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美貿易戰的開始與到現在為止的情況,最好有往期新聞
美國歷史上曾5次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基本都是同樣的結果。但此次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了不同於往屆美國政府的策略。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2010年美國曾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而此輪調查則始於2017年,恰逢「七年之癢」。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來自中國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產品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3月23日,商務部表態稱擬對自美國進口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回應稱,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懼怕貿易戰,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如果美方執意要打,我們將奉陪到底,並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301調查決定發表談話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枝搏;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已做好充分准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系拖入險境。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則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301調查有關進展,一旦美國有關措施實施,中國會堅決出手。
此外,中國商務部3月23日早間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乾果及堅果製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共計8個稅項,涉辯搭悔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製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一方面,美國本身也會遭到重大的經濟打擊,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即使發生短暫的貿易戰,美國私營領域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私營領域總工作人數的1%。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的最大許可權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內,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不超過15%的關稅,國會對於15%以上的關稅提議具有否決權,而國會和商界的關系不可忽視。作為美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可以憑借對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機電、航空器等行業的貿易反制,擁有與美國談判的地位,這些貿易反制可能使得關稅提議遭到來自美國商界的反對。
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其實都不是以單純的貿易保護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關稅逼迫人民幣升值或高端製造業迴流,中國貿易反制也是希望擁有談判的籌碼換取中國深化改革的時間。正是因為各自的意圖都不在貿易本身,發生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未來可能更常見的是中美之間局部、逐步發生的貿易摩擦。
對中國影響幾何?
考慮到此次爭端可能最終走向「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市場普遍謹慎樂觀。
海通證券表示,無需太過恐慌,市場中期趨勢取決於基本面。備忘錄的焦點在知識產權和高科技領域,近期累積了一定漲幅的科技類股壓力偏大,借機去偽存真,2月以來回調盤整的價值類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較好。
中金公司同樣認為,積極應對短期可能的沖擊,中長期不必過於悲觀。其報告分析稱,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從凈出口層面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判斷,尤其在近期對增長分歧較大的時點,對短期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可能帶來一定影響。中長期的具體影響程度還要視後續貿易戰的廣度和深度來判斷,但考慮當前中國內需的韌性以及較為充裕的政策緩沖餘地,我們認為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及資本市場表現不必過於悲觀,短期市場如若出現連續且幅度較大的過度調整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進入時機。
此外,國際權威評級機構也認為這場貿易戰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發表最新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500-600億美元商品加關稅的行動,不太可能對中國或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能夠解決與美國的關稅問題,但貿易風險將增加。
惠譽表示,6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對美商品出口總額的2.5%左右,或中國GDP的0.5%,但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小得多。由於缺乏替代品,這些貨物最終還是會去美國,而其他商品可能會轉移到不同的市場。美國對中國目前500-60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的措施,對中國GDP增速的拖累不會超過0.1%。
惠譽表示,零星的保護主義措施在近幾個月已經升級為「更具破壞性的貿易戰爭」。目前更大的風險在於美國最終對中國全面徵收關稅。美國佔中國出口總額的近五分之一,相當於中國GDP的3.6%,所以廣泛的關稅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也會因供應鏈的關系在亞洲其他地區造成連鎖反應。此外中美貿易戰也會破壞全球投資者信心。
穆迪則表示,中國企業的評級不會受貿易爭端影響。根據初步評估,美國政府迄今為止宣布的措施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但如果有大范圍的保護主義措施出台,對其評估就可能有變。
穆迪聲明稱,與10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下降;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為0.1個百分點,2005-2007年平均為3.4個百分點。
目前已宣布的行業性關稅不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實質性傷害,因為這些行業對美國市場出口有限,包括對光伏面板、洗衣機、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如果美國大幅擴大關稅范圍並採取廣泛的保護主義措施,負面影響將會更大。
穆迪稱,提高對雙邊而非多邊貿易安排的重視,將對亞洲經濟體構成信用利空。
2.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夥伴嗎
據中方統計,2016年,中美服務貿易額1181.3億美元,同比增長4.7%,佔中國服務貿易總額的18%。目前,美國是中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夥伴。
三是雙向投資。從美對華投資看,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15年在華美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約5170億美元,利潤超過360億美元。絕大多數在華美資企業業績良好,中國市場已成為其重要增長點和利潤中心。從美吸收中國投資看,根據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和榮鼎公司發布的報告,2015年,中國企業對美投資為150億美元。
四是金融。美國投資者在中國金融市場持有大量權益,並對中國企業進行了廣泛的戰略投資,通過股權增值、分紅等途徑獲得豐厚收益。
最後,《報告》指出,中美經貿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兩國順應歷史潮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加強互利合作的結果。中美經貿關系全方位利益交融格局的形成,是雙方優勢互補的充分體現。當前,全球產業布局在不斷調整,新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日益形成,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為中美各領域合作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深層次動力。與此同時,中美兩國都在致力於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培育新的增長動能,這為雙邊經貿合作帶來新的機遇。中美兩國發展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雙方完全能夠繼續成為互利共贏的經濟夥伴。
3. 中美元首會晤商業成果的金額創下了歷史紀錄嗎
據報道,11月13日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貿成果豐碩,如世槐此次商業成果的金額創下歷史紀錄,充分表明中美經貿合作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深得兩國業界擁護。
此次雙方達成的眾多協議,是下一步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商務部會密切跟蹤雙方合作進展情況,推動企業落實好,使之真正成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為中美經貿關系發展注入新動能。
希望中國的商業成果可以早日惠及於民!
4. 中美貿易對現在的外貿商有影響嗎
中美貿易摩擦對部分外向型企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產品競爭力強、可替代性較小的企業「影響不大」;對產品競爭力較弱、具有一定可替代性的企業,主要是成本增加、訂單減少的壓力,個別企業面臨此簡著停產轉產、工人失業等風險。
目前大部分企業對應對挑戰「充滿信心」,官方也會採取積極措施,幫助企業和職工應對可能出現的困難。
據官方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對美出口增速高於上半年,表明三季度雖然中美開始互相加征關稅,但中國對美出口額仍在加快增長。
這種情況充分說明中美兩國經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森告褲,中國產品在美國消費者當中仍然廣受歡迎,但同時也不排除部分美國進口商為應對美方加征關稅措施而加快采購的因素。
(4)中美經貿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中美經貿合作關系
中美經貿合作已友罩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交融的格局。這種越來越緊密的關系,是在兩國政府、業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終由市場形成的,也是全球產業鏈分工合作的必然趨勢。「我們相信大勢不會逆轉。」
希望美方能夠摒棄保護主義的做法,為雙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營造穩定的、可預期的貿易環境,使雙邊貿易真正惠及兩國消費者。
中方對中美經貿磋商的立場是一貫的。「如果美方展示誠意,雙方談判應當在平等、誠信、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
5. 美商務部長如何描述中美貿易戰的
美國商務部長稱中美貿易戰如減肥:開始痛苦,結果會滿意。
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相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為首的強硬派,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態度似乎較為溫和,他試圖讓美國人相信,「貿易戰」是一件好事,只是開始痛苦點兒……
最近,有消息稱,美國和中國正試圖重啟談判,避免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全面貿易戰。不過,在羅斯看來,「貿易戰」也沒什麼不好,「我把它看作是節食:一開始是不太好受,也許有點缺梁痛苦,但最終你會對結果感到滿意。」
報道截圖
羅斯說,鑒於美國的經濟實力,美國可以應對與中國貿易爭端的痛苦。目前,美國的失業率徘徊在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經濟表現良好。此時對中國採取「採取攻勢」更為有效。
報道稱,羅斯的評論說明特朗普政府並不打算退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對此,經濟學家警告說,這可能削弱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增長。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希特上周表示,與中國的緊張關系是一個「長期問題」,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解決。
針對中美經貿摩擦,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周一表示,中方對話談判的大門始終敞開,但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建立在規迅扮帆則的基礎之上,單方面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盡管中美雙方暗示重新開始談判,但目前距兩國上次正式會談已近兩個月的時間。
如今,美國已經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特朗普表示,美國政府願意對來自亞洲國家的所有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白宮方面試圖縮小美國與亞洲國家的貿易逆差,增加美國商品出口並在當地投資。
近日,特朗普政府又計劃將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以此在貿易戰的對峙中向中方施壓。
針對美國政府的這一最新舉動,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8月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施壓和訛詐不會起作畝雹用,中美對話需要建立在規則和信譽之上。
「如果美方採取進一步升級的舉動,中方必然會予以反擊,我們會堅決維護我們的正當合法權益。」耿爽說。
針對外界有關美方尋找機會重啟談判,耿爽表示,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來處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我們為此做出的努力,展示的誠意,國際社會都非常清楚。與此同時,我們要強調,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在規則之上,建立在信譽之上,單方面的威脅和施壓只會適得其反。」
來源:網易新聞
6. 1979年一月一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這對兩國及世界有哪些積極
中美建交對兩國及世界積極影響主要有以下方面:
1、結束了長期的對峙,開始了兩國關系的新階段。
2、提高了兩國及國際戰略格局,對美國而言,有利於對付來自蘇聯的威脅,對中國而言,有利於實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解決中美之間的長期爭端。
3、有利於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自中美建交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取得了巨大發展。兩國貿易額從尼克松總統訪華時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發展到2018年的6335.2億美元。
4、極大地有利於維護世界告鎮和平,在蘇聯霸權主義威脅解除後,中美在維護世界局勢總體和平穩定、打擊恐怖主義、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方面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5、中美建交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6)中美經貿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6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考慮緩和與西方的關系,中美之間展開秘密談判。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中美兩國在共同努力下, 克服了巨大障礙達成了妥協, 於1978年12月15日簽署了《差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即「中美建交公報」)。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兩國《中美建襪慶粗交公報》發表,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它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隔絕狀態的結束和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7. 中美貿易戰的開端是哪次事件
2017年8月14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貿易代表對中國開展301調查。
所謂「301調查」,是指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授權美國政府在與其他國家發生貿易爭端時,做出單邊裁決,並採取不存在於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單邊措施。「301調查」往往是針對一國實施。而在發起此次「301調查」之前稿州4個月,美國還對進口鋼、鋁製品發起了「232調查」。
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對鋼鐵和鋁進口徵收25%和10%的重稅。但隨後豁免盟友,最終被徵收高關稅的可能「只有中國」。
(7)中美經貿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產生原因
中美建交特別是中國的「入世」促進了兩國經濟貿易往來,但長期存在於兩國貿易關系中的一些問題,例如匯率問題、貿易不平等問題等,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隨著兩國經濟融合進一步加深,雙方在制度方面還會發生很多的碰撞,產生各種問題。
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摩擦也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貿易不平衡、紡織品特保、對華反傾銷等問題構成了中美貿易摩擦擾前的緩敬清主要內容。
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的爭奪、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迴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等是雙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貿易摩擦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處理對策
政府方面,應把握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濟與貿易發展戰略,按照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增長模式,在處理外需和內需的關繫上,採取更加均衡的戰略。政府要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在貿易壁壘制定的標准和規則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
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融入WTO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我們應加快制度的調整和創新,盡快建立符合WTO規則的、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消除可能誘發國際貿易摩擦的制度因素。
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政府有關部門應實時跟蹤一些產品的出口貿易情況,防止可能爆發的貿易摩擦。
8. 中美貿易逆差是什麼
中美經貿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關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經常左右著中美關系的大局,主要涵蓋投資、貿易、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貿易逆差亦稱「貿易入超」。各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進漏老核口額大於出口額的現象。一般表明一國的對外貿易處於較為不利的地位。
貿易逆差反映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狀況,也是判斷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2011年一季度,中國六年來首現季度貿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凈出口為正值時,稱為貿易黑字、貿易順差含猜、貿易盈餘或出超。凈出口為負值時,稱為貿易赤字、貿返掘易逆差或入超。
(8)中美經貿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成因分析
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國國會貿易赤字調查委員會於2000年11月發表了一個關於貿易逆差成因的調查報告。在他們看來,其成因主要在於美國與其它國家不平等的貿易關系,諸如:其他國家非關稅壁壘;外國商品對美國的傾銷;外國政府對本國公司的補貼。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Feldstein,1993)強調財政赤字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決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在巨額財政赤字背景下,貨幣當局為了防止通貨膨脹,不會為財政赤字融資,因此財政赤字會導致利率升高、外資流入、美元升值,從而產生了貿易逆差。
這一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很有說服力,小布希上台以來,美國財政赤字又與貿易赤字一樣逐年擴大,2003財年達3750億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億美元,而2005年預計將達到5210億美元的最高記錄。
但是,這難以完全解釋美國巨額逆差,因為1989—1992年財政赤字在大幅度擴大,但貿易赤字卻在縮小;1993-2000年財政赤字逐年縮小,1998年開始出現「扭虧為盈」,2000年更是出現2370億美元的高額盈餘,但貿易赤字卻在逐年擴大。亦不能完全解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巨額逆差。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貿易逆差
人民網-中美貿易逆差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