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綿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
戚風蛋糕是英文Chiffon Cake的音譯,屬海綿蛋糕這一基本類型。1927年由加利福尼亞的一個名叫哈里.貝克的保險經紀發明,直到1948年,貝克把蛋糕店賣了,配方才公諸於世。戚風蛋糕質地非常輕,用菜油、雞蛋、糖、麵粉、發粉為基本材料。由於菜油不像牛油(傳統蛋糕都是用牛油的)那樣容易打泡,因此需要靠把雞蛋清打成泡沫狀,來提供足夠的空氣以支撐蛋糕的體積。戚風蛋糕含足量的菜油和雞蛋,因此質地非常的濕潤,不像傳統牛油蛋糕那樣容易變硬。因此更適合有冷藏需要的蛋糕。戚風蛋糕也含較少的飽和脂肪。但是由於缺乏牛油蛋糕的濃郁香味,戚風蛋糕通常需要味道濃郁的汁、或加上巧克力、水果等配料。
戚風蛋糕的製法與分蛋攪拌式海綿蛋糕相類似(所謂分蛋攪拌,是指蛋白和蛋黃分開攪打好後,再予以混合的方法),即是在製作分蛋攪拌式海綿蛋糕的基礎上,調整原料比例,並且在攪拌蛋黃和蛋白時,分別加入發粉和塔塔粉。
戚風蛋糕組織膨鬆,水分含量高,味道清淡不膩,口感滋潤嫩爽,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這里要說明的是,戚風蛋糕的質地異常松軟,若是將同樣重量的全蛋攪拌式海綿蛋糕麵糊與戚風蛋糕的麵糊同時烘烤,那麼戚風蛋糕的體積可能是前者的兩倍。雖然戚風蛋糕非常松軟,但它卻帶有彈性,且無軟爛的感覺,吃時淋各種醬汁很可口。另外,戚風蛋糕還可做成各種蛋糕卷、波士頓派等。
下面,我就來把戚風蛋糕的配方、製法及技術關鍵介紹給大家。
由於戚風蛋糕是採用分蛋攪拌法製成的,故在下面兩例配方中,筆者以蛋黃部分、蛋白部分分別列出,以便大家掌握。
中檔戚風蛋糕配方:
蛋黃部分:蛋黃250克 低筋麵粉500克 水325克 泡打粉10克 白砂糖350克 色拉油250克 精鹽5克
蛋白部分:蛋白500克 白砂糖300克 塔塔粉5克
高檔戚風蛋糕配方:
蛋黃部分:蛋黃500克 低筋麵粉500克 水300克 白砂糖150克 色拉油250克 泡打粉10克 精鹽10克
蛋白部分:蛋白1000克 白砂糖500克 塔塔粉10克
一般雞蛋中蛋白與蛋黃的比例為2比1,以上配方中蛋白量與蛋黃量亦為此比例。如高檔配方中,全蛋投料量為1500g,分蛋後,即蛋白量為1000g,蛋黃量為500g。
製作方法:
1.蛋黃和白糖納入不銹鋼盆中,用打蛋器攪打至白糖溶化且蛋黃液呈乳白色時,再分多次加入色拉油和清水攪拌均勻,然後放入過篩後的麵粉、泡打粉和精鹽,輕輕攪拌均勻。
2.蛋白和塔塔粉納入不銹鋼盆里,用打蛋器攪打至蛋白呈粗泡沫狀且顏色發白時,下入白糖,繼續攪打至蛋白呈軟峰狀(即蛋白膏的峰尖挺立不下垂)並硬性發泡。
3.先將約1/3的蛋白膏倒入蛋黃糊里輕輕攪勻,再將其倒回剩餘的蛋白膏中輕輕攪勻。
4.將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並刮平,然後放入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的烤箱內,烘烤約40分鍾,烤熟即取出。
製作關鍵
一.選料
1.雞蛋最好選用冰蛋,其次為新鮮雞蛋,不能選用陳雞蛋。這是因為冰蛋的蛋白和蛋黃比新鮮雞蛋更容易分開。另外,若是單獨將鮮雞蛋白放入冰箱中貯存1~2天後,再取出攪打,會比新鮮蛋白更容易起泡,這種起泡能力的改變,其實是因蛋白的PH值從8.9降低到6.0所致。
2.糖宜選用細粒(或中粒)白砂糖,因為這在蛋黃糊和蛋白膏中更容易溶化。
3.麵粉宜用低筋麵粉,不能選高筋麵粉。高筋麵粉遇水會產生大量麵筋,從而形成麵筋網路,影響蛋糕的發泡。
4.油脂宜選用流質油,如色拉油等。這是因為油脂是在蛋黃與白糖攪打均勻後才加的,若使用固體油脂則不易攪打均勻,從而影響蛋糕的質量。
5.使用泡打粉和塔塔粉時,應注意其保質期和是否受潮。若使用了失效的泡打粉和塔塔粉,則會影響蛋糕的膨脹。
二.調制蛋黃糊
1.蛋黃加入白糖後,一定要攪打至呈乳白色,這樣蛋黃和白糖才能混合均勻。
2.加入色拉油的目的是使蛋糕更加滋潤柔軟,但用量要准確。色拉油加得過少,則蛋糕乾癟;加得過多,則不易均勻地融入蛋黃糊里,並且過量的油脂還會破壞蛋白膏的泡沫,最終影響到蛋糕質量。另外,加入色拉油時需分次調入,這樣更容易攪勻。
3.加水的目的是調節蛋黃糊的稀稠程度,所以應分次加入。
4.當蛋黃液中加入麵粉、泡打粉和精鹽後,不能過分攪打,只需輕輕攪勻即可,否則會產生大量的麵筋而影響到蛋糕泡發。
5.調制蛋黃糊時加入泡打粉,其作用是在蛋糕烘烤受熱時產生氣體,使蛋糕膨脹,其用量大致為麵粉的2%。
三.攪打蛋白膏
蛋白膏的攪打質量是製作戚風蛋糕的關鍵,而影響蛋白發泡的因素卻有很多。
1.分蛋時蛋白中不能混有蛋黃,攪打蛋白的器具也要潔凈,不能沾有油脂。
2.在蛋白中加入塔塔粉的作用是使蛋白泡沫更穩定,這是因為塔塔粉為一種有機酸鹽(酒石酸氫鉀),可使蛋白膏的PH值降低至5~7,而此時的蛋白泡沫最為穩定。塔塔粉的用量為蛋白的0.5%~1%。
3.因為糖能幫助蛋白形成穩定和持久的泡沫,故攪打蛋白時放白糖就成了必須。要達到蛋白膏泡發性好,且穩定持久,這里白糖的用量和加入時機就顯得很關鍵。白糖可增加蛋白的粘度,而粘度太大又會抑制蛋白的泡發性,使蛋白不易充分發泡(白糖的用量越多,蛋白的泡發性越差),不過加適量白糖才能使蛋白泡沫穩定持久。所以白糖的用量以不影響蛋白的泡發性,又能使蛋白達到穩定的效果為度。另外,白糖加入的時機以蛋白攪打呈粗白泡沫時為最好,這樣既可把白糖對蛋白起泡性的不利影響降低,又可使蛋白泡沫更加穩定。若白糖加得過早,則蛋白不易泡發;若加得過遲,則蛋白泡沫的穩定性差,白糖也不易攪勻攪化,還可能因過分攪打而使蛋白膏攪打過頭。
4.攪打蛋白膏的方法要先慢後快,這樣蛋白才容易打發,蛋白膏的體積才更大。
5.特別要注意蛋白膏的發泡程度,即達到硬性發泡。攪打蛋白膏可分為泡沫狀、濕性發泡、硬性發泡和打過頭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開始攪打蛋白時,蛋白呈黏液狀,打約1分鍾後呈泡沫狀;第二階段,加入白糖繼續攪打5分鍾後,蛋白有光澤,呈奶油狀,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下垂,此為濕性發泡;第三階段,再攪打2~3分鍾,提起打蛋器,見蛋白的尖峰挺立不垂,並且光澤較差,此為硬性發泡;第四階段,若繼續攪打,則蛋白會呈一團一團的棉花狀,即攪打過頭了。蛋白膏攪打到硬性發泡時,具有泡沫細小,色乳白,無光澤,傾入容器時不流動等特徵。
四.蛋黃糊與蛋白膏的混合
1.蛋黃糊和蛋白膏應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並且拌制動作要輕要快,若拌得太久或太用力,則氣泡容易消失,蛋糕糊會漸漸變稀,烤出來的蛋糕體積會縮小。大家都知道,兩種濃度差不多的麵糊更容易混合均勻,而蛋黃糊的濃度高,蛋白膏的濃度低,兩者很不容易混合均勻。所以,應先用部分蛋白膏來稀釋蛋黃糊,然後把稀釋過的蛋黃糊再與蛋白膏混合,這樣才容易混合均勻,兩者混勻的時間也才更短。
2.調制蛋黃糊和攪打蛋白膏應同時進行,及時混勻。任何一種糊放置太久都會影響蛋糕的質量,若蛋黃糊放置太久,則易造成油水分離;而蛋白膏放置太久,則易使氣泡消失。
五.烘烤
1.烘烤前,模具(或烤盤)不能塗油脂,這是因為戚風蛋糕的麵糊必須藉助黏附模具壁的力量往上膨脹,有油脂也就失去了黏附力。
2.烤制時宜選用活動模具,這是因為戚風蛋糕太松軟,取出蛋糕時易碎爛,只有用活動模具,方可輕松取出。
3.烘烤溫度也是製作蛋糕的關鍵。烘烤前必須讓烤箱預熱。此外,蛋糕坯的厚薄大小,也會對烘烤溫度和時間有要求。蛋糕坯厚且大者,烘烤溫度應當相應降低,時間相應延長;蛋糕坯薄且小者,烘烤溫度則需相應升高,時間相對縮短。一般來說,厚坯的爐溫為上火180℃、下火150℃;薄坯的爐溫應為上火200℃、下火為170℃,烘烤時間以35~45分鍾為宜。
4.蛋糕成熟與否可用手指去輕按表面測試,若表面留有指痕或感覺裡面仍柔軟浮動,那就是未熟;若感覺有彈性則是熟了。蛋糕出爐後,應立即從烤盤內取出,否則會引起收縮。
5.蛋糕出爐以後,應反扣在烤架上面放涼,以免表面過於潮濕影響口感。
海綿蛋糕
海綿蛋糕是利用蛋白起泡性能,使蛋液中充入大量的空氣,加入麵粉烘烤而成的一類膨鬆點心。因為其結構類似於多孔的海綿而得名。國外又稱為泡沫蛋糕,國內稱為清蛋糕(PlainCake)。
在蛋糕製作過程中,蛋白通過高速攪拌使其中的球蛋白降低了表面張力,增加了蛋白的黏度,因黏度大的成分有助於泡沫初期的形成,使之快速地打入空氣,形成泡沫。蛋白中的球蛋白和其他蛋白,受攪拌的機械作用,產生了輕度變性。變性的蛋白質分子可以凝結成一層皮,形成十分牢固的薄膜將混入的空氣包圍起來,同時,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使得蛋白泡沫收縮變成球形,加上蛋白膠體具有黏度和加入的麵粉原料附著在蛋白泡沫周圍,使泡沫變得很穩定,能保持住混入的氣體,加熱的過程中,泡沫內的氣體又受熱膨脹,使製品疏鬆多孔並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
❷ 求大神,做慕斯蛋糕,底用戚風蛋糕好還是海綿
一般都是用海綿蛋糕
❸ 做慕斯蛋糕是用海綿蛋糕還是戚風蛋糕做底
海綿蛋糕比較好吧,因為彈性大,承托力足,即使冷得比較稠的慕斯糊澆下來也不會壓塌陷。戚風其實也可以的,但彈性不足。
海綿蛋糕和戚風蛋糕都一直受到大眾的喜愛,那麼這兩種蛋糕到底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更好吃呢?
戚風蛋糕在烘烤之後是需要馬上倒扣的,因為戚風蛋糕的支撐力較差,剛剛烤完之後的蛋糕裡面熱氣沒有完全消散,是不足以支撐這個蛋糕重量的,就特別容易出現塌陷的狀況,咱們在考完之後,記得一定要進行倒扣。
也不用去糾結到底哪一款蛋糕更加好吃,偶爾換換口味也是非常不錯的。
❺ 戚風蛋糕和海綿蛋糕一樣嗎哪種更好吃
針對諸位初學者焙友而言,做的數最多的生日蛋糕莫過戚風蛋糕和海綿蛋糕兩大類了!彷彿有許多小夥伴們有那樣的疑惑,二者全是黃油曲奇,都採用生雞蛋、小麥麵粉、綿白糖,都必須打發雞蛋,二者的差別到底在哪兒呢?
食用油
PS.分蛋海綿蛋糕面漿的可塑性低,烤制的情況下能維持原來的樣子,因此常將面漿在蛋糕模具上揉成花紋狀,使烤制後的生日蛋糕表層含有條形的紋路。
❻ 戚風蛋糕和別的有什麼區別
戚風蛋糕:是法語chiffon的音譯,本意是雪紡綢。
戚風蛋糕之所以擁有蓬鬆柔軟的口感,是因為用蛋清製作的蛋白霜,還有色拉油跟水使整個蛋糕有輕盈的口感。
熱量較低且烘烤後能直接品嘗,也可以加各種喜歡的奶油、淋面等等,這也使戚風蛋糕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
海綿蛋糕
海綿蛋糕:利用蛋清的氣泡性能,使麵糊中混入大量空氣,烘烤後的蛋糕蓬鬆、多孔,結構類似於海綿,所以被叫做海綿蛋糕。
海綿不如戚風組織細膩松軟,但是正因為比較結實承重能力更好不容易塌陷,很適合做韓式裱花或者慕斯等需要稱重能力的蛋糕。
兩者異同
共同點
1、都很好吃,這是經過時間證明的。
2、海綿蛋糕跟戚風用的原料很簡單,但是蛋液的溫度、時間、速度、翻拌手法都有講究,每一個細節都決定了蛋糕最後成品的口感。
不同點
1、製作方法上戚風跟海綿最大的不同就是加粉的時機:
戚風是在蛋黃糊里直接篩入粉類拌勻再跟蛋白糊混合。
海綿是蛋白糊跟蛋黃糊拌勻後或者全蛋糊打發完成後篩入粉類。
2、戚風跟海綿口感上最大的不同:
戚風含水、油脂量大所以口感上非常蓬鬆柔軟。
海綿蛋糕相對含水、油脂量小口感上會更扎實,蛋香更濃郁。戚風蛋糕是海綿蛋糕的一種.但是戚風蛋糕是口感最好的海綿蛋糕了.口感很好綿軟細膩,吃起來又不會有一般海綿蛋糕的梗咽的情況出現. 做法較普通海綿蛋糕更細致一些.
戚風不適合做蛋糕底,特別是冷凍類點心.冰凍會大大影響戚風蛋糕的口感.戚風蛋糕和海綿蛋糕區別:1.蛋的攪打:戚風為分蛋式;海綿則有分蛋式和全蛋式2種2.加粉類的時機:戚風是在與蛋黃糊拌勻後加;海綿是蛋白糊與蛋黃糊拌勻後拌入(全蛋海綿是拌入全蛋糊)3.烤溫:戚風較低;海綿較高4.是否倒扣:戚風出爐後立即倒扣(戚風muffen、波士頓派和戚風蛋糕卷不用);海綿可有可無。5.烤模防沾和抹油:戚風不能用防沾模(除非襯紙),也不能抹油;海綿則可以6.口感:戚風濕潤、綿密,蛋香、油香、絲絹口感;海綿松軟,有彈性,油香味輕。
❼ 什麼是幕斯蛋糕什麼市戚風蛋糕和普通海棉蛋糕的區別是
慕斯蛋糕是一種以慕斯粉為主材料的糕點;戚風蛋糕是一款甜點,屬海綿蛋糕類型。
慕斯蛋糕、戚風蛋糕、海綿蛋糕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主要食材不同
1、慕斯蛋糕:製作原料主要有動物膠,慕斯粉,馬斯卡普尼乾酪,奶油,咖啡酒,咖啡,可可粉,新鮮水果。
2、戚風蛋糕:製作原料主要有菜油、雞蛋、糖、麵粉、發粉等。
3、海綿蛋糕:製作原料主要有雞蛋,白糖,麵粉,油脂。
二、口味不同
1、慕斯蛋糕:其性質較布丁更柔軟,入口即化。
2、戚風蛋糕:味道清淡不膩,口感滋潤嫩爽。
3、海綿蛋糕:組織緊密,蛋香味較濃,有一點發乾和粗糙。海綿相對扎實,但是蛋香濃郁。
三、特點不同
1、慕斯蛋糕: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通常是加入奶油與凝固劑來製作成濃稠凍狀的效果。
2、戚風蛋糕:分蛋打發,只靠蛋白的發泡性膨脹起來,因此整體比較輕盈,原料中用植物油代替黃油。
3、海綿蛋糕:烤制時間長,成品綿密、組織氣孔均勻。因此不易回縮,有良好的承重性。
❽ 製作慕斯蛋糕的糕底用海綿蛋糕還是戚風蛋糕,有什麼區別
海綿蛋糕比較好吧,因為彈性大,承托力足,即使冷得比較稠的慕斯糊澆下來也不會壓塌陷。
戚風其實也可以的,但彈性不足。
❾ 求大神,做慕斯蛋糕,底用戚風蛋糕好還是海綿蛋糕好
用戚風。口感好
❿ 很多人喜歡吃蛋糕,海綿蛋糕與戚風蛋糕的區別是什麼
原料不同。戚風蛋糕:主要原料有菜油、雞蛋、糖、麵粉、發粉、巧克力、水果等。海綿蛋糕:主要原料有雞蛋,白糖,麵粉,油脂等。特點戚風蛋糕:組織膨鬆,水分含量高,帶有彈性且無軟爛的感覺。海綿蛋糕:形狀如同多孔的海綿,黏度高,具有穩定性,能保持住混入的氣體,在加熱的過程中,泡沫內的氣體又受熱膨脹,使製品疏鬆多孔並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
從口感和用途上。海綿:全蛋打發的海綿因為全蛋的發泡程度較低,因此口感扎實,綿軟,濕潤,同時有蛋黃和黃油的香氣。多用於蛋糕底,適合和淡奶油搭配食用。分蛋打發的海綿蛋糕因為充分利用了蛋白和蛋黃的發泡性,整體呈現比較濃稠的狀態,因此可以放在裱花袋中做成各種造型烤制。可以用於蛋糕卷麵糊,慕斯底,慕斯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