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金壇哪裡有學做蛋糕的
擴展閱讀
大連哪裡做生日蛋糕好吃 2025-02-22 08:42:59
株洲哪裡有麥香蛋糕店 2025-02-22 08:38:39
十八歲生日蛋糕配字男生 2025-02-22 08:34:19

金壇哪裡有學做蛋糕的

發布時間: 2025-02-22 07:09:46

⑴ 金壇封缸酒簡介

金壇封缸酒 一、產地:
江蘇常州市金壇。
二、由來:
明太祖朱元璋曾駐蹕金壇顧龍山,當地百姓獻上以糯米釀造的酒(封缸酒的雛形),飲後大悅,並命當地官員將飲剩的酒密封埋入地下,若干年後,朱元璋消滅群雄,登基為帝,金壇當地官員將當年飲剩的酒進貢給朱元璋,經埋地密封多年的酒更加甘淳,遂為之命名,並列為貢酒,又稱朱酒。
三、主料:
主要選用洮湖一帶所產優質糯米為原料,該米色白光潔,味蘊性粘,香味滋溢。
四、釀制方法:
封缸酒,經淘洗、蒸熟、淋凈,加入甜酒葯為糖化發酵劑,在糖分達到一定要求時,再摻入50度小曲酒,立即封缸,經較長時間養醅後,再壓榨、陳釀,成為成品。其色澤自然,不加色素,澄清明澈,久藏不濁,醇稠如蜜,馥郁芳香。
五、功用:
該酒含多類糖分、各種氨基酸及維生素等,營養豐富,常飲能滋補強身,扶正祛邪。
六、中國酒文化中的地位:
封缸酒:中國酒文化
(一)、埋沒
封缸酒是黃酒的一個門類,與浙江紹興酒、福建沉缸酒三者齊名,為「中國黃酒三傑」。
黃酒,被譽為我國「國酒」。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黃酒源於中國,並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發酵酒。
封缸酒是以糯米為主要原料,通過浸漬、蒸煮、加曲、發酵、壓榨、煎酒、貯存、勾兌而成的低度純米汁無水釀造酒。封缸酒的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麵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被譽為「液體蛋糕」。
有資料證實,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率兵打仗,駐扎在金壇顧龍山時偶然飲得封缸酒,贊賞其「醇稠如蜜,芬芳馥郁,真可謂酒中之王也!」朱皇帝班師回朝後,對封缸酒也是戀戀不忘,欽定為貢酒。至此,金壇封缸酒作為「朝廷貢酒」的淵源被定格在了明朝。
「忽略的往往是身邊最美的風景」。誰也沒有想到,1995年,一個令整個世界釀酒業和考古界震驚的重大發現,公諸於世。
1995年秋,在徐州市獅子山漢王墓的發掘過程中,蘭陵美酒在沉埋2148年後被發掘出土,經專家鑒定,這是目前世界上出土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直接印有貢酒名稱的酒品,成為中國1995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首。漢王墓中的楚王陵以石成墓,蘭陵美酒置於墓室庖廚間,陶制球形壇內。三大缸酒蓋著紅色封泥,泥封上印有「蘭陵貢酒」、「蘭陵丞印」、「蘭陵之印」戳記,保存完整無缺。打開封泥後,一股濃郁的酒香溢出,缸內酒體仍然可以流動,令現場考古專家驚嘆不已。
酒缸啟蓋時離墓主去世日期已過2148年。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酒業最古老的物證。
這說明,在公元前200多年的兩漢時期,蘭陵美酒已成貢品。
在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的名單中,釀酒酒窖只有建設於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當政期的「國窖*1573」一家。也就是說,蘭陵美酒可以實證的歷史,比「國窖*1573」整整早了1770多年,可謂中國酒文化的無字史書!
(二)、正名
山東蒼山縣蘭陵鎮抓住了漢王墓中的「蘭陵貢酒」這一佐證,將「蘭陵美酒」打出了名氣。
12年過去了,這三大缸酒距今已整整2160年。
誰也沒有追問,人們就那麼認為「蘭陵美酒」在山東了;誰也沒有想到,最近學術界有了驚人的認定:這蓋著「蘭陵貢酒」紅色封泥的「蘭陵美酒」,是產於古代「蘭陵」(今常州、武進、金壇、丹陽一帶)的封缸酒的雛形!
查一查中國名酒的家譜,這「蘭陵美酒」正是詩仙酒聖李白唯一推崇的品牌。
李白現存詩文1050首,說到飲酒的170首,佔16%強,只有一首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客中作》點出了「蘭陵美酒」的品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李白寫這首詩時,也許還不知道,早於他的作品出世之前700多年,「漢王」的繼承者也知道「蘭陵美酒」是個絕好的東西,非得將其當作寶貝陪葬於「漢王」。
那麼,「蘭陵美酒」又是怎樣做了「漢王」陪葬的「聖物」的呢?
這要從地名演變說起。
江南出現「蘭陵」一名始於東晉元帝渡江後。當時,東晉元帝置「南蘭陵」等郡。南齊時,「南蘭陵」郡被裁並。梁天監元年(公元502年)夏四月,「復南蘭陵(於)武進縣」。隋開皇九年並「蘭陵縣」於「曲阿」;公元688年、758年,「蘭陵縣」地域屢次劃歸「潤州」(其間,一度為丹陽郡)。
可見,古代「蘭陵」涵蓋了今常州、武進、金壇、丹陽一帶的管制變遷。需要說明的是,封缸酒最集中的古代原產地—現金壇城北白塔、建昌一帶,正是「蘭陵」、「南蘭陵武進」、「曲阿」、「潤州」、「丹陽郡」反復覆蓋的區域。
因此,江南「蘭陵」之名、江南「蘭陵」之時,覆蓋了封缸酒原產地一點也不錯。
與李白差不多同時代的大詩人王維,其詩中就不止一處提及「蘭陵」。《同崔傅答賢弟》:「……揚州時有下江兵,蘭陵鎮前吹笛聲」,《送張五湮歸宣城》:「憶想蘭陵鎮,可宜猿更啼。」顯而易見,上述兩首詩中的「蘭陵鎮」,絕非山東之蘭陵,而是江南之蘭陵。
秦時,每年農歷霜降至次年立春,白塔、建昌一帶,即有民間師傅走村串巷以糯米釀酒。他們釀造的酒,民間俗稱「米酒」。人們在米酒內加入白酒,再次封缸發酵,名「封缸酒」。此後數百年間,釀制技藝逐漸成熟。
早在秦朝,江南蘭陵已是貢米、貢酒的提供地,蘭陵貢酒得以陪葬於漢王墓中也就不足為奇。
另外,詩詞專家、歷史學者早已證明,李白寫「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詩句時,年齡不到30歲,他那時根本沒到過山東蒼山縣境內的「蘭陵」,又怎麼會在那裡當了「醉客」?相反,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過江陵、游金陵、出揚州、住蘭陵、由姑蘇回荊門卻都是有詩為證的史實。

我網路裡面找的 我金壇人 上述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