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清明節的習俗
1、拜山、吃艾_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講到祭品,清明節比較講究的,蘋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節節高升,乳豬(代表)全家富貴。客家人在清明節吃艾_有不同的說法,而在東莞鳳崗,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_就不怕被雷劈。也有人說吃了艾_小孩會更乖。
2、行清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
江門的清明節掃墓是以家庭為單位或以家族為單位的聚會節日,為此還有一些應節的特色美食,比如雞屎藤餅、用於祭祖的雞蛋糕、恩平的燒餅等。江門當地糕點鋪老闆介紹,雞屎藤餅在清明時節最適宜吃,其有清熱散毒之效,又因為才五毛錢,可稱物美價廉,清明前後每天能賣出幾千個。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節,在江門民間,有清明折柳、插柳的習俗,很多當地市民都會買一束柳條,掛在家裡的門上。而清明對於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江門當地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