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種類 » 葡萄蛋糕模型哪些是
擴展閱讀

葡萄蛋糕模型哪些是

發布時間: 2022-09-05 05:05:09

❶ 湯姆遜的「葡萄乾蛋糕模型」有哪些影響

「麵包夾葡萄乾」,是科學史上第一個有影響的原子模型。岡為在此之前,科學家們提出的下面這些模型都沒有產生大的影響。

❷ 英國科學家湯姆生葡萄乾蛋糕模型表述

湯姆生發現電子後,最早提出了葡萄乾蛋糕模型,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電子雲模型能更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有關電子的現象.
故選B.

❸ 20世紀初科學家先後提出了葡萄乾蛋糕模型 電子雲模型 行星模型 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葡萄乾(1904),行星(1911),電子雲1926薛定諤在德布羅伊關系式的基礎上,對電子的運動做了適當的數學處理,提出了二階偏微分的的著名的薛定諤方程式。這個方程式的解,如果用三維坐標以圖形表示的話,就是電子雲。可見是葡萄乾蛋糕模型、行星模型、電子雲模型

❹ 湯姆遜的原子「西瓜模型」或者說「葡萄乾麵包模型」是怎麼回事

湯姆遜以為原子含有一個均勻的陽電球,若干陰性電子在這個球體內運行。他按照邁耶爾(Alfred Mayer)關於浮置磁體平衡的研究證明,如果電子的數目不超過某一限度,則這些運行的電子所成的一個環必能穩定。如果電子的數目超過這一限度,則將列成兩環,如此類捱以至多環。這樣,電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結構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門捷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重復再現,或許也可得著解釋了。
湯姆遜提出的這個模型,電子分布在球體中很有點像葡萄乾點綴在一塊蛋糕里,很多人把湯姆遜的原子模型稱為「葡萄乾蛋糕模型」。它不僅能解釋原子為什麼是電中性的,電子在原子里是怎樣分布的,而且還能解釋陰極射線現象和金屬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發出電子的現象。而且根據這個模型還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約10-8厘米,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於湯姆遜模型能解釋當時很多的實驗事實,所以很容易被許多物理學家所接受。

❺ 英國湯姆遜的「原子葡萄乾蛋糕模型」的具體內容

就是一個原始的原子模型,按照現在的理論,核外電子是無規則運動的,而湯姆孫提出的是,電子就像葡萄乾,原子像蛋糕,電子嵌在蛋糕上,相對於原子,電子是不動的。。。。

❻ 為什麼原子結構模型被稱為「葡萄乾蛋糕模型」

由於原子結構模型模型酷似葡萄乾蛋糕(整個原子像一個蛋糕,蛋糕里的葡萄於像電子)或麵包,因而被稱作「葡萄乾蛋糕模型」,或者「麵包夾葡萄乾模型」。

❼ 20世紀初科學家先後提出了葡萄乾蛋糕模型、電子雲模型、行星模型、三種原子模型,按提出時間排列順序為

  1. 棗糕式模型即湯姆遜模型( Thomson』s model of atom )(1898年)。

  2. 土星模型即行星模型1904年,日本長岡半太郎(Hantaro Nagaoka)提出。

  3. 盧瑟福模型( Rutherford』s model of atom )即核式模型,1911年盧瑟福提出。

  4. 電子雲模型是在發展了量子力學後提出的,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

  5. 順序應該是ACB

❽ 初中化學原子結構知識點

原子結構(也可稱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為例, 其直徑約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徑記錄,在以毫米(mm)為單位的情況下,直徑為1.4X10^-7mm,是由位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電子組成的,這些電子繞著原子核的中心運動,就像太陽系的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樣。並且原子與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質子或中子可能由內外兩種平衡力構成的球型振動能量層。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層構造出各種各樣比較穩定的原子核。詞條詳細介紹了中性原子模型、實心 帶電球模型、棗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陽系模型、波爾模型、有核模型以及查德威克模型。

中性原子模型
1902年德國物理學家勒納德(Philipp Edward Anton Lenard,1862—1947)提出了中性微粒動力子模型。勒納德早期的觀察表明,陰極射線能通過真空管內鋁窗而至管外。根據這種觀察,他在1903年以吸收的實驗證明高速的陰極射線能通過數千個原子。按照當時盛行的半唯物主義者的看法,原子的大部分體積是空無所有的空間,而剛性物質大約僅為其全部的10-9(即十萬萬分之一)。勒納德設想「剛性物質」是散處於原子內部空間的若干陽電和陰電的合成體
實心帶電球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發明家開爾文(Lord Kelvin,1824~1907 )原名W.湯姆孫(William Thomson),由於裝設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有功,英政府於1866年封他為爵士,並於1892年晉升為開爾文勛爵,開始用開爾文這個名字。開爾文研究范圍廣泛,在熱學、電磁學、流體力學、光學、地球物理、數學、工程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貢獻。他一生發表論文多達600餘篇,取得70種發明專利,他在當時科學界享有極高的名望。開爾文1902年提出了實心帶電球原子模型,就是把原子看成是均勻帶正電的球體,裡面埋藏著帶負電的電子,正常狀態下處於靜電平衡。這個模型後由J.J.湯姆孫加以發展,後來通稱湯姆孫原子模型。
棗糕模型
葡萄乾蛋糕模型(棗糕模型)
湯姆遜(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繼續進行更有系統的研究,嘗試來描繪原子結構。湯姆遜以為原子含有一個均勻的陽電球,若干陰性電子在這個球體內運行。他按照邁耶爾(Alfred Mayer)關於浮置磁體平衡的研究證明,如果電子的數目不超過某一限度,則這些運行的電子所成的一個環必能穩定。如果電子的數目超過這一限度,則將列成兩環,如此類推以至多環。這樣,電子的增多就造成了結構上呈周期的相似性,而門捷列耶夫周期表中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重復再現,或許也可得著解釋了。
湯姆遜提出的這個模型,電子分布在球體中很有點像葡萄乾點綴在一塊蛋糕里,很多人把湯姆遜的原子模型稱為「葡萄乾蛋糕模型」。它不僅能解釋原子為什麼是電中性的,電子在原子里是怎樣分布的,而且還能解釋陰極射線現象和金屬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能發出電子的現象。而且根據這個模型還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約10^-8厘米,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於湯姆遜模型能解釋當時很多的實驗事實,所以很容易被許多物理學家所接受。

等等……

❾ 原子結構模型發展的湯姆生葡萄乾蛋糕模型

1904年約瑟夫·約翰·湯姆遜(J.J.Thompson)模型 原子是一個帶正電荷的球,電子鑲嵌在裡面,原子好似一塊「葡萄乾布丁」(Plum pudding)故名「棗糕模型」或「葡萄乾蛋糕模型」;或是像西瓜子分部在西瓜瓤中,所以也叫「西瓜模型」。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在1897年發現電子,否定了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
葡萄乾蛋糕模型(棗糕模型/西瓜模型)由約瑟夫·約翰·湯姆遜提出,是第一個存在著亞原子結構的原子模型。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生在發現電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乾蛋糕模型(棗糕模型/西瓜模型)。
原理
①電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個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個均勻的正電荷的海洋之中,它們的負電荷與那些正電荷相互抵消。②在受到激發時,電子會離開原子,產生陰極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