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東茂名,清明節發現有人在電梯口放了松樹枝,這是什麼意思
現在是3月底,4月份馬上就要來了,也就表示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快到了。這幾天廈門天天都在下雨,此時此景讓我想著了小時候學過的杜 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一句詩表達了在清明及其前後數日的一段時間.這一時間內,正是南方暖濕氣流與北方冷空氣在我國北方及長江以北地帶相遇,形成陰翳天氣或小雨過程. 所以詩人形象地描寫出當時的氣候情景,清明時節雨紛紛,跟這幾天廈門的天氣氣候非常的應景。 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日子,小時候,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伯嬸姨的,一大群人去山上祭拜先人。有的挑著祭品(雞、鴨、魚、肉、元寶、蠟燭),有的手捧著鮮花,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清掃工具(就是鋤頭之類,鋤鋤草,松鬆土什麼的)。總之,一家大小都會在清明這一天,去祭拜先人,以表示對先人的緬懷之情。 但是大家對清明節都有了解嗎?清明節是如何來的?為什麼叫清明節?中國各地在清明節都有什麼樣的風俗?清明節祭拜先人都需要准備些什麼?清明節祭祀都有什麼要注意的?上山祭拜先人需要如何注意防火?相信這些問題大家都不會很清楚,清明節祭拜先人方式有很多,我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去祭拜先人了,今天我就將上面的問題收羅整理,寫了這一篇《清明節你拿什麼來祭拜先人》的文章,用這種方式來緬懷我對先人的哀思! 清明節是指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啟歷念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從古書上面記載,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歷書》記錄著:「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來臨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除了踏青之外,各地的習爛謹俗都是豐富有趣的,掃墓、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這些活動: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中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悄困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 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上面說了清明節可以干什麼,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清明節各地都吃些什麼?可不要流口水噢…… 清明螺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饊子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畫卵在一些地方,於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據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棗糕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製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食薄餅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咸、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咸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蒸朴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飢荒年,采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朴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采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製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潤餅菜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卜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復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么一些主料菜餚: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卜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不過,據我所知,晉江的「潤餅菜」並不是最復雜的;論復雜,應該是廈門為最。晉江用的主料廈門都有,此外還要加上筍、魚、油酥扁魚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醬、甜醬,這才叫地道的廈門「薄餅」。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潤餅菜」的習俗依舊,這該是一種傳承吧。 青團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清明果清明果也有叫清明稞的。浙江南部各地採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稱鼠麴草),中草葯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卜絲與春筍,製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節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採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地堆在藍子里,煞是好看誘人。艾葉採回家後,便開始了繁雜的製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年年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鄉親們總也忘不了在城裡的親朋好友,總在清明時節給我們送來自己做的清明果,那親情,那美味至今都難以忘懷。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祖的意義了,他含著濃濃的親情,帶著純純的鄉情。如今,遠離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綠綠的清明果,便會從心底里湧起淡淡的鄉愁和甜甜的回憶。又是一年清明至,由於工作原因我沒能回到家鄉給外公、外婆掃墓,但父母卻捎回了家鄉的清明果。見果如見人,我又想起了鄉里鄉親親親熱熱在一起製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親昵是那麼溫馨和美,但這些在都市裡,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只有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滿誘惑,依然耐人尋味。清明時節雨綿綿, 艾果柔柔鄉情牽, 春風伴夢回家去, 又見村頭起炊煙。 歡喜團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雲:「『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看完上面清明節吃什麼,玩什麼完之後,我們就要說一下比較嚴肅的話題,就是在清明節的時候,不該忽視禁忌,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敬意與感謝之意的節日,在清明掃墓的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是你該避免的。下面總結了15條,大家可要注意噢! 一、並不是所有民族都在清明節當日祭祖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套風俗習慣。雖然清明掃墓祭祖早已在許多人心中打上了烙印,但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會在其他的一些民族節日中進行類似的活動。如小年、除夕夜、正月十五、七月十二、七月十五等日子都是一些民族的傳統祭祀日。 二、常規順序不可反 掃墓祭祀是有個先後順序的,許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相當注意這點。一般都是先把墓園或墓地打掃干凈然後才是祭祀。由於祭祀是相當講究風水和禮節的,所以先後順序盡可能不要出現差錯。先後順序如下: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 三、何時拜山最佳 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於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么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四、懷孕婦女不宜祭拜 通常來說懷孕婦女是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的,除了強調風俗外,其實長途奔波對婦女和胎兒來說都是不宜的。相信家中如若有上了年紀的長輩多數都會阻止孕婦清明拜祭的。 五、悼念逝者應買白色菊花 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託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不過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比較適合看望病人,而不是拜祭已逝者。 六、掃墓前須禁食 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要吃食物或只吃食素。另外強調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七、掃墓時不可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故人的安居之所,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對附近的靈體構成滋擾,更不能踐踏別家墳墓或對墓穴設計評頭品足,會被視之為褻瀆。 八、不可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墓地最好不要照相,無論是掃墓者自身合影,還是掃墓者與墓地合影。更忌諱照相時將其他墳墓拍進鏡頭。 九、忌諱探視朋友親人 清明節當日最好不要去探視親朋好友。因為清明節是祭奠的特殊時候,此時去探視親朋好友實在是讓人難堪,或者說是相當不吉利的。 十、 清明節著裝的講究 清明節拜祭時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另外,不要佩戴紅色的配飾(本命年者除外)。 十一、清明節拜祭輩分的講究 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余此類推。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 十二、丈夫去世妻子不能去掃墓 個別地區個別民族有一說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掃墓。當然如果家裡的長輩沒有這些避忌或者當地沒有這些風俗的話,也就無關此禁忌了。 十三、外人最好不要陪同掃墓 非自家人最好不要陪同前去掃墓拜祭,比如女朋友陪男朋友,下屬陪上司等。 十四、清明節前忌買鞋 由於鞋與邪同音,故而通常不能在此時買鞋。 十五、家中有人清明節生日應適當禁忌 如若家中有人正好是清明節過生日,應盡量避開。比如陽歷生日恰巧清明節,盡量過農歷生日,反之亦然。如果實在避不開,則當日不要接受鮮花,生日蛋糕也不可當天吃。 其實當下的年輕人早已無所謂上述的諸多禁忌,不過由於是給已經過世的長輩掃墓,多少還是應該注意一下的,免得落下對先人不敬的話柄。 總結一下,看完上面的十五條禁忌,大家應該知道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了吧,這可是很嚴肅的問題,大家可要緊記啊!另外,掃墓一般都在山野進行,清明節時因為風大,在燒紙上香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到指定的地方梵燒,否則引起火災,不但愧對祖先,也破壞環境,也可以只點些香,供些花果,而不必非得燒紙。 去掃墓的時候,大家都不能空手而去吧,都要帶一點祭品,今天我就好人做到底了,選了三種清明節祭拜先人的精品祭品,價格便宜實惠,又有意義,讓先人們在另一個世界裡也能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思念! 1、清明節專用的松柏樹清明節用品(雜貨鋪) 松樹栽法:放在墓碑前1.2-1.5米左右,種在兩邊,大樹在後,小樹在前,這樣就要氣勢就有,萬古長青,記住要整齊! 點擊購買--清明節專用的松柏樹清明節用品 2、祭祀用的紅蠟燭|清明、祭祖用品 紅蠟燭點擊購買--祭祀用的紅蠟燭|清明、祭祖用品 紅蠟燭 3、10寸白色燈籠串*祭奠用品批發*清明節奠字殯葬*白串燈籠掃墓必備點擊購買--10寸白色燈籠串*祭奠用品批發*清明節奠字殯葬*白串燈籠掃墓必備
文章轉載至:
Ⅱ 訂購生日蛋糕哪家好
網上蛋糕訂購好的商家推薦:好利來旗艦店、元祖食品旗艦店、哈根達斯旗艦店、Lecake諾心旗艦店、味多美旗艦店、21cake旗艦店、仟吉旗艦店等。
1、好利來旗艦店:以經營蛋糕、麵包糕點、傳統蛋糕、生日蛋糕、粽子等食品為主,店內商品種類繁多、口味豐富。
Ⅲ 哪裡有脆皮蛋糕學,正宗西式烘焙蛋糕培訓中心
學習中式、西式糕點技術首選淄博新星技校,我校主要學習各式花樣麵包、法式麵包、吐司麵包、丹麥麵包、蜂蜜麵包;學習各式花蛋糕,海綿類蛋糕、戚風蛋糕、脆皮蛋糕、虎皮蛋糕、慕斯蛋糕、紅豆蛋糕等;學習西餅類、酥類、各種花卉裱花、生日蛋糕...
Ⅳ 生日蛋糕哪裡訂好
生日蛋糕可以去你們當地的蛋糕店訂就可以了,還有就是現在在美團上也可以訂蛋糕的。
Ⅳ 淄博市周村區哪家店的生日蛋糕好
《一》蛋糕必須是鮮奶做的。蛋糕底是戚風蛋糕。因為奶油是人工合成的次之,蛋青做的更次《二》蛋糕也是一件藝術品必須構思新穎,造型美觀。《三》不管哪家蛋糕店做的,你只須記住前兩個原則就一定好吃
Ⅵ 淄博蛋糕培訓學校哪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