时有利于糖的溶解。
④由于各种液体的含水量不同,故它们之间的换算不是等量关系。例如,1000克面粉要用1000克鸡蛋,如减少一半鸡蛋由牛奶代替,所补充的牛奶是430克而不是500克。因为鸡蛋含水约75%,牛奶含水约87.5%。
⑤在制作可可型蛋糕时,可可粉的加入方式是代替原配方中的部分面粉。其加入量一般不应低于面粉量的4%。由于可可粉比面粉具有更强的吸水性,所以需要补充等量的牛奶或适量的水来调节干湿平衡。例如,原配方中面粉为1000克,加入40克可可粉后,配方调整为:面粉960克,可可粉40克,牛奶40克,泡打粉2克(其它原料不变)。
2、强弱平衡
(1)油脂和糖的比例 强弱平衡考虑的主要问题是油脂和糖对面粉的比例。不同特性的制品所加油脂量不同。一般而言,酥性制品(如油脂蛋糕和松酥点心)中油脂量较多,而且油脂越多,起酥性越好。但油脂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否则制品会过于酥散而不能成型。非酥性制品(如面包和海绵蛋糕)中油脂量较少,否则会影响制品的气泡结构和弹性。在不影响制品品质的前提下,根据甜味的需要,可适当调节糖的用量。
各类主要制品油脂和糖量的基本比例(对面粉百分比)大致如下:
①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0。
②奶油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10%~50%。
③油脂蛋糕:糖25%~50%,油脂40%~70%。
④面包:糖0~20%,油脂0~15%。
调节强弱平衡的基本规律是:当配方中增加了强性原料时,应相应增加弱性原料来平衡,反之亦然。例如,油脂蛋糕配方中如增加了油脂量,在面粉量与糖量不变的情况下要相应增加蛋量来平衡。此外,蛋量增加时,糖的量一般也要适当增加。在海绵蛋糕制作中,糖能维持鸡蛋打发所形成的泡沫的稳定性。而在油脂蛋糕制作中,油脂打发时,糖(特别是细粒糖)能促进油脂的充气蓬松。
可可粉和巧克力都含有一定量的可可脂,而可可脂的起酥性约为常用固体脂的一半,因此,根据可可粉或巧克力的加入量,可适当减少原配方中的油脂量。
(2)泡打粉的加入和比例 泡打粉(又称发酵粉)是一种化学膨忪剂,常用于蛋糕、点心、饼干等制品中,协助或部分代替鸡蛋的发泡作用或油脂的酥松作用。因而在下述情况下应补充泡打粉:蛋糕中蛋量有所减少,油脂蛋糕和松酥点心中油脂或糖量有所减少。此外,配方中有牛奶加入时,可加适量的泡打粉使之平衡。
当海绵蛋糕配方中蛋量减少时,除应补充其它液体外,还应适当加入或增加少量泡打粉以弥补膨松不足。同时蛋减少得越多,泡打粉相应增加得也越多。一般而言,蛋与面粉之比超过150%时,可以不加泡打粉。高、中档蛋糕的泡打粉用量约为面粉量的0.5%~1.5%。较低档蛋糕(蛋量少于面粉量)的泡打粉用量约为面粉量的2%~4%。以上原则亦适用于加油脂较多的酥性制品如油脂蛋糕、松酥点心、饼干等。即油脂减少得越多,泡打粉增加得也越多。但必须指出的是,蛋量或油脂量过少,泡打粉过多将会影响制品质量。
牛奶具有使制品结构收紧的作用,需要用具有相反作用的糖或泡打粉来平衡,以维持制品适当的酥松度。如上述加可可粉的配方调整中,在加牛奶的同时又加了适量的泡打粉。
3、高比蛋糕的平衡
高比蛋糕即高糖、高液蛋糕,配方中的糖量和总液体量往往超过面粉量,甚至可高达面粉量的120%~140%(糖量)和140%~160%(液体量)。
由于糖有较高的渗透压,能抑制细菌生长,还有较强的吸湿性和保水性,能使蛋糕保持柔润的质地,所以高比蛋糕有较长的货架“寿命”。在高比蛋糕配方中,太多的糖会加大对制品结构的散开作用,可由增加有收紧作用的牛奶来平衡。此外,针对过多的液体,应采用吸水性强的高比面粉和乳化性强的高比油脂。
4、配方失衡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下面以蛋糕为例说明原料比例不当对制品质量的影响。
(1)液体 液体太多会使蛋糕最终呈“X”形状。在热的烤炉中看不到过量液体产生的后果,因为这时液体以蒸汽的形式存在。然而一旦冷却后,蒸汽便重新凝结为液体,并沉积在蛋糕底部,形成一条“湿带”,甚至使部分糕体随之坍塌,制品体积缩小。
液体量不足则会使成品出现一个紧缩的外观,且内部结构粗糙,质地硬而干。
(2)糖和泡打粉 糖和泡打粉过多会使蛋糕的结构变弱,造成顶部塌陷,导致所谓的“M”错误(M表示蛋糕相应的形状)。在泡打粉和糖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判断究竟是糖还是泡打粉所引起的后果。如蛋糕口感太甜且发粘,可知是糖加得太多;泡打粉过多时,可能引起蛋糕底部发黑。糖和泡打粉不足则会使蛋糕质地发紧,不疏松,顶部突起太高甚至破裂。
(3)油脂 油脂太多亦能弱化蛋糕的结构,致使顶部下陷,且糕心油亮,口感油腻。如油脂不足,同糖不足一样,蛋糕发紧,顶部突起甚至裂开。
㈧ 烘焙的烘焙知识
配方平衡各类西点都有一定的配方,但西点的配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条件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随意的,须遵循一定的配方平衡原则。
配方平衡是对西点制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质量分析、配方调整或修改、以及新配方设计的依据。
配方平衡原则建立在原料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原料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组:
1.干性原料:面粉、奶粉、泡打粉、可哥粉等。
2.湿性原料:蛋类、牛奶、水等。
3.强性原料:面粉、蛋、牛奶。
4.弱性原料:糖、油脂、泡打粉。
配方平衡原则的基础是:在一个合理的配方中应该满足干性原料与湿性原料之间的平衡;强性原料与弱性原料之间的平衡。
一、干湿平衡
蛋糕液体的主要来源是蛋液,蛋液与面粉的基本比例是1:1,由于海绵类蛋糕主要表现是泡沫体系,而气泡可以增加浆料的硬度,所以海绵蛋糕在基本比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较多的蛋液。
而油脂蛋糕主要表现是乳化体系,水太多不利于油水乳化且浆料过稀,故蛋液加入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
各类主要液体基本量比例如下:(对面粉百分比)
1.海绵蛋糕:加蛋量100%~200%或更多。(相当于加水量的75%~150%或更多)
2.油脂蛋糕:加水量75%。(蛋液量100%)
此外,干湿平衡的调整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制作低档蛋糕时,蛋液减少可用水或牛奶来补充液体量,但兑水量不宜超过面粉量。
2.根据油糖对吸水作用的影响,当配方中的油、糖增加时加水量则相对减少,一般每加1%的油脂,应降低1%的别水量。另外配方中如增加液体如蛋液、糖浆、果汁等,加水量也应相对减少。
3.配方中的总液体量大于用糖量时有利于糖的溶解。
4.由于各种液体的含水量不同,故它们之间的换算不是等量关系,蛋液含水量约75%,牛奶含水量约87.5%。
5.在制作可可型蛋糕时,加入量不低于面粉量的4%,由于可可粉比面粉具有更强的吸水性,去掉等量的面粉应增加等量的牛奶或适量的水来调节干性平衡。如配方中面粉为1000g,加可可粉40g,调整后面粉应为960g,牛奶40g,泡打2g,其它原料不变。
二、强弱平衡
(一)强弱平衡主要考虑是油脂和糖对面粉的平衡。
油脂蛋糕的油脂越多,起酥性越好,但油脂量一般不超过面粉量,否则会酥散不成型。非酥性制品如海绵蛋糕,油脂量较少,否则会影响气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制品的弹性,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根据甜味需要可适当调节糖用量。
各类主要制品的油脂和糖用量基本比例如下:(对面粉比)
1.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0。
2.奶油海绵蛋糕:糖80%~110%,油脂10%~50%。
3.油脂蛋糕:糖25%~50%,油脂40%~70%。
调节强弱平衡的基本规律是:当配方中增加强性原料时,应相对增加弱性原料来平衡。反之亦然。例如油脂蛋糕中的油脂增加,在面、糖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增加蛋量平衡,而蛋量增加,糖量也要适当增加。可可粉和巧克力都含有一定量的可可脂,而可可脂起酥性约为固体油脂的一半,因此根据可可粉、巧克力的加入量可适当减少配方中的油脂量。
(二)泡打的比例
泡打是一种化学膨松剂,协助或部分代替蛋的发泡或油脂的酥松作用,因而在下述情况下应补充泡打粉:
1.蛋糕配方中的蛋量减少;油脂蛋糕中的油脂或糖量减少时;牛奶加入时,都应补充泡打粉。
2.一般而言,蛋粉比超过150%时可不加泡打粉,高中档蛋糕配方泡打用量约为面粉量的0.5%~1.5%较低档蛋糕(蛋量低于面粉量)的泡打量约为面粉量的2%~4%,以上原则亦适用于油脂较多的酥性制品如油脂蛋糕。油脂减少越多,泡打增加越多。
3.牛奶具有使制品收缩的作用,需要用具有相反作用的糖或泡打来平衡。
三、高比蛋糕平衡
高比蛋糕即高糖、高液蛋糕。配方中的糖量和总液体量往往超过面粉量,甚至可高达面粉量的120%~140%(糖量)和140%~160%(液体量),在高比蛋糕配方中,太多的糖会加大对制品结构的散开作用。可由拉加有收缩作用的牛奶来平衡。此外,针对过多的液体,应采用吸水性强的高比面粉和乳化性强的高比油脂。
四、配方失衡对制品质量产生的影响
1.液体大多会使蛋糕最终呈“×”形状,形成“湿带”,制品体积缩小甚至部分糕体随之坍塌。液体量不足则会使制品紧缩,内部粗糙、质地发干。
2.糖和泡打过多,会使蛋糕结构体积变弱,造成顶部塌陷,导致呈“M”形。糖加多口感太甜且发粘,泡打多制品底部发黑。糖和泡打不足会使糕体质地紧缩、不疏松,顶部突起太高,甚至破裂。
3.油脂太多亦能弱化制品结构、顶部下陷,糕心油亮且口感油腻,油脂不足则糕体发紧、顶部突起甚至裂开。
㈨ 生日蛋糕上面的奶油是怎么做的
蛋糕奶油制作所需材料:
淡奶油500g,细砂糖40g。在打发之前将奶油放在冰箱冷藏12个小时左右。
步骤如下:
1、将冷藏好的淡奶油倒入盆中速打发,暂时不要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