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糯米蛋糕技術在哪裡學習重慶華飛公司有糯米蛋糕技術學習嗎
有的!目前只有他們家能教會你!
B. 黑米和糯米蛋糕是哪裡的特色糕點哪裡能學到
江浙一帶的
C. 去天台旅遊的四大理由是什麼
1、山水神秀,風景絕美
天台山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層巒疊嶂,意境深遠,不同的山脈構造了濕潤溫醇的三角盆地,更兼「頂對三辰,當牛女分野,上應台宿,故名天台」的縣名來歷和九龍造天台的優美傳說,你分不清這是神話中的仙境,還是現實中的仙境。
中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把《游天台山記》赫然放在《徐霞客游記》開篇,「讀徐霞客游記,賞天台山美景」,必成風尚也;
「五嶽歸來不看山,瓊台歸來不看谷」,完全稱得上中國最美麗山谷之一的瓊台仙谷,俊朗峭壁中幽含八仙湖,飛瀑清泉上流動仙蹤神跡。人民大會堂浙江廳的背景山嶽就取自這里。
2、佛宗道源,人文景觀
國清寺成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宮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大洞天。
2006年,浙江省天台縣申報的「濟公傳說」、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濟公傳說民間文學項目類別,序號11Ⅰ-11。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遺產編號:Ⅷ-53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2014年,浙江省天台縣申報的劉阮傳說,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文學項目類別。
天台有浙江唐詩之路--有唐一代400多位詩人游歷棲居於此,接近收載於《全唐詩》2200餘位詩人總數的1/5,而當時浙東面積僅全國的1/750。而天台山為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唐人寫天台山詩有數百首之多,這其中不乏李白、孟浩然這樣的大家。東晉王羲之的好友孫綽寫了一篇《天台山賦》,第一次把台岳高品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昭示於世;公元429年秋天,詩人謝靈運親自領隊,率數百人的大旅遊團,從嵊州始,伐山開道,構通了越台旅遊線。所以這是一條將近1600年歷史的經典線路。
3、美食豐富,令人垂涎
天台美食眾多,著名的有麥餅、糊拉汰、天台糯米蛋糕和天台山豆腐皮,絕對好吃。
麥餅則是把北方麵食特點融合天台本地老百姓美食智慧的結晶,以肉糊麥餅為最,其它的如青菜末、土豆泥皆可。
糊拉汰與餃餅筒的做法有些類似,但糊拉汰體現更多的是寬容與坦誠相待,一個大的糊拉汰放在桌子中間,大家一起分享,但也有合起來吃的,寓意合家歡樂;
天台糯米蛋糕用糯米粉、雞蛋、白糖三種原料按相等比例拌和製作,甜里帶著清新的口感,吃再多也不會膩。冷熱皆宜,便於攜帶,近年來名聲雀起,暢銷各地,國人競相仿製。而且在國外(如日本、韓國)也打開了特別大的市場;
天台山豆腐皮,營養價值較高,是豆製品中的精華。帶著上千年的歷史的特色工藝和製作秘方,至今逐步形成了許多專業生產豆腐皮的專業村,年產量近千噸。上等豆腐皮,如蟬翼,呈淡黃色半透明狀,極具韌性,入水不糊,口感細膩,唇感嫩滑,有淡香。
4、特色三人麻將,天台三阿磨
去天台的最重要的一個理由,那就是天台三阿磨!你見過三個人搓麻將的?天台三阿磨就是!俗名「三阿磨」的天台麻將別有一番趣味,三個人打麻將,胡的快,胡的大,更容易湊成一桌,簡捷、高效、易操作、一樣的刺激,這樣的特色,不能不感受下吧。天台三阿磨在線玩的平台不多,最著名的就是同城遊了。
D. 請問做糯米蛋糕裡面的糯米粉是用生的糯米粉還是熟的
你好:
熟粉一半,生粉一半,區別就是一個是生的一個是孰的,簡單回答一下,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E. 我在青島做了這10件小事,找回了久違的快樂
大家好,最近本瓜在青島。
逛街和看海大概是我旅行里最喜歡做的兩件事情了。
而青島,在逛街與看海上這兩件事情上完全滿足了我。
最近這幾天,沿著海邊棧道每天狂走,每天的步數都到了20000步+,好在運動量大,沉迷 美食 收不住的時候負罪感也不至於那麼強烈。
我也沒忙著趕各種景點,而是找了些小眾點的去處慢慢感受,發現這座城市,還真特別適合周末的時候去放空。
下面我想和你們分享最近在青島做的10件小事,它們讓我收獲到了久違的快樂。
之前種草了青島的一家海邊書店:「如是書店」。於是這次就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那兒,一探究竟。
這家算是一半咖啡一半書店吧。整個書店四周全透明,是圓環結構,光在360度無死角看海這件事情上,它就足夠有亮點了。
書店裡大多放的都是目前比較暢銷的書,比較符合大眾喜好。點上飲料或者甜點就可以慢慢地從下午坐到天黑。
咖啡與甜點的水準普通,真正有價值的是這個環境,看海看書,人間愜意。
看到有中學生跑來這兒自習,表示實名羨慕。我念中學的那會兒可沒這么好的地方去泡上一下午。
如果你想找到一個真正好的閱讀空間,我更推薦你去青島的「方所」看看
之前去過重慶的方所,當時感到待在那個空間里無比幸福,前幾天和重慶朋友聊到它的時候,朋友說這家書店在重慶已經倒閉了。
這次路過青島這家方所,就心裡想著:「哎,還好你活的還不錯」。
它的地理位置很優秀,就在五四廣場的萬象城B1層。因為住在這附近,我幾乎連著好幾個晚上都跑去這兒讀書。
除了是書店外,它也是一個美學空間、展覽館、雜貨鋪、咖啡店,待在這兒的任意一個角落,都覺得自在。
首先這里選書水平很在線。
隨便走幾步,都會有想看的書。我最近比較沉迷日本文學,最喜歡的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以及村上春樹的書,這里都還算全。
如果你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就去暢銷榜瞅瞅,總能找到看對眼的書。
這兒的暢銷榜分為好幾類,有藝術類、文學類、社科人文類、心靈勵志類。文學類抓我眼球是是《82年生的金智英》,藝術類的話比較想讀《山本耀司》。
其次是這里有一些小細節驚艷到人。
在商場里里就有一個小屋引導大家書店怎麼走,而一些書店的元素則散落在商場的不同角落,讓人覺得它們是融為一體的。
第三是這里的閱讀環境很好。
工作人員會很認真地維護秩序,幾乎聽不到任何喧嘩,人不少,但大家都各自安靜。總之,它的整體感覺和誠品很像,適合不說話,適合找書,適合思考。
書店有時候真的挺像城市裡的烏托邦的,而越是烏托邦的東西,生存下去就越有難度。再次希望喜歡的書店可以好好活下去。
和往年這時候相比。最近青島的遊客還不多,但有慢慢復甦的現象在。
棧道上也少了往日的熱鬧,工作日白天看到的幾乎都是老人以及小孩。到了周末,能看到的小年輕就挺多的,各種來看海拍照凹造型的的人,看著它們就充滿活力。
這次我去了好多個公園,上次文章里推薦的 「燕兒島山公園」 ,比我想像的還要更好。整個公園里充滿了生活味,甚至公園小徑里真正的主角是小鳥。
另外小麥島也是親測的不錯,我在的時候天氣不是不是很好,拍不出它本身的美。
被好天氣眷顧時,小麥島在鏡頭前面就是開掛的。大片的草地,海邊的棧橋,野餐的年輕人,活力四射。
@晨寒將過
我又走了一遍八大關。八大關這個景區的有名程度我就不多說了,八條以我國重要關隘命名的路,以及各色小洋房,組成了這個別致的去處。
它是遊客必來的地方,其實也是當地人愛散步的地方。
在南方的溫度已經不太適合野餐的時候,青島現在的天氣,配上野餐剛剛好。小朋友隨意地在草地上撒歡,這份快樂能量我都能感同身受。
我在八大關漫步的過程里還碰上了一個挺有意思的「不是集市」,和喜歡的插畫師交談上了幾句,翻完了一本插畫師的畫集,努力用畫畫記錄生活的人真是可愛。
所以啊,旅行的時候真的不需要一個個追景點,這種意外的彩蛋往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大學路算的上是青島寶藏街道的頂流了,而且這兒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到處都是拍中式婚紗的新人。
大學路上的王牌——青島美術館
這條路上有青島最值得去的美術館——青島美術館。最近這兒在開國家重要的會議,美術館並沒有開放。
美術館被外面的一片紅牆包圍著,裡面的建築顯得特別秀氣。而且這兒有中西結合的意味在:既有中式的飛檐,也有西式的大穹頂,這種文化mix讓人著迷。
美術館里的展覽大多免費,不管是欣賞建築還是看作品,都能讓眼睛與大腦賺到!
大學路的周邊有不少有溫度的小店,咖啡館、餐廳、手作店、雜貨店,隨便逛逛便能逛上個半天。
有一家吃到停不下來的溫暖韓料店: 「 健康 家飯」 ,價格實惠,味道又正宗。
馬路邊的綠蔭下有一家有腔調的咖啡館: 「愚唐」 ,咖啡好喝,店裡的景觀正對大學路紅牆,是很有亮點的小店。
Jolintomato
如果對手作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蘇三的手作皮具」待上一會兒。個人感覺用好的皮料親手做一個手工包,比買一個大牌包更有意義。
另外,這里好看建築的密度太高,以至於我按快門按到停不下來,完全就是逛不厭的一條街。
上次去青島我住的是老城區,冬天的時候晚上8點不到路上就看不到啥人了。而這次我選擇住在CBD附近,因為熱鬧,晚上可看的東西也多。
只不過前幾天的CBD被大霧罩著,晚上抬頭一看就像是魔幻大片,不像人間。
也得益於霧氣,這里多了一道「雲里霧里」的風景。那些高樓里的酒店,幾乎都活在了霧氣裡面。
青島這片魔幻CBD還背負著一個重要的任務:在燈光秀的時候出來營業。雖然看燈光秀這件事情挺遊客的,不過海岸線邊的燈光秀,國內沒幾個城市能有,且當地的市民也都挺愛看的。
4-8月的燈光秀時間是從晚上7點40到9點,老城區是小洋房構建的慢生活氣息,而這一片會讓你感受到青島的另一面。
我問了好幾個青島local年輕人哪裡值得一去,他們都一致推薦了台東。一開始我還是挺疑惑,這不就是集合全國 美食 的小吃街,哪裡都有。
直到我自己去了台東後,才覺得之前的想法很打臉,嗯,這是一個大型真香現場。
花不到100塊,幾乎就能在台東吃到撐。 建議多幾個朋友一起去,可以分享著吃,嘗到更多種類的 美食 。
要我說台東夜市的特色,就是以下兩點了↓
兩極分化嚴重
冷清的店鋪無人問津,而隔壁的熱門店可能就是排著大長隊。在台東夜市,大家可真的全靠嘴在投票,店鋪的好與壞,沒多久就能檢驗出來。
中日韓 美食 大排檔
台東夜市裡面的 美食 種類豐富到像是一個「中日韓 美食 大排檔」。
老北京毛肚、各種韓國料理、冷麵、手打蝦滑、燒烤、奶茶、甜品、粉面……感覺都能在這里吃下一個太陽系了。
當然店一多,埋伏著的雷也多,藏著的寶藏也多!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人多的店,雖然需要花時間排隊,但不至於讓嘴巴吃虧。 畢竟來台東的目的,就是 美食 。
幾家台東比較值得吃的店:
滿口香
開了三十多的老店,多是本地人去吃,辣肉超贊,炸蘑菇也是許多人的心頭愛,人均30就能吃滿足。
糯米蛋糕
蛋撻、糯米蛋糕、蛋卷都是熱乎乎剛出爐地在賣,店員很擅長吆喝,也為這家店賺來了一點人氣。價格很實惠,蛋撻1塊一個,蛋卷10塊錢一大袋,適合甜食愛好者。
他家吃的東西甜度控制的剛剛好,不齁不膩,蛋撻的奶香還缺一點。
買上袋裝啤酒是青島必須做的事情,因為只有在這里,你才可以大搖大擺地提著袋裝的啤酒在街上轉悠,坐在海邊吸上幾口,或者到家加上冰塊,一口爽到底。
我真的要吹爆青島的鮮啤。
Actually,我是一個不喜歡喝啤酒的人,且一直get不到啤酒好喝的點在哪裡。但青島的原漿卻讓我意外地覺得好喝,它整體給人很清爽的感覺,泡沫也非常豐富。
釀啤酒用的是嶗山水,畢竟嶗山又別名海上仙山,這水釀出的酒自然多了點仙氣,和別的妖艷賤貨不同。
青島的馬路邊有很多可以直接買袋袋裝鮮啤的店鋪,隨緣走進一家就行了。大多數餐廳也可以直接點原漿,真的哪裡都能喝到。
如果你感興趣啤酒文化的話,那青島的啤酒博物館值得一逛。進去有兩個館,一個館介紹青島啤酒的 歷史 ,另一個館展示啤酒釀造的過程。
博物館會給你兩杯不同的酒,一杯原漿、一杯純生。我更喜歡原漿,酒香濃郁一些。
青島有個很神奇的點在於:你在高樓大廈間走著走著,眼前可能就會出現一片大海,存在著別處難看到的景色轉換。
青島有6個海水浴場,我這次去了3個。
最讓我印象深的還是 「石老人海水浴場」 ,我在這兒從下午待到晚上,不僅玩水玩得很開心,而且還領略到了一副青島居民的悠閑眾生相。
這邊海灘邊的活動還挺豐富,有一家人在沙灘上扎著帳篷看海;大多數小朋友都擁有自己的挖沙工具,在沙灘上建造自己的世界。
還有人放著風箏,想到了五月天的歌詞:風箏與風在纏綿,詩和詩人在兜圈。
刺激點的話可以玩水上摩托艇,在周邊海域溜上幾分鍾,就足夠能感受到玩海的爽快了。
快到傍晚的時候,遛狗與跑步的人就開始出現了。只想說,海邊本身存在的日常就很治癒,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看的風景之一。
嶗山在青島的名氣實在太大了,甚至在所有北方的山裡面,它也算是頭部的那幾個,當地人用「海上仙山」稱呼它,完全不為過。
當然,嶗山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整片山脈的名字。
嶗山分為好幾個景區,只用一天來玩是完全不夠的。要看山的話去巨峰景區,這里有嶗山山脈中最高的山。
「仰口」與「太清宮」特別適合看海,左手是山右手是海,景象很是壯闊。還可以乘著面向大海的纜車一路向下,這也是吸引很多人來的抓手。
當地人喜歡玩北九水,在溪澗森林裡徒步找樂趣。我猜是他們日常每天都能看到海,所以就想找點別的景色看看。
因為我的目的是看海,所以我選擇了「仰口」與「太清宮」。如果要在這兩個裡面pick一個的話,那就盤太清宮吧。
整個太清宮的游覽體驗給我留下了amazing的印象。太清宮其實是一個海邊的道觀,裡面生活著很多厲害的道士。目前因為疫情,太清宮內部還沒有開放。
道觀進不去,但道觀周邊的一片海景與山景,實在打動人心,有幾秒鍾甚至懷疑自己是在仙境。
從下車點步行到太清宮的一段路也是可圈可點,石頭路的兩邊有朴樹、雞爪槭……一會兒綠一會兒紅,還時不時飄來一陣花香,通往道觀的路和道觀本身一樣神仙。
另外,從仰口景區到太清宮景區的這一段沿海公路能看到的景色,也是絕美。目之所及有大大的海灣,紅屋頂的小漁村,波光粼粼的海面……
我們國內本身就有的景色,其實根本就不輸國外。
這幾天轉下來,發現青島有意思的咖啡館還是不少的。所有的咖啡館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可以看海的與不能看海的。
如果中意看海咖啡館,可以看看的我在青島有一條海濱散步道,可以讓你從德國玩到希臘里的推薦,這幾家表現比較優秀。
☕️ 海邊咖啡店 ☕️
浮生十味
Vanila cafe
Danty Sevour 丹緹甘滋
August house 八月小館
Hana & Alice
而在不能看海的系列的咖啡館里,也有不少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家↓
小巫咖啡館
這個不尋常主要體現在店鋪的裝修布置、店員、氣氛各種因素上。
一開始我走進的是咖啡店附屬的雜貨鋪只能容納3個人站立的小店鋪,賣各種復古卡通周邊,各種手辦看著還蠻讓人上頭的。
正打算掏出相機拍一張的時候,老闆說我們這里不能拍照。
老闆還說,這個時代啥都是照片,你應該用心靜靜感受這個地方,而且我們店,根本就不缺照片。嗯,很有個性了。
隔壁的咖啡廳就是「小巫咖啡館」本館,是從外到里的神秘。各種擺件都顯得有點年代感,有種誤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感覺。
在店裡,我還在一旁聽完了占星師占星的全過程,感受是:完全相信自己,比預知這些未來的信息為更重要(准不準還不一定)。
氣氛與裝飾是這兒的很大的亮點,要說咖啡的話,就只能算還過的去。倒是眼前能看到的講伊麗莎白女王的全英文小破書,更是吸睛。
青島最厲害的農貿市場是「團島農貿市場」,蔬菜水果水產肉類這里都非常齊全,而且充滿了煙火味,是本地土著最愛逛的地方。
之前多肉說過,基本在菜場的周圍,還會遍布著不少好吃的小吃店。這句話我深度贊同。
團島農貿市場周邊的「味為先豆腐腦」就值得pick。這邊的豆腐腦和這家的不太一樣,湯汁是略粘稠的羹(有點像胡辣湯),裡面加的料還有鴨肉,一口滿足。
另外這里的「菏澤酥皮油炸糕」店門口也十分熱鬧,一看就是本地人愛吃的小店。油炸糕有白糖餡與豆沙餡,兩種口味都香。價格1塊1個,挺良心。
因為我住在五四廣場附近,去團島買菜並不方便,因此選擇了就近的 「新貴都農貿市場」 逛逛。
靠近菜市場,就是靠近生活。
蔬菜水果區一片元氣,菜的種類和南方差不多,畢竟南方市場很多都是靠山東運過去的。山東大櫻桃只賣十塊一斤,各個看著飽滿發亮,讓人有點不敢相信。
水產區有類目豐富,而且價格感人,生蚝8塊一斤,石斑魚18一斤,比目魚20一斤,扇貝15兩斤,如果你住的是帶廚房的公寓和民宿,完全可以帶著新鮮貨回去做一頓。
這里還要誇一下動森這個 游戲 ,我在菜場里認出的一些魚,是在動森里釣魚學到的。
新貴都農貿市場有家涼皮店特別棒,位置就在入口處。我本來買了菜場里的涼粉准備回去自己調味,咨詢了一下店鋪的大姐,大家親自幫我調了底料,實測好吃。
交通:
1. 青島的幾個主景區基本上地鐵都能到。
2. 如果在城區,我建議你可以坐坐公交,因為地面上的建築太好看。再加上公交緩慢的速度剛剛好可以欣賞建築,看到喜歡的直接下車,而且公交車費只要1塊錢。
3. 去嶗山建議可以自駕,沿海公路開車太爽。
甚至會讓人想起台灣花蓮海邊自駕以及美國一號公路的自駕。
門票:
以上我說的大多數點,都是不需要門票的。
2. 其他需要門票的地方到了再買就行。
3. 青島市美術館需要至少提前1天預約:
預約地址 http://city.qingnews.com/qing/ticket/index
● ● ●
青島大概是我去過的路上能看到拍婚紗人最多的城市。大概是城市本身景觀的底子好,四處取景也毫不費力。
杭州的朋友們連連喊著太熱的時候,而我還可以在青島穿一件毛衣背心,這兒天氣舒服得有點不可思議,讓人感覺時間又倒回了4月份,甚至有點後悔春裝帶少了。 所以,現在真的是去青島的最佳時間(趁人還沒多起來,酒店還沒貴起來)。
今天就要坐上回程的飛機了,但仍舊覺得還沒待夠,推開窗就能看到大海的生活,每一刻都算數。
對了,青島的各種 美食 也很對的我的胃口,想看青島 美食 的話,後續的文章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