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氣炸鍋甜品
空氣炸鍋甜品
1.棗泥蛋糕
4個雞蛋、80g紅糖、50g牛奶、5g泡打粉、10g油攪拌均勻,170g麵粉、紅棗丁、核桃丁攪拌均勻,裝入紙杯中,8分滿160度20分鍾,味道超級好!簡單又好吃!
2.古早番薯餅
番薯蒸熟,加代糖,攪拌均勻,將番薯泥放在餅幹上,再拿一塊餅干蓋上,四周裹上一層芝麻,平鋪於鍋中,180度10分鍾,中途翻個面。
3.紅薯燕麥蛋撻
番薯蒸熟,壓成泥加燕麥,攪拌均勻,均分4個團,捏成杯子狀,180度10分鍾,翻個面再180度5分鍾,2個雞蛋、100ml牛奶、25g代糖,攪拌均勻(過篩一下),加幾顆藍莓,把蛋液倒下去170度20分鍾。
4.蛋撻
40g牛奶、60g淡奶油、10g煉乳、1個雞蛋,所有食材放碗中攪拌均勻,過篩一下,蛋液就准備好了,蛋撻皮先160度5分鍾,蛋撻液倒入8分滿,再180度10分鍾。
5.炸豆腐
老豆腐切塊鹽水泡8分鍾,錫紙上刷層油,豆腐平鋪,再刷一層油,200度15分鍾,翻個面再10分鍾,醬汁:2勺生抽、1勺蚝油、少許蒜末、小米辣、白芝麻,澆一層熱油,再加一些香菜,倒入烤好的豆腐上。
6.紅棗糯米糕
紅棗洗凈,中間去核,糯米粉加溫水,揉成光滑面團,糯米團塞進紅棗中,紅糖加開水1:1融化,紅棗進去滾一圈,平鋪錫紙上,180度12分鍾, 糯嘰嘰! 超好吃!
7.海苔滑蝦
蝦滑、玉米粒、蘿卜加黑胡椒,攪拌均勻,鋪在海苔上,炸鍋180度10分鍾。
8.芝士火雞面烤雞翅
食材;脆皮雞翅、火雞面、芝士碎(或芝士片)。
一包脆皮雞翅,無需解凍,空氣炸鍋200度15分種,中途翻面一下,煮好拌勻的火雞面,平鋪放入空氣炸鍋,表面撒上一些芝士碎,鋪上烤好的雞翅,空氣炸鍋180度,再烤5到8分鍾,起鍋撒上一些白芝麻即可。
9.撈汁小海鮮
花甲加料酒、薑片焯水,空氣炸鍋鋪錫紙,鋪金針菇放花甲 、蝦,小米辣、青椒、蒜末、加3勺魚露、2勺生抽、1勺料酒、花椒油、白糖、辣椒面、半勺蚝油,熱油和清水適量,倒上醬汁,錫紙包起來, 180度20分鍾。
B. 西點中的蛋糕分為哪幾類
常溫蛋糕類
日式輕芝士、布朗尼、香蕉蛋糕、英式磅蛋糕、妙芙、黑美人芝士等
餅干
杏仁曲奇、義大利餅干、椰蓉球、蔓越莓餅干、檸檬杏仁曲奇等
麵包類
歐式、法式、披薩、丹麥及天然酵母麵包
甜品、慕斯類
馬卡龍、泡芙、慕斯、巧克力配件、豹紋淋面蛋糕等
裱花類蛋糕基礎
底胚的製作、摸胚,花卉(玫瑰花、百合花、牡丹花、康乃馨等)
糕點類
廣式月餅、蘇式月餅的製作等
C. 蛋糕的起源的地方
「西點」是中國人對西式甜點的統稱。它同中華烹飪一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顯著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古埃及有一幅繪畫,就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話中可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場景,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統計,在古埃及帝國中,麵包和蛋糕品種達16種之多。據說,古希臘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的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古希臘人曾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古羅馬人則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名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稀臘。
今天,世界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方法,而且品種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時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派和起酥相繼出現。早期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起酥時,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再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製作奠定了基礎。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有人推測首先有西班牙人創造。
上世紀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它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甜點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上世紀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工業食品工業的支柱之一。西點的禮儀西點,在西餐中被稱為甜品,在我們生活中西餐的禮儀常常會被小資們津津樂道。西點作為西餐中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有人比如說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甜點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在西餐正餐中一般順序為:
1、頭盤,稱為開胃品。通常有冷盤和熱盤之分。
2、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素菜湯和冷燙等4類。
3、副菜,通常水產類菜餚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餚均稱為副菜。
4、主菜、肉、禽類菜餚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
5、蔬菜類菜餚,可以安排在肉類菜餚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餚同時上桌,蔬菜類菜餚在西餐中成為沙拉
6、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7、咖啡、飲咖啡的時候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吃甜點也有講究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冰淇淋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是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麼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如果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陷料從另一頭漏出。
歐洲是西點的主要發源地。西點製作在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義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國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在發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據史料記載,古代埃及、希臘和羅馬已經開始了最早的麵包和蛋糕製作。古埃及的一幅繪畫,展示了公元前1175年底比斯城的宮廷焙烤場面。從畫中可以看出幾種麵包和蛋糕的製作情景,說明有組織的烘焙作坊和模具在當時已經出現。據說,普通市民用做成動物形狀的麵包和蛋糕來祭神,這樣就不必用活的動物了。一些富人還捐款作為基金,以獎勵那些在烘焙品種方面有所創新的人。據統計,在這個古老的帝國中,麵包和蛋糕的品種達16種之多。
現在人們知道的英國最早的蛋糕是一種稱為西姆爾的水果蛋糕。據說它來源於古希臘,其表面裝飾的12個杏仁球代表羅馬神話中的眾神,今天歐洲有的地方仍用它來慶祝復活節。據稱,古希臘是是上最早在食物中使用甜味劑是蜂蜜,蜂蜜蛋糕曾一度風行歐洲,特別是在蜂蜜產區。古希臘人用麵粉、油和蜂蜜製作了一種煎油餅,還製作了一種裝有葡萄和杏仁的塔,這也許是最早的食物塔。亞里斯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過各種烘焙製作。
古羅馬人製作了最早的乳酪蛋糕。迄今,最好的乳酪蛋糕仍然出自義大利。古羅馬的節日一度十分奢侈豪華,以至公元前186年羅馬參議院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令,禁止人們在節日中過分放縱和奢華。這以後,烘焙糕點成了婦女日常烹飪的一部分,而從事烘焙業則是男人們一項受尊重的職業。據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成立有專門的烘焙協會。
初具現代風格的西式糕點大約出現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糕點製作不僅革新了早期的方法,而且品種也不斷增加。烘焙業已成為相當獨立的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現代西點中兩類最主要的點心——排和起酥點心相繼出現。1350年一本關於烘焙的書記載了排的5種配方,同時還介紹了用雞蛋、麵粉和酒調製成能擀開的面團,並用其來製作排。
法國和西班牙在製作排的時候,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將奶油分散到面團中,在將其折疊幾次,使成品具有酥層。這種方法為現代起酥點心的製作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17世紀,起酥點心的製作方法進一步完善,並開始在歐洲流行。丹麥包和可松包是起酥點心和麵包相結合的產物。哥本哈根以生產丹麥包而著稱。可松麵包通常做成角狀或彎月狀,這種麵包在歐洲有的地方稱為「維也納麵包」。傳說,大約在1683年,土耳其軍隊圍攻維也納城,一位烘焙師製作了一種月牙麵包,把它掛在教堂前,嘲笑土耳其國旗上的月牙標志。可松麵包更早的文學記載見於有關德國復活節的糕點介紹,它被作為山羊角的象徵。
據說,可松包是從德國傳到維也納以及西班牙,並將它作為一種早點的。西班牙人似乎發揮了他們如同在文化藝術上的想像力,將起酥點心和可松包做得十分完美。另外據推測,製作海綿蛋糕漿料所採用的攪打法,也是首先由西班牙人創造的。
據記載,最原始的麵包甚到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期麵包一直採用酸面團自然發酵方法。16世紀,酵母開始運用到麵包製作中。18世紀,磨面技術的改進為麵包和其他糕點提供了質量更好、種類更多的麵粉。這些都為西式糕點的現代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18世紀到19世紀,在西方政體改革、近代自然科學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西點烘焙業發展到一個嶄新階段。
維我利亞時代是歐洲西點發展的最鼎盛時期。一方面,貴族豪華奢侈的生活反映到西點、特別是裝飾大蛋糕的製作上;另一方面,西點亦朝著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品種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西點開始從作坊式的生產步入到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和成熟的體系。當前,烘焙業在歐美十分發達,西點製作不僅是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的主要支柱之一。
生日蛋糕的起源:
最早的蛋糕是用幾樣簡單的材料做出來的,這些蛋糕是古老宗教神話與奇跡式迷信的象徵。早期的經貿路線使異國香料由遠東向北輸入,堅果、花露水、柑橘類水果、棗子與無花果從中東引進,甘蔗則從東方國家與南方國家進口。在歐洲黑暗時代,這些珍奇的原料只有僧侶與貴族才能擁有,而他們的糕點創作則是蜂蜜姜餅以及扁平硬餅干之類的東西。慢慢地,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西方國家的飲食習慣也跟著徹底地改變。
從十字軍東征返家的士兵和阿拉伯商人,把香料的運用和中東的食譜散播開來。在中歐幾個主要的商業重鎮,烘焙師傅的同業公會也組織了起來。而在中世紀末,香料已被歐洲各地的富有人家廣為使用,更增進了想像力豐富的糕點烘焙技術。等到堅果和糖大肆流行時,杏仁糖泥也跟著大眾化起來,這種杏仁糖泥是用木雕的凸版模子烤出來的,而模子上的圖案則與宗教訓誡多有關聯。
蛋糕最早起源於西方,後來才慢慢的傳入中國。中國現已將蛋糕作為過生日的必需品了。
E. 除了提拉米蘇之外還有什麼有故事照片特殊含義的意式糕點
因為德文鏈滑虛全名里的Schwarzwaelder即為黑森林,而Kirschtorte也就是櫻桃奶油蛋糕的意思。仔細研究研究,黑森林說穿了,真的只是一種「沒有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讓彎。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雖然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還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哦!以前德國曾出現消費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櫻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國政府對這種國寶級黑森林,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櫻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喔!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黑森林區。今天即使來到黑森林,並不見得到處都能幸運地嘗到沒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過有機會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時,不妨細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櫻桃,讓自己重新認識黑森林外,別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於味蕾深處的新鮮感哦 維也納巧克力杏仁蛋糕Hotel Imperial開幕於公元1873年,曾經是權貴的集中地方。從帝國時期的「k.u.k Hof-imperial」到後來「Hotel lmperial」一直都是奧地利最好的旅館。1994年更被評選為世界最好的飯店之一。 這里還有一個小傳說,當年為了慶祝飯店的開幕並彰顯皇帝Franz-joseph的榮耀,一糕餅師傅Xaver Loibner所烘焙出來的特殊口感的蛋糕,不僅得到皇帝的喜愛,更將之命名為「Imperial Torte」,且被視為「甜密的問候」。細細地品嘗,首先,您會嘗到蛋糕外層的可口的牛奶巧克力伴隨著甜美的杏仁味在舌尖緩緩融化,接著蛋糕中的碎杏仁充滿您的味覺,並隨著絲絲可可亞的香味釋出,完美而細膩的留住在口中。 慕斯蛋糕的由來慕斯的英文是mousse,是一種奶凍式的甜點,可以直接吃或做蛋糕夾層。通常是加入cream與凝固劑來造成濃稠凍狀的效果。慕斯蛋糕最早出現在美食之都法國巴黎,最初大師們在奶油中加入起穩定作用和改善結構,口感和風味的各種輔料,使之外型,色澤,結構,口味變化豐富,更加自然純正,冷凍後食用其味無窮,成為蛋糕中的極品。她的出現符合了人們追求精緻時尚,崇尚自然健康的生活理念,滿足人們不斷對蛋糕提出的新要求,慕斯蛋糕也給大師們一個更大的創造空間,大師們通過慕斯蛋糕的製作展示出他們內心的生活悟性和藝術靈感,在世界西點世界盃上,慕斯蛋糕的比賽競爭歷來十分激烈,其水準反映出大師們的真正功力和世界蛋糕發展的趨勢。1996年美國十大西點師之一Eric Perez帶領美國國家隊參加在法國里昂舉行的西點世界盃大賽,獲得銀牌。由於他的名望,97年特邀為美國總統柯林頓的夫人希拉里50歲生日製作慕斯蛋糕。並邀請在白宮現場展示技藝,成為當時轟動烘焙界。起士蛋糕(Cheesecake)的由來起士蛋糕,或起司蛋糕、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起士,如 ricotta cheese,或是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他的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起士蛋糕通常都以餅乾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起士蛋糕,巧克力起士蛋糕等,至於表層加上的裝飾,常常是草莓或藍莓。 有時起士蛋糕看起來不太像一般蛋糕,反而比較像派的一種。 簡史 起士蛋糕據知是源於古早的希臘,在前 776 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起士蛋糕從希臘傳播到整個歐洲。在 19 世紀跟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名店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叫做「Juniors'」,位於布魯克林。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起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吃吃看」。 布朗尼蛋糕的由來 巧克力布朗尼蛋糕,又被叫做布朗尼蛋糕、核桃布朗尼蛋糕或者波斯頓布朗尼。是一種切塊的小棚燃蛋糕,層次豐富,其中加入了大量的黑巧克力烘培而成,因為其華貴的咖啡色(brown)而得名(brownie)。 布朗尼的由來有個很有趣的故事,據說有個胖胖的黑人嬤嬤系著圍裙,在廚房烘培著松軟可口的巧克力蛋糕,結果居然忘了將奶油先打發,而意外做出的失敗作品,這塊原本要丟掉的蛋糕,老媽媽一嘗,居然十分美味,布朗尼蛋糕這個「可愛的錯誤」就這么成為美國家庭中最代表性的蛋糕了。 提拉米蘇,Tiramisu,在義大利語里,有「帶我走」的意思,帶走得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奧地利甜點------沙架蛋糕的由來 沙架蛋糕起源於1832年,一位王子的家廚Franz.Sacher研發出一種甜美無比的朱古力陷,受到皇室的喜愛。後來,在當時貴族經常出入的沙架飯店Sache Ho-te也以沙架蛋糕為招牌點心。然而,它獨家的秘方究竟是什麼,至今仍是一場爭論不休的甜點官司,一家糕餅鋪Demel號稱以重金購買到沙架家族成員所提供的原版食譜,沙架飯店則堅持只有他們的蛋糕才是尊重創始者的傳統口味。盡管官司未解,但是沙架蛋糕獨特的朱古力陷與杏桃的美味組合早已傳遍全世界,被數以萬計的點心主廚不斷繁衍創作,成為代表奧地利的國寶級點心。 奧地利甜點------史多倫蛋糕的由來數百年如一日,造型古樸,做法繁雜,材料比例呈迷,僅此只有少數幾家老糕餅鋪的師傅會做。在奧地利,史多倫蛋糕物以稀為貴,身價不輸給沙架蛋糕。朝諾糕點鋪是史多倫蛋糕神秘美味的源頭,據說它的味道、造型從十九世紀以來,從來沒有改變過,全部手工製作,只知道它的成分有杏仁、榛果、糖、朱古力和奧國獨特的圓餅(Oblaten),至於食譜、做法,在朝諾糕餅鋪里也只有兩個師傅知道。史多倫蛋糕酥甜迷人,餘味悠長,非嗜甜如命者無法多食。即使在朝諾老店,史多倫每年產量只有1300個。日本甜點------Castella蛋糕的由來 十七世紀,葡萄牙的傳教士和商人遠渡重洋來到長崎,他們帶來的東西,例如玻璃、煙草、麵包等等對當地人來說都是新奇的玩意兒,為了建立彼此的友誼,這些外地人想了一些辦法來討好當地人,傳教士對貴族分送葡萄酒、對平民分送甜點,希望藉此傳播基督教。商人更是大量製造糕點在街頭分送民眾。當時,一種砂糖、雞蛋、麵粉做成的糕點大受歡迎,日本人問Castella王國傳來的甜點。結果日本人就誤將Castella當作甜點的名字流傳下來,這就是Castella的由來。法國的名品——撒哈蛋糕(法國) 據說是在1832年,由澳大利亞駐法外交官「梅茲提爾尼西」的專任主廚,法國籍的「撒哈」所發明的,當年16歲。因外交官「梅茲提爾尼西」嗜好甜食,每天都必須品嘗不同的甜點,結果「撒哈」試著將許多平常不常用於點心的食材加以組合,最後完成了這道「撒哈蛋糕」。後來在1876年,「撒哈」的兒子「愛德華」創立「撒哈HOTEL」,並與妻子安娜把這道點心加以發揚光大,成為法國著名的蛋糕之一。 年節的點心——木材蛋糕(Yule log)-(法國) 「Yule其實是耶誕節的舊稱,從維京人到至今的冬季慶典。英格蘭傳統的耶誕節是在林子里砍柴拖曳回去放置在壁爐內,從耶誕平安夜開始燃燒12天,這木材就叫Yulelog(耶誕材)! 原本為法國人在度過耶誕節必備的應景年節點心。法國人在耶誕夜時,不管在哪裡工作的遊子都會趕忙回鄉團聚,就象中國人守歲一樣,有全家團圓守夜的習慣。當守到半夜的時候,通常會全家聚在暖爐前,一起吃木材蛋糕,配著咖啡或紅茶,一面驅趕寒意,另一方面也借機聯絡家人間的感情報紙上的名派——波士頓派(BostonCreamPie)-(美國) 事實上不是派,而是海綿蛋糕(松糕) 名稱由來據說是在1855年,一份紐約報紙印了一份名為puddingpiecake(布丁派蛋糕)的食譜,這份食譜並沒有包含現今波士頓派特有的巧克力糖漿,然後在1856年一位名為Harvey D.Parker的人在波士頓開設了一家ParkerHouse餐館,菜單上有一道含有巧克力糖漿的布丁派蛋糕,據說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波士頓派。中世紀的誕生——舒芙里(Souffle)-(法國)為什麼人們會發明這道讓人吃完後,反而感覺好像什麼都沒吃的舒芙里;這和當時貪婪無饜、欲求永不滿的社會風氣息息相關。當時富裕的老百姓們花在吃的時間比工作的時間多上好幾倍,往往三、四個人的餐會,十幾二十道菜,多得吃不完,吃到最後,賓客都僅意思意思地動動刀叉,淺嘗即止;宴會結束後,一整個下午,只聽見打飽嗝的聲音此起彼落,這個「下午打嗝」的社會現象維持了整整半個世紀,直到引起社會清流人士如此的蜚短流長方才告一段落:「連「虛無」也難逃物質化,並因過度膨脹而遭到倒塌的命運。」。 為了矯正敗壞的飲食風氣,廚師們特地運用無滋無味無重的蛋白,變化成這道虛無的美食;然而,廚師們又害怕過度膨脹的虛無物質主義,又將如預言一般,終將難逃坍塌的命運,所以千方百計地想讓舒芙里在送達客人食用之前,能保持優雅蓬鬆的原貌 蓬鬆的口感——戚風蛋糕(ChiffonCake)-(美國)蛋糕一般有海綿蛋糕/Sponge和戚風蛋糕/ChiffonCake.Chiffon實指一種布料,類似絲t綢,但是沒有像絲綢般難保養,這就是喬其紗。因這款蛋糕的口感和組織特別柔軟,綿滑,所以就叫做ChiffonCake.海綿蛋糕完全靠打發蛋(全蛋或是分蛋)來形成蛋糕組織里的孔隙,典型的海綿蛋糕里只有蛋、麵粉、糖。口感比較結實、綿密,吃的時候容易覺得噎喉嚨(和戚風相較來說)。 戚風蛋糕是改良的海綿做法,是一個美國廚師發明的,裡面除了蛋、麵粉、糖,還放了植物油、水(增加組織濕度,使口感蓬鬆且濕潤),但是因為麵糊比較濕、不容易膨脹,所以要加BP幫助麵糊發泡、膨脹。戚風麵糊因為比較濕,烘烤時需要攀著烤模壁往上爬升,否則麵糊不會長高,蛋糕會扁扁的,組織也會有點硬、沒有孔隙。長青的產品——瑞士卷(Helveticrolls)-(瑞士)它是戚風蛋糕(sponge cake)的一種,最先由瑞士傳入美國,台灣是在民國50年代由「美國小麥協會」為了推廣美國的麵粉,才大力推廣此類糕點到台灣,由於推廣已久,所以在台灣是很普遍的糕點,幾乎每間西點麵包店必備的長青產品它不是瑞士特產只不過台灣人最初發現它的地點在瑞士。卡布奇諾卡布奇諾,味道甜中帶苦,卻又始終如一的味道。預示著,等待就是甜中帶苦,懷著忠實的真心,不會變心的等待。卡布奇諾密語:我愛你 cappuccino:I love you. 芝士蛋糕寓意「甜蜜的愛情」。 天使蛋糕——angel cake或angel food cake於19世紀在美國開始流行起來。跟巧克力惡魔蛋糕(chocalate Devil's food cake)是相對的,但兩者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蛋糕。當時發明了發粉(baking powder),因此有許多新發明的蛋糕,天使蛋糕和巧克力惡魔蛋糕就是同時期出現的 巧克力惡魔蛋糕——chocalate Devil's food cake以巧克力、牛油為主料。拿破崙蛋糕拿破崙蛋糕跟拿破崙其實沒有關系,說法之一是由於它的英文名Napoleon,其實是Napolitain的誤傳,指一種來自義大利Naples的酥皮名字,至今被寫作Napoleon而已。我倒覺得它比較像一首歌曲,把叉子一舀下去,酥餅便應聲裂開,發出清脆的聲音,每吃一口,都像敲響一個音符。
F. 蛋糕底是什麼
蛋糕底一般指海綿蛋糕,即奶油蛋糕等的蛋糕胚。做法如下:
材料:麵粉110克,砂糖110克,雞蛋5個(新鮮),黃油若干,牛奶50克。麵粉和砂糖是1:1,其他的東西適量即可。
1、麵粉篩三、四次
2、雞蛋的蛋黃、蛋清分開
3、蛋清里滴點醋(有助於打發)
4、打蛋清,一直打到把蛋清盆倒過來,蛋清都流不下來就對了
5、取三分之二的砂糖,在打蛋清的過程中分三次放入
6、剩下的三分之一砂糖放入蛋黃中,與蛋黃一起充分攪拌至蛋黃顏色變淺
7、把黃油和牛奶加入蛋黃糊中,也要充分攪拌
8、把篩過的麵粉慢慢放入上面的蛋奶糊中(可以分幾次放),還是充分攪拌
9、現在,把打好的蛋清倒入麵糊,一定要攪拌均勻
10、把電飯鍋稍稍預熱一下,抹上黃油,把麵糊倒進去
11、蓋上蓋子,按下煮飯
12、很快(20分鍾左右),就會跳到保溫鍵,保溫半小時,然後再按下煮飯,跳到保溫檔後再保溫半小時即可。
備註:蛋白一定一定要打發 不然成品出來之後就是蛋餅 打蛋白的時候滴在裡面2、3滴醋 能有助於蛋清打發 如果沒有打蛋器 就用6、7根筷子一起打 而且裝蛋清的容器要大一點 讓空氣和蛋清充分接觸 也有助於蛋清打發 還有打蛋清的容器里必須是干凈的 無油無水才可以
G. 介紹一下黑森林與提拉米蘇的名字由來和做法吧
關於提拉米蘇的由來,有一個溫馨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義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准備干糧,把家裡所有能吃的餅干、麵包全做進了一個糕點里,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愛的人。提拉米蘇,Tiramisu,在義大利文里,有 「 帶我走 」 的含義,帶走的不只是美味,還有愛和幸福。一層浸透了Espresso咖啡與酒(Masala、Rum或Brandy)、質感和海綿蛋糕有點像的手指餅干,一層混合了Mascar鄄ponecheese(最適合專門用來做Tiramisu的芝士)、蛋、鮮奶油和糖的芝士糊,層層疊上去,上頭再撒一層薄薄的可可粉……這就是提拉米蘇Tiramisu。
用料
馬斯卡彭芝士 250g
動物性淡奶油 150g
吉利丁片 10g(2片)
咖啡酒 30g
蛋黃 2個
水 75g
細砂糖 75g
8寸可可戚風蛋糕 2片
巧克力(裝飾) 適量
糖粉(裝飾) 適量
可可粉(裝飾) 適量
藍莓干(裝飾) 適量
提拉米蘇蛋糕#皮黑森林#的做法
把材料准備好,用冷水把吉利丁片泡軟,備用
將蛋黃打發到濃稠,顏色變淡狀態備用
水、細砂糖一起倒入鍋里加熱煮沸成糖水後關火,一邊用打蛋器攪打糖水(降低溫度),一邊加入打發好的蛋黃。蛋黃倒完後繼續用打蛋器攪打5-10分鍾左右。攪拌好的蛋黃混合液放一邊備用。
把馬斯卡彭芝士放在一個容器里,用打蛋器攪打到順滑。
加入蛋黃混合液,攪拌至沒有顆粒。
把泡軟的吉利丁片濾干水分,隔水加熱至徹底溶化成為吉利丁溶液
把吉利丁溶液倒入之前混合好的芝士糊里,拌勻均勻
把動物性淡奶油打發到軟性發泡(剛剛出現紋路)
把打發好的淡奶油加入芝士糊里攪拌均勻。
放一片蛋糕片在慕斯膜底並塗上咖啡酒。(因為我錯手把兩片蛋糕都切了邊邊,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只切放中間那一片,不切也可以。)
倒入一半的芝士糊,放入冷藏20分鍾。
在芝士糊上繼續鋪一層蘸了咖啡酒的蛋糕,並倒入剩下一半芝士糊
把蛋糕模放進冰箱冷藏4個小時左右
芝士糊徹底凝固以後,用熱毛巾圍在蛋糕模外,20秒左右就可以輕松脫模,或者用吹風機稍稍在蛋糕模外壁吹一下。
在表面撒上可可粉和糖粉做裝飾,巧克力裝入一次性裱花袋隔水融化,剪一個小洞擠在蛋糕邊緣即可。
黑森林蛋糕的由來和做法:
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也會非常大方地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里,或是一顆顆細心地裝飾在蛋糕上。而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更會加入不少櫻桃汁~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
雖然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不過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還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哦!以前德國曾出現消費者因某家黑森林蛋糕的櫻桃含量太少而提出控告的案例~也因此德國政府對這種國寶級黑森林,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像是黑森林蛋糕的鮮奶油部份,就至少得含有80克的櫻桃汁才行喔!
所以黑森林呀,真的不是代表黑黑的意思啦。而黑森林蛋糕,更不是巧克力蛋糕的代名詞喔!黑森林是位於德國西南的一個山區,從巴登巴登Baden Baden往南一直到佛來堡Freiburg這帶,都屬黑森林區。今天即使遲森來到黑森林,並不見得到處都能幸運地嘗到沒有巧克力的黑森林蛋糕,不過有機會在此地享受黑森林時,不稿謹妨細心留意蛋糕里的小櫻桃,讓自己重新認識黑森林外,別忘了也感受一下那份藏於味蕾深處的新鮮感。
做法編輯
原料
米卡米卡:巧克力、奶油、黑車厘子、櫻桃白蘭地、雞蛋
主料
戚風蛋糕3片
奶油400克
黑巧克力120克
車厘子200克
輔料
朗姆酒45克鍵旦基
白糖70克
白巧克力10克
糖粉10克
步驟
1.烤箱180度預熱。在蛋糕模子上鋪上烤箱紙,模子邊緣無需上油。
2.將蛋清與蛋黃分開,蛋清放入冰箱冷卻。
各種黑森林蛋糕 (15張)
3.將蛋黃、水和糖一起攪拌均勻。
4.將麵粉、焙粉、低筋粉和可可粉混合、過篩後倒入,攪拌成均勻的麵糊。加入杏仁末、櫻桃汁和櫻桃酒,再次攪拌均勻。
5.在蛋清中加入微量的鹽,用攪拌器打至硬性發泡(翻轉容器時蛋液不會掉出來)。
6.將打好的蛋清與麵糊緩緩混合並輕輕攪拌,注意不過度攪拌,以保證混合液中氣泡充足。
7.將混合液倒入模子,放入烤箱150-170度烤50至60分鍾。(這里的烘烤溫度和時間只作參考,具體溫度和時間,還需根據實際使用的烤爐特性去調整)
8.烤好後拿出徹底冷卻。
9.將蛋糕坯橫切成三片。最上面的一片由於不平整,通常用作蛋糕成品中的中層,而最下面的一片最平整,通常作為成品的上層。
夾層配料:櫻桃汁250毫升,低筋粉1湯勺,罐裝酸櫻桃500克,奶油1000克,糖粉3湯勺,奶油打發輔助(Sahnesteifer),櫻桃酒50毫升。
技巧
混合奶油和巧克力的時候要快,不然巧克力遇到冰冰的奶油容易結塊,打出的奶油就不夠細滑,會有顆粒,如果是給小孩子吃的,煮好的櫻桃就不要加酒啦。
H. 請告訴我一些關於常見的西式糕點
拿破崙蛋糕與拿破崙其實並無關聯,其英文名Napoleon因誤傳而得名。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名Mille feuille意為有一百萬層酥皮,因此它也被稱為千層酥。拿破崙蛋糕由三層咖啡色的千層酥皮和兩層吉士醬製成,材料雖簡單,但酥皮的製作過程卻極其繁瑣。師傅需不斷重復對麵皮的對折,使焗出來的酥皮更加松化。
拿破崙蛋糕最理想的搭配是鮮果,不少師傅會在酥皮之間加入新鮮的士多啤梨或芒果,使味道更加豐富而清甜。甚至有人會用忌廉代替吉士醬,口感同樣不俗。
吉士蛋糕,又稱起司蛋糕或芝士蛋糕,是西方甜點的一種。它有著柔軟的上層,混合了特殊的吉士,如 ricotta cheese 或 cream cheese,再加上糖和其它配料,如雞蛋、奶油和水果等。吉士蛋糕通常都以餅干做為底層,有固定的幾種口味,如香草吉士蛋糕、巧克力吉士蛋糕等,表層常裝飾以草莓或藍莓。
吉士蛋糕源自古早的希臘,在前776年時,為了供應雅典奧運所做出來的甜點。接著由羅馬人將其傳播到整個歐洲。在19世紀,隨著移民們傳到了美洲。
在美國紐約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是位於布魯克林的Juniors'。在台灣台北市,公認最好吃的吉士蛋糕店則位於天母的「吃吃看」。
黑森林蛋糕(Schwarzwaelder Kirschtorte)若翻譯成「黑森林櫻桃奶油蛋糕」應更為准確。它其實只是一種「沒有巧克力的櫻桃奶油蛋糕」。相傳古早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櫻桃製成果醬外,還會在蛋糕的夾層或表面加入櫻桃。在打制蛋糕的鮮奶油時,也會加入不少櫻桃汁。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就變成了所謂的「黑森林蛋糕」。目前德國大部份的糕餅師傅在製做黑森林時,也會使用了不少巧克力,但黑森林蛋糕真正的主角仍是那鮮美豐富的櫻桃。
蛋撻,英文叫custard tart,早在中世紀就出現了。按照現在的做法,皮會很軟;中世紀做蛋撻是既沒有蛋撻模又沒有齒輪切割器,蛋撻皮要用手捏起來,所以蛋撻皮發得很硬,吃中世紀的蛋撻其實是在吃蛋汁而不是吃皮。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puff pastry;另一種是牛油皮,英文叫shortcrust pastry。最初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一家香港很有名的蛋撻店)用曲奇面團做蛋撻皮,大成功。
提拉米蘇(Tiramisu)是一種義大利甜點,以其爽俐醇郁的口感和揉合起司、咖啡與酒香的成人級風味,成為目前各大咖啡廳、烘焙門市及西餐廳最IN的時髦甜點。提拉米蘇的製作材料包括Espresso咖啡、酒、手指餅干、Mascarpone cheese、蛋、鮮奶油和可可粉。
西式糕點簡稱西點,是由國外引入的一類糕點。它主要分小點心、蛋糕、起酥、混酥和氣古五類。西點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味道香甜而不膩口,且式樣美觀,近年來銷售量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