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郭德綱於謙講過一個質量差的餅干被車壓進馬路里,然後被江米條摳出來的,請問叫什麼名字
不是郭德綱的,是天津相聲名家馬志明先生的《核桃酥》。
《核桃酥》裡面介紹土產商店內的陳設也是同樣道理。介紹農具、馬具是為了給「鐵杴把我絆倒」鋪墊。
對於「核桃酥」的交待也很細致:當售貨員把蛋糕放到稱盤里的時候,「當當」山響,說明蛋糕質量差,如果很硬的「核桃酥」也放到稱盤裡面稱,當然也會「當當」作響,這樣就會提前把「壓到地裡面沒碎」這個包袱給「刨」了。
馬先生對於這點採取了迂迴的方式:「不用約,核桃酥六塊一斤」,既合理地解釋了核桃酥的買賣過程,又沒泄漏精心設計的包袱,可謂用心良苦。「用紙包核桃酥」又為後面「核桃酥」能掉到地上埋下了伏筆。
馬志明先生是「馬氏相聲」集大成者:
他的相聲創作思想具有「馬氏相聲」的代表性。創作思想上追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鋪平墊穩,絲絲入扣,經得起反復推敲。在相聲情節設計上力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對於傳統相聲情節上推敲整理完善,如:對《大保鏢》的改編,使人物形象前後統一。
在相聲小段《車中人》中,鋪平墊穩,對於場景、人物的交待簡潔明了,具有極強的邏輯性。「把車調兌好了」這句台詞看似無關緊要,實際上它是這段相聲的「關子」、伏筆。
如果沒有這句話的交待,汽車一到工地這幾個人就開始搬盤條,汽車根本沒有倒車,那倒車時的語音提示就不可能發生,也就不會有這個包袱的產生條件。在後面抖「請注意倒車」的包袱時,就不合邏輯。就是在這細微的地方才顯出馬先生的構思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