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種類 » 蛋糕麵包有哪些病毒
擴展閱讀
qq里的蛋糕為什麼能變大 2025-02-02 09:34:01
超大千層蛋糕做法大全 2025-02-02 09:13:58

蛋糕麵包有哪些病毒

發布時間: 2022-09-11 09:37:07

『壹』 麵包是垃圾食品嗎

營養師:中國過去心臟病很少,美國現在是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喝可樂,引起很多心臟病,美國的肥胖越來越嚴重,慢性病也越來越嚴重,美國的飲食結構現在是澱粉和糖為主,引起糖尿病和肥胖病。現在的轉變就是精製的三白食品是垃圾食品,白麵包,白米飯,都是垃圾食品,從二千年開始,麵包和土豆的銷售量在下降,美國現在有大批的人已經轉向多吃蔬菜,魚,即是有機食品。

垃圾食品之麵包

轉了不少育兒博客,發現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方面雖然很重視,但存在少許誤區。

兒童應遠離油炸、罐頭類、腌制、加工的肉類等垃圾食品已眾所周知,但我們經常吃的一些食品中其實還有很多被忽視了的垃圾食品,其中麵包和蛋糕就是其中之一。

麵包和蛋糕為何會是垃圾食品呢?雖然營養豐富,但絕大多數的麵包和蛋糕的含糖和含油量高得非常驚人,偶爾吃吃無妨,但長期食用就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無需多言,我介紹幾種常見的麵包和蛋糕的配方大家就清楚了,以下配方絕對真實。

一)台式麵包類:
台式麵包是最常見的麵包,品種眾多,我們平時吃的麵包多是台式麵包,如蟲蟲媽給蟲蟲吃的「毛毛蟲」就是其中之一,雖然外形形形色色,但面團配方差異不大。

1)熱狗麵包的面團配方:高筋粉10千克、白砂糖2千克、鹽120克、奶粉400克、酵母150克、乳化劑50克、起酥油600克、雞蛋600克、水5.2千克。

2)辮子麵包的面團配方:高筋粉10千克、白砂糖2千克、鹽120克、奶粉350克、酵母150克、乳化劑50克、起酥油1千克、雞蛋1千克、水4千克。

二)吐司類:
鮮奶吐司的面團配方:高筋粉9千克、低筋粉1千克、白砂糖1.5千克、鹽170克、豬油300克、雞蛋1千克、牛奶4.5千克、酵母200克、水1.2千克。
三)丹麥麵包類(起酥多層的那種):
高筋粉7千克、低筋粉3千克、白砂糖1.5千克、鹽150克、奶粉300克、雞蛋1.5千克、牛油4千克、酵素150克、酵母300克、冰水2.5千克、酥皮油6.5千克。(算算其中的油含量有多恐怖)

四)含油和含糖較低的麵包主要有硬質麵包和法式麵包,但其中除了法棍等少數品種外,所謂含油和含糖低只是相對而言。
糕點類:
一)巧克力曲奇:奶油3400克、糖粉1700克、蛋十個、低筋麵粉2250克、高筋麵粉年2250克、可可粉200克、巧克力850克、奶水500克。
二)蛋塔:塔皮:奶油2200克、蛋十個、糖粉1100克、低筋粉4300克、香草水少許。
塔水:奶水2000克、水3000克、糖1700克、蛋40個、蛋黃60個、鹽和香草精少許。
三)貝殼蛋糕:低筋麵粉800克、泡打粉2.5匙、蛋20個、細砂糖600克、奶油500克、檸檬汁2.5匙、蘭姆酒5匙、香草精少許。
四)泡芙:蛋二十個、低筋麵粉600克、色拉油600克、泡打粉2.5匙、水600克。

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十大垃圾食物是我們肥胖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健康問題的重大因素,為了健康與身材請大家遠離垃圾食品。

一、油炸類食品

1、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兇( 油炸澱粉)

2、含致癌物質

3、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腌制類食品

1、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

2、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3、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

1、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

3、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1,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1、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2、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1、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2、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1、含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燒烤類食品

1、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2、1隻烤雞腿=60支煙毒性

3、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貳』 怎麼去判定(麵包/蛋糕)發霉的原因

麵包/蛋糕發霉主要是由黴菌作用引起的,其中的污染黴菌種類很多,包括青黴菌、青麴黴、根黴菌、赭黴菌及白黴菌等。雖然烘焙食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均是使用高溫製作,但是烘焙食品的後期保存階段卻易受黴菌等微生物的侵染,特別是在潮濕多雨的季節,更加會導致導致食品口味酸敗、色澤和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大大降低烘烤食品的保質期。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食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黴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而菌絲體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鮮艷的顏色(菌落為白色毛狀的是毛霉,綠色的為青黴,黃色的為黃麴黴)。烘焙食品較其他基質的營養豐富,黴菌更容易繁殖,如不加以控制勢必會影響烘焙食品的保質期及質量。因此,只有深入了解黴菌的生長習性,才能更好地控制黴菌的繁殖。

『叄』 使食物發霉是什麼細菌讓蛋糕,麵包,餅干發霉的細菌

西紅柿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後,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腐爛。

香蕉若把香蕉放在12℃以下的地方貯存,會使香蕉發黑腐爛。

鮮荔枝若將荔枝在0℃的環境中放置一天,即會使其表皮變黑,果肉變味。

巧克力巧克力在冰箱中冷藏後,一旦取出,在室溫條件下即會在表面結出一層白霜,極易發霉變質,失去原味。

火腿若將火腿放入冰箱低溫貯存,其中的水分就會結冰,脂肪析出,火腿肉結塊或鬆散,肉質變味,極易腐敗。

麵包:麵包在烘烤過程中,麵粉中的澱粉直鏈分部已經老化,這就是麵包產生彈性和柔軟結構的原因。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麵包中的支鏈澱粉的直鏈部分慢慢締合,而使柔軟的麵包逐漸變硬,這種現象叫「變陳」。「變陳」的速度與溫度有關。在低溫時(冷凍點以上)老化較快,而麵包放冰箱中,變硬的程度來得更快。

黃瓜青椒:黃瓜、青椒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凍「傷」——變黑、變軟、變味。黃瓜還會長毛發粘。因為冰箱里存放的溫度一般為4℃至6℃左右,而黃瓜貯存適宜溫度為10℃至12℃,青椒為7℃至8℃。故不宜久存。

葉子菜,因為它冷藏後比較容易爛.
麵包:在烘烤過程中,麵粉中的直鏈澱粉部分已經老化,這就是麵包產生彈性和柔軟結構的原因。隨著防止實踐的演唱,麵包中的直鏈澱粉部分的直鏈慢慢締合,而使柔軟的麵包逐漸變硬,社中現象叫做「變陳」。變陳的速度與溫度有關。在低溫室變硬較快,麵包放在冰箱中葯比放在室溫變硬的速度來的快,所以,如果短時間存放應將麵包放在室溫下,防止麵包變硬。

中葯:不宜放在冰箱里,葯材放入冰箱內,和其他食物混放時間一長,不但各種細菌容易侵入葯材內,而且容易受潮,破壞了葯材的葯性,所以對一些貴重的葯材,如人參、鹿茸、天麻、黨參等,若需長期保存,可放在一個干凈的玻璃瓶內,然後投入適量用文火炒至暗黃的糯米,待晾涼後放入,將瓶蓋封嚴,擱置在陰涼通風處。

吃剩的月餅:別放進冰箱,月餅是用麵粉、油、糖和果仁等配料精製,並經過焙烤的糕點。焙烤食品是不宜放入冰箱儲存的。盡管對於有些品種的月餅來說,放入冰箱可以延長其保質時間,但還是會影響其風味。這是因為,月餅原料中的澱粉在經過焙烤後熟化,並變得柔軟,而在低溫的條件下,熟化了的澱粉會析出水分,變得老化(也就是「返生」),使月餅變硬、口感變差。

含油脂、水分較少的月餅品種,比如老北京的自來紅、自來白月餅,變硬現象更為明顯,把它放在冰箱低溫潮濕的環境中,不但會很快變硬,還容易發霉。但對廣式月餅來說,其油脂含量高、麵粉少,口味變化會相對小些。

冰箱中的魚不宜存放太久,家用電冰箱的冷藏溫度一般為-15℃,最佳冰箱也只能達到-20℃,而水產品,尤其是魚類,在貯藏溫度未達到-30℃以下時,魚體組織就會發生脫水或其它變化,如鯽魚長時間冷藏,就容易出現魚體酸敗,肉質發生變化,不可食用。因此,冰箱中存放的魚,時間不宜太久。

冷凍食品解凍後不宜再存放,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冷凍食品,肉、魚、雞、鴨、蛋、速凍蔬菜等,一經解凍要盡快加工食用,不宜存放。如果存放時間太長,肉、魚、雞,鴨等會因為細菌和酶的活力恢復,不但能很快繁殖分解蛋白質引起變質,而且還能產生有毒的組胺物質,人吃了會引起食物中毒;冷凍蔬菜存放時間太長,不僅色變,營養損失,品質下降,而且也很容易腐爛變質,不能食用。冷凍的肉、魚、雞、鴨等冷凍時由於水分結晶的作用,其組織細胞便受到破壞,一經解凍,被破壞了的組織細胞中,會滲出大量的蛋白質,就成了細菌繁殖的養料。有實驗表明,將經冷凍1天的新鮮青花魚,放在30℃溫度下6小時,其腐敗速度要比鮮魚快1倍;將解凍的蛋黃放在18℃溫度下2小時,細菌數增加約2倍,經8小時,細菌數增加50倍以上;將冷凍的鮮雞蛋,放在0~15℃溫度下達10天以上,因經冷、熱溫度的變化時間太長,不但卵膜變松、蛋清稀薄,而且還發生粘殼、散黃,甚至霉變、發臭,不能食用;冷凍過的蔬菜,尤其是在熱天更不宜存放,否則綠葉蔬菜很快會變黃,維生素C也易被破壞。蔬菜放在20℃溫度下,比放在6~8℃的溫度下,維生素C的分解損失要多2倍。白菜、芹菜、洋蔥、胡蘿卜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0℃左右。

黃瓜、茄子、西紅柿等的適宜存放溫度為7.2℃至10℃之間。

南瓜適宜在10℃以上存放。

沈午鄢茹莆瀨八蒼憲董錫合闡青黨疏尼蘅米柄阜

『肆』 國標:糕點,麵包衛生標准

食品衛生要求:
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理發。勤洗澡。勤換衣,毛巾,被褥。
四防:防蟲,防鼠,防潮,防污染。
食品禁病:痢疾,妨害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帶膿性皮膚病。
發型要求
男性員工側不過耳,後不過衣領,最長不超過五公分,最短不過兩公分。
女性員工劉海不能過長,不允許有頭發留於工作帽之外。勤洗頭理發,頭發要求干凈,不允許留怪異的發型。
手指甲的要求
指甲不能過長,標准之家的長度為放在同一水平線看不到多餘的指甲,指甲的長度為0.1公分,上班時間指甲里不能有污染物,不能塗指甲油,不允許帶假指甲。
麵包原料及作用:
麵包的基本原料:麵粉、鹽、酵母、水
輔料:白糖、奶粉、改良劑、雞蛋、油脂
麵粉:高筋粉(麵包)、中筋粉(干點、饅頭)、低筋粉(蛋糕)
高筋粉蛋白質的含量:10.5%--13.5%
中筋粉蛋白質的含量:8.5%--10.5%
低筋粉蛋白質的含量:6.5%--8.5%
麵筋最怕的幾種原料:油脂、糖、蛋
麵粉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無機鹽(碳物質)等組成
怎樣選擇麵粉:1.顏色 2.強度、白度(麵筋) 3.發酵耐力和攪拌耐力 4.高度的吸水量 5.均一精形
麵粉的吸水量:(面團總量-粉重)/面團總量*100%
水的分類:硬水(礦泉水、井水) 中性水(河水) 軟水(雨水,蒸餾水),食品中最適合中性水,含礦物質的排列:硬,中,軟
水在麵包中的作用:1、水化作用(生成各蛋白。均勻溶解成分)
2、保鮮作用(延長保質期)
3、可調節面團的軟硬度
4、控制面團的溫度
5、形成麵筋,幫助生化反應
鹽在麵包中的作用:1、控制酵母發酵的速度
2、改良麵筋,增強延伸性
3、增加風味,降低甜味
4、防止沾手
5、增白作用
6、抑制細菌生長
7、加強麵包成分的色澤,使其金黃更亮
甜麵包適用量:4%--1.3%
咸麵包適用量:1.5%--2%
酵母在麵包的作用:1、生物膨鬆
2、麵筋擴展
3、提升香味(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烘烤時有揮發性香味)
4、增加營養
酵母活動溫度:4攝氏度---40攝氏度
最適合的溫度:25攝氏度---35攝氏度
超過60攝氏度就會死亡
乾酵母:保存溫度4攝氏度---10攝氏度,保質期三個月
酵母在麵包中的比例
直接法:夏季1-1.2% 冬季1.3-1.5%
中種法:夏季0.8-1.0% 冬季1-1.1%
酵母最怕的原料:鹽,糖,油,殺菌劑。
影響酵母的因素:1、溫度
2、PH值
3、滲透值(麵包的軟硬度)
(鹽,糖是滲透性物質,與酵母混合失去活性)
糖的三大類:單糖(葡萄糖),雙糖(砂糖),多糖(玉米麥芽糖)
按性能:乾性糖,溫性糖
糖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口味營養
2、為酵母提供營養
3、改善麵包顏色和內部的組織
4、給其他原料提供營養
5、延長保質期
6、增強面團的發酵耐力
7、增加熱量
糖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1、乾性產品中有焦質,濕性產品中有柔軟保濕
2、上色
3、增加口味營養
4、吸收水分
5,吸濕性
(糖越多,顏色越深,越柔軟,發酵時間越長)
奶粉在麵包的作用:1、增強麵筋,增加麵包的體積。
2、增加吸水量
3、增強攪拌的耐性,增強麵筋的韌性
4、延緩生化(因其有較強的保濕性,可減緩水分的散失)
5、提供風味和香味,增加營養
6、增加表皮顏色(略黃色)
奶粉在麵包的用量:3%左右
改良劑的成分:氧化劑,還原劑,乳化劑。
改良劑在寶寶中的作用:1、增加麵筋,縮短面團的成熟性,增加吸水量
2、增加面團的韌性
3、使原諒充分混合
4、澱粉酵母蛋白酶,促進酵母繁殖
5、調節水質,補充水中不足的礦物質
6、改善麵包的組織結構,提高麵包柔韌度和保質期
雞蛋是蛋白,蛋黃,蛋殼組成的。
用量:5%-15%
雞蛋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風味,營養。
2,、增加麵包的顏色,表皮薄
3、乳化改善組織,增加柔軟度
4、增大麵包的體積
5,、增強持久性,延長保質期
奶油(油脂):液態的是油固態的脂
奶油在麵包中的作用:1、增加營養價值與風味
2、改善麵包的組織,細膩表皮光滑增強保全能力,增大體積
3、減少水分揮發,延長保質期
4、增強面團延伸性
奶油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起酥,充氣,乳化。
麵包的分類:軟式(甜麵包),硬式(菲律賓麵包),松式(丹麥麵包),脆式(歐法式麵包)
生產法:直接法,中種法,快速法
面團的生產工藝:1、基本混合階段。2、抱團階段(水合階段)。3、基本擴展階段(加油)。4、完全擴展階段。5、過度階段(衰落階段)。6、水化階段

生產方法:直接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3分鍾)---攪拌(15分鍾)---基本發酵(30-45分鍾)---分割滾圓(20分鍾)---中間鬆弛(15分鍾)---成型(20分鍾)---最後發酵(60-90分鍾)---加工---烘烤---冷卻---包裝
中種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3分鍾)---中種面團攪拌(3分鍾)---中種面團發酵(2-3小時)---與主面團部攪拌(12分鍾)---基本發酵(20分鍾)---分割滾圓(20分鍾)---中間鬆弛(15分鍾)---成型(20分鍾)---最後發酵(60分鍾)---加工---烘焙---冷卻---包裝
快速法的工藝流程及時間段:配料---攪拌---分割滾圓---成型---發酵---加工---烘烤---冷卻---包裝

蛋糕理論知識
基本原料:雞蛋,糖,麵粉,鹽。
輔助原料:油,膨大劑,水分,香料。
雞蛋在蛋糕中的基本功能:1、粘接2、起泡3、抱氣4、增加產品柔軟度及韌性,色澤,營養。
蛋黃在烘焙產品中的作用:1、對干體質的產品有酥鬆,膨化作用
2、對濕體質的產品有結合,凝固的作用
3、對烘焙有上色的作用
4、對產品體質有乳化作用
5、增加產品的金黃色
6、促進烘烤彭大作用
蛋白對蛋糕的作用:1、促進蛋糕體的膨脹
2、增加口感與營養,增加白度
3、增加蛋糕的韌性
蛋白的攪拌狀態:溫性狀態、中性狀態、濕性狀態。
攪拌狀態對蛋糕的影響:1、蛋白攪拌不足時與其他材料混合後狀態不佳
2、攪拌過度時,混合後容易起泡
蛋白的其他用途1、餅干用蛋白量大,能促進體質脆硬。

『伍』 廉價麵包和蛋糕中一般使用什麼添加劑,會對人體有害嗎

吃多了肯定有害,像這種加工的東西化學成分很多啊,對身體不好啊

『陸』 危害麵包的病毒有那些

一般長期單一飲食可能會伴有營養不均衡,如麵包中一般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但是畢竟缺乏維生素,牛奶雖然含有一定的維生素D,可是維生素也是比較缺乏的。
意見建議:一般如長期缺乏維生素C,會導致炎症感染增多,皮膚變黑,毒素增多,維生素A缺乏易導致視力下降,B族維生素缺乏會導致食慾不振,神經性病變,綜合考慮一下,一般建議飲食均衡,全面比較合理。

『柒』 麵包的添加劑有哪些

一般有:膨鬆劑、防腐劑、甜味劑、香精、小蘇打、食用色素。但是不一定所有的麵包和蛋糕都加以上所有的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國家有標准,不能濫用,超標會對健康造成損害。
注意盡量不要多吃這些工廠食品,因為這些工廠食品除了添加劑外,可能在生產的過程中受到各種污染————有生物性的,例如各種致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也有化學性的,例如各種金屬或者其它化學物質。

1. 麵粉減筋劑,可以破壞麵粉的筋度,使麵粉可以用來生產餅干、桃酥等不需要筋度的食品。
2. 麵包改良劑,添加到麵粉中,使麵包的內部組織結構細膩,氣泡均勻,從而加工出來品相很好的麵包。
3. 增筋類麵粉添加劑,俗稱麵粉增筋劑,主要成分是VC等,提高麵粉的筋度,使麵粉可以滿足生產拉麵、水餃等高檔面條的需要;
4. 麵粉品質改良劑,可以全面的提高麵粉的品質,使麵粉從筋度、延伸性、穩定性等指標都可以滿足高檔面製品生產的需要;
5. 麵粉增白劑,也就是稀釋過氧化苯甲醯,其主要化學物質是過氧化苯甲醯,也就是俗稱的「麵粉增白劑」。

『捌』 目前麵包、蛋糕殺菌消毒最好的是什麼方法

二氧化氯吧,二氧化氯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AI級、安全的消毒劑。二氧化氯還是一種光譜型的消毒劑


『玖』 麵包蛋糕裡面有多少種非法添加劑

你好,跟多少種沒有關系,跟量的多少有關系,只要添加劑含量達標沒有超出人體正常使用的數值,那就不算非法。

『拾』 吃麵包有什麼危害

大量食用精製谷類食品特別是麵包會提高患腎癌風險,義大利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量食用精製谷類食品,特別是麵包,將使腎細胞癌的患病風險相應升高。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常分為致癌物與抗癌物,這是針對癌症的預防效果來進行分類的。

最近的科學要就發現大量食用精製谷類食品,特別是麵包,將使腎細胞癌的患病風險相應升高。因此有效預防腎細胞癌對於飲食也有一定的講究。

一般認為飲食結構和罹患腎細胞癌之間存在一定關系,但具體哪種食物會增加患病風險尚存爭議。義大利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量食用精製谷類食品,特別是麵包,將使腎細胞癌的患病風險相應升高。



(10)蛋糕麵包有哪些病毒擴展閱讀

雖然世界各國民眾普遍食用麵包,但是,從歷史發展進程和飲食習慣來看,以麵包為日常主要碳水化合物食物來源的國家還是集中在歐洲、北美、南美、澳洲、中東以及曾經經歷歐洲殖民主義統治的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

戰後國民黨遷台,又傳入多種中國各省食物,如饅頭、花捲·燒餅、油條、包子、小籠包、餡餅等均屬廣義的麵包。台灣自1990年代開始特有的早餐店文化逐漸風行,已經提供各式麵包與吐司,類別十分獨特,與一般西式三明治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