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意的寓意
如意的品類有琺琅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有種種如意圖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鯰)如意、萬(萬年青)事(柿)如意、吉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藝(琴棋書畫)如意、必(筆)定(錠)如意、四合(四個)如意等等。
拓展資料:
如意,舊時中國民間用以搔癢的工具。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大約出現於戰國之時,又稱"搔杖"。我國南北朝對此物的稱謂不同,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修真器用章》記載:"如意黃帝所制,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天真執之,以辟眾魔。"這里說如意最早是兵器,後世為了追求攻擊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帶辟邪的效果。
如意的樣式
如意樣式也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經常見到的經典樣式有三種,天官式如意、靈芝式如意和三鑲式如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線條簡單,但是高貴而威嚴。
靈芝式如意:這種如意的造型跟靈芝一樣。這九鼎如意都是靈芝式如意。
三鑲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瑪瑙、碧璽、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貴寶石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或者銅鎏金上,我們稱為三鑲式如意。
② 清朝皇宮里有很多如意,那個東西主要是當作擺件還是拿來把玩的
如意,舊時漢族民間用以搔癢的工具。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大約出現於戰國之時,又稱「搔杖」。我國南北朝對此物的稱謂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癢,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如意樣式也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經常見到的經典樣式有三種,天官式如意、靈芝式如意和三鑲式如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線條簡單,但是高貴而威嚴
靈芝式如意:這種如意的造型跟靈芝一樣。這九鼎如意都是靈芝式如意。
三鑲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瑪瑙、碧璽、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貴寶石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或者銅鎏金上,我們稱為三鑲式如意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廣泛,它可作為防身器物,戰爭中也用於代麾作指揮之物,寓意萬事順利,吉祥如意。作為吉祥之物,它在漢族民間及宮廷中都有廣泛的使用,常人遠行前,家人或友人會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願;佛僧講經時,常用「如意」作隨身攜帶的道具。清代,「如意」在宮廷中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如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禮儀的臣下必敬獻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順利;在皇帝會見外國使臣時,也要饋贈「如意」,以示締結兩國友好,國泰民安。在帝後、嬪妃的寢室中均有「如意」,以頤神養性,兆示吉安;特別是在帝後大婚,及至宮中萬壽,中秋元旦時節,都需要臣下敬獻數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後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見,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宮廷禮儀、漢族民間往來、陳設賞玩為一體的珍貴之物。「如意」最廣泛的講法是由「笏」發展而來的,就是朝臣上朝用以記事的筆記本,為了增加美觀便在上面繪上祥雲的圖案,寓意吉祥如意。 時光冉冉,許多歷史上盛行的玉器飾品(包括翡翠飾品)如玉簪、玉釵、龍鉤、頂戴、板指、玉帶、扁方、香囊等等,在如今大眾化的珠寶消費市場上已基本絕跡,只有在文物店、古玩店或古玩市場中還或許能見到這些飾物,但如意卻能夠穿越歷史被人們接受並流傳下來,受到了當代人們的普遍欣賞,成為雅俗共賞,雅俗樂用的飾品。如今在北京,廣東四平、揭陽、河南南陽,鎮平以及揚州等地,仍有不少玉雕工藝師運用翡翠、和田玉、獨山玉等製作各種造型的如意雕件。
如意的品類有琺琅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後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選妃時,若將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著她將成為皇後;民國時代,如意成為貴重禮品,富有之家相互饋贈,祝願稱心如意。
③ 三寶玉如意的封神原著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且言瓊霄仗劍而來。元始命白鶴童子把三寶玉如意祭在空中,正中瓊霄頂上,打開天靈。──一道靈魂往封神台去了。碧霄大呼曰:「道德千年,一旦被你等所傷,誠為枉修功行!」用一口飛劍來取元始天尊,被白鶴童子一如意,把飛劍打落塵埃。元始袖中取一盒,揭開蓋,丟起空中,把碧霄連人帶鳥裝在盒內;不一會化為血水。──一道靈魂也往封神台去了。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且說四位教主齊進四闕之中,通天教主仗劍來取接引道人。接引道人手無寸鐵,只有一拂塵架來。拂塵上有五色蓮花,朵朵托劍。老子舉扁拐紛紛的打來。元始將三寶玉如意架劍亂打。只見准提道人把身子搖動,大呼曰:「道友快來!」半空中又來了孔雀大明王。准提現出法身,有二十四首,十八隻手,執定了瓔珞、傘蓋、花貫、魚腸、金弓、銀戟、加持神杵、寶銼、金瓶,把通天教主裹在當中。老子扁拐夾後心就一扁拐,打的通天教主三昧真火冒出。元始祭三寶玉如意來打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方才招架玉如意,不防被准提一加持杵打中,通天教主翻鞍滾下奎牛,教主就借土遁而起。不知燃燈在空中等侯,才待上時,被燃燈一定海珠又打下來。陣內雷聲且急,外面四仙家各有符印在身,奔入陣中,廣成子摘去誅仙劍,赤精子摘去戮仙劍,玉鼎真人摘去陷仙劍,道行天尊摘去絕仙劍。四劍既摘去,其陣已破。通天道人獨自逃歸;眾門人各散去了。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話分兩頭,單表元始駕回玉虛。申公豹只因破了萬仙陣,希圖逃竄他山,豈知他惡貫滿盈,跨虎而遁;只見白鶴童子看見申公豹在前面,似飛雲掣電一般奔走,白鶴童子忙啟元始天尊曰:「前面是申公豹逃竄。」元始曰:「他曾發一誓,命黃巾力士將我的三寶玉如意把他拏在麒麟崖伺候。」童子接了如意,遞與力士。力士趕上前大呼曰:「申公豹不要走!奉天尊法旨拏你去麒麟崖聽候!」祭起如意,平空把申公豹拏了往麒麟崖來。
④ 請問一下,誰知道十二生肖如意的四字成語,諧音也可以,比如豬年就用"諸事如意"
肥豬拱門,金豬賜福,馬到成功,萬馬奔騰,吉(雞)祥如意,諸事如意,吉(雞)慶有餘,心(雞)想事成,萬事如(豬)意。
⑤ 房間離掛有鼎的畫好嗎
房間里掛畫是有講究的,掛的話不僅要讓人舒服,而且要符合風水!樓主想掛有鼎的話,不太合適哦!
卧室掛畫推薦1、花鳥魚蟲,特別是花卉類。舉國畫中牡丹,富貴、雍容華麗,帶來祥和、美滿的家庭氣氛;荷花給人清雅、純潔感;幽蘭秀麗慧中,這些會給人美麗遐想,陶冶性情。
卧室掛畫推薦2、金魚圖——繪有三條金魚。 「金魚」諧「金玉」, 「金玉滿堂」,取意富貴有餘,萬事如意。
卧室掛畫推薦3、國畫中寓意夫妻鶼鰈情深常描繪題材有魚、蝶、鳥等,這些掛在卧室能增進夫妻感情,促進交流。荷花給人清雅、純潔感;幽蘭秀麗慧中,這些會給人美麗遐想,陶冶性情。
卧室掛畫推薦4、柔和的風景圖——例如:日出、湖光山色、牡丹花等等。掛在大廳中,當每日疲乏的你回到家時,它們可給你鬆弛、舒適的感覺。
卧室掛畫不推薦1、掛兇猛野獸或者刀劍的掛畫,這樣會造成家中血光之災。這個是大忌,大家一定要記住。
卧室掛畫不推薦2、掛超過一幅的人物抽象畫,因會令家人的情緒反復大,容易神經過敏。
卧室掛畫不推薦3、掛已故親人的大圖像,因它會令你做起事來倍增壓力,同時這些畫看著容易讓人心生煩悶、消極。
卧室掛畫不推薦4、掛日落西山,夕陽殘照的字畫。這樣的作品象意走下坡路。
以上就是關於卧室掛畫的推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⑥ 房子的鼎做的不如意咋辦
你的「靠山」穩不穩,先來看「鼎」有沒有擺錯!
易經風水開運
2018-04-16
「鼎」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更由商周兩代時期開始,在多個朝代中,都會被利用作祭祀儀式之用。對古代的皇族來說,「鼎」更代表身份, 地位與等級的意義,同時也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君主一般都會不惜成本,命令鑄制師鑄造一個巨大的「鼎」,來突顯國家的實力。
1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卦「火風鼎」,卦辭曰:「鼎, 元吉,亨」, 此卦象代表所佔問的事,能獲吉祥與順利之意,所以「鼎」亦帶有吉祥的象徵。在一些祭祀儀式之中,國君都會命人以「鼎」來盛滿貢品,隨著時代的推演,今天我們可在一些寺廟正門位置,見到「鼎」作祭祀之用。
2
至於在風水上的運用, 由於它有權威與權勢的象徵, 所以一般會用作權力運勢布局上,若能在室內以羅盤量度出該宅有利位置作擺位,大有催權助勢之效。
另外,如自己的座位背後, 即一般所稱的「玄武位」, 是落地玻璃或無背靠景物,在這種靠山不穩的情況下,亦會擺放「鼎」在背後, 藉以增強自己的靠山助力。
其實「鼎」還有另一種意義,常聽人說「一言九鼎」, 這代表著誠信與諾言, 所以很多公司都會擺放「鼎」,來表現出他們的誠實與可靠作風。
⑦ 古時如意是什麼人用品
如意是各個階層的人都可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可以使用,只是如意的材質有所不同。
如意的起源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俗稱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著密切的關系。
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稱如意,俗叫「不求人」。清《事物異名錄》雲:「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癢癢撓),又有記事於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後來,其形態發生分化,一支保留實用功能,在漢族民間流傳;另一支強調吉祥含義,向純粹陳設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
樣式:
如意樣式也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經常見到的經典樣式有三種,天官式如意、靈芝式如意和三鑲式如意。
天官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線條簡單,但是高貴而威嚴。
靈芝式如意:這種如意的造型跟靈芝一樣。這九鼎如意都是靈芝式如意。
三鑲式如意:就是用玉器、瑪瑙、碧璽、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貴寶石鑲嵌在珍貴的紫檀紅木或者銅鎏金上,我們稱為三鑲式如意。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廣泛,它可作為防身器物,戰爭中也用於代麾作指揮之物,寓意萬事順利,吉祥如意。作為吉祥之物,它在漢族民間及宮廷中都有廣泛的使用,常人遠行前,家人或友人會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願;佛僧講經時,常用「如意」作隨身攜帶的道具。清代,「如意」在宮廷中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如皇帝登基大典上,主管禮儀的臣下必敬獻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順利;在皇帝會見外國使臣時,也要饋贈「如意」,以示締結兩國友好,國泰民安。在帝後、嬪妃的寢室中均有「如意」,以頤神養性,兆示吉安;特別是在帝後大婚,及至宮中萬壽,中秋元旦時節,都需要臣下敬獻數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後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見,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宮廷禮儀、漢族民間往來、陳設賞玩為一體的珍貴之物。「如意」最廣泛的講法是由「笏」發展而來的,就是朝臣上朝用以記事的筆記本,為了增加美觀便在上面繪上祥雲的圖案,寓意吉祥如意。 時光冉冉,許多歷史上盛行的玉器飾品(包括翡翠飾品)如玉簪、玉釵、龍鉤、頂戴、板指、玉帶、扁方、香囊等等,在如今大眾化的珠寶消費市場上已基本絕跡,只有在文物店、古玩店或古玩市場中還或許能見到這些飾物,但如意卻能夠穿越歷史被人們接受並流傳下來,受到了當代人們的普遍欣賞,成為雅俗共賞,雅俗樂用的飾品。如今在北京,廣東四平、揭陽、河南南陽,鎮平以及揚州等地,仍有不少玉雕工藝師運用翡翠、和田玉、獨山玉等製作各種造型的如意雕件。
⑧ 誰能給我一些古代糕點名。
1、米糕
米糕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特色傳統小吃食品之一。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來蒸成,加工製作方便,耐貯藏,食用方法多樣,所以很受大眾歡迎。
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中國稱米糕為年糕或粘糕,日本人稱「餅」,韓語的年糕發音和dog差不多,英語中「年糕」的翻譯是rice cake,意思是米糕,很貼切。
2、雲片糕
徐州地區傳統糕類美食。其名稱是由片薄、色白的特點而來的。其特點質地滋潤細軟,猶如凝脂,能久藏不硬,在製作上很為講究,如炒糯米粉,一般要貯藏半年左右,以去其燥性;對綿白糖的選擇也較嚴格;至於糕的切片要求也很高,每條糕塊(長22厘米)一般要切140片左右。
呈長方形,表面光滑平整,稜角整齊規則,糕片厚薄均勻,不散不粘,完整不碎,能彎成半圓形,而不發生斷裂。口味香甜軟潤。組織,細膩柔軟。
3、豌豆黃
也稱為豌豆黃兒,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將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色澤淺黃、細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徐徐沙感,纏綿舌尖,豆香悠悠,回味無窮。方方正正的一塊如同一塊塊金磚,十分顯眼。
4、桂花糕
桂花糕已有300多年歷史,是一種由糯米粉、糖和桂花製成的美味傳統點心。歷史悠久,味美爽口,簡單多變,滿足人們對風味的需求。
此外,它有著美麗的歷史傳說,增加了桂花糕的歷史價值。黃色和白色的顏色,沒有斑點,沒有雜質,口感甜美可口,具有桂花濃郁的香味。
5、綠豆糕。
綠豆糕是傳統糕點之一。這是夏天的點心。在古代,它是端午節吃的食物。根據南北口味,北方是北京風格,生產不添加任何油,雖然入口柔軟,但沒有油膩感;南方包括蘇維埃風格和楊風格,生產需要添加油,柔軟,細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