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京是負責整個俄羅斯聯邦嗎他是屬於哪個共和國的
返回首頁 關於我們
新聞中心 地方聯播 港 澳 台 時政 國際 法治 財經 圖片 論壇 體育 文娛 汽車 教育 書畫 美食 資料 WAP
高層動態 焦點網談 振興東北 廉政 軍事 社會 證券 視頻 訪談 奧運 時尚 房產 校園 收藏 健康 專題 彩信
人事任免 新華視點 互 聯 網 理論 華人 傳媒 科技 直播 博客 環保 音樂 旅遊 職場 讀書 生活 圖表 音頻
新華搜索:
本網 新聞 頻道
俄羅斯概況
www.XINHUANET.com 來源: 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 【背景色 】
國名: 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且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白、藍、紅三色。俄羅斯幅員遼闊,國土跨寒帶、亞寒帶和溫帶三個氣候帶,用三色橫長方形平行相連,表示了俄羅斯地理位置上的這一特點。白色代表寒帶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觀;藍色既代表亞寒帶氣候區,又象徵俄羅斯豐富的地下礦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紅色是溫帶的標志,也象徵俄羅斯歷史的悠久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白、藍、紅三色旗來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間採用的紅、白、藍三色旗,紅、白、藍三色被稱為泛斯拉夫顏色。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取消三色旗。1920年蘇維埃政府採用新國旗,由紅、藍兩色構成,左邊為垂直的藍條,右邊的紅色旗面上有一顆五角星和交叉著的鐵錘和鐮刀。此旗後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後,國旗圖案作了修改,為一面紅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鐮刀和鐵錘圖案。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隨後採用白、藍、紅三色旗為國旗。
國徽: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決定採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時代的、以雙頭鷹為圖案的國徽:紅色盾面上有一隻金色的雙頭鷹,鷹頭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鷹爪抓著象徵皇權的權杖和金球。鷹胸前是一個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騎士和一匹白馬。雙頭鷹由來可追溯到公元15世紀。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記。拜占庭帝國曾橫跨歐亞兩個大陸,它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1453年,曾輝煌一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戰死。他的兩個弟弟,一個臣服於奧斯曼帝國,另一個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兒索菲亞·帕列奧洛格逃到羅馬。後來,這兩兒一女在其父死後被羅馬教皇撫養成人。當時的羅馬政治家們為了藉助俄羅斯的軍事力量抵禦土耳其人,便用聯姻的方式將索菲亞許配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婭由此佩戴著拜占庭帝國威嚴的雙頭鷹徽記來到了俄羅斯。索菲婭協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一的國家。1497年,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在俄羅斯的國璽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徵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二十世紀末,國家杜馬從法律上確定了雙頭鷹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徵。
國歌: 曲:亞歷山德羅夫 / 詞:米哈爾科夫
歌詞大意:
「俄羅斯,我們神聖的祖國,
俄羅斯,我們可愛的家園。
堅強的意志,巨大的榮耀
是你亘古不變的財寶!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從南方的大海到北極疆域
到處是我們的森林和田野。
你舉世無雙!
你是上帝保佑的唯一沃土!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無限的理想境界,廣闊的生活空間
時代為我們開辟了未來。
對祖國的忠誠給我們以力量。
過去,現在,直到永遠!
自豪吧,我們自由的祖國,
各兄弟民族聯盟世代相傳,
先輩們賦予人民以智慧!
自豪吧,祖國!我們為你而驕傲!」
祖國保衛者日:2月23日(原蘇聯建軍節)
衛國戰爭勝利日: 5月9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國慶日): 6月12日
和諧和解日、十月革命節、軍人榮譽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紀念日)>>
憲法日:12月12日
宇航節:4月12日(1962年蘇聯為紀念加加林首次太空航行而定)
國家政要: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 ,1999年12月31日任俄羅斯代總統,2004年3月連任總統;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 (Sergei Mironov),2001年12月任職,2003年1月蟬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鮑里斯·格雷茲洛夫(Boris Gryzlov),2003年12月當選;總理米哈伊爾·弗拉德科夫 (Mikhail Fradkov),2004年5月就任;安全會議秘書伊戈爾·伊萬諾夫 (Igor Ivanov),2004年3月任職;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 (Sergei Lavrov) ,2004年3月任職。
人口:1.422億(截至2007年1月1日)。全國有130多個民族,其中俄羅斯族人佔82. 95%,主要少數民族有韃靼、烏克蘭、楚瓦什、巴什基爾、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日耳曼、烏德穆爾特、亞美尼亞、阿瓦爾、馬里、哈薩克 、奧塞梯、布里亞特、雅庫特、卡巴爾達、猶太、科米、列茲根、庫梅克、印古什、圖瓦等。人口分布極不均衡,西部發達地區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個別地方達261人,而東北部苔原帶不到1人。高加索地區的民族成分最為復雜,有大約40個民族在此生活。居民多信奉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俄語是俄羅斯聯邦全境內的官方語言,各共和國有權規定自己的國語,並在該共和國境內可與俄語一起使用。主要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其次為伊斯蘭教。
自然地理:面積1707.54萬多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東瀕太平洋,西接波羅的海芬蘭灣,橫跨歐亞大陸,東西最長9000公里,南北最寬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感受真實的貝加爾湖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位於莫斯科河上的克拉斯那盧日斯基大橋
簡史: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公元15世紀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其國號稱俄國。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加入俄羅斯,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為統一的國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親政。經過1700—1721年的北方戰爭,俄羅斯得到了通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內陸國變為瀕海國。17世紀它擊潰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羅斯消滅了入侵的拿破崙軍隊。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12月黨人起義),被鎮壓。1861年2月俄國廢除農權制。1898年成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在它的領導下,俄國工農群眾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於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艱苦的國內戰爭,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干涉和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喬治亞)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聯邦第一次人代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決定,前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將國家正式名稱改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北奧塞梯共和國
聖彼得堡
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俄聯邦總統選舉制度 歷屆俄總統選舉
為參加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遊行進行訓練的俄羅斯軍人
司法機構:俄羅斯聯邦司法機關主要有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聯邦總檢察院。不允許設立特別法庭。聯邦憲法法院對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的法律、決定,聯邦總統的命令,其他聯邦機構的文件,各共和國的憲法,聯邦主體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規,聯邦內部條約和國際條約是否符合聯邦憲法,以及社會團體的成立和活動是否符合憲法的案件作出裁決。聯邦憲法法院還對聯邦國家權力機關之間、聯邦國家權力機關和聯邦主體國家權力機關之間以及聯邦各主體國家機關之間的許可權糾紛作出裁決。聯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對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對經濟糾紛和仲裁法院審理的其他案件進行裁決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聯邦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對仲裁法院的活動實行司法監督,並對審判實踐問題作出解釋。聯邦總檢察院對犯罪案件偵查的合法性進行監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訴,為維護國家利益、公民的權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就國家機關、地方自治機關和公職人員的違法行為向法院提出異議。檢察院系統實行集中統一領導體制。聯邦委員會根據總統提名任命聯邦憲法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聯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聯邦總檢察長。
經濟:俄羅斯地大物博,廣袤的國土賦予俄豐富的自然資源。其森林覆蓋面積為8.67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51%,木材蓄積量為807億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氣蘊藏量為48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一強,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儲量為65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至13%;煤蘊藏量為2000億噸,居世界第二位;鐵、鋁、鈾、黃金等的蘊藏量也均居世界前茅。
豐富的資源為俄羅斯工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後盾。俄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俄農牧業並重,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玉米、水稻和豆類,畜牧業主要為養牛、養羊、養豬業。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2005年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658億美元,與1999年相比實際增長了50% 。 俄羅斯尤科斯石油公司
貨幣: 盧布>>
身著二戰時期蘇軍軍裝的俄羅斯士兵
軍事:俄羅斯武裝力量主要由陸軍、空軍、海軍三大軍種和戰略導彈兵、太空兵、空降兵三個兵種組成。武裝力量中軍人數量為113.4萬人。 武裝力量除正規軍外,還包括邊防、內務 、安全、政府通訊、民防和鐵道部隊。武裝力量由議會、總統、政府按憲法規定的許可權共同指揮,總統是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軍隊的任務是抵抗外來侵略和履行俄羅斯承擔的國際義務;軍隊人數不得超過全國人口總數的1%;實行義務兵與合同兵兩種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別為:艦隊水兵2年,其它士兵1年半,受過高等教育的1年等。俄海軍擁有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裏海獨立區艦隊。 俄羅斯制定新的海軍發展規劃
新聞: 主要報刊如下:《俄羅斯報》,創刊於1991年,政府主辦;《紅星報》,創刊於1924年,國防部辦;《勞動報》,1921年創刊,獨立工會聯合會辦;《獨立報》,1991年創刊;《消息報》,1917年創刊;《生意人》;《真理報》,1912年創刊;《今日報》,1993年創刊;《蘇維埃俄羅斯報》,1956年創刊;《工人論壇報》,工業家、企業家聯盟和獨立工會聯合會辦;《共青團真理報》,1925年創刊;《莫斯科新聞》周刊,1930年創刊;《文學報》,1830年創刊,1929年復刊,作家自由論壇辦;《總結》雜志,發行量8.5萬份;《星火》雜志,1923年創刊;《新時代》雜志,1943年創刊;《政權》雜志;《剖面》雜志;《經濟與生活》周刊,1918年創刊。俄通社-塔斯社是俄國家通訊社,其前身是於1992年1月23日成立的俄通社,1992年1月30日正式定名為俄通社-塔斯社。俄羅斯新聞社,簡稱俄新社,是俄兩大國家通訊社之一,成立於1961年,其前身是蘇聯新聞社。1993年被確定為國家通訊社,地位與俄通社-塔斯社相同,業務范圍廣泛。國際文傳電訊社創立於1990年1月,屬私營。主要廣播電台有:第一廣播電台(原蘇聯中央廣播電台)、俄羅斯之聲(私營)、俄羅斯電台(國營)、「青春」電台、「燈塔」電台、莫斯科「回聲」電台等。主要電視台有: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亦名俄羅斯電視台,國家電視台)、公共電視台(其前身是蘇中央電視台,國家控股)、獨立電視台(私營)、第六電視台(私營)、莫斯科中心電視台(莫斯科市)。
俄羅斯詩人普希金故居內書房
文化:俄羅斯領土跨越歐亞兩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俄羅斯重視發展文化事業,大量出版圖書和報刊,建立了許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俱樂部等群眾性文化設施。俄還重視對博物館珍品和歷史建築文物的保護,擴建和新建了許多博物館。俄羅斯的博物館按專業可分為革命歷史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各專業博物館以及其他博物館等。著名的大型革命歷史博物館有俄羅斯中央革命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克里姆林宮博物館、中央海軍博物館等。較大的藝術館有莫斯科科列季亞克夫國家繪畫陳列館。俄羅斯文學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出現了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里、別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馳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羅斯的美術源遠流長,繪畫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藝術大師有列維坦列賓、蘇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羅斯的宗教音樂和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歷史傳統,歌劇、交響樂和室內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氣質,奔放豪邁。俄羅斯的戲劇藝術體裁和形式多樣,最早出現在宮廷里,19世紀進入繁榮時期,果戈理的《欽差大臣》等社會戲劇充滿強烈的時代氣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涌現出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大師。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是19世紀50年代以後俄羅斯文壇眾多的戲劇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被稱為「俄羅斯戲劇之父」。俄羅斯的馬戲團在俄羅斯也很受人們的歡迎,馬戲團團員訓練有素,技藝精湛。俄羅斯人有卓越的民間藝術。實用裝飾藝術有金屬、獸骨和石頭的藝術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畫、刺綉、帶花紋的紡織品、花邊編織等。最有名的工藝品有木製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盤等木製品。
風俗: 俄羅斯人交際時通常在三種情況下使用「你」:1、對16歲以下的兒童;2、近親之間與同事之間(年輕人之間);3、年輕人對年輕人。對老年人、陌生人(兒童除外)和領導人則稱「您」。對兒童可直呼其名,而對老年人、陌生人和領導人則應呼其名字加父稱。目前在俄羅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種稱呼並存。一般在商業機構、新聞媒體和官方機構中人們習慣相互稱「先生」;以前在蘇聯時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現在仍然在國營企業、軍隊、公安部門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場所使用,比如:火車站、商店等。在公開發言時,一般在發言人的姓後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應職稱「教授」、「工程師」等,比如:「現在請扎羅夫教授講話」。在寫公函時,一般寫收件人名字加父稱;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應加上「先生」或其相應職稱。大部分俄羅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時間才去餐館。遇有喜慶或舉辦婚禮時,俄羅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館舉行,由邀請人付費。朋友聚會一般在家庭環境下進行。客人通常都帶給主人小禮品(蛋糕、酒)和鮮花。
名勝:克里姆林宮(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瀕莫斯科河,曾為莫斯科公國和18世紀以前的沙皇皇宮。「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蘇聯黨政領導機關所在地。始建於1156年,初為木牆,後屢經擴建,至19世紀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宮,為一古老建築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宮、多宮、聖母九天教堂、參議院大廈、伊凡大帝鍾樓等。宮內塔樓中最宏偉的有斯巴達克、 尼古拉、特羅伊茨克、保羅維茨、沃多夫茲沃德等塔樓,1937年,在塔樓上裝置五角紅寶石星。 克里姆林宮大禮堂
彼得大帝夏宮(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於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聖彼得堡市約30公里,佔地近千公頃,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夏宮是聖彼得堡的早期建築。18世紀初,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下令興建夏宮,其外貌簡朴莊重,內部裝飾華貴。當時的許多大型舞會、宮廷慶典等活動都在這里舉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來此度夏。1934年以後,夏宮辟為民俗史博物館。如今,夏宮已成為包括18世紀和19世紀宮殿花園的建築群,由於它的建築豪華壯麗,夏宮因而被人們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夏宮的主要代表性建築是一座雙層樓的宮殿,當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樓,他的妻子葉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個妻子)住在二樓,樓上裝飾極為華麗,舞廳的圓柱之間,都以威尼斯的鏡子作裝飾。
冬宮 (Winter Palace) 座落在聖彼得堡宮殿廣場上,原為俄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後辟為聖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奇博物館的一部分。冬宮初建於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羅克式建築藝術最偉大的紀念物。1837年一場大火將其焚毀,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冬宮再次遭到嚴重破壞,戰後修復。冬宮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建築,高三層,宮殿長約230米,寬140米,高22米,呈封閉式長方形,佔地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宮內有廳室1057間,門1886座,窗1945個。冬宮的亞歷山大柱於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紀念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率俄軍戰勝拿破崙軍隊這一偉績。19世紀中葉,當時的俄國有一項特別的法律規定,聖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築物,除教堂外,都要低於冬宮。冬宮面向涅瓦河,中央稍為突出,有3道拱形鐵門,入口處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宮殿四周有兩排柱廊,氣勢雄偉。宮內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鑲嵌;以包金、鍍銅裝璜;以各種質地的雕塑、壁畫、綉帷裝飾;色彩繽紛,氣派堂皇。十八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時,曾下令撥出一部分房子用來收藏世界著名藝術珍品,並把這些房子稱作「埃爾米達日」(隱宮),後來隨著收藏品不斷增多,於1764至1789年間又先後建了小埃爾米達日和大埃爾米達日。如今,在冬宮寬敞明亮的展廳里,共有各類文物270萬件,其中繪畫約1.5萬幅,雕塑約1.2萬件,版畫和素描約62萬幅,出土文物約60萬件,實用藝術品26萬件,錢幣和紀念章約100萬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臘羅馬文化與藝術、東方民族文化與藝術、俄羅斯文化、西歐藝術史、錢幣、工藝7個部分,並按地域、年代順序陳列在350多間展廳里,展覽線路加起來有30公里長,因而有世界最長藝廊之稱。十月革命後,1922年蘇聯成立了國立埃爾米達日博物館。冬宮成為該博物館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槍殺前往冬宮請願群眾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發生在冬宮前面的廣場上。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參加十月革命的起義群眾攻下冬宮,在這里逮捕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各部部長,這座昔日皇宮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爾尼宮(Smolny)位於聖彼得堡市,是一座外觀典雅的三層建築。建於1806—1808年,原為貴族女子學院。「斯莫爾尼」一詞來自俄語「瀝青」,初建時這里屬於瀝青廠。斯莫爾尼宮正面長220米,主體建築的兩翼伸出,每翼各長40米,組成宮中的主要庭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又在正門增建8根壯麗的圓柱和7個拱形門廊,和其右側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斯莫爾尼修道院渾為一體,合稱斯莫爾尼建築群。1917年「十月革命」期間,布爾什維克黨軍事革命委員會設在斯莫爾尼宮,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寧在斯莫爾尼會議大廳發表對俄國公民的號召書,宣布一切政權歸蘇維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寧曾在這里辦公和居住過。
莫斯科大彼得羅夫大劇院(簡稱大劇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於1776年,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劇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維爾德洛夫廣場上。1780年劇院改址到彼得羅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劇院里,稱彼得羅夫劇院,1805年劇院被焚毀。1824年,天才建築師博韋在石造劇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劇院,稱大彼得羅夫劇院,簡稱大劇院,翌年1月28日舉行落成典禮。1853年,大劇院又遭受火災,1855—1856年重新修復,略加改建,成為19世紀中葉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典範,也是歐洲最大的劇院之一,並於1919年起成為國立示範大劇院。它的建築既雄偉壯麗,又樸素典雅,內部設備完善,具有極佳的音響效果。劇場呈橢圓形,正面是大舞台,高達18米,台前是深深的樂池, 中間是一排排的觀眾席。其他三面是貼牆的包廂,總共五層,高21米。總統包廂在二層正中央,還有兩個貴賓包廂設在舞台的左右兩側。包廂里放著幾把鎏金包緞椅子,平時只供觀賞。劇場可容納2200名觀眾,整個內部裝飾完全是宮廷式的,僅房頂的那個大吊燈就把一萬三千塊水晶和無數小燭台照得閃閃發光。
普希金廣場(Pushkin Square)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舊稱苦行廣場,因舊時廣場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為紀念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當時的蘇聯政府把苦行廣場改名為普希金廣場。廣場上聳立著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銅紀念像。這座紀念像於1860年預定建在沙皇村,擬在普希金讀書的中學成立50周年紀念日揭幕,後來改移建在莫斯科。紀念像採用了後來獲「超等藝術
⑵ 《銀河護衛隊2》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大概很少會有人認為《銀河護衛隊2》不好看,它就是那種標準的娛樂大餐,烤得焦黃的肉排淋上滋滋作響的熱油,咬上一大口濃郁的奶油蛋糕,再咕嘟咕嘟灌下冒泡的可樂。
如果你還記得《銀河護衛隊1》是如何打動我們的,那麼在第2部中幾乎是雙倍的料。
笑料百出的情節?《銀護2》幾乎給每個角色都安排了笑點,苦情的大塊頭德拉克斯竟然搶走了最滑稽的台詞,就連卡魔拉那個情緒不穩定的光頭妹妹星雲都有自己的詼諧表現。
這也正符合斯坦·李在漫威宇宙中的位置,他其實也是漫威宇宙中的Watcher。
雖然沒有太多驚喜,但《銀河護衛隊2》仍然是合格的娛樂大作,它用2小時不遺餘力地逗樂,並且讓你看完之後心情大好。
然而就像它自己的宣傳語一樣:「你只有一次機會拯救銀河系兩次」,你也只有一次機會驚艷全場。
⑶ 牛逼克拉斯什麼意思
“牛逼克拉斯”實際上是“牛逼Class”,Class是經典,顧名思義就是經典的牛逼,意思是比經典更牛逼,更上一個層次的牛逼。
就像是手機有plus和pro,“牛逼克拉斯”就是牛逼的plus和pro一樣。
現在流行的詞語梗有
(1)plmm,sqdd
意思是“漂亮妹妹”,“帥氣弟弟”,來作為網友,朋友之間的誇贊。比直接誇贊漂亮,帥氣更加的容易說出口,更加的隱晦。
(8)diss,cue
意思是“吐槽”,“提到某人”。這兩個詞語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詞彙,在各大綜藝,電視劇,網路上已經屢見不鮮了。
⑷ 牛逼牛逼克拉斯是什麼意思
克拉斯英文Class是經典,就是經典的牛逼,超越普通的牛逼,更上一個台階。
⑸ 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的參戰
該團參加了佔領蘇台德地區、合並奧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動,它的第一次戰斗卻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是役該團歸屬於南部集團軍群,在馮·龍德施泰特(von Rudenstedt)指揮下,殲滅了波軍第十步兵師。9月25日作為南方集團軍群旗下的一支部隊,警衛旗隊在羅茲、華沙和莫德林地區經歷了首次實戰。希特勒和希姆萊在古左夫視察了警衛旗隊的特遣隊。其後該團隨集團軍群一路打到華沙城下,警衛旗隊護衛營獲得一面特殊的軍旗。在波蘭戰役中,警衛旗隊共傷亡400人。同時該部製造了黨衛軍歷史上的第一起暴行。
1939年12月希特勒親自出席了警衛旗隊在德國巴登 埃爾姆斯(Bad Elms )舉辦的聖誕慶祝宴會,並向部隊的每位成員贈送了香煙、蛋糕和一瓶葡萄酒。1940年3月 希特勒批准警衛旗隊組建一支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營。當月德國官方首次開始使用「武裝黨衛隊」(Waffen-SS )這一術語。 波蘭戰役勝利後,德軍主攻方向轉向低地國家和法國。在德國本土休整的該團得到了新型的四號坦克,並且完全實現了摩托化。雖然該團作為預備隊使用,但它的摩托化連卻直接在空降部隊指揮下在荷蘭鹿特丹作戰。在這場戰役中黨衛軍二級小隊長克拉斯(Hugo Krass)獲得了第一枚鐵十字勛章。但該團同樣犯了嚴重錯誤,誤射了空降部隊的庫特·斯徒登特將軍(Kurt Student)。其後,該團協同第7裝甲師向南進攻,目標直指埃爾斯(Arass) ,但卻被英軍和法軍所阻。「骷髏頭」的進攻也很不順利。經過奮戰,該團到達了敦刻爾克東南的運河地區,其它部隊也已完成了對英軍的合圍,英國遠征軍只能靠船運才能脫險。但在關鍵時刻希特勒發出了令後世爭論不休的「停止」命令,迪特里希卻不買希特勒的帳,下令部下繼續攻擊。不過由於其側翼部隊已遵照元首之命停止了進攻,該團遭到英國遠征軍後衛部隊的頑強阻擊。幾天後,希特勒又下令恢復進攻時,該團終於突破英軍的阻擊線。當他們氣勢洶洶趕到海灘時,才發現英國大兵們早已乘一切可以漂浮的東西逃回英國去了。該團又製造了一起屠殺事件,在敦克爾克附近的沃爾姆豪特(Wormhout )警衛旗隊的威廉·蒙克命令其手下集體屠殺了65名(80)英第48步兵師戰俘。
在法國戰役的第二階段,該團作為第14軍指揮下的獨立團參戰。第14軍從亞眠(Amiens)的橋頭堡開始向南進攻,但被法軍的頑強抵抗所阻,不得不撤退。隨即該軍在亞眠以東75英里處再次進攻,這次攻勢順利,第14軍穿過塞恩河(Seine),切斷了盧瓦爾(Loire)地區大量法軍的退路。西線戰事終以1939年6月25日法國投降而結束,第14軍沿法國海岸一直開到西班牙邊界,完成法國剩餘地區的佔領。在這段時間里,該團主要參加了莫林(Moulins)、泊坎(Pourcain) 以及聖·埃田(St. Etienne)地區的戰斗。
法國戰役結束後,該團在法國休整。為了准備即將到來的「海獅計劃」,該團刻苦訓練兩棲作戰。1940年7月喬治 克普勒、保羅豪塞爾和「塞普」·迪特里希在柏林國會大廈舉行的勝利慶典上獲頒騎士十字勛章。希姆萊向當時駐扎在德國梅斯的警衛旗隊頒發寫有希特勒名字的軍旗。在1940年8月,該團加強到一個旅的編制。1940年9月在梅斯的阿爾文斯勒本要塞舉行的一個慶祝儀式上,希姆萊向警衛旗隊授予經過修改的新軍旗。 在打完南斯拉夫和希臘戰役後,該團被升級為黨衛軍步兵師,擴編為機械化步兵師,此時的總兵力為10796人,平均年齡19歲。它被立即調防布拉格,跟隨南部集團軍群,再次在馮·龍德施泰特指揮下,參加「巴巴羅薩行動」突襲蘇聯。南部集團軍群攻勢順利,從盧布林市(Lublin)一直攻到維斯瓦河(Vistula) ,目標直指西烏克蘭。在突擊塔特(Tarter)築壘地區以敞開克里米亞(Crimea)門戶時,該師第一次在侵蘇作戰中出現。
從那兒南部集團軍群將攻擊目標轉向基輔(Kiev),該師和「維京師」跟隨第11軍和第17軍在烏曼(Uman)合圍了蘇軍第六、第12集團軍以及第18集團軍一部,共計23個步兵師、山地師和坦克師,俘虜十萬三千餘人,其中包括蘇第六和第12集團軍的司令官,繳獲裝甲戰斗車輛317輛,火炮858門,反坦克炮和高射炮242門,載重汽車五千餘輛,鐵路列車12列,以及無數其他作戰物資,蘇軍傷亡在20萬人以上。烏曼會戰結束後,德軍離開該地,在寬大正面上向第聶伯河推進。一路未遇敵較大抵抗,於8月的第3個星期進抵基輔與克列緬楚格間的第聶伯河一線。該師在塔甘羅格(Taganrog)作戰中發現蘇軍槍決了六個被俘的黨衛軍士兵,作為報復,迪特里希下令在今後三天內該師部隊「不準接受任何(蘇軍士兵)投降」。在蘇聯的塔甘羅格,師長迪特里希下令屠殺了4000名蘇軍戰俘。
基輔會戰勝利後,1941年11月,該師參加了向蘇聯西南部重鎮羅斯托夫(Rostov)的突擊,雖一度突入市區,卻遇到了蘇軍的瘋狂抵抗而退出,這使得馮·龍德施泰特不得不下令部隊轉入防禦。希特勒大發雷霆,撤了龍德施泰特的職。1942年夏季,在頓內次(Donets)地區渡過可怕的俄國嚴冬之後,該師返回德國重組,繼「帝國師」和「骷髏頭師」後成為第三個黨衛軍裝甲擲彈師(裝備兩個裝甲擲彈兵團),1941年12月第3裝甲軍司令官埃貝哈德·馮·馬肯森上將在給希姆萊的信中寫到:每支部隊都想與警衛旗隊並肩作戰,他們訓練有素,充滿著樂觀主義精神和旺盛的戰斗熱情,臨危不懼,……….這是一支真正的精銳部隊。
作為對其奮戰的獎勵,該師調防法國土倫(Toulon)1942年6月在接下來舉行的穿越巴黎勝利閱兵式上,警衛旗隊接受了龍德斯泰特元帥的檢閱。1942年7月15日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摩托化)步兵師。1942年 10月22日師重新命名為黨衛隊「阿道夫·希特勒黨衛隊警衛旗隊」裝甲擲彈師(以下簡稱LSSAH師)。 LSSAH師在維希法國作佔領軍。全師兵力為:軍官678人,士官及士兵20166人,LSSAH師部分成員作為基礎骨幹調往正在組建中的黨衛隊第9「霍亨斯道芬」裝甲師。 1943年,該師重返東線,作為保羅·豪塞爾(Paul Hausser)新組建的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參加了哈爾科夫(Kharkov) 爭奪戰。在這次戰役中,蘇軍損失52個師級和旅級部隊,2萬多名士兵陣亡,600多輛坦克損失,在蘇聯哈爾科夫市將700名蘇軍傷員殺死在醫院的病床上。 1943年3月21日,希特勒為迪特里希的騎士十字勛章加上了雙劍飾。希特勒還告訴迪特里希他打算抽調LSSAH師的軍官(包括團和連級軍官)去組成組建中的黨衛隊第1裝甲軍和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基本骨幹。在哈爾科夫戰役中LSSAH傷亡了4500人,佔了全師戰斗人員的44%。 全師轉入修整和補充,接收了來自空軍的2500名補充人員;6月,迪特里希卸任,師長一職由「特迪」維希接任。 隨著德軍奪取哈爾科夫,圍殲庫爾斯克突出部蘇軍的「堡壘作戰」已蓄勢待發。
1943年7月5日凌晨,蘇軍出人意料的炮擊德軍的進攻出發陣地及其縱深。庫爾斯克會戰拉開了序幕。該師在曼斯坦因指揮下於午後隨同第332步兵師、第三裝甲師、「大德意志」機械化師、第167步兵師、第二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第三黨衛軍「骷髏頭」裝甲師、第168步兵師、第六裝甲師、第七裝甲師、第106步兵師及第320步兵師開始向蘇軍南部防線實施突擊。 1943年7月12日凌晨,該師(歸第二黨衛軍裝甲軍指揮,側翼為第48裝甲軍)在普羅霍洛夫卡附近的陣地傳來震耳欲聾的坦克引擎轟鳴聲。歸屬於草原方面軍的第五近衛坦克集團軍的第18和29坦克軍的403輛坦克(233輛T-34)和21門自行火炮出現在德軍陣地前沿。一場歷史上最大的坦克大決戰即將在這塊狹小的15平方公里戰場上展開。
此時,該師共有坦克67輛和突擊炮10門。德軍一方參加普羅霍洛夫卡大戰的坦克和突擊炮數量為198輛。
早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了對蘇軍防線實施轟炸,接著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在沖鋒過程中,蘇軍的坦克付出了可怕的代價,在德軍「虎式」坦克和88毫米反坦克炮的轟擊下,一輛接著一輛蘇軍坦克爆炸起火,但蘇軍並沒有後退,在12日一整天里,蘇軍幾乎不停頓的發起了一波連著一波的攻擊,雙方將士都打「瘋」了,那些坦克被打壞的坦克兵們,就在坦克的殘骸旁,用輕武器互相射擊,甚至進行肉搏。慘烈的戰斗一直進行到夜晚,精疲力竭的雙方才停了下來。蘇軍未能完成摧毀第二黨衛軍裝甲軍的任務,但德軍向普羅霍洛夫卡的突破被擋住了。
蘇軍第29坦克軍在戰斗中損失慘重,損失高達50%以上,而第18坦克軍投入戰斗的第170和181坦克旅也同樣受到很大損失,不過該軍還保持著完整的第110坦克旅和第36近衛坦克團。總的來說,蘇軍在12日普羅霍洛夫卡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在180輛左右。在這同時,德軍損失接近其總兵力的50%,也就是80~90輛坦克和突擊炮。
12日的戰斗後幾天,第二黨衛軍裝甲軍仍繼續進攻,包圍了蘇軍的幾個步兵陣地,佔領了一些極有戰略價值的高地。但希特勒已經喪失繼續戰斗的意志了,接到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的消息,希特勒決定放棄庫爾斯克會戰,將軍隊撤出以保存實力,為防禦做准備。
庫爾斯克會戰以德軍失敗告終,迪特里希也離開了這支隊伍。該師被送到義大利執行一些肅清游擊隊任務,在這段事件里該師又在小鎮博斯(Boves) 製造了另一起暴行,LSSAH師收到情報說義大利「叛軍」抓了2名黨衛隊軍官並計劃攻擊LSSAH師。據此,約阿希姆·派普下令用150毫米榴彈炮轟擊懷疑是「叛軍」據點的波維斯鎮(Boves ,結果炸死了34名平民。)。 升級為黨衛軍裝甲師
此後該師重新返回東線,經歷連番惡戰後的LSSAH師損失慘重,只剩下3輛坦克和4輛自行火炮可用了。 但不久又和第一裝甲師、第16裝甲師以及「帝國師」的2500人一起被蘇軍合圍在卡曼特斯-波多里斯克(Kamenets-Podolsk)。但由第九、第十黨衛軍裝甲師組成的第二黨衛軍裝甲軍成功解救了這些被合圍的部隊,LSSAH師雖然突圍成功,但部隊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全師只剩下不到1250人 。該師再次退入法國休整。
1944年3月,該師被升級為黨衛軍裝甲師。由於部隊編制已不到滿員標準的半數,該師獲准到比利時境內休養補充,LSSAH師駐扎在比利時的Turnhout ,同時接收了超過2000名來自黨衛隊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的新兵。當月,經過修整補充後的LSSAH師擁有19691或21386名官兵(可以確定是軍官有208人,士官2234人),45門自行火炮,50輛Panzer IV型坦克,38輛豹式坦克和29輛虎式坦克。。當盟軍在挪曼底登陸後,該師冒著盟軍的轟炸機的狂轟爛炸從比利時緊急開赴法國卡昂(Caen),准備隨同第116裝甲師、第二裝甲師、「帝國師」、第17黨衛軍裝甲擲彈師「伯利欣根師」一起在保羅·豪塞爾指揮下抵抗美軍的攻勢。
當時該師暫配屬在第12黨衛軍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師(由「裝甲」梅耶指揮)的第101黨衛軍裝甲營裝備了德軍在挪曼底唯一的「虎式」坦克部隊。1944年6月13日,該營第二連連長、SS二級突擊隊中隊長米希爾·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單槍匹馬奇襲英軍占據的波卡基村( Villers-Bocage ),擊毀英軍27輛坦克以及若干其他車輛,創造了一次坦克戰的經典戰例。
黨衛軍突擊隊大隊長(上尉)米切爾·魏特曼是二戰中最著名的坦克車長,他共擊毀138輛坦克和132門反坦克炮但英國皇家空軍卻沒有放過地面任何一輛移動的德軍坦克,第254「獵鷹」中隊颶風戰斗機使用空地火箭彈大批殺傷德軍坦克。這大大阻滯了第一黨衛軍裝甲師的前進。直到7月,該師才總算抵達戰區。
阿登反擊
雖然挪曼底地區的德軍頑強抵抗,但正像隆美爾所預言的:如果第一道防線即海灘不能阻止盟軍登陸,那其後使用預備隊的反擊毫無意義。在法萊斯地區,盟軍以小股部隊為餌,誘使德軍深入。意識到中計的德軍開始後撤,但已經晚了,法萊斯包圍圈已經形成,德軍在法國的主力部隊被殲滅。1944年8月29日LSSAH師被打散,1944年9月1日f,LSSAH師已損失了全部坦克及火炮。好不容易逃出的第一黨衛軍裝甲師撤入德國本土的齊格菲防線休整,其一部分參加了亞琛戰役。
1944年12月,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阿登反擊開始了。該師作為第六黨衛軍裝甲軍的一部分在老上司迪特里希指揮下參戰。LSSAH師奉命參加阿登反擊戰,全師被分成4個戰斗群,漢森戰斗群(Kampfgruppe Hansen)桑迪格戰斗群(Kampfgruppe Sandig )克尼特爾戰斗群(快速集群)(Kampfgruppe Knittel)(Schnelle Gruppe)派普戰斗群(Kampfgruppe Peiper) -進攻的前鋒,實力最強的戰斗群。該師「派佩爾戰斗團」在黨衛軍二級突擊隊大隊長約阿希姆·派佩爾(Joachim Peiper)指揮下突入比利時,一直快打到繆斯河邊(River Meuse) ,但隨著天氣放晴,「虎王」重型坦克、「在聖誕節前拿下安特衛普」的豪言壯語都比不上強大的盟軍戰斗轟炸機編隊。24日,戰斗團因補給告罄而在破壞所有車輛後退出戰場。1月,阿登反擊徹底失敗。
「派佩爾戰斗團」製造的馬爾梅蒂屠殺事件被揭露。派佩爾將90名已解除武裝的美軍戰俘押到馬爾梅蒂公路旁的農場,用機槍悉數射殺。1944年12月20日,在奪取斯塔維洛特鎮的戰斗中,LSSAH師以協助美軍為由屠殺了130名比利時平民(其中包括47名婦女,23名兒童,甚至還有9個月大的嬰兒和60歲的老人)。
重返東線
在阿登反擊失敗後,仍歸屬於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的該師重返東線,在匈牙利准備解救在布達佩斯被蘇軍所圍的德軍集群,作戰代號「春季覺醒」,這是德軍在東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但這次進攻遭到了蘇軍兩個方面軍、三千輛坦克的迎頭痛擊,該師不得不向西撤退。
1945年2月15日,黨衛隊旅隊長 奧托·庫姆成為LSSAH師的師長。LSSAH師開赴匈牙利參加即將開始的「春醒」行動,此時全師還擁有25輛豹式坦克和21輛Panzer IV型坦克。在匈牙利格蘭地區的戰斗中LSSAH師遭受了重大損失,坦克數量銳減為豹式坦克11輛,Panzer IV型坦克12輛。1945年2月26日參加代號「平湖」的進攻行動,以阻止蘇軍進入奧地利。 「平湖」進攻行動開始。1945年3月14日希特勒獲悉「平湖」進攻行動失敗後大為震怒,命令LSSAH師、「帝國」師、「骷髏」師和「霍亨斯道芬」師將他們的榮譽袖標從制服上取下。時任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官的迪特里希拒絕執行此項命令。1945年3月16日LSSAH師作為後衛掩護整個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撤退。全師只剩下不到1700人和16輛坦克。
⑹ 俄羅斯有什麼厲害的足球明星
尤里·加津斯基(Yuri Gazinskiy),1989年7月20日出生於前蘇聯阿穆爾共青城,俄羅斯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前衛,效力於俄超聯賽克拉斯諾達爾足球俱樂部。
加津斯基出道於俄羅斯的共青城斯梅納足球俱樂部。之後效力於海參崴光能、莫斯科魚雷。2013年,加津斯基轉會至克拉斯諾達爾足球俱樂部。
2014年9月,加津斯基入選俄羅斯國家隊。2016年8月31日,加津斯基在俄羅斯0比0戰平土耳其的友誼賽中完成國家隊處子秀。2018年,加津斯基幫助俄羅斯國家隊在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中殺進四分之一決賽。
2014年9月,加津斯基入選俄羅斯國家隊。
2016年8月31日,加津斯基在俄羅斯0比0戰平土耳其的友誼賽中完成國家隊處子秀。
2018年6月3日,俄羅斯國家隊公布了參加世界盃的23人最終大名單,尤里·加津斯基入選。[3]6月14日,第21屆世界盃揭幕戰在莫斯科盧日尼基球場打響,加津斯基頭槌首開紀錄,幫助俄羅斯5比0大勝沙特。 整屆賽事,加津斯基出場4次,打進1球,幫助俄羅斯國家隊在本土舉行的世界盃中殺進四分之一決賽。
⑺ 荷蘭人有哪些風俗
服飾禮儀
大部分荷蘭人的穿著打扮和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大同小異。在正式社交場合,如參加集會,宴會,男子穿著都較莊重。女士衣著典雅秀麗。最富特色的是荷蘭馬根島上居民的服飾。該島女孩的襯衣都是紅綠間隔的條子。
儀態禮儀
荷蘭人在交談時,不喜歡交叉式談話,女子入座時,雙腿要並攏;男子就坐時也不宜抖腿。他們不在眾人面前用牙簽剔牙。
相見禮儀
在官方場合,荷蘭人與客人會面時,通常行握手禮。而在日常生活中,朋友相見時,大多施擁抱禮。與親密的好友相見時,也有施吻禮的,他們不喜歡交叉著握手,認為這是不吉利的行為。
餐飲禮儀
荷蘭人早午餐多吃冷餐。早餐只吃麵包塗奶油或乳酪,喝些牛奶或咖啡。荷蘭人不太喜歡喝茶,平常以喝牛奶解渴。荷蘭人的正餐是晚餐。晚餐前都習慣先喝些飲料,然後很正規地在餐桌上鋪上檯布等。通常是兩道菜,一道湯。第一道是湯,常用粟米粉調制而成,美味可口。 荷蘭人在飲食上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頗感興趣,當地中國菜館之多居歐洲前列。
商務禮儀
在荷蘭從事商務活動,宜穿保守式樣西裝。公私單位往訪前均務必訂約。荷蘭商人尤其愛旅行,千萬先約好才前往荷蘭。雖然不像法國、德國商人那樣愛握手,荷蘭人也較正式、保守。所以切記直接拿出您最好的談判條件,以免生意飛了。荷蘭商人喜愛相互招待宴請,往往早餐豐富,上午10時休息吃茶點,中午大吃一頓,下午四時又休息吃茶點,晚上7時正式吃晚餐,睡前還有一次宵夜。所以,切記帶著你的腸胃葯。如果荷蘭人邀請你到他家坐坐,大多隻請你喝幾杯酒,然後出去上飯館吃飯,記得帶花送給他太太——務必是單數,5朵或7朵最好,別對別人的太太過分。
荷蘭知識分子中很多對中國傳統文化(漢學)知之頗深,不妨談談中國也孟哲學。荷蘭人在飲食上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頗興趣。荷蘭人倒咖啡有特別的講究,只能倒到杯子的三分之二處。倒滿是失禮的插為,被視為乏教養。相處之道,不要提起納粹。上樓梯時,男士在前。一般而言,男女爬樓梯的時候,女性在前,男性在後,而荷蘭這處國家卻與此相反。3-5月、9-11月是最適宜往訪的時間。6、7、8月,荷蘭人多去度假。
荷蘭出租汽車司機不收小費。荷蘭人的傢具、室內裝飾聞名於世,所以荷蘭人喜歡別人恭維他們的傢具、藝術品、地毯和家中擺設。談話時避免談論美國政治、錢和物價,比較受歡迎的談話內容包括政治、旅行和體育。荷蘭人時間觀念強,講究准時。
旅遊禮儀
在荷蘭旅遊,最好學習一些荷蘭語的日常會話,這對於行路坐車都有很大幫助;如果你的英語很熟練,也可以使用,因為荷蘭人大都懂一些英語。荷蘭流行女士優先的禮儀,所以不管在什麼場合,男士都要處處為女士提供方便。
主要禁忌
荷蘭人忌諱13和星期五。在相互交往中,他們不願談論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物價等問題。還特別忌諱別人對她們拍照。
婚戀風俗
荷蘭王國居民中90%以上是荷蘭族,他們在婚戀生活中保持了許多傳統而奇特的習俗。 玫瑰花示求婚。求婚是一件相當羅曼蒂克的事情,荷蘭人在這方面很富有詩意,當女兒到了婚嫁年齡時,家長便在女兒卧室的窗檯上,放置一盆色彩鮮艷的玫瑰花,示意青年男子可以前來求婚。
訂情信物——木鞋:依照荷蘭人的傳統,青年男女訂婚時,新郎要送新娘一雙木鞋,這一傳統流行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木鞋用整塊木頭雕成,厚底硬邊,削成尖尖的頭,塗上艷麗的色彩,樸拙可愛又防潮。 世代相傳的婚床。在馬根島上每戶居民家都有一張嵌在牆里的小床,小床四周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上面掛著蚊帳,這張小床就是世代相傳的婚床。婚床只限新郎在新婚之夜享用,從第二夜起新郎、新娘須搬到普通的床上去就寢。周五開窗相情郎。荷蘭泥沼地區的斯塔茶斯特村,被稱為「神秘的女人村」。因為該村的婦女雖然強悍卻怕羞,她們有著自己獨特的擇偶方式:每逢周五夜晚,達到結婚年齡的姑娘就把自己的後窗打開,吸引青年小夥子來幽會。當姑娘看到自己中意的小夥子時就讓他從後窗爬進來談情說愛。
雪茄探婚:當荷蘭的男青年有意向一位姑娘求愛時,總是先要敲開姑娘的家門,等姑娘的父母出來時,便請姑娘的父母為他點燃一根雪茄,姑娘的父母便對青年提出各種問題,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當他再次要求點燃雪茄時,即可給他一個十分明確的答復。
⑻ 荷蘭人有哪些風俗
盡管有數以百計的風車,大量的木鞋子,綿延好幾里的鮮艷的鬱金香以及許多手搖風琴,卻只有一個聖尼古拉斯。他的誕辰日是全荷蘭最重要的節日。
每年12月,人們以遊行、歡宴和富有想像力的禮物交換等方式進行慶祝。聖尼克(人名及節名都叫做辛特克拉斯)是位富於同情心的米駐主教,年年乘汽船從西班牙來到荷蘭分發禮物。
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辛特克拉斯(即聖尼克)在他的大紅書上記錄下荷蘭兒童的行為,而他的僕人彼得則將禮物裝起來為12 月的旅行作準備。他到達荷蘭之後,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員的正式歡迎(他們自然第一個收到他的禮物)。然後,他領著人們進行宏大的遊行活動,同時他的僕人們向人群撒薑汁餅乾和糖果。
按照荷蘭的傳統,所有的禮品都必須用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包裝起來,並附有寫給收禮人的一首韻文或詩歌。包裝本身不必很漂亮,但必須具有隱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難打開。
在12 月5 日辛特克拉斯節前夕,荷蘭人圍坐在桌邊。桌上放著糖果和麵包點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標著名字的首字母。然後人們開始打開他們的辛特克拉斯禮物。
在這之前,人們常常得尋找自己的禮物,在屋裡屋外象尋找寶藏一般或在填滿濕沙子的手套里掏。隨禮物送的韻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禮人感到尷尬,那些不會寫詩文的人會發現,許多商店有現成的或有專人給改寫。所有的詩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簽名。
收到禮物的人要大聲叫:「謝謝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間習慣上以這種方式互贈禮物。由於大多數的節日及禮物贈送都已結束,荷蘭的聖誕節是個安寧及表達美好祝願的時刻。
聖誕樹得在1 月6 日前撤走,因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聖的方「三大聖人」要來了。盡管家庭成員、朋友及商務上的熟人之間在聖誕節時經常再次互贈禮物,但歡樂是屬於辛特克拉斯節的。
人們認為新年一定收到某樣的東西,這是個經久不衰的傳統。因此,在元旦那天,人們互贈手帕等小禮物,以確保在新的一年裡交好運。
生日
人們用舉行聚會、送蛋糕和蠟燭等方式慶賀生日。家裡人送的禮物經常排放在早餐桌上,孩子們將糖果或小吃帶到學校分發給同學、朋友。 21歲生日常有特別慶祝。結婚、出生和洗禮。由於結婚禮物通常在婚禮上拿出來展覽,因此最好在婚禮前就將禮物送給新娘。家常用具頗受歡迎。錢被視為不太合適的結婚禮物。在結婚那一天,新郎通常送給新娘一束有特別意義的花。小孩出生及受洗時人們要送禮,但荷蘭人無論出生或結婚都沒有送禮會。
葬禮
聽到死訊後,人們通常給死者家裡送花。如果另有說明,還要按要求去辦,如慈善捐款等。
作客
若沒有帶花,千萬不要上荷蘭人家裡去。若有時間,尤其是作正式拜訪時,最好預先將花送去。除了玫瑰花給情人、白百合花給葬禮用是固定的習俗外,上門拜訪時送什麼顏色的花、送多少均無規定。還可以帶去其它小的家用物品,如果送進口食物,不要送巧克力,也不要送杜松子酒,因為荷蘭人有他們自己的這種酒。
商務活動禮物
大體上講,在荷蘭,商人們找不出同送禮有關的特別的習俗或禁忌。在一筆交易做成後或長長的會談結束時,商人們通常互贈禮物。名片不用譯成荷蘭語。有插圖的書籍、質量高的皮革製品、辦公用具、特製的精美食品或優質法國葡萄酒、西班牙雪利酒或者威士忌等都是受歡迎的禮品。喜歡抽雪茄煙的人特別歡迎好的雪茄煙,喜歡喝白蘭地的人則希望人家送白蘭地。荷蘭人喜歡給跟他們有商務往來的人送他們的名產。若運氣好,會收到很棒的乳酪、有漂亮插圖的書或日歷,或者一些名酒或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
⑼ 牛逼克拉斯是什麼意思
Class是經典,就是經典的牛逼,超越普通的牛逼,更上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