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能提供下湖南近50年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統計表,或者哪裡可以找到
(1)湖南省歷年自然災害情況統計(1999--2001)
2001年12月31日採集
http://tjsj..com/pages/jxyd/19/44/_0.html
(2)各地市自然災害-湖南
長沙市---1831年,大水,圍垸多潰,低田無收。1833年4月,大水,西南城外街一帶房屋淹塌無數。1834年,大水,圍垸多潰。1837年,大水入城,衢巷通舟揖。1844年夏,大水,湘江突漲,圍垸皆潰,補種晚稻無收。1869年5月23日,大風拔木,月內連日大雨如注,城中水深數尺,牆屋傾圮無數,街巷捕魚,飢荒。1906年2月中句,傾盆大雨,連陰至5月之久,降雨共二英尺二英寸半(約670mm),以致積水橫決,泛濫於衡、永、長、常四府之交,沿岸縱橫上下,各居民之生命財產付之一洗;數百里間,汪洋一片,田畝田禾漂盪無余,死者三四萬人,浮屍蔽江,受災者三四十萬人,「皆凍餒之侵,乞食四鄉」,此次奇災,為湖南省二百餘年所未有。1911年,因連日大雨,水勢驟漲至一丈有餘(3.3m多),洪水彌天,幾成一大水世界,湘江中漂流屍具,不下數幹人。1917年6月間,因湘江上溢,北門一帶水深數尺,居民紛紛遷徒,米價陡漲,破戶十停五六。1918年5月24日,大雨如注,湘江暴漲,沿河街道水深一二尺(0.5m左右),明道鄉圍堤潰決,河西鎮、霞凝港等處,堤烷半數潰決。長沙省城,河街固已通流,正街亦多被淹。入夏以後,湘中、湘西數遭大水,泛濫十餘縣,尤以長沙、湘陰、華容等地損失嚴重,人民苦不堪言。災民因無衣無食逃來省城者,日有5千人之多。自8月7日起,苦雨連旬,湘水復漲,省河水位,已漲到海關二十六尺以上(8.7m以上)。其時西水同發。1920年,長沙沿河一帶,水深數尺,北門外撈湖圍、周家沖等地被水沖倒,鴨子鋪等地淹沒數十里。1924年,湘江泛濫,堤垸田淹,屋宇什物,多付東流,溺斃男女三十餘人。1925年大水,最高水位記錄為四十棾-(13.7m),市區沿河及靖港等處均成澤國,明道鎮之堤垸多被毀。1949年,大水,長沙市南門外靈官渡、天符廟等處水深三尺(1m),西湖橋、小西門、大西門一帶均淹水尺余(0.33m多)。沿江馬路一帶小船通行無阻。最高水位達36.5英尺(11.13m)。長沙縣境因湘水及其支流漫布,沿江六十二皖,就倒塌了五十多個,災情之重,百年罕見。
沉江市---1804年,垸內漬水,垸外無收。1808年,注蘭垸大水崩堤,8月31日夜,狂風暴雨,傾倒後牆。1837年,大水,圍垸潰,民多溺死。1907年秋,大水潰堤,受災最重者為晉平大垸,全垸共潰決八處,寬四百餘丈(1300m多),深二丈七尺有餘(9m多),沖倒房屋,溺斃居民甚多,幸而生存者,無衣無食,災情慘重。又該縣草屋官堤,白興修以來,十餘年未遭水災,此次亦告倒潰。1910年6月中旬,被沖淹不少。1911年,沅江因益陽水勢下趨,陡被水淹,積久淹沒,以致補種無田,遍地哀鳴,極為悲慘。1914年春夏間大水,或田畝多被沙沉,或房屋沖毀,或商戶資財損失甚巨,或補種晚稻復被蟲傷。1922年7月,沅江之種福垸倒潰,受災最慘。1929年8月,湖水驟漲,南北各垸漬水淹禾,秋收約六成以上。1932年3月,和豐九垸大水浸漬。1935年,南部堤垸全部潰決,縣城亦成澤國。1938年6月間,霪雨成災,江水突漲五六尺(近2m),急流如沸,所架浮橋頓時沖成兩段,橋上工人20餘人被水盪去,江中呼喊救命之聲不絕。門48年,縣城全部被淹,水深丈余(3.3m多)。光復烷深夜潰決,農民奔避不及,淹斃二百餘人。
邵陽市---1816年5月,大水,舟從東門至曹婆井。1858年7月,搓江水漲數丈余,自仙搓橋以下村落記毀無數。1925年,資、邵兩水同時上漲,宣洩不及,致成大患。1949年6月1日至7日,連降暴雨達135.7mm,其中5日一夜達50mm。於是,遍布那陽東南兩
鄉區域的邵水,急劇上漲。縣屬衛東鄉洪水泛濫,平均水位高出平地二丈多(6-7rn)。沿河一帶市鎮村落,均被淹沒,衡寶公路上的余田橋、鋪店二百餘棟房屋全被洪水沖走,死亡千餘人。水東江、宜春橋兩處市區亦全部被毀。總計該鄉毀屋二千餘棟,淹死三千餘人。其中原中一、中二、永安、仁義等九鄉雖淹斃人數較少,但其它損失不相上下。8日,資、邵二水洪流相遇時,市區水位上漲之速,甚為驚人。駐足之間,水即趨至,居民一夕數遷。8日中午,水勢最高時,資水沖入西門口,越過北門城入臨津門街,直趨大同街、府後街,而犀牛塘、愛蓮巷一帶成了汪洋。排山倒海之勢的資水更循三府街、曹婆井入東直街,與洶涌澎湃自東門入城的邵水匯合,兩相激盪,淹沒了市區最繁盛的東門口一帶。這一帶水高越過二樓,大小船隻相率從城外直放城內,搶救人員。總計邵陽市和那陽縣沖毀房屋11561棟,受災田469510畝,淹死5136人,死牛6519頭,沖毀稻穀131450石,煤56200t,沖毀橋梁680座,翻沉船隻38艘,損失總值約1200餘萬元。
常德市---1848年7月,大水,西堤潰決,漂沒民廬無數。]849年4-5月,水漲堤皖盡潰,漂沒民居無算,戶口多滅。1909年6月中旬,沉漫二水同時並漲,洞庭湖水位劇升,濱湖區域如華容、南洲、安鄉、漠洲、安福、常德、龍陽、撫江、益陽、岳州、臨湘等縣,均催巨災,水勢至8月下旬仍未消退,全省大部分地區皆陷飢慢,流離轉徙各地的飢民達數十萬之多,為充飢,樹根草皮剝挖都盡。1910年6月中旬,常德各屬連日大雨,山洪暴發,加之黔水建瓴而下,以放釀成巨災。常德府城沖毀村莊,倒塌屋宇,淹斃人口三百餘名;郡城六門,閉者凡五,附城居民逃水入城,露宿城上,幾無隙地,城內亦為積潦所浸,深者滅頂,淺者沒膝,水蒸之氣,積為瘟疫,死亡日百數十起。近城數十里,堤烷幾十餘,僅一連八障尚存,余則盡成澤國,漂沒人畜廬墓無數。 1916年3月,大水.長沙以湘江上溢,鹿都等處棉花、大麥,被淹沒無收。濱湖一帶,夏間因荊河洪水倒灌而入,來勢甚猛,突漲八尺(2.67m),田畝房屋損失極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遷避,溺死者不計其數。 1918年,因撫水、謹水亦同時暴漲,常德縣屬後鄉各地盡成澤國。未潰之障及偏肢地方,潰淹甚重,十存二三。1922年7月,常德之門板洲倒潰,多成澤國。1948年,二十九個鄉潰決二十個鄉,受災田畝五十三萬余畝,災民三十餘萬凜集縣城。1988年8月底、常德市普降暴雨。沉水突漲,一夜之間洶涌的洪峰沖進沿江街道,瞬刻之間淹沒了廠房、倉庫和住宅。
永州市---1826年夏,大水,樹木廬舍多順流漂下。
末陽市---1826年6月門口至7月30日不雨,至30日夜,降大雨,人皆喜出望外,
但至31日辰時馬水、敖山、得江、芭蕉、淝江、大陂市等處膠發,水突由地湧上,霎時平
地水深丈余(3.3m多),沿流沖激漂沒廬舍、人丁、牲畜、什物無數,高燥之禾概被泥水浸壞,至卑濕處甚者盡為浮泥沙石所壓,經界不分儼為培樓。1853年7月22日起,大雨如注,至28日夜稍息,大水陡漲數丈,民房漂沉無數,早稻盡為淤壓。1906年6月,大雨如注,耒河水漲數丈,交河水漲十餘丈(4m多),漂沒民居無數。1949年,自春至夏連月霪雨,洪水遍及全省五十七縣市,尤以湘南耒陽、常寧,湘東的茶陵,湘西的沅陵、乾城、永綏、武岡、洪江、新寧,湘中的湘鄉、湘潭、長沙等縣為甚。濱湖十一縣自6月初旬以來,各地又連降暴雨,湘、資、沅、澧四水上游,山洪暴發,波濤漫野,人畜飄流,加之西水同時並漲,洞庭湖宣洩不及,水位急增,西水(長江)較上年高一尺余(0.33m多),潰決堤垸較上年尤多,垸田多成巨浸,漬水深者丈余(3.3m多),淺者也有數尺,釀成巨災。全省共潰垸41個,受災田畝1535萬畝,死人57877人,沖毀橋梁1520座,各項財產損失共達1.5億銀元。
湘潭市---1849年6月,大水,城覆傾,下游流民數萬散居城鄉,飢疫並行。1858年
7月,雨游絲,漣水漲,壞民居千餘。1885年6月,大水,先時水陷城西北隅五丈許(16.7m
左右),耆老以為50年無此災。1912年9月13日湘潭至邵陽、新化一帶大雨傾盆,溪水陡漲,瀕河一帶兩次所種秧苗全部淹沒,漂去民屋甚多。
益陽市---1815年秋,大水入城。1818年8月,大水,城內水深四五尺(1.5m左右)。
1831年,大水,民飢,二里泥溪山水暴漲淹斃29人。1868年夏,大水,湖鄉堤垸多潰,漂沒人民廬舍。1911年,城堡一帶盡被浸灌,平地水深一丈(約3.3m)有奇,衙署倉獄鋪戶
皆在水中,民悉樓居,無樓者亦架板為閣,二堡淮商鹽局存鹽及常平倉谷五千六百餘石被
淹沒損壞,城外堤垸或潰決或漫溢,災民盪析離居,號啼之聲數十里不絕。1914年春夏間
大水,或田畝多被沙沉,或房屋沖毀,或商戶資財損失甚巨,或補種晚稻復被蟲傷。 1922
年7月,益陽之西林垸倒潰,多成澤國。1924年,水災,受災人口達276595人。 1925年
6月,資江山洪泛濫滔天,災情之重,為近百年所未見。1931年,四次被災,附城水滅屋
頂。1932年3月,沅江和豐九垸大水浸漬,益陽皆紛紛報災。1933年5-7月間,霪雨不
止,除大水外,又有山洪暴發,災情更重。 1935年6月下旬起,連續霪雨兩月,湘、資、沅、澧四水並漲,同時荊江暴發,倒灌洞庭,濱湖各地堤垸皆潰,水位較1931年高出二尺有奇(0.67m多),各縣災民聚集山顛、高丘,嗷嗷待哺,其情甚慘,受災之重,與1931年無異,災情嚴重之縣有益陽、常德、岳陽、沅江、漢壽、南縣、澧縣、安鄉、湘陰、華容、臨湘、慈利、石門、臨澧、平江等十五縣(一般遭災的有二十三個縣未統計在內),潰垸 1659個,潰垸田近390萬畝,漬垸田283個,被漬田166萬余畝,受災人數410餘萬人,淹死近3.8萬人,損失稻穀2919萬余擔,房屋、器具、牲畜及其他損失近1583萬元。1936年立秋前後,各地先後大雨傾盆,湘江上漲,湘中、湘南一帶,到處山洪為患,秋水成災,益陽、沅江所轄九垸,夏秋之間,連旬大雨,積水無處可泄,一望無涯,概未插種,冬間奇荒。是年6月,益陽第五區大橋鄉,金沙鄉等處竹山發現第二齡蝗蟲,漫山遍野,千百成群,損失莊稼百餘萬元。1938年6月問霪雨成災,資江沿河兩岸浸沒。1948年5月18日,資水一晝夜間陡漲一丈六尺(5m多),益陽縣城水深達六尺(2m),淹死三百餘人,沖毀房屋千餘棟,損失二千餘億元。
資興市椧-1808年,洪水,長富橋圮。
衡陽市---1801年,大水,蒸水驟漲,沿河一帶沖毀田畝房屋,淹斃人口數人。1905
年,西北兩鄉蛟水陡發,田畝房屋間被沖淹。 1930年,入春以來,霪雨數月,大水泛濫,種子漂腐過半,耕作愆期,米價飛漲。1932年3月,水災損失財產約二百餘萬元,災民約3萬餘人。1933年5-7月間,霪雨不止,衡山、衡陽大水。1936年立秋前後,大雨傾盆,湘江上漲,四鄉田畝一片汪洋,淹壞黃苗達1200多畝。 1937年7月11日起,天雨不止,湘江上溢,蒸耒兩水橫流,城市河街水深數尺,鄉區低田概被淹沒,其中四區淹沒禾苗達8萬余畝。1949年,衡陽市東岸街道,舟行無阻,西岸的中山北路、沿江西路、自鐵爐門以下至北門草後街,水深或達丈余(3.3m多),或七八尺(2.5m左右),牆、屋多數傾倒,衡陽縣和衡陽市合計沖毀房屋8737棟,被災田畝98萬余畝,居民走避不及,淹斃2萬餘人,僅市合江套一地即撈獲死屍2000餘具,其它牲畜財物損失無可數計,災情之巨,為近三百年來所僅見。
津市市---1862年6月,久雨,7月19日,大水,酉時西北城決二口,沖壞牆、屋無
數,多安橋記,溺死約千餘人。1908年7月17日,而有沖破城堤之災,罹災者七八十人,
牲畜遍地,瘟疫起。1909年,復大水,城堤如故,下流之垸竟無完者,其災較前尤烈,飢
荒遍野,城市不安。1916年3月,大水,長沙因湘江上溢,鹿都等處棉花、大麥,被淹沒
無收。濱湖一帶.夏間因荊河洪水倒灌而入,來勢甚猛,突漲八尺(2.67m),田畝、房屋
損失極巨,各地居民多因不及遷避,溺死者不計其數。 1931年,大水,溺死三千多人,絕食者二百餘戶。 1935年7月5日,澧、澹、涔三水齊發,堤破城圮,城中廟宇傾倒無數,據《湖南大公報》載:嗣因石門、慈利山洪暴發,河流匯注,水勢尤為洶涌。澧縣4日一晚暴漲丈余(3.3m多),一片汪洋,形成澤國,房屋較矮者,已淹沒屋頂,較高者亦已平檐;全城已無寸土陸地;至5日下午2時,縣城被水沖倒,孤兒院、貧民工廠、救濟院、監獄(犯人六十餘名)男女所有人員,皆同歸於盡,商店住戶,總計淹死2000餘人,縣長存亡莫卜,全城人口死於水災的達三分之一,損失財物在數百萬元以上。1948年,澧水上游津、澧一帶堤垸亦多潰決,水淹面積約為各該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二。5月23日至6月上旬,全省霪雨兼旬,湘、資、沅、澧四水同時暴漲。7月,長江水位又猛漲,濱湖十一縣多數堤垸相繼潰決。從津市沿江以下大圍垸、七里湖、茅里湖、民康坑,安鄉的羌口、安陸垸,迄南縣的馬燈油,三百里內盡成澤國,僅有少數樹梢、屋頂和堤面露出水面,為災民棲身之地。岳陽、臨湘、益陽濱湖一帶的堤垸已盡數潰決。八百里洞庭湖恢復了舊觀而且過之,白浪滔天,不見邊際。濱湖十一縣共661垸,潰決了306垸,受災田畝近606萬余畝,損失稻穀近2674萬余石,耕牛1.6萬余頭,沖毀房屋2萬棟,淹斃8300餘人,災民230餘萬,非賑不生者180萬人。余如湘潭、瀏陽、平江、瀘溪、祁陽、東安等37縣市,災情亦甚嚴重。總計全省受災面積達945kmz,受災土地800餘萬畝,災民440萬人,財物損失約合當時幣207萬億元。1991年7月1日,暴雨洪澇,漬垸2個,內漬面積24.25萬畝。
醴陵市---1809年,大水,沖壞房屋。1826年7月30日,大水,淥江萍、醴兩源同
時水發,平地頓深丈余(3.3m多),兩河濱居民田廬淹斃漂塌不可勝計。1869年6月5日,
大水,先連日雨,是日午時水始漲,至戍時平地水深五六尺(1.5-2m),丈余(3.3m多)
不等,坍塌屋宇,沖壞田禾無算,而東鄉之明蘭寺李家山,北鄉之官莊,潭塘等處地方被
害較1826年尤慘。1914年5月,大水,27日水泛溢,幾與1826年埒,淹沒田禾廬舍牲畜
無算。8月20日,又大水,縣城內同德堂同仁葯局皆圮,淥江橋壞一墩兩塔,沿江田廬沖
壞無算。一年中三次發水,全境遭災嚴重。1924年夏,大水,沿湘、淥、南河一帶,縱橫
百里,浸及兼旬,損失稻穀數十萬石。1926年6月31日,大水。6月29日,大雨傾盆,連日未止,山洪暴發,城東明倫堂水深四尺(1.33m),縣城房屋塌九百餘棟。1940年6月27
日,大水,山洪暴發,東鄉王仙溈山大林橋、小林橋、庄埠、北鄉黃獺嘴、黃梁橋、夏平橋、新陽等處房屋多被沖倒,淹斃數十人,沿河田畝盡成砂礫。偽山龍旦沖謝宅後地震有聲甚厲,俄而山崩破宅舍杉松而下,一水並瀉如瀑布,數日乃竭。 1942年夏大水,隔旬再漲,上東鄉一帶田廬多被沖毀,6月20、21日,7月l、2日均大雨傾盆,河水噴溢,平、瀏兩縣之水泛濫於淥江流域。
岳陽市---1861年,巴陵之穆湖、汩江及各都沿湖四十八汊大水,向之高田去水丈余者,此次水漲,亦淪入巨浸,廬舍坍塌幾盡,實為二百年來未有之事。1872年,大水,穆村暨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等都尤重,成災七分。1878年,大水,尤以一、六、十二、十五、二十、二十一、二十四、二十七、三十九、三十、三十一都為最重。1911年,西鄉各處境內所有禾苗、雜糧、棉花等物,皆漂盪無余,農民痛哭無聲,悲慘萬狀,損失人口不少。1913年,大水,岳州東南北三鄉橫廣三百餘里,夏季時一度被淹,損失甚巨。6月6日,毛田暴雨一天,山洪淹滿田販,平地水深丈余(3.3m多),水齊屋檐,人從屋頂爬出逃生。1918年,5-7月雨少,苦旱,高田失收。但自8月7日起,苦雨連旬,湘水復漲,兩水同發,圍堤沖潰者亦多。1931年夏,霪雨。5月17日,廣興洲倒垸,湖田全部受漬,到處暑邊還未退水,秋作全部失收。1933年,河西水位高過堤面1m多,圍堤全倒,靠河和江的堤,到冬季,境內漬水才全部退盡,全年無收。1937年秋季,大水,僅敦厚垸潰決,淹沒田畝千餘畝,中洲大垸潰決,淹沒田畝二萬余畝,全縣損失無法匡計。1949年,自春至夏,連月霪雨,5、6月合計雨量為667mm,為當年總雨量的一半。6月初旬,各地復連降暴雨,6月5日晚,暴雨傾注,終宵未停。6月27日,廣興洲潰垸,建設垸 口出險,倒房349間,減產450萬斤。另有泗復垸,巴江、管棚、萬家、普豐、羅家、黃安、保安、合興、永安、清福(現屬湖北監利縣)、自成、五溝等垸或潰決,或漫溢,共淹田近6萬畝,損失稻穀1714萬余斤(857萬kg),全縣這一年因水災受害面積近25萬畝,減產稻穀2382萬斤(1191萬kg)。1988年9月12日14-20時,長江洪峰通過城陵磯,水位33.73m,超過警戒水位1.73m,岳陽市一些地方和城陵磯鎮進水,水深1m多,岳陽市賓館後面有一棟靠湖的二層樓倒塌,傷5人,死8人。
冷水江市---1931年,山洪,錫礦山礦窿全淹,煉廠沖毀,失業礦工八千餘人。
洪江市---1931年河水一日數漲,沖去千數百家,淹沒人口牲畜無數,沿江木牌漂流,失損約二千餘萬元。
湘鄉市---1805年6月,大水,測水橋圮,淹沒民廬甚多。1912年6月27日,猛雨一夜,山洪暴發,加以漣水上游蘭田等處水勢更猛,因而造成特大水災,沿河兩岸稻田、房屋被毀殆盡,人畜漂沒無數。大水過後,災荒四起,秋收時全縣疫疾流行,患者不間戶數,許多田禾無人收割,人口死亡很多。
2. 湖南省與江西省的交界處有哪些
湖南與江西交界的地方主要有:醴陵市、瀏陽市、贛州市、萍鄉市等。
1、湖南醴陵市與江西萍鄉市相鄰:
醴陵市是湖南省縣級市,由株洲市代管。醴陵位於湖南省東部,東為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上栗縣,北接瀏陽市,西倚株洲市區、株洲縣,南界攸縣。2016年醴陵市統計公報顯示,醴陵市轄19鎮、4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示範區,總面積2156.46平方千米,總人口104.8302萬人。
2、湖南瀏陽市與江西銅鼓縣、萬載縣相鄰:
瀏陽,湖南省縣級市。瀏陽古屬荊州,因縣城位於瀏水之陽而得名。地處湘贛邊界,湖南東部偏北,東鄰江西銅鼓、萬載;南接江西萍鄉及湖南醴陵、株洲。
3、湖南郴州市與江西贛州市相鄰: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嶺之沖」,自古以來為中原通往華南沿海的「咽喉」。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2)醴陵大障鎮有哪些蛋糕店擴展閱讀:
湖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南部,宋代劃定為荊湖南路而開始簡稱湖南,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南北而簡稱「湘」,也稱瀟湘,省會駐東北部的長沙市。
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環長株潭城市群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主體部分之一。
湖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相傳炎帝神農氏在此種植五穀、織麻為布、製作陶器,坐落於炎陵縣西部的炎帝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舜帝明德天下,足歷洞庭,永州九嶷山為其陵寢之地。 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
湖南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下轄13個市、1個自治州(122個縣、市、區)。
2016年,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31244.7億元,比2015年增長7.9%。截至2016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6822.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598.6萬人,城鎮化率52.75%,比上年末提高1.86個百分點。
江西,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gàn),又稱江右,別稱贛鄱大地,省會南昌。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北緯24°29′14″至30°04′41″,東經113°34′36″至118°28′58″之間,東鄰浙江省、福建省,南連廣東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環鄱陽湖城市群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主體部分之一。
江西轄境面積共16.69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4622.1萬人,轄11個設區的市、100個縣級行政區(縣、不設區的市(縣級)、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省會為南昌市。
江西紅色文化聞名中外,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南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瑞金是蘇維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大片革命根據地: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等。
3. 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原因有哪些
農民階級為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統治而進行的戰爭。亦稱農民起義戰爭。它是封建社會中農民階級反抗封建統治的最高斗爭形式,是封建社會主要戰爭類型之一,對封建社會歷史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農民戰爭是封建社會階級斗爭的產物。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土地兼並的日趨激烈和賦稅徭役的增加,不斷激起農民的反抗斗爭。這種斗爭的最高形式,表現為封建社會各個時期的農民戰爭。特別是到封建社會後期,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斗爭日益加劇,農民戰爭越發頻繁,規模越發擴大。在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中,爆發過數百次農民起義戰爭。中世紀的歐洲也先後多次爆發農民起義戰爭。農民戰爭對封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在歷次農民戰爭中,封建王朝的統治機構或被削弱或被摧毀,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封建地主被鎮壓或逃亡,一些豪門貴族兼並的大量土地重新回到農民手中,從而使社會生產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同時,新的封建統治階級懾於農民起義戰爭的強大威力,害怕重新爆發農民起義戰爭,被迫實行若干改良和讓步政策,以緩和階級矛盾,使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展。但是,由於還沒有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生產關系,沒有新的階級力量和先進的政黨,農民起義戰爭大多被封建地主階級鎮壓下去,有的則被封建地主和貴族所利用,成為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
農民戰爭或者農民起義多數帶有局限性,從陳勝吳廣提出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偏安一隅,我們都不難看出他們的本身用意,要麼就是取代王侯將相,要麼就是建立一個自己作為特權階級的封建政權,其本質目的都是成為」肉食者「。所以農民戰爭或農民起義帶有本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農民起義
01:秦------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
陳勝、吳廣起義是發生在秦朝末年的一次農民大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起義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繼起的起義軍最終推翻了秦的統治。 搜索
農民軍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社會的前進,開辟了中國歷史上農民武裝反抗封建統治的革命道路。
02:秦------項羽、劉邦滅秦之戰
項羽以劣勢兵力勇猛進攻,成功地實施分割、圍殲和截擊,取得了巨鹿之戰的重大勝利。其破釜沉舟的精神,為歷代兵家所贊許。劉邦以少量兵力避實就虛,乘隙西進,直趨咸陽,表現了作戰指導的靈活性。滅秦戰爭的勝利,完成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使命,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軍推翻封建王朝的先例。
03:西漢----赤眉綠林農民起義戰爭
綠林赤眉起義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發生的農民起義,王匡、王鳳領導綠林軍艱苦奮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復古反動政權,沉重地打擊了豪強地主的腐朽勢力,使大批奴隸、農民得到解放,緩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農民淪為奴隸的社會矛盾,為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王匡、王鳳對於混進革命隊伍內部的地主階級野心家的斗爭不夠堅決,不夠得力,使劉玄、劉秀等人得以私篡權,達到他們利用農民戰爭作為改朝換代的工具的目的,這個歷史教訓應當引以為鑒。
04:東漢----黃巾農民起義戰爭
黃巾起義,又稱黃巾之亂,黃巾之禍,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是我國歷史上第三次全國規模的農民革命戰爭。比起秦末、西漢末兩次起義,這是一次有周密計劃、有長期准備、有明確目標的農民起義。同時,這次起義不再利用某些統治者的旗號,而是公開提出「黃天當立」的口號,表明了農民起義有了新的發展。這表明,起義更縝密,因為領導人大部分為農民,極大的動搖了頑固派的利益,以楊維旭為代表的富人便支持政府,抗壓黃巾軍
05:兩晉----杜弢起義
永嘉年間,巴蜀流民分布在荊、湘之間,屢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晉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殺盡流民,流民四、五萬家被迫起義反晉,共推蜀中才子,時任晉醴陵令的杜弢為首領。杜弢自稱梁、益二州牧,領湘州刺史。四月,杜弢起義軍攻長沙(今屬湖南)。五月,荀眺棄城逃奔廣州,被起義軍擒獲。後偽降於征南將軍山簡,任廣漢太守,擊斃率眾來攻的湘州郭察,南破零陵(今屬湖南)、桂陽(今湖南郴州),東攻武昌(今湖北鄂州),殺晉官吏甚眾。
06:兩晉----孫恩起義
東晉末年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反晉斗爭。這次起義是東晉南朝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農民起義。這次堅持斗爭達十二年之久,轉戰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地區。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對東晉門閥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07:南北朝--趙廣起義
宋元嘉九年(432年)七月至次年九月,蜀人趙廣等舉兵起義反宋失敗的作戰。
08:南北朝--蓋吳起義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至次年八月,盧水胡(匈奴的一支)人蓋吳聚眾反魏的起義。由於缺乏有力的作戰指導。東沖西突,未能占據有利陣地以作進退的屏障;義軍兵力分散,河東、河西兩路主力未能及時聯合,使魏軍得以各個擊破。
09:南北朝--破六韓拔陵起義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魏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人破六韓拔陵聚眾反抗北魏王朝統治的起義。破六韓拔陵等六鎮起義,沉重打擊了北魏的統治,並引發了後來的關隴莫折大提起義和河北杜洛周起義。
10:南北朝--莫折大提起義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至六年,羌人莫折大提領導關隴(今陝西、甘肅一帶)地區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統治的起義。後莫折念生被部將所殺,其部眾或散,或歸附其它義軍。起義失敗。
11:南北朝--杜洛周起義
杜洛周起義,發生在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北魏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西北)人杜洛周聚眾反對北魏統治的起義。是年八月,北魏柔玄鎮人杜洛周於上谷(今河北懷來)聚眾起義,改年號真王。義軍攻陷附近郡縣。當時,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人高歡、尉景等都響應杜洛周。最終,杜洛周被另支義軍首領葛榮所殺,部眾歸入葛榮麾
12:南北朝--鮮於修禮、葛榮起義
明帝孝昌二年(526),杜洛周起義,鮮於修禮率降戶反於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縣西北)起義,建元魯興。六鎮兵民響應。與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民杜洛周配合,眾至十萬。他率眾多擊潰前來五鹿(河北大東名)鎮壓的北魏大都督長孫稚與河間王元琛軍,進圍瀛、定二州。八月,為部將元洪業所殺,葛榮殺洪業。統率修禮余部。
13:隋------瓦崗農民起義
隋朝末年,隋煬帝驕奢淫逸,荒廢朝政,窮兵黷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611年,震動全國、以翟讓為首的瓦崗寨(今滑縣瓦崗寨鄉一帶,有著名的瓦崗寨四十六友,農民大起義就這樣暴發了。公元613年,韋城人翟讓便帶領一支起義軍在此舉兵興事,號稱瓦崗軍。
瓦崗軍戰果的不斷擴大,內部也逐漸出現了分裂,不久,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潰,李密率殘部投唐。轟轟烈烈的瓦崗寨農民起義至此失敗。八年的浴血奮戰,終使腐朽的隋王朝灰飛煙滅,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作為隋末起義軍中最大的一支,瓦崗軍的作用不可忽略。
14:隋------竇建德起義
隋大業八年(612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在隋末農民起義中,竇建德及其部屬劉黑闥率領河北義軍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進行的反隋和反唐斗爭。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竇建德於長安遇害,時年49歲。十九日,余部推竇建德部下劉黑闥接過義軍大旗,繼續著反唐的事業武德六年(623年)失敗。
15: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義
西原是我國古代僮族聚居的地區之一。唐初,朝廷在這里設置西原州、領羅和、古林和羅淡三縣。州縣官由當地原少數民族首領充任,向唐廷納質供賦。安史之亂時,唐王朝強行征發嶺南地區丁壯,命其自備資糧參與平叛。天寶十五載(756年),由嶺南丁壯等組成的唐軍,在葉縣(今屬河南)與安祿山叛軍交戰,幾乎全軍覆沒。消息傳至嶺南,西原人民怨憤不已。遂於至德初(756年),在黃乾曜等領導下,與陸州(治烏雷,今廣西合浦西南)等地少數民族聯合反唐,隊伍達20萬人,並建立了政權。但因有些首領對唐王朝剿撫兼施手段缺乏深刻認識,上當被招安,使義軍受到損失。
16:唐------袁晁起義
袁晁起義是唐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但義軍一哄而起,未經必要軍事訓練,缺乏實戰經驗。面臨「中興名將」李光弼麾下的精兵悍將,雙方實力懸殊,又與官軍硬拼,因此迅即敗亡。
17:唐------方清、陳庄起義
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蘇州(治吳縣,今江蘇蘇州)土豪(一說豪士)方清和陳庄領導的農民起義。二年五月十七日,官軍攻破義軍堅守的歙州石埭城,方清犧牲,陳庄等2.55萬人在烏石山投降。
18:唐------裘甫起義
唐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已去世)(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東道的浙東一帶,發生了以裘甫為首領的農民起義,揭開了推翻唐王朝農民戰爭(參見唐末農民起義戰爭)的序幕。裘甫率義軍反唐,是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前奏,揭開了推翻唐王朝農民戰爭的序幕。以失敗告終。
19:唐------龐勛起義
唐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詔,下令在徐、泗地區(今江蘇徐州、安徽泗縣地區)募兵兩千人,開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約定三年期滿後即調回原籍。徐泗觀察使崔彥曾一再食言背約,戍兵在桂林防守六年,仍無還鄉希望。戍兵苦於兵役,群情激憤,公推糧科判官龐勛為首起兵,嘩變北還。龐勛率領數百人,歷盡艱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到達徐州。在徐州,樹起農民起義的旗幟,後龐勛在安徽宿州戰死犧牲,起義失敗。
20:唐------王仙芝起義
王仙芝起義是指從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初至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在濮州(今山東鄄城北舊城)人王仙芝領導下發動一場反抗唐朝黑暗殘暴統治的農民起義。王仙芝起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農民起義運動,極大地打擊了唐朝封建政府的腐朽統治,推動了歷史的向前發展,影響深遠,其後續的黃巢起義更是迫使唐朝政府退隨到了四川,直接打擊了封建最高統治者。
21:唐------黃巢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或稱為黃巢之亂,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也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農民起義。黃巢之亂禍延大唐半壁江山,導致唐末國力大衰。
22:唐------阡能起義
唐中和二年(882年)三月,邛州(今四川邛崍)牙官(或言為安仁土豪)阡能因公事誤期,逃避唐朝殘酷的刑法,聚眾發動起義。阡能起義直接打擊了唐王朝的大本營,極大地支援了黃巢大齊軍的反唐斗爭,在唐末農民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23:宋------王小波、李順起義
北宋初的農民起義。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西)發動起義,提出「均貧富」的主張,從者萬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犧牲,李順繼為首領。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權,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鎮壓,攻陷成都,李順遇害。余部堅持戰斗,至995年失敗。這次轟轟烈烈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嚴重地打擊了地主階級,四川「旁戶」這一名稱從此很少出現,博買務也取消了
24:宋------宋江起義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眾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濼)起義,率眾攻打河朔、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轉戰青州、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至濮州(今山東鄄城北)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十二月,徽宗納亳州知州侯蒙建議,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蘊率軍征討。宋江從青州南下沂州(今山東臨沂)。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陽軍(治下邳,今江蘇省睢寧西北古邳鎮東),從沭陽乘船到達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西南海州區)。五月,宋江率眾登岸後,遭海州知州張叔夜伏擊,船隻被焚,宋江戰敗被俘,起義失敗。
有宋三百多年,農民起義大大小小有數百次之多,宋江起義只是其中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時編印出版了《宣和遺事》,把宋江起義史事演義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現《水滸傳》,將宋江起義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動感人,因而使這次本來規模與影響都較小的農民起義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廣泛流傳於民間,以至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更被記錄教材等教育書籍,在學生之間口口傳頌。在現代有時也把在生活中對腐朽生活反抗等運動,叫做宋江起義。
25:宋------方臘起義
北宋末的一次農民起義。宋徽宗趙佶時,歙州(今安徽歙縣)貧苦農民方臘(方十三)到睦州青溪縣(今浙江淳安西北)萬年鄉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當傭工(一說方臘是漆園主)。當時宋徽宗、蔡京、童貫一夥貪得無厭地壓榨人民,賦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為盜」。
宣和二年二十四日,宋軍發動總攻。義軍腹背受敵,奮起抵抗,七萬多人壯烈犧牲。方臘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義。
26:宋------八字軍抗金起義
南宋初河北﹑河東地區人民組織的抗金義軍。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王彥率抗金部隊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或作"誓竭心力﹐不負趙王")八字而得名。其後傅選﹑孟德﹑劉澤﹑焦文通等十九寨義軍相繼加入﹐人數發展至十餘萬﹐多次擊敗金兵。其中一萬多人後由王彥率領南下﹐受宗澤等人節制﹐抗擊金兵﹐屢建戰功
27:宋------紅巾軍抗金起義
紅巾軍,又稱作紅軍,是南宋末年起來反抗元朝的主要武裝力量,該事最初是與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民間宗教結合所發動的,因打紅旗,頭扎紅巾,故稱作「紅巾」或「紅軍」,又因焚香聚眾,又被稱作「香軍」。因紅巾軍戰時集中,散時隱匿於平民中,故金軍每次出擊皆無所獲,常妄殺平民以泄憤。而紅巾軍卻愈益壯大,成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義軍之一。
28:宋------邵興抗金起義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於金後,兩河(即河東、河北,今山西與河北中、南部一帶)人民拒絕降金,遂聚眾起義,結寨自保。建炎元年五月,金軍大舉攻掠中原,完顏婁室率軍攻克河中府(今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繼而轉兵攻解、絳、慈、隰(今山西新絳、吉縣、隰縣)等州。解州義軍在邵興(後改名邵隆)率領下,於神稷山屢敗金軍後,金將完顏活女自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執邵興弟於陣前,迫邵興降,邵興不顧,飲恨死戰,大破金軍。二年三月,聞李彥仙奪取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西),乃率眾5000人往歸,屯駐三門(今陝西澄城西北三門村),受命統領河北忠義軍馬。旋出兵攻取安邑、芮城(今屬山西)、正平(今山西新絳)等地。七月,完顏婁室復遣兵攻解州,邵興率領忠義軍於朱家山與金軍苦戰3日,再次擊敗金軍。
29:宋------鍾相、楊幺起義
鍾相楊幺起義指的是南宋建炎四年至紹興五年(公元1130—1135年),在南宋農民起義戰爭中,湖南義軍首領鍾相、楊么等率眾於洞庭湖區連年抗擊南宋官軍圍剿的戰爭。在岳飛招降政策下誘惑,義軍大首領楊欽、劉衡、金琮、劉詵、黃佐等相繼出降,惟楊幺、夏誠等仍據寨自固。岳飛知湖深莫測,乃納楊欽獻策,遣人開閘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並於湖面散放青草,以破義軍車船優勢。後以楊欽為向導,進圍楊幺水寨。楊幺率水軍出戰,因水淺,車船機輪又被草纏住,滯不能行,被官軍擊敗,各個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後相繼6年之久的湖南農民起義被鎮壓。
30:宋------魏勝抗金起義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至隆興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軍民抗金戰爭中,宋忠義軍將領魏勝率部據海州(治朐山,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海州鎮),抗擊金軍進攻的作戰。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城邑防禦戰的典型戰例。魏勝知兵善戰,能攻善守,率領忠義軍攻佔並堅守海州數年,巧施疑兵,屢敗金軍。所制如意戰車、炮車,為金軍所懼,打擊並牽制了金軍南下進攻的計劃。
31:宋------紅襖巾抗金起義
金朝統治者殘酷的剝削和民族壓迫激起山東省中族人民的強烈反抗,山東人民被迫走上武裝反抗道路。其中規模最大、時問最長的是紅襖軍起義。紅襖軍起義爆發於金大安三年(1211),紅襖軍大本營設在馬亓山。起義最終以濟南城破失守,李全之子李檀兵敗被殺告終。
32.元------元末農民起義
元末農民起義是指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中國元朝農民進行的反抗並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裝斗爭。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採取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在具體作戰中,穩步推進,集中優勢兵力,先剪枝葉,然後動搖其根本,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
元末農民起義著名的口號只是:「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或「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這個口號和黃巾起義一樣,用迷信來反抗專制。
33:明------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順五年(1461年)正月,貴州、湖廣以苗族、布衣族為主體的各族人民為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剝削而舉行的大規模武裝起義。起義因遭到眾多官軍鎮壓跌入低潮,然而,湖廣、貴州各地少數民族人民不畏強暴,繼續同明朝官軍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
34:明------劉六劉七起義
劉六和劉七最初是劫富濟貧,被稱為「響馬盜」,他們於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發動起義,數千農民響應。次年,起義軍由河北攻入山東,以後又由山東回攻京畿。起義軍紀律嚴明,不妄殺人,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
起義前後持續三年,轉戰南北直隸、山東、河南、湖廣等廣大地區,所過之處,深得人民擁護。兩支起義軍之間缺少密切配合,長期流動作戰,被明軍各個擊破而失敗。
35:明------明末農民起義
明末農民起義是爆發於明末的一場農民戰爭。從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農民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游擊流動作戰到運動流動作戰,終於推翻明朝的戰爭。
明朝末期,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天災人禍不斷發生。明末因為皇太極在邊外的威脅,明政府被迫削去驛站,無數人家破人亡,陝西又逢旱災,人民無法生活。明末農民起義首先爆發於陝北。這兒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所以率先引起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直至清順治年間才基本結束,被稱為明末農民起義
36:清------古州苗民起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貴州榕江縣)苗民在包利領導下,反抗朝廷剝削壓迫之武裝起義。六月至九月,張廣泗回軍清江、台拱、凱里、清平、黃平、施秉等地,大肆搜剿苗寨,數萬苗眾慘遭屠殺,一場聲勢浩大的苗民起義,終被鎮壓。
37:清------白蓮教起義
川楚白蓮教起義,亦有人稱之為川楚教亂(1795年-1804年),指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爆發於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政府的事件。最早參加者多為白蓮教教徒。始爆發於川楚陝邊境地區,後波及川、楚、陝、豫、甘等省,歷時九載,是清代中期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戰爭。
這次大規模戰亂耗費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數十萬軍隊,並導致十餘名提督、總兵等高級武官及副將以下400餘名中級武官陣亡。據統計,清朝前後投入超過兩億兩白銀,相當國庫五年財政收入,使國庫為之一空。川楚教亂標志著清朝走向衰落的開始。
38:清------天理教暴動
天理教武裝暴動雖是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暴動,但因以「殺害官兵,以應劫數」及「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號來作動員,群眾基礎不廣泛,不牢固,缺乏斗爭准備,帶有相當大的盲目性。加以交戰雙方力量過於懸殊,失敗在所難免。此次暴動以不足百人之京畿低層勞動群眾,竟敢冒險「直犯禁闕」,試圖奪權,確如嘉慶帝在《遇變罪己詔》中所說,為「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對封建統治者是一次沉重打擊。
39:清------捻軍起義
十九世紀中葉,在廣闊的淮北大地,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革命——捻軍起義。捻,是從捻繩的意思而來的,就是合起幾股為一股,團結起來有力量的意思。爆發於皖北地區的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為此後1911年的武昌起義提供的寶貴的經驗。
40:清------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
其意義在於:推動歷史的發展,改變生產制度,促進生產力發展,有種說法是農民起義是歷史前進的動力.
4. 醴陵大障鎮有韻達快遞嗎
沒有 只有泗汾和孫家灣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