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
生活上有書本,飛機,蝴蝶,松樹排球,足球,籃球,羽毛球拍,燈,櫃子,風扇,凳子,桌子,床,被子,沙發,對聯,筆盒。
軸對稱圖形平面內,一個圖形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
(1)軸對稱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軸對稱圖形一定要沿某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關鍵抓兩點:一是沿某直線折疊,二是兩部分互相重合;中心對稱圖形是圖形繞某一點旋轉180°後與原來的圖形重合,關鍵也是抓兩點:一是繞某一點旋轉,二是與原圖形重合。
實際區別時軸對稱圖形要像折紙一樣折疊能重合的是軸對稱圖形;中心對稱圖形只需把圖形倒置,觀察有無變化,沒變的是中心對稱圖形。現將小學課本中常見的圖形歸類如下: 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有:長方形,正方形,圓,菱形等。
只是軸對稱圖形的有: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等等。
只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有:平行四邊形。
既不是軸對稱圖形又不是中心對稱圖形有:不等邊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一個圖形既軸對稱又中心對稱一定有兩條或兩條以上的對稱軸。
『貳』 給一些簡單的蛋糕圖片
蛋糕是一種古老的西點,一般是由烤箱製作的,蛋糕是用雞蛋、白糖、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牛奶、果汁、奶粉、香粉、色拉油、水,起酥油、泡打粉為輔料。經過攪拌、調制、烘烤後製成一種像海綿的點心。
『叄』 生活中有哪些軸對稱圖形越多越好~!!
滑鼠,滑鼠墊,顯示器,書包,茶幾,眼鏡盒,空調,音箱,操場,塑料袋,聯通標志,麥當勞標志,飲料瓶,黑板,黑板擦,粉筆,講台,鍋,鍋鏟,衛生紙,水桶,馬桶,牙膏,牙刷,毛巾,噴頭,一雙鞋,太陽,月亮,衣服,還有絕大部分動物都是對稱的吧。
『肆』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圖片
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圖片:
軸對稱圖形一定要沿某直線折疊後直線兩旁的部分互相重合,關鍵抓兩點:一是沿某直線折疊,二是兩部分互相重合。現將小學課本中常見的圖形歸類如下: 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有:長方形,正方形,圓,菱形等。
(4)軸對稱蛋糕圖片擴展閱讀:
軸對稱圖形判定:
經過線段中點並且垂直於這條線段的直線,叫做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perpendicular bisector)。這樣就得到了以下性質:
1、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條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2、類似地,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3、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的點與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對稱軸是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
『伍』 10寸蛋糕怎麼拼成12寸
我也沒有計算過,大概思路
第一步10寸變12寸。如下:
計算原理:
計算不同尺寸的模具所需要的材料用量,實際就是要計算不同尺寸模具做出來的蛋糕的體積差距。
圓柱形體積的計算公式為:底面積×高。實際製作中,盡管尺寸不同,但一般蛋糕的高度都是一樣的,那麼體積的比值實際就是底面積的比值。
底面積的公式是:π×半徑的平方,實際上就是半徑的平方的比值。
例如,8寸的蛋糕圓模:10寸的蛋糕圓模=8/2的平方:10/2的平方=16:25=1:1.56
根據表格,可以查出10寸蛋糕轉化12寸蛋糕=1:1.44
表裡的數據是根據計算得出的精確數值。實際我們在換算的時候,可以取一個相對好計算的近似數值。比如我們平時遇到最多的,將8寸的用量換算成6寸用量,按表中數值來說應該是將所有配料乘以0.56,但為了計算方便,我們平時一般都是將配料直接減半,也就是乘以0.5了。
第二步 圓形轉換為心形狀。
心形面積計算比較復雜,涉及心形線集坐標與對稱軸的問題,公式為
心形線 ρ=a(1+cosθ) (a>0)
dA=1/2*ρ^2dθ =1/2*a^2 (1+cosθ)^2dθ
因為圖像時軸對稱的,所以只要求出其中1/2的面積即可然後二倍,其中∫上限π 下限0
當然了,你可以選擇∫上限2π
下限π
所以不同的模具底面積也不一樣,但是你可以大概看成心形大約是同尺寸圓形量的70%(可能預估量稍微多一些,寧多勿損嗎)。
安裝70%計算10寸蛋糕換算12寸的心形蛋糕=1:(1.44x70%)=1:1.008。
那就是說10寸蛋糕換算12寸的心形蛋糕基本上一比一的配方就可以了。
my god!!好復雜啊,看樣子想學烘焙還要先學好數學啊!!!
希望對您有幫助
又想到一個簡單辦法,前提是10寸蛋糕模和12寸蛋糕模具不是活底的
1、可以將10寸蛋糕模到滿水,把模具里的水倒在稱上面進行稱量,得出a
2、再把12寸心形❤蛋糕模到滿水,把模具里的水倒在稱上面進行稱量,得出b
3、10寸蛋糕換算12寸的心形蛋糕=a:b(我估計比例大概不會超過1:1.1這要看心形上限和下限的弧度,所以說接近於1:1)
吧這個比值記牢。。。。。。OK
再補充一下,如果是活底模也可以解決,用麵粉稱量把,難道做蛋糕還會缺少麵粉嗎,快些動手,不要等待,O(∩_∩)O哈哈哈~(答案修改了n次)
『陸』 動物軸對稱圖形圖片
http://www.iecool.com/pic/show/481/60324.htm
http://www.iecool.com/pic/show/481/60325.htm
http://photo.163.com/photos/goubian0526/16470440/
『柒』 蛋糕分幾種越詳細越好。帶圖片
蛋糕的種類有很多,根據材料和做法的不同,比較常見的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海綿蛋糕、戚風蛋糕、天使蛋糕、重油蛋糕、乳酪蛋糕、慕斯蛋糕。
1、海綿蛋糕(Sponge Cake):海綿蛋糕是一種乳沫類蛋糕,構成的主體是雞蛋、糖攪打出來的泡沫和麵粉結合而成的網狀結構。因為海綿蛋糕的內部組織有很多圓洞,類似海綿一樣,所以叫作海綿蛋糕。海綿蛋糕又分為全蛋海綿蛋糕和分蛋海綿蛋糕,這是按照製作方法的不同來分的,全蛋海綿蛋糕是全蛋打發後加入麵粉製作而成的;分蛋海綿蛋糕在製作的時候,要把蛋清和蛋黃分開後分別打發再與麵粉混合製作而成的。
2、戚風蛋糕(Chiffon Cake):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基礎蛋糕,也是現在很受西點烘焙愛好者喜歡的一種蛋糕,像是生日蛋糕一般就是用戚風蛋糕來做底,所以說戚風蛋糕算是一個比較基礎的蛋糕。戚風蛋糕的做法很像分蛋的海綿蛋糕,其不同之處就是材料的比例,新手還可以加入發粉和塔塔粉,因此蛋糕的組織非常松軟。
3、泡芙蛋糕(Puff Cake):是英文PUFF的譯音,又譯成卜乎,也稱空心餅、氣鼓等。是以水或牛奶加黃油煮沸後燙制麵粉,再攪入雞蛋,通過擠糊、烘烤、填餡料等工藝而製成的一類點心。
4、重油蛋糕(Pound Cake):也稱為磅蛋糕,是用大量的黃油經過攪打再加入雞蛋和麵粉製成的一種麵糊類蛋糕。因為不像上述幾種蛋糕一樣是通過打發的蛋液來增加蛋糕組織的松軟,所以重油蛋糕在口感上會比上面幾類蛋糕來得實一些,但因為加入了大量的黃油,所以口味非常香醇。比較常見的是在麵糊中加入一些水果或果脯,這樣可以減輕蛋糕的油膩味。
5、乳酪蛋糕(Cheese Cake):音譯也可以稱為芝士蛋糕,是現在比較受大家喜歡的一種蛋糕。乳酪蛋糕是指加入了多量的乳酪做成的蛋糕,一般乳酪蛋糕中加入的都是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捌』 備好課專題考核答案小學數學
《軸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下冊)第56~61頁。
教學目標:1、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並初步知道對稱軸。
2、使學生能根據自己對軸對稱圖形的初步認識,在一組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軸對稱圖形。
3、引導學生領略軸對稱圖形的美妙與神奇,感受現實生活、自然界中豐富的對稱現象,激發學生的數學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2、掌握判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教學用具:
電腦、實物投影儀、剪刀、圖片、彩紙以及透明膠。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大家喜歡畫畫嗎?
生:喜歡。
師: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小朋友畫蝴蝶。
(出示翅膀左右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蝴蝶)
師: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畫畫得漂亮嗎?
生:不漂亮!
師:為什麼覺得不漂亮呢?
生:翅膀左右大小不同,所以不漂亮!
師小結:正因為圖片上的翅膀左右不同,所以我們才覺得這幅畫畫得不漂亮。那怎樣修改,這幅畫就會變漂亮呢?
(學生說說怎樣修改,然後教師演示修改以後的畫,看看是否比剛才漂亮。)
二、教學新課
(一)認識軸對稱圖形
1、師:看來,大家都喜歡漂亮的圖片,老師也喜歡。你看,老師這收集到了三張圖片,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天安門、飛機、獎杯圖片:
①觀察這些物體,你能發現它們共同的特徵嗎?
生:左右兩邊完全一樣
②下面老師請電腦把這些物體畫下來(演示),也請你們拿出1號信封里的圖片,把每個圖形對折一下,看看有什麼發現?
③通過對折,你發現了什麼?
(引導出: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是一樣的,「大小相等、形狀相同」。師再總結告訴:我們把對折後兩邊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稱為「完全重合」)
板書:完全重合
師:像這樣完全重合的圖形是對稱圖形。
板書:(在「完全重合」的上面板書「對稱圖形」)
④電腦演示(並問問同學是怎樣折的——左右對折還是上下對折)
⑤引導學生觀察對折後有摺痕。
(一起展開看一下摺痕,教師告訴學生這個摺痕叫做對稱軸)
師:(貼出天安門,用不同顏色的虛線在上面標出摺痕)圖上的摺痕就是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對應著板書:對稱軸
⑧師:這樣對折後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
把剛才寫下的字詞連起來,補充成: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板書成: zhóu
軸對稱圖形
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
全班齊讀:對折後能完全重合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3、請同學說說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強調:完全重合
4、師:老師手裡有一個圖形,現在老師也把這個圖形對折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師拿出一個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圖形從不同方向對折,讓學生靜靜地觀察)
師:(觀察完後)這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
生:不是。
師:為什麼?
生:對折後兩邊沒有完全重合。
強調:一定要完全重合。
①那麼如果給你一個圖形,你怎樣才能判斷出它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把這個圖形對折一下,看看對折後摺痕兩邊的部分能不能完全重合)
②接下來我們就來判斷幾個圖形。
出示試一試,找找這四個圖形中有幾個軸對稱圖形,在書上打個「√」,然後交流。
③讓學生拿出2號信封,動手操作驗證。
④交流結果,讓學生說說分別是怎樣折的。(課件演示期間讓學生說說為什麼這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是因為對折後完全重合,並折平行四邊形,說明只是部分重合,不是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5、師:現在大家會判斷這些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了,那比這些圖形難點的有沒有信心判斷出來呢?
完成「想想做做1」,先讓同學找找:你能找到哪些軸對稱圖形。
然後交流,說說軸對稱圖形是怎樣對折的,對稱軸在哪?並相機告訴這些圖形表示什麼。
(期間注意,演示香港區徽後要說明我們判斷軸對稱圖形,不僅要看外面圖形是否完全重合,並且還要注意圖片裡面的圖案和顏色是否完全重合。)
(二)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1)師:(指剛才圖片中的蝴蝶圖片)老師最喜歡這張蝴蝶的圖片了,我突然也想做一隻蝴蝶了。(演示彩紙撕蝴蝶,學生觀察)貼到黑板上
師:這個蝴蝶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為什麼?
剛才老師撕了一隻蝴蝶,現在要看看誰觀察得仔細了,誰看出來老師是怎樣製作一個軸對稱圖形的?
(可利用撕的蝴蝶引導)
學生如有不完整,教師再補充說明。
注意:應該在靠近對稱軸的地方剪。
(2)電腦演示製作過程,使學生再次感知過程。
(3)師:你們想不想也製作一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呢?
自己創作軸對稱圖形,以比比賽賽的形式出現。
說明製作要求:製作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做完後如果覺得自己的作品不錯,可以貼到黑板上去。
師:那准備好了,看誰做得又快又好!開始!
(操作,教師巡視指導。作品展出,期間可選擇幾個錯誤作品加以糾正,強調注意點。最後評選出優秀作品獎勵。)
(4)師:大家做的都非常漂亮,老師也用這種方法做了幾個軸對稱圖形,現在老師想考一考大家,看看你們知不知道是怎樣剪的?
做「想想做做」第4題,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最後課件展開驗證。
(5)介紹另外兩種製作方法
師:剛才我們用折紙——繪畫——裁剪的方法製作了軸對稱圖形,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製作方法,接下來,老師就來介紹兩種方法,一起來看一看。
電腦演示:釘板上拉,水彩印。
三、小結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了解了什麼是軸對稱圖形嗎?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再次鞏固軸對稱圖形。
四、鞏固練習
設計闖關
師:通過學習,大家已經了解了不少知識,現在,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去闖智慧關,好不好?
1.一星題
師:小朋友們,其實軸對稱圖形無處不在,小小的字母也有軸對稱圖形啊,就這幾個字母中,你能找出來嗎?
2、二星題
「想想做做」第5題
師: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旗,它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這里有9個國家的國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一個一個判斷。)
3.三星題
「想想做做」第3題。
(1)獨立完成。
(2)實物投影展示,交流方法,並小結方法。
五、全課總結
欣賞軸對稱圖形的實物或圖片(電腦演示)
師:闖關有點累了,那休息一下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音樂)請大家隨著優美的旋律,慢慢掙開眼睛!(欣賞對稱)你看到的這些,和今天所學的知識有聯系嗎?
總結:剛才我們欣賞了很多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了。希望我們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後在我們這些同學中,能出現幾個設計師,為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美。
六、課外實踐
請大家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看誰搜集的多。
二)這是某教師《圓的認識》一節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同一圓內半徑和直徑的特徵,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2、要求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在同一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3、通過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成功之處:
①教學目標能表明教師可觀察到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能表明學生學習行為結果的衡量的條件與標准,設計中使用的如「理解解」「通過」「認識」「學會」「」「在活動中」等行為動詞正好反映了這一點。
②教學目標能反映課程目標的要求,既都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真正體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有機整合。
2、不足之處:
1. 仍有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如「要求學生……」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教師要學生怎樣,置學生於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狀態。
2.仍有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現象,如「要求學生……」等,這是較為典型的教師要學生怎樣,置學生於被動參與、被動接受的狀態。
一、基礎理論簡答題(三題選二題) (分值30%)
1、試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備好學生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認知派學習理論家注重解釋學習行為的中間過程,即目的、意義等,認為這些過程才是控制學習的可變因素。個體通過學習增加經驗,改變認知結構,這種學習是內發的、主動的、整體性的質變過程。我們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准備狀態。學習的效果不僅取決於外部的刺激和個體的主觀努力,還取決於一個人已有的知識水平、認知結構、非認知因素等。教師要配合學生的經驗適當組織教材。教材的難度與邏輯上的先後順序,必須針對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及認知表徵方式做適當的安排,以使學生的知識經驗能前後銜接,從而產生正向學習遷移。
(2)、先行組織者策略。學習新知識前,提供一個材料,這個材料是以學生既有的知識為基礎,並能與新知識發生聯結,能夠突出新知識的具體結構,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3)、注意將分化後的知識前後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有組織的貫通的知識體系,以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引導學習者以劃分層次或列圖表方式發現內在的時間、空間、人物或其他方面的發展線索。認知學習理論還強調以整體的方式呈現教學材料,以培養學生的宏觀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重啟迪的精神,不要束縛學生的思維和手腳,要以暗示和啟發去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2、運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學習理論談談如何備好學生。
【參考答案】參照《***課程標准》中有關「備好學生」的理論。我們的教案設計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並要考慮本班學生的學習實際,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學生已經學到了什麼,學生需要學什麼,怎樣教學生才會感興趣?重點難點又是什麼?然後根據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整合、優化,以此來確定一個合適的教學起點,高速高效構起一條設計教案的最佳路線,使教學活動始於學生的「現有發展區」,從而有的放矢地備課。具體說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尊重學生:為了學生的需要和發展,備課時要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
(2)、了解學生:教師應有明確的「備學生」意識,包括:了解他們對有關知識、技能掌握的范圍和程度,了解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體情況,又要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缺陷、困惑、疑點,以及在認識能力、興趣等方面的個性差異,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測他們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擬訂相應的教學措施,以使教學過程和諧融洽,保證學生順利步入知識的殿堂。
(3)、依靠學生:對我們語文教師來說,需要在備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感受體味語言,把握學生認知中的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依靠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依靠學生分組討論自行解決疑難問題。
(4)、激發學生:注重激發學生和維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精力集中在學習的認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動機來加強學習。
3、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有哪些?
教學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徵,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教學方案。作為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教學策略具有問題情境性、目標指向性、設計和組織性、靈活性等顯著特點。
從總體上來說,制定教學策略的依據有以下三個理論。
一、學習理論
1、學習概念分廣義學習和狹義學習 2、激活內需——學習行為的本源 3、激發動機——學習行為的動力 4、養成習慣——終身學習的保證
二、教學理論
1、意義建構——教學之所以有效 2、交往互動——教學過程的基本形式
三、系統理論
1、追求和諧——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 2、預設與創生——教學是一個生命系統
根據這三個理論,設計教學策略要遵守下列三個原則:
1、需求與發展――倡導以學生為本. 2、預設與留白――賦予課堂以生命. 3、質量與效率―――追求最優化的設計.
在進行**課堂教學策略設計時,要立足於**學科的教學特點,運用系統論的整體原理,促進課堂教學系統的內部各子系統之間的積極的相互作用。在現有各方面條件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在知識、技能和情感等諸方面都得到應有的提高和熏陶。
教學策略作為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設計科學與否,直接關繫到教學的效率甚至教學的成敗。作為現代教育思潮典型代表,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策略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教學設計案例分析(請你從以下兩案例中,任選一例分析)(分值30%)
(一)這是某教師《克和千克》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請你結合「備好課」有關理論知識分析該設計的
參考:
成功之處:該目標能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制定,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規律,在創設的具體情境中引導學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應用新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
不足之處:
a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比較模糊,應分類詳細說明。
b 、整個目標定位錯誤,以教學要求代替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該從學生行為表現的角度來表述,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即通過教學後學生會做什麼,而不應該表述教師做什麼。
(二)這是某教師《分數的意義》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實驗操作使學生知道分數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產生的。
2、在正確認識單位「1」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分數的意義,並能應用分數解決有關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教師通過操作、分析等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理解新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請你結合「備好課」有關理論分析案例的:
參考:
成功之處:
1、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清楚、詳細,層次合理。
2、能通過觀察、實驗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能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不足之處:
1、 目標定位錯誤。
2、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多給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習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使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會過程、掌握方法,從而提高能力。
三、請你從以下兩課中(1)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2)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小數的性質》;任選一課製作以下部分教學設計:
1、設計教學策略(要求:能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課型結構、教學媒體、教學方法、
確定教學重難點)。
2、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實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啟發與投入相結合,要精煉)
3、設計一個結課方案(要求:要有針對性、符合學生認知特點)。
4、設計一個板書方案(要求:語言要精煉、恰當、科學、准確,要有靈活多樣性和清晰的條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啟發性)。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認識人民幣》
(一)、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在模擬購物等活動中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得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並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小面值人民幣。
難點: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在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2、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在一系列的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創設小明買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滿興趣地進入新知的學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人民幣。
教師先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說出元、角、分三個單位,然後充分利用模擬人民幣幫助他們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共同解決小明買蛋糕的問題。
2、人民幣的兌換。
通過小明換零錢買橡皮,讓學生學會不同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三、應用新知。
1、兌換游戲,讓學生掌握多種不同的兌換方法。
2、模擬購物,教師創設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獲得快樂的體驗。
四、課堂總結。
在總結中教育學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錢,要愛護人民幣。
(二)、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
教師:今天是小明7歲生日,媽媽要帶小明乘車去買生日蛋糕和禮物,小明說:「我長大了,能讓我自己試試嗎?」於是媽媽把錢交給小明,由小明買車票,買蛋糕和禮物,你們看小明多高興啊!(教師邊講邊用課件出示買東西的畫面。)
「同學們,你們都用過人民幣嗎?誰能說說你在什麼時候用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趁機導入到新課。
(三)、設計一個結課方案: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玩的高興,還學到了許多知識,誰能說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麼嗎?
你還知道人民幣的哪些知識?(教師趁機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錢。)
(四)、設計一個板書方案:
認識人民幣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小數的性質》
(一)、設計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並應用性質化簡和改寫小數。
過程與方法:運用猜測、操作、檢驗、觀察、對比等方法,探索並發現小數的性質,養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過程以及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驗問題解決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小數的性質。
教學難點:
能應用小數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紙。
教學方法:
1、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在質疑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2、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談話質疑,導入新課。
教師從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入手,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自然導入到新課的教學。
二、探究新知、課中釋疑。
1、學習例1:通過讓學生將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單位的小數,讓學生觀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認識小數的性質。
2、學習例2:通過在同樣大的兩張正方形紙上表示出0.3和0.30,讓學生再次感受小數的性質。
3、讓學生將自己之前觀察所得的發現在小組中交流、討論,並試著歸納出來。
4、看書質疑,幫助學生認識並掌握小數的性質。
三、課堂鞏固、運用新知。
進行小數的化簡和改寫,在此過程中加強學生對新知的掌握,培養他們運用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二)、設計一個導入新課方案:
教師:我有個鄰居小明的爸爸下崗了,最近他開了個便民小超市,想請大家幫忙給設計個標價牌,大家能幫這個忙嗎?(出示手套和毛巾圖)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條3元,標價牌該怎麼填呢?學生自由創作。(選擇幾種寫法引起爭論)
板書: 2.5 2.50 3 3.00
我們在商店裡看到的標價一般是這樣的:2.50元 3.00元(課件演示)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嗎?3和3.00相等嗎?
為什麼會相等呢?學會今天的這節課你就明白了。今天我們就來學學「小數的性質」(板書課題)
(三)、設計一個結課方案:
教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和大家分享?我們是怎麼探索小數的性質的?通過對整數末尾0的變化的研究,我們提出了小數末尾0變化引起變化的猜想,並通過生活的實例發現了小數性質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過在小數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們就給一個小數找到了許多大小不變的朋友。其實,數學王國里有許多奇妙的現象,等著我們不斷去探索、發現。
(四)、設計一個板書方案; 小 數 的 性 質
2.5元 = 2.50元 3元=3.0元= 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0」
小數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變
末尾 去掉「0」 0.30 = 0.3
『玖』 卷煙煙支的組成部分
卷煙煙支的組成部分有:卷煙在生產製成煙支的過程中,除了煙絲以外還會這些主要材料,分別為卷煙紙、接裝紙、成形紙和濾嘴棒,它們也被統稱為稱為「三紙一棒」。
卷煙紙是製成筒狀後再分切捲成盤裝,卷煙紙俗稱盤紙。大家可以聯想一下切蛋糕的場景:柱狀紙解卷後經過引紙輥再進過縱刀機構後分切後再重新卷製成寬度較為細的盤紙。所以是先切再重新卷並不是直接切。
卷煙紙是卷煙的重要材料,從煙支外觀來看,卷煙紙起到包裹煙絲的作用;卷煙紙對煙支陰燃性,燃燒速度,卷煙的吸味,煙支外觀及煙氣的化學成分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裝紙習慣上也稱「水松紙」。它是起到把濾嘴和煙支連接到一起的主要作用,接裝紙有的是運用刻花鋼模塗布的方法或運用印刷的方法,將具有一定特性的塗料,塗印在原紙的一面,經乾燥,復卷,分切等工序製成。大家可以聯想一下色卡紙。
接裝紙寬度規格根據煙支濾嘴的長度而定,通常有56mm、58mm、60mm、64mm和68mm等規格,也可以根據需要自定規格。
煙支濾嘴接裝是把一根雙倍長濾嘴放在兩支未裝濾嘴的煙支中間,先將水松紙通過上膠輪塗好膠水,然後用塗好膠水的水松紙將煙支和濾嘴接裝成「組合煙」,形成一支相連的濾嘴香煙。
然後再對著中間再切一刀,這樣就能瞬間變成兩只支煙啦,所以成品卷煙的接裝紙是只有原來一半的寬度。在仔細看下上面的接裝紙的圖片,你驚喜的發現它們左右的圖案是以軸對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