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烤蛋糕底火面火哪個高
擴展閱讀
草莓鮮花蛋糕圖片大全 2025-02-14 17:00:53
泰安哪裡可以定製蛋糕 2025-02-14 17:00:18

烤蛋糕底火面火哪個高

發布時間: 2025-02-14 16:41:58

1. 九陽30l烤箱做戚風蛋糕需要多少

西式蛋糕,需200℃預熱5分鍾,放入蛋糕烤制13-18分鍾。可通過烤箱門隨時觀察食材烤制效果。

2. 做生日蛋糕火考面火然少下火多少

如果你說的是蛋糕胚子的話。有兩種方案:
1用面火190底火170烘烤至12~15分鍾上微黃色後降為170~150後烘烤25~30分鍾。
2用面火170底火150直接烘烤35~40分鍾。
建議用第二種方案,方便且顏色和烘烤效果較為理想。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覺得好的話記得採納我哦!么么噠!

3. 用烤箱烤戚風蛋糕面火和底火是多少

商用烤箱一般是面火180 底火170 家用烤箱面火170 底火160

4. 一般烘培蛋糕要往烤盤注入多少水

烘焙,又稱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點之下通過乾熱的方式使物料脫水變干變硬的過程。烘焙是麵包、蛋糕類產品製作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烘焙後澱粉產生糊化、蛋白質變性等一系列化學變化後,麵包、蛋糕達到熟化的目的。

製作階段編輯
麵包烘烤一般包括下面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面火120--160℃、底火180--220℃;實際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麵包入爐。維持時間約2—15分鍾。
烘焙
注意:小麵包溫度高,時間短;大麵包溫度低,時間長;
作用:麵包增大體積,主要是讓其長高。
2)第二階段:提高面火至180--220℃、底火200--250℃,維持到面火達到要求時,約5—10分鍾。
作用:使麵包形成硬的麵包殼,並使麵包定型。
3)第三階段:面火維持在180-220℃、底火調低到180℃,維持至麵包均勻上色,約需5-10分鍾。
作用:使麵包形成均勻的焦黃色或金黃色。
麵包在烘烤過程中內部的變化
1)麵包坯溫度、水份變化及內部結構的形成
麵包坯處在烤爐中後,同時接收熱量的來源或方式有:加熱管的熱輻射、烤盤的熱傳導、爐內熱空氣對流傳熱。
A.烘烤初期
a.表皮的形成
剛入爐的生坯,表面溫度為30℃左右,首先遇到熱空氣。熱空氣中水份會被冷坯冷凝成水珠並附著在其表面。但這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很快水珠會汽化,且麵包表面溫度迅速上升到高於100℃,這樣表面會乾燥,並形成白色的薄表皮。
b.麵包皮(殼)的形成
同時,熱量往內部傳導,內層溫度也在上升,短時間內表皮下的溫度接近100℃,形成外高內低的溫度梯度分布。這樣熱量的傳遞方向(推動力)是由外向內的。
而麵包中水份的分布剛好相反,是外低內高的水份梯度分布。這樣水份是由內向外補充,並在表皮下形成蒸發層(因溫度接近100℃)。
但由於烘烤進行中,內部溫度會不斷上升,當達到澱粉的糊化溫度時(高於50℃),水份會被澱粉結合,這樣內部向外補充的水份會越來越少,蒸發層水份會減少,溫度會超過100℃,然後麵包外皮乾燥成一層無水的麵包殼(產品吸潮回軟後稱為麵包皮)。
A.烘烤後期
a.麵包囊形成
烘烤繼續,熱量不斷向內傳遞。由於麵包皮的阻擋作用,以及內部淀糊化,往外擴散的水份有限,但溫度會不斷升高,最終接近100℃,這樣蛋白質也會變性。澱粉糊化和蛋白質變性後,麵包殼下面部分形成麵包囊,這部分實際上也熟化了。
b.麵包囊心的形成
麵包幾何中心部分在烘烤過程中得到的熱量最少,升溫速度最慢。由於中心溫度與麵包皮溫度相差太大,處在中間位置的麵包囊部位的水份既向外擴散,也向內部分滲透冷凝。當麵包囊形成時,麵包中心水份比以前高出2%,溫度最終一般會上升到90—98℃。並形成麵包囊心。
2)烘烤過程麵包內部微生物學變化及發生的生化反應
A.微生物學變化
a.酵母的活性變化
生坯入爐後,內部各部位溫度均會上升,但升溫幅度不同。不管如何,麵包各部位的溫度均會超過50℃。低於50℃時,安琪酵母有個旺盛產氣的過程,然後,隨著溫度的上升,酵母活性降低,直到死亡。這個過程約為5分鍾。但對麵包體積和形狀仍有影響。
b.酸性微生物活性變化
主要為乳酸菌。一般各部位溫度超過60℃時,全部死亡。如果囊心溫度尚未過到要求就出爐,有時能檢出活菌。
B.生化反應
a.澱粉酶:α-澱粉酶於97℃、β-澱粉酶於82℃鈍化。此前它們一直在分解澱粉。
b.蛋白酶:在80--85℃鈍化,此前多少會分解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