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昌樂老雞蛋糕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閨蜜生日蛋糕文字簡短 2025-01-12 06:47:09
訂味多美生日蛋糕 2025-01-12 06:42:20
餅干蛋糕麵包哪個最簡單 2025-01-12 06:36:44

昌樂老雞蛋糕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4-11-01 05:10:59

1. 濰坊有什麼美食

老家濰坊的答主來走一波~

1、濰坊蘿卜

話說「煙台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濰坊的蘿卜皮」,濰縣蘿卜是生當水果熟當菜的好東西,只是正宗的濰縣蘿卜水土有限,產量不高,生吃才最對得起它的長處。通體深綠,內瓤翠綠,水分豐盈,口感清脆,甜中帶一絲微辣,是冬天不可多得的好吃食。

2、朝天鍋

這一源於鄭板橋當政濰縣時期的小吃,在濰坊的大街小巷風靡至今。簡單說就是餅卷一切配肉湯,實際做法非常考究,從和面到擀餅、烙餅、煮肉、配料、配菜,任一環不嚴謹都不能稱為地道正宗。這也是為什麼外界對朝天鍋評價不一的原因。

3、雞鴨和樂

這恐怕是各地常見面條中最粗的了,勁道,湯汁香,配肉過硬。個人對面條無感,但和樂有著一大批擁躉。

4、 城隍廟肉火燒

這個東西,在其他地方或叫燒餅,或叫餡餅,五花八門,但哪裡都找不到濰坊肉火燒那種攝人魂魄的香味。濰坊肉火燒的餡料是加了海米和雞蛋糕的,重在恰到好處的配比。在烤爐里烤熟,出爐時滋滋啦啦冒著油,用紙包著給你,咬一口,能把整個人香倒。唉,這場景味道,真是久違了……

5、 昌樂西瓜

昌樂是我的故鄉。昌樂西瓜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棚規模化種植。大過年走親戚,瓜農們會把西瓜種揣在懷里保證它的生長溫度,然後經歷授粉,打頭,薅果等一系列費心耗力的過程,在陽春時節就能早早上市,輸送到全國各地人們口中,西瓜帶出了一大批勤勞致富的昌樂人。至今依然有山東乃至中國北方最大的西瓜集散地,堯溝鎮被譽為「中國西瓜第一鎮」。

6、芝泮燒肉

濰坊安丘景芝鎮芝泮村獨有的小吃,原料是豬頭、豬腸、肚、蹄、心、肝、肺等,應該說比較小眾,但是真心好吃啊,完爆人生30年中吃過的所有豬頭肉、燒肉一類~~!答主前幾年偶然第一次吃到,至今心心念念。

其他還有馬宋餅、高密爐包、臨朐全羊、青州蜜桃、青州銀瓜、黑旺驢肉、夾河驢肉、安丘蜜桃等等。

最後還有好客山東的代表品牌之一,景芝景陽春酒,一杯敬遠方,一杯敬故鄉。

世人都知道山東濰坊被稱為「鳶都」,但少有人知曉它古時原屬於齊國之地,自秦朝之後,便成為京東古道的重要樞紐。

現如今山東全境均以魯菜為尊,濰坊菜並不出彩,但其還是保留了些許古時齊菜的遺風,比如口味鮮咸、注重刀工和烹飪多樣化這些特點。

所以題主想要來濰坊品嘗」好吃的「,就同壹周君來尋找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老字型大小小吃吧!

想到品嘗正宗的濰坊名吃,那麼一定要尋找到幾條「老濰縣」的 美食 街,濰坊古時就叫做」老濰縣「,清代的鄭板橋在任濰縣縣令時,曾題詩一首:「東北人參鳳陽梨,難敵濰縣蘿卜皮」。在濰坊的 美食 街,你不但吃到當地人當水果吃的「青蘿卜皮」,還能吃到最富盛名的「肉火燒」。

肉火燒就是出門在外濰坊人的鄉愁!每天清晨,幾個熱氣騰騰的肉火燒,再加上一碗用麵粉和玉米粉咸粘粥,或是是豆腐腦,這就是濰坊人一天的開始。

濰坊肉火燒的種類有很多,還以城隍廟的肉火燒最為人熟知。肉火燒用炭火爐烤制而成,因為熱氣和肉餡的充實而飽滿,所以不像油炸火燒那樣油膩。

如果你是愛吃肉的美眉,還可以試試杠子頭火燒,它是一種白面火燒,俗稱「小山東鍋餅」。

聊起當地的小吃,濰坊人大力推薦的還有南宮和樂,以及朝天鍋。

所謂「和樂」,其實其實就是一種面條,古代叫做餄餎。我們知道一般的面條是細長的,而和樂是利用專用工具將面從孔眼中擠出來的粗條。濰坊人還作了改進,用小麥面來代替蕎麥面,同時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所以也叫做「雞鴨和樂」。

濰坊最有名的和樂館子就是南宮和樂,基本上是天天要排隊,不過它家的麵食勁道,湯汁濃鮮,如此美味也是值得滴!

至於濰坊朝天鍋,並不是火鍋的名字,而是源自一個習俗,清朝時,老濰縣的農民趕早市,有人會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專門為路人煮菜熱飯,因為大鍋沒有蓋,大家就稱之為「朝天鍋」。

朝天鍋以「逢二排七大集間,白浪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紅,下水香鍋面朝天」而聞名全國,其實就是煮豬下水、豆腐乾這些,當湯沸肉爛時,把豬腸、豬肚等切碎,放在薄面餅上,大家捲成火筒狀,配上熱湯,和香菜、醬油一起蘸食。

濰坊的 美食 是在是太多,還有高密爐包、景芝金絲面、臨朐柿餅、沂山特色炒雞、濰縣辣皮、臨朐全羊等等這些。

壹周君就不一一列舉了,權當拋磚引玉,還是濰坊當地的吃貨們來推薦吧!

朝天鍋(還是要說說的)

山東濰坊地方名吃,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流傳至今,被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等

密州鳳翅

至今有近300年的 歷史 。密州鳳翅始創於清朝乾隆年間。劉墉回諸城老家祭祖,宮廷廚師隨劉墉來諸城後,該廚師以自己的 拿手菜「提籃雞」的烹調方法,專用雞翅做了一道菜,將這道菜取名為「密州鳳翅」,後來密州鳳翅成為清朝宮廷中的一道名菜。現在濰坊各大餐館均吃的到,30 元左右一盤。

諸城辣絲

也叫「辣絲子」,是山東省諸城市民間流傳的一種具有鄉土風味的冷盤。在冬季、春節冷盤中堪稱一絕,尤其春節期間,人們走親訪友,酒宴頻接,葷味多多,加一辣絲,備受歡迎。按諸城人的傳統習慣,春節待客,筵席再豐盛,若沒有辣絲子這道冷盤,就算缺少了一大風味。

杠子頭火燒(個人最推薦)

濰坊傳統名吃,原盛產於濰縣「都家村」和「流飯橋」、因杠子圈壓和面,且面團非常硬而得名。其火燒個大、形圓、邊厚里薄,到圓心處又微微隆起。又是鄉下人做的,城裡人叫它「鄉火燒」。吃杠子頭火燒就著花生米或疙瘩鹹菜越嚼越香。如果燴著吃,更有另一番風味。

昌樂馬宋餅

起源於昌樂馬宋鎮馬宋村,所以叫「馬宋餅」,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 歷史 ,數世不衰,久食不膩,其特點烙花細碎均勻而不糊,吃起來有筋力,松軟可口、油豐而不膩,微咸透著香,開人口胃。

我在濰坊吃過一次火燒,一直念念不忘。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濰坊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味覺里具有難以動搖的位置。


濰坊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多種,較為出名的有濰坊肉火燒、杠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


濰坊肉火燒把用花椒水泡過的肉餡包進軟面團撕成的小面團里,收邊做成扁圓形的火燒坯,再放進爐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翻烤,豬肉里的肥油滋潤到了蔥花、 雞蛋糕、海米剁成的泥餡料裡面而成。

濰坊肉火燒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膩等特點。 濰坊肉火燒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小吃,濰坊肉火燒是外地人的叫法,濰坊本地人都叫老濰縣肉火燒, 主要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出名。濰坊肉火燒在濰坊人的味覺里具有難以動搖的位置。濰坊的火燒品種很多,單是面火燒就有砍火燒、簸箕火燒、梭火燒等多種,較為出名的有濰坊肉火燒、杠子頭火燒、脂烙酥火燒。


濰坊肉火燒把用花椒水泡過的肉餡包進軟面團撕成的小面團里,收邊做成扁圓形的火燒坯,再放進爐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翻烤,豬肉里的肥油滋潤到了蔥花、 雞蛋糕、海米剁成的泥餡料裡面而成。

濰坊肉火燒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膩等特點

杠子頭
濰坊有名的硬麵食品。和硬面,用棗木杠子壓。中間薄,有孔,邊厚。古時,用麻繩串成串,掛在鞍邊、車旁,食之方便。其特點是面硬、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越嚼越香。涼吃越嚼越香;熱吃,用菜、肉去燴,柔韌不散,非常有味。
肉火燒
一提起「火燒」,大部分人不知所雲,其實濰坊本地的「火燒」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餡餅」。濰坊肉火燒 歷史 悠久,以肉鮮、皮脆、味美著稱。來濰坊不吃肉火燒,不算來濰坊。
芝畔燒肉
安丘市芝畔村素以製作燒肉馳名,相傳始於明代。其主料是豬頭和豬腸、肚等內臟及蹄等。製作時,先用細鹽輕搓幾遍,然後放入原湯鍋中煮兩小時左右。煮時放入用紗袋裝好的豆蓉、砂仁、肉桂、八角、茴香等佐料。煮熟的肉撈出,放在鍋內,不加水,用急火將鍋繞紅,再將紅糖、谷糠撒在鍋底,用鍋內升騰的青煙將肉熏成橙黃色即成。其特點是:肥而不膩,油而清爽,食時有一股淡淡的、獨特的燎煙香味。
朝天鍋
朝天鍋相傳是清朝一屠戶發明,因為當時鍋子是露天的,就取了個簡單響亮的名字做「朝天鍋」。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食客們坐在一張特製的餐桌周圍,桌中央有一口直徑50厘米,深65厘米的大鍋,鍋口與桌面齊平,鍋底有特製燃料。圓桌有一缺口,服務員在缺口處,根據客人的要求將鍋內的肉舀出、切好,供客人慢慢品嘗。「朝天鍋」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湯清淡而不渾濁,加以薄餅配用,其味無窮,很好吃啊。
綠豆糕
產於安丘市景芝鎮,已有二百多年的 歷史 ,其特點是工藝獨到,風味奇特,呈淡黃色,結構松軟,富有彈性,味道甜美,入口即化,還能消暑解毒,清肺利痰。分單料、全料兩種。單料用綠豆和白糖製成。將綠豆煮熟晾乾,去皮、磨細,加白糖調勻,用細篩篩在特製的方形蒸籠內,用銅鏟壓勻,割為適宜的長方形,蒸熟即成,全料綠豆糕,另加青紅絲、玫瑰醬、核桃仁、桔餅等佐料,多味並重,年長及喜清淡者食用,倍感新鮮爽口,是很好的清熱解毒,保肝益腎的消夏小吃。
臨朐全羊宴
臨朐全羊宴已有200年的 歷史 ,雖然濰坊處處可見羊肉館,但是臨朐的全羊宴最為正宗。而且做法多,數量廣,吃法鮮。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溫脾和中,養肝益腎,更有養胃驅寒,強陰壯陽的滋補功能,是全家共享的 美食 。
雞鴨和樂
濰坊傳統名吃,久負盛名,膾炙人口。它以製作考究、佐料齊全、味美湯鮮而聞名齊魯大地,又以味美價廉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雞鴨和樂相傳是為了合家歡樂,全家和睦二做的一道菜,現在已成為特色 美食 ,和樂條柔韌有勁,肉香、湯醇,別有風味。
馬宋餅
馬宋餅以其獨特的技藝、樣式、口味、色澤傳承著齊國古都的飲食文化和風俗 歷史 ,深為廣大民眾所喜愛,是具有特殊 歷史 價值的民間 美食 ,不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內涵,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生活嚮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而且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是待客送禮饋贈親友的理想佳品,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它色澤艷麗,柔軟芳香,油豐而不膩,微咸而透清香,開人胃口,百食不厭。更有文人墨客作詩一首以表達對馬宋餅的喜愛之情。「馬宋油餅三頁成,烙花細碎似繁星。油豐柔軟食不膩。微咸當中透香氣。熟而不糊色澤艷,垂手一抖即三片。開人胃口保體健,吃之過後皆稱贊」。
壽光虎頭雞
虎頭雞胡源於北魏時期賈思勰的家宴菜系。好客的壽光人招待賓朋、喜慶宴會講究「九大碗」,上菜的順序為:「一雞、二魚、三冷盤、四喜丸子端上來……」,取其諧音為:一吉、二餘、三良材……一雞為首道菜,即指先上虎頭雞,入席後吃其肉,喝雞湯,壓壓涼氣,暖暖胃,然後開席飲酒。其特點是:燉熟後雞酥肉爛、醇香可口,雞湯更是鮮美,為招待貴賓、喜慶宴席之必備美味。
金絲面
金絲面是安丘傳統名吃,始於景芝, 歷史 久遠,與三頁餅堪稱景芝白案佳品的孿生姊妹,為販酒客商常用食品。金絲面色黃絲細,猶如金絲,軟硬適度,清香可口,食者無不交口稱贊。金絲面以精麵粉、雞蛋為原料。先把雞蛋打入盆內調勻,再加入精麵粉和適量細鹽,和為硬面,揉勻揉好,擀成透明薄皮,以熟練巧妙的刀工,切為細絲。面條煮熟撈出後,放入雞湯內,加適量食醋、芝麻油、蝦米、胡椒面、香椿末、香菜或者嫩韭菜等。入口多味交融,飯後泛氣帶 香。

峰山李芥末雞品牌故事:

 

峰山李芥末雞,與山東安丘峰山李有淵源,確切說與峰山李氏十六世李湘棻有關。李湘棻是峰山李第十六世,子雲舫,清道光十二年以第二甲五十二名中進士,欽典翰林院庶吉士,後授戶部主事,升員外郎。因在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抗英斗爭中有功,李湘棻回京面朝,道光帝曾一日召見七次,一年連升三級,並賞戴花翎,後被擢升為漕運總督,兼任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李相棻解甲歸田後,他出資在家鄉操練團勇,守護鄉親。當時正是清政府內憂外患時期,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安丘遭受捻匪(也叫毛子)侵害,李相棻家鄉留山附近十里八鄉的百姓跑到山上逃難,被捻匪團團圍住,危在旦夕,匪首揚言要殺光、搶光、燒光。李相棻率領眾團勇和百姓決定誓死一戰。大戰在即,李相棻偶感風寒食慾不振、渾身無力,大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天,李府廚師從雞湯中撈出煮雞,拆解後配以芥末等調料送入,李相棻聞到芥末味,頓時來了食慾。食後,他讓廚師按照此法煮雞,分發給眾團勇吃,大大鼓舞了士氣,養精蓄銳後,終於打敗捻匪,保了一方平安。

後來,李相棻廚師的煮雞秘方一代代傳下來的,一直傳到峰山李後人二十二世李明手中,秉持家傳古法製作,被稱做峰山李芥末雞。這開胃助食的峰山李芥末雞如今走向更多消費者的餐桌,走出安丘,走向全國,外地遊客來到安丘,總是帶幾只峰山李芥末雞回去。峰山李芥末雞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安丘特產和地方名吃。

說到濰坊 美食 就一定要說說濰縣肉火燒了,這是咱濰坊人最喜歡的 一道菜,鏊子底下燒柴火,鄉火燒味飄滿院。

現在不少人還喜歡自己做肉火燒吃,放進去的肉壓秤分量自己調和 就行,小孩子也特別喜歡吃,這里的肉火燒不同於快餐店吃的肉火 燒,是花椒肉火燒,五花肉剁碎後,用花椒水攪拌腌漬入味,小孩 子最喜歡吃這種火燒了,還沒到熟的時候就已香氣四溢,根本抵擋 不住的誘惑,小孩子一次吃幾個都不敢數,每次都是肚子鼓鼓的還 想吃。

說完了肉火燒再來說說朝天鍋,不少人肯定聽說過朝天鍋,朝天鍋 的肉以豬下貨為主,肉肥而不膩,再配上薄餅,一口下去回味無窮 ,會讓你感覺沒有白來一回,原來食物也可以如此美味用來享受, 而且朝天鍋對於濰坊人來說也是經常吃的 美食 ,想要吃正宗的朝天 鍋一定要來濰坊轉轉才行。

其實 美食 這種東西還需要根據大家的口味進行選擇,不是所有的美 食都能合人胃口,所謂「眾口難調」就是這個道理,下面給大家介 紹「杠子頭火燒」,這種火燒也是咱濰坊 美食 ,火燒外面一層金黃 色脆皮,巴掌大小,涼著吃越吃越香,熱著吃可以泡湯吃喝,十分 香,但牙口不好的還是盡量少吃吧,火燒挺硬的,想要直接吃,得費點力氣,泡著吃反而更香,小時候買過幾個杠子頭火燒,十分堅 硬,不過現在許多杠子頭火燒已經不那麼硬了,直接吃也沒事。

說了這么多,想要知道濰坊 美食 有哪些,親身品嘗才會知曉,快去 嘗嘗吧。

特色 美食 濰坊肉火燒無疑濰坊特色 美食 NO1,在濰坊的地位那是響當當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歷史 悠久,色香味俱全、香酥可口,肉火燒是在面火燒的基礎上加入肉餡,期初製作肉火燒很簡單只是把面和硬了裡麵包上肉,之後隨著人們口味多變跟生活質量的提升漸漸出現了菜火燒,青椒土豆,茄子,菠菜,豆腐等等。滿足了人們的各種口味需求。

朝天鍋在濰坊也是並列前茅神一樣的存在,跟濰坊肉火燒一樣有著悠久的 歷史 ,期初是在集市的露天支上一口大鍋過中放入各種肉、丸子等 大雜燴。一群人圍著鍋做成一圈,用餅卷肉、用木勺子喝湯搭配各種小菜比如蔥白、小鹹菜等 後期小有改動將木勺舀湯到小碗中每人一小碗小勺喝湯 一直流傳至今 ,仍有一種獨特的風味 吃上口餅卷肉喝上一勺熱湯,美味、舒服。

別人說什麼我不清楚,我是貴陽人,曾經去濰坊出差開會,他們本地人介紹我吃煎餅,天……造孽了,那個餅吃下去,哎呦……半邊臉都是酸疼的,咬都咬不動(不是咬斷的,要用扯的方式才能吃到一口),味道還可以,就是吃的太累!再有一個就是蘿卜(綠色的水果蘿卜),酒店裡一般接待都有些小物件,濰坊不一樣,他們用蘿卜當水果放在酒店裡。

還有一樣,酒……不是一般的難喝,度數非常低,聞上去就是清香型的味道,但是這個鬼東西還很醉人,上頭!

怎麼說呢,濰坊這個地方有他的特點,人都很熱情,小飯店尤其是要注意,那個菜的量實在是太多了,我也不清楚為啥這么多。難道他們的菜價太便宜嗎?反正是分量十足。味道還行!要注意的是,別跟老闆稱兄道弟,那傢伙,一旦熱情起來受不了,太能喝了!

要想記住濰坊,一個是蘿卜、一個是肉餅(叫什麼火燒餅)、一個是我說過的煎餅(吃完讓你的臉能酸疼半天),最主要的是人,那的人真心不錯,值得結交和回味!

濰坊……好地方!

濰坊火燒、濰坊朝天鍋、濰坊雞鴨和樂被稱為濰坊的三大地方名吃。

1、濰坊火燒

火燒是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名吃。一般以肉火燒較為常見,品相似陝西肉夾饃,皮薄酥脆,肉質鮮嫩主要特點是面與肉單獨烤制和燉制,最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搭配青椒等蔬菜,有脆餅的酥脆口感又有驢肉的鮮香,青菜去腥,色香味俱全。

濰坊火燒 歷史 悠久、種類繁多,《資治通鑒》中記載東漢人趙歧流落北海(即濰坊)以賣餅為生。這是有文字記載以來較早經營火燒的例子,可見那時濰坊地區的火燒已經作為商品流向了 社會 。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擔任濰縣知縣,恰逢濰縣連年受災歉收,他勤政廉政,開倉放糧,帶領老百姓積極抗災,百姓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市場恢復繁榮景象,各種濰縣地方小吃出現,火燒也在這時候出現。清末民初,肉食也被巧妙的融合到火燒當中,肉火燒應運而生。當時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燒,因為人們的生活在大步的提高,火燒的質量也隨之與時俱進。

2、濰坊朝天鍋

濰坊朝天鍋是一道漢族名菜,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民間早市。當時濰縣趕集的農民吃不上熱飯,便有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鐵鍋,為路人煮菜熱飯,因鍋無蓋,人們便稱之為「朝天鍋」。鍋內煮著豬下貨、肉丸子、豆腐乾等。湯沸肉爛,顧客圍鍋而坐,由掌鍋師傅舀上熱湯,加點香菜和醬油等,並備有薄面餅,隨意自用。然後,根據顧客要求,把腸、肚等切碎,放在餅上,捏上細鹽,捲成火筒狀,送到顧客手中。

因其經濟實惠,肉湯隨喝隨舀,深受群眾歡迎。濰坊朝天鍋經不斷改進於1997年分別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認定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隨著商業的發展,朝天鍋已遍及全市,如今已發展成為「朝天宴」。

3、濰坊雞鴨和樂

漢族傳統名吃,據說起源於山西、陝西,後經北京傳至濰坊,由 歷史 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 蕎麥面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面條,本是農家日常食品。濰坊人對此作了改進,用小麥代替蕎麥面,並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料的鹵子,用期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為主,遂名「雞鴨和樂」。

1997年雞鴨和樂被中國烹飪協會、山東省貿易廳分別評為「中華名小吃」、「山東名小吃」。

除以上知名小吃外,臨朐全羊宴、杠子頭火燒、景芝金絲面、諸城辣絲子、景芝三頁餅、綠豆糕、箱中藏寶、芝畔燒肉、小炒肉、馬宋餅等也被人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