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壽誕食俗中關於壽禮的食品有哪些
從古至今,中國就有給老人祝壽的傳統習俗。既然是傳統文化,自然少不了傳統食物,壽宴上有哪些不得不吃的食物呢?除了長壽面還有哪些呢?小編馬上為你揭曉。壽糕
這是一道傳統特色糕點,在中國許多地區祝賀壽禮都會有壽糕。其實壽糕指的就是壽禮糕點,一般以麵粉、糖及食用色蒸制而成,同時裝飾有雲卷、如意或吉語等吉祥文字圖案。
壽糕
長壽面
吃長壽面這一風俗,在中國南北方都很流行,凡有老人慶壽,被請者在送賀禮中,一般都有長壽面。在壽宴上,飲酒盡興之後,也會給每人吃一大碗面,這叫吃壽面。
壽桃包
壽桃是根據神話傳說中西王母做壽,在瑤池設蟠桃會用三千年一熟的蟠桃招待群仙的故事而產生的,富有傳奇色彩,寓意吉祥如意。壽桃一般用米麵粉製成,做成壽桃模樣,蒸制時必先用色將桃嘴染紅。
長壽面
壽桃蛋糕
根據壽桃包演變而來,因為生日流行吃生日蛋糕,而壽宴流行壽桃包,於是兩者結合就有了壽桃蛋糕,以普通蛋糕為底,放上一個大大的壽桃,顏色鮮艷,圖案喜慶,更能突出壽宴氛圍。
新鮮壽桃
西王母宴席上用的就是新鮮的蟠桃,所以壽宴上有新鮮的桃子也是非常有氣氛的。在桃子成熟的季節,挑選新鮮大個顏色漂亮的桃子擺放在宴席上做壽桃,既裝飾了壽宴背景,也供嘉賓食用,一舉兩得。
壽桃蛋糕
看了這些壽宴傳統食物,想必下次舉辦壽宴的時候能做到心中有數了吧。
做個七層老人的生肖,並插上七十跟蠟燭的蛋糕
❸ 生日做壽是怎樣的
做生日,尤其是為老年人做壽,是中國一項古老的傳統。壽誕禮儀是比較獨特的傳統文化現象。所謂五福壽為先,《尚書·洪範》有雲:「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不但壽排在第一位,而且其他如「康寧」、「考終命」等也與壽有關,可見壽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做生日的意義一般在於祝願、祈福、慶賀健康長壽,年長的人做生日稱為做壽,又稱祝壽、慶壽、賀壽等,是每年生日時所舉行的人生禮儀。一般只有年紀較大的人才做壽,按照傳統,五十歲以前在誕生日舉行儀式稱為「過生日」,五十歲以後才是名正言順的「做壽」。不過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過半百也不能做壽。
做壽是一項相當古老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壽誕禮儀還不甚完備,但是這類儀式已經比較盛行。如《詩經·豳風·七月》有「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經·小雅·天保》有「如南山之壽,不塞不崩」的記述,表明當時不但已經有做壽禮儀,而且做壽時還有要表達祝福的習俗。至漢代,尊老敬老成為流行的社會風尚,做壽被看做是孝順的一個表現形式,因而做壽儀式也是辦的越風光體面越好。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比較完整的做壽禮儀。唐宋時期,則是做壽禮俗發展的高峰階段。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曾將自己的生日稱做「聖壽節」,開了中國皇帝慶壽的先河,民間的做壽風氣則更為盛行。到明清時期,做生日的意義已經逐漸不再僅限於原始的祈求長壽、保佑健康的目的,開始成為人們享樂、炫耀和相互攀比的機會,因此做壽規模越來越大,壽禮也越來越貴。在當今社會,做壽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一項重要手段,講究禮尚往來的人們,通常在這一天向壽星贈送禮物。西方文化中的生日蛋糕、生日蠟燭以及生日聚會等元素也逐漸融入中國的做壽禮儀。
做壽的禮儀在各地都有不同特色,一般來說,男子辦虛歲,女子辦實歲,整歲生日要比其他年份辦的更為隆重。做壽禮儀比較繁復,講究的人家通常在生日前一天就開始做壽,稱為「暖壽」。生日當天,會設置壽堂、擺好壽燭、掛上壽幛,張燈結綵等待儀式開始。壽堂的布置一般是在正廳牆壁的中間懸掛南極仙翁(為男性做壽)或瑤池王母(為女性做壽)或其他象徵高壽的畫軸。壽堂中央設置禮桌,桌上擺上壽桃、壽糕、水果等物。做壽當天,壽星端坐於壽堂中間,接受親友賓客的祝福和晚輩的叩拜,稱為「獻壽」,通常平輩只是作揖,晚輩則需叩頭。獻壽儀式結束以後,主人家擺開壽筵,大家依次入席,品嘗壽桃、長壽面等食物,富貴之家還會請來戲班表演,總之越熱鬧越好。
壽桃、長壽面、壽筵等是壽禮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
關於壽桃的傳說眾說紛紜。據說,當年孫臏十八歲離開父母,到遙遠的雲蒙山拜鬼穀子為師學習兵法。此後埋頭苦學,一晃十二年過去了。其間,他既沒回家,也沒有給家裡寫封信。這一年的五月初五,孫臏猛然想到,今天是他老母八十歲的生日,禽獸尚且知道要報答撫育之恩。而他卻有十二年沒有回報母親的恩德。於是他決定向師傅請假回家看望母親。臨走之前,鬼穀子送給孫臏一個桃子,並且囑咐他說:「這個桃子是不會輕易送人的,你在外學藝未能報孝母恩。就送給你一個帶回去給令堂上壽。」孫臏接過桃子就謝別師傅上路了。當他風塵僕僕趕到家中時,全家正在為老母親做壽。孫臏取出師傅給的桃送給母親說這是師傅所贈的禮物。母親見到孫臏回來非常高興,接過桃吃了一口後說:「這桃比冰糖蜂蜜還甜。」桃還沒吃完,母親的容顏就發生了返老還童的變化:滿頭銀發變做青絲,滿臉的皺紋全都消失,以往昏黃的雙眼重又變得明亮,掉光的牙又長了出來,就連走路也不用拄拐杖了。看到母親的變化,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消息傳出去以後,人們也紛紛仿效孫臏的做法,在做壽這天送桃子給父母,希望他們也永遠年輕,健康長壽。由於鮮桃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於是在沒有鮮桃的季節,人們就用麵粉做成桃子的樣子給父母拜壽,稱做壽桃。
古往今來,長壽面在做壽時占據著不可動搖的主角地位。傳說漢武帝有一氏與群臣聊天,說到人中與壽命關系重大,人中每長一寸,人的壽命就多一百年。東方朔笑言,彭祖據說活了八百歲,那不是有八寸長的人中嗎?群臣想到八寸人中的長臉(面)人,不由得大笑。這雖然是戲言,但經過長期流傳,人們逐漸相信人中真的與壽命有關系,為求吉利,就在做壽時贈送長壽面給壽星祝壽,祈求獲得長壽。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因為面條的形狀比較長,且「面」與「綿」諧音,容易使人聯想到壽命的綿綿不絕,表示延年益壽,因此做壽要吃長壽面。《清稗類鈔》中記載:「饋人以米面及炒熱之面,面條長,取其綿綿不斷長壽之意也。」因此,在做壽之日吃面條的習俗,就逐漸的流傳開來了。壽面一般三尺長,每一束約百根以上,盤成塔形,頂部插上壽字,再在上面罩上紅紙作為壽禮,敬獻給壽星,通常准備雙份,在祝壽時把壽面置於壽案之上。壽面是過生日時最重要的食物之一。
廣開壽筵是做壽時的重要環節,有時富貴人家甚至會擺出流水席。在先秦兩漢時期,做壽的禮儀還不完整,只是在舉行宴飲、慶賀活動日寸「獻酒上壽」,在敬酒的時候表達祝願。後來,壽筵就逐漸成為做壽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獻壽儀式完畢之後,人們依次入席,共飲壽酒,吃長壽面,祝福壽星長命百歲。壽筵中壽桃、長壽面等食物必不可少。清代,康乾時期的幾次規模空前的壽筵盛會,使民間祝壽風俗更加興盛起來。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生日宴會,當數乾隆皇帝舉辦的干叟宴。這一年乾隆已經年逾古稀,又喜得五世玄孫,於是他自稱是古稀天子,十全老人,頒詔請天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代表共計六干餘人,來紫禁城參加他的生日壽筵,慶祝自己的生日。皇帝如此,萬民自當效仿,一時擺壽筵的風氣大盛。
被邀請來參加壽筵的親友賓客往往都會備一份禮物作為壽禮。壽桃、壽燭、壽聯、壽圖等都可以用做壽禮。一般壽禮上都會加上些象徵長壽的圖案,如松柏、龜鶴、壽星等,都是與長壽有關的吉祥物。壽聯是一樣常用的壽禮,一般分為自壽聯和賀壽聯兩種。自壽聯的內容往往詼諧有趣,講究以自嘲的筆墨抒發個人志趣情懷,或是感慨人生心得,通常寫得文雅又個性鮮明的為上品,如鄭板橋的六十自壽聯:「常如做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瓮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干官,過到六旬猶少;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而一副賀壽聯往往既能表達撰寫者的祝福,也稱頌壽星的業績,是一種比較高雅的祝壽禮品。如乾隆皇帝八十壽慶時,紀曉嵐所寫的壽聯:「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聖壽,八旬逢八月;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備,正昌期,五十有五年。」既慶賀了乾隆的八十大壽,又點出他在位五十五年國泰民安的功績,使得乾隆十分高興。壽禮表達了親朋好友對於壽星的祝福,在講究禮尚往來的社會也具有一定的交際作用。
做壽禮儀發展到今天,有許多繁復的儀式已經消失,但是在生日當天表達祝福、慶賀生辰和祈求長壽等做壽的內在意義卻依然存在。擺壽筵、送壽禮、吃長壽面等習俗都很常見,並且還融入了很多時代元素,比如送旅遊機票給父母作為生日禮物等,既表達了子女的心意,也能使老人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日。健康長壽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因此做壽習俗也會繼續不斷地流傳下去。
❹ 壽糕的做法
用料
戚風蛋糕 八寸 一個
淡奶油 一盒
芒果 兩個
壽包 12個
福祿壽喜財 各一個
一個
壽蛋糕的做法
戚風蛋糕切兩片,中間加芒果,抹面,裱花,在周邊擺上壽包,面上擺上福祿壽喜財大仙,中間放一個壽桃蠟燭壽蛋糕的做法 步驟1
恭祝爺爺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壽蛋糕的做法