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蛋糕圖片 » 凱旋門蛋糕圖片
擴展閱讀
qq里的蛋糕為什麼能變大 2025-02-02 09:34:01
超大千層蛋糕做法大全 2025-02-02 09:13:58

凱旋門蛋糕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4 17:16:28

❶ 誰知道凱旋門的歷史背景

凱旋門(Triumphal Arch)是歐洲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築。始建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效仿。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
著名的凱旋門有:
●提圖斯凱旋門:
建於公元82年,高14.4米,寬13.3米,厚6米,上面裝飾有浮雕。羅馬帝國前期提圖斯皇帝為紀念他鎮壓猶太人的勝利而建立.。
●塞維魯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
位於斗獸場旁邊,有三個拱門。公元315年,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在312年打敗一起執政的馬森奇奧(Massenzio) 而建造的。這個凱旋門裝飾繁多,飾物多數來自以前羅馬皇帝凱旋門或其它建築物。
●法國巴黎凱旋門:
位於巴黎戴高樂星形廣場的中央,面對香榭麗舍大街,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為紀念奧斯特利茨戰爭的勝利而建立,1806年8月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落成。設計師是沙勒格蘭CHALGRIN。為單一拱形門,高50米,寬45米,厚23米。門內牆壁上鐫刻著曾跟隨拿破崙征戰的386位將軍的名字。門上有描寫歷次重大戰役的浮雕,主要的四幅是正面(面對香榭麗舍大街)的《出征》、《凱旋》與背面的《抵抗》、《和平》。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法國官兵,1920年11月11日在凱旋門下增設了無名烈士墓,墓上點著永不熄滅的天然氣長明燈。在停戰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法國總統在此為陣亡的法國烈士敬獻鮮花、默哀悼念。每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的閱兵隊伍都是從這里開始的。廣場的周圍有12條放射形林蔭大道,廣場上幾乎總是車水馬龍,遊人可以登上凱旋門欣賞巴黎的美麗景色。
A triumphal arch is a structure in the shape of a monumental archway, usually built to celebrate a victory in war. The arch is invariably a free-standing structure, quite separate from city gates or walls. In its simplest form a triumphal arch consists of two pillars connected by an arch, crowned with a superstructure or attic on which a statue might be mounted or which bears commemorative inscriptions. More elaborate triumphal arches have flanking subsidiary archways, typically a pair.
●勃蘭登堡門:
位於德國首都柏林。
●平壤凱旋門:
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平壤之「牡丹峰區」(MoranbongDistrict)的「牡丹峰大街」(MoranbongStreet)及「凱旋大街」(KaesonStreet)的交界處,地處「牡丹峰」(MoranHill)的西麓,鄰近金日成體育館(KimIiShingStadium)及「凱旋青年公園」(KaesonYouthPark)。
建立日期:1982年4月15日
建立原因:慶祝朝鮮的領袖金日成兩次戰勝入侵朝鮮的日本及美國入侵者,使朝鮮獲得獨立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
建築特式:其規模居世界諸凱旋門之冠。它用了10,500多塊花崗石建造,高60公尺,寬52.5公尺,拱形門洞高27公尺,寬18.6公尺。4根花崗石枝柱上,刻有金日成先生投身抗日戰爭的公元1925年及凱旋歸國的1945年,並有浮雕。它的東面和西面的牆面有長白山的浮雕;南面及北面的牆面則被雕刻有朝鮮民謠:「金日成將軍之歌」的歌詞。
●法國奧朗日的凱旋門。
在普羅旺斯的邁出的每一步,都像走在極遙遠又極真實的過去,每一步都要用「百年」甚至「千年」這樣的時間單位來計算。
這是一個可以任你自由穿越的黑洞洞的時空隧道,但這個隧道的每一個出口,都會有璀璨的光亮迎接你莫名的驚喜。
我奔向的第一個出口,是聳立在奧朗日市從阿爾市(Arles)到里昂的古阿格里帕(Agrippa)道路上的凱旋門(L』Arc de triomphe),這個凱旋門當然沒有巴黎紀念拿破崙戰功的那個凱旋門聲名煊赫,但它的歷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巴黎凱旋門無法望其項背的公元前30年(30 avant J.C)。
那時的普羅旺斯,還在羅馬的鐵蹄統治之下。
早在公元前2世紀開始,羅馬人就開始入侵高盧[注1]。公元前154年,Massalie(馬西里亞,即今天的馬賽)的希臘商團請求羅馬派兵幫助他們驅逐搶劫部落,前125年,羅馬軍隊應馬賽的要求卷土重來,而此時的高盧居民主要是在政治和經濟上結盟的一些小部族,史料記載這樣的小部族約有六十來個。第一個羅馬行省就建立在高盧南部,定名為Narbon(納爾榜行省),位置相當於今天的普羅旺斯-朗格多克(Provence-Languedoc)。前58年至前52年,愷撒征服高盧,前25年到前14年,奧古斯都收服了威脅道路安全的阿爾卑斯各部族,並且建立阿爾卑斯—馬里蒂姆(Alpes-Maritimes)省,奧古斯都稱之為PAX ROMANA,這一名稱一直延用了幾個世紀。
正是為了慶賀他們自己的城市、軍功的建立,古羅馬第二軍團的老兵們於公元前30年到前20年間豎起了這座代表勝利和榮譽的凱旋門。前17年,凱旋門被獻祭給梯貝爾(Tibere)皇帝,成為羅馬皇帝的權利和奧朗日殖民地成立的象徵。凱旋門高19.57米,長19.21米,8.4米深,正面是由堅固的石柱支撐的三道拱門,上端分為兩層,曾經精美的雕刻和裝飾經過漫長歲月的腐蝕還依稀可辯。
18世紀末凱旋門部分被毀,1825年——1829年經過整修,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編輯本段]巴黎凱旋門巴黎著名建築物。位於巴黎夏爾·戴高樂廣場(原名星形廣場,1970年改今名)中心。為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始建, 1836年落成。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外牆上有巨型雕像,以刻在右側石柱上的《出征》浮雕最著名,是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門內側刻有曾跟隨拿破崙出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下有無名戰士墓,並設有「長明火炬」,以資紀念。12條林蔭大道從廣場輻射延伸,使凱旋門更加雄偉壯觀。
巴黎的凱旋門並非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他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配有英法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里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里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安放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烈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都准時舉行一項撥旺火焰的儀式。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據說這座凱旋門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每當拿破崙·波拿巴周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麗舍田園大街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門圈裡。
凱旋門的建造者
1806年,拿破崙一世(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下令修建一個紀念帝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戰役中所取得勝利的標志性建築。這個建築最終被定為凱旋拱門,它代表了拿破崙軍隊的戰無不勝堅不可摧。這個重要建築的設計建造被委託給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Chalgrin)、汝斯特(Joust)和布魯艾(Blouet)及雕塑師科特 (Cortot),瑞德(Rude)、艾戴克斯(Etex)和帕雷第耶(Pradier)。在建造過程中工程曾一度受拿破崙帝國的滅亡及舊君主制的恢復的影響而暫時停工,工程在1825年重新開工,最後由路易-菲利甫(路易十八)於1836年7月30日為 凱旋門舉行了落成典禮。
凱旋門的建築結構
巴黎凱旋門由三個拱形組成,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四扇門。它復古的全石質建築體上布滿了精美的雕刻。凱旋門中心拱頂內裝飾著111塊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場戰役的浮雕,它們與拱門四腳上美輪美奐的巨型浮雕相映成輝,使人感覺它不僅是一個古老的建築,更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
在它面向香榭麗舍田園大道(Champs Elysées)的門楣上有兩個著名的花飾浮雕:右側門柱上的那個展翅的自由女神後跟隨著朝氣蓬勃前去出戰的戰士的雕塑是「志願軍出發遠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即著名的「馬賽曲(La Marseillaise)」;另一個「拿破崙凱旋歸來(Le Triomphe de Napoléon)」 (1810年由 讓-皮埃爾 科特(Jean-Pierre Cortot)雕造),表現了拿破崙大捷歸來後舉行慶祝勝利儀式的歡騰場面。這兩個不朽藝術傑作在世界美術史上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面向萬軍林蔭大道(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 )的門楣上是由昂圖瓦納 艾戴克斯(Antoine Etex)雕塑的「共和國(La République)」(又稱「抵抗運動(La résistance)」)和「和平之歌(La Paix)」大型浮雕。
在這些巨型浮雕之上一共有六個平面浮雕,分別講述了拿破崙時期法國的重要歷史事件: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戰役,馬赫索(Marceau)將軍的葬禮,攻佔阿萊克桑德里(Alexandrie),熱瑪卑斯(Jemmapes)戰役,強渡阿赫高樂(Arcole)大橋及阿布奇(Aboukir)戰役。
門楣上還刻有由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指揮的所有大型戰役的名字及法國革命戰爭的名字。
凱旋門內部還刻有558位拿破崙帝國時代英雄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劃著線,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是在戰征中陣亡的。
一個紀念性的標志建築
隨著歲月的流逝,凱旋門,這個曾經的拿破崙帝國軍隊的標志已成為現今法國愛國主義的標志,同時也身兼紀念性建築的職責。這位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見證人曾經親歷了以下事件:
1840年12月15日, 法國七月王朝儒安維爾親王率軍艦前去聖赫勒拿(SAINT HELENE)島,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祖國。90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滿懷深情地參加了隆重的葬禮。拿破崙的遺體由儀仗隊護送,穿過這個他生前曾經無數次經過的凱旋門,最後被重新安葬在巴黎老殘軍人退休院的園頂大堂。
1885年,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 雨果(VICTOR HUGO)逝世,法國人民為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家決定為他舉行隆重的國葬。他的遺體於5月22日在凱旋門下停靈一夜,隨後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PANTHEON)。
1919年7月14日,由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官兵組成的隊伍穿過凱旋門以慶祝他們的勝利,這個日子同時也是法國的國慶節。
1920年11月11日,一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烈士的遺體在凱旋門下被安葬。隨後的1923年,一團紀念所有為他們的祖國捐軀的法國士兵的焰火在這位無名烈士的墓旁燃起,從此這團火焰每晚都在18點30分被點燃,徹夜長明,經夜不滅。每年的11月11日也成了一戰停戰節紀念日,紀念1918年法國從德國手裡收回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 LA LORAINE)地區。
凱旋門同時也是每年國慶遊行隊伍的出發點。
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凱旋門,您可以登臨它的頂部觀景平台:盡目的奧斯曼(Haussmann)式建築會把您帶回那逝去的巴黎舊時光中,千年的巴黎歷史就這么在您眼前靜靜流淌……

❷ 凱旋門屬於何種建築

凱旋門屬於新古典主義類型建築

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法語:Arc de triomphe di l'Étoile),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

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於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因為凱旋門建成後,給交通帶來了不便,於是就在19世紀中葉,環繞凱旋門一周修建了一個圓形廣場及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凱旋門也稱為「星門」。凱旋門就位於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凱旋門的設計人原來是夏格朗與賴蒙,因意見不合,兩年後賴蒙辭去,於是凱旋門最後按照夏格朗的設計完成。由法國國家古跡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

❸ 凱旋門代表什麼寓意

凱旋門的寓意是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

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

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

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3)凱旋門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亦可沿著273級的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在上面設有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

館內陳列著關於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用英、法兩種語言解說。

還可以上到博物館頂部的大平台,從這里可以一覽巴黎的壯美景色,欣賞到香榭麗舍大道的繁華景象、埃菲爾鐵塔的英姿以及塞納河畔巴黎聖母院、聖心教堂等勝跡風情。

❹ 法國凱旋門的由來

歷史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

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今戴高樂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

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

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6年,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4)凱旋門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建築風格

巴黎凱旋門是帝國風格的代表建築。此種風格的崛起和拿破崙的倡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的興盛與衰敗始終都與拿破崙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些建築都是以羅馬帝國雄偉庄嚴的建築為靈感和樣板。它們尺度巨大,外形單純,追求形象的雄偉、冷靜和威嚴。

巴黎凱旋門以古羅馬凱旋門為範例,但其規模更為宏大,結構風格更為簡潔。整座建築除了檐部、牆身和牆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劃,不用柱子,連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沒有線腳。凱旋門摒棄了羅馬凱旋門的多個拱券造型,只設一個拱券,簡潔庄嚴。




文化

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斗。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而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❺ 巴黎凱旋門是什麼時期的建築

巴黎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7月29日。

凱旋門位於巴黎夏爾·戴高樂廣場(原名星形廣場,1970年改今名)中心。為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始建,1836年落成。

巴黎著名建築物。位於巴黎夏爾·戴高樂廣場(原名星形廣場,1970年改今名)中心。為紀念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於1806年始建, 1836年落成。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外牆上有巨型雕像,以刻在右側石柱上的《出征》浮雕最著名,是雕刻大師弗朗索瓦·呂德的不朽傑作。門內側刻有曾跟隨拿破崙出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下有無名戰士墓,並設有「長明火炬」,以資紀念。12條林蔭大道從廣場輻射延伸,使凱旋門更加雄偉壯觀。

巴黎的凱旋門並非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他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波拿巴·波拿巴遠征的3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配有英法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里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❻ 藍匙80低筋小麥粉跟凱旋門300糕點粉有什麼區別

沒啥區別都是低筋粉除了不能做麵包之類的都適合做糕點,中式的,西式蛋糕等

❼ 凱旋門資料

凱旋門是為慶祝勝利而創造出的紀念性建築物,通常橫跨在一條道路上單獨建立。

歷史上起於古羅馬

著名的凱旋門有:

提圖斯凱旋門:高14.4米,寬13.3米,深6米,上面裝飾有浮雕。是羅馬帝國前期提圖斯皇帝為紀念他鎮壓猶太人的勝利而建立.

塞維魯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

法國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為拿破崙時代所建。位於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戴高樂廣場中央。

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

平壤凱旋門:位於朝鮮首都平壤牡丹峰山腳下的凱旋廣場,於1982年建成。其規模居世界諸凱旋門之冠。

法國奧朗日的凱旋門。

最著名的是:
法國巴黎凱旋門

巴黎的凱旋門並非僅只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崙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這座凱旋門高48.8米,寬44.5米,厚22米,中心拱門寬14.6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2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級,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著介紹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另外,還有兩間配有英法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里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在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戰士墓,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里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墓中睡著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都准時舉行一項撥旺火焰的儀式。

現在,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裂士墓獻上一束鮮花。據說這座凱旋門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就是每當拿破崙周忌日的黃昏,從香舍麗榭田園大街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門圈裡。
圖在網路圖片里找

❽ 戴高樂廣場的主要景點

凱旋門,又稱星形廣場凱旋門,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築之一,它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是拿破崙一世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的功績,於1806年2月下令興建的。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
星形廣場凱旋門全部由石材建成,高約50米,寬約45米,厚約22米。四面各有一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內壁刻的是曾經跟隨拿破崙東征西討的數百名將軍的名字和宣揚拿破崙赫赫戰功的上百個勝利戰役的浮雕。外牆上刻有取材於1792~1815年間法國戰史的巨幅雕像。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門楣上花飾浮雕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儼然是一件精美動人的藝術品。正面有四幅浮雕——《馬賽曲》、《勝利》、《抵抗》、《和平》。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側(面向田園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即著名的《馬賽曲》的浮雕,是世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不朽藝術傑作。凱旋門建成後,到19世紀中期,又在其周圍修建了圓形廣場以及12條放射狀道路。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1920年11月,在凱旋門的下方建造了一座無名烈士墓。墓是平的,裡面埋葬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座凱旋門高48.8米,寬44.5米,厚22米,中心拱門寬14.6米。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286名將軍的名字,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面向香舍麗榭田園大街、由著名雕刻家呂德設計雕塑的《馬塞曲》,凱旋門內設有電梯,可直達50米高的拱門。人們亦可沿著273級螺旋形石梯拾級而上。上去後可以看到一座小型的歷史博物館。館內陳列著許多有關凱旋門建築史的圖片和歷史文件,以及介紹法國歷史上偉大人物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和558位隨拿破崙征戰的將軍的名字。另外設有兩間配有英法兩種語言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在博物館的頂部是一個平台,遊人們從這里可以遠眺巴黎,鳥瞰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的盧克索方尖碑、雄偉的埃菲爾鐵塔和聖心教堂等巴黎名勝。俯視凱旋門下由環形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展出的十二條放射狀的林蔭大道。這些大道就象一顆明星放射出的燦爛光芒,因而,凱旋門又稱「星門」。十二條大道中,最著名的為香榭里舍大道、格蘭德大道、阿爾美大道、福熙大道等。
巴黎的凱旋門並非僅只一座,但最為壯觀、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夏爾·戴高樂廣場」中央的那座凱旋門。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波拿巴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翌年2月12日拿破崙下令建此凱旋門以炫耀自己的軍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的設計開始破土動工。但中間時停時建,斷斷續續經過了整整30年,才於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❾ 誰可以告訴我巴黎新凱旋門的名言

,朋友告訴我,巴黎實際上是一座建築博物館和藝術殿堂,不到巴黎不知道什麼叫城市美。去歲金秋,歐洲最美的季節,我來到了傾心已久的巴黎,才知此話不假。

夕陽依依,藍天澄澈。當我拾級登上雄偉壯觀、屹立近200年的凱旋門頂端,極目四眺,整個巴黎古城盡收眼底:以凱旋門為圓心的10多條街道把這個望不到邊際的巴黎中心區切成像一個錯落有致、色調明快的大蛋糕。遠處一個高坡上白色穹頂的聖心大教堂鶴立雞群,拉德方斯商務區的摩天樓群如春筍破土,近在咫尺的咖啡色埃菲爾鐵塔直插雲天,筆直寬敞的香榭麗舍大街花團錦簇、綠樹疊翠,協和廣場的紀念碑熠熠生輝,半月型的盧浮宮若穩若現,巴黎聖母院獨特的雙塔清晰可見,波光漣漪的塞納河如緞帶飄過……

白天的巴黎遊人比肩繼踵、熱鬧非凡,夜幕下的巴黎同樣人流如織、燈紅酒綠。登臨埃菲爾、船游塞納河是每一位巴黎遊客最喜歡的節目。從塞納河對岸看過去,300多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巍然聳立,為巴黎平添幾分孤傲,變幻不定的燈光剪出其獨特造型,成為塞納河邊不可多得的景緻。隨著絡繹不絕的人流,乘高速電纜車登上200多米高的第三級觀光台,彷彿伸手可以摘星攬月。從鐵塔下來乘船飽覽塞納河沿途的夜色景緻,是四方遊客的最佳選擇。幾個碼頭的售票亭前都是長龍陣,形狀各異的豪華遊艇穿梭往返,雖然每船滿載兩三百人,但總會有一些人因為買不到21點以前的船票失意而歸。

夜幕下的塞納河,清風陣陣、波濤起伏、燈影搖曳。遊船上各色人種聚集、各種語言交匯,就像一個小小的聯合國,不過,不必擔心導游的法語解說會讓各國的遊客如墜雲霧,因為每個座椅邊都配有一個長柄有線解說器,內有包括漢語的8種語言解說供選擇。從解說詞中我了解到不少關於巴黎的往事和塞納河蘊含的秘密:公元4世紀,羅馬人強占塞納河西岱島上高盧人村莊,並建立了「巴黎吉」人的首府,巴黎從此得名。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從公元6世紀起巴黎就成為法蘭西王國的首都。塞納河是巴黎的母親河,今日諾大的巴黎就是由河中一個彈丸小島上的漁村歷經千多年的風雨孕育而成……

在舒緩輕揚的音樂和充滿磁力的解說詞中,遊船在寬闊的水面上犁出一道浪花,一座座形狀各異的橋梁不時地從我們的頭頂越過。市區的塞納河上共有36座式樣各異、年齡不一的橋梁,它們為塞納河平添了道道靚麗景觀。最古老的一座橋已經歷了近2000年風吹雨打,如果說1578年動工名曰「新橋」的一座橋最負盛名的話,那麼,由俄國沙皇幫助建於1900年的「亞力山大三世橋」就完全可以稱為塞納河上的橋中美男子了,橋上及橋頭一組組青銅雕像栩栩如生、裝飾豪華、燈光絢麗。用石磚、鋼鐵建造的橋梁記錄了戰爭的演變、王朝的興衰、歷史的變革和人民的哀樂;塞納河畔多姿多彩的橋梁給文人墨客無窮的遐想與靈感,雨果、莫里哀、大仲馬、小仲馬、司湯達、巴爾扎克、羅曼.羅蘭等名師巨匠,《巴黎聖母院》、《紅與黑》、《高老頭》、《基督山伯爵》等文學瑰寶,羅丹、莫奈和馬蒂斯等雕塑、繪畫藝術大師們的傑作,不僅為巴黎、也為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光彩……

著名的詩人里爾克說過,「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巴黎本身就是變幻之謎」,美國作家海明威則這樣稱道巴黎。擁有800多年歷史的巴黎在世界歷史名城中並不是老大,但她在世界最富盛名的旅遊城市名單里卻能當之無愧地排在魁首。每天,有許多人從世界各地到這個「世界花都」尋夢。男人們樂意品嘗巴黎舉世聞名的美食與美酒,而女人們則會陶醉於巴黎夢幻般的新款香水。巴黎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