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日蛋糕 » 潮汕伯公生日蛋糕
擴展閱讀
學蛋糕抹面需要多久 2024-10-08 22:10:15
各種形象蛋糕圖片 2024-10-08 22:08:00

潮汕伯公生日蛋糕

發布時間: 2022-05-07 12:20:16

A. 伯公保號什麼意思

伯公是指祖父的兄長,在中國南方一些地方將爺爺的哥哥叫做伯公,相應地爺爺的弟弟稱為叔公。需要注意的是,伯公、叔公多屬於「面稱」稱謂,而不非「敘稱」稱謂。伯公、叔公的「敘稱」稱謂分別是伯祖、叔祖。
伯公又稱「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爺」,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神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民國(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的神祇。
中國大多數地區以「土地爺」稱呼,台灣民間以「福德爺」、「土地公伯」、「土雷公」、「福神」或「後土」,台灣原住民則以「把力西樣」,潮汕地區、客家地區稱「伯公」。稱呼雖然不同,但虔敬的心事一樣的。
台灣以每年農歷二月初二 是俗稱的土地公誕辰,潮汕人則認為農歷三月廿九是伯公生日。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是管理土地的神祇,潮汕人、客家人則暱稱為「伯公」。由這個稱呼可以明顯到,這位土地的守護神,有如家中叔伯等長者般親切與尊敬,是故伯公對鄉親來說有著較其他族群更為深厚的歷史與情感。

B. 求關於潮汕人「過番」的俗語、童謠

「凡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此言雖誇大了些,但「國內一個潮汕,國外也有一個潮汕」,那是千真萬確的事。海內外潮人把「過番歌」稱為「潮人思鄉曲」,是不無道理的。

天頂一隻鵝,阿弟有(老婆)阿兄無,

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聽著無奈何,

背起包袱過暹羅(泰國),走去暹羅牽豬哥(牽公豬配種),

賺有錢銀加減寄,寄來唐山娶老婆。

這首歌表現潮人有「生性好聚,聚必有樂」的品性。他們過洋在外謀生,既相互團結幫助,又不強求於人,靠自己「骨頭生肉」、刻苦勤奮和聰慧才智。樂時樂,苦時也樂,歌為心聲,這就是潮汕「過番歌」的內涵。

無可奈何炊甜粿

「無可奈何炊甜粿」是一句潮汕俗諺。清代潮人到南洋謀生者,每次過洋,快者須十幾天,如遇大風浪行程則難預料。故潮人過番者,定叫家人炊甜粿(紅糖年糕),因甜粿不易變質,攜帶方便,可以它作糧。

潮汕地區向海外移民的歷史悠久,據載元代以前就有,故歷來鄉情、親情、族情甚重。潮人「父母在,不遠游」、「骨肉相附」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誰願遠離家鄉謀生?但韓江三角洲,古時方圓不足900平方公里,僅佔全區總面積的30%,余者均為山地丘陵,東南面則是一望無邊的大海,故有「其為嶼者十之三,其為水者又十之四,可耕之土無幾」之說。

正因如此,潮汕人雖聰慧勤奮,把山坡、路旁、池邊、田溝、墓隙均變為耕地,種田如綉花,一年四季,間種插種,也獲幾收。可是地狹人眾,怎能維持生計?故長期以來,過著半飢半餓的生活。居山鄉地的潮人,每日兩餐番薯一餐粥是常見之事,真如有關史籍所記述那樣:「縱有豐年,也不足供三月之食。」加上暴政、亂世、天災、人禍,離鄉別井,海外謀生,就勢成必然。

老一輩人說:「祖父那一輩人過番是很苦的,哪有什麼大帆船?都是自縛竹排作舟,自炊甜粿作糧,撐起破被當帆,用繩子或水布,一頭綁在自己腰部,一頭縛在竹排之上,渡黑水過七洲洋。若遇大風浪,竹排被打翻,人落水,爬起來照樣行駛。有幸者遇著洋船叫救命,才能脫險到暹羅。」那小小竹排,怎頂得住七洲洋的大風浪?不少人只能漂流到附近孤島等待過往大船。故潮汕民間歌謠雲:「斷柴火,等餓死。無奈何,賣咕哩。」其中有「過番歌」是用潮州「活五調」(悲調)這樣唱的:

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條浴布去過番。

錢銀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

火船駛過七洲洋,回頭不見我家鄉。

是好是劫全憑命,未知何日回寒窯。

清代末年,帝國主義在潮汕掠奪潮人過洋賣苦力,他們在潮汕設有各種各樣的「招工局」,潮人稱它為「豬仔貿易」。如英國德記和荷蘭元興等洋行,在汕頭設有「豬仔館」。賣身的「豬仔」被關進鐵籠運往海外,死者不計其數。

174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伐根年在爪哇巴達維亞對華工進行一次大屠殺,死者萬餘人,成為歷史上震驚中外的「紅河血案」。可是清政府不去譴責洋人,反說自己的國民「類頑愚兇悍,為天朝遺棄之莠民」,並向內外聲稱「天朝莠民不惜背誦祖宗廬墓,出洋謀利,朝廷概不聞問」。潮工的處境,可想而知。

1876年前後,潮汕各地的「豬仔館」、「咕哩行」多達20餘家。潮汕人走投無路,被迫過洋謀生,相關「過番歌」甚多,如:

暹羅船,水迢迢,會生會死在今朝。

過番若是賺無食,變作番鬼恨難消。

心慌慌、意忙忙,上山做苦工,

日出分伊曝(曬),落雨分伊淋。

所扛大杉楹(大木頭),所做日共夜,

所住破寮棚,真真慘過蝦。

渡過黑水(七洲洋),吃過苦水,

滿懷心事付流水;

想做座山(基業),無回唐山,

終老屍骨歸義山(墳墓群)。

「番批」錢銀唐山福

據《潮汕僑批簡史》載:僅僅在1869年到1948年,潮汕過番總人數就達580餘萬。到20世紀末,人數猛增至1000多萬,這一數字,相當於目前潮汕本土的人口數,故有「國內一個潮汕,國外一個潮汕」之說。

正是這樣,國內的潮汕人,有相當一部分靠「番批」過日子,故有「番批錢銀唐山福」的俗語,「番批」成為潮汕人生活之所系、親情之紐帶。

許多潮汕人渡洋抵岸之後,第一時間就給家裡寫信報平安。如潮安陳厝壠的陳金炳,他在1936年十一月初一抵達馬來西亞之後,初三就給母親寄出平安信,並向親友先借6元寄給母親,好讓母親放心。泰國潮僑楊捷寄給家鄉澄海冠山鄉妻子的「番批」中有國幣5萬元和一句血淚語———「見信切贖回我女」,這「番批」款成了救命錢。

早期,由潮人在同伴、同鄉中推選出老實忠厚靠得住的人為他們代送信件和財物。這些人長期穿走於大洋水道,熟悉往返潮鄉、南洋的路徑,初時被稱為「走水」,後來被稱為「水客」。

隨著「闖南洋」、「溜烏水」的人多了,行業性的「僑批局」應運而生,如較早期的有新加坡潮商黃繼英創立的「致成批館」和澄海黃松亭設在汕頭的「余庄批局」。無論早期的「水客」還是晚期的「批局」,遞送「番批」都是靠往返南洋、潮汕的「紅頭船」帶送。據老輩人回憶:「往年農歷九月,台風少,紅頭船從南洋返來,澄海樟林港就拍鑼拍鼓迎接,比過年過節還熱鬧。」故民間有俗語雲:「九月尾,銅鑼澎澎叫。」有「過番歌」這樣唱道:

洋船到,豬母生,鳥仔豆,帶上棚。

洋船沉,豬母暈,鳥仔豆,生鋪蠅(蟲)。

信一封,銀二元,叫(老婆)刻苦勿愁煩。

奴仔知教示,豬仔著知飼。

田園落力做,待到賺有錢,

我猛猛回家來團圓。

1940年至1945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番批」中斷,在潮汕的僑眷求借無門,不少人淪為乞丐,流落他鄉,有的被迫改嫁,有的賣兒賣女,境況凄涼……有一首「過番歌」用「活五」悲調,如泣如訴地唱道:

「番批」斷,無火煙,

走四方,乞無食,

仔兒餓死娘改嫁,

一下提起目汁流。

「過番歌」的作者為廣大潮汕民眾,他們訴說著自己的苦難生活、悲慘遭遇,揭露舊社會的罪惡,以親身體會唱出自己的心聲,聽者與歌者同悲、同愁、同歡樂……細細品味「過番歌」,對比潮人今天和往日的生活,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C. 潮汕人的習俗

與拜神有關的習俗:

勞熱:民俗起源於潮州人民對土地的無比崇拜,對土地崇拜導致「土地之神」一說的產生。潮州人則將其稱為土地公或伯公(值得一提的是,潮州人在店鋪、家裡、工廠,都會供奉土地公,在茗翁茶莊也可以見到),「勞熱」這一民俗活動在潮州傳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出花園: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獨有的習俗,15歲(虛歲)的孩子要「出花園」。 凡是有15歲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陰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雄雞、鴨、豬肉)果品拜別公婆神(俗稱公婆母),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從此可以走出花園。

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鬼節」,也叫「盂蘭勝會」。「當天,潮州人在自家門口擺上祭品、錢紙,祭畢燒錢紙、撒白米於地上,焚香禱祝,並把香插在房前屋後的地上。

(3)潮汕伯公生日蛋糕擴展閱讀

禁忌

過年時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

這一天嚴禁吃葯。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葯不斷。

這一天甚至忌殺生,但是,現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參考資料

網路-潮汕

D. 下一篇潮州節日民俗的作文

土神的祭祀,是種社區性的節日。潮汕人把這種節日俗稱為「營大老爺」。
這種節日起源於土地崇拜,上地崇拜導致土神的產生。土地之神,古人稱之為「社」,潮汕人則把它叫做土地公或者伯公。土神的祭祀,有兩種性質。一種出於對所耕種的土地的崇拜,是對土地上生長五穀,供給人們食糧的報德;一種出於對所定居的土地的崇拜,是對土地營建鄉邑,保護人門安居的感恩。在亡古時期已經是這樣。商代的甲骨文,就有「要不要向邦國的土神祈求豐年」的卜問(《前》4·17·3);近年在鄭州商代工城遺址發掘出一處以立石為中心的祭祀地,考古學家說,這是建城時祭祀土神的遺跡(裴明相《鄭州商代王城的布局及其文化內涵》)。在潮汕,伯公的祭祀仍然保留著這兩種性質。上面提到的六月廿六引自公生,屬於前一種性質。潮汕人建房子、創村寨要先拜伯公,屬於後一種性質,而鄉閭間在春日對伯公的祭祀,則兩種性質兼具。例如,《普寧縣志》載:
(二月)春社日,各鄉農民具香帛、酒饌,相率祀其鄉之土神,以祈谷。祀畢,聚飲於神側,曰「做社」。《南澳縣志》也載:
(二月)二日,各街社裡逐戶斂錢,宰牲演戲,賽當境土神,名曰「春祈福」。
春日社神的祭祀,既有五穀豐登的祈禱,也有台境安寧的冀求。在潮汕社會最基層的里社,社神大多就是伯公。
營大老爺是由鄉閭的伯公祭祀發展而來的。
鄉間社神的祭祀,本來只是一種宗教儀式,後來,由於在祭祀過程出現了某種社會組織形式,社祭本身也就開始有了其他的功能,這種發展,在南北朝時已經出現。《荊楚歲時記》說:
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飧其昨。
可知梁朝時候,社祭之日,鄰里合會醵錢買辦牲酒祭品,先祭過土神,然後大家一起聚餐。社祭除了酬神之外,顯然也有了增進鄰里團結、加強鄉村治理的作用。於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社區的整合與擴展的過程,產生了社祭和廟祀的混和,即在一個擴大了的社區中,由某一座神廟承擔起社壇的功能。這座神廟所供奉的某一位神明也就成為這個社區的社神,潮汕人將它稱做「大老爺」。
潮汕各地的大老爺名目眾多。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等;更多的是民間創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工、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珍珠娘等等。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社區里,各色名目的老爺按照其祭祀范圍的大小,被組織在一個有等級的系統之中。在鄉村,里社各有所祀的伯公,全村有共祀的大老爺;有些地方,相鄰的幾個村子由於行政上或者經濟上的原因而有了密切的關系,也有數村共祀的大老爺。在城鎮,街巷各有所祀的伯公,各坊有共祀的大老爺,而其上又有全城鎮共祀的大老爺。這些伯公、老爺的祭祀,還保留著上古上神春祈的遺風,時間集中在農歷年初,故潮汕有「營神正、二月」的俗諺?
營神的營,是潮汕方言詞,在這個短語里,它保留著回繞(《漢書顏注》)和畛域(《文選薛注》)的古義。上神的祭杞而稱作「營大老爺」,是因為祭祀過程,必有土神巡土安境的儀式。照潮汕人通常的說法,營老爺分文營和武營兩種。在最基層的社區,文營的做法,是在祭祀儀式過後。將老爺請上神轎,由選定的丁壯抬著,儀仗鼓樂前導,巡遍社區的每一條巷子,再繞社區的邊界遊行一圈, 回到神廠。武營的做法,一般只有鄉村社區才採用。祭祀儀式過後,要先用紅布將神像捆緊在神轎上,做好疾跑的准備。營神開始,各條巷子的巷頭都燃起篝火。丁壯們抬起神像,飛奔來到篝火前,用力把神座舉到頭上,縱身跳過火堆,跑過小巷。跑完村裡的巷子,又跑出田洋,抬著老爺巡遊村界,回到神廠。潮汕人把這種做法叫做「走老爺」——潮州話的走,是跑的意思,這也是一個保留著古義的方言詞。不管是文營還是武營,其原始意義,都在凈土驅邪。不過,這一宗教儀式對於每個社區,實際上又有著整頓社區秩序、強化社區治理的功能。
在營大老爺的日子,要演戲酬神。老爺出巡的儀仗隊伍,由標旗、彩景、醒獅、歌舞、大鑼鼓、潮樂隊各個並不固定的部分組成,盡管由於社區具體情況不同,儀仗隊的規模可能差別甚大,但都充分展示了觀賞和娛樂的性質。於是,坊鄉的這種土神之祭,毫無疑義地成為一個社區性的節日

正月里走親訪友,聽說正月初四日是個好日子,有幾家孩子已是十五歲年紀的家裡都選這天給孩子「出花園」。俺是窮人家的娃,十五歲那年俺爹媽沒能給俺出個花園玩玩,也就沒教俺啥叫「出花園」,只是每當經過古城區西馬路時總覺著天天在過節似的,因為這條狹長的街道不知啥時候起成了婚嫁用品、「出花園」用物的專賣街了。紅通通的一條街道,啥時經過都是一片紅燦燦,明晃晃,看著心裡也覺亮堂,實在有趣。直到現在有啥弄不明白的玩意都能上個網擺渡擺渡,俺才明白這個「出花園」原來是咱們潮汕大地的人民給自家孩子辦的一個成人禮。

漫話「出花園」

昔年潮州民俗,孩子(有些地方僅限於男孩)滿十五歲時,要舉行「出花園」儀式拜別公婆神,表示告別童年已經成人。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寒暖有差別,又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風俗迥異,在視成年的年限上也有所不同。一般是以男子二十歲(戴冠)、女子十五歲(插笄)為成年。在雲南省寧菠縣的摩梭人則皆在十三歲(穿褲子、穿裙子)時舉行成年禮。

我國民間奉祀公婆神(有的地方叫「公婆母」),南方盛於北方,且由來已久。宋楊循吉《除夜雜詠》說:「買糖迎灶帝,酌水祀床公」。公婆神即花公花母,因把香爐安放在眠床腳旁,也稱作「床腳婆」又因只把至孩子十五歲,故又稱為「十五歲神」。誕生孩子的家庭多要奉把公婆,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公婆生日,要辦禮物供奉。
潮俗為孩子祀公婆及舉行「出花園」儀式,有二層意思:把公婆是為子女平安成長的一種祈求;出花園則是孩子成人的一種表示。父母為求得子女平安,把孩子托給花公花母保護,因此又稱孩子為「花仔」,這是「出花園」一詞的由來。
出花園的儀式,據《潮州的習俗》記載:

在出花園那一天,要辦菜五碗(計鴨一隻,蟹一碗,豬肝一碗,龍箭魚一碗,蛋一碗)和香燭銀紙食品等,安放在睡床里拜公婆。那出花園的兒童,要穿一套藍色的新衣裳和一雙新的紅皮展,去拜公婆,拜後家裡就辦了許多食物,其中必定要特別做一樣豬肝炒蔥的菜(蔥諧音聰,表示吃了才聰明。筆者注),叫他或她坐在一張坐北朝南的桌子前吃,吃的時候,做母親的要跑到他或她的身旁念訣道:「阿奴是坐北朝南,阿奴已經成人」。

不過,出花園的儀式在潮屬各地的做法也不盡相同。如月份有的選在五月,物品有以三牲果品的,菜碗則六碗、十二碗不等,形式也不盡相同。

至於所祀公婆的原型是何許人?各地所說不一。潮汕地方一般認為是唐朝汾陽郡主郭於儀(有兄弟九人及八子八女)夫婦。如饒平縣三饒城隍廟前院的西配殿(公婆廳)內,所塑花公花母及一群孩子,相傳便是郭氏夫婦。

據《全像中國三百神?床神》所載,公婆則是周文王夫婦。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岳廟正院的西配殿(廣嗣殿)里,所祀的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和九天衛房聖母元君即是。公婆原型的文王夫婦說,是取其多於, 也是源於《封神演義》第十四回所載,謂姬昌本有九十九個兒子,後又在燕山收養了雷震子,湊成百子之數。但就《封神》一書的出現時間言,可知此說是出自明代之後

這是兩個比較廣泛且隆重的潮州節日風俗 希望能幫到你

E. 潮州今天過什麼節好多人燒香

你不知道今天是潮汕人什麼日子嗎,今天是農歷三月二十九,是感天大帝生日,在潮汕稱為伯公。俗稱伯公生日。感天大帝在道教級別非常大,求財求健康求平安都可以。潮汕有一句俗語,伯公沒點頭,山中老虎不敢吃人。潮州真正據說伯公顯靈的地方是在橋東衛生院後面這里的伯公宮,每年都人山人海的

F. 潮汕話:老爺保號是什麼意思

潮汕話:老爺保號是祈求神仙保佑的意思。

拜老爺是廣東省潮汕地區一種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 是一種對神的祭祀活動。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老爺」本來是舊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以之稱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對神明的敬畏。

老爺保號中的「老爺」可以說是潮汕人祭神拜祖的對象的統稱,他們雖然不在這人間顯形,但仍然默默地關注著這一片土地上的生靈。

保號是潮汕土音,有人認為寫作同音的「保賀」更合適,因「保」是保佑之意,「賀」則是祝賀之義。「保賀」就是在暗中為你保駕護航,讓你雖有風浪,依然最後安全度過。

(6)潮汕伯公生日蛋糕擴展閱讀

「拜老爺」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的民俗,是一種對神的祭祀活動。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潮汕人一心向善,希望通過「拜老爺」追求一份真善美,在一定程度上,也希望通過「拜老爺」得到的庇佑。在不同時間,拜的老爺也是不同的。

初一,十五。玉皇大帝

初二,十六。地主老爺

初三,十七。媽祖

初四,十八。財神爺

初五,十九。五穀母

初六,二十。珠珍娘娘

初七,二十一。三山國王

初八,二十二。壽星公

初九,二十三。觀音

初十,二十四。如來

初十一,二十五。伯公

初十二,二十六。虱母仙

初十三,二十七。何仙姑

初十四,二十八。太白金星

在潮汕地區,長得時間比較長的大樹也是當地人祭拜的對象。因為這是古人、是先祖所留下來給後人的,是僅有的生活存在的古人的東西,使得今人通過祭拜,而表達對先人的敬重感恩及追念之情。

G. 河源連平縣伯公生日的故事

你好,胡言連平縣鉑宮生意的故事,這你可以到當地去了解伯公生意的故事。或者你可以網上。搜索。

H. 潮汕隴頭正月二十二作文

廣東省普寧市隴頭鄉,建於明末初期,至今已有六百多年,這里環境優美,人傑地靈,鄉民為建設桑梓,代代辛勞,輩輩奮進,承先啟後,薪火相傳。鄉史上有一件事為鄉民一直傳頌著,這件事成了家鄉傳統節日來源,它就是隴頭正月二十二。
一、正月二十二的由來

正月二十二是怎樣來的?這要從「大德」顯聖靈退賊兵說起。鄉民流傳著這樣一件事,在距今300多年前,鄭國勝(鄉民稱其國勝賊)帶兵攻打隴頭寨時,鄉民崇心供奉的南門大德老爺顯聖靈,把鄉寨變成一座大山,且天空濃霧彌漫。使鄭國勝的兵馬暈頭轉向,不得近前。國勝不信,說明明前面就是隴頭寨,怎麼會變成這樣?便改日再來,但也出現同一現象,幾番如此,國勝不得不拜服,並揚言,請大德老爺顯靈還原鄉寨給他看,他決不再傷害鄉寨及民眾。於是,大德老爺顯威靈,頃間,煙消霧散,大山消失,隴頭鄉寨就出現在他們的眼前。國勝見狀,敬佩不已,特題書「洋洋如在」牌匾敬贈大德老爺。大德老爺從此更受崇拜,有求必應,神恩浩盪,庇佑著鄉民及四鄰黎民。據說那次大德顯靈退賊兵,是農歷正月二十二,鄉民為感謝神恩,報功崇德。當天夜裡,載歌載舞,虔備祭品,敬拜大德老爺,該夜滿寨香火通明,熱鬧非凡。歷史上稱為「隴頭正月二十二夜」。每年到了這一天,鄉民都要虔誠敬拜大德,以謝神恩,這風俗一直延續著。「隴頭老熱廿二」,成了遠近人們的口頭禪,後來鄉民特把每年正月廿二定為敬念大德老爺的「隴頭傳統節日」。到了近代,紀念「傳統節日」更加隆重,鄉里組織了文娛隊,有英歌、大鑼鼓,以及其它各種文娛節日。該天在全鄉遊行展演,出門在外的海內外鄉親,出嫁的女兒,都要回家團聚,參加紀念傳統節日,敬拜大德老爺,四鄰鄉民也都來看熱鬧。真是普天同慶。從此,大德神恩家喻戶曉。大德神恩深入人心,大德老爺成了隴頭鄉民的精神支柱,大德精神一直凝聚,團結著隴頭鄉眾,一直鼓舞著鄉民奮進向前!

二、正月二十一夜拜伯公

正月二十一之前,隴頭鄉的五個自然村落的村道口上,都搭起了高大的彩門牌坊,上掛春聯。每付對聯都以「隴頭」冠首,其中,各嵌有一個「春」字,它充分展示了隴頭人迎春,鬧春的豪放激情。正月二十二迎大德老爺的前一晚上,即二十一晚上,要拜「伯公」(「伯公」是潮汕人對土地神的稱呼,農歷三月廿九是伯公生日。隴頭的「大德老爺」,其實屬於土地神,是「伯公」,但潮汕人對神仙的稱呼統稱「老爺」,因此,「迎大德老爺」,很多時候也稱「迎伯公」)。這個晚上熱鬧非凡!許多的海外僑胞以及外出工作者都會節日前回到家裡一起團員,共同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