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殘疾人吃生日蛋糕視頻
擴展閱讀
60周年校慶蛋糕作品圖片 2024-11-23 18:35:26
紙杯蛋糕奶油多久化 2024-11-23 18:15:37
蛋糕加什麼味道最好 2024-11-23 18:11:39

殘疾人吃生日蛋糕視頻

發布時間: 2024-11-04 16:33:12

『壹』 我是駝背,也是殘疾人,我還學過做生日蛋糕,到哪找工作呢

工資我就不清楚是多少了。反正這家廠是專門收殘疾人的,因為這樣他們好像可以少收點稅,或不收吧。佛山高明區楊和鎮特種印刷廠。就在楊梅中學對面。

『貳』 小明過生日 請了他所有的好朋友 吹完蠟燭然後把他們都殺了為什麼

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朋友,
他的朋友就是蠟燭,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所以一定要好好的交朋友。

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蠟製成,在古代,通常由動物油脂製造。可燃燒發出光亮。此外,蠟燭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在生日宴會、宗教節日、集體哀悼、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蠟燭有犧牲、奉獻的象徵意義。

現代一般認為蠟燭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₂₅H₅₂),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級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添加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添加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以上內容參考:蠟燭(石蠟照明物品)_網路



『叄』 鄭智化的資料

鄭智化
姓 名: 鄭智化 籍 貫: 台北

性 別: 男 出生地: 台北

身 高: 體 重:

英文名: 所在地:

血 型: O 星 座: 天蠍座

生 肖: 學 歷:

生 日 : 1961-11-14 職 業: 歌手

個人簡歷

創作歷程:

1984年 進入廣告公司,「開心洗發精」、「芙麗思香浴乳」、「龍角散」……等作品獲得熱烈回響,從此在廣告界受到肯定。在從事廣告創作的同時,為給廣告配樂,開始從事音樂創作,發表第一首歌曲《給開心女孩》,被「點將」唱片公司看中。

1988年12月 推出首張個人專輯《老么的故事》。

1989年8月 毅然離開成績斐然的廣告界。

1990年2月28日 出版第二張個人專輯《單身逃亡》」,也是加入「可登」唱片公司後的第一張專輯。

1990年11月30日 推出第三張專輯《墮落天使》。

1991年9月14日 脫離「可登」加盟「飛碟」後推出第四張專輯《年輕時代》。

1992年4月20日 推出第五張專輯《私房》。

1992年12月4日 推出第六張專輯《星星點燈》。

1993年10月4日 推出第七張專輯《落淚的戲子》。

1995年3月 推出第八張、也是第一張台語專輯《煙斗阿兄》。

1995年4月10日 推出第九張專輯《游戲人間》。

1996年1月 配合電影《麻將》的上映,推出第十張、也是第二張台語專輯《麻將》。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一張專輯《夜未眠》,這也是他最後一張正式的個人專輯。

1998年4月 推出第十二張專輯、也是第三張台語專輯《最後的夜都市》,這是鄭智化的一張演唱會的現場版的專輯。

1999年1月 結了婚的鄭智化正式宣布退出歌壇,但是他還會繼續從事歌曲創作、寫作、繪畫、廣告策劃等相關的工作,並正式進入IT界,正在策劃他的個人網站的建設。

歌 手 履 歷

02歲 患小兒麻痹,至此他失去雙腿。

03~06歲 一段與醫生、葯物持續抗斗的童年。愛上了畫畫,立志當畫家,第一張作品畫的是關公。

07歲 在馬偕醫院接受手術矯治,終於可以撐拐杖走路。

08歲 上小學,領到一張東圓國小一年八班的名牌。

09-14歲 小學六年出盡風頭,成績一直坐1望2,無數次美術、書法、作文比賽第一名,家中獎狀、獎品一大堆。看了太多的文學名著,最喜歡基督山恩仇記。

14-17歲 了國中,迷上了存在主義,卡夫卡成了他一生中的偶像。

17歲 因為討厭穿制服,背書包上學,決定進入台北工專土木工程科就讀。

22歲 自台北工專畢業,進入工程公司工作,因為不習慣上班打卡的生活,決定離職。

23歲 進入廣告公司,擔任writer一職,展開一連串廣告探險活動。

25歲 發表第一首歌曲「開心女孩」,同時——開心洗發精、芙麗思香浴乳、龍角散……等作品獲得熱烈回響,從此在廣告界受到肯定。

26歲 認識阿桂(點將唱片公司的老闆),決定推出個人專輯唱片「老么的故事」。

28歲 鄭智化與認識三年多的張鈺雅舉行婚禮。

◆ 鄭智化的近期動態:

2001年7月14日 在鄭智化歌迷聯盟成立近兩年之後,鄭智化在北京接見了站長火花石,從此揭開了鄭智化與他的歌迷之間親密接觸的新局面。

2001年11月17日 鄭智化在江蘇南京參加江蘇台綜藝節目《情感超市》的錄制,期間接見了南京的盟友孤獨的羔羊,並出資資助了南京的無臂大學生程玉雲。

2001年11月19日 鄭智化在江蘇南京參加了江蘇綜藝頻道《非常周末》節目的錄制。

2001年11月21日 鄭智化在遼寧沈陽參加了遼寧電視台《心跳約定》歌友會節錄的錄制,期間接見了遼寧、北京、吉林等地的盟友百年一郁、大國小民、摘星少年、追夢賢弟等。

2001年12月7日 鄭智化在黑龍江哈爾濱參加了黑龍江電視台《不見不散》節目的錄制。

2001年12月28日 鄭智化在北京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特別節目——為了六千萬殘疾人的演出,並獲得了愛心慈善大使獎。

2002年1月19日~20日 鄭智化不遠千里,專程來到北京參加了鄭智化歌迷聯盟舉辦的《北京之約》盟友大聚會,並和與會盟友一起參加了聚餐、網聊等活動。

2002年5月1日 鄭智化在新疆烏魯木齊參加了愛心蛋糕大型助殘公益活動。

2003年9月10日 鄭智化在崑山參加2003中秋大型慈善募捐文藝晚會的演出。

2003年10月22日 鄭智化在安徽宣城參加了《美克之夜》歌友會的演出,期間接見了安徽的盟友我在線、何滿子等。

2004年4月21日 鄭智化在山東青島參加了福利彩票頒獎活動,擔任頒獎嘉賓並演出,期間再次接見了鄭智化歌迷聯盟站長火花石。

2004年4月24日 鄭智化在甘肅武威的武威大酒店舉行了小型演出。

2004年4月26日 鄭智化在河南駐馬店人民劇院舉行了《重現江湖歌友演唱會》,期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名盟友一起現場參加了化哥的演出並得到化哥的接見。

2004年4月28日 鄭智化在江蘇南京參加了福利彩票頒獎活動,擔任頒獎嘉賓並演出,期間再次接見了南京盟友孤獨的羔羊。

2004年5月5日 鄭智化在安徽蕪湖美麗華大舞台、天上人間娛樂廣場舉行個人小型歌友會。

2004年5月21日 鄭智化在山西晉城舉行了小型歌友會。

2004年5月26日 鄭智化在河南新鄉舉行了小型歌友會,期間有來自河南的數名盟友一起現場參加了化哥的演出並得到化哥的接見。

2004年5月28日 鄭智化在山東聊城舉行了小型歌友會,期間有來自山東的數名盟友一起現場參加了化哥的演出並得到化哥的接見。

2004年5月30日 鄭智化在湖南湘潭舉行個人小型歌友會。

2004年5月31日 鄭智化在河北秦皇島舉行個人小型歌友會。

2004年11月21日 鄭智化在遼寧營口東華大酒店友情演出,期間有來自遼寧的數名盟友一起現場參加了化哥的演出並得到化哥的接見。

2004年11月23日 鄭智化在北京網易公司進行網上視頻聊天活動。

2004年11月25日 鄭智化在北京參加了北京電視二台《春花秋實》節目錄制,並有部分北京的盟友在現場參與了節目錄制。

2004年11月27日 鄭智化在湖南株洲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株洲節目的演出,期間有幾名盟友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4年11月28日 鄭智化在遼寧營口東華大酒店友情演出,期間有來自遼寧的數名盟友一起現場參加了化哥的演出並得到化哥的接見。

2004年12月20日 鄭智化在廣西北海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北海節目的演出。

2004年12月21日 鄭智化在西藏拉薩舉行個人小型歌友會。

2005年4月29日 鄭智化在河北邯鄲參加中央電視台的《中華情》晚會的演出,期間有盟友遠方等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5月2日 鄭智化在陝西西安參加一個劇院的小型演出,期間有翅膀、與子偕老等十餘位盟友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5月8日 鄭智化在福建廈門參加天使酒吧(原名「墮落天使」酒吧)舉辦的小型演出,期間有Yywha、雲潔等盟友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5月10日 鄭智化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與北京斗室文化有限公司簽約,並計劃於2005年11月推出親自監制的專輯《鄭式影響》,化哥在現場演唱了他為一直支持他的朋友所寫的新歌《如夢一場》。

2005年7月3日 鄭智化在甘肅天水南山體育場參加2005年中國天水伏羲文化旅遊節暨建市20周年「天河年輪」之夜大型明星演唱會的演出。

2005年9月24日 鄭智化在河北唐山市參加遵化俱樂部的小型演出。

2005年9月26日 鄭智化在浙江永康市參加中央電視台的《中華情》晚會的演出,期間有沉默羔羊等盟友在杭州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9月28日 鄭智化在廣東廣州市參加哈樂演藝大舞台的現場演出,期間有Yulinlin、伊心伊意、菜頭等盟友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9月30日 鄭智化在寧夏銀川市吳忠地區參與小型演出。

2005年10月5日 鄭智化在福建泉州市福清地區參與小型演出。

2005年10月6日 鄭智化在海南瓊海市參與小型演出。

2005年10月28日 鄭智化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參與新疆燃氣集團舉辦的小型演出,期間有鴻雁、鑽天鷂子等盟友得到了化哥的接見。

2005年11月20日 鄭智化在廣東省陽江市體育館參與小型演出。

2005年11月25日 鄭智化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參與小型演出。

2005年11月26日 鄭智化在重慶市舉行的張帝演唱會中參與嘉賓演出。

2005年12月18日 鄭智化在北京展覽館劇場舉行了2005「鄭式影響」個人演唱會,同時聯盟的第二次大型聚會也同期舉行,全國有超過100位盟友參與了聚會並到現場為化哥吶喊助威。

鄭智化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概會是一副身殘志堅的形象,至少在大陸是如此。這可以從他在大陸的軌跡得到證明:他在大陸的大紅大紫,是從《水手》開始的,此後又經歷了《星星點燈》等專輯的重復,直到後來的歸於沉寂。但是無論如何,當我們提到鄭智化時,總是會不可避免的想起《水手》:他說風雨中那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
有夢……

事實上,鄭智化的意義決不局限於以一位殘疾人的身份唱出勵志歌曲。

鄭智化最早的一首單曲名為《給開心女孩》,這首歌給我的感覺很像是那個年代很多電影里的主題曲,曲風及配器都很花哨,很有「時代色彩」。時代色彩的另一面意味著沒有自己的風格。他的第一張專輯名為《老幺的故事》(其中收錄了《給開心女孩》這首歌,但是整張專輯的製作要晚於這首歌),其中的主打歌《老幺的故事》預示了鄭智化在流行歌曲方面的基調,即使是後來令他大紅大紫的《水手》也沒有超出這首歌的范圍,我們甚至可以說《水手》是這首歌的一個翻版。可以這么說,《老幺的故事》是理解鄭智化的一把鑰匙。那麼《老幺的故事》在講什麼故事呢?歌詞如下:

黑色的煤渣,白色的霧/阿爸在坑裡不斷地挖,養活我們這一家/嬌縱的老幺,倔強的我/命運是什麼我不懂,都市才有我的夢/糾纏的房屋,單純的心/坑裡的寶藏不再有,為何我們不搬走?/沉澱的激動,醉人的酒/阿爸的嘴角喃喃地說,這里才有老朋友/通往坑口的那一條路,不是人生唯一的方向/晨曦中模糊的腳步聲,遺忘了最後一次的道別/誰說寵壞的孩子不哭/就在悲劇發生的那一瞬間,淚水吶喊換不回,阿爸在淹沒的礦坑裡面

淹沒的礦坑它淹沒了我的夢,淹沒的礦坑淹沒多少笑容/焚燒的紙錢在狂風中亂飛,過去的回憶抹不去的傷痕/礦工的兒子逃離家鄉的老幺,萬能的神啊教我該如何禱告

在物質文明的現代戰場,我得到了一切卻失去自己/再多的夢也填不滿空虛,真情象煤渣化成了灰燼/家鄉的人被礦坑淹沒,失去了生命/都市的人被慾望淹沒,卻失去了靈魂

淹沒的礦坑它淹沒了我的夢,淹沒的礦坑淹沒多少笑容/淳樸的臉孔又再一次想起,心靈的歸宿何處擋風遮雨/成長的老幺現在我終於知道,逃離的家鄉最後歸去的地方

淹沒的礦坑它淹沒了我的夢,淹沒的礦坑淹沒多少笑容

從表面上看,這首歌詞講的是一位礦工的兒子,嚮往城市的繁華,終於在父親身罹礦難之後逃離礦場來到城市。在城市裡,他通過一系列的「奮斗」終於獲得成功,然而在成功之後,卻發現城市並不是天堂,這里充斥著慾望,城市並不是人的天堂,而只是慾望的天堂。家鄉的人被礦坑淹沒,失去了生命;都市的人被慾望淹沒,卻失去了靈魂。這就是鄭智化發出的一聲嘆息。現在我們要從深層次來理解這首歌,這首歌所講的實際上是一個常見的「城市故事」,在這類故事裡,通常都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年輕人(一般為男性),到城市來撈世界,通過一系列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這種農村青年在城市大獲成功的故事有許多版本,多數都意在講述這位年輕人通過怎樣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這里的潛台詞為:城市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在這里,只要你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而成功至少間接的意味著慾望的滿足。事實上,我們應該可以知道,在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的階段,都市確實是誘人的,城市吸引了大批來自農村的年輕人來此一搏,但是我們更該清楚的知道,成功者只能是少數。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這類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它刻意展現了城市的美好的一面,對其陰暗面卻略過不提。這一類故事流行於城市化迅猛發展的階段(或稍後),尤其是當大眾文化迅猛發展後,這類故事以及它們所裹挾的潛台詞更是深入到社會心理中去。比如說早幾年,李嘉誠就成為了年輕人的偶像。而這首歌卻立足於批判,它尖銳的指出,城市不是人的天堂,而只是慾望的天堂。

在這首歌里,鄭智化為這位老幺安排了一個結局:遠離城市,回到礦場。這表明了鄭智化的批判立場。

在後來的《水手》里,這種立場得到了延續,但同時也弱化了,轉而顯示出了勵志的傾向: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但其實在這里,我們仍然可以窺見《老幺的故事》的影子:一位生在海邊的孩子,嚮往「另一個世界」,這另一個世界是什麼呢?其實仍然是城市所代表的現代文明。而在來到城市後: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戲,說著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偽善的面具。總是拿著微不足道的成就來騙自己,總是莫明其妙感到一陣的空虛,總是靠一點酒精的麻醉才能夠睡去……同《老幺的故事》一樣,這首歌的結局仍是遠離城市:尋尋覓覓尋不到活著的證據,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跡,驕傲無知的現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被文明糟蹋過的海洋和天地。只有遠離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在帶著鹹味的空氣里自由的呼吸……這時候,水手的笑語成了一種召喚:回來吧。

這樣的比較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水手》與《老幺的故事》其實是同構的。但是鄭智化並不是在若干年後簡單的重復自己,而是在觀察之後,對城市生活進行了更細致的描寫,同時,其批判的立場亦稍有減弱。這樣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是《水手》而不是《老幺的故事》獲得了更多的聽眾,首先,與《老幺的故事》里的粗線條相比,這一首中的描寫是具體的,這就更加切中城市人的內心世界;其次,批判的立場稍有弱化,更易為人接受;再次,這首歌里的主角並沒有像老幺那樣在城市裡「得到一切」,而是一副為生活打拚而欲罷不能的形象,顯然這種形象更接近於芸芸眾生,這當然能獲得更多的共鳴。

《水手》這首歌收錄在鄭智化的專輯《私房歌》里,在引進時,《大國民》這首歌被剔除掉了,大概是因為政治的關系吧。不過由於盜版和現在的網路的緣故,聽到這首歌也不是一件難事。理解這首歌,同樣有助於理解鄭智化。

《大國民》這首歌講的其實是當時的台灣所面臨的困境,這首歌之所以能面世,一個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台灣的解嚴。解嚴使鄭智化獲得了用流行歌曲來關注現實政治的權利(但是這一權利並沒有太多人來享用,這就是鄭智化與一般商業歌手的不同),鄭智化一貫是關注現實的,而政治,亦現實之一種。此時,鄭智化在《大國民》里表達了他對台灣的一些思考與失望。有意思的是:孫中山先生說,政治即眾人之事。而這張「很政治」的專輯卻被命名為「私房歌」,鄭智化的意思是要與孫中山先生唱反調嗎?應該不是。可能的原因有三種。第一、伴隨著解嚴,台灣進入多元化社會,政治不再是社會生活的唯一的中心,反而漸漸有邊緣化趨向。鄭智化用私房歌三字來表達並伸張這一權利;第二、鄭智化自知關注現實政治的歌曲難以在大眾文化領域內立足,故以私房歌三字自嘲;第三、鄭智化喜歡的作家是卡夫卡,我們知道,卡夫卡的寫作是一種比較純粹的個人化寫作,鄭智化或許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對卡夫卡的喜愛。

費希特說過:一個人之所以選擇某種哲學,正是因為他是這種人。鄭智化顯然從卡夫卡那裡繼承了一些什麼,或許應該說,他與卡夫卡有某種程度的相似。這種相似並不體現在創作手法上,而是性格與立場上的一些特徵,比如:憂郁、敏感以及對現代文明的批判立場。鄭智化寫過很多憂傷的歌,如《把感情收藏起來》、《讓風吹》、《用我一輩子去忘記》、《單身逃亡》、《離開這座城市》、《告訴我》、《我是風箏》……等等。正是因為鄭智化的憂傷是內在的,所以他的這類歌曲雖然沒有明顯的批判現實的立場,但也頗能以情動人。在鄭智化的歌里,有時會表現出一種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的無力感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種神聖感,最明顯的例子是《有關於承諾》。這首歌里也講了一個故事,一對年輕男女談戀愛,男的發誓要給女的一輩子幸福,然而他的誓言沒能兌現。接著鄭智化就唱道:有關於承諾,絕對不是隨便說說。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神聖感以及理想主義者的姿態。

正是因為這種理想主義者的姿態,使得鄭智化不斷的直面現實生活中的「怪現狀」。在《中產階級》里,鄭智化描寫了一幅中產階級的生活圖景:

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著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偷偷跌倒/我的床鋪很大,我卻從沒睡好,我害怕過了一夜就被世界遺忘/我的慾望很多,我的薪水很少,我在台北的馬路上迷失了我的腳

沒有人在乎我這些煩惱,每個人只在乎他的荷包/我常常喝著可樂,我吃著漢堡/只是心中的空虛飢渴無法填飽

是不是就這樣平凡到老,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壞不好/是不是學會了放棄思考,這樣的我才能夠活得很好/頭殼壞掉才能夠活得很好

中產階級在某些現代政治理論中處於被批判的地位,他們被描述成這樣一種人:表面上看,擁有較好的工作與收入,但是其政治性以及革命性已經完全被對物質的追逐拖垮,而「物質」永遠只是一根胡蘿卜——無論怎樣追趕,總是差一點。這首歌里就描繪了這種中產階級的生活圖景,一邊要努力顧及自己的收入、地位,另一邊卻又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情的淡薄。在物質上或許會滿足,但精神世界卻是一片空虛。應當說,這首歌對中產階級的刻劃還是相當成功的(事實上,我相信這首歌能夠引起許多尚未進入中產階級者的共鳴)。中產階級的出現,無疑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聯繫到前面分析過的鄭智化的立場,我們不難發現這首歌正是其一貫立場的表現。

另外,鄭智化的一首《蝸牛的家》也很有代表性,非常值得一談:

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找不到我的家/在人來人往的擁擠街道,浪跡天涯/我身上背著重重的殼,努力往上爬/卻永永遠遠跟不上,飛漲的房價

給我一個小小的家,蝸牛的家/能擋風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給我一個小小的家,蝸牛的家/一個屬於自己溫暖的/蝸牛的家

很不幸的是,這首歌里所描繪的圖景成為了我們的現實。早些年,我們還可以隔岸觀火的說這正是資本主義的悲慘現狀。然而現在,我們只能對此發出共鳴。這首歌里最有趣的一個詞是「浪跡天涯」。提到這個詞,我們眼前浮現出的或許是這樣一幅圖景:黃沙滾滾,一騎絕塵,漸行漸遠……很遺憾,今天不太可能再出現這樣的場面了(即使有,也會有大批媒體作跟蹤報道)。因為我們現在只能在人來人往的擁擠街道浪跡天涯。這里我們又可以看到現代文明與前現代的對立。與城市化高速鋪開的現實相伴的,是房地產的炙手可熱,房價自然也會一路攀升。攀升到了讓人永永遠遠也跟不上的地步,那我們也就只能發出一聲悲吟。現在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鄭智化是站在現代社會懷念前現代——「腳(印)」這個比喻至少在他的歌里出現過兩次,分別見《水手》(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腳印)和《中產階級》(我在台北的馬路上迷失了我的腳),顯然,這是與柏油路所代表的現代文明相對立的——這樣我們也就能夠理解鄭智化如此熱情的謳歌《南台灣》,在這里,一定是踩得出腳印的:

熱情的陽光探出了頭/大地一片綠油油/椰林婆娑舞輕柔/藍天白雲任自由/淳樸的人們張開了手/痴心姑娘在等候/談天說地樂悠悠/凡塵俗事拋腦後/南台灣呀南台灣/美麗的南台灣/有緣來做客住一宿/明朝醒來不願走/南台灣呀南台灣/美麗的南台灣/今生願在此常停留

如此明顯,這里是沒有被文明糟蹋過的一方凈土。這里的陽光是熱情的,大地是綠油油的,有椰林,有藍天白雲,所以鄭智化說:美麗的南台灣呀,我捨不得離開。

至此似乎可以結束本文,但我仍然想將他的《游戲人間》單獨列出來提一下。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認為這首歌是鄭智化比較獨特的一首作品。在這首歌里,我們看不到鄭智化的批判立場,也看不到憂傷,看到的是小人物的強作曠達,對一切都持無所謂的態度。身為小人物,怎麼辦呢?那就放浪吧。管他對也好,錯也好,我只求日子過得開心一點。我想這首歌是鄭智化對中國人生存智慧的一種理解,也體現了鄭智化的一種「圓滑」。打個比方說,如同金庸的《鹿鼎記》。謹以這首歌的歌詞作為結束:

世界太羅嗦,不分對或錯/像我這樣的老百姓,誰會在乎我/有錢的當老大,沒錢的難過活/就算是看不慣,我又能如何

愛人離開我,不說為什麼/傷心難過的時候我學會了喝酒/每次我都喝醉,但從來不犯錯/明天酒醒以後,我依然是我

笑容太甜,淚水太咸/山盟海誓到了最後難免會變/煩惱太多,未來太遠/何不陪我一起放盪游戲人間

日子怎麼過,快樂不快樂/像這種無聊的問題你不要問我/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反正都是沒把握,不必太強求

我有我的痛,我有我的夢/裝瘋賣傻的時候,你不要笑我/也許有一天,你我再相逢/睜開眼睛看清楚,我才是英雄

笑容太甜,淚水太咸/山盟海誓到了最後難免會變/煩惱太多,未來太遠/何不陪我一起放盪游戲人間

酸甜苦辣嘗過,人情冷暖看破/江湖的路上我身不由已/是是非非拋開,恩恩怨怨不再/自由自在我浪跡天涯

『肆』 開展助殘日主題活動總結

【2017年開展助殘日主題活動總結1】

在第二十七次全國助殘日即將來臨之際,為,在全區進一步形成扶弱助殘的良好氛圍。5月19日上午,睢陽區司法局在北海路繁華路段開展了第二十七次全國助殘日法治宣傳活動。

為繼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努力營造扶殘助殘濃厚社會氛圍,5月18日,新城區政府殘工委、區殘聯在解放路蘇寧生活廣場舉辦了以“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為主題的第27次“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中共新城區委常委、副區長劉照河;陝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李朝慶;陝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孫旭;陝西省西安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賀夢吉;新城區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何偉等領導參加了活動並講話,來自全區10個街道的200名殘疾人朋友共同參與了活動並觀看了專場演出。

活動現場,首先由新城區委常委、副區長劉照河致辭,他在講話中對全區廣大殘疾人朋友、殘疾人工作者以及助殘志願者們為殘疾人事業發展做出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對2017年新城區殘疾人事業發展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其次,陝西省西安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康尚共享陽光”助行西安項目為新城區殘疾人捐贈50台電動輪椅,價值35萬元;區殘聯機關、各街道殘聯工作人員現場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殘疾人康復、就業、輔具適配等問題;新城區優秀殘疾人書畫家現場進行作品創作展示及義賣;殘疾人手工製品展示及義賣;最後,新城區“詠新”殘疾人合唱團的演員們現場進行了專場演出活動,為殘疾人朋友獻上一份節日禮物。

本次主題宣傳活動的成功舉辦,拉開了新城區今年“全國助殘疾日”系列活動的序幕,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新城區還將陸續舉辦殘疾人愛心書屋捐贈圖書、免費觀影、“文化體育微夢想”圓夢、“誦讀經典”朗誦比賽、優秀殘疾人事跡交流會等重大活動,以此來宣傳殘疾人事業,營造良好社會風尚,使殘疾人得到理解、尊重和幫助。

【2017年開展助殘日主題活動總結2】

2017年5月18日,由中國殘聯宣文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共同主辦、順義區殘疾人聯合會、順義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順義區工商界聯合會承辦,順義區燕山文化協會、北京利安盛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文化助殘愛在順義”慶祝第二十七次全國助殘日主題公益活動在北京市順義區金潮玉瑪國際酒店隆重舉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宣文部副主任鄒柏林、北京市殘聯巡視員、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梁田、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徐鋼、順義區副區長、順義區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向英等領導出席了本次公益活動。本次主題公益活動由北京交通台節目主持人孟陽、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劉瑋共同主持,首都各界助殘公益人士、順義區殘疾人代表共計300餘人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這個春風拂面的五月,因全國助殘日變得格外溫暖,更因首都各界助殘公益人士的愛心善舉變得格外生動。本次公益活動圍繞“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的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由誦讀《芬芳誓詞》拉開序幕,呼籲更多社會人士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首都殘疾人事業。通過講述順義區四位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向社會展示首都殘疾人事業,特別是遠郊區殘聯近年來在扶持幫助殘疾人就學、就業、自強創業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同時通過《愛》這部微電影也呼籲社會更加平等、文明、包容、進步。微電影中的主人公張海濤老師與其搭檔作為殘疾人代表深情演繹了一首其自己創作的公益歌曲《愛心志願者》回饋社會各界多年來對首都殘疾人事業以及其本人的關注與幫助。

活動中,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表彰了2016年度公益助殘先進單位。思享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何曉武先生代表獲獎企業發言。發言中,何總講到殘疾人群體是非常值得社會高度關注的弱勢群體,企業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應該不忘回饋社會,讓殘疾朋友同享社會進步成果,公司將持之以恆,以實際行動助力首都公益助殘事業發展。

主題公益活動還邀請讓愛飛翔殘疾人藝術團、腦癱歌手張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徐兆民、首屆中國達人秀冠軍、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劉偉、青年舞蹈演員、挑戰不可能成功者蔣馨柔、著名青年歌唱家陳蘇威等優秀藝術團體和藝術家登台表演,藝術家們精彩的演出將主題公益活動一次次推向高潮,受到殘疾人朋友的高度贊揚和一致好評。

“仁美書畫展”更是為助殘日的活動增添光彩。由100多名國內著名書畫家與殘疾人書畫家共同參與的殘健融合“仁美書畫展”是中國殘聯的文化品牌,通過優秀的藝術作品,展現了我們殘疾人藝術家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堅強品格與時代風貌,並通過殘健融合的形式,讓我們殘疾人藝術家精神生活有寄託,融入社會有尊嚴。

著名影視演員陳威受邀出席本次活動並擔任特邀主持,為感謝陳威對首都殘疾人事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呼籲,北京市順義區殘疾人聯合會授予陳威“助殘愛心大使”榮譽稱號。

順義區殘疾人聯合會在活動現場精心安排了殘疾人剪紙、殘疾人菩提子串珠子、殘疾人葫蘆燙畫等殘疾人職業康復項目,通過現場展示,參加活動的社會人士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了殘疾人職業康復項目的社會意義和價值,有效拓寬了宣傳渠道,為殘疾人職業康復項目更好地融入市場搭建了有效的'對接平台。同時,北京利安盛華科技有限公司為來到活動現場的殘疾朋友進行21項免費體檢,並給出實時、精準的健康報告,並通過雲平台對所有檢測的殘疾人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在展示區域還有來自台灣知名心理專家、卡方國際董事長柏丞剛先生帶領的團隊帶來能夠科學分析大腦與心理的認知訓練系統,為更多有需要的人群解決各種心理問題。

本次公益活動更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徐湛、朱鐵川等16位享譽盛名的書畫家捐贈了自己精心創作的書畫作品,用以感謝一直以來支持首都殘疾人事業的各位企業家。本次活動在順義區工商聯的大力支持下動員12家愛心企業共籌集善款80萬元,該善款將通過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定向轉增順義區殘疾人聯合會定向用於支持順義區殘疾人事業。活動中,與會領導接收了12家愛心企業捐贈的善款並向12家愛心企業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活動中正式啟動了“星月之光”殘疾人職業康復項目,順義區工商聯主席、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王慶國主任在活動中代表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與順義區兩家殘疾人職康站確立了長期捐助機制。同時,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高順義區殘疾人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北京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燕山文化協會設立文化創意基地,用於為殘疾人開展書畫培訓。

活動在氣勢磅礴的《千手觀音》舞蹈中落下帷幕,與會領導與演員合影留念。

【2017年開展助殘日主題活動總結3】

5月21日是第二十七次全國助殘日,主題為“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5月9日,副市長楊海泉慰問我市貧困殘疾人;鶴山市“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一級)”開展“相親相愛一家人,感恩有您”職工集體生日會,為鶴山市第二十七次“全國助殘日”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楊海泉副市長到沙坪街道貧困殘疾人家中慰問,向他們送上助殘日的問候和祝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貧困殘疾人手中,市殘聯湯文好理事長及沙坪街道李敏英黨委陪同慰問。

在貧困殘疾人家中,楊海泉副市長與殘疾人及其親屬進行深入交談,了解他們的狀況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為他們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鼓勵他們堅強生活,增強生活的信心。楊海泉副市長鼓勵貧困殘疾人家庭,他表示,黨和政府絕對不會忘記殘疾人弱勢群體,要相信政府,也要相信自己,積極生活,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殘疾人的生活將會越來越好。

隨後,鶴山市“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一級)”開展“相親相愛一家人,感恩有您”職工集體生日會,鶴山市殘聯理事長湯文好、江門市殘聯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池海才、陳德娥、鶴山市殘聯副理事長張立新、鶴山市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招廣寧,鶴山市“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一級)”職工、我市流行音樂協會助殘志願者等近15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基地專門為本月生日的職工准備了五層生日蛋糕,還為他們准備了小蛋糕和扇子作為生日禮物。生日會上,殘疾職工表演手語舞蹈《感恩的心》並合唱歌曲《明天會更好》《我的好兄弟》,流行音樂協會的志願者們為他們伴奏音樂,還為職工們表演了原創歌曲。

活動中,各位領導和本月生日的27名職工共同切蛋糕,祝賀他們生日快樂,並寄語殘疾職工,要積極生活,努力工作,自強不息,並相親相愛、團結互助,在工作崗位上出色表現。

據了解,鶴山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以今年全國助殘日“推進殘疾預防,健康成就小康”的活動主題,開展系列助殘活動,積極開展殘疾人“防治康推”工作,為殘疾人提供精準康復、精準扶貧服務。包括:一是開展殘疾預防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殘疾預防的意識:舉辦“殘健同行,相約水鄉”節日主題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殘疾人士和貧困殘疾職工;舉辦殘疾預防知識講座;在各鎮(街)殘聯組織開展助殘日宣傳活動;二是進一步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落實精準康復和精準扶貧工作:認真落實全國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信息數據動態更新工作,全面推進殘疾人大數據信息化建設,啟用第二代殘疾人證網上申報工作。逐步建立殘疾人士基本情況、康復、教育、救助、培訓、就業等大資料庫。加強精準扶貧,扶持我市80戶困難殘疾人家庭發展生產和自主創業,做好殘疾人職業培訓工作。推進城鄉醫療保險一體化落實重殘人士全面參保政策;開展0-6歲殘疾兒童篩查康復工作;全面建成鶴山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特殊教育學校並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社區康原中心網路建設,全市每個鎮街(鄉鎮)至少建立一個社區康園中心,優化殘疾人服務設施建設。三是舉辦形式多樣的助殘活動,關愛殘疾人,營造全民助殘扶殘的良好氛圍:開展“志願在康園”活動;舉辦“相親相愛一家人,感恩有您”——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基地(一級)員工集體生日會,開展殘疾人心理健康知識宣教活動;舉辦“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殘奧冠軍、傑出運動員李漢華成長經歷分享會;開展“微心願”助殘送溫暖活動;開展系列宣傳我市殘疾人自強、創業事跡以及開展扶殘助殘服務報道,報道社會各界扶殘助殘的感人事跡。

通過認真組織開展在全國助殘日期間形式多樣的系列助殘活動,大力弘揚人道主義精神, 在全社會形成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 提升我市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水平。

『伍』 劉宗勇的媒體報道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專訪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華夏之聲》專訪(上下集)
廣東衛視《凡人大愛》:一個80後公益人的暖冬行動
貴州電視台:貴州好人劉宗勇【2012年5月貴州電視台第五頻道播出專題片】
中國新聞網:民間公益人劉宗勇走上大學講台
劉宗勇1981年出生在貴州遵義余慶縣的一個貧困家庭,1998年從音樂學校輟學到外地打工還賬,但這個只有初中文憑的「80後」如今是著名公益人、公益網站愛心聯盟的創辦人。從2008年從事網路公益至今,他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通過平台幫助了近2000餘名貧困學生,近20所貧困學校,疾病、弱勢群體200餘人。談起公益事業,他自信地說:「公益不僅僅是有錢人的游戲,窮人也能辦公益。」「公益和慈善不一樣,辦公益是要從小事做起的。」作為網路公益事業的先驅者,劉宗勇認為公益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精神。「網路公益不一定要做什麼大事,傳播公益文化才是關鍵所在。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幫忙撿一下,輕輕點一下滑鼠轉發一條公益性微博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這能讓整個社會理解公益是什麼,應該怎麼去做公益。」郭建是貴州師范大學2010級在校的學生,如今是愛心聯盟貴陽分會的副會長。2010年他從網上了解到了愛心聯盟,並決心加入了這個公益組織。因為他還同時是貴州師范大學青年紅十字會會長,這讓他給愛心聯盟創造了更大的合作平台。「因為大家都是學生,不可能總是捐錢。所以當時我們大多組織的是捐書或者捐衣服的活動。」郭建說,「其實像我們大學生,只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別人,有愛心就行了。」劉宗勇認為,公益事業是社會需要但政策不健全的產物。「公益文化的推廣能推動政府做政策的改變。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要讓社會,讓所有人知道應該怎麼去做公益。」當談到公益文化和精神,劉宗勇說,「助學不僅僅是打錢,我們應該要把孩子當成親人,僅僅打錢是沒有意義的,孩子們會以為這是政府的救濟金。要多關心,要讓孩子意識到你的存在。」24日晚,劉宗勇在貴州工商職業學院舉辦了個人公益講座,這是劉宗勇高校微公益巡迴講座的第六站。「我一無所有,但是我每天都在幫助其他人,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劉宗勇在演講中談到,許多網友都在問我的生活來源是什麼,我想說我這身西裝是別人捐的,我的話費有人為我掏,還有人每個月固定給我發500元的生活補助,那個人說:這個不是給你的,是給這個團隊的。」成為職業公益人後,劉宗勇放棄了他原為作家的身份,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來。但伴隨而來的問題是自己無暇兼顧自己的家庭。劉宗勇說:「我的小孩7歲了,但是我們很少見面。去年回了10次余慶,只有3次回了家。」而他的父母也不知道到底現在劉宗勇是在干什麼。「很多人都在問我到底我圖什麼,能讓我拋下家裡的孩子不顧?我不需要得到什麼,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好父親,我只能說我在小家和大家之間選擇了大家。」在社會各方對他的提出質疑之聲的時候,劉宗勇選擇了面對。在劉宗勇博客中的《志願者應把嘲諷當成一種鼓勵》中寫到:「很多志願者都對我說過,不知道我是怎麼滾爬出來的,我無所謂的對大家說:因為這些人的嘲笑,我們的職業才更顯得有意義。是啊,這是一種光榮的使命,何必因為他人的言語而感到羞恥。」來源:中國新聞網實習記者陳暢封面人物:訪貴州草根派愛心聯盟發起人劉宗勇
■本報記者仲鵬/文圖夢碎時刻采訪劉宗勇的想法已有幾個月了,卻因為機會問題和認識問題一直在「作祟」,所以久久沒有「得逞」。今年春天那個「雷鋒月」,記者的一位同事曾經對劉宗勇做過側面訪談,將他做好事的一些經歷寫進了「雷鋒就在身邊」的大題目中,挺感人的。從那一刻起,記者改變了因聽信傳言而產生的偏見,進而萌生了走近劉宗勇,重新審視劉宗勇的初衷。本欄目已經開設一年半有餘,欄目所報道的人物幾乎都是非公經濟層面的優秀代表,幾乎都是成功者或者正在靠近成功邊沿的人物。所報道的人物,都是由各縣市推薦的、在社會上有一定正面影響的人物。照如此這般的標准,劉宗勇無論如何也列不進「采訪大名單」的。原因之一,雖然他是「非公經濟人物」,但不是企業家或老闆。原因之二,他是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社會上許多人對他不理解,甚至持有偏見。但是,他創辦的「愛心聯盟」公益機構,對大山裡面許許多多的貧困學生所做的那一樁樁、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善事,卻明明白白的擺在網上,留在許多人的記憶中。做好事做善事,應該算是「正面影響」吧?就沖著這一點,記者決定「偏離」一回採訪常規,「自作主張」將劉宗勇的故事寫出來告訴大家。也許,記者這次「特立獨行」,可能也要招致一番非議,主意既定,也就顧及不了其他了。7月15日下午2點,空中瀉下雨傘難擋的雨幕,主意已定的記者來到了遵義市北京路一棟大樓的10層,進入一間半是寫字間半是起居室的房屋裡,劉宗勇說,這就是我在遵義的臨時辦公室。一張沙發,一台茶幾,兩張桌子,兩台電腦。難道這就是騰訊網上響當當的「愛心聯盟」創始人、近千名愛心志願者的「盟主指揮中心」?記者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這里的確就我一人,但是,我的確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省內許多縣市都有愛心聯盟的機構和成員。」劉宗勇介紹道。個頭不高,面目清爽。平頭,襯託了他外形的精神勁,眼神,透出他內心的精神勁,看得出,眼前這位「盟主」具有執拗的心智,認定目標不回頭。記者進行了一番自我預判。「做公益事業的想法源於什麼時間?」記者問。「說來話長,想法源於一段苦澀的經歷。」劉宗勇用故事將記者帶到了他的苦澀經歷中去了。1998年秋天,初中畢業的劉宗勇第一次出遠門了。他的家在余慶縣龍溪鎮小河村。從小生活在溪水悠悠、竹木蔥蘢潤澤著的小山村裡的他,對音樂藝術有著霧里看花般的朦朧眺望,連做夢都想到音樂學府里長見識、學本領。這次出門的確走得很遠,目標是5000里之外的山東省,盡管山高路長,沖著音樂魅力的誘惑,他欣然前往。這年,他17歲,17歲的他被齊魯音樂學校錄取了。懂得行規的人都曉得,藝術學校的收費是很貴的,當年這所學校一個學期的收費是7000元,這對劉宗勇於以農事為生的父母而言,無異於難越的高山,但是,再高,也得爬呀。為了兒子的理想,他們東拼西湊了3000元,希望以分期付款的形式繳納學費,讓兒子安心讀書。轉眼之間,催繳餘款的通知單來了,這也是劉宗勇最害怕的紙條。然而電話那頭,母親沉默了,劉宗勇明白,家裡實在拿不出錢了。無奈之下,劉宗勇只好低三下四向同室的學友求告,企望得以「短暫周轉」,還好,有一位同學給了他1000塊錢。但很快,同學表現出要他還款的意思了,而電話那頭總是沉默,家中一直沒有錢匯向山東這頭。家中無錢,學校催錢,同學要錢,怎一個錢字了得,無奈的現實猶如風霜雪雨,將他求學的音樂激情一度度降溫,當激情接近冰點的時候,他再無讀書的心思了。好不容易,盼來家中的2000元錢,但是,劉宗勇將1000元錢還同學之後,剩下的錢再也不願意交給學校了。他已經決定離開學校回家了。但是,學校不同意——向班主任講述困難原因,班主任不理解,以為他在逃避學費,不得已,劉宗勇用下跪的方式求情,依然得不到同情,還被叫到政教處訓了一番話,並不準邁出校大門……後來,劉宗勇只好編了「外出看病」的謊言,終於踏出了這所令他傷心夢破的民營學校的大門,從此再也沒有回頭。從離開那所民營學校的那一刻起,劉宗勇暗暗發誓:如果將來條件允許,自己一定要從事公益事業,幫助與自己一樣的貧民學生完成夢想。劉宗勇和榕江中學受助的學生劉宗勇在北京幫助一家三口殘疾人快樂與尷尬給女兒的信打開「劉宗勇博客專欄」,裡面的確熱鬧,內容豐富,點擊率高,采訪過程中,記者在劉宗勇的電腦上發現,他建立的QQ群有90多個之多,難怪他在騰訊網佔有相當的地位,據說,目前,劉宗勇博客的點擊率接近7000萬次,被網路上稱之為中國QQ達人。劉宗勇公益事業起源於網上。因為有強大的網路資源和眾多的小說、博客粉絲,2008年獲得了出人意料之外的可喜成功。這個現象給劉宗勇強烈的啟發,聯想到10年前在山東立下的誓言,他想:何不繼續下去,做一個職業公益人?想法既定就要踐行是他的性格,於是,他放棄了職業撰稿人的身份,開設了「愛心聯盟博客」,正式打出了民間職業公益人的旗號,在騰訊博客和QQ群開展公益活動,掀開了他的人生故事新頁面。2010年6月,劉宗勇將愛心公益機構正式更名為「愛心聯盟」,並且建立了實體機構。因為他關注的貧困學生多數在貴州山區,所以,在貴州的許多地方都設立了「愛心聯盟」的分支機構。資料顯示,從事公益活動4年來,劉宗勇和他的團隊,去過遼寧、內蒙、寧夏、青海、河北、山西、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廣西、雲南、四川、西藏、重慶和貴州的許多縣份的貧困學校和貧困生的家裡,現通過「愛心聯盟」牽線搭橋,結成1對1助學結對(從小學到高中)600餘例,實現零散助學幫扶2000多人次(以捐衣物鞋帽或書包書籍學慣用具為表現方式)。參與活動的網民上萬次,加入的各地民間公益團隊10家,目前全國志願者近千人。由於觀念的嚴重沖突,劉宗勇的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因為事務纏身,劉宗勇實在無暇顧及女兒的生活,只好將女兒交由老家的父母照顧。他在為許多留守兒童奔走堵塞時候,自己的女兒卻成了留守兒童,自己的雙親也生活在「空巢」環境中,這讓劉宗勇很糾結,很內疚。一年前,劉宗勇為7歲的女兒寫了一封未發出的信。親愛的女兒:再過兩天,你就七歲了。前幾天一位阿姨還在網上提醒我,不要忘記今年給你寫點什麼,由於明天一早就要回來,為此提前寫下些念想。今天,我收到兩份禮物,都是寄給你的,一份是一件連衣裙和一些發夾之類的,一份是一把玩具小提琴,都是來自上海。還有很多叔叔阿姨都給你買了禮物,我想,你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兩個月前,我在電話里問你要什麼生日禮物,除了平常那些糖果之類的,你還要了白雪公主。在我的記憶里,你從來不要什麼東西的,那年在溫州帶著你去逛街,你指著路邊的西瓜說那個西瓜不太好,其實我知道你想要,但我說那西瓜不太好,你立即就說家裡還有。人要學會知足,你每天有爺爺奶奶照顧,還有零用錢,很多叔叔阿姨給你買的衣服都很貴,穿的比同齡人都漂亮,比起那些沒有父母,一年都吃不上肉的孤兒們來說,你要幸福很多倍了……我不是一個情感高尚的人,或許有些自私,追求完美,所以在你的記憶里留下了這些零亂的畫面。其實我已經努力了,無數次我都在提醒自己……人都是害怕孤獨的,於是會遇上很多人,可能一條路上都是荊剌,也可能人生很平安。你的父親,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懂得在家放牛,拿條板凳坐在田梗上,用圓珠筆在信箋紙上寫夢想了人了。有很多人嘲笑過我,但我努力的實現了我的夢想,讓我的人生變得有了價值起來。或許有一天你會認為我付出了家庭,付出了對你的愛,才換來了這樣的成功。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些人的責任只在家庭,而有些人的責任是在社會,一個有思想的人,應該履行自己的那份社會責任。現實,總算是有點起色,和以前在城市的角落裡想像將來有多美好比起來,要快樂得多,盡管有許多事要去做,卻不再過多的猶豫和思考,通常都是想做什麼就去做了。愛心聯盟能走到今天,很多人都出了力,他們都是默默無聞,卻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有人給你買衣服,有人給你買蛋糕,有人給你買玩具……你奶奶今天在電話里說,你過生日比他們都還隆重,想想也是,他們活了一大把年紀,還不知道生日蛋糕是什麼,更別提什麼禮物了。大家之所以到我家裡來為你過生日,並不是你多可憐,或是多可愛,是因為你的父親在做一件很多人不理解的事,包括親人朋友都不理解,大家只看現實,很多人說我在騙人,而更多的人會說你的父親是一個好人,會永遠的堅持我堅持過的信念。我希望你長大後,看到這篇文章,能夠感動大家的關心,感動我的情感,感動愛,哪怕你一點能力也沒有,也要做一個說好話做好事的人。劉宗勇創建的「愛心聯盟」是一個集散自由的民間機構,分支機構遍布全國各地,以網路為平台進行信息採集和發布,再與實地走訪、評估相結合。幾年來,在公益助學、農民工維權等方面的風風雨雨中,切實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情冷暖和快樂尷尬滋味。「每當看見網友積極參與的助學項目取得成功的時候,看見貧困的孩子們在學校門口排隊迎送的時候,看見農民工們取得維權成功而淚流滿面的時候,我的感受是莫大的欣慰和幸福,為自己的選擇不後悔。」劉宗勇說。但是,公益事業的路上,陽光與風雨,快樂與尷尬總會結伴而行。由職業撰稿人轉向職業公益人之後,劉宗勇沒有了固定收入,幾年來幾乎沒有向父母和女兒寄過錢物,日常開支均由好心的企業家資助;「愛心聯盟」在遵義自今沒有一個辦公室,該機構自今沒有官方認可的書面文件,申請了若干次而次次無功而返,記者看見劉宗勇的臨時辦公桌上放著一疊沒有批復的申請表格。因為沒有辦公室,沒有批文,也就沒有機構招牌和公章,所以經常遭遇沒有介紹公函的尷尬,甚至被質疑為騙人的團伙,被有關官方機構和學校拒絕、冷眼和懷疑,在記憶里不知有多少回了。人言可畏,人心叵測,至今,劉宗勇一直對父母緘口不言其真實身份。職業公益人,這是對劉宗勇書面上的、較為堂皇的稱謂,就眼下的境況而言,盡管「愛心聯盟」在風雨陽光路上行走了四年,也做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公益事情,但是,一直忙碌著的劉宗勇,其實就是一個民間的草根派的公益踐行者。不知這苦澀而無奈現象還要延續多久?「不管別人怎麼看待,路是自己選擇的,先做了再說。」劉宗勇的眼神和話語透出「同期音」執著。劉宗勇在貴州最高的山峰做活動前期調查劉宗勇和白血病女孩小紅春,腦瘤女孩吳雲珍采訪後記動手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手機里傳來劉宗勇的聲音:告訴一個好消息,我們的辦公室快落實了,就在沙壩那邊,是一位好心的企業家捐助的。寫完這篇稿子的時候,已是7月18日凌晨5點,再次瀏覽「劉宗勇博客專欄」首頁,發現昨天又添加了新內容——維權日記:7月17日,有雨,天空一片朦朧。今天我們出發去溫州維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