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齊白石 是個怎樣的人
齊白石(1864-1957),漢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三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B. 亭林先生軼事 翻譯
顧炎武(1613- 1682)漢族,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亦自署蔣山佣。尊稱為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曾參加抗清斗爭,後來致力於學術研究。晚年側重經學的考證,考訂古音,分古韻為10部。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他是清代古韻學的開山祖,成果累累;他對切韻學也有貢獻,但不如他對古韻學貢獻多。
顧亭林學術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的玄學,而強調客觀的調查研究,開一代之新風,提出「君子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顧亭林強調做學問必須先立人格:「禮義廉恥,是謂四維」,提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日知錄》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編輯本段]學術貢獻
顧炎武把古韻分為10部,其中有4部成為定論,即歌部、陽部、耕部、蒸部。其餘幾部也都粗具規模,後來各家古韻分部,都是在顧氏分部的基礎上加細加詳。
顧炎武在音韻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用離析"唐韻" (實際是《廣韻》)的方法研究古韻。宋人也曾研究古韻,但把《唐韻》的每一個韻部看成一個整體,沒有想到把它們拆開,因此,盡管把韻部定得很寬,仍然不免出韻。另一個極端是遇字逐個解決,沒有注意到語音的系統性。顧炎武則把某些韻分成幾個部分,然後重新與其他的韻部合並。這樣有分有合,既照顧了語音的系統性,又照顧了語音的歷史發展。他首先廢棄平水韻,回到"唐韻"。比如把尤韻一部分字如「丘」、「謀」歸入「之咍」部,這就是「離析唐韻」,回到古韻。再比如把支、麻、庚三韻各分為二,屋韻分為三,令它們歸入不同的古韻部,充分體現了古今語音系統的差別。他的這種離析工作,直到今天大家還公認是很有價值的。其次,他最先提出用入聲配陰聲。《詩經》常常有入聲字跟陰聲字押韻,以及一個字有去入兩讀的現象,顧炎武從這些現象中認識到,除了收唇音的入聲緝、合等韻沒有相應的陰聲韻以外,入聲都應該配陰聲。在古音學的分部問題上,有陰陽入三分法,有陰陽兩分法,按兩分法說,他的作法是對的。
顧炎武在古音學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論的建樹,另一方面有對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後來被學者譽為古音學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學五書》中。
[編輯本段]人物軼事
顧炎武被稱作是清朝「開國儒師」、「清學開山」始祖,是著名經學家、史地學家、音韻學家。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開創一種新的治學門徑,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意廣求證據。著有《日知錄》、《肇域志》、《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顧炎武出身於江東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14歲取得諸生資格後,便與同里摯友歸庄共入復社。自27歲起,斷然棄絕科舉帖括之學,遍覽歷代史乘、郡縣志書,以及文集、章奏之類,輯錄其中有關農田、水利、礦產、交通等記載,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開始撰述《天下郡國利病書》和《肇域志》。
明亡,與歸庄等人以匡復故明為志,在南明政權下兩次參加武裝抗清斗爭並決意不與清 廷合作。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議修《明史》,拒不就薦;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館。此後,客居山西、陝西,潛心著述不再入世。
在北游的二十餘年中,顧炎武遍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行了萬里路,也讀了萬卷書。顧炎武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誌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後之功。他繼承明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范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
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朴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辟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學風的終結,開啟了一代朴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顧炎武還提倡「利國富民」,並認為「善為國者,藏之於民」。他大膽懷疑君權,並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啟蒙思想色彩的「眾治」的主張。他所提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口號,意義和影響深遠,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奮進的精神力量。
顧炎武終身為反清事業奮斗奔波,這與國破家亡的經歷和他一直受到的良好教育有著密切關系。「崑山城陷,死難者四萬餘人,顧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兩個弟弟遭殺害,好友吳其沆也被捕蒙難。顧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於常熟,王氏聞城陷,絕食十五天死節,臨終時給顧炎武留下遺言:『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
1680年,顧炎武夫人死於崑山,他在妻子的靈位前痛哭祭拜,作詩說「貞姑馬鬣在江村,送汝黃泉六歲孫。地下相逢告父姥,遺民猶有一人存。」
顧炎武有詩:「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也就是說,他希望清朝滅亡,就如同精衛想平東海一樣,「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明末
崇禎十七年(14)三月,李自成農民軍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五月,清睿親王多爾袞入北京;十月,清定都北京,世祖福臨即帝位,改元順治,命豫親王多擇率大軍征服江南。明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字完之,河南開封人)、鳳陽總督馬士英(字瑤草,貴州貴陽人)等擁立福王由崧為帝,五月初,在南京建立了小朝廷,年號弘光。
京師陷落的消息傳到江南,一時人心惶惶,為避戰亂,顧炎武率家人東躲西藏,到年底,遷往高舊居80餘里的語濂經暫住。經崑山縣令楊永言(字岑立,雲南昆明人)舉薦,行朝詔用炎武為兵部司務。
「須知六軍出,一掃定神州。」(《亭林詩集》一,《感事》)顧炎武把復仇的希望寄託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滿腔熱忱,「思有所建白」(吳映奎《顧亭林先生年譜》),撰成《軍制論》、《形勢論》、《田功論》、《錢法論》,即著名的「乙西四論」,為行朝出謀畫策,針對南京政權軍政廢弛及明末種種弊端,從軍事戰略、兵了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議。順治二年(15)五月,顧炎武取道鎮江赴南京就職,尚未到達,南京即為清兵攻佔,弘光帝被俘,南明軍崩潰,清軍鐵騎又指向蘇、杭。
其時,江南各地抗清義軍紛起。顧炎武和摯友歸庄、吳其沆(字同初,上海嘉定人)投筆從戎,參加了僉都御史王永柞為首的一支義軍。諸義軍合謀,擬先收復甦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一時「戈矛連海外,文檄動江東」(《亭林詩集》一,《千里》);惜乎殘破之餘,實不敵氣焰正熾的八旗精銳,義軍攻進蘇州城即遇伏而潰,松江、嘉定亦相繼陷落。顧炎武潛回崑山,又與楊永言、歸庄等守城拒敵;不數日崑山失守,死難者多達4萬,吳其沆戰死,炎武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斷,兩個弟弟被殺,炎武本人則因城破之前已往語濂徑而僥幸得免。9天後,常熟陷落,炎武嗣母王氏聞變,絕食殉國,臨終囑咐炎武,說:「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先妣王碩人行狀》)炎武悲憤欲絕,將母親的遺命謹記心田。
這年閏六月,明宗室唐王幸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經大學士路振飛(字見白,號皓月,河北曲周人)推薦,隆武帝遙授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由於嗣母新喪,炎武二時難以赴任,只能「夢在行朝執戟班」(《詩集》一,《延平使至》),但他仍然積極投身入抗清復明的斗爭。
當時,清松江提督與巡撫土國寶不和。前明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字卧於,復社名士,松江人)、成安府推官顧咸正(字端木,崑山人)、兵部主事楊延樞(字維斗,江蘇吳縣人)等暗中策動吳勝兆舉義反正,咸正為炎武同宗長輩,陳子龍等都與炎武往來密切,這件事炎武也是參預了的。順治四年(17)夏,事情敗露, 「幾事一不中,反覆天地黑」;(《詩集》一,《哭陳太僕》),勝兆被解往南京斬首,清廷大肆搜捕同案諸人。子龍往投炎武,炎武當時已離家出亡;於是子龍逃入顧咸正之子天遴、天逵家躲藏,不久三人即被逮,炎武多方營救,未能奏效。其間,炎武還往尋成正,「扁舟來勸君:行矣不再計」(《詩集》一,《哭顧推官》)、催促他及時出走,而咸正不聽。結果,陳子龍乘差官不注意時投水自盡,楊延樞及顧氏父子先後遇害,受此案株連而死者40餘人。
在策動吳勝兆反正的同時,炎武還進行了其他一些活動。順治三年(16),炎武本打算赴福建就職方司主事之任,大約將行之際,路振飛派人與他聯系,要他聯絡「淮徐豪傑」。此後四五年中,炎武「東至海上,北至王家營(今屬江蘇淮陰),僕僕往來」(鄧之誠《清詩紀事》),奔走於各股抗清力量之間,「每從淮上歸,必詣洞庭(按即太湖)告振飛之子澤溥,或走海上,謀通消息」(同上),意圖糾合各地義軍伺機而動。
雖然弘光及閩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權先後瓦解,炎武親身參與的抗清活動也一再受挫,但是,炎武並未因此而頹喪。他以填海的精衛自比:「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詩集》一,《精衛》),滿腔忠憤,不能自已。
清初
當崇禎末年,炎武嗣祖紹芾及兄長顧緗(字遐篆)先後去世,又逢吳中大旱,「一時喪荒賦徭猖集」(歸庄《送顧寧人北游序》),炎武無奈,曾將祖產田 800畝賤價典給崑山豪族葉方恆(字嵋初);其時,炎武的堂叔等人為爭奪遺產,又挑起家難,他們還與本來就蓄意侵吞炎武家產的葉氏內外勾結,炎武在崑山千墩的故唐和在常熟語濂徑的住所曾幾次被這伙人洗劫及縱火焚燒。到順治七年(1650),葉方恆又企圖加害顧炎武,炎武為了避禍,只得「稍稍去鬢毛,改容作商賈」(《詩集》二,《流轉》),離開崑山出走。此後五年中,他都在吳、會之間奔波往來。
盡管遁跡商賈,炎武依然心存故國,時時關注著沿海一帶抗清斗爭的進展情況,希望能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在《流轉》詩中寫道:「……晨上北固樓,慨然涕如雨……浩然思中原,誓言向江滸。功名會有時,杖策追光武。」當張名振(字候服,南京人)於順治十年()九月在長江口大破清兵,進屯崇明(今屬上海),明年正月,又率「海艦數百」溯長江而上,直抵鎮江,並登金山遙祭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在今南京中華門外)之際,炎武為之歡忭鼓舞,他興奮地寫道:「東風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動搖,塔鈴語不休。水軍十一萬,虎嘯臨皇州。巨艦作大營,飛艫為前茅。黃旗亘長江,戰鼓出中洲……沉吟十年余,不見旌旆浮,忽聞王旅來,先聲動燕幽。闔閭用子胥,鄢郢不足收。祖生奮擊揖,肯效南冠囚。願言告同袍,乘時莫淹留。」(《詩集》二,《金山》)
這一時期,顧炎武還同歸庄、陳忱(字遐心,浙江吳興人)、吳炎(字赤溟,江蘇吳江人)、潘檉章(字力田,吳江人)、王錫闡(字寅旭,吳江人)等共結驚隱詩社,表面上以「故國遺民」「優游文酒」(汪曰楨《南潯縝志》),其實是以詩社為掩護,秘密進行抗清活動。炎武在淮安結識定交的摯友王略(字起田,淮安人)、萬壽祺(字年少,徐州人)也都是富有民族氣節的志士。
順治十一年(1654)春,顧炎武遷居南京神烈山南麓。神烈山即鍾山,三國時改名蔣山,明嘉靖中又一度改稱神烈山。三百年前,朱元璋攻克南京(當時名集慶),以此為根據地,東征西討,10餘年後在南京即帝位,建立了大明帝國。炎武「遍游沿江一帶,以觀舊都畿輔之盛」(《神道表》),山川依然而人事全非,頗有不勝今昔之感。
順治十二年(1655)春季,炎武回到家鄉崑山。原來,顧氏有世仆名陸恩,因見顧家日益沒落,炎武又久出不歸,於是背叛主人,投靠葉方恆,兩人且圖謀以「通海」(即與閩浙沿海的南明集團有聯系)的罪名控告炎武,打算置之死地。炎武回崑山,秘密處決陸恩,而葉方恆又與陸之婿勾結,私下將炎武綁架關押,並迫脅炎武,令其自裁。一時「同人不平」,士林大嘩。所幸炎武知友路澤博(字蘇生)與松江兵備使者有舊,代為說項,炎武一案才得以移交松江府審理,最後,以「殺有罪奴」的罪名結案。
當事情危急之際,歸庄計無所出,只好向錢謙益求援。謙益字受之,號牧齋,常熟人,順治初曾任禮部右侍郎,是當時文壇領袖。錢氏聲言:「如果寧人是我門生,我就方便替他說話了。」歸庄不願失去錢氏這一奧援,雖然明知炎武不會同意,還是代炎武拜謙益為師。炎武知道後,急忙叫人去索回歸庄代書的門生帖子,而謙益不與;便自寫告白一紙,聲明自己從未列於錢氏門牆,託人在通衢大道上四處張貼。謙益大為尷尬,解嘲道:「寧人忒性急了!」炎武耿介不阿的性格於此可見。
十三年(1656)春,炎武出獄。盡管歸庄等同邑知名之士極力排解,而葉方恆到此時仍不甘心,竟派遣刺客跟蹤。仲夏,炎武返鍾山,行經南京太平門外時突遭刺客襲擊,「傷首墜驢」,幸而遇救得免;嗣後,葉方恆還指使歹徒數十人洗劫炎武之家,「盡其累世之傳以去」(歸庄《送顧寧人北游序》)。這之前的幾年當中,炎武曾數次准備南下,赴福建參加沿海地區風起雲涌的抗清復明事業,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都未能成行;至此,炎武決計北游,以結納各地抗清志士,考察北中國山川形勢,徐圖復明大業。遠行避禍當然也是一個原因。
順治十四年(1657)元旦,炎武晉謁孝陵--7年之間,炎武共六謁孝陵,以寄故國之思,然後返崑山,將家產盡行變賣,從此掉首故鄉,一去不歸。是年炎武45歲。此後20多年間,炎武子然一身,游蹤不定,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往來曲折二三萬里,所覽書又得萬余卷」(《亭林佚文輯補·書楊彝萬壽棋(為顧寧人征天下書籍啟)後》),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晚年,始定居陝西華陰,直至1682年2月15日逝世。
[編輯本段]著作
《日知錄》 三十二卷.
一至七卷,論經
八至十二,論政治
十三卷 論世界風氣
十三四卷論禮制
十六十七卷論科舉
十八至二時一卷論藝術,文學
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論名義
二十五卷論古事真妄
二十六卷論史法
二十七卷論注書
二十八卷論雜事
二十九卷論兵事,外國
三十卷論天象術數
三十一卷論地理
三十二卷論雜考
顧亭林自認 日知錄 是生平得意之作: "平生之志與業皆在其中"
音韻學著作《音學五書》,三十八卷 前後三十年,修改過五次
《古音表》三卷
《易音》 三卷
《詩本音》 十卷
《唐韻正》二十卷
《音論》 三卷
《金石文字記》 六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 一百卷 "歷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志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卷文冊之類,有得即錄共成四十餘卷
[編輯本段]顧炎武故居
這里是喊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故鄉、這里又是「百戲之祖」崑曲創始人顧堅的故里、這里還是唐代陶淵明第九代裔孫、文學家陶峴首創江南絲竹之地,這個藏龍卧虎的地方就是千燈鎮,周庄、錦溪是千燈的近鄰,他們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分別成功塑造「中國第一水鄉」、「中國博物館之鄉」喚醒了千燈人,千燈人發現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絲毫不亞於其他江南名鎮,於是,該鎮從上到下都形成共識,雖然該鎮的旅遊開發比較晚,但是古鎮有很好的資源,應該大力發展旅遊業,並且走出自己的特色旅遊之路---文化之路,在今天的「百名記者走近古鎮---千燈」采風活動中,筆者現場感受了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學者,他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世名言,成為一代又一代旨在報國的炎黃子孫的座右銘。顧炎武一生還寫了三百七十卷著作,以《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為三大著作,顧炎武本人也被當代歷史學家評為兩千年中七十二位偉人之一,而千燈鎮就是這位偉大的思想家誕生的地方。筆者在現場看到,園林式的景色已經初現輪廓,原來佔地只有6畝的景點,現在的佔地面積已經擴大至60畝,形成了包括顧炎武起居生活區、顧炎武祠堂、顧炎武墓、和顧園幾個景點,其中顧炎武墓地和顧園相連,形成墓、祠、廳一體的園林布局,為千燈諸景之首。
C. 神話中的十二花神是誰
1、正月·梅花 - 花神梅妃
(3)成安右先生生日蛋糕擴展閱讀
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歷中的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與司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十二花神是中國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們稱之為花朝節,因此中國民間便有一個花朝之慶。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
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也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
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而歷代文人墨客玩味和吟詠百花,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從而造就出十二個月的花神來。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花朝節與中秋節相對應。據《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東京(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又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
花朝節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盛行,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公元690~705年)。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習俗。田汝成所撰的《熙朝樂事》一書中有明確的記載:「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
但到了宋代,花朝節的日期被提前到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據《廣群芳譜》載:「東京(即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翰墨記》載:「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可見花朝節日期還因地而異。
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這種現象,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我國南北氣候條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幾天為節日是合情合理的。
中國民間傳說農歷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清代蔡雲有詩雲:「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紅紫萬千披錦綉,尚勞點綴賀花神。」
講的正是百花盛開為花神祝壽的景象,而歷代文人墨客賞玩百花仙子,文筆下竟弄出許多趣聞軼事來,渲染出了十二個月的花神來,使得一年中「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了。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仙霓社在滬演出《牡丹亭·游園驚夢》時,添加花王及十二花神,邊歌邊舞,以活躍場面,增強藝術效果,受到稱頌。但花王和十二花神及與其配戲之神仙與劇情大多無關,同時將劇中主角杜麗娘與柳夢梅亦當作花神,也僅是從演員舞蹈表演著意。
D. 左小姐戀愛了,右先生特別寵溺她,後面是什麼
左小姐談戀愛了,右先生特別寵溺她
左小姐撒撒嬌,右先生就會早起跑過半個城區給左小姐買她最愛的蛋糕,會樂滋滋的承擔大部分家務
後來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分手了
在最後那次激烈的爭吵中
右先生職責左小姐讓他買蛋糕的任性,指責她不做家務的懶惰
只是 只是右先生不知道
左小姐其實並沒有那麼愛吃那家蛋糕,也不討厭做家務
她只是迷戀那種寵溺的甜蜜
那時的你明明也很開心啊
從什麼時候開始
這些愛的瞬間成了憤怒的控制
還是愛一開始就錯了?
E. 成安哪兒做的蛋糕好吃
配送范圍:長巷鄉鮮花店長巷鄉蛋糕店長巷鄉最好的蛋糕店長巷鄉花圈店北鄉義鄉鮮花店北鄉義鄉蛋糕店北鄉義鄉最好的蛋糕店北鄉義鄉花圈店道東堡鄉鮮花店道東堡鄉蛋糕店道東堡鄉最好的蛋糕店道東堡鄉花圈店柏寺營鄉鮮花店柏寺營鄉蛋糕店柏寺營鄉最好的蛋糕店柏寺營鄉花圈店辛義鄉鮮花店辛義鄉蛋糕店辛義鄉最好的蛋糕店辛義鄉花圈店李家疃鎮鮮花店李家疃鎮蛋糕店李家疃鎮最好的蛋糕店李家疃鎮花圈店漳河店鎮鮮花店漳河店鎮蛋糕店漳河店
F. 誰知道齊白石門下弟子的名字
齊白石的弟子
齊白石的弟子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國畫大師李苦禪、李可染、王雪濤、王鑄九、許麟廬、婁師白、張德文等,戲劇大師梅蘭芳、評劇名家新鳳霞也是齊白石的弟子。
李苦禪
李苦禪,號勵公。1923年秋,拜齊白石為師,白日學習西畫,晚間抽空到齊家學習中國畫。 1924年在齊白石的精心培育下,他畫藝大進。在國立藝專成立「九友畫會」,九友分別是:李苦禪、王雪濤,王仲年、徐佩遐、孫公符、何冀祥、閻愛蘭,顏伯龍、袁仲沂。 天津《大公報》創辦《藝術周刊》,曾大量介紹李苦禪和趙望雲的藝術,引起社會的很大關注。4月14日,《大公報》發表其作品《慘淡京都》。11月23日,又發表作品《慘暮》,頗具版畫風格。7月1日,參加中西畫會在北海漪瀾堂舉辦的畫展。8月4日,《霞光畫報》推出中西畫會第二次畫展專刊,登載了齊白石對李苦禪的評價:「謹觀中西畫會諸君之作,皆筆情大雅,無女子見人有羞縮態度也,將來再行展覽,必有可觀耳。苦禪之畫,比前度展覽會大進,何其令吾輩真可畏!一哂記之。白石山翁。」同時還刊登了郝左春對李苦禪的評價:「藝術界革命的前驅」。次年,齊白石贈與李苦禪一本《齊白石畫集》;並在封面上題字:「苦禪仁弟畫筆及思想將起余輩……」 1929年吼虹畫社曾出版兩期《吼虹月刊》,後因經費緊張以及國民黨憲警的干涉而停刊。還編有《苦禪望雲畫集》兩冊。次年,為齊門篆刻女弟子劉淑度作冊頁,齊白石在其上題道:「苦禪畫思出人叢,淑度風流識此工。贏得三千同學輩,不聞揚子恥雕蟲」。齊白石將弟子李苦禪比作孔子門下的顏回。次年,《李苦禪畫集》出版,由齊白石題簽。
李可染
(1907~1989), 中國現代的炒作中國畫家;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省徐州市,1989年12月5日卒於北京。 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1923年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兩年後畢業回鄉作小學教師,並任教於徐州藝術專科學校。1929年考入西湖藝術院研究班,學習油畫並得到林風眠的指導與賞識。1932年作《鍾馗》並入選第2屆全國美術展覽。 1946年到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翌年春拜齊白石為師,相隨10年。同年又深得黃賓虹積墨法之妙。 1949年後,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1953年在北京舉行了李可染、張仃、羅銘寫生聯展。 1957年,訪問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畫了大批寫生作品,在筆墨、造意與境界的處理上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86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回顧性的李可染中國畫展,展出了他各時期的作品 200餘幅。 這一時期是李可染創作的又一高潮階段,筆墨更加純熟,揮寫更加自如,意趣更加醇厚,形式更趨於風格化。 李可染長期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培養了許多山水畫家。他認為學習傳統繪畫,第一步須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第二步要以最大的力量打出來。這是他幾十年藝術實踐的總結,也體現著他對傳統和創造的普遍看法;出版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王雪濤
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自幼喜繪畫,1918 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附設手工圖畫科, 畢業後到小學執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192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辭去教職,專事繪畫創作,賣畫為生。同時,潛心師傳統,上追徐渭、陳淳,又得名師指點,畫藝大進。1954年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55年參加籌備北京中國畫院工作,1957年任該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
王鑄九
(1900-1966),原名鼎,號兩石,字瞻農。男,漢族,河南舞陽人,1922年畢業於師范學校 ,1929年到北京拜齊白石為師習畫。1937年返回家鄉從事教育工作,並研習國畫。1947年返京,1949年後經徐悲鴻介紹到北京展覽工作室供職,1955年至1962年任北京市美術公司畫師,1963年至1966年任北京中國畫院專業畫家。創作以寫意為主,受吳昌碩、齊白石影響尤深。作品常以農家作物為題材,筆墨老辣,渾厚華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作品多次入選國內重大美術展覽並在報刊上發表,《葫蘆石榴圖》參加全國美展並選入《花鳥畫選集》及《北京畫院中國畫作品選集》。1987年,有作品入選文化部和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當代已故著名畫家作品展」。生前曾在北京舉辦過個人畫展。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會員。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遺作展。
許麟廬
山東蓬萊人,1916年生,2011年8月9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中國花鳥畫家、書法家、古今書畫鑒賞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北京中國書畫社名譽社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山東蓬萊、四川嘉州、河南開封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名譽教授等。 自幼秉承家學,酷愛習書作畫。1939年後受益於溥心畲先生在繪畫、書法理念和技藝上的指點;1945年拜齊白石為師,伴隨左右13年得其真諦。他從事筆墨丹青六十餘載,博覽研讀近萬家歷代名家作品,吸收了石濤、朱耷、吳昌碩等諸家的筆墨技法並創造性地吸收了民間藝術和京劇藝術融入自己繪畫之中。經半個多世紀的刻苦敬業形成了個人獨特藝術繪畫風格,其作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其傳略被載入《1985-1991年世界名人錄》和《1987年大洋洲及遠東世界名人錄》。
婁師白
(1918年—2010年),1918年6月生於北京,是齊白石的入室弟子,14歲就在齊白石先生家中學習詩、書、畫、篆刻,直至白石先生逝世,長達25年之久。 婁師白先生作品有齊白石風格,為「齊派」重要傳人,善畫花鳥瓜果,作品曾參加全國歷界美展,曾應邀赴新加坡、美國等國家美術院校講學。 婁師白得其言傳身教,全面繼承齊白石藝術技法特色,並有所創新。 其作品色彩鮮而不艷、雅而不俗,給人以豐富多彩、生機勃勃之感。其詩、書、畫、篆刻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報刊發表,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會,博得好評。 作品被人民大會堂、國賓館、國家駐美、駐英大使館及博物館收藏。並拍有數部反映其生活與創作的電影片。長於寫意花鳥畫。 婁師白先生長期致力於齊白石藝術的研究及技法傳授。作品有《蓖麻豐收》、《鴨場》、《八哥百合》等。《南國花木》等藏於中國美術館。出版有《婁師白畫輯》、《畫鴨》、《怎樣治印》、《齊白石繪畫藝術》、《齊白石繪畫技法》等專集、專著。 婁師白的代表作有《春暖人間》、《雛鴨》、《灕江帆影》、《長白積雪》等。 著有《齊白石繪畫藝術》、《婁師白畫輯》、《畫鴨》、《婁師白印章手拓本》等。 2010年12月13日清晨,婁師白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張民權
字衡,筆名【平原張衡】國畫家,1914-2001,山東平原縣人,幼年學畫,曾受業於山東畫家吳天墀,1935年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國畫系,師從齊白石,常書鴻,溥心畲,王雪濤,吳鏡汀,陳緣督,楊濟川諸大師,專功山水,兼學花卉人物,是該系高才生。1938年畢業後,應於右任、張大千、常書鴻的聘請,任敦煌助理研究員、總務主任。1943年赴敦煌,臨摹繪制敦煌壁畫數百幅,1945年在重慶中蘇文化協會舉辦了個展,畫展中敦煌壁畫臨品,獲得了巨大成功。周恩來、董必武、林伯渠、郭沬若、張大千及業內人士,給出了高度贊揚。於右任、郭沬若等持筆在作品上提字。展出後敦煌壁畫臨品被各界人士收藏,其中中唐《維摩詰辨法圖之一》《維摩詰辨法圖之二》《樂伎圖》《晚唐西方凈土孌》四幅國寶級敦煌壁畫臨品,被重慶博物館收藏。抗日戰爭後期張民權畫家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冀魯豫老解放區工作。劉鄧大軍解放大西南,張民權同志帥部隊文工團,隨解放軍南下,渡長江戰南京一直打到重慶。受劉伯承、鄧小平委任,接管重慶市文化界軍代表。 重慶解放後,張民權同志長期擔任藝術行政工作,歷任重慶文化局藝術科科長、辦公室主任、文化局副局長,兼任重慶市川劇院院長、重慶國畫院副院長、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美協副主席。離休後重新拿起畫筆,創建《素存堂》書畫廊,教授子女及弟子習畫,並同時恢復中國畫創作,僅半年時間,畫了幾百幅作品,於1984年在重慶再次舉辦了個人畫展,民權同志的作品,山水畫宗法宋元,用筆中鋒,挺拔峻秀,古樸淡雅,別具一格。花卉畫取法明清,用筆勁峭,生動自然。部分作品參加北京美術學會及重慶國畫院在北京、珠海、天津、南京、桂林等地舉辦的畫展、美展。有些作品為南京美術館、天津戲劇博物館、重慶博物館、石景宜、劉紫英、伉儷文化館、山東名人事業促進會等處收藏,1994年獲重慶美術金獎。作品入編《中國名家書畫選》《當代名家作品集錦》《中國當代書畫選》《國立北平藝專畫選》《四川省詩書畫院建院專輯》《重慶中國畫作品選集》《重慶嘉陵書畫院作品集》《紀念毛澤東一百一十周年書畫作品集》等,並出版《張民權中國畫集》,生平載入《中國專家》《中國詩書畫印大觀》《中華翰墨名家作品博覽》《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大辭典》《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辭典》,被評為「國際銀獎藝術家」並被授予「20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 趙琗艇,1915年生,河南人,1935年考入國立北平藝專國畫系,得白石大師親傳,擅長畫小雞、蝦、蟹、蛙等。其作品入選1936年南京全國美展並獲獎。現今96歲還在作畫,其作品載入,《重慶中國畫作品選集》《重慶嘉陵書畫院作品集》《國立北平藝專畫選》《張民權中國畫集》《紀念毛澤東一百一十周年書畫作品集》等,
張德文
1943年出生,自幼習畫有深厚的家學淵源。小時候在鑒湖河畔,凝神觀察魚蝦在水裡游動的各種姿態,或到離家不遠的徐謂故居青藤書屋,摹畫徐渭的書畫。他深受紹興前賢的影響,秉江南水鄉之靈氣,從小酷愛繪畫,以自身的勤奮與穎悟而師造化。50年代他畫的「齊白石蝦」獲省地和全國少兒美術獎,破格入學浙江美術學校後經潘天壽校長引薦給齊白石先生,為齊白石四子齊良遲的入室弟子。畢業於齊白石國畫學校、北京齊白石藝術學院。在大師的傳授下,刻苦勤學幾十年如一日,專心研習齊白石繪畫藝術。2009年他完成了齊白石和齊良遲兩代人生前遺願,畫出了長16米的「百蝦圖」手卷,國內外都公認和譽稱為「中華第一蝦」而蜚聲當今。
編輯本段生活軼事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赴宴作畫。齊白石來到宴會上,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毫。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看你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有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烏紗白扇儼然官,不倒原來泥半團,將妝忽然來打破,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 款款飛來
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翡翠鳥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石卻一反常態,不去畫水面上的鱘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翡翠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翡翠奈何?」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漢奸與日本人比作翡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齊白石有耿直的一面,淪陷時期,國立藝專聘他為教授,他在裝聘書的信封上寫下「齊白石死了」五個字,原信退回。有一個偽警察想借機索要他一張畫,被齊先生嚴詞拒絕。 齊白石對自己門徒卻百加愛護。1933年,剛從杭州西湖藝術院畢業的李寄僧經潘天壽介紹,在北京齊白石門下深造。一次,齊白石對李寄僧說:「你的作品中有些地方用筆太小,必須改用大筆」。他繼而又問「你有大筆嗎?」看到李寄僧搖頭,他馬上說:「我送你一支」。說罷,齊白石帶著李寄僧走到一個堆積間,裡面還放著一口「壽材」。大師用凳子作墊,一腳跨到了「壽材」頂上,把靠牆木架上的幾個紙包拿下來,然後選取一捆長的說:「這都是長筆,你自已挑吧」。李寄僧高興極了,當即取了二支,是特大羊毫筆。那時,李寄僧雖在北平藝專任教,但由於課時不多,收入很少,如今大師送他這樣貴重的好筆,可謂雪中送炭,這雖不是什麼大事,卻讓李寄僧終身難忘。 齊白石70多歲的時候,對人說: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齊聲稱贊老人的謙遜。老畫家說,我真的不會畫。人們越發稱贊,當然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那時,白石老人還曾與郭沫若、毛澤東爭奪一張「廢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