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魚骨頭蛋糕繪本圖片
擴展閱讀
千層蛋糕為什麼不好剝 2024-11-15 21:41:11
蛋糕色素黃色怎麼調白色 2024-11-15 21:40:10

魚骨頭蛋糕繪本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07 13:24:25

⑴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1.作品分析:

與童話不同,寓言本身不是兒童文學特有的問題,由於一個生動的故事有形象的比喻由助於孩子接受一些不易理解的道理,從而對寓言富於幻想色彩,其中比喻可以幫助孩子們領悟幻想與現實生活的練習,從而發展聯想、想像力……

《守株待兔》是我們中國最具特色的寓言故事,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爾的機會得到一隻撞死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故事,文中畫面生動形象、故事線索連貫。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昌液拍介紹了無論做什麼事情不能僅僅靠運氣,辛勤的勞動和付出才能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我們小朋友從現在起就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知道不勞而獲是不可取的結合這一特點設計了此節大班語言活動。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碰到不同類型的幼兒,有的幼兒乖巧、活潑、開朗、大方善於交往;有的幼兒內向、孤僻、任性;長大了表現也不同有的勤奮、認真;有的人懶惰、拖拉;有的人謙虛謹慎有的人狂妄自大。這些都是不同性格的表現。守株待兔」反映了一個人不良習慣中形成的懶惰愚鈍的性格。為了幼兒能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性格特點,我們有責任為他們盡可能的創造好的環境。

2.幼兒分析:

考慮到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與寓言故事本身的特點,以及《綱要》的精神,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拓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而,本次活動應當引導幼兒積極地與寓言故事相互作用,擬通過為幼兒創設學習的情景,引導幼兒運用原有的知識、技能嘗試講故事與表演結合,是幼兒多通道參與、自發的投入重視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

大班的孩子現階段已經具備一些閱讀圖書的經驗和方法,能回答針對圖畫書內容提出的預期和假設的提問,有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閱讀並理解所閱讀的內容。

現在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中心「獨苗苗」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通過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加深對故事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懂得獲得成功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並體驗努力所帶來的喜悅心情與成功的感受。

3.設計思路:

本書有一個特點它的文字較少更多地主張幼兒能細致地觀察本書每一頁耐羨圖畫,發揮幼兒的想像力。根據圖畫進行想像猜測人物的心理活動。設計活動時,我一直在思考興趣是孩子學習獲得成功的良好保證,首先我運用古詩引出對故事的學習,朗朗上口的古詩孩子們都恨感興趣通過對古詩的分析也正順理成章地揭示本次活動的主題,使幼兒在活動中主動熱情、投入積極的參與。老師帶領著幼兒從人物心理出發對故事進行挖掘,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為故事打好鋪墊。根據幼兒已有知識經驗遷移到本節閱讀活動,允許孩子充分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然後帶著問題進行自主閱讀、觀察,以問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解開疑惑。

活動目標:

1.分段閱讀故事並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和行為,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通過畫面的細節推測判斷人物的心理狀態,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獲的道理。

3.感受成語故事的魅力,願意根據故事內容大膽表演。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

1.守株待兔PPT

2.守株待兔小書若干(用回形針別好12頁前面)

3.故事錄音、道具、服裝

經驗准備:有一定自主閱讀經驗

活動重點: 能仔細觀察畫面細節,理解守株待兔不勞而獲的道理。

活動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一.復習古詩,引出故事

1.回憶已有知識經驗

師:小朋友還記得《憫農》這首古詩嗎?讓我們一起朗誦一遍吧!

這首詩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小結:農夫伯伯只有付出更多的辛苦才能收獲很多,所以看到農民伯伯辛勤的勞作我們要把飯菜全部吃光光。不能浪費。

2.埋舉出示圖書封面介紹故事主角——宋國的農夫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宋國的農夫。在他身上發生了一件事情,小朋友看這個農夫他在干什麼?他有沒有在田地里辛勤的勞動?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逐頁閱讀PPT 1-12頁

1.老師講述圖畫書1—12頁至「不費力氣我就撿到一隻大兔子,今晚我要好好的每餐一頓」。

2.討論:農夫覺得自己的運氣真好,不費力氣就撿到一隻兔子,那他會每天都在原地等兔子來嗎?

3.老師設置懸念,組織幼兒展開想像,進行討論:接下來農夫會怎麼樣他是每天想著兔子還是每天辛勤的在田地里勞作?為什麼?

三.幼兒自主閱讀小書,了解故事後半段內容

師:第二天農夫來到田地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秘密就在這本書里,這本書叫……請你從第12也往後看,輕輕地看,一頁一頁的翻,發現了秘密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哦!

1.幼兒講述:農夫是怎樣做的?他等到了又肥又大的兔子嗎?

2.教師帶領幼兒閱讀p13-21頁

3、完整閱讀故事

四、「閃亮小舞台」——表演《守株待兔》

師:請個別幼兒上台根據童話劇錄音表演《守株待兔》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故事內容的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2、能創造性地對廢品進行製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增強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想像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奇妙商店》。

2、師生共同收集廢品:各類紙盒、塑料瓶、紙杯、紙盤、毛線、各色彩紙。

3、固體膠、雙面膠、透明膠若干卷。

4、准備一些變廢為寶的實物。

活動過程:

1、這是誰?這是大象伯伯,它的「奇妙商店」在動物街上開業了,為什麼叫奇妙商店呢?

(課件:大象說話:「只要你交給我一件廢物,我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個漂亮的禮物送給你。」)

2、小動物們聽了這個消息是怎樣做的呢?

⑴(課件:小狐狸一段)欣賞後提問:「誰來奇妙商店了?它是怎樣做的?大象伯伯又是怎樣說的呢?」

⑵(課件:小豬和半個西瓜皮)這時誰來了?它拿了一件什麼廢物呢?你想想大象伯伯會怎麼辦呢?

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裡是怎樣說的?(課件播放故事小豬一段)

⑶(課件:小貓和魚骨頭)小貓來了,它帶來了什麼?你猜猜大象伯伯會把魚骨頭變成什麼禮物呢?

故事裡是怎樣說的呢?(課件播放故事小貓一段)

⑷(課件:小松鼠和廢紙)最後來了小松鼠,它又帶來了什麼廢物呢?大象伯伯又會把它們做成什麼玩具呢?

故事裡是怎樣說的呢?(課件播放故事小松鼠一段)

⑸(課件播放故事最後一段)

3、奇妙商店真奇妙,那到底它奇妙在那裡呢?(奇妙在能將沒用的廢物變成有趣又有用的東西。)

你覺得奇妙商店開得好不好,為什麼?(小動物們不亂扔廢物了,保護了環境,森林裡變得更干凈美麗。)

4、奇妙商店真好,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動物,你准備拿什麼廢物送到大象伯伯那裡呢?

如果請你來動手做,你准備將這些廢物做成什麼禮物呢?

5、欣賞一些廢物利用製成的物品實物或圖片。

6、師生共同創造性地對廢品進行製作。

我們身邊就有許多變廢為寶的東西。今天就請小朋友們動手來做一做,好嗎?

故事附錄:

奇妙商店

在大森林裡的動物街上,大象伯伯的「奇妙商店」開業了。奇妙商店奇妙在那裡呢?大象伯伯笑呵呵地說:「只要你交給我一件廢物,我就可以把它變成一個漂亮的禮物送給你。」

這下,動物街上的小動物們可高興了!

小狐狸吃葡萄在也不亂扔葡萄籽了,她將葡萄籽拿到大象伯伯的商店說:「大象伯伯,我的這些葡萄籽可以變成什麼禮物嗎?」

大象伯伯說:「可以,我把它變成一竄精美的葡萄籽項鏈。」

小豬吃西瓜也不再亂扔西瓜皮了,他把西瓜皮拿到大象伯伯的「奇妙商店」,不好意思地說:「大象伯伯,我吃剩下的西瓜皮可以變成什麼禮物嗎?」

大象伯伯和藹地說:「可以,我把它變成一頂漂亮的瓜皮帽。」

小貓吃魚也不亂扔魚骨頭了。他將吃剩下的魚骨頭拿到大象伯伯的「奇妙商店」說:「大象伯伯,魚骨頭可以變成什麼嗎?」

大象伯伯樂呵呵地說:「可以可以,我給你變成一個好看的魚骨發夾。」

小松鼠再也不亂扔廢紙了,她將各色廢紙拿到大象伯伯的商店說:「大象伯伯,我們這些彩色廢紙,可以變成什麼玩具嗎?」

大象伯伯說:「可以,我把它變成一架彩色風箏。」

從此,動物街上的小動物們再也不亂扔廢物了。他們有了廢物就都交到奇妙商店,換回了許多有趣又有用的漂亮禮物。森林裡也變得越來越美麗干凈了。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是春節中的大年。

2、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進行講述。

3、通過回憶過大年的喜慶情景和參與為過大年而做的准備活動,體會生活的`美好。

活動准備:

1、掛圖《歡歡喜喜過大年》

2、過大年情景錄像(穿新衣、帶新帽、放花炮、吃年夜飯、守歲、看「春節聯歡晚會」等)

3、幾頂帽子,製作帽子所需要的材料與工具。

活動步驟:

1、播放《喜洋洋》樂曲,告訴幼兒農歷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快要到了。到處都喜氣洋洋。

2、出示掛圖,教師提示:大年快到了,圖片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干什麼?他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表述圖片所展示的情景。)

3、播放錄像《歡歡喜喜過大年》,引導幼兒回憶往年過大年時的情景,感受過大年的幸福歡樂。

(1);觀看錄像;

(2)提問引導:

a、過大年時人們的打扮是怎樣的?

b、過大年時小朋友們在干什麼?大人們在忙什麼?

c、過大年時你覺得最有趣的事是什麼?

4、製作帽子,讓幼兒在參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1)出示帽子。

(2)教師示範製作帽子。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紙張折帽子並進行自己設計簡單的裝飾。

5、放音樂《喜洋洋》,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帽子進行自由的舞蹈。

活動反思:

在本次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布置教室。幼兒大膽地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同時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過年的習俗,渲染了新年的氣氛。在新年環境和新穎教具的影響下孩子們熱情高漲。最後環節我們是歌表演,進一步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舒坦、歡暢」等詞彙,感受散文詩優美的詞句

2、嘗試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與同伴合作表現散文詩的意境。

【活動准備】

1、組織幼兒種植植物的嫩芽,並觀察記錄小芽的生長過程。

2、散文詩掛圖 。

3、《春野》背景音樂。

4、陽光、春風、雨露、嫩芽的頭飾。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請幼兒回憶自己觀察到的植物發芽生長情況

(1)從土裡鑽出來的芽像什麼?

(2)怎樣才能讓小芽快快長大?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一遍,引導幼兒感受散文中的意境

(1)小嫩芽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誰來迎接她了?他們是怎樣對待小嫩芽的?

(2)小嫩芽慢慢的變的怎樣了?

3、結合掛圖欣賞散文詩,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內容

(1)小嫩芽像誰?太陽的照耀使他溫暖,春風的撫慰使他親切,雨露的滋潤使他舒坦,可他為什麼還害怕?

(2)太陽、春風、雨露分別對他說了什麼?(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3)小嫩芽為什麼變的勇敢了?她是怎樣做的?為什麼說小嫩芽像一個美麗的小姑娘了?

(4)閱讀幼兒用書,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

4、鼓勵幼兒與同伴分角色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裝扮,自由表演散文詩的內容

(2)引導幼兒隨背景音樂《春野》相互欣賞各組的表演

【活動延伸】

請幼兒畫出小芽在陽光、雨露、春風下成長的情景。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學慣用"踢、拍、滾、拋"等動詞進行描述。

2、能發現圖片中的內在聯系,並根據不同的排列方式連貫地講述。

3、在夥伴遇到困難的時候願意主動幫助,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慣用"踢、拍、滾、拋"等動詞進行描述。

活動難點:

能發現圖片中的內在聯系,並根據不同的排列方式連貫地講述。

活動准備:

白紙一張、水彩筆。掛圖《毽子飛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遇到幼兒觀察並講述。

1、教師:小朋友在什麼地方?他們在干什麼?貝貝又在玩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圖一,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描述畫面內容。

3、教師:貝貝把毽子踢到樹上,如果你是貝貝,你會怎麼樣?貝貝做了什麼?為什麼貝貝很著急?引導幼兒根據圖二內容說說,

4、教師:冬冬在干什麼?他聽見貝貝哭了是怎麼做的?引導幼兒觀察圖三,

5、教師:冬冬幫助貝貝拿到了毽子,你知道他用什麼方法幫助貝貝拿到毽子的?他對貝貝說什麼?貝貝是怎麼回答的?引導6、幼兒觀察圖四並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將幼兒想出來的步伐以畫夾心蛋糕的方式記錄在白紙上,一層記錄一個辦法。

二、引導幼兒完整連貫地講述故事圖片內容。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梳理圖片內容。

2、幼兒按照教師梳理的順序結合圖片和同伴互相講述,教師傾聽,了解幼兒講述情況。

3、請個別幼兒完整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講述,教師和其他幼兒進行評價。

4、討論:你覺得給這個故事取什麼名字合適?你在什麼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過別人後你心裡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三、排圖講述: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圖片重新排序,創編故事。

1、教師將圖片的次序打亂,把新的故事講給幼兒聽,並將新的故事和第一次講的故事進行比較;鼓勵幼兒說說故事的變化。

2、幼兒試一試改變圖片的次序,看看能不能講出不一樣的故事。

3、集體交流。

活動反思:

本活動讓幼兒了解幫助不是一樣東西,它是一種情意、一種精神;感知"幫助"的多種方式,體驗幫助帶來快樂和感動。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本班孩子通過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表現不同場景下人物的語言。通過多變的方式來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基本完成活動目標。也是設計這個教學活動的初衷。相信孩子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通過實踐會感受到助人為樂的真諦的。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會小豬的心理變化,明白"做自己最快樂"。

2.能運用"我是了不起的。...我會。...."的句式講述故事中人物的語言。

活動重點:

幼兒能明白"做自己最快樂"。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了解小豬為什麼要變形,體會小豬的心理變化,了解表達小豬的心情。

活動准備:

課件ppt;繪本圖書《小豬變形記》。

活動過程:

一、 介紹繪本,觀察封面,引出情節。

提問:從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

你知道故事的名字嗎?

小豬會變成什麼?

教師介紹作者--英國"本 科特"。

二、 幼兒了解小豬為什麼要變形。

1.觀察圖書,了解小豬煩悶的心情。

提問:小豬的心情怎樣?

你怎麼知道的?

2.猜測小豬變成了誰,原因是什麼。

提問:小豬為什麼要做長頸鹿、斑馬、大象、袋鼠、小鳥?

請幼兒模仿小豬變形的樣子和動作。

教師小結:小豬覺得做一隻小豬很煩,他想通過學別人找到快樂,他做了許多小動物,後來發生什麼事情呢,請大家繼續往下看。

三、聽故事,了解小豬變形的過程,體會小豬的心情變化。

1.教師講故事,豐富句式"我是了不起的····我會····"。

2.請幼兒在故事進行中,復述小豬等小動物的語言。

3.運用較適當的詞語來形容小豬失敗的心情。

教師小結:小豬一次一次的嘗試去模仿其他動物,可是結果都失敗了,自己的快樂還是沒有找到。

四、 分析小豬失敗的原因,揭示故事的結局。

1.請幼兒各抒己見,講述個人的感受,分析問題。

提問:小豬都模仿了誰?結果怎樣?小豬怎樣才能得到快樂?你想對小豬說什麼?你喜歡小豬嗎?為什麼?

2.揭示故事的結局,體會小豬快樂的心情。

小結:小豬總想做別人來尋找自己的快樂,可是得到的卻是失敗、痛苦、難過、傷心,當小豬做自己的時候他才真正感到了快樂幸福。

五、結合幼兒生活,請幼兒談談自己的快樂

1.提問:小朋友你們的快樂是什麼?快樂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向大家表達傳遞快樂情緒。

2.請幼兒猜猜老師的快樂,鼓勵幼兒和老師做游戲。

3.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開始部分,我沒有直接切入故事,而是讓幼兒觀察圖片後猜測小豬索要變形的動物,運用"小豬為什麼要模仿他"啟發幼兒認識到每一種動物都有自身的特點,為故事設置懸念,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產生聽故事的慾望。互動中還請幼兒學一學做一做,使氣氛輕松活躍。

緊接著跳進故事中,體會人物心理變化。在有趣的圖畫和優美的音樂中,教師開始講述故事,此部分側重於語言,讓幼兒能運用故事中的語言表演模仿,體會小豬的心理起伏變化,為後面的分析討論做好鋪墊。同時讓幼兒從視聽感等方面感受繪本故事的優美,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沉思曲中我們開始了回味和思考,"做自己最快樂"其實是一個富有哲理同時又難於言喻的道理。孩子們跟隨主人公一次次的經歷失敗,他們的心中會有很多的想法需要表達出來。這時,教師拋出"你想對小豬說什麼?""你喜歡小豬嗎?為什麼?"引發孩子們的思考回味,讓幼兒置身事外去理性的分析小豬失敗的原因。教師不對幼兒的看法作出對錯的評判,充分讓幼兒展示自己的見解。

最後聯系幼兒生活,回想快樂經驗。生活中有很多快樂的事情,哪一些屬於孩子們自己的呢?最後運用找自己的快樂來點題,讓孩子們回想自己快樂的經驗,學習表達快樂的情緒。

⑵ 《我要吃一個小孩兒》繪本閱讀的經歷和感悟

《我要吃一個小孩》故事是一個繪本故事,講述了關於一個小鱷魚追求夢想的故事。小鱷魚奇奇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他們每天吃美味的香蕉,每天鱷魚媽媽都要誇贊小鱷魚長得漂亮、牙齒堅固。有一天小鱷魚忽然不想吃圓者悶香蕉了,一定要吃一個小孩。這個想法讓媽媽很驚詫,「香蕉樹上只能結出香蕉,長不出小孩兒。」但是這並不影響鱷魚奇奇想吃小孩兒的決心,他甚至拒絕吃爸爸給他運來的卡車那麼大的香腸,還抗拒了美味的香蕉的誘惑,堅持要吃一個小孩兒。沒想到,當他在池塘邊遇見一個小孩兒時,那個小孩兒竟然一把拎起他,胳肢他的肚子,最後「啪」的一聲把他橘彎扔到了池塘里。鱷魚奇奇覺得很丟臉,他很無奈地回到家,跟爸爸媽媽說要長強壯,然後「吃一個小孩兒」。

第一次是跟我的小兒子一起讀,他只有兩歲半,聽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哈哈大笑。他翻來覆去地看鱷魚爸爸馱著香腸那頁,一邊用手指著,一邊說:「烤腸,樂樂吃烤腸。」當我告訴他這是鱷魚爸爸給小鱷魚吃的香腸時,他立刻轉身找爸爸,「爸爸,也給樂樂拿烤腸啊。」最後解釋了半天,那香腸是給小鱷魚吃的,小孩子吃多了烤腸會肚子疼。

最後一頁,鱷魚奇奇吃了小山一樣多的香蕉,他說:「我也吃香蕉,長大個兒。」我說:「小鱷魚長大,想吃小孩兒。你長大個兒想幹啥。」「我想吃香蕉。」

第二次是跟幾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一起讀。有的句子他們能跟我一起讀,一邊讀一邊問我貌似很奇怪的問題。

「鱷魚怎麼吃香蕉啊?小猴子愛吃香蕉!」

——「你們猜猜鱷魚為什麼吃香蕉?」

「河裡沒有魚了?」

「香蕉比魚好吃。」

「鱷魚搬家到香蕉林里住了。」

「鱷魚爸爸媽媽做的那個蛋糕真好吃!」

——「你怎麼知道好吃啊?」

「裡面有巧克力,我最愛吃了。」

「裡面夾了果仁,最香了。」

「不對,裡面夾了果醬啊。」

……孩子們你一句,他一句,每一頁內容都會有嫌槐很多的問題,也會有很多的回答。一共沒超過六百字的繪本,整整讀了七十分鍾。最後大家認為這是一家善良的鱷魚,他們不吃小動物,吃香蕉。

第三次是和三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一起讀。這三個小傢伙自己讀,讀得認真,也很快速,一邊讀一邊哈哈樂,還自己叨咕「吃香蕉的鱷魚啊」,「還想吃小孩兒」……第一遍讀完,我讓他們合上書,一個孩子復述故事,另兩個孩子補充內容,三個孩子真就把故事講的完整有序。

之後,引導孩子想像:

(一)當鱷魚媽媽聽到小鱷魚奇奇要吃一個小孩兒時,是什麼樣的表情?她心裡會想些什麼?

(二)鱷魚爸爸怎麼得到那個卡車那麼大的香腸的?他怎麼才能把那個香腸放到自己的背上?會不會藉助別人的幫忙?如果會,他怎麼說服那些人幫助他?

(三)你覺得小鱷魚「想吃一個小孩」的想法會實現嗎?

三個孩子最有意思的答案是最後一個問題。有的說:「他是鱷魚,肯定吃不著小孩啊,肯定有人會保護小孩兒。」有的說:「小鱷魚他們家都吃香蕉,他肯定也得吃香蕉。」最後一個孩子說:「過一段時間他就忘記了,肯定就吃不成小孩子了。」

這三次跟孩子一起閱讀的經歷,讓我更加明白:

一、孩子的想法是無限的,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就是限制了精彩再現。

二、尊重孩子,讓他們顯示本真。

三、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