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其馬--滿族糕點的活化石
老北京外城還有一家深受旗人、漢人歡迎的糕點老鋪「正明齋」,歷史悠久,始建於明代中葉,鋪面位於前門外煤市街。咸豐朝以來,「正明齋」的餑餑一直是宮廷貢品,其品種大致可以分為硬皮、油炸、酥皮、蛋糕、糖皮五大類。其中精品糕點就有數十種之多,如奶皮餅、乾菜月餅、薩其馬、蜂蜜蛋糕、桃酥、黃酥月餅等,所用芝麻都須去皮才能使用。
張學良將軍居京時,常派副官到正明齋去訂做玫瑰餅。玫瑰餅是老北京的傳統糕點,又稱為「內府玫瑰火餅」,清初就已成為宮廷細點。此餅的與眾不同之處是用玫瑰花瓣做糖餡。「玫瑰花做餡:去玫瑰花橐蕊,並白色者。取純紫花瓣搗成膏,以白梅水浸少時。研細,細布絞去汁,加白糖,再研極勻,瓷器收貯。最香甜,可為點心之餡。」(詳見《清稗類鈔》)京劇大師郝壽臣先生則最喜愛食用正明齋的雞油餅,在旗的主顧們也愛到正明齋買奶油薩其馬、杏仁干糧、風味月餅、蜂蜜蛋糕等。蜂蜜蛋糕是用白面、雞蛋、白糖、蜂蜜、青梅、桂花、瓜仁,經過打糕、灌糕、烘烤、冷卻等工序精製而成,有滋補養身、清火潤腸的功效。
正明齋最出名的滿洲餑餑是薩其馬。「薩齊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詳見《燕京歲時記》)「薩其馬」是滿語。王世襄先生說,「據元白尊兄(啟功教授)見教:《清文鑒》有此名物,釋為『狗奶子糖蘸』。薩其馬用雞蛋、油脂和面,細切後油炸,再用飴糖、蜂蜜攪拌沁透,故曰『糖蘸』。唯於狗奶子則殊費解。如果真是狗奶,需養多少條狗才夠用!原來東北有一種野生漿果,以形似狗奶子得名,最初即用它作薩其馬的果料。入關以後,逐漸被葡萄乾、山楂糕、青梅、瓜子仁等所取代,而狗奶子也鮮為人知了。」(詳見《餑餑鋪與薩其馬》一文)
薩其馬以其松軟香甜、入口即化的優點,深合老北京人的口味。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其馬奶油味最重,因為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那裡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作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地安門的桂英齋,因為在皇宮附近,所以宮里的太監們常來光顧。桂英齋掌櫃的投其所好,仿照御膳房點心局的特色製作,讓太監們覺得甚合口味。當然在市面上影響最大的還要數正明齋和永興齋。
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已經從北方傳到了廣東。有趣的是,廣東的商販們以訛傳訛地給換了個不倫不類的名字??殺其馬。好像要吃這種糕點,必須先得殺了誰的馬。
民國以後,老北京旗人的生活水平可謂江河日下,昔日講究的飲食生活已成了夢中的回憶,但那種旗人特有的生活心態,卻仍然做著他們精神的支點。據說某位舊王孫,家裡窮得只能吃鹹菜窩頭了,還讓家裡人把鹹菜切成均勻的細絲兒,最好再點上一滴香油,然後鄭重其事地在胸前繫上餐巾,拿起窩頭來挑挑眼兒大眼兒小,揀個眼兒大的吃。因為眼兒大的窩頭蒸得透,煊騰,面不死性,吃起來筋道口感好。
還聽說某年冬天有位在旗的老爺子,家境已經破落,很長時間沒吃到水果了。一天,他偶然從友人處得了一隻大雪花梨回來,喜不自禁,先切下一小塊給孫子吃,餘下的留給自己。有了梨,老爺子就想到了??,??拌梨絲兒可是難得的美味。於是七十來歲的人了,頂風冒雪二次出門,為的是賒回兩勺兒酸甜可口的??。轉了一大圈,總算淘換到了這點兒心想之物,可到家一看,剩下的半個梨已經被小孫子吃完了。
旗人的生活已經淡出了老北京的歷史畫面,但他們的美食和他們對美食的那份關注和在意,令我們久久回味。
『貳』 別總大魚大肉了,嘗嘗正宗張家口非物質文化遺產,95後都沒吃過
明代皇帝朱厚,在這里休整
見馬駒在這洗飲後頓覺爽快
仰頭高叫,後把此地叫為「洗馬林」
在這里除了很多寺廟,翁城古跡以外
還藏著不少幾十年的老店
我們這次找到了2家,都有30年 歷史 的老店
一家藏在村子裡的三十多年的老店
還延續以前的做法,每天臨晨4點就起來製作
進門剛好看到要結婚買點心的村民
年代感十足 的包裝,外面再放一張紅紙
可能父母結婚時就是這種包裝吧
除了非物質遺產糖麻葉
森森還品嘗了糖棗,麻棗,無水蛋糕
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麻棗還有無水蛋糕
別問為什麼,過來嘗下就知道了
老 店 信 息
店名: 張勝利洗馬林糖麻葉
人均: 20元
地址: 張家口市萬全區洗馬林鎮玉皇閣正對主路旁兩側
村子裡吃豆腐都來這買,做豆腐大爺今年已經70多了
幹了快50多個年頭了
他家的豆腐是薑汁點豆腐
上年紀人一聞就能想起小時候豆腐的味道
買完糖麻葉穿過兩條街就能找到這家店
恭喜你,能夠嘗到父母那個年代豆腐的味道
老 店 信 息
店名:無
人均: 5元一塊
地址: 買完糖麻葉直接問,大爺會告訴你,門口有一堆煤面。
KUK口∣甜甜的華森森
找到我,讓你肚子從此不會受委屈
『叄』 吃了幾十年五仁月餅,「紅綠絲」到底是啥
紅綠絲,也叫青絲玫瑰絲是常用的湯圓、月餅、糕點等食品餡料。
紅綠絲有多種原料:
高貴版「紅綠絲」——青杏、玫瑰真正的青絲是青杏的干絲,玫瑰絲就是玫瑰花瓣加糖浸泡、糅合成泥後做出來的。真正的青絲、玫瑰絲畢竟是由自然材料製成,它們的膠質感並不重。
平民版「紅綠絲」——橘子皮、蘿卜皮那咱們平時吃的「紅綠絲」一般是由什麼做的呢?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用橘子皮做的了。將新鮮的橘子皮經過備料、切絲、浸漬、上色、糖叢世漬、拌糖粉等等工序,就能製成橘皮底的青紅絲了。
五仁月餅是中國傳統糕點之一,屬於廣式月餅的一種,在中秋節各式月餅中最為著名。它具有配料考究、皮薄餡多、味美可口、不易破碎、便於攜帶等特點。這種月餅,呈鼓形,邊稍鼓出,花紋和字跡清晰,形狀端正,搏虛不破皮,不露餡,邊角分明。
『肆』 大良哪裡的蛋糕最好吃
都好吃。
還有好吃的:
大良崩沙、大良野雞卷、大良牛乳、蹦沙、雙皮奶、小鳳餅。
順德的「鳳城炒賣」也是聲名遠播,值得一嘗。
大良崩砂:
以糖鹽面團製片,折卷後切捏成蝴蝶形,油炸則成。形似蝴蝶,色澤金黃,甘香酥脆。
大良人梁成章於清乾隆五十三年在其所設的「成記」油炸店創制。後經李禧及後人的繼承發揚和改進,逐漸形成了「李禧記」這個老字型大小。
大良野雞卷是順德大良的特色菜餚:
正宗的大良野雞卷,並不使用雞肉,而是將肥豬肉、瘦豬肉和火腿肉切條,以肥肉墊底鋪上瘦肉再鋪上火腿肉,蒸熟後油炸而成。
1920年代大良躉頭(即現今的華蓋市場內)宜春園酒家董程師傅創。他有一道叫「雪耳雞皮」的菜色,用肥嫩雞肉連皮烹制。製作該款菜剩下大量碎雞皮和碎雞胸肉,他就用豬肉捲起雞肉油炸,稱為「炸雞卷」,推出後大受歡迎導致雞肉碎不夠用,於是他改用瘦肉代替並改良製法。因為沒有用雞肉,所以叫「野雞卷」。
大良牛乳:
大良牛乳,又叫金榜牛乳,是一種原產於順德大良金榜村(現金榜居委會)的白色圓狀薄片牛奶製成品,順德美食之一,有「東方芝士」稱號。因其圓片形狀,故也被稱為「金榜牛乳餅」。大良牛乳始於明代,味道略咸而甘甜可口,可佐粥下飯。除大良外,東南亞多個華人聚居地也有生產。
『伍』 暖壽夜適合吃蛋糕嗎
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除夕吃什麼:餃子
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鍾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除夕吃什麼:長面
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掛面。
除夕吃什麼:元宵
又名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裡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里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
不少地方在吃年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要想討個吉利的口采。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當然,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餚都擺上了餐桌。
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中國各地的年夜飯食俗各不相同: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米團子、水磨年糕,江浙和閩粵等地初一吃元宵,或炸或煮;福建漳州人初一早上吃生蒜和皮蛋;廣東潮州人初一吃當地特有的「腐圓」;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
除夕吃什麼:年糕
春節食年糕的風俗,興於宋代,盛於明代。吃年糕,由「年年(粘粘)高(糕)」的吉祥如意之意,演繹為年年高升之意。
除夕吃什麼:魚
春節吃魚可是有講究的,預示著年年有餘,所以春節吃魚是老北京人的一項習俗。
『陸』 你吃過哪些一嘗傾心的糕點
有很多好吃的一嘗傾心的糕點了。我隨便舉例說明一下。我是個愛吃點心(面點的人)我覺得好吃的有:
1、紅豆酥(那種現做的 烤出來的 ,外面的酥皮很香 )
2、紅豆菠蘿包
3、綠豆糕
4、廣式的椰汁紅豆糕、還有榴槤包
5、燒仙草
6、南瓜酥(糯米炸出來的那種)
7、抹茶慕斯蛋糕(不甜膩 且有一點點差的苦味很香的哦)
8、板栗糕
9、巧克力派 還有紅棗蛋糕
『柒』 傳統糕點都有哪些
1、荷花酥:
荷花酥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漢族小吃。酥層清晰,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用油酥面製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層清晰,觀之形美動人,食之酥鬆香甜,別有風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種花式中點,給人以美的享受。
2、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福州及閩南地區的漢族傳統甜點名吃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甜點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吃起來甜而不膩。雖然吃起來像果凍,但要比果凍要好吃得多。
3、涼糕:
涼糕是四川宜賓的一款傳統特色小吃。其味美香甜沙軟,食之清爽可口。在炎炎夏日放下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後,將紅糖水淋澆上去,可謂是夏日不可或缺的解暑良葯。
4、豌豆黃:
豌豆黃是北京傳統小吃,是北京春夏季節一種應時佳品。成品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
5、茯苓糕:
茯苓糕,又名「復明糕」,是閩南民間傳統手工食品。茯苓糕口感很有韌性,嚼起來十分帶感,剛吃時可能感覺像極了饅頭,沒啥味道,但嚼著嚼著,嘴裡就有甜味了。
『捌』 名代蛋糕的東西有點貴
明代蛋糕的東西有點兒貴,明代蛋糕的東西確實有點貴,明代蛋糕使用的全部都是植物奶油,是比較新鮮的材料,他用的麵粉也是比較好,做工精細,造型美麗,口感很不錯,所以價格有點貴也是正常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