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別問這是為什麼》的全詩是什麼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個。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床頭邊,
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我要把蛋糕送她吃,
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兒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嗎?
請問問安徒生爺爺——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丹麥童話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你別問這是為什麼》是劉倩倩創作的詩歌,在聯合國舉辦的世界兒童詩歌比賽」中榮獲「菲利亞」金質獎章,劉倩倩是湖北省鄂城縣城關東方紅小學的學生。
這次比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共有五17個國家的近一百萬名小朋友參加。國際評委會從參加評選的作品中,選出了二十首最佳詩,菲律賓女孩奧迪娜·巴特納格獲得一等獎。劉倩倩的《你別問這是為什麼》是這二十首作品之一。這首詩,感情真摯,構思新穎,曾在這次比賽的我國國內評選中獲獎。
這篇詩抒發了劉倩倩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想分塊蛋糕給她,把棉衣給她穿,與她一起聽唱片的思想感情,表現了她的那極富同情心的美好心靈。但是當年的這位小作者後來也並沒有成為「詩人」。如今他是一位42歲的教育工作者。
㈡ 92歐洲杯丹麥童話
92歐洲杯預選賽丹麥隊6勝1平1負依然無緣出線,因為南斯拉夫7勝1負搶走了頭名。
決賽圈開始前不久,南斯拉夫因為深陷巴爾干危機受到國際足聯制裁,被取消了參賽資格,小組第二名的丹麥臨時替補參賽。
丹麥隊在決賽遇到了1980年歐洲杯冠軍和1990年世界盃冠軍。賽前幾乎沒有什麼人看好丹麥,因為他們對面的球隊正是兩年前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德國隊。
然而童話就真實的在1992年6月26日的哥德堡上演了,丹麥2-0德國,丹麥人最後一個來到晚宴,卻帶走了所有的蛋糕。
㈢ 1992年歐洲杯的丹麥童話
丹麥隊本來是沒有資格參加1992年歐洲杯決賽階段比賽的,因為在199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舉行前,南斯拉夫爆發內戰,該國被禁止參賽,才由當時南斯拉夫所在的小組第二丹麥替補參賽,丹麥隊首戰0:0逼平英格蘭,次戰0:1負於瑞典,此時大家都認為丹麥隊是名副其實的替補,根本不可能創造什麼好成績,但在小組最後一場生死大戰中,丹麥隊以2:1將擁有帕潘、坎通納、吉諾拉的法國隊擊敗,隨後又在半決賽中激戰120分鍾,並通過點球大戰7:6將擁有古力特、范.巴斯滕、里傑卡爾德、羅納德.科曼、博格坎普等大牌球星的荷蘭隊淘汰,決賽中又以2:0戰勝了1990年世界盃冠軍德國隊,一舉奪得冠軍,從而上演了歐洲杯上的丹麥童話。
㈣ 歐洲杯上都曾經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
從1960年至今,一路走來,歐洲杯已經走過了近50年,這一路的風景無數,傳奇多多,在此我們擷取其中的點滴,希望能夠幫您反射歐洲杯風雲五十載那無與倫比的光芒——
沉重的硬幣
以往人們只知道硬幣在足球比賽中是用來挑邊的,但是在1968年,第三屆歐洲杯半決賽中,誕生了史上分量最重的一枚硬幣,因為它決定了比賽的勝負。
當年義大利與前蘇聯激戰120分鍾互交白卷,主裁判按照當時的規則扔硬幣裁定勝負,結果義大利隊幸運地取勝並進入決賽,在羅馬與前南斯拉夫爭奪冠軍。後者在半決賽中擊敗英格蘭後,才拿到了決賽權。決賽中,義大利人延續了好運,他們笑到了最後,成了那屆的冠軍。
點球恐慌症
1976年的歐洲杯決賽首次採用了點球決勝的方法,前聯邦德國隊成了第一個受害者。
然而受點球迫害最深的還不是他們,而是荷蘭。
1996年,在對法國隊的歐洲杯半決賽上,荷蘭人在點球大戰中4:5敗北,倒在點球腳下。4年後,作為東道主之一的他們,在對義大利的比賽中,竟有4粒點球射失,慘遭淘汰。這一幕與特雷澤蓋在決賽中的金球成為當年最令人注目的傳奇。
沒有衛冕者
歐洲杯舉辦至今,還沒有衛冕成功一說。別說衛冕冠軍了,就連亞軍也沒有一支球隊可以連續兩屆獲得。這一方面說明了歐洲杯的慘烈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總有捷克這樣的「鋼鐵攔截者」。
1976年,他們攔截了德國人的衛冕夢,並以黑馬的姿態相繼擊落擁有歐洲足球先生布洛欣的前蘇聯(四分之一決賽、1960年的冠軍)、擁有克魯伊夫的荷蘭(半決賽)和擁有穆勒的德國(決賽點球獲勝、1972年的冠軍),拿到了本國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歐洲杯冠軍。
球星X檔案
歐洲杯是歐洲頂級球員的集合,但在1980年之前,球星檔案中一直有個空缺,那就是沒有一個以字母X打頭的球星。但是在1980年那屆歐洲杯上,希臘球星埃克森瑟普洛斯(Xanthopoulos)的參加,彌補了這一空白。
自行車的勝利
足球和政治是無法分開的。特別是在經歷了二戰的歐洲。
當荷蘭隊在1988年的歐洲杯中擊敗了德國隊後,興奮的荷蘭球迷將他們的自行車高高地拋向天空以示慶祝,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據說是因為在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禁止荷蘭人騎自行車,當年他們就曾以這種方式來發泄對納粹的不滿。
鬍子的力量
有人說1988年的荷蘭之所以能夠奪取歐洲杯冠軍,是因為他們擁有「三劍客」,是因為范巴斯滕在對前蘇聯的決賽中打進了那粒零角度的進球,是因為他們克服了困擾已久的點球恐慌症,撲出了對手的點球,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那是因為「鬍子」的力量。
據說,在當年奪冠的那支荷蘭隊中,至少有5個人蓄著古力特樣式的八字鬍,這也許就是他們奪冠的原因吧。
兩個童話
足球童話是存在的,而且千真萬確。
2004年的雷哈格爾的希臘神話,人們還記憶猶新,在此我們共同回顧一下1992年那個不可思議的「丹麥童話」。
當年,他們是因為前南斯拉夫受到國際足聯制裁、取消參賽資格才以替補身份參賽,但誰也沒想到最後一個來到晚宴的他們,半決賽力克衛冕冠軍荷蘭、決賽中又擊潰老牌強隊德國,帶走了所有的蛋糕。
敗家子英格蘭
有人說英格蘭無緣2008年歐洲杯決賽是歐洲的損失,事實上,最先受損的還是他們自己,而且一下子就損失了20億英鎊,真是一群敗家子啊。
查德維克是考文垂管理學院的體育商業與市場學教授,也是英國最著名的體育經濟學家。據他估計,英格蘭不參加本屆歐洲杯,將使英國損失20億英鎊!
此外,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失去歐洲杯資格帶來的心理重創,將影響英國人的工作情緒,直接導致生產力的下降,因為這是一個為足球瘋狂的國度!
㈤ 今年歐洲杯哪支球隊奪冠幾率最大
能參加歐洲杯就沒有弱隊
想上屆歐洲杯希臘就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黑到底上演「希臘神話」。
在此之前的1992年的丹麥隊,他們因為南斯拉夫受到國際足聯制裁取消參賽資格而獲得替補參賽,最後一個來到晚宴,卻帶走了所有的蛋糕。上演了「丹麥童話」。
由此可以看出歐洲各個球隊都有奪冠的可能。誰能笑到最後還要看他們到時的發揮。
㈥ 你別問這是為什麼詩中的我做了哪幾件事我為什麼要這么做
3. 除夕夜,落著大雪。街上的行人已很稀少了。那些高樓大廈的窗口都輝耀著明亮的燈
光,不時傳出歡樂的笑聲和喧嘩。
然而,有一個賣火柴的女孩卻蜷縮在高牆角下。她又累又冷又餓,只好劃幾根火柴來溫
暖自己的身子,並在火柴的微光中做著幻夢來溫暖自己的心……當新年的陽光升起來時,她
的明亮的眼睛再也不睜開了。
著名的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在一百四十年前講述的這個小故事,感動過世界上千千萬萬
的少年,也感動了一個中國的九歲的少年,湖北鄂城縣城關東方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劉倩
倩,他因而寫出了一首動人的詩。
在這首小詩中,他用異常樸素的、帶著兒童情趣的語言說,要將自己吃的蛋糕和穿的棉
衣去送給那個挨餓受凍的小姐姐,而且與她一道唱最美麗的歌。
也許,他想著那個賣火柴的小姐姐是在遙遠的地方;更可能的是,他知道那個賣火柴的
小姐姐只是一個故事中的人物,所以他只好希望在夢中見到她。
蛋糕、棉衣、歌,這都是現實的,然而,他所要幫助的那個小姐姐卻是他在夢中才能看
到的;他對那個受苦的小姐姐的同情和愛是真摯的,然而,他實現願望的方式卻是幻想的。
幻想與現實這樣自然而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現了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的純潔、善良的心
靈。
這首小詩的表現手法也是巧妙的。這個少年一件又一件地把他的「秘密」告訴了我們,
卻又每一次都說:「你別問,這是為什麼?」這反而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真的,這是為什
么呢?
他後來又說:「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在一塊唱那最美麗的
歌。」這就更引起了我們的興趣,這個忽然冒出來的「她」是誰呀?最後,小作者才告訴我
們,她就是「安徒生爺爺」筆下的那個「賣火柴的小姐姐」。——平平淡淡寫來,一層一層
地推進,一步一步地引我們走進詩境中,最後一段才點明了「秘密」,使整首詩活了起來,
而且將整首詩提到一個高度,使讀者忍不住要將詩從頭再讀一遍,再加以細細吟味。
我們不能不感到驚喜,一個天真的小男孩竟能寫出這首動人的詩。但是,我要說,也只
有一個天真的少年才能寫出這首動人的詩。
當然,這還是一棵幼苗。從思想的角度看,他的對「賣火柴的小姐姐」的同情和愛,應
該可以發展成對一切受難者的同情和愛;而他對「賣火柴的小姐姐」的幫助的願望,應該可
能在生活的熔爐中化為行動的劍——當他逐漸成長以後。
當然,這還是一棵幼苗。從藝術的角度看,他本能地踏上了詩的大道,但通向峰巔的道
路並不是平坦的,而且在途中也不是沒有歧路。
這是一棵幼苗,但這是只要有適宜的陽光雨露滋潤就能在將來開花結果的幼苗。那麼,
讓我們為他的茁壯成長祝願和祝福吧!1980年9月16日夜
附:你別問這是為什麼
劉倩倩(九歲)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的留下了一個。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床頭邊,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為了什麼?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嗎?請去問一問安徒生爺爺
——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㈦ 適合2歲孩子聽的故事
小猴子愉快的一天
小猴子正在河邊玩耍,遠處突然有一條小魚兒躍上了河邊,大呼:「救命,救命啊!」小猴聞聲立刻跑了,二話不說將小魚兒送回了水中。小魚非常感激地說:「謝謝你,小猴子。」小猴子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之後,小猴子玩耍起來感到更愉快了。
哲理:助人為快樂之本,善良的人最有福。
貪吃的小豬
早上,豬媽媽給小豬做了一個水果蛋糕,讓它帶去幼兒園與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午休時間,小豬拿出香噴噴的水果蛋糕,口水都快流下來了,不禁想到:蛋糕那麼好吃,我自己都不夠吃,哪裡還夠分給它們啊!於是,小豬自己吃完了一個水果蛋糕。它旁邊的小夥伴一直看著小豬吃蛋糕,紛紛覺得小豬太自私了,再也不想和它玩耍了。
幼兒園里沒有小夥伴和小豬玩了,它感到非常傷心,並把事情告訴了豬媽媽。豬媽媽馬上批評了小豬:「有好東西就要與好朋友分享,自私的小朋友最不可愛了!」
第二天,小豬又帶了一個水果蛋糕回幼兒園,還主動把蛋糕分給小夥伴們,給小夥伴們道歉。
小豬和它的小夥伴們又再快樂地在一起玩耍。
哲理:自私自利的人最不得人心,我們要懂得分享,才能收獲更多快樂。
老鼠偷米
夜深人靜的時候,小老鼠開始出來覓食,它找到了一個袋子並把袋子咬破,一粒粒金黃色的東西漏了出來,而且聞上去十分香甜,於是小老鼠馬上開吃起來。
吃了這些小粒粒以後,小老鼠忽然不受控制地跳了起來。噢,原來小老鼠吃進肚子里的是跳跳豆啊!
小老鼠跳啊跳跳啊跳,就這樣跳進了貓的嘴裡......
哲理:老鼠是有害的動物,貓則是老鼠的天敵,能把害鼠消滅。
彤彤交朋友
一天,彤彤到樹林里采蘑菇,但是樹林里的蘑菇實在太多了,讓她不知道該采哪個好。
路過的小兔子說:「你好,小姑娘,我是小兔子,你的名字叫什麼啊?」
彤彤說:「我叫彤彤,我來采蘑菇,你能和我交朋友,幫我采蘑菇嗎?」
小兔子說:「好呀,我幫你采蘑菇!」
小兔子一邊采蘑菇一邊告訴彤彤:「顏色鮮艷的蘑菇是有毒的,我們可不能吃!」
有了小兔子的幫助,彤彤很快採到了很多蘑菇,並與小兔子相約下次一起玩。
回到家裡,媽媽看見這么多的蘑菇,稱贊了彤彤,讓彤彤感到十分開心。
哲理:色彩鮮艷的蘑菇是有毒不可食的,寶寶一定要注意不能誤食。
飛翔的小象
有一天,小象獨自一個在森林裡玩耍,突然,頭頂傳來兩道聲音。
小兔子說:「小象,快來和我們玩耍吧!」
小松鼠應和:「對啊,小象,在天上飛可好玩啦!」
小象看著在天上飛的兩個好朋友驚呆了:「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小兔子回答它:「只要我們坐在一個大風箏上面就可以飛起來了!」
「哦......可是我太重了,坐不上你們的風箏。」小象懊惱的說。
正當小象傷感難過的時候,猩猩伯伯開著它的飛機來到小象的頭頂,並對小象說:「孩子快坐上來,伯伯帶你飛上天空。」
最後,小象坐上了猩猩伯伯的飛機,成功地飛翔在了天空上,它感到很快樂。
哲理:無論何時都不要放棄希望與夢想,只要你不放棄,好事自然來。
㈧ 求那個好像是賣核彈的小女孩的故事的圖片 那段文字也行 我就記得最後是小女孩按下了核彈按鈕 那一天
以上就是賣核彈的小女孩段子什麼梗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網上還有很多有趣的梗,大家要分辨清楚之後再使用。
㈨ 在丹麥哪種顏色代表著醒悟
紅色:吉祥,喜悅,奔放,激情,紅色總能讓人想到美好的事情。在性格色彩中代表著積極,主動,開放。樂於與人交往。
㈩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人類獨有的才能,是人類智慧的生命線。在創造發明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想像力是一切希望和靈感的源泉。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每個孩子都是極具想像力的天才。還未經文明熏染的孩子,其思維模式還沒有被納入社會公認的體系中,他們天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實正是可貴的想像力的火花。魯迅說過:「孩子是可敬佩的,他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到天空,他想潛入蟻穴。」在品品很小的時候,媽媽從網上下載了《寶寶異想世界》的曲子,經常放給品品聽。樂曲很好聽,很輕柔委婉,連媽媽都百聽不厭。品品稍大些,媽媽和她一起根據故事情節表演感興趣的故事。 品品扮演小刺蝟,一塊毛巾當桌布,藏在桌布下,媽媽是大灰狼,用手摸桌布下的小刺蝟;一個紙箱子當大木頭箱子,品品是小猴子,藏在裡面。當大灰狼打開箱子,她就將手在空中做拋撒沙土的動作,大灰狼趕忙捂著眼睛逃跑了。 品品最喜歡火帽子、跳跳蛙和紅袋鼠了。只要穿上帶拉鏈的衣服,品品肯定會像跳跳蛙一樣,很瀟灑地打開衣服,故意露出裡面口袋裡的「棒棒糖」,媽媽會配合著說:「哇!這么多棒棒糖!給我一個。」品品很爽快地拿出來給大家發,自己也裝作吃得很香的樣子。 奶奶給品品買了把小藍傘,小傢伙特別喜歡。媽媽也湊過來和品品一起玩。 「嘩——嘩——嘩——下雨了。怎麼辦?媽媽沒打傘。」 「和我一起打。」品品將傘移了過來。 「奇怪,路邊那是誰躲在電話亭里?」媽媽故意用手向房子一邊指著問。 「是跳跳蛙!」小傢伙配合道。 「哇!快看,小豬向我們這邊跑過來,它怎麼沒有打傘呀?」 「快來,快來!一起打傘。」品品作招呼小豬狀。 表演了一陣子,有些累,剛坐下,小傢伙用手比畫著,嘴裡喊著「嘩——嘩——嘩——」,呵呵,示意媽媽又下雨了,還要表演,看她興致那麼高,媽媽也來了精神。 去公園,品品最喜歡開車。運動公園里有停放一排的觀光車。品品每次都要坐在駕駛座位上握著方向盤玩開車游戲。比如正在開車,想像前面馬路中間有人在放風箏,品品趕快剎車、摁喇叭等。生活中類似的親子游戲很多,經常玩,品品也很喜歡。這些活動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的想像力,也增進了母女的感情。在教育界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評價:中國孩子的知識基礎扎實,但想像力不足。那麼,我們孩子的想像力到哪裡去了呢?事實上,想像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一種認知能力,並非偉人、奇人或者外國孩子所特有,但為什麼我們孩子的想像力就是不足呢?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個別差異」,也就是說想像力與其他能力一樣,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差異,但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卻是「人為的束縛」或者「人為的忽視」。 上小學的孩子的想像力是最豐富的。正因為小學孩子單純天真,思維較少束縛,所以可以自由想像。作為媽媽,應努力發現和挖掘生活中蘊涵想像力的因素,創設想像情境,盡心呵護想像的幼苗,努力培養孩子創造性的想像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小學孩子在學習各門課程中都要藉助想像力。沒有想像力,孩子將難以理解教材中的圖形、概念,寫作文也不會有形象生動的描寫。想像力還直接關繫到孩子創造力的發展,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想像開始的。 【媽媽應該這樣做】 要提高小學孩子的想像力,媽媽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指導孩子豐富頭腦中的表象儲存。 表象是外界事物在人的頭腦中留下的影像,是具體的、形象的。因為表象是想像的基礎材料,所以頭腦中的表象積累得多,就有進行想像的豐富資源。帶小學孩子去博物館參觀、到郊區游覽、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或走親訪友等,都可以讓孩子記住許許多多的表象。為了記得多,記得准,記得牢,可以讓孩子用語言描述或者通過寫日記把頭腦中的表象再現出來。 2.指導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的積累。 想像以形象為主,但離不開語言材料,特別是需要用口頭語言或書面語言將想像的內容表述出來時,語言材料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要讓小學孩子擴大語言文字的積累。比如,讓孩子備一個摘抄本,把閱讀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來,平時可拿來翻閱。 3.利用玩具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一天媽媽帶著京京到商場的兒童樂園去玩,媽媽和京京一起玩一個圓盤狀的壘高玩具。當把五顏六色的積木都插在圓盤上時,京京高興地說:「蛋糕,蛋糕!」媽媽仔細一看還真的有點像「生日蛋糕」,於是媽媽對京京說:「我們玩吃『蛋糕』過生日好嗎?」「好!」京京回答。於是媽媽把「蛋糕」放在桌子上,京京對著「蛋糕」像模像樣地唱起了《生日歌》,還有「吹蠟燭」的動作,京京甚至還煞有介事地找來了「刀」,「切」起了「蛋糕」。有很多玩具都能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如色彩豐富、質地柔軟、可塑性強的彩色膠泥。孩子在玩彩泥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捏個蔬菜、水果,捏個小花、大樹,捏個房屋、小人……只要是孩子想到的,捏個什麼都行。再如可以自由拆裝的積木。小孩子可以信手拈來,拼個合自己意的,擺上個三兩天;不如意了,拆了再拼,想拼個什麼,就拼個什麼。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憑借著無拘無束的想像力,也發展著無窮無盡的想像力。 4.鼓勵孩子編故事、講故事。 歌德小時候,他的母親幾乎每天都給他講故事,頭一天講完後,讓他自己想下面的情節,激發歌德的想像力。就是在這樣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中,培養出了一位世界級的偉大詩人。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於一個生活窘困的鞋匠家庭,幼時聽父親讀《天方夜譚》和拉封丹的寓言,那神奇的故事從父親的口中流出,深深地吸引著他,他在對那些故事的想像中遨遊。這位童話作家豐富的創作想像,從小便開始了。 俄國著名的革命文學家高爾基從小是一個窮孩子,在他如痴如醉的自學之前,是外祖母的民間故事開啟了他的想像力之門,為他上了「作家入門課」。 ……上小學的孩子喜歡編故事、講故事,有時講給小朋友聽,有時講給媽媽聽,有時還會自言自語。這是鍛煉表達能力的好方法,也是發展想像力的好機會。媽媽要積極鼓勵孩子,不要冷言冷語,更不能隨便阻止。媽媽可以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按照某個主題去編去講,適時地給予贊揚,指出不足。給孩子講故事,尤其是講不完整的故事,可以開發孩子的想像力。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得到的是語言信息,通過反饋聯系,可以從語詞聯想到相應的形象,並通過形象的聯想,去展開想像活動。讓孩子參與編故事,而不是單純地接受故事,更有利於培養孩子創造性的想像。 5.用畫畫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畫畫是很好的開發孩子想像力的方式。一次林林畫畫,她把蘋果畫成了方形,理由是不想讓蘋果滾到地上。當媽媽看見林林所畫的畫時,並沒有批評林林,而是鼓勵林林說:「好孩子,你真會動腦筋、想辦法,希望你能早日發明、培育出方蘋果!」 林林聽了十分高興。以後,她又畫出了更多的想像奇特的東西,其中一副名叫《未來世界》的畫還獲得了省少年書畫比賽的大獎呢。想像力是創造力的翅膀。對於孩子富有想像力的圖畫、憑自己想像拼搭的東西、自編的故事,等等,媽媽都應給予肯定和贊賞,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標准去要求和評價孩子的創作。 想像是創造力的萌芽,孩子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也是從想像開始的。沒有想像,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讓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