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个长方形蛋糕,切掉了长方形的一块(大小和位置随意)
横着切基本找不准。看了答案就知道是怎么想的了。首先考虑一长方形;我们知道当用一根绳从边或角任一点竖直挂着一个不考虑厚度的图形时,绳子的延长线两边物体质量相等。这题长方形蛋糕质量默认均匀,大小相等的两块等价为质量相等。如果要去除一部分而仍然保持两边相等(物体不动),那么去除的部分在绳子两边质量也要相等,即绳子延长线过被去除部分的质心(中心)和原长方形质心(中心)。
2.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即生产决定分配,且分配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生产。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做大蛋糕侧重物质基础,解决效率问题;分好蛋糕侧重分配结果,解决公平问题。从新中国的历史上看,忽略二者任一方面,都将造成共同富裕的理论紧张与实践障碍。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分配被当作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总过程的环节之一,分配关系被抽象出来纳入生产体系的研究框架之中。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的关系时指出:“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结构,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产与分配关系的最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即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对象决定分配对象,生产数量决定分配数量,蛋糕做得越大,人们分得的蛋糕绝对份额才能越大。
3. 分蛋糕体现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分蛋糕体现的数学原理,就是均分几分之几。
4. 政治上做蛋糕与分蛋糕问题怎样理解
就是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列宁说,政治是经济和的集中反映。这个说法多少有点抽象,我们可以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经济就是做蛋糕,政治就是分蛋糕。蛋糕怎么做?有两种做法:一是把所有做蛋糕的工具、原材料统统集中起来,大家分工来做,做好后由一个人来分,大家一起吃,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很公平,但有一样不好,就是太绝对平均,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所以人们都不会想太卖力。其结果是,蛋糕做得不大,这就叫官有制(因为只有当官的拥有绝对的分配权力)。第二种做法是,明确每个人的任务,完成交给公家的任务后,剩余的是自己的,于是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蛋糕做大,结果是全体的蛋糕总量大了,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了,这个叫民有制。蛋糕怎么分?对应于上面的两种做蛋糕的方法,也有两种分蛋糕的方法。第一种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一个大家公认的领袖来给大家分,张三能吃多少,李四能吃多少,哪块大,大块小,都由领导一人说了算,这就叫集权政治。第二种分蛋糕的方法,就是你来划蛋糕,我来分蛋糕,并且所有操作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的,这种分法,就叫分权政治。记得有个故事,说的是有家两兄弟在争蛋糕吃,父亲给他们定个游戏规则:一个划蛋糕,然后由另外一个人来选蛋糕。结果,不管是谁来划蛋糕,他都必须做到公平,如果他分一块大一块小了,另一个人都会把大的一块选走,因为虽然划分权在他手上,但选择权在别人手上。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朴素分权制衡原理。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官有和民有,集权和分权,谁优谁劣。再看我们身边的实际,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是用第一种做蛋糕和分蛋糕的方式,搞了三十年,搞出了个僵化体制,最后不得不改革开放寻求出路。但我们只改革了做蛋糕的方式,就是把做蛋糕的权利下放了,而分蛋糕的游戏规则仍然没有变,还是集权体制的分蛋糕方式,百姓做蛋糕的积极性提高了,蛋糕做大了,但由于分蛋糕还是原来的集权规则,所以自由经济的改革成果成了集权政治的美餐。于是,三公消费(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费旅游)出现了,利益集团形成了,贫富差距拉开了,钱权交易产生了,公信力下降了,华南虎出来了……这就是中国目前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说,叫“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解决的办法,就是深化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把分蛋糕的权利交给公民 提问者 的感言: 你就是当代的活雷锋,太感谢了!
5. 给男朋友买了生日蛋糕 他切的第一块蛋糕不是先给你也不是给他而是先给异性 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有几个意思,或许他更在乎那个女生,还有就是他拿你当自己人,所以才先给客,不过我觉得这种不管怎么样都应该先给自己女朋友的吧
6. 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这个机制有效,说明了什么
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蛋糕这个机制有效,说明了规则必须先行,才能约束切蛋糕的这个人。
一个蛋糕,分给五个人,要求均匀分配,这“均匀分配”就是“体制”;为了确保这块蛋糕能够尽可能切的均匀,遂决定,蛋糕切完后,切蛋糕的人最后一个拿,这就是“机制”。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切蛋糕的人自觉地争取切得均匀从而达到“均匀分配”的要求,否则,如果他不负责任的胡切乱切,那麽,最小的那一块就会是他的了。
切蛋糕者最后拿蛋糕的故事启示:
让拥有分配权力的人最后拿,有机结合了激励与惩罚两种机制,权力主体会分得尽量均匀;而让拥有分配权力的人优先拿,就产生了权力自肥和寻租的空间,只有“激励”而丧失了约束,从而导致权力倾斜,这就很难说是一种好的制度。
7. 如何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强调要千方百计把“蛋糕”做大,以利于全国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强调要将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积极性去做大“蛋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辩证的统一,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分好“蛋糕”是做大“蛋糕”的有效措施。古人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说“凡治国之道,莫先富民”。这里,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无疑既是手段,也是目标。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了领导全国人民把经济总量这个“蛋糕”做大,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乃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思想认识上要避免和克服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只强调做大“蛋糕”,不注意分好“蛋糕”,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影响社会成员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另一个极端是只强调分“蛋糕”而不重视做大“蛋糕”,造成新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使原有的“蛋糕”不能做得更大,可分的“蛋糕”越来越小,人们分得的“蛋糕”也越来越小,更谈不上增强国家实力和扩大社会公共服务了。这是我们富民强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重视和处理好的大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习近平: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8. 女的过生日一桌朋友,她切蛋糕时,先给自己切了一块,后面她切是自己左手的先给,接着顺时针一直到自
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吧?不管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只要蛋糕够分就可以了。你可能想说的是,她不该先给自己切一块,应该先分给朋友,最后才轮到自己。既然都是她的好朋友,就不要计较这些所谓的礼仪,玩得开心尽兴比什么都重要。
9. 一朋友过生日,切蛋糕时自己说好了按顺序给,但是他切了个碎的给我而且这块本来不属于我的。 他是出于什
如果你们平时关系很好很好,给你碎的说明你是他心中的自己人,八岁的给别人不礼貌,给你不要紧,说明跟你最近,不分彼此,若果你们平时关系一般,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