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內蒙古奶油怎麼吃
內蒙小吃
1. 莜麵
出自莜麥(學名燕麥),其磨成的麵粉稱莜麵。莜麥是一種成熟期短、耐寒、耐鹽鹼的低產作物。產量雖低,但含有高蛋白,脂肪和大量鐵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早在南北朝時期,呼和浩特一帶就有農民種植莜麥。到清代初期已大面積耕種,享有「陰山莜麥甲天下」的美稱。現在仍為當地人民的上等主食。莜麥加工方法特殊。加工時先要將莜麥淘凈,晾乾後上鍋煸炒。炒熟後再磨成面。民間的吃法頗多,有壓餄餎、搓魚魚、推窩窩、卷囤囤、攪拿糕、碾刨渣、炒傀儡等等。多種多樣的吃法。吃時可按各人的口味不同和季節的不同佐料以羊肉湯、鹽菜湯、時令蔬菜等,再加一些辣椒、蒜蓉,更覺可口,深受當地人喜愛。-
2. 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倫貝爾招待賓客的一道佳餚名菜。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變而來。相傳,生活在中國北方廣闊大地上的狩獵和游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隻的獵物和整羊進食。人們逐漸發現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後腿,便經常割下羊後腿烘烤。單獨烘烤的羊後腿不但比烤整羊時間快,而且更加味道鮮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漸代替了烤整羊。經過長期的發展,在羊腿烘烤過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種配料和調味品,使其形、色、味、鮮集一體,色美、肉香、外焦、內嫩、干酥不膩,被人們贊為「眼未見其物,香味已撲鼻」。
烤羊腿的做法是:取剁去小腿的羊腿一隻洗凈,在肉表面深劃十字花刀,刀口深至骨,放入烤盤內,加入胡羅卜絲、芹菜段、蔥絲、姜塊、蕃茄塊,再加入胡椒、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等調味品,放入烤箱,烘烤約四小時左右,等湯近無,肉乾呈醬紅色時即可出爐,整羊腿盛盤上桌,用刀切割成小塊,供佐酒下飯。
目前,烤羊腿都採用具有先進技術設備的遠紅外線電烤爐烘烤,在掌握火位、品味及衛生等方面都達到了較高水平。來呼倫貝爾的中外友人品嘗烤羊腿後,對選料之精、造型之美、口味之香,無不交口稱贊。
3. 稍美
又稱「燒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種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風味食品。早在清朝時,當地的稍美就已名揚京城了。當時,北京前門一帶,稍美館的門前懸掛的招牌上,往往標有「歸化城稍美」字樣。外地客人來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嘗一下稍美,才算不虛此行。稍美製作工藝獨特,選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餡肥瘦適中,蔥姜等佐料齊全。稍美出籠,鮮香四溢。觀其形,只見皮薄蟬翼,晶瑩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細囊,置於盤中團團如小餅。吃起來香而不膩。可謂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濃。呼和浩特的稍美,過去專作早點之用,多由茶館經營,如今,已成了許多飯館的必備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4. 羊肉鬆
羊肉鬆的產地為內蒙古,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風味製品。
原料配方:羊肉5千克,精鹽150克,白糖150克,蔥末100克,薑末50克,茴香末5克,味精10克,丁香末2.5克,高梁酒10克
製作方法:
1.原料整理:將羊肉除去皮、骨、肥膘、筋腱等,順瘦肉的纖維紋路切成肉條,然後再切成長約7厘米、寬約3厘米的短條。
2.煮制:將肉塊用白水煮3小時,以肉絲用手能撕爛為度。
3.炒松:將已經煮過的肉塊放於石臼內,用木棒舂兼用手揉,使肉塊散開。然後再轉入鍋內用文火干炒,邊炒邊用干凈的洗衣板揉搓。炒約3小時左右加入除鹽、糖和味精以外的所有配料,繼續炒1小時,再加入白糖、精鹽和味精,繼續炒0.5小時,待肉塊完全成為蓬鬆的纖維時即可出鍋。
產品特點:黃亮酥香,品質柔軟,絲細鬆散,食之咸甜適口,營養豐富。-
5. 白蘑
滿洲里市轄境的草原土壤鬆散,富含有機質,沒有受到污染,夏秋季節氣候溫涼濕潤,光照時間長,為白蘑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白蘑是傘菌中最珍貴的品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鉀、鈣、鐵、磷等礦物質,其形狀如傘,潔如玉盤、嫩如鮮筍。每年雨量充足的8~9月為盛產期。白蘑食法很多,可以溜炒、做餡,涮火鍋。也可以晾乾,以備冬季食用。
6. 奶皮子
每年6、7、8月間,取鮮奶入鍋煮沸後,反復用勺揚奶,至泛起泡沫再由小火慢煮至冷卻。濃厚的奶脂凝結於鍋面,形成一層蜂窩狀麻面圓餅,即奶皮子。取出晾乾後,切成若干小塊,放入奶茶中食用。-
7. 奶茶
先從茶磚上用刀把茶葉搗碎裂,放入熱水鍋中煮沸,然後用布袋將乏茶葉撈出,茶水置於桶內。將小米在鍋內炒至散發出香味。再將桶內茶水和鮮牛奶倒入鍋煮沸,並用勺反復揚晾,待茶郛交融後即可飲用。-
8. 酸奶
是蒙古族民間仲夏的一種常用飲料,這種飲料分兩種:一是生酵酸奶,一是熟酵酸奶。生酵酸奶是將鮮牛奶或鮮羊奶、馬奶、駱駝奶置於罐中,溫度約保持在攝氏十八度左右,過上兩天,就發酵成塊,帶酸味,這就是生酵酸奶。
制生酵酸奶,要自然發酵,不能用筷子攪動,製成的酸奶,也不能再入鍋煮,如筷子動了,鍋煮了,酸奶就分解水和奶豆腐了。熟酵酸奶,是將生鮮奶放入鍋中燒開,後放通風處發酵,以帶酸味者為佳。
酸奶子做法簡單,富有營養,有滋補作用。據說,酸奶含有乳酸菌,對肺結核、消化不良、心血管等病,均有顯著療效。在暑伏天,若喝上一杯酸奶,就象吃了冰糕一樣,從心裡往外冒涼氣,既能防暑,又能解餓,實是難得的清涼飲料。如喝得習慣了,別的飲料各它是無法比擬的。相傳成吉思汗有一次征戰途中路經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當時天賜他三碗酸奶子,離開鄂爾多斯時,成吉思汗鬍子上的酸奶滴了下來,從此鄂爾多斯就有了福分。-
9. 哈達餅
哈達餅是內蒙古自治區昭烏達草原的傳統著名小吃。
原料配方:麵粉500克瓜仁5克桃仁5克芝麻5克青紅絲5克綿白糖150克奶油200克桂花香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先用200克麵粉與100克奶油合成干油酥。另用200克麵粉與75克奶油、75克水合成油水面。再用100克麵粉蒸熟與250克奶油和瓜仁、桃仁、芝麻、青紅絲、桂花、香精放在一起拌成甜餡。
2.採用小包酥法,分別將酥面、油水面分別10個面劑。將小包酥擀成圓片,片上撒遍拌好的甜餡心。然後從兩端相對卷攏起來,再盤成餅狀後,擀成直徑約20厘米、厚約3毫米的荷葉餅,上鐺用小火烙熟,對切開,堆放式裝盤即成。
產品特點:黃白相間,層次清晰,薄如紙,味香甜,到口即化,久貯不壞,攜帶方便。
10. 刀切酥
內蒙古風味點心。以麵粉、館糖、糖粉製作而成。成品色褐紅、味香甜、質酥脆,宜做高、中檔宴席的點心,一般多在大、中型酒點經營,民間也有烤制食用的。
11. 發菜
內蒙古西部地區盛產發菜,被稱為「發菜之鄉」。用它可以做菜,烹制佳餚,同時也是饋贈親朋的禮品。發菜的營養價值很高,與雞蛋相比,它高於雞蛋的蛋白質65%,熱量將近兩倍,碳水化合物達35倍。另外,發菜還有很高的食療作用,對於高血壓、肥胖症、佝僂病、氣管炎都有一定的療效。-
12. 奶干
將取出奶皮的牛奶盛於桶內發酵,用布袋裝起吊晾,用馬尾或細線切成片狀,置木板上晾曬數日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