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红糕点鲍师傅,如果花35块钱,能买到多少
说起蛋糕,女生们必定会欢呼雀跃,甜甜的、糯糯的,就像恋人在耳边诉说的情话,男士们通常也会绅士地让出自己的那一份甜点给女生。
有没有男女通吃的蛋糕呢?那必须有,美食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无招胜有招说的就是这款了,吃的时候满嘴都是海蛎子味,可是又入口即化,仔细咀嚼又能品到细细的肉松沫,可谓妙哉。
肉松蛋糕还有很多种类,以上都是最经典的款式,要是大家还有更多其他的肉松蛋糕品种,也可以和重庆游品分享哟!
2. 香葱肉松蛋糕卷怎么取个好听有趣的名字呢
可以叫香满楼。
做法一
原料
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面粉、甜味剂(通常是蔗糖)、黏合剂(一般是鸡蛋,可用面筋和淀粉代替)、蛋糕乳化剂、起酥油(一般是牛油或人造牛油,低脂肪含量的蛋糕会以浓缩果汁代替),啫喱粉、液体(牛奶,水或果汁),香精和发酵剂(例如酵母或者发酵粉)。
制作过程
用三根筷子准备打蛋清打几下会出现大泡泡这个时候就要放食材了,为了突出甜,放一点点盐一勺糖继续打,继续打,到有点稠时再放一勺糖,继续打大约15分钟后,就会变成奶油状,而且筷子上的不会掉下来,这个过程比较关键,15分钟连续打,蛋黄里放两勺糖、3勺冒尖的面粉、6勺牛奶,搅拌好,倒入一半奶油状的蛋清(注意:上下搅拌也就是从底下往上翻搅而不是打圈,搅拌均匀后再倒入另一半奶油状蛋清,上下搅拌好。)按下电饭煲煮饭键预热1分钟后拿出,锅有点热就可,倒入少许油,均匀涂在锅内,以防粘锅。倒入搅拌好的东西,然后摔几下锅,把气泡震出来。
按下煮饭键,2分钟左右,会自动跳到保温档,这时用毛巾捂住通风口,闷20分钟 然后再按下煮饭键,20分钟后就好了,开盖后,锅内涂了油,一倒就出来啦,蛋糕底部颜色比较深松软可口的蛋糕,蛋糕制作完毕。
做法二
材料
1.低筋面粉:120克
2.糖:45克
3.塔塔粉:2克
4.泡达粉:2克
5.食用油:75毫升
6.鲜奶:90毫升
7.鸡蛋四只。
做法
1.先将2克泡达粉加入面粉中搅匀
2.将油、奶搅成奶昔状
3.将搅入泡达粉的面粉倒入油奶混合物中,慢慢搅匀,不要太大力以免面粉出筋,都搅拌湿即可
4.将蛋白、蛋黄分开
5.蛋黄中加入一半糖搅匀,然后倒入刚才的面糊里。这时可以使劲搅匀了
6.将蛋白打发,打成粗泡时加入塔塔粉(没有也可以)和剩下的一半糖(如果是手动打应把糖分成三次打),直到打面鸡尾状即可,打发蛋白是个最关键的过程喔
7.将三分之一蛋白放到面糊里顺时搅匀
8.将搅匀的面糊倒入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蛋白中,上下搅匀,不要太久也不要打圈,以免消泡喔
9.将蛋糕糊倒入模具中,轻轻震出气泡,在此之前先预热烤箱喔
10.上下火6分钟,然后加上锡纸,以免蛋糕的表面糊了,然后转下火15分钟,再转上火15分钟就OK了。
3. 以前读书的时候小卖部有一种面包,袋子材质是纸的,中间有肉丝和奶酪,现在想上淘买,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这种小卖部卖的面包都是几块钱,这样的没有什么名字啊,估计有各大着名叫个肉松面包啊之类的。淘宝上面一搜你送面包类,然后慢慢看应该能找得到。
4. 肉松蛋糕寓意
肉松蛋糕一道甜点,是在蛋糕的基础上,添加肉松作为辅料而做成的蛋糕。口感甜中带咸,比一般的蛋糕更有特色。
中文名肉松蛋糕外文名无辅 料肉松基 础蛋糕
目录
1 种类:
2 发明:
3 影响:
种类:编辑
图1
图1
一般人们所说的肉松蛋糕大多数都是指在蛋糕房里生产的(图1),这种蛋糕的优点比较新鲜,但它的保质期短,没有包装,所以不方便携带,一般是即买即食。
图2
图2
还有一种就是带有独立小包装的肉松蛋糕,这种蛋糕是由传统的蛋糕演变而来的(图2),是在蛋糕的表层涂有一层肉松,这种蛋糕的口感独特,里面的蛋糕是甜的,外面的肉松有点咸味,吃起来甜中略带点咸,并且保质期长,方便携带,是居家旅行都可食用的产品。
发明:编辑
独立小包装的肉松蛋糕是由肥东龙岗吉利食品厂在2007年自主研发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克服了:蛋糕易破碎、肉松沾不上蛋糕等原因。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逐渐已经发展成熟。品种发展到香辣鸡丝蛋糕,牛肉蛋糕和阿牛蛋糕等几个品种。华中和华东地区很多厂家都在尝试批量生产这种产品。正逐步的向全国辐射开来。
图3
图3
图4
图4
影响:编辑
以前蛋糕房里面制作的肉松蛋糕或面包,由于受包装和运输的影响,人们购买的量有限,只能小批量的生产。不能形成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的规模。
自从独立小包装的肉松蛋糕发明以后,解决了包装和运输的问题,从而使肉松蛋糕走上了大批量生产的规模,很多厂家开始生产销售,从而解决了受地域销售的影响。这种蛋糕开始大量的生产起来。从而带动了“肉松”这个我们着名特产的兴起,这种原料的大规模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分解了猪肉这个我们畜牧业终端的走向。
5. 有肉松的蛋糕名字大全
这个现在有很多面包,都是大陆送的最简单的,就是肉松蛋糕,你可以去蛋糕店问一问。
6. 西餐甜点有哪些
定义与分类
西式甜点,中西餐谱上通行的英文Dessert乃借自法文,特指正餐之后的那一道甜点,区别于Tea Time的闲食,又作“甜品”而通行于中餐馆,不过那是粤语的说法。
与甜点对应的是开胃菜,后者很少有甜的,种类上也远不如甜点丰富。如果说开胃菜相当于一本书的前言或者导读,那么甜品相当于这本书的后记或跋。成为经典的导读或前言不胜枚举,写得好的后记却并不多见。
开胃因显而易见的实用而被普遍接受,结束的意义却很暧昧。一道成功的甜点应该兼有一切压轴节目的乐而不淫以及悼词的哀而不伤,方能控制好“结束”的火候。
西式的甜品花团锦簇,尤以意、法为盛。提拉米苏(Tiramisu)和萨芭雍(Sabayon)这种华丽的甜点一出场,餐桌就变成了春装发布会的天桥。作为意大利甜点的代表,外貌绚丽、姿态娇媚的提拉米苏已风靡全球。它以Espresso(特浓意大利咖啡)的苦、蛋与糖的润、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饼干的绵密、奶酪和鲜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干爽,只用了不到十种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唤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体验,交糅着一层层演绎到极致。
制作西点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糖、黄油、牛奶、香草粉、椰子丝等。由于西点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味道香甜而不腻口,且式样美观,因而近年来销售量逐年上升。
分类与简单做法
抹茶红豆
薄薄的一块蛋糕,分成四层,最上面那层是我很喜欢的抹茶味,就是在奶油里加上抹茶粉,吃起来清新淡雅。接着是蛋糕,蛋糕下面是一层红豆沙,颜色比我们通常看到的要淡许多,一问才知道红豆是去皮的,难怪口感特别细腻。红绿两种味道的结合恰到好处,清淡中带点浓厚,而且不是很甜。
拿破仑
先说最上面那层黑白相间的巧克力,代替普通拿破仑上面糖粉的作用,好看又好吃。主料P UFF,是一种用一层黄油夹一层面粉,层层叠叠烤出来的东西,蓬松酥脆,吃上去有点像羊角面包,但更加紧实。
里面夹的不是普通奶油,而是香草吉士,所谓吉士类似鸡蛋牛奶冻,没有奶油那么甜,凝结度更高些,很嫩很滑。
香蕉布丁蛋糕
特别的地方是用布丁取代最上面的那层奶油,而且亮黄色的布丁配以绿色的猕猴桃和紫红色的提子显得很鲜艳。
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有种叫香蕉先生的冷饮,味道跟这差不多,但是布丁的口感稍微硬了些,不够滑嫩和有弹性。
伦巴
这个名字起得很有创意,据说是因为吃起来有种“蛋糕在嘴里跳舞”的感觉,如伦巴舞般圆滑流畅。
厚厚的奶油有两种味道,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吃起来香浓润滑。原以为这款西点就是纯奶油,后来才发现最底下有一层薄得几乎看不见的蛋糕,使它的口味更加丰富。
肉松蛋糕
新侨的点心师功夫确实厉害,连肉松都能用在西点上。肉松的质量相当不错,入口即化,那样才能跟奶油的口感协调起来。不过总觉得咸的肉松和甜的奶油一起吃,味道有点怪怪的。
水果挞
之前我对“挞”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蛋挞上,现在才知道还有咖啡挞、椰子挞、水果挞等许多品种。这种由红提、猕猴桃、橙子、青苹果、红苹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种材料组成的水果挞,挞底松软,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颜色、味道都十分棒。
樱桃忌士
士蛋糕本身没什么特别,很多地方都有卖。关键是上面三颗红艳诱人的樱桃,让人一看就不由觉得这块蛋糕一定很好吃。所以买下来后,迫不及待地先放了颗樱桃进嘴里,吃起来软软糯糯的,有点酸,这种酸味很能吊人胃口。蛋糕却有点硬,可能不是当天做的关系。
提拉米苏
一直听到提拉米苏这个名字,却一直没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味道,这次终于吃到了。简单点说它是双层咖啡蛋糕,表面撒着咖啡粉,也可以说是海绵般柔软的蛋糕在咖啡糖浆中浸制而成。
两层软绵绵的东西其实是芝士,这种芝士来自意大利,跟奶油一样软滑,而且比奶油更厚,最重要的是它没有普通芝士那种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