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蛋糕找規律題16,8,18,6第二層填什麼數
無圖無真相,不知道你的蛋糕長什麼樣
16、8、18、6……接下來的數應該是20、4、22、2、24、0
奇數位置分別是:16、18、20、22……每次加2
偶數位置分別是:8、6、4、2、0……每次減2
每個數字,都是它下方兩個數字的和
B. 公務員邏輯推理題(蛋糕)
桌上的蛋糕不知被誰吃了,以下是屋內四個人的回答,甲說:"是乙吃的",乙說是丁吃的."丙說:"我沒有吃."丁說:"乙在撒謊."這死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請判斷是誰:
A.甲說了真話,是乙吃的.
B.乙說了真話,是丁吃的.
C.丙說了真話,是甲吃的.
D.丁說了真話,是丙吃的
來個假設辦法就OK了.假設甲說的是真話.是乙吃的.那麼乙說是丁吃的就是假話.丙說我沒有吃就成了真話.所以甲說真話不成立..
假設乙說的真話.是丁吃的.甲說是乙吃的就是假話.丙說我沒有吃就是真話.所以乙說真話也不成立..
在假設丙說的是真話.我沒有吃.那麼甲說是乙吃的就可能是真話.所以丙說真話也不可能..
就只有丁了..丁說乙在撒謊.乙說是丁吃的.如果乙在撒謊.那麼不是丁吃的.甲說是乙吃的.也是謊話.不是乙吃的.丙說不是我吃的.也是謊話.
只有丁說真話的情況下.都可以證明其他是謊話...
C. 蛋糕應該怎樣分
「分蛋糕」故事盡管有意思,但其最後的結論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談」:政府給市場套上「籠頭」,民主又給政府套上「籠頭」,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關於「如何分蛋糕」,在經濟思想史上是個老話題,產生的文字無數,以至於我本人對這一話題都有些「倒胃口」,因為我以為這一話題幾乎再也沒有深挖的餘地。不過,最近讀了德博拉·斯通(Deborah Stone)所著《政策悖論:政治決策中的藝術》(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中文版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一書中關於分蛋糕的案例,還是讓我大開眼界,並且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D. ABCD四個蛋糕🍰你們喜歡哪一個
請把圖放上來,不然我們不知道你在問什麼
E. 心理測試:選擇哪個蛋糕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玩這樣的測試游戲,我覺得不管你選擇哪一個蛋糕,都不要去,一味的相信這樣的游戲,只是當娛樂罷了。
F. 如何分蛋糕的確是個問題
「分蛋糕」故事盡管有意思,但其最後的結論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談」:政府給市場套上「籠頭」,民主又給政府套上「籠頭」,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關於「如何分蛋糕」,在經濟思想史上是個老話題,產生的文字無數,以至於我本人對這一話題都有些「倒胃口」,因為我以為這一話題幾乎再也沒有深挖的餘地。不過,最近讀了德博拉·斯通(Deborah Stone)所著《政策悖論:政治決策中的藝術》(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中文版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一書中關於分蛋糕的案例,還是讓我大開眼界,並且有了自己的新想法。
我們知道,分配問題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關切。斯通教授在美國公共政策研究領域頗具盛名,就在於她最充分地論證了任何一項政策都面臨不同利益與價值觀的沖突,她將其稱為「悖論」——比如常常在實現公平的目的下製造新的不公平;而決策者所要做的就是平衡沖突,解決悖論。在其著作中,她「虛構」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她帶了一塊大蛋糕進課堂,午餐時分給來上她的公共政策課的學生。按常規,清點好了學生數,然後把蛋糕按人數平均切開,再分給每一個人。但她沒有料到,她這種分蛋糕的方案竟然受到了各種抗議。限於篇幅,我這里僅介紹三種人是如何挑戰斯通教授方案的:
首先是來自經濟學系的學生,他們提出的主張是:老師只要給每人一把叉子,讓他們自己去吃就行了,老師不用管,因為每個人一開始都是拿一把叉子面對同樣一塊蛋糕,表明初始資源分配是平等的;至於誰吃得多少,那就看誰能搶。公共政策系有學生提出的方案完全不同於經濟學系學生。公共政策系學生認為,老師分蛋糕之前,在總共三道菜的午餐中,有些學生要了兩份蝦子雞尾酒,有些學生要了兩份烤牛排,以至於有些學生只能吃到花椰菜。所以,老師這塊蛋糕應該作為補償分給那些只吃到了花椰菜的學生。後來這事傳到了政治學系主任耳中。主任塞給斯通一張便條,提出以後分蛋糕的時候應該根據以下原則進行:本科生分給蛋糕屑;研究生教學助理分給一口;講師分給一薄片,副教授分給一塊,教授分給一塊外加奶油,系主任分給一塊外加奶油,並提供麻布餐巾服務!
我們社會現在面臨的真正難題是:競爭、公平與秩序到底哪個重要?因為競爭並不能保證公平,秩序也許可以推進公平,但一方面可能會扼殺競爭帶來的活力,另一方面秩序維護者本身可能製造更大的不公平。也正因此,經濟學家、公共政策專家與政府在解決現實社會問題時往往存在非常復雜的關系:政府常以公平的名義主張秩序,但經濟學家警告說政府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而公共決策專家一方面擔心經濟學家提供的靠「自然法則」進行「優勝劣汰」的葯方會有不人道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擔心政府伸向「看不見的手」的是只黑手。
不過,從現代經濟學發展的晚近一些成果看,斯通的故事還有很大發揮餘地,而且其中可能蘊含著解決上述難題的思路。
首先,經濟學系學生方案更多體現的是芝加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派的精神——不需要權力干預,任由經濟主體自由競爭——但卻與新古典綜合派的旨趣相去甚遠,後者的主張是:政府制訂規則下的競爭。因此,如果是凱恩斯或薩繆爾森,他們提出的方案更可能是:假定考試能夠代表經濟主體的「市場能力」,而老師代表「政府管理者」,那麼,應該由老師監控下組織一次公平考試,然後按考試成績的優劣決定分配蛋糕的分量;但即使是考得最不好的人,也能保證分到一小塊蛋糕。應該說,這一方案基本兼顧了競爭與公平。
不過,新的問題產生了:在眾多方案中,「凱恩斯式方案」只是一種,誰能決定這一「最不壞」的方案能夠被使用呢?如果按「阿羅定律」,在眾多不同口味不可調和的時候,一個最高權威的擅自決定盡管並不好,但卻是需要的。因此,熟稔這一理論的人可能會提出:既然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誰都無法說服誰,那麼系主任有權決定分蛋糕方案。
但是,更大的麻煩在於:當把方案決定權賦予系主任時,系主任拿出的方案不僅不是「凱恩斯式」,而且連「芝加哥方案」的「起點公平」都沒有,而是直接按權力大小把蛋糕分了。這一局面就是新制度學派上所謂的「諾斯悖論」:為了維持秩序,我們需要政府足夠強大;但一旦政府真強大到這個程度,掌握政府的官員可能會濫用這種強大的權力。社會該如何避免這一局面呢?
此時可能輪到布坎南等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粉墨登場了:我們早知道官員也不過是追求自利的經濟人,只有依靠「外部制衡結構」才能避免追求自利的官員在使用權力的方向上符合全體納稅人的利益,這種「外部制衡結構」就是現代式民主憲政!惟其如此,「蛋糕的分法」不僅能夠激發市場活力,同時能夠基本保證公正。
這樣看來,斯通的「分蛋糕」故事盡管有意思,但其最後的結論可能仍然是「老生常談」:政府給市場套上「籠頭」,民主又給政府套上「籠頭」,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G. 數學題一共買8個蛋糕大力沒帶錢
平均每人8/3個蛋糕
甲給丙:5-8/3=7/3個蛋糕
乙給丙:3-8/3=1/3個蛋糕
比為7/3:1//3=7:1
4/(7+1)=0.5
丙應給甲:0.5*7=3.5角
丙應給乙:0.5*1=0.5角
(*^__^*)...還可以吧^_^
H. IQ題:誰吃了蛋糕
C說謊,A和C都吃了一部分。因為如果A說謊,則B也說謊;若B說謊,則A也說謊。所以只能是C說謊。既然C是在說謊,那麼只有A和C都吃了,才能成立。
I. 腦筋急轉彎
這是個混淆邏輯思維的題,應該這么算:店主返回的5元里包括店員貪污的2元和那個人的3元,也就是說,蛋糕是25加上店員還的3塊,再加上店員貪污的兩塊正好是30元。(25+3+2=30)
J. 總共50個蛋糕,3個人輪流吃1-5個,怎麼保證吃到最後一個蛋糕
如果遇到這種問題,有50個蛋糕,分3人吃完,且最後一個3人都能吃到。
那麼我們可以先將大數劃分出,即每人吃15個蛋糕,那麼現在剩下5個蛋糕。
5個蛋糕3人分,每人再分一個,剩下兩個
將這兩個分成6份,每人分2份就可以了。
(10)測試題哪個蛋糕倒胃口擴展閱讀
兩個常用的排列基本計數原理及應用
1、加法原理和分類計數法:
每一類中的每一種方法都可以獨立地完成此任務;兩類不同辦法中的具體方法,互不相同(即分類不重);完成此任務的任何一種方法,都屬於某一類(即分類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計數法:
任何一步的一種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務,必須且只須連續完成這n步才能完成此任務;各步計數相互獨立;只要有一步中所採取的方法不同,則對應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