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種類 » 靖江有哪些蛋糕房
擴展閱讀
蛋糕學校哪裡的好處 2025-02-05 09:49:39
熊孩子蛋糕店在哪裡 2025-02-05 09:45:48
蛋糕名字大全小男孩 2025-02-05 09:44:29

靖江有哪些蛋糕房

發布時間: 2022-08-30 22:13:43

『壹』 靖江人最喜歡的菜是什麼

靖江人
靖 江 人作者:陳 社 發表時間:2001-10-29 9:15:26 陳 社 知道有個靖江,離泰州不遠,卻許多年沒去過一次。後來與靖江人結成了親戚,從他們口中初識了靖江,也從他們身上感受了靖江,便想去看看。第一印象是靖江的女子,不禁暗服那方水土的造化,親戚就打趣:早知道靖江,多好!靖江原先是長江中的數點綠洲,後來由點及片,與陸地相連,成了岸。是長江養育了靖江、造就了靖江,在泱泱江水的經年濡潤下,靖江人出落了。靖江人很會享受生活,衣、食、住、行、玩都能因地制宜、有所講究。譬如食,絕對一流水平。名氣大的就有合稱「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拚死」才能吃的河豚,以及蟹黃湯包、雙魚牌肉脯等。資源豐富、得天獨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料理,名堂特多,什麼菜都做得好。小小刀魚,能做出20多道菜的刀魚宴。普通的鱔魚,可燒出30種風格各異的佳餚。簡單的一頭羊,又能擺出40多個品種的全羊席。同樣的原料經靖江人一撥弄,食香味就是不一般。作家黃蓓佳寫過一篇美文,單寫最不起眼的小小芋頭在靖江人手下的神奇,足可說明問題。靖江人的美食贏人,除了烹飪水平高、獨具特色外,還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首先是衛生,就餐環境以及杯盤碗勺一類直接供顧客使用的不說,顧客很少涉足的伙房也講究個清爽、潔凈,少有臟兮兮、亂糟糟的。據說靖江一代名廚邢天錫主庖幾十年,無論上灶還是操刀,從來不穿工作服或套圍裙,身上卻無一點油斑污跡,遇到重要場合,他還常穿毛料制服上灶呢!其次是熱情,親切的話語、可人的微笑和主動、及時、周到的服務,令人賞心悅目。我初次隨幾位同事去靖江人在泰州開的一家飯店陪客人,席間隨意說到當天正值我的生日,沒想到正忙乎的服務小姐是有心人。不一會兒,老闆前來獻花表示祝賀,隨後又送上了他們特意去街上買來的一盒生日蛋糕,並聲明是免費的。如此極富人情味的服務,雖說花不了幾個錢,效果卻極佳。他們想必懂得,人情味同樣能獲得經濟效益,而且往往事半功倍。顯然,這已非一般的「服務態度」所能涵蓋,而屬於「經營理念」的范疇了。可以想見,此後我們不知多少次地為他們作了免費「廣告宣傳」。我總覺得靖江人有不少地方與上海人相似。譬如精明、考究、不畏難、能說會道、好標新立異不愛管閑事、自我感覺良好,等等。處處講究、不肯馬虎是他們的最大特點。凡事有板有眼、精益求精、善始善終,因而他們的事都能做得象他們燒的菜一樣,很精緻、到位、上檔次,使你感到恰到好處、十分脫俗。一些不易辦成的麻煩事,靖江人往往能辦得頭頭是道,而且越難越是出人意料地成功。靖江人不喜歡隨大流、作附庸,他們或則我行我素,或則費費腦子另起爐灶。他們不盲從,習慣於獨立思考,每每不把權威放在話下。靖江人眼界較高,優越感強,象上海人一樣,有一種習慣性的挑剔,看不慣慢吞木納的傻樣子,外地人在他們眼裡都是「鄉下人」,能瞧得起的都不是簡單的。即便他們引為敬重、佩服的,也不會一味崇拜,正如沙葉新先生對上海人的概括:「崇洋不媚外」。靖江人做事敢於做大、也善於做大,有一種「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氣概,但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稍不經意,就能端出個轟轟烈烈的第一來給你看看。說句笑話,就連犯法,靖江人也很不一般,前幾年的幾件經濟案件,都是大案要案,件件石破天驚、令人咋舌。靖江人也同上海人一樣,只要不侵礙到自己,一般不大去指摘別人的生活方式,顯現出一種尊重別人個人自由的寬容。他們也特別厭煩別人來管自己的閑事,上海人常掛在嘴邊的是「關儂啥事體?」他們常說的是「關伲底高事體?」 靖江人的文化興趣和消費時尚與上海人也頗多趨同。看報首選《新民晚報》,電視偏愛上海台和東方台,戲迷數越劇、滬劇和錫劇最眾,球迷則大多偏袒「申花」……上海的事情常常是靖江人的熱門話題,上海的產品總是最先進入靖江人的選擇視野,上海人的時裝、發型等時新花樣也能最快在靖江人當中流行,以至上海剛剛流行起來的一句口頭禪,要不了幾天就能在靖江普及。靖江人的「上海情結」很深很濃,且代代相傳、揮之不去,以致於一些外省人已分不清靖江人與上海人的區別。而今,靖江與江陰之間架起了長江大橋,靖江與上海的時空距離更近了,靖江人與上海人的融合更是勢所必然。當然,靖江人與上海人也有許多不同之處。他們畢竟是赤著腳板從江野的和風細雨中、從竹園的斑駁綠蔭中走出來的,在走向開放世界和現代文明的速率上,與上海這樣的現代都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或多或少地遺留著小農經濟的痕跡,譬如,他們對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過於看重、過於眷戀,特別嚮往能擁有自成一統的一座小樓,悠然自得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康生活。因此,他們一般不願輕易離開故土,在他們的眼裡,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上自己家園的康寧和實在。與此同時,由於保存了農家子弟的一種天然淳樸,靖江人又不同於余秋雨先生筆下外地人對上海人的不好評價:缺乏政治熱情、構不成群體活力、吝嗇、自私、噱頭、聰明過度。不會為省幾分錢的車費而象偵察員研究地形一樣,去打聽和算計換幾次車最劃得來;不會搶先把最好的蘋果放在自己兜里,然後還要頭頭是道地說服別人,要人家承認剩下的最小的才是最好的;也不會吵起架來一個比一個凶,動起手來卻丟下同伴一個比一個溜的快。

『貳』 3十2學校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

三加二就是初中起點的高職類別,涉及教育、師范、會計、建築、水利、汽車、機電、計算機、電子等七十多個專業領域都可以。不同類別的學校有不同的專業范疇。

13加2學校有什麼專業

1、市場營銷專業

主幹課程:營銷心理學、市場調查實務、市場營銷、商品學、推銷與談判技巧、市場營銷策劃、網路營銷、銷售服務技術、現代公關實務技巧、管理學原理等。

2、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主要課程:電子技術基礎、電工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儀表儀器測量與使用、電氣制圖等。

3、會計專業

主幹課程:會計基本技能、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會計電算化、會計法規、統計基礎知識、經濟法、應用文寫作、稅收基礎、財政與金融、非營利組織會計、計算機網路技術、VisualFoxPro等。

4、播音與主持專業

主要課程: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主持、電視播音主持、藝術作品演播、播音概論、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等。

『叄』 陽朔有什麼好玩的

興坪古鎮,興坪鎮全鎮有九馬畫山、螺絲山、蓮花岩、天水寨、靈寶閣、興坪古街、老寨山友好亭、總統漁村、黃布灘、羅田大岩、西塘天湖、崧坪龍、騰蛟庵、大源林場、二十元人民幣背景——大河背風光等八大景區、24個風景點。

天籟·蝴蝶泉,國家AAA級景區。以山、水、石、洞,懸空吊橋,泉水瀑布及原汁原味原生態的侗、苗風情而得名,在景區里可與著名的101侗寨寨主及苗王的後裔親密接觸,與侗哥苗妹歡聚一堂,還可以親身體會做寨主苗王的滋味。

『肆』 靖江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編輯本段靖江籍名人錄
江南(1932年12月7日–1984年10月15日)本名劉宜良,筆名「江南」,江蘇靖江長安人。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進入國防部政干班學習,到政工幹校受訓,後來進入新聞界擔任記者。1967年以《台灣日報》特派員身份駐美國,並加入美籍。在美國期間江南寫作《蔣經國傳》與《吳國楨傳》,其中蔣經國傳於美國洛杉磯《論壇報》上連載後,由於內容記述蔣家內部與國民黨內部之派系斗爭,被國民黨當局視為侮蔑元首。 1984年10月15日,劉宜良在舊金山自宅車庫遭歹徒暗殺。此事一傳開,立刻震驚了海內外,江南生前友好及主持正義的華人學者,還成立了「為劉宜良伸張正義委員會」,要求有關當局徹查兇手。 劉國鈞:(1887-1978),名金生,字國鈞,號麗川,生於靖江縣生祠鎮。原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民主建國副主席、江蘇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工商聯江蘇副主任委員。是我國現代傑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 柳溥慶:(1900-1974) 靖江生祠人,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同時又是一位造詣很深,經驗豐富的印刷術專家。他對我國印刷事業的發展作出許多有益的貢獻,在我國的印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翟浩輝:(1946.09-)197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江蘇省揚州市水利局局長、江蘇省水利廳廳長,現任水利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毛林坤:(1946.09-)曾任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國家保密局局長、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中央保密委員會副主任。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朱坦:(1943.07-),南開大學生物系動物及動物生理專業畢業,致公黨成員,1968年9月參加工作。現任天津市第十一屆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常委、市委會主委,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盛金章:(1921.05-)生物學家。194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戴學江:(1930.02-)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政治委員。1994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常 裕 (1928-) 1942年參加新四軍。次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蘇中軍區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蘇南軍區無錫總隊組織股股長。參加了淮海、渡江等戰役。建國後,歷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協理員,空軍組織部科長,空軍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軍區空軍政治部副主任,蘭州軍區空軍副政委。1988年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盧錫城(1946.11—),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學專家。長期從事銀河系列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研製以及計算機網路和並行分布處理前沿技術研究,並作出了卓越貢獻。 吉 星(1930.10-) 沈陽軍區空軍參謀長。1988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1999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正鑫(1942.07-)空軍少將,蘭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杜 果(1928-) 海軍政治部原副主任。1988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沈雪哉(1939.01- )曾任北京軍區政治部組織部處長、副部長、政治部秘書長,軍事科學院軍制部原部長。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遲志江(1946- )祖籍遼寧東港。中共黨員。1965年8月參加工作。少將軍銜。1965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工程兵8343部隊1營3連戰士、排長,80302部隊政治處群工幹事、政治部秘書處、群工處幹事、秘書處處長,532醫院政委,80411部隊政委,80302部隊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2炮兵黃山基地副政委。 崔德順(1924-1987)原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副政委。 方祖岐( 1935.10-) 1951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曾任軍委政治部秘書長,組織部部長,沈陽軍區政治部主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1997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1998年3月晉升為上將軍銜。著作有:《新時期軍隊建設若干問題的探索與實踐》、《方祖岐詩詞選》。 陳笑雨(1917—1966年),雜文家、文藝評論家。原名陳蔭恩,筆名司馬龍、馬鐵丁。靖江新港鎮人。1938年通過美國朋友斯諾的關系奔赴延安,入陝北公學學習,後到新華社工作,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編輯、記者、特派記者、編輯主任、分社社長等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寫過不少評論文章,如以司馬龍筆名寫的《爛葡萄與硬核桃》等。1948年隨軍南下,1949年勝利後進入武漢。1950年在漢口與郭小川、張鐵夫合作,以馬鐵丁的筆名輪流撰寫《思想雜談》發表在當時的《長江日報》副刊,幾乎每天有一篇雜文見報。《思想雜談》就國際國內形勢等問題對青年進行及時的宣傳教育,深受青年的喜愛。1952年調北京新華總社工作,「馬鐵丁」的合作基本結束,但他繼續撰寫《思想雜談》及其它雜文,如《踏平難關,奮勇前進》、《向日葵》、《愛國主義的光輝形象》、《火柴頌》等。1956年任《文藝報》副主編,並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革」初期遭到批鬥,曾被迫下跪「請罪」。1966年8月24日,與老舍同日投永定河自盡(一說北京龍潭湖),終年49歲。臨死前留下「死了比活著好,死了更干凈」的字句。1978年4月23日,黨組織為他隆重舉行骨灰安放儀式,為其昭雪伸冤。1984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馬鐵丁雜文選》。陳笑雨以馬鐵丁筆名出版的集子有《思想雜談》(武漢通俗圖書出版社1951年)、《思想雜談·集外集》(武漢通俗圖書出版社1952年)、《馬鐵丁雜文集(第一本)》(華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復青年讀者》(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雜文集(第二本)》(通俗讀物出版社1955年)、《雜文集(第三本)》(通俗讀物出版社1955年)、《雜文集(第四本)》(通俗讀物出版社1956年)、《共產主義道德是最高尚的道德》(通俗讀物出版社1955年)、《思想雜談選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雜文雜詩集》(通俗讀物出版社1956年)、《說東道西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革命風格集》(敦煌文藝出版社1958年)、《張馳集》(作家出版社1959年)等。1959年以馬鐵丁名義主編《新觀察》直至停刊。以後任《人民日報》編委、文藝部主任。1962年出版《不登堂集》(上海文藝出版社)、《殘照集》(作家出版社)和《訪朝特寫》。 陶駟駒 男,漢族,1935年4月生,江蘇靖江人。大專文化程度。1949年8月在靖江聯合中學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進入中央公安幹部學校學習。1959年畢業於外交學院英語專業。歷任公安部副科長、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公安部副處長。1983年任公安部副部長。1990年12月任公安部部長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一政委。1998年當選九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共十四屆中央委員,九屆全國人大常委。1992年12月被授予人民警察總警監警銜。 盧鐵城,男,漢族,1936年11月生,江蘇靖江人,大學文化。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大學校長。195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8月參加工作。1955年至1957年一機部船舶局第一產品設計室雷達組長。1957年至1960年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二系雷達專業學習。1960年至1962年在北京航空學院七系導航專業進修。1962年至1980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教師、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1980年至1982年美國麻州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系訪問學者。1982年至1984年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教師、院長助理兼科研處長。1984年至1987年任四川省高教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1987年至1988年任四川省教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88年至1992年任四川省教委主任。1992年至1997年任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教育參贊、黨委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顧問。1997年任四川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校長。1998年1月任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聯合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張啟先:(1925.8.25- 2002.5.25)男,機械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靖江團結人 。194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航空工程系。1962年獲列寧格勒工學院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二屆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期從事機械原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對空間機械學及機器人學研究較深。著有《空間機械分析與綜合》。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 院士。 陳龍:1958年出生,江蘇靖江人,中共黨員,江蘇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江蘇工學院,2006年畢業於江蘇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歷任句容市科技副市長,江蘇大學京江學院院長。2008年任江蘇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兼任江蘇省載運工具運用工程高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車輛工程的教學、科研工作。先後發表論文近100篇,EI、ISTP收錄40餘篇,先後主持、正在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863、部省級科研項目10多項,申請和授權發明、實用新型專利6項,被聘為第七屆、八屆《農業機械學報》編委,被確定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國家重點培育建設點」---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博士點學科帶頭人、江蘇大學拔尖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 孫玉坤:男,漢族,1958年生,江蘇靖江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0年4月任南京工程學院院長,曾任江蘇大學副校長,揚州市副市長。兼任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氣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國家重點學科「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第一方向帶頭人、江蘇省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品牌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帶頭人,江蘇大學校級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機械工業部青年科技專家、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機械工業部和江蘇省優秀骨幹教師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長期從事運動控制、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5年來,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省高新技術項目及企業協作課題10餘項。授權和受理發明專利7項。獲省部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項。主持獲國家精品課程1門。發表論文70餘篇,被SCI、EI收錄40餘篇。 劉秀梵男,1941年5月生,江蘇靖江市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部畜禽傳染病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揚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先後承擔「863」項目、「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以及一批部省級科研項目,並取得眾多研究成果。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的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城疫檢疫規程」2000年被農業部鑒定為國家標准,「雞馬立克氏病冷凍疫苗(CVI988/Rispens株)」等四項獲農業部Ⅱ、Ⅲ類新獸葯證書;先後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三等獎多項。 宋祖德,人稱「宋大嘴」,江蘇靖江人,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碩士,中國海洋大學農學博士,美國科技大學法學博士。但其實際研究方向為文學。包括影視文學、文藝學、美學、文化產業、審美文化、傳播學、新聞學及現當代文藝批評。 附錄:一篇外地人評價「靖江人」的帖子 《靖江人》 發表時間:2001-10-29 9:15:26 陳 社 知道有個靖江,離上海不遠,卻許多年沒去過一次。後來與靖江人結成了親戚,從他們口中初識了靖江,也從他們身上感受了靖江,便想去看看。 第一印象是看了靖江的女子,不禁暗服那方水土的造化,親戚就打趣:早知道靖江,多好!靖江原先是長江中的數點綠洲,後來由點及片,與陸地相連,成了岸。是長江養育了靖江、造就了靖江,在泱泱江水的經年濡潤下,靖江人滋潤著。靖江人很會享受生活,衣、食、住、行、玩都能因地制宜、有所講究。譬如食,絕對一流水平。名氣大的就有合稱「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拚死」才能吃的河豚,以及蟹黃湯包、雙魚牌肉脯等。資源豐富、得天獨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料理,名堂特多,什麼菜都做得好。小小刀魚,能做出20多道菜的刀魚宴。普通的鱔魚,可燒出30種風格各異的佳餚。簡單的一頭羊,又能擺出40多個品種的全羊席。同樣的原料經靖江人一撥弄,食香味就是不一般。作家黃蓓佳寫過一篇美文,單寫最不起眼的小小芋頭在靖江人手下的神奇,足可說明問題。 靖江人的美食贏人,除了烹飪水平高、獨具特色外,還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是衛生,就餐環境以及杯盤碗勺一類直接供顧客使用的不說,顧客很少涉足的伙房也講究個清爽、潔凈,少有臟兮兮、亂糟糟的。據說靖江一代名廚邢天錫主庖幾十年,無論上灶還是操刀,從來不穿工作服或套圍裙,身上卻無一點油斑污跡,遇到重要場合,他還常穿毛料制服上灶呢! 其次是熱情,親切的話語、可人的微笑和主動、及時、周到的服務,令人賞心悅目。我初次隨幾位同事去靖江人在泰州開的一家飯店陪客人,席間隨意說到當天正值我的生日,沒想到正忙乎的服務小姐是有心人。不一會兒,老闆前來獻花表示祝賀,隨後又送上了他們特意去街上買來的一盒生日蛋糕,並聲明是免費的。如此極富人情味的服務,雖說花不了幾個錢,效果卻極佳。他們想必懂得,人情味同樣能獲得經濟效益,而且往往事半功倍。顯然,這已非一般的「服務態度」所能涵蓋,而屬於「經營理念」的范疇了。可以想見,此後我們不知多少次地為他們作了免費「廣告宣傳」。

『伍』 請問靖江哪家店,做十四寸生日蛋糕又好吃好看,最最便宜的把詳細地址告訴下。地址范圍從公所橋往西來的路

你可以試下靖江本土的品牌「喜悅」,或者去元祖吧,又要好看又要好吃,還得便宜,比較難辦,建議還是注重口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