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寶寶的周歲照應該怎麼拍
引言: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可愛的瞬間,從第一次皺眉到第一次放聲大笑到第一次走路,每一個瞬間寶爸寶媽們都想記錄下來。很多人會給寶寶拍周歲照,記錄下寶寶滿周歲時候的樣子,那麼寶寶的周歲照應該怎麼拍呢?常見的拍周歲照的方法,要麼是在攝影店拍,要麼是在家自己准備道具拍。
二、在攝影店拍周歲照
在攝影店的好處是有專業的人員布置了光線、有多樣的服裝和專業的P圖方法。而且攝影店在拍攝時會把空調調到適宜溫度,不會讓寶寶凍到或者熱到,還有協助拍攝的工作人員幫助寶寶快速適應環境,使寶寶能夠展現自己日常真實的一面。攝影店的道具一般豐富多樣,不僅有抓周用品、專業禮服,還有各種各樣的輔助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開心完成拍攝。拍攝的時候一般由爸爸媽媽一起陪著寶寶,熟悉的人在寶寶身邊,會讓寶寶更加放鬆安心,拍攝的表情也更加自然。天氣好的時候也可以和攝影店溝通,讓寶寶在室外拍攝,自然的光線下寶寶的表現力更好。
㈡ 幼兒多少歲會復合句
出生
接受性語言
語言學習從出生開始,甚至新生兒也能察覺到環境中的聲音。他們聽身邊人講話,如果有意外的噪音,他們就會嚇一跳或大哭一場。巨大的噪音驚醒了他們,但是,他們對新的溫和的聲音會做出「安靜」的反應。
表達性語言
新生兒發出聲音讓別人知道他們正在經歷快樂或痛苦。
0-3個月
接受性語言
0-3個月大的嬰兒學會在你說話時轉向你,並在聽到你的聲音時微笑。他們似乎能聽出你熟悉的聲音,如果他們哭了,就會因為你的聲音而安靜下來。三個月以下的小嬰兒也會停止活動,密切關注一個不熟悉的聲音。總之,不管聲音熟悉與否,他們通常會對安慰的語調做出反應。
表達性語言
當你出現在他的視線中時,他會對你微笑。他會重復相同的聲音,許多聲音和「咕咕」相似。他也會在不同的情況下(如飢餓或疼痛)發出不同的哭聲。
4-6個月
接受性語言
4-6個月大的嬰兒會對「不」這個詞做出反應。他們也會對你語調的變化以及你說話以外的聲音做出反應。例如,他們可以被玩具和其他發出聲音的物體吸引,享受音樂和節奏,並以一種感興趣或理解的方式尋找各種新聲音的來源,如鳥叫聲、手機鈴聲等。
表達性語言
當你和孩子玩的時候,或者當他開心地玩耍的時候,他就會發出「咯咯」的聲音。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會咿呀學語,有時候孩子聽起來好像在「說話」。這種「像說話一樣」的咿呀學語包括許多發音,如雙唇音「p」「b」「w」和「m」。
孩子能夠追隨你的視線,看你正在看的方向。而且在這個階段,他已經可以表達自己的意圖,並通過聲音或手勢告訴你他們想要什麼,或者想要你做什麼。他們可以發出非常「緊急」的聲音來激勵你採取行動。
7-12個月
接受性語言
這個時期,他聽到不同的聲源會跟著轉頭。當你對他說話時,他會很明顯地轉向你,並看著你的臉;當你向他做簡單的手指游戲(例如,「小手拍拍」)時,他會非常的興奮和快樂,渴望與你互動,並去抓你的手。
正是在這段時間里,他會認出熟悉的人或事物的名字(如「爸爸」「眼睛」「電話」「鑰匙」「車」),並開始以點頭、搖頭或者簡單的手勢回應要求(「把它給奶奶」)和問題(「再加點果汁?」)。
表達性語言
孩子咿呀學語的聲音變了,它包含更多的輔音,以及長母音和短母音。
孩子的第一句話(可能說得不太清楚)已經出現了!(例如,「媽媽」「狗」 「再見」「不」)
1-3歲是人的一生中言語發展最快的階段。
1-2歲
接受性語言
孩子能將物體與名稱對應起來
孩子能將物體與名稱對應起來
現在,當你與孩子一起看書,當你說出書上圖片的名稱時,他們會指著書上相應的圖片。當你問他們一些身體部位(鼻子、眼睛、肚子)時,他們也會正確指出自己身體相應部位。
理解簡單的指示
理解簡單的指示
他們也可以遵循含有一個步驟的簡單指令和要求,例如,你說「舉手」的時候,他會把手舉起來;你讓他把球遞給你,他會把球遞給你;以及跟他說「不可以」的時候,他會停下正在做的事。當然,過一會,他有可能會再次做你不讓他做的事。
這一時期,孩子能理解一些簡單的問題,例如「兔子在哪裡?」「誰喜歡米菲?」等。
喜歡聽簡單的故事
喜歡聽簡單的故事
孩子這一時期很喜歡聽簡單的故事,喜歡聽你唱有節奏感的歌或帶有韻律的童謠。在這個階段,他們喜歡反復聽相同的故事、韻律或做相同的游戲。
表達性語言
模仿語音
模仿語音
1歲時,孩子開口說話的積極性提高,常常自發地模仿聽到的音,其特點是:連續的音節增多,如a-ba-ba-ba-;近似詞的音節也增多,如bo-bu;不完整地模仿詞音,如成人說:「小汽車。」孩子只說:「車」或者「車——車」,成人說:「餅干。」孩子只說:「餅」或「干」,這種現象與孩子的言語聽覺與言語動覺之間尚未能協調活動有關。
以音代物
以音代物
以音代物是1歲半以前孩子說出詞彙的一個明顯特點,即常常以物體發出的形象的聲音來代替物體的名稱,如把汽車叫「笛笛」,把貓叫「喵喵」,把電話叫「嘟嘟」。這種聲音固然與成人常對幼兒以聲代物有關,但成人在交替使用聲音或者對孩子說話時,孩子能記住和使用的仍然是聲音,這是因為聲音是物體或活動的鮮明特徵,與孩子這一階段的具體形象思維有關,也就容易被記住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唇音、舌面音的掌握已經較好。但由於言語聽覺和言語動覺的協同活動還比較差,有一些音還發不好,如常常把舌根音中的「哥哥」說成「得得」。大部分孩子還發不好舌尖音,不是發錯音就是zh、ch、sh和z、c、s互相替代,如把「西紅柿」說成「西紅西」。
詞彙量增加
詞彙量增加
1歲之後,孩子進入「蹦詞」階段,每個月都在積累和說更多的單詞,而且這些單詞常常反映多種意思,即以字代詞,以詞代句。例如,當孩子說「球」字,表達的語義可能是「我要玩皮球」,也可能表達了「這是我的皮球」的意思,或者是要「媽媽拍皮球」等。孩子還會通過對事物命名(「大象」)或評論它的某個屬性(「大!」 「哇!」)來吸引你的注意力。
1歲半左右,孩子的積極詞彙(既理解又會用的詞)明顯增多,能說出的大部分是名詞,其次是動詞,以及個別的形容詞。
這個階段說出的詞有三個明顯的特徵:一是以詞代句,即明顯的單詞句特點。二是一詞多義,說出一個詞常常不只是代表一種對象,如孩子會用「毛毛」(或貓貓)代表所有帶毛的動物或毛皮做的東西。三是詞的泛指性,即一個詞代表許多事物,如孩子常用「餅餅」稱呼所有的食品。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語言,只有最熟悉他的人,結合當時的情境才能理解,與孩子不熟悉的人,對單詞句會像猜謎語一樣費解。到1歲半時,孩子的語言通常只有25%是可理解的。
對於孩子幼兒式的話,周圍的人不要學說,不要在對孩子講話時故意夾雜那些幼兒式的話,要簡潔、准確、規范、有邏輯的表達,豐富孩子的詞彙和句子,為之後孩子連貫、有邏輯地表達語言奠定基礎。
一般18個月左右的孩子能說出20-30個常用的單詞,21個月左右能說出100-150個單詞,到24個月已能說出300多個單詞,其中70%是名詞,其他各類詞彙中,如動詞、形容詞、數詞、代詞、副詞、嘆詞等,雖佔比例較小,但都出現在孩子的話語中了。其中,2歲時掌握的形容詞大多為描述物理特徵的形容詞,如「大」「小」。
進入雙詞句階段
進入雙詞句階段
1歲半以後,孩子進入雙詞句階段,逐漸用簡單句表達自己的意思,每一個詞開始代表一個明確的事物或動作,因此表達的意思遠比單詞句時清楚。這一階段,孩子開始把兩個詞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來表達語義。兩個詞的結合有著句子一樣的語音模式,兩個詞之間也有著明確的句法關系和語義關系。例如,「小鳥走」「汽車開」「媽媽抱」「爸爸上班」等。每個雙詞句都比較簡短,大部分在5個字以內。
這一時期,孩子的句子以陳述句為主(整個學前期都是以陳述句為主),但也開始說簡單的疑問句,他會問兩個字以上的問題,比如「哪兒的球?」「那是什麼?」。
21個月孩子的雙詞句有60個左右,到了24個月則有1000個左右。
使用代詞
使用代詞
孩子開始理解「我」和「你」的概念——盡管他可能並不總是把這些代詞用對。例如,他可能把爸爸稱為「他」,把自己當作「你」。這很正常,因為他還處於心理學家皮亞傑所說的「自我中心階段」,還沒有完全區分「你我他」之間的關系。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遲早會搞清楚這些代詞的含義。
2-3歲
接受性語言
到現在為止,孩子會理解含有兩個步驟的指示,例如「把你的襪子放在籃子里」或「請把你的樂高積木拆了,放到樂高盒子里」,並理解一些對比鮮明的概念或含義,如熱/冷、停/走等。他會注意到電話鈴或門鈴響了,可能會指指點點或變得興奮,讓你回答,或試圖自己回答。
表達性語言
詞彙量處於「爆發期」
詞彙量處於「爆發期」
2-3歲是孩子詞彙量迅速增長的時期,他似乎對每件事都有一個詞。說話通常是兩個或三個詞長,家庭成員通常可以理解他們。一年當中可由掌握300個詞,猛增到800-1000個詞,詞的種類和每類詞所含的內容都擴大了許多。其中,2歲半時開始使用描述動作、味覺、溫度和機體覺的感覺詞,3歲時能使用描述人的外貌特徵、情感和個性品質的形容詞。句子中有修飾語的從2歲時的僅佔20%,上升到50%。
詞的泛化現象明顯減少,對詞義的理解也日益接近成人用詞的含義。詞的概括性程度提高,對有些詞(如樹、水果等)已能理解為代表一類事物的詞。
但是,對於過於抽象的詞,或者遠離孩子生活的詞,他理解和正確使用還比較困難。因此,當孩子詞彙貧乏時或詞義掌握不確切時,就會出現「造詞現象」。
清楚地說出簡單的句子
清楚地說出簡單的句子
他會問你問題,告訴你他身邊發生的事。在語言表達交流中,從1歲到3歲,孩子逐步從由使用單詞句向雙詞句以及多詞句、簡單復合句過渡。句子的含詞量達6-7個字。
研究發現,孩子到2歲時,父母應當能夠輕松理解孩子所說的話的50%—75%。孩子到3歲時,父母、其他成人應當能夠輕松理解孩子所說的話的75%-100%。
3-4歲
接受性語言
聽覺更敏銳
聽覺更敏銳
這一時期,孩子的聽覺更敏銳,能夠准確地指明聲音的方向,分清聲音的變化。例如,當你在另一個房間打電話時,他可以聽到你的聲音。這一階段,如果孩子有聽力障礙,會在很多方面體現出來。例如,讓孩子閉上眼睛,父母在一個角落搖鈴或拍手,他無法指出聲音來自何方,或者讓孩子聽音樂拍手,音樂聲音大重拍,聲音小輕拍,他也無法分辨出聲音的變化等。
理解時空概念
理解時空概念
孩子可能還不能告訴你時間,但他能理解一整天順序性時刻的大致概念(早上吃早飯,中午吃午飯,晚上吃晚飯)。2歲半之後才清楚上下概念,3歲往後清楚前後概念,而到5歲才能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歲左右才可以分清站在他們對面的人的左右手。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游戲、對話,引導孩子不斷理解並說出空間概念,將空間概念與語言對應起來,例如,「嘴巴在鼻子下方」「樂高積木在玩具架最下面」等。
表達性語言
日益能發較復雜的音
日益能發較復雜的音
由於發音器官逐漸成熟,孩子在發音方面的困難日益減少。2歲之後,孩子一般能准確發唇音,3歲以後,孩子才能逐漸發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等。
理解並說出更復雜的指示
理解並說出更復雜的指示
在4歲時,孩子應當能夠服從3-4步的指令,例如:「把書收好,刷牙,然後上床。」
常使用聯合復句進行表達
常使用聯合復句進行表達
孩子能夠運用聯合復句(如並列復句、遞進復句、選擇復句等)說出他自己想要和需要的東西,提出諸如「我想晚飯吃餃子,並且我想上床前看《牙醫怕怕鱷魚怕怕》」之類的要求。孩子在4歲時還能理解並回答「誰在哪兒做什麼?」的問題。
已能和人隨意交談
已能和人隨意交談
3歲時,孩子講話時已能夠使用主語、動詞、形容詞、連詞等來表達比較復雜的意思。快4歲時,詞彙量增加到1600個左右,已能說出完整的句子,能和別人隨意交談,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聽得懂歸納性的語言。
到4歲時,孩子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他會談論發生在家裡以外的事情,如在幼兒園發生的事,和朋友去郊遊發生的有趣的經歷。他們的語言通常是流利的,除家庭以外的其他人也可以理解孩子說的大部分內容。但其語言表達仍具有情境性,常常會想到什麼說什麼,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聽話人要邊聽邊猜才明白。在游戲中遇到困難和疑惑時,會自言自語。
4-5歲
接受性語言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聽故事,可以回答簡單的問題。他能理解幾乎所有(在合理范圍內)在家裡或在幼兒園聽到的話。
孩子在任何時候都能准確地聽到聲音。
表達性語言
使用詞語的種類增加
語言清晰、有邏輯,能流利地講述故事
使用詞語的種類增加
語言清晰、有邏輯,能流利地講述故事
到5歲時,孩子說話清晰、流利,能使用偏正復句,使用關聯詞反映事物間因果、轉折、條件假設等關系。例如,「我們去了動物園,但我們必須早點回家,因為我的妹妹感覺不舒服」;「我想有一輛像派派那樣的玩具車,爸爸說他發了工資就給我買一輛」。
孩子很容易與成年人和同伴溝通。他還可以圍繞主題,使用「成人語法」(如轉折句、因果句、並列句),講述一個長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這些「離奇的故事」有時甚至會嚇到他們自己!
5-6歲
接受性語言
5歲時,孩子能夠發清全部語音,聽懂一些較為復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能專注地傾聽別人講話,迅速掌握對方談話的主要內容,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
表達性語言
句子中詞彙種類增多
句子中詞彙種類增多
孩子的詞彙更加豐富,不僅掌握了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還常常使用副詞和連詞。6歲時,孩子的平均句長為8.39個詞(齊滬揚、陳昌,2004),句子中有修飾語的佔到91.3%
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
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
這一時期,孩子掌握的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逐漸增加。但是,這一時期仍然以陳述句為主,佔60%-70%,非陳述句中,疑問句佔15%,祈使句、感嘆句一般佔10%。這一時期,孩子對某些較為復雜的句型還不能完全理解,如雙重否定句。
語言的連貫性增強
語言的連貫性增強
孩子語言的連貫性增強,情境性減少,成人不再需要根據孩子的表情、動作等推測他的意思。6歲孩子連貫性言語佔49%,情境性語言佔51%。
他已經初步掌握語法結構,可以與成人自由地進行言語交流;開始產生內部言語(即獨白言語),並且能初步掌握書面言語。言語對行為的調節功能也比以前加強了,在行為方面帶有一定的自覺性和計劃性。
語言的邏輯性增強
語言的邏輯性增強
5歲以後,孩子已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了,而且能使用「因為」「為了」「結果」「要不然」等詞的因果句,以及使用「雖然」「但是」「然而」等詞的轉折句,表達事物間的邏輯關系。
6歲左右,孩子不僅可以完整、連貫地說話,還會表現得大膽、生動、有感情,並喜歡在講話過程中配合做肢體動作。
孩子能獨立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強烈的語言要求,樂於談論每一件事。孩子經常模仿大人的語氣講話,也樂於表演自己熟悉的故事,扮演角色游戲。
總的來說,孩子從出生到6歲,語言發展呈現如下規律
語音方面,孩子發音器官逐漸完善,逐步能 從發唇音過渡到發舌面音、舌根音、舌尖音,直至能清楚地發出全部語音。
理解方面,從理解簡單的含有一個步驟的指示向理解含有兩個步驟的指示過渡,直至理解較復雜的句子或一段話,並迅速提取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句子方面,從單詞句向雙詞句以及多詞句、聯合復合、偏正復句過渡,從陳述句向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等多種形式的句子過渡,從無修飾句向有修飾句過渡。
口語表達方面,從表達物體可視的、外在的特徵向表達物體內在特徵過渡;從言語表達的情境性特點向連貫性、邏輯性過渡;從咿呀學語向完整講述故事過渡;從對話言語向獨白言語過渡;從模仿成人到獨立自主表達、自由交流過渡。
在6歲以前,孩子所掌握的新詞和語句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通過成人與他的日常交談、閱讀中獲得的。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間表,而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的最好方法便是了解孩子每個階段語言發展的特點,提高與孩子對話、閱讀的數量與質量,逐步引導孩子簡潔、准確、連貫、有邏輯地進行表達。
㈢ 拍一次寶寶周歲照得花多少錢
事實上,拍攝的價格因地而異,比如說在一些二三線城市,那麼這個價格自然就會要少很多;反之,如果是在一線城市啊什麼的,這個價格也會有一個呈曲線增長都形式。同時,在拍攝完過後就是選片的過程了,因為自己的寶寶在自己的眼裡都是可愛、好看的;所以,挑選照片的多少也是決定這個錢的多少的一個因素。然後相冊的不同規格也同樣還是一個因素。綜合以上的三個因素,那麼一般的拍攝一組百天照的具體價格大概就可以出來了,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㈣ 寶寶周歲生日抓周流程
1、給寶寶換上新衣服,准備一把平安梳,一邊梳頭歌,一邊給寶寶梳頭。
2、梳頭結束後,由媽媽帶著抓周物品祭拜祖先,告知祖先舉行滿月抓周活動,求祖先保佑,為寶寶祈福。
3、將床鋪整理好,或者找一張干凈的大桌子,方便寶寶爬行,以便寶寶能隨心抓取喜歡的物品。
4、准備好攝像器材,調試好,用於拍攝寶寶抓周活動的整個過程,了解寶寶的真實心意。
5、將抓周物品呈圓周擺放,將寶寶抱到抓周物品的中間,讓物品與寶寶間隔一段距離。
6、不要干預寶寶選擇,但可以引導寶寶爬向物品,抓取自己喜歡的,通常以第一個物品為准。
寶寶過周歲抓周活動在我們國家可以算是一種民俗了,抓周的東西有:字典、書、筆、尺子、計算器、人民幣、木製刀、笛子、福袋、木錘等一些小物件,各地各家都有不同的東西。比如
1.字典:代表文學家或科學家,有知識的人才。
2.書、筆:具有制定意味,代表書法家、文人、文職工作。
3.尺子: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律師、法官。
4.計算器、算盤:代表商家或生意人。
5.人民幣(錢):代表富有之意,善於儲蓄的富翁或有錢人。等等大都是人們對孩子未來的期盼和美好祝福。
㈤ 寶寶一周歲了怎麼過生日,具體流程
你好,很高興解答,寶寶一周歲生日當然要過得美美的了,讓孩子快樂:
1. 寶寶的周歲生日要給寶寶買一套全新的衣服,尤其是給寶寶買的上衣,不要買短袖的衣服,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要給寶寶買一個長袖衣服,過生日的的時候要穿一穿,這是有寓意的,長袖意味長壽,討個吉利長壽的意思。
2. 要給寶寶准備一些抓周的物品,如筆墨紙硯、瓜果桃李、印章算盤、蔥姜蒜芥、等等一些物品,當然這些東西並不是要准備一些真實的物品,而是孕嬰商店或者是某些網店等都有一些成套的抓周用品出售,家長可以提前准備上,寶寶生日時候拿來讓寶寶抓周。
3.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要給寶寶准備一小碗的長壽面,湯湯水水的面不要太多,以免寶寶吃不完,有一些面,意思到了就可以,不要太多剩下浪費。並且要給寶寶准備一個蛋糕,不要准備奶油蛋糕,色素和添加劑太多,可以購買一個水果蛋糕,營養而又好吃。
4. 還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要給寶寶拍照,要留下周歲照片。在寶寶生日的全過程都要有人給寶寶和寶寶的爸爸媽媽等,這些家人在一起的活動拍照,以留下這些美好的時刻,並且建議要做出寶寶的成長紀念冊,以讓將來寶寶長大後,可以看看他幼年時候的那些美好時光。
你好,很高興解答,寶寶一周歲生日當然要過得美美的了,讓孩子快樂。
㈥ 甄寶寶鮮花裸蛋糕的做法步驟圖,怎麼做好吃
用料
蛋黃 3個
細砂糖 15克
植物油 30克
牛奶 45克
低筋麵粉 50克
巧克力粉 15克
泡打粉 5克
蛋清 3個
細砂糖 30克
淡奶油 250ml
糖粉 20克
甄寶寶鮮花裸蛋糕的做法
這樣美,開吃。
先做個巧克力戚風蛋糕。稱重准備材料
1蛋黃加糖打發白,加油打勻,加奶打勻。加入三種粉混合好過篩,做好蛋黃糊。2打發蛋清到直立尖角。3預熱烤箱同時混合切拌。4入爐前摔出大氣泡,45分鍾,下火140,上火120。標準是上下150,感覺有點高。
出爐摔一下。倒扣一小時。
准備鮮花和各種莓子。打發奶油,加入糖粉,20克起,嘗嘗,考慮配合蛋糕和水果的甜度。
切成四片。每層奶油-水果-奶油。蔓越莓干、藍莓、小葡萄、草莓,自己發揮。
㈦ 寶寶周歲先吃蛋糕還是先抓鬮
寶寶周歲先抓鬮。
抓周,中國傳統風俗,現是東亞國家一種小孩周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新生兒周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
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現在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也有些會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
寶寶出生滿1周歲了,在我國會有一個傳統的習俗,那就是給寶寶安排抓周。那麼,寶寶抓周時間怎麼安排呢?寶寶抓周該如何布置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關於寶寶抓周的那些知識,想了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一、寶寶抓周時間怎麼安排
寶寶抓周時間怎麼安排?按中國習俗來說,一般是安排在午飯之前的任意時間,具體什麼時間,看每個人選擇,或者是看當地習俗來安排寶寶抓周的具體時間。
對於時間,為何要選在午飯前呢?第一,早上寶寶的時間是最充足的;第二,在以前人們認為,上午時間會比較下午時間吉利;第三,做什麼事情都趕早是最好的,有句話說得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二、寶寶抓周該如何布置
1、准備道具算盤、書、包子、木槌、毛筆、尺子、勺子、撥浪鼓、葫蘆、福袋、笛子、小刀、剪刀、稱等。
2、選一個好時間來給寶寶舉行抓周儀式,現在大多數人還是選寶寶出生的農歷時間,在上午舉報寶寶的抓周儀式,當然有些地方不同,具體看當地的習俗。
3、在儀式當天,一大早起來,媽媽先給寶寶梳頭,唱著梳頭的歌曲「一梳智慧開,二梳財富來,三梳手兒巧,四梳人緣好,五梳六梳梳成長命百歲的好寶寶」。
4、之後准備抓周的物品,拿一張桌子,在上面鋪好紅布,紅布鋪成半圓弧形的,上面房子准備好寶寶抓周的物品,等儀式開始時,把寶寶放到桌子的正前方。
5、寶寶抓周的儀式正式開始時,要觀察寶寶的行為,看寶寶能抓住什麼物品,什麼物品抓住最長時間,一般是安排抓三次。
6、寶寶三次都抓好後,接下來就可以給寶寶准備好的蛋糕呈上,給寶寶慶祝生日,讓所有人一起來開心的為寶寶度過周歲時光。
7、想要讓寶寶成功的抓他喜歡的物品,必須要准備之前他沒玩過,也沒見過的物品,而且物品也必須是新的,這樣才能吸引到寶寶。
小編總結:新爸爸媽媽們,在寶寶周歲時舉辦抓周儀式,如果你不是很了解這塊的話,不妨可以看看以上小編分享關於寶寶抓周時間怎麼安排和寶寶抓周該如何布置的內容。最後,希望本文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提供到大家幫助
㈧ 寶寶周歲宴儀式流程
其實寶寶周歲宴儀式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主持人開場致辭,表達祝福,致辭內容主要是對寶寶的期待以及美好的祝願。
2、爸爸亮相環節,表達對妻子的感謝以及對寶寶的出生的感受。
3、寶寶和媽媽亮相環節,媽媽介紹寶寶名字以及名字中的含義。
4、爸爸向媽媽表白環節,可以送出神秘禮物代替。媽媽在孕育寶寶過程中的付出,需要由爸爸作出肯定,而且是當著眾人的面,同時上菜。
5、接下來就是寶寶吃長壽面環節。
6、播放VCR環節。然後三口之家到後台換裝。
7、三口之家再次亮相。由服務人員推著生日蛋糕走在三口之家身後。切生日蛋糕環節。由送出第一塊蛋糕引入感恩環節。
8、爸爸媽媽代表小寶寶向爺爺奶奶感恩。
9、為小寶寶采腳印、手印環節呼應簽到台留言冊。
10、爸爸向來賓致辭環節。
這就是寶寶周歲宴的大致流程,需要父母考慮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播放VCR環節,如果沒有視頻,可以以照片代替。在儀式流程上寶寶爸爸出場時間較久,需要控制好情緒,才可以使宴會有條不紊的進行。
㈨ 甜品店主朋友圈的接力我要送蛋糕,這次接力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很多人只是自己家人給孩子過生日,並不需要甜品台,買只蛋糕就好,所以先來給大家推薦我覺得很好吃的蛋糕單品。這幾家可以做甜品台定製,也可以接單獨的蛋糕訂單。提醒大家這些生日蛋糕一定要提前預定,因為這幾家都是做甜品定製的工作室,不是大量出貨零售的店,尤其是有特別造型和主題要求的寶寶生日蛋糕,更需要留出溝通時間。
這家也推薦過幾次啦,是一家主要走鄉村田園風的甜品店,因為味道不錯所以很喜歡。日常的各種裸蛋糕很好吃,而且加入了很多水果元素。我特別喜歡的一款裸蛋糕叫菊次郎的夏天,也很適合做生日蛋糕,還有霍比屯、梵高的向日葵等各種主題的裸蛋糕,聖誕、新年等節日還會推出特別款,在淘寶店和微店也可以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