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鎮寧油炸雞蛋糕的做法
鎮寧油炸雞蛋糕是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的特色小吃。鎮寧油炸雞蛋糕形似蛋糕,外脆內軟,味美色鮮。
鎮寧油炸雞蛋糕是選用優質大米和黃豆,經浸泡後磨成漿,再舀入六角型的鐵皮盒子,加入鮮肉沫、香蔥花餡,放在熱油中炸制而成。成品外脆里嫩、酥軟適宜、肉餡鮮美,金黃可口,配上一點辣椒水和一杯豆漿,就是一道極具鎮寧地方特色的早點。
② 貴州安順,如何在小吃攤上打出了一片「美食天地」
貴州是什麼味道?
如何定義「貴州味道」,是個難題,因為它遠不止大家熟知的「酸」和「辣」。
從地理上看,貴州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是與中央政權遙遙相對的「化外之地」,這里世居的也多是非漢族群,所以把黔味道的底色說成是少數民族風味,並不為過。
貴州味道豐富又獨特,卻並未以「黔菜」之名揚名,除了它的菜色深受周邊省份的影響,更是因為貴州菜沒有發展出獨一無二的烹飪技藝。「菜系」的核心和靈魂,是處理食材的烹飪方式。
位於西南邊陲之地的貴州,雖然本是烹調之技貧乏的地方,卻恰被幾個菜系大省環繞,川菜的麻辣鮮香、湘菜的燒臘勁爽、粵菜的清烹淡調,隨著阡陌交通在黔地形成了口味的交匯。同時,貴州作為移民大省,不同時期的移民潮相互作用從根本上造就了「黔菜」的特質——融合,這是一種美味不問出處,口味海納百川的特質。
如果想體驗「黔之味」這種生於阡陌交通的特質,那麼位於黔中的安順,或許是你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1.自帶商業光環的安順小吃
安順商貿發達,當地的小吃因此繁復多樣。安順建城於明朝,地理位置處於「扼鎖滇黔」,是滇黔主要通道的要塞之地,安順逐漸成為貴州全省的重要商埠,被稱為「貿易之冠」。清人吳其濬在《滇行紀程》描繪了當年的圖景——「安順府城圍九里……賈人遠集,遠勝貴陽」。
等到民國,貴州開放煙禁,倡種鴉片,為此,川、湘、粵、桂等販煙大商雲集安順,安順一躍成為了大型物資集散地,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四通八達,商賈輻輳,紗羅綢緞,光怪陸離;洋貨足頭,爭奇斗艷;商業之盛,甲於全省。」
商業的活躍推動了安順商圈格局的形成,「自城門至大十字鍾鼓樓,街長里余,寬三丈余」,往北三處,「一通蔣衙街,二通望春台,三通儒林路」,往南四口,「一通曹家街,二通碧漾灣、三通顧府街,四通同知巷」,安順小吃就在商圈內生發、興盛和傳播,這些小吃點心,其實是食客無數張挑剔的嘴試驗出來的。
2.「貴陽的穿著,安順的吃喝」
安順小吃之密集,連省會貴陽都要禮讓三分。顧府街頭看似低調的幾家粉面攤,說起來個個都有幾代人的傳承,每一家都算得老字型大小。
走遍安順城的最好方式就是:吃過去。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每個來到安順舊城的遊人,都想試試「過街調」,從街這頭吃到街那頭,從這條街吃到那條街,逍遙又自由。
裹卷是安順的經典冷食小吃,食客可自選四種秘制辣椒醬。番茄肉沫醬入口時,先是粉皮爽口的涼,繼而是餡,被裹起來的酸蘿卜、綠豆芽、酥黃豆都是極為爽脆的食材,甜辣里還有一點酸,唇齒之間都覺得輕松爽快。更辣幾分的泡椒風味裹卷,整體口味延續了清爽的味道,辣椒醬濃郁的香辣略帶霸道地轉悠了一圈,讓人必須接連吃好幾個,才能罷手。
裹卷以一口就能吃進嘴裡的大小為宜,但也隨著市場需求,出現更能飽腹的大尺寸裹卷,也可以自己搭配米皮的配菜和醬料。
在路邊不起眼的角落裡,總有一汪油鍋燒得正沸騰。雞蛋糕被炸得個個金黃酥脆,讓人忍不住拿起一個熱氣騰騰的糕,就想直接往嘴裡送。但是這雞蛋糕,需淋上辣醬和折耳根食用,才算是吃對了。
油炸雞蛋糕原產於鎮寧,製作起來像是「三明治」:先是用大米、黃豆漲發後摻入米飯、粉絲末,然後搗磨成漿,裝入金屬六邊形模具,填入餡,再裝漿後,炸至金黃後取出,脆殼金黃,內瓤雪白。
安順小吃走的一貫是富油重辣的路數,卻毫無上火、粘牙之氣。由於受東南季風的影響,即便是最冷的一月,安順最低溫也維持在4攝氏度。冬無嚴冬,夏無酷夏的環境,塑造了安順小吃冷、熱兼具的格局,熱食聚而食之,大汗淋漓,冷食鮮腴爽口,痛快至極。
3.米和辣的花樣結合
安順小吃有兩大靈魂——辣椒與米。
在外地無法復制安順小吃的原味,有一大原因是辣椒的新鮮度受損。在安順,若是辣椒做不好,小吃牌子也立不牢。
以辣椒為食材衍生的各種佐餐調料,是安順小吃的靈魂所在。可以說,每一家老字型大小的辣椒醬都是獨家秘方,味道各有千秋。自釀辣椒,對於安順人來說並不是難事。每年八九月份,趕上朝天椒、野青椒上市,城內家家戶戶就開始用最傳統的方法製作「糟辣椒」。
「糟辣椒」,是貴州「剁椒」的叫法,取來新鮮辣椒,加生薑、蒜瓣、生花椒等輔料手工剁碎,再放入鹽、糖、白酒調味,放入壇子里腌制。經過半年的靜置發酵,到了年底,壇子內的糟辣椒釋放出了一絲酸辣的香氣,就算是成功了。
安順人對麵食的興趣總是差了幾分,研究各種米食倒是興致勃勃。無論是米漿,還是米粉,講求的都是一個新鮮,當地歷來發達的食品輕工業,晝夜不息地運轉,為城內每一張挑剔的嘴源源不斷地供應食材。安順有碾米業、米粉業、豆粉業、豆腐業等數十種,碾米業使用礌石把稻穀碾製成米,或藉助水力碾米,養活了全城千餘米工。米粉業以米磨製成米粉,所制的粉條細勻精潔,最適應小食。
糍粑是貴州最常見的食物,原料都是糯米,大致可以分為現吃、火烤、油炸三類,現吃,就是把糯米飯舂成糍粑後,放在帶溫度的鐵鍋里,揪成小團,包上甜咸餡,一邊揪一邊吃。火烤的有白片糍粑,不包餡,切片後烤熟,敷上黃豆面即可食用;豆沙粑,顧名思義,內包豆沙餡兒,呈扁圓形;油炸的糍粑,有片糍粑、片糕粑、豆炒粑。
清明粑是當地人對清明草和米面的高級發揮,師傅取來糯米面和粳稻米面,加上清明草、水開始和面,兩種米的結合,中和了過度糯粘,又帶著一絲女子的溫柔。我吃的清明粑是豆沙餡,咬下去半口,豆沙的氣味飄出來,吃得急了,香氣蔓延到鼻腔,直直地甜到人心底,是一種平實又帶著點活潑的甜味。西南人更喜咸餡,用糟辣椒搭配肉末豆腐乾。
還有一道富有創意的晨間小吃,叫做「油炸粑稀飯」,將米和油藝術性地混煮,再加上一勺黔中特產「引子」,粘稠濃郁的稀飯與摻了米香味的熱油,安慰了一大早空虛的腸胃,油炸粑則保持了它的酥脆香濃。
4.安順人的生活,從餐桌上開始
消費生活讓安順的食物一點一點金貴起來,也養出了安順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生活熱情。清末民初時,安順的餐飲業開始飛速發展,《續修安順府志》載:「市場繁榮,大異往昔。商人獲利頗豐,生活日趨奢靡;以筵席論,過去不過盤盤菜、八大碗、蹄筋頭,今則為海參席、魚翅席、燒烤席。」
不論哪個階層,但凡願意講究的人家,女主人都有一身好廚藝。一年四季,皆制應節小食,三月三做清明粑,四月八吃糯米飯,九月重陽打糍粑,臘月初八又該熬臘八粥,食之有味,清歡無限。
戴明賢曾在《一個人的安順》中提到安順小城的市井之聲,「三更前後,市聲俱寂,獨有『炒米糖開——』的叫賣聲」,此外也有零星的幾家面館營業,在長夜中安靜地吐露出白汽,等到天稍亮一些,「賣甜酒——」,「印拓粑混糖粑!」,「熱——糕粑——啦!」伴隨著一聲聲叫賣,天際變成青白色,日光逐漸晃眼,安順舊城越發熱鬧起來,溜達到東大街一帶,尋著聲和味,便可找到絕好的早餐館子。
安順人還有一套逗趣兒的早餐「行話」,多放食油稱「漫子足」,不要辣、蔥叫「免紅」、「免青」,湯多叫「湯寬」,連湯匙和筷子都有別稱——「鴨子」和「蒿桿」。
安順的早餐也有明顯的融合特質。破酥包是雲南點心,但在安順也遍地開花。只有趕早才能買到剛出爐的包子,趁著熱乎勁兒咬開一口,能看到一層層酥皮,配合豬肉咸餡,入口即化,口齒生香。裹卷也是在安順街頭最常見的小吃,一般論盒賣,回家路上隨手買上一盒,帶回家老少咸宜。
每天清晨,到儒林路吃早飯總是不錯的選擇。老街上的青石路面,被時間磨得圓滑可鑒。只要有琳琅小吃的日子,小城就永遠保持著氣定神閑,古樸平和的姿態,一如歲月本身。
原文取自《地道風物·貴州》有增減、改動
③ 安順必吃的經典小吃有哪些
1、油炸粑稀飯
打好的熱糍粑安置一旁,手揪成團,包上預先炒制好的豆沙,再下油鍋煎炸。此即所謂油炸粑。另備有不包豆沙的糍粑片,用刀切作分岔,形如張開的手指,俗稱炸糍粑或徑稱「手指頭」。而所謂稀飯,實則是用磨製的米漿煮成糊狀;一瓢入碗,熱汽蒸騰,再撒上點蘟子,復將半勺滾油就勢淋下,只聽「哧」的一聲,頓時香氣四溢,那是滾油熗出的蘟子味。
老食客聞之,怡然自得,悠悠舉筷,將那碗中的「稀飯」和勻;新食客見了,必一臉驚奇。此時再將鍋中已炸至金黃的油炸粑取出,放置砧板,橫豎四刀,一分九塊,放入攪勻的「稀飯」,和著濃稠的麵糊,入口猶帶著輕聲的脆響。香糯纏綿,酥脆柔軟。那股風韻獨絕的滋味,實在令人盪氣回腸,久久猶在腮邊縈繞,讓人難忘。
④ 安順鎮寧的特產有哪些
鎮寧最有特色的要數波波糖和油炸雞蛋糕。
波波糖:鎮寧是波波糖的產地。波波糖是用糯米加工的飴糖和去皮炒熟的芝麻粉末為主要原料,經過精心加工製作而成。將飴糖加溫至四十攝氏度時,加入芝麻末,這時飴糖就能層層起酥,在將起酥的糖皮捲成扁圓形狀,一個個潔白的酥糖就像春風拂盪的層層波瀾,故名為-糖。-糖以飴糖為原料,飴糖清甜易消化,經過麥芽酶的作用可變為葡萄糖,直接進入血液,極富營養,加上芝麻末,更加香甜酥脆,入口即化,是一種老友皆宜的食品。
⑤ 貴州安順油炸雞蛋糕的秘方及做法
做法
鎮寧油炸雞蛋糕用大米、黃豆漲發後摻入米飯,磨成漿,裝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調味肉餡,復裝漿至滿,炸成金黃色取出壓破即可。出鍋後的雞蛋糕可單獨食用,但在當地人的飲食習慣中要將其放入碗中壓碎,加入特製的辣椒醬、涼拌折耳根,然後配上一杯新鮮豆漿一起食用,味道酥脆可口。
⑥ 鎮寧縣有什麼特色小吃
介紹兩種有特色的鎮寧小吃:
鎮寧波波糖
波波糖是鎮寧的特色零食小吃,主要特點是香、甜、脆,色澤麥黃,食之口內久留芝麻的清香。
⑦ 安順有哪些美食呢
一起來看看您都吃過哪些呢?全都吃過才算是地道的安順人。
1、奪奪粉小火鍋安順特有的一種小火鍋,類似火鍋又完全不同於火鍋的,在一鍋由店家配好的很稠的湯鍋(湯鍋由有西紅柿、糟辣椒等製作的)端上來以後,就可以點菜了,火腿腸是必不可少的配菜,此外還有蛋餃、粉絲、藕片、二塊耙、凍魔芋等等,再加一份時鮮蔬菜,經濟實惠又美味。
2、油炸雞蛋糕
它是貴州安順市鎮寧縣的特色小吃。其形似蛋糕,外脆內軟,味美色鮮。
一種傳統早點。又叫"馬泡"。因其製作簡單,攜帶方便,價格便宜,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原料是大米、糯米、黃豆。先將三種原料分別浸泡半天,再和在一起磨成稠漿,然後將菜油燒開,舀一小勺漿放在特製的盒子里,放進油鍋里,炸至焦黃後控干油即可食用。有人還喜歡在漿里放點蔥絲、蒜苗絲和糟辣椒,味道也很可口。
⑧ 安順特色美食
臘肉血豆腐是安順代表菜。
臘肉:新鮮豬肉改刀後,加鹽、料酒、花椒等、冰糖腌漬。將豬肉與調料混合先腌制7至10天,再把新鮮的嫩豆腐搗碎,加上豬血、特製的調料拌勻用菜葉包裹起來,把腌好的豬肉和豆腐先用松枝小火先熏烤2天,再放到通風處風干。這樣製成的臘肉、血豆腐不僅充分的吸收了調料的香味,還帶著松枝的清香。將臘肉和血豆腐洗凈切片,只需最簡單的蒸熟,便香氣四溢。透亮的臘肉、香軟的血豆腐、還伴著淡淡的松枝熏香味,僅僅是看到、聞到都讓人垂涎欲滴。
蕎涼粉,貴州省的一道名小吃,是男女老少都喜愛的一道小食。全省各地均有蕎涼粉,但以貴州省安順地區和貴州省畢節地區蕎涼粉最具特色。蕎涼粉是用蕎麥打去殼,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適量的明礬水調勻,下鍋用微火慢慢邊煮邊攪,煮熟冷卻而成。
食用時翻倒出來放在案板上,用特製的刮子把蕎涼粉刮成細長條裝在盤子里,用另一小碗放入酥黃豆、酸蘿卜丁、黑大頭菜丁、蕪荽、蔥花、紅油、麻油、花椒油、自製腐乳、醬油、醋、薑汁、蒜水、味精等調料兌成蘸水,用蕎涼扮蘸著食用。蕎涼粉辣香爽口,生津解暑,清涼降火,是貴州居民必不可少的驅暑小食。
安順裹卷是貴州省安順市的有名小吃,它起源於90年代,現在的店鋪已遍布安順各個地方.它有獨特的多種口味,在安順這樣的小吃到處可見,它是安順人的一種習慣,無論是小孩、年輕人還是老人,都特別喜歡吃。因為它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非常美味,歡迎廣大朋友來到貴州,去到安順品嘗安順裹卷!
油炸雞蛋糕,貴州安順、鎮寧一帶特色小吃。用大米、黃豆漲發後摻入米飯,磨成漿,裝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調味肉餡,復裝漿至滿,炸成金黃色取出壓破,淋上辣醬或折耳根即食。形似蛋糕,外脆內軟,味美色鮮。
油炸雞蛋糕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雞蛋糕點心。是當地人在長期的飲食文化中獨自研製出的特色小吃,其中以鎮寧雞蛋糕最為有名,兩個雞蛋糕配上一碗豆漿,已成為幾十年來當地人早餐的最佳選擇,老少皆宜。
鍋渣(或稱鍋炸)安順獨有的甜食珍品,不同於川味玫瑰鍋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薺粉層入油鍋炸成,外殼酥,內瓤嫩如魚腦,澆上白糖後上席,食時須以筷壓破,攪拌白糖。
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見絲毫熱氣,其內滾燙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親友。食前必須壓破攪拌。
沖沖糕安順傳統小吃,又名松糕卜粉。這里的「卜」,應為「荸」的別稱,因為所謂卜粉,實乃荸薺粉的別名。松糕需用粘、糯搭配的米面做成。米經發泡、慮干,打磨成粉,再撒水調作細細的顆粒,復裝入腰鼓形的木製模具,蒸熟後自然成型,兩頭大而中間小,有如舊時縫紉機上繞線的小軲轆。卜粉用荸薺製成。安順荸薺粉向來有名,其中又以鎮寧所產之荸薺製作為最佳。上好的荸薺粉,顆粒均勻,瑩白泛綠。一勺入碗,用瓷湯匙輕加研磨,加入少量清水調勻,就著灶上滾燙的水壺一沖,湯匙翻滾之間,頓成滿滿一碗清爽透亮,稠得起絲的卜粉糊糊。此時再將熱汽蒸騰的松糕放入,加上搗碎的花生、核桃、芝麻、葵花籽,以及白糖、玫瑰糖等等,拌勻即可食用。其味香甜松軟,老少皆宜。
⑨ 貴州安順有什麼名小吃
花江剪粉
花江剪粉是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花江鎮的特色小吃。花江鎮剪粉的特點是薄如紙,白如雪,筋絲好,下鍋經得起煮,上嘴有嚼頭,醇香誘人,可口如意,食之者無不贊譽。
花江狗肉
花江狗肉是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花江鎮的特色美食。花江鎮狗肉具有湯鮮味美,皮滑肉嫩,油光爛酥而不膩,久食而不厭之特點。
鎮寧油炸雞蛋糕
鎮寧油炸雞蛋糕是貴州省安順市鎮寧縣的特色小吃。鎮寧油炸雞蛋糕形似蛋糕,外脆內軟,味美色鮮。
舊州雞辣子
舊州雞辣子是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的特色美食。舊州雞辣子不但色澤好看,而且味道鮮美,麻、辣並兼, 雞肉肥而不膩,加上紅艷艷的辣椒那絕對是冬季的助暖食。
平壩牛乾巴
平壩牛品種純,全為天然放牧,所製成的牛乾巴,營養豐富,既可作為宴席上的上佳榮餚,又可作為休閑小吃。
⑩ 安順油炸雞蛋糕做法
摘要 鎮寧油炸雞蛋糕用大米、黃豆漲發後摻入米飯,磨成漿,裝入模具至半,再加入調味肉餡,復裝漿至滿,炸成金黃色取出壓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