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培訓 » 奶油蛋糕卷是哪裡發明的
擴展閱讀
西安蝴蝶結生日蛋糕團購 2025-04-16 17:07:17
棉花軟糖蛋糕的做法視頻 2025-04-16 17:06:22
微波爐蒸蛋糕需多久 2025-04-16 16:49:31

奶油蛋糕卷是哪裡發明的

發布時間: 2023-10-19 01:57:44

❶ 瑞士卷是哪個國家的呢

瑞士卷是英國的。在十九世紀,英國的一位蛋糕師傅某一天突發奇想,在蛋糕上面塗上奶油,果醬,再小手一抖,捲成了蛋糕卷,但是這位師傅想法很多,他覺得如果沒有人會喜歡自己的創作,那該怎麼辦。於是乎,他決定給他取一個異鄉的名字「瑞士卷」。

瑞士卷的特點

瑞士卷,是海綿蛋糕的一種,在烤爐中將材料烤成薄薄的蛋糕,加上了果醬和奶油(混糖奶油,牛奶蛋糊奶油等),和切碎了的果肉,捲成卷狀,另外可以加上混和的可可粉和咖啡粉,形成松軟的海綿質感的卷蛋糕。

瑞士卷最先由瑞士傳入美國,台灣是在1961年代由「美國小麥協會」為了推廣美國的麵粉,才大力推廣此類糕點到台灣,由於推廣已久,所以在台灣是很普遍的糕點,幾乎每間西點麵包店必備的長青產品,它不是瑞士的特產,只不過台灣人最初發現它的地點在瑞士,因此名「瑞士卷」。

❷ 蛋糕品牌名字

起一個蛋糕店名字 英文名推薦:
Leisure Time 休閑時光
Misu Castle 米蘇城堡(提拉米蘇嘛,misu還有MISS YOU思念之意攻
Date Here 在這里約會
Kiss Cake 親吻蛋糕
Sweety Share 甜蜜的分享
左心房。
甜味生活館。
甜趣。
補充:我在網上看到別人想的一個 我覺得很不錯呢
Romantic Affair
翻譯:風花雪月。

要做個蛋糕品牌,大家幫我想想品牌名字啊,最好是四個字的 取名:麥田小屋釋義:一個個麵包和蛋糕、西點很像一座座微型的小屋,所以就想起了這個名字,雖然有點小家碧玉,但卻充滿了溫馨的感覺。麥田小屋,暖暖的,家的感覺。取名:甜心派釋義:「派」是英文餅「pie」的譯音演化而來,亦有甜點派送之意;「甜心」是流行詞彙,指點心「甜甜入心」之意,亦是指心上人的昵稱,定受情侶們的歡迎,是休閑拍拖好去處,亦象徵糕點店生意興隆、如蛋糕般甜蜜。取名:家家興糕點釋義:家家都高興、幸福,家家生意都興旺之意,更適合連鎖店。取名:小甜心釋義:本指點心「香甜入心」之意,亦可引申為心上人的昵稱,多重意思,為糕點店增添了生活情趣。

求取蛋糕店名字,英文,寓意好 Madeleine 瑪德蓮娜(這是一種典型的法式點心。貝殼蛋糕)
Moon d'Or 夢朵爾,英法混合,金月亮,暗指法式麵包中的代表,牛角麵包(在法語里意為「新月」麵包)
The lost time 逝水年華(取自《追憶似水年華》這本小說里最有名的一個情節,暗指madeleine蛋糕)
Charlotte 夏洛特(一種華麗的法式蛋糕)
Seven Color Flower 七色花(小時候有個童話故事裡提到這種花,起因是一個小女孩的麵包圈被小狗搶走了,也和甜點有關)
滿意請採納,謝謝

有沒有好聽的蛋糕名字? 卡布琪諾
提拉米蘇
巧克力堡
黑色甜蜜 亥巧克力小雪
鮮果塔
火焰石
黑月亮
蜜桃星球
焦糖小碗
晴朗夏日
美之旋律
悉尼之風
尼斯湖的秘密
純色之冬
秘密城堡
巴厘島之戀
秋的旋律
綠之流水
夢幻的夜
嫣然淑女
婉約盛放

比較萌的蛋糕產品名字 作為學生的我誠心給你提些點子吧。我一直也在想以後干什麼,開蛋糕店也不錯,但是首先要裝修好看些,看起整潔干凈才能吸引人,現在比較流行DIY,如果有條件也可以起,還有就是,如果是普通點的小店,價格一定不能太高,才能穩住顧客,當然高檔的就不一樣了,比如好又來這些,一般這些店都是學生和年輕人關顧得多。至於名字其實就看你自己喜歡了,名字不是太重要,但一定要注意裝修店名。給你推薦幾個。古風類:青蘿香,月之吻,念蘿灣,琉璃月,彼之千年。非主流:愛琴海,左耳,左耳說愛。(最近拍成電影很流行了)歌名:魔法城堡,愛我別走。植物:抹茶,紫藤蘿,南薄荷,薄荷心涼,檸檬心酸,彼岸花開。店主感覺哪個好聽取哪個,如果店主做出了招牌蛋糕什麼的,保證火。

世界有名的蛋糕品牌有哪些? 世界有名的蛋糕品牌有很多,舉例以下幾種:
FAUCHON
蛋糕店位於法國巴黎馬德蓮教堂附近,由AugustFauchon先生在1886年創建,主營茶葉、巧克力、蛋糕、咖啡和果醬以及餅干,其「F」的玫瑰色招牌一直是高檔食品品質的代名詞,而它的蛋糕師更被業界譽為Picasso。他們做蛋糕前有個「怪癖」,先俯身傾聽各材料3分鍾,然後選用不同的力度,溫度及模具,再去設計蛋糕的外觀和搭配口味。
FAUCHON的蛋糕師基本上都是從著名的法國LeCordonBleu廚藝學校畢業的,擅做瑪莎蘋果蛋糕、慕斯類蛋糕。
Sacher
位於薩文查哈河邊的薩赫蛋糕店,以出品薩赫蛋糕和冰激淋而享譽世界。說起薩赫蛋糕還有段典故,1832年,薩赫蛋糕由16歲的弗蘭茨・薩赫製作而成,因倍受奧地利首相梅特的青睞,而在多種政治場合作為外交甜點登場;曾是奧地利皇後茜茜公主的最愛。更引發薩赫與德莫爾歷時七年的薩赫蛋糕之爭。充滿傳奇的蛋糕,總能給人不一樣的味覺體驗,而那些傳奇故事,透過這些頂級蛋糕師之手,向人們娓娓道來。
AIDA
AIDA是歐洲著名的蛋糕咖啡連鎖品牌,她在每個國家的店面氛圍都不同。維也納的AIDA蛋糕店充滿華貴的巴洛克風格,而且極具皇室音樂氛圍。AIDA的蛋糕師在製作維也納皇室蛋糕時,放的全是海頓的古典樂,充滿了愉快而別致的情趣。正如聽過音樂的蔬果比較鮮嫩的原理一樣,這樣做出來的蛋糕,也是滑嫩清爽非凡。
AWAY
在倫敦中央車站附近,有家名叫AWAY的蛋糕店,裡面進出各國的旅人,還有抱書獨坐的女子。AWAY得名於為愛離開皇宮的溫莎公爵。1930年,身為喬治五世長子的溫莎公爵,遇見個性獨立的辛普森夫人,為娶她而放棄了王位。這家店以愛命名的蛋糕很多,據說來到倫敦的年輕人,都要來此地點上款蛋糕,渴望擁有愛的勇氣。

提供一些蛋糕的名字謝謝 芒果芝士蛋糕,香濃巧克力果仁蛋糕,紅茶芝士蛋糕,無需烤箱的蛋糕-凍檸檬芝士蛋糕,檸檬芝士蛋糕,香橙戚風蛋糕卷,黃金海綿蛋糕卷,黑芝麻蛋糕卷,七彩椰味蛋糕卷,天使蛋糕,香橙小蛋糕,清水小蛋糕,花生醬小蛋糕,黃金蛋糕,奶油蛋糕卷,檸檬杏仁小蛋糕,肉桂蘋果芝士蛋糕,草莓慕斯蛋糕,愛爾蘭甜酒乳酪蛋糕,抹茶戚風,三黑核桃戚風,濃香朱古力慕絲蛋糕,橙香椰蓉奶油蛋卷,香酥濃郁--朗姆葡萄乳酪塔,迎接奧運戚風也要飲酒慶祝--百利甜酒戚風,抹茶カステラ--抹茶長崎蛋糕,巧克力乳酪布朗尼,美味無敵之橙香南瓜小瑪芬,乾果磅蛋糕,可可瑪德琳,橙香葡萄磅蛋糕,長假點心之焦糖瑪德琳 ,咖啡慕斯蛋糕 ,愛巧克力的雙魚座--迷失黑森林蛋糕,紅糖醬油土司 & 香蕉慕絲 ,奶油巧克力蛋糕 ,紫薯乳酪戚風,提拉米蘇,巧克力黃桃慕斯蛋糕之考維曲巧克力,法式乳酪蛋糕,南瓜葡萄乾蛋糕,瑪德琳蛋糕(Madeleines),瑪德琳蛋糕(Madeleines),草莓酸奶慕司蛋糕,栗子蒙布朗芝士蛋糕,煉奶咖啡蛋糕,燕麥蘋果松糕,巧克力豆乳酪小蛋糕,葡萄乾重油蛋糕,法式椰絲小海綿,翻糖國際象棋蛋糕,千層草莓慕斯蛋糕,mini蔓越莓 杏仁蛋糕,藍莓夾心蛋糕
,慕司南瓜芝士蛋糕,焦糖布丁蛋糕

蛋糕店名字大全 美滋味蛋糕~ 旺德福蛋糕~(wonderful) 奇樂美蛋糕~ 愛の塢蛋糕店~ 愛都蛋糕(I DO)年輕時尚,大氣 甜蜜屋蛋糕店~ 大拇指蛋糕~(意思就是贊賞,最好的) 吉百式蛋糕~ 希望能幫助到你~祝開張大吉!~~生意興隆~~~~

比較洋氣些蛋糕店名字 嗨皮得

徵集蛋糕店的名字.....浪漫..大氣...的蛋糕店名字 浪漫家園

麥田坊(齋)、麥子熟了、功夫糕手

雪香美蛋糕店、伊米蛋糕屋、品客蛋糕屋

飄香蛋糕店、香味美蛋糕房、香滿溢蛋糕店

嘗相思蛋糕店、香滿園蛋糕坊、金麥鬆蛋糕店

米蘇蛋糕、味香思蛋糕店、心語蛋糕店

糕糕在上、幸福糕點屋、緣蛋糕坊

唯美蛋糕屋、清香西點房、愛品客西點

愛心之家、綠色家園、真彩蛋糕屋

美好回憶(味)、「開心點」蛋糕

洛麗塔蛋糕、長壽園蛋糕店、美味蛋糕

合家歡蛋糕房、瑪利亞、凱絲貝恩

樂芙蛋糕屋、高品蛋糕店、雪芳緣

甜心蛋糕屋、落雪小屋

honey room (甜甜屋)

taste ・dream(品味・夢幻)

bread Fantasy(麵包幻想)

Romantic Affair (風花雪月)
參考一下,望採納。

❸ 香橙奶油蛋糕卷

食材:香橙1個|水200g|細砂糖60g|牛奶48g|玉米油和凳35g|低粉55g|雞蛋4個|蛋白用糖40g|鹽1g|檸檬汁幾滴

步驟
1.橙子用鹽搓洗干凈,切片,放入鍋中,加入水和糖煮5分鍾左右,撈出用廚房巾吸干待用
2.牛奶和玉米油攪拌乳化
3.低粉過篩加入混合均勻
4.加入蛋黃,Z字形混合均勻
5.蛋白加入雹蠢鹽,檸檬汁,糖分三次加入打發至大彎鉤
6.取1/3蛋白加入蛋黃糊中混合均勻,再倒回剩下的蛋白中翻拌均勻
7.烤盤墊上油布,擺上香橙片,倒入麵糊,輕震氣泡入爐
8.烤箱提前預熱,上下火180度18分鍾
9.桌上鋪油紙,出爐倒扣在油紙上,撕掉底部的油布,蓋上油紙,晾涼

10.打發奶油,均勻抹上,捲起源棚陪來,冷藏定型2小時

❹ 奶油的製作方法 步驟

用料:雞蛋,牛奶,食用油,糖。

步驟:

1、將雞蛋蛋黃蛋清分離,取雞蛋清,放入打蛋盆中(比較結實的盆子)。

2、用打蛋器順著同一個方向打,直至打出很多泡沫。

3、加入少量牛奶,少量油,少量糖,不停的打。

4、打到看著比較粘稠就再加入少量牛奶,油,糖。

5、待牛奶,油,糖都打完,用打蛋器挑起奶油,不會滴落即可。

奶油的製作方法---奶油蛋糕卷的製作方法:

蛋糕卷是一款很討巧的小點心,可愛的造型有其受小朋友們喜歡,當然也適合郊遊攜帶,作為下午茶也香甜可口。

奶油的製作方法
食材
雞蛋 4個
白糖 80克
鹽 2克
牛奶 30ml
色拉油 50克
低筋麵粉 80克
玉米澱粉 20克
鮮奶油 100ml
方法/步驟
1
奶油蛋糕卷的製作方法原料

奶油的製作方法
2
雞蛋提前取出,室溫回暖,然後小心的將蛋清、蛋黃分離,蛋清放入到一個無水、無油的干凈容器中。蛋清用打蛋器打出魚眼泡,然後加入20克白糖,繼續攪打,泡沫變得細密後,剩下的20克白糖再分兩次加入,直到蛋清打至硬性發泡,提起打蛋器,頂端的蛋白三角不會倒塌即可;

奶油的製作方法
3
盛蛋黃的碗中加入牛奶、色拉油,手動打至出現粗泡,然後加入20克白糖打勻,輕輕篩入低筋麵粉、玉米澱粉,加入鹽,用刮刀上下翻拌均勻。此時將烤箱預熱到150度;

奶油的製作方法
4
將1/3的蛋白加入到蛋黃液中,上下翻拌均勻,沒有蛋白顆粒後,將蛋黃液和蛋白混合均勻,迅速切拌到成淡黃色;

奶油的製作方法
5
烤盤中墊上一層油紙,倒入蛋糕糊,抹平表面後放入烤箱中層,用150度上下火力烘烤20分鍾;

烤蛋糕期間,將剩餘的20克白糖加入到鮮奶油中,用打蛋器打至八分發,提起打蛋器,頂端的三角過幾秒鍾後會微微彎曲即可,打發好的奶油放於冰箱冷藏備用;

蛋糕表面成金黃色,牙簽扎入沒有雜質後立即倒扣,趁熱揭掉底層的油紙,晾涼到不燙手的溫度,塗上一層奶油,將蛋糕片捲成卷後切片即可。

奶油的製作方法
奶油的製作方法
END
注意事項
蛋卷烤好後要立即倒扣防止回縮,蛋糕底層一定要事前墊上油紙,否則不易脫模。油紙一定要趁熱揭掉,否則涼了以後就容易和蛋糕粘在一起了。倒扣時,烤架上也要墊一張油紙,否則蛋糕很容易和烤架粘連,表層誘人的金黃色外皮就不完整了;

蛋糕的夾心層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奶油、果醬、巧克力、蜂蜜、水果等等都不錯。我周末嘗試了一次夾冰激淋的,蛋卷的余溫正好能將冰激淋軟化,入口後蛋糕很柔軟搭配上慢慢溶化的冰激淋非常美妙!

蛋卷的捲曲方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表層上色有些過,顏色稍重也沒有關系,將餡料塗在較深的表層,往裡捲曲,露出底部蛋黃色的部分,也非常漂亮。但是一定要注意的,蛋糕最好在還有餘溫,又不燙手時開始捲曲,這樣容易定型,而且也不會開裂。很多朋友的蛋卷捲起後開裂了,可能烤得時間過長,蛋卷流失的水份過多,也或者是等蛋糕完全涼了才卷,這樣都很容易開裂。

❺ 為什麼會有生日蛋糕,是誰發明的

  • 生日蛋糕的起源:

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使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棗子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在歐洲黑暗時代,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地改變。

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的食譜散播開來。在中歐幾個主要的商業重鎮,烘焙師傅的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焙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有關聯。

蛋糕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中國現已將蛋糕作為過生日的必需品了。

❻ 山姆瑞士卷哪裡生產的

基本上都是國外進口。
由義大利進口芝士,英國伯爵茶葉,歐洲進口淡奶油以及其他配料組成,受歡迎程度感覺一度要有超越之前的所有的產品的趨勢。
香草奶油原味蛋糕卷,松軟的蛋糕坯子夾著奶油餡,松軟嫩滑,一口傾心。伯爵蛋糕卷,採用英國伯爵茶碎製作,口感軟嫩細膩,深的舌尖與心間的滿足。

❼ 5款經典法式甜點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幾個

我是山東人,北方人不喜食甜。

小姑娘的夢想都是吃糖果,可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是吃腌成黑色的疙瘩頭鹹菜。

因為不吃糖,也就不耐糖,小時候,如果吃太甜,我就頭暈惡心不舒服。

後來我順理成章的去了甜點王國:法國。

好好的人總不能餓死。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迸發了我卓越的逆生長精神。

十幾年,我愛上了甜點。

搬到甜點之都的巴黎之後,那些有名、有歷史、有淵源、有技術、有含量的甜點店,我基本都去吃去,吃完舔著勺子和盧中瀚交流,很有一把心得。

對來我說,甜點可以用很多方式解說。

「浪漫」的說:前菜,主菜是物理變化,甜點更類似化學變化。所以甜點和愛情更相近。

「貴族」的說:甜點是茶餘之後的一點愉悅。一小顆一小顆的擺在刻著家族徽章的銀盤子里,等著塗了蔻丹的素手捏著閃亮的銀勺,送進艷紅的唇齒之間。優雅的香艷著。

「禪宗」的說:甜是容易讓人停不下來的味道。愛甜喜甜,卻能收放自如的品甜不饕餮,品的是你一塵不染如明鏡一般的心。

一說到甜點,心生愉悅,喜上眉梢。

今天我要介紹的是,經過我研究的,法國5款最經典甜點的前世今生。

本來其實准備寫9款,實在實在實在寫不動了。

如果你們喜歡,那就下次再寫吧,如果你們不喜歡,正好省了我的麻煩。

吃貨們,現在小板凳坐坐好,口水巾帶帶牢,可以留著口水聽故事了。

Baba au rhum

這要從歐洲貴族一家親,永遠在聯姻開始說。

十七世紀,波蘭有一個國王叫做Stanislas Leszczynski,特長,記不住就算了。他是路易十五的正牌岳父。

我沒研究過為什麼Stanislas做了幾年波蘭國王然後跑到法國來。反正他來了法國南希,成了南希市所在的Lorraine地區的親王。

親王有一天在吃Kougelhopf麵包的時候,覺得很乾。天主教徒,根據教義,麵包是不可以扔掉。因為麵包是基督的身體變得。

為了吃下去他的乾麵包,節省的親王想了一個主意,把一種酒叫做Tokay的葡萄甜酒澆了上去,味道超美。

這里我們不得不惡補一下:Kougelhopf就是一種阿爾薩斯地區傳統的牛奶甜麵包,裡面有點葡萄乾兒

那這款甜點為什麼叫Baba呢?

據說在波蘭,有一款甜點叫做Baba,或者Babka,也是用酒澆麵包,差不多道理。

不過更多的人更傾向於另一種觀點:

那個時候親王在野,為了打發日子,狂讀《一千零一夜》,最愛的故事就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這證明世界上偉大的人的想法都是相同的,趁機拍拍「馬爸爸」的馬屁。所以親王用了Baba的名字。

不過要我說,知識淵博的親王,應該想到了這兩點吧?

被親王發明出來之後,成了貴族社會中,所有正式宗教場合的必備甜品。

出身和曝光率兩齊,Baba au rhum自然成了法國最經典的甜品。歐洲連甜點都會拼爹,人就別說了。

到了1835年,有一個叫 Nicolas Stonhrer的甜點師,據說是親王當年從波蘭帶到法國來的宮廷御用甜點總廚的第X代直系後裔,在巴黎開了專營的Baba甜品店。

經過他的努力研究,原來朗姆酒rhum才是和Kougelhopf麵包最配的東西。

從此最偉大最經典的Baba au rhum誕生啦。

還有Baba au rhum可是拿破崙最愛的甜點。

看文那位,請不要撇嘴說:「盧璐別胡說了,拿破崙最愛一定是拿破崙蛋糕。」

我可以拍著我平平的胸脯保證,拿破崙同學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拿破崙蛋糕這回事。不過這是下個故事,你們請耐心。

拿破崙不但最愛Baba au rhum,而且充分發揮法國人愛創新的天賦,有時會用一種義大利高度數檸檬甜酒Limoncello代替朗姆酒,並主張吃Baba au rhum要配原味香草冰淇凌。

Mille-Feuille

Mille-Feuille的意思就是千層。

說Mille-Feuille,沒人知道,但是如果說拿破崙蛋糕,估計就沒有人不曉啦。

九十年代中的青島,最有名的西點是東方飯店。拿破崙蛋糕是全店最貴的蛋糕,5塊一塊。每次我都默默的咽著口水從櫥窗外面走過去。

有一天我的「土豪」老媽回來說:「我去東方飯店,順便買了幾塊蛋糕,在廚房你去吃吧。」

我跑去看,居然有兩塊拿破崙,兩塊。

為了我吃貨的名譽,吃到惡心,我也硬硬得把那兩塊吃了下去。

可是東方飯店的拿破崙蛋糕,我已經記不得有千層皮在裡面,只記得有很多層很甜的奶油,外面沾了滿滿一層烤杏仁片。

去了法國,Mille-Feuille和水果撻一樣,是我最初愛上的甜點之一。

但是法國的Mille-Feuille和中國的拿破崙蛋糕長得實在太不一樣了,我從來沒有想到過把他們聯系起來。

Mille-Feuille是一款非常古老的法國經典蛋糕。

是法餐鼻祖François Pierre de La Varenne 在1651的菜譜裡面,就已經記載下來的一道甜點。後來有很多有名的主廚都曾經對這道甜點有過記錄,每個人也都有過自己的心得和改動。

事實上,法餐的精華不是一絲不變的保持傳統,而是不斷融入新的元素,不斷創新。

這款甜點的重點是酥皮,最初製作的時候,分6步,每一步折若干次,算下來就是每張皮被折了729層。

後來有一個法餐歷史上里程碑一樣的主廚 André Guillot,改進了酥皮的折法,這么算下來,每一層酥皮被折過2048次。

這千層皮,名副其實。

正宗的法國Mille-Feuille,有三層酥皮,中間有兩層甜點奶油,上面是刷好的糖霜。有時候中間加的奶油可以換成果醬或者水果。

可是Mille-Feuille和拿破崙有什麼關系呢?

結論就是沒關系。

義大利南部的有個城市叫做那不勒斯Naples,也出產一種著名的酥皮。

「那不勒斯的」,法語說起來就是Napolitain。

拿破崙Napoléon和Napolitain,開頭的五個字母都一樣,發音也很像。在加上Mille-Feuille又是法國甜點,在一些英語國家裡面,就變成了拿破崙蛋糕。

Mille-Feuille雖然好吃,在法國重多甜點中的一款。自從變成拿破崙蛋糕之後,頓時身價倍增,傳遍世界。

論年份,拿破崙本人一定吃過拿破崙蛋糕。但是拿破崙本人吃的時候,肯定不知道原來在不久的將來這個蛋糕會改名叫拿破崙。

至少目前沒有找到證據表明,拿破崙本人愛吃這款甜點。酒味太少,不合胃口。

想成名,如果不能走Baba au rhum的拼爹路線,也可以走Mille-Feuille的炒作路線,都可以成功。

Bûche de Noël

Bûche:柴火;Noël:聖誕節。

Bûche de Noël就是聖誕柴火蛋糕。

過年尤其在山東,山珍海味都可以吃,也都可以不吃,但是餃子一定不能不吃,不吃餃子怎麼算過年?

12月24日的聖誕前夜,在天主教國家裡面的地位大概就相當於我們的過年,要全家都湊在一起吃全年最好吃的一頓。

根據地區和家庭不同,有一些不同的傳統食物,鵝肝,生蚝,三文魚,可以吃,也可以不吃,但是在法國,比利時,加拿大魁北克,甚至越南,黎巴嫩,在所有的法語文化國家裡面,不能不吃的就是這款聖誕夜柴火蛋糕。

Bûche de Noël,是一個蛋糕卷,裡面可塗果醬,奶油,栗子醬,隨便手邊找到的東西,外面再塗上以黃油為主料做出來的奶油(Crème),做出樹乾的樣子,常常是巧克力的;咖啡色正好做樹皮。

柴火蛋糕上,常有反糖的聖誕老人,小矮人,麋鹿,小蘑菇等聖誕裝飾。

為什麼一定要吃柴火蛋糕,起源其實眾說紛雲。比較可信的有兩種:

當年耶穌誕生在十二月末的馬廄裡面,為了小耶穌不被凍死,天使們在馬廄裡面,點了柴火取暖。柴火蛋糕就正好象徵一塊塊被天使們點著的柴火。

還有一種說法是:

從中世紀開始法國人有一個習俗,在聖誕前夜要用一段非常粗壯的果樹,放在壁爐裡面點燃取暖。這塊柴火越大越好,最好可以持續12天不熄滅,至少也要持續3天不熄滅,這樣下一年才有好處收成。

後來城市越來越大,房子越來越小,大壁爐慢慢消失了,柴火以一種蛋糕的形式留在了聖誕夜裡。

Canelé de Bordeaux

Canelé就是一個個大概5公分高,直徑5公分,烤的有點焦的小蛋糕。是今天波爾多地區最有名「最傳統」的甜點。

為什麼我會在「最傳統」這三個字上面用引號?看完就知道了。

Canelé是波爾多葡萄酒的一個衍生品。

在葡萄酒釀制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叫做Collage,簡單的說,就是要往液體裡面添加一點蛋白質,幫助凈化液體中的漂浮物。

這個技術被廣泛運用在紅酒,啤酒甚至果汁製造業上。就是今天,波爾多一些最傳統和最優質的酒庄,還是在運用這個古老的昂貴的方式來凈化紅酒。

釀酒季到了,整個酒莊上下都在干嗎?

打雞蛋,然後把雞蛋清和黃分開。酒庄會把多餘的雞蛋黃送給四處施善的修女。

修女們拿了雞蛋黃做了一種由擀成很薄的麵皮裹在甘蔗外面的小點心。法語的甘蔗是Canne,最初Cannelé這個名字就是這么傳出來的。

可是近代人們在修女們住修道院中,做過大舉挖掘,並沒用發現任何長得像近代Canelé的模具。

可以得到結論,近代的Canelé根本不是修女們的Cannelé,屬於借屍還魂。

在波爾多不遠的有一個城市叫做Limoges,有另一種甜點叫canole,是用麵粉和雞蛋黃做的。

傳到波爾多,用了另一個名字叫做canaule,這才是今天Canelé前身。

請別問我,為什麼波爾多地區把甜點都用「can"開頭是為什麼?

波爾多有大量的船運麵粉,還有酒庄用不完的雞蛋黃,在波爾多canaule變成人人都愛吃的甜點,產量驚人。

到了1663年的時候,波爾多有很多間只生產canaule作坊。這些作坊主人個個賺盆滿缽滿,湊在一起一合計,決定組織工會,形成行業壟斷。

但是這個決定遭到了已經有的麵包甜點工會的強烈反對。

麵包甜點工會提出的反對意見是,只要混入糖和牛奶然後混合起來的東西,都是甜點。只要甜點都要歸我們管。

於是,canaule作坊,在不耽誤賣的課余時間,為了是否可以名正言順的混入糖和牛奶,同甜點工會斗爭了,差不多一百年。

1755年3月3日,法國國會在凡爾賽舉行會議,決定同意canaule工會可以混入糖和牛奶。

讀到這里,我忍不住想笑。什麼芝麻大小的事,國會要決議,還記得那麼清楚哪一天。

到了1767年,canaule工會變得太過強勢,以至於波爾多市政府要求全市只能有8個canaule的作坊。

canaule工會繼續一百多年間的斗爭風格,對別人的要求置之不理。波爾多全市最多的時候,有39個大型作坊。

可是神奇是,到了十九世紀,canaule居然全部在波爾多消失並絕跡了??

二十世紀,一個波爾多的甜點師,根據找到的片斷的配方,重建製成了canaule。

又發覺創新精神,修改了菜單加進了香草和朗姆酒。據今天研究,現在Canelé特殊的形狀,應該也是這位甜點師創造的。

可是一直到了1970年,法國第一美食評論手冊「Gault&Millau」,都沒有把Canelé作為一個甜點收入冊中。

要到1985年,波爾多才有了一個Cannelé行業公會,並把第二字母「n」去掉,成了Canelé,確認Canelé的配方,定義和范圍。

從此Canelé變成波爾多地區最有名「最傳統」的甜品,迄今大概40年歷史吧。

Paris-Brest

Paris和Brest是法國的兩座城市。

Paris: 巴黎,這就不用介紹了。

Brest : 布雷斯特,是法國對著英國那面,布列塔尼尖角上的一個海港城市。

從Paris到Brest有600公里,往返1200公里,相當於北京到上海單程的距離。

1200公里,飛機要飛一個多小時吧,高鐵要六個半小時,騎自行車,你覺得要用多久呀?

我知道我在說甜點,這次沒跑題,先別打斷我。

自行車被普及之後,英國人先行組織了長時間長途野外比賽。這對海峽另一邊的法國男人來說,這是赤裸裸的挑戰。

「搞錯沒有?我們怎麼能夠在英國佬面前示弱?」

1891年6月11日,Pierre Giffard通過著名的報紙「Le petit journal」,在出版商和財團們的支持下,組織了這場1200公里的自行車越野挑戰賽。比從1903年開始的環法自行車大賽早12年。

雖然中間多有變遷,但是作為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自行車挑戰賽,一直持續到今天。

這個挑戰賽,不僅僅是開放給專業運動員,全世界,誰都可以報名參見。

挑戰賽目前的紀錄是42小時26分鍾,兩天不到,真是神人。

盧中瀚的哥哥,一個爸一個媽的親哥,2011年和2015年參加過兩次PBP的挑戰賽了。

15年的成績是80小時31分。他們那個組有兩千多人,他是269名,此處應該有掌聲呀。

Paris-Brest這款甜點,是在巴黎近郊有個城市名字是:Maisons-Laffitte, 有一個甜點師Louis Durand,在1910年應自行車挑戰賽的發起人Pierre Giffard的要求,發明的。

用泡芙的面團做成大概直徑十幾公分甜甜圈的樣子,橫著剖開,中間填滿鮮奶油,焦糖,烤杏仁片。

圓圓中空的形狀,象徵著一個自行車輪子。

當初發明出來的時候,Paris-Brest用的不是泡芙面團,用的是甜麵包的面團,所以當初直徑可以達到30到50公分,更像是一個自行車輪子。

為什麼在Maisons-Laffitte發明的不是在巴黎市呢,主要是發起人Pierre Giffard,他生在這里,住在這里,近水樓台先得月,這活兒就派給了家門口那個甜點小弟。

想名垂青史,沒有爹,沾不上邊兒,靠不得自己的話,貴死也要留在北上廣深?

誰知道周圍哪個鄰居能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