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式糕點名稱
1、馬卡龍
馬卡龍,又稱作瑪卡龍、法式小圓餅,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製作,並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的法式甜點。口感豐富,外脆內柔,外觀五彩繽紛,精緻小巧。
2、甜甜圈
甜甜圈,又稱多拿滋、唐納滋,它是一種用麵粉、白砂糖、奶油和雞蛋混合之後再經過油炸的甜食。甜甜圈最普遍的兩種形狀是中空的環狀、或面團中間有包入奶油、蛋漿(泛指蛋打成的液體)等甜餡料的封閉型甜甜圈。
3、泡芙
泡芙(puff)一種源自義大利的甜食。奶油麵皮中包裹著奶油、巧克力乃至冰淇淋。製作時使用水、漢密哈頓奶油、面和蛋做包裹的麵包。
4、蛋撻
蛋撻(dàntà【第四聲】)(Egg Tart),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台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
5、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一種帶咖啡酒味兒的義大利甜點。以馬斯卡彭芝士作為主要材料,再以手指餅干取代傳統甜點的海綿蛋糕,加入咖啡、可可粉等其他材料。吃到嘴裡香、滑、甜、膩、柔和中帶有質感的變化,味道並不是一味的甜。
② 關於泡芙的起源,有著怎樣的故事
泡芙是義大利的甜食。空鼓的奶油外殼上覆蓋著奶油、巧克力甚至冰淇淋。包在水裡的麵包,漢密爾頓奶油,麵粉和雞蛋。
那女孩求她父親。最後,農夫讓他們把牛奶放進雞蛋里。如果他們在三天內這樣做,他們可以在一起,否則,這個小夥子將被送到法國最南部。聰明的男女青年在糕點室里做了一種沒人見過的甜點——外面像蛋殼一樣脆,顏色像雞蛋,主要原料是雞蛋,裡面的餡料是凍牛奶。
獨特的小吃贏得了農民的認可。後來,女孩和男孩成了甜蜜的情侶,在法國北部開了一家又一家賣甜蜜和愛情的商店。這個男孩名字的第一個發音是「泡」。女孩名字的最後一個發音是「芙」。因此,他們發明的零食被命名為「泡芙」。據說法國新婚夫婦結婚時,婚宴上一定有這種甜點。後來,它傳播到英國,所有上層貴族下午茶和晚茶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泡芙。
③ 泡芙為什麼叫泡芙
泡芙,中文學名為奶油空心餅。烘焙過程是水與奶油一起煮沸後,把麵粉放進去拌
勻,然後炒過,變成熟的麵糊,再與蛋一起攪勻變成軟稠的麵糊,經過高溫烘烤膨脹後
,形成空心的麵皮,最後填上卡士達醬。口感以冷藏後的風味最棒,冰冰涼涼地吃,格
外有勁。
一般說來,市面上的泡芙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泡芙起源地的傳統法式泡芙,另外,
就是口味多變的日式泡芙。根據聖娜多堡的資料顯示,泡芙的法文為CHOU(舒),也就是
甘藍菜的意思,因兩者外形相似而得名,而泡芙的誕生在技術上被人們認為是偶然、無
意中發現的。
情形是,從前,奧地利的哈布斯王朝和法國的波旁王朝長期爭奪歐洲主導權,已經戰得
筋疲力竭,後來,為避免鄰國漁翁得利,雙方達成政治聯姻的協議,於是奧地利公主與
法國皇太子就在凡爾賽宮內舉行婚宴,泡芙就是這場兩國盛宴的壓軸甜點,為長期的戰
爭畫下休止符。從此,泡芙在法國成為象徵吉慶、示好、和好的甜點,在節慶、典禮場
合,如嬰兒誕生或新人結婚時,都習慣將泡芙沾焦糖後,堆成塔狀慶祝,稱做泡芙塔(C
roquembouche),象徵喜慶與祝賀之意。
除松軟外殼的圓形泡芙CHOU外,法國還有一款長形泡芙,法文為Eclair,以酥皮為
底,上載猶如臘腸般的長型泡芙,由中間切開擠餡。Eclair意指閃電,象徵因為好吃所
以在短時間內就被吃光,現在已成奶油餡細長形點心的代名詞。
為了順應「嘗新」的原則,泡芙這幾年呈現了多元的口感與樣貌,從外皮到內餡,
風味推陳出新。而改良式的泡芙以「菠蘿泡芙」為代表,有的店家又稱做「脆皮泡芙」
或「餅乾泡芙」,特色是在泡芙皮上多加了一層酥脆的菠蘿皮。還有一款是起酥泡芙,
特色是以將泡芙皮做成酥皮。內餡部分,從原味的卡士達,到添加了紅豆、芋泥、巧克
力、抹茶、草莓、芒果等,國外還推出了南瓜餡與咖啡餡,這些新口味的特色是綿滑清
爽,多吃幾個也不易發膩。
④ 泡芙算麵包還是蛋糕
哪一科都不算,既不是麵包也不是蛋糕,它是一種源於義大利的西式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